海軍工程大學地質
Ⅰ 海軍工程大學在哪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抄程大學,簡稱海工大,位於"九省通衢"之稱的湖北省武漢市解放大道717號,是在中央軍委、海軍黨委領導下的高等軍事院校,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管結合、指技合一、文理兼容、具有鮮明海軍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全軍重點建設的五所綜合大學之一和對外開放院校,是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正軍級編制。
學校的前身是創建於1949年5月的安東海軍學校,後合並升格為海軍工程學院;1999年,海軍工程學院、海軍電子工程學院合並組建海軍工程大學。海軍第一個本科專業、第一個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全國重點學科均出海工大。
截止2014年,學校分為武漢校本部、天津校區(天津勤務學院)等六個轄區,實行武漢和天津兩地辦學,總面積3200畝。館藏中外文紙質圖書近60萬冊,電子圖書260多萬種,紙質期刊1000多種。
Ⅱ 海軍工程大學是「211」工程嗎
海軍工程大學不是「211」工程而是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正軍級編制。
海軍工程大學是與新中國同齡的軍隊院校之一,其前身大連海軍學校創辦於1949年11月,是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親自籌建的海軍第一所正規高等學府。1960年擴建為海軍工程學院,次年接收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海軍系。
1963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69年整體搬遷武漢。1999年與海軍電子工程學院合並組建海軍工程大學,位列全軍五所綜合大學之一。海軍第一個本科專業、第一個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全國重點學科均出自該校。
(2)海軍工程大學地質擴展閱讀
海軍工程大學的師資條件:
截至2018年,學校擁有教授、副教授500多名,其中碩士以上學歷佔90%以上。有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馬偉明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何琳教授,有軍隊傑出專業人才獎獲得者朱石堅,還有35歲破格晉升教授、求是傑出青年獎獲得者王東、帥長庚等一大批年輕優秀骨幹。
有4人進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進入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6人次進入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6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先後有4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38人次被評為全軍優秀教師,19人獲得軍隊育才金獎。
Ⅲ 武漢海軍工程大學詳細地址是在什麼路
解放大道仁壽路站
大門好像是在建設大道營房村
Ⅳ 武漢海軍工程大學在哪裡
如下是武漢海軍工程大學的網路地圖位置:
武漢海軍工程大學
地址:解放大道717號海軍工程大學內
Ⅳ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地址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武漢硚口區仁壽路
從天河機場到海工共26.5公里 打的版的話三十幾塊錢吧,應權該不超過四十,沒坐過!!
1. 向南 217 米
2. 右轉向西南 0.8 公里
3. 減速行駛進入機場路向東南 5.3 公里
4. 減速行駛進入機場路向南 15.2 公里
5. 進入環島進入青年路向東南 1.2 公里
6. 偏右轉進入青年路向南 338 米
7. 右轉進入建設大道向西南 1.6 公里
8. 左轉進入寶豐一路向南 0.7 公里
9. 右轉進入解放大道向西 1.1 公里
10. 左轉掉頭進入解放大道向東 181 米
Ⅵ 武漢海軍工程大學的郵編和地址
湖北省武漢市解放大道717號海軍工程大學***
郵編430033
Ⅶ 中國地質大學離武漢海軍工程大學有多遠啊
這個距離要看你從那裡處罰,中國地質大學在武漢有兩校區,一個位於洪山區魯磨路,一個在漢口航空側路.如果從武昌校區出發就在校門口坐車到航空路轉小巴可以到海工門口下車,如果是在漢口校區就打的吧,10元不到.省得轉車那麼麻煩.
Ⅷ 海軍工程大學好還是武漢理工大學好
至少武漢知名的幾所大學沒有海軍工程大學,武漢有名的大學是: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湖北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
看樓主你學的什麼專業了
Ⅸ 關於武漢海軍工程大學的地址
武漢市 硚口區 寶豐路 海工大 。至於你不知道他的學院 這個就不好說了····不過有些速遞是會電話通知他來領的 這個就可以 呵呵
Ⅹ 湖北武漢海軍工程大學的准確地址在哪
位於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漢水橋街道解放大道717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內學創辦於容1949年11月,1963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全軍重點建設院校,是一所多學科、多層次、工程與管理、技術與指揮相結合的海軍高等學府,為全軍著名的軍種工程大學,重要的教學科研基地。
校本部位於「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佔地140多萬平方米。地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漢水橋街道解放大道717號;院系設置有動力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等。
(10)海軍工程大學地質擴展閱讀:
海軍工程大學的發展情況:
1、截至2014年,近幾年學校先後獲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500多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軍隊一等獎35項;申請專利600多項。
2、截至2008年,學校與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國內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夥伴關系,共同培養碩士、博士生,開展科研合作;先後有150多人到俄羅斯、韓國、美國等國家考察、留學。
3、198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97年在全國首批獲得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