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地質大學的感受
① 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的參觀指南
中國地質大學來不僅地學學科全源國一流,而且校園風景宜人,有一批富有鮮明特色的旅遊景點,與博物館交相輝映,引人入勝。
寶玉石一條街:集觀賞、購買於一體,在武漢市享有盛譽;現經過征名活動,中國地質大學附近的珠寶一條街定名為:武漢.珠寶谷。
化石林:位於校園東區,含1.5億年前的硅化木70餘根,是華中地區最大的遷地保護木化石林;
攀岩壁:位於學校西區體育館內,是亞洲最大的室內攀岩壁;
地大隧道:貫穿南望山,連接學校南北兩區。
拓展中心:是進行戶外體能和技巧訓練的有利場所 。
② 想問一下今年暑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對外開放參觀嗎
你是指什麼意義的參觀?是自己參觀一下校園環境,還是需要參觀到詳細的學校各個位置?如果只是參觀校園環境,那你隨時可以去,教學樓、食堂、圖書館等都可以,只是別打擾學生上課學習
③ 在中國地質大學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珠寶專業來的考試,學校自自編自演,考些名詞解釋,基本儀器使用。一些只有初中文化文化程度的中職生,在學校期間都已通過。
不過GIC,FGA這種證書只對有門路有政治經濟背景的學生有點作用。如果家裡經濟不厚實,基本上只能當個營業員而已。
④ 哪位朋友能幫我詳細的介紹下地質學最好是自己對該專業的感受
中國地質專業排名
中國地質大學
成都理工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
中南大學
吉林大學
河海大學
浙江大學
東北大學
西南石油學院
長江大學
地質學是關於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的知識體系。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越來越大,地質環境對人類的制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資源、維護人類生存的環境,已成為當今世界所共同關注的問題。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質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踐訓練,掌握地質調查、科學研究、資源開發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地質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包括野外地質工作方法);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了解國家科學技術政策、知識產權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了解地質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資源開發狀況;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報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設計實驗,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編輯本段]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地質學 主要課程:地質學、結晶礦物學、古生物學、地史學、岩石學、構造地質學、礦床學、地球物理及勘探方法、地球化學、遙感技術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課程的實驗和實習在課程內安排、野外地質的認識實習、區域地質測量實習和畢業實習等,一般安排6-12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相近專業:地質學 地球化學 就業:在科研機構.學校從事地質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在地礦.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環境.基礎工程.旅遊開發從事技術開發與技術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⑤ 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地理科學專業就讀是種什麼感受
地質學抄是自然學科之襲一。本人從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學專業畢業,談談感受吧。地質專業是中國地質大學的王牌專業,本科專業有地質學基地班和地質學普通班兩個,但是兩個專業的教學模式,師資,設備等等都差不多。不同的是,基地班是國家重點辦學,有特定的研究和教學經費,一直是小班授課。在基地班學習比較緊張,每個學年都有末位淘汰制度。記得入校時有28名同學,但是到了畢業的時候,首發陣容只剩下6個人,還有16名同學是從普通班,數理系,工程學院等相關專業補進來的。本科畢業以後,基地班專業保研率80%以上,普通班在50%左右。學地質學首先需要對這個專業熱愛。搞地質的好處是,野外實習多,經常出野外,遊山玩水。另外,就業也很廣泛,例如留校教學,進中科院從事研究工作,或者到省級地級地勘單位工作,或者進入油田。如果地質學專業英語好,出國留學或者交流也很平常。這種看似冷門的專業,其實就業前景很好。
⑥ 能夠在中國地質大學就讀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是十分不錯的體驗,校園環境優美,教育、科研、學術氛圍濃厚。
中國地質大學位於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腹地,現有南望山校區、未來城校區等兩個校區,校園佔地總面積1435545平方米,校舍總面積807575平方米。學校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校園環境優美,教育、科研、學術氛圍濃厚,擁有現代化的教學樓群、圖書館、學生公寓、體育場館等相關配套設施,為莘莘學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成長的環境。
2、學校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其中全日制在校學生28635人,包括本科生18092人,碩士研究生7774人,博士研究生1764人,國際學生1005人;成教及網路教育注冊學生6萬餘人。
3、有23個學院(所)、65個本科專業;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工程碩士、MBA、MPA等10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包涵14個工程領域。
⑦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怎麼樣
1952年7月14日,成立了北京地質學院籌備委員會,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主任李四光任籌委會主任。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夾道舉行了北京地質學院首屆開學典禮。學校決定每年的11月7日為北京地質學院的「校慶日」。12月24日,政務院任命紅軍老幹部劉型為北京地質學院首任院長,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地質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尹贊勛教授任副院長。
1954年後陸續遷入北京西北郊學院路新校址。1960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重點院校。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時間中,學校停止招生。1970年遷出北京,在湖北辦學。1975年遷址武漢,暫時更名為為武漢地質學院。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設立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原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2月,學校由國土資源部劃歸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學總部撤銷,武漢、北京兩地獨立辦學。2006年10月,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2010年4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0年9月,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2011年9月,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2017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⑧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這個大學怎麼樣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內院的大學,是國家「容211工程」、教育部「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建設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學校是全國文明單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
⑨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哪些不錯的地標建築
當初是被地大的隧道吸引過來的!不過呆了快一年,也發現了越來越多超美的地方~
逸夫博物館
我國首個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的大學
地大學子持學生卡免費參觀喲,裡面很多化石、礦物、標本,超級美的石頭!我們在新生剛入學的時候,一起來參觀過這里,之後也有帶小夥伴們來這里參觀,真的算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啦
地大的好看的建築還遠不止這些呢~只有來了這里慢慢發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