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吉林大學地質學院孫

吉林大學地質學院孫

發布時間: 2021-02-13 01:03:02

① 關於長春的地質學院

在吉林大學朝陽校區,整個校區叫地學部,在文化廣場那裡,本科的專業是要上內重本分數線的!
有專科容,不過沒有和本科在一個校區,在朝陽東區,專科的專業我不太清楚,只知道有一個資源勘查工程,只招收吉林省的考生!你在長春附近話,可以去學校咨詢一下!
(我也只了解這些,剛問的男朋友,他在朝陽校區,是本科,對專科的專業也不清楚)
希望能幫到你吧!!

② 吉林大學地質學院好嗎

當然好了,看詳細介紹
吉林大學院系簡介——地球探測科技與技術學院
1996年12月,長春地質學院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長春科技大學。1997年5 月由長春地質學院地球物理系、地球化學系和遙感地質教研室共同組建成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院(簡稱 地探學院)。測繪工程1999年並入學院。
2000年6月12日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與長春郵電學院五校合並,組成新的吉林大學。2001年12月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院更名為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仍簡稱地探學院)。
目前學院下設4個系:地球物理系、地球化學系、測繪工程系、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系;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應用地球物理綜合解釋理論實驗室;3個院管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化學研究所、地學信息系統研究所。
本科專業5個:勘查技術與工程(含應用地球物理、應用地球化學兩個方向)、地球物理學、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系統、礦物資源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固體地球物理學、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空間物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核技術與應用、地質工程(工程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固體地球物理學、地學信息工程。 博士後流動站1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是其中的二級學科)。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包含應用地球物理、應用地球化學、數學地質、遙感地質等4個原獨立學科專業。應用地球物理學科點1987年成為首批確定的國家重點學科點; 2002年2月,以應用地球物理為核心的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再次被評選為國家重點學科點。
學院(含學科)現有教師84人,工程實驗人員18人,黨政管理人員19人。教師中教授29人,副教授34人,教授中博士導師15人。目前學院在校生中本科生761,碩士研究生150人,博士研究生92人。
盡管地探學院很年輕,但是地球物理系是原長春地質學院1952年創建時即成立的主要系之一。地球物理系前三任系主任分別是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學部委員(院士)顧功敘,著名物理學家、學部委員(院士)余瑞璜和著名地質學家、院士業治錚。這些科學大師為地球物理系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地球物理系為主的學院各專業(學科)先後共培養各類專業人才8000餘人,其中本科生6000人,專科生1000餘人,近1000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其中包括10餘名外國留學生。各層次畢業生由於基礎理論扎實和實踐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其中很多人在各工作崗位上成為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知名學者和各級領導人員。地球物理系 本科畢業生中有三位成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學院各學科專業共獲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196項,科學大會獎6項、國家級二等獎2項、國家級三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省部級二等獎36項、省部級三等獎151項。目前學院正承擔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973基礎研究、國家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大調查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數十項。
學院一直貫徹加強基礎研究、注重應用、帶動開發的學科建設指導思想。通過在學科各領域縱向深入,以科研橫向聯合方式,實現學科間交叉滲透,建立有利於創新、有利於人才培養的學科建設網格模式。努力使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學科成為繼續向國家輸送高素質高層次專門人才的搖籃,成為地球探測科技產學研區域中心,承擔國家基礎科學與新技術開發研究,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③ 吉林大學的知名度極低,廣東人都不認識這所大學,還以為是二本

吉林大學的著名校友數量佔全國第四名
以下是中科院院士(部分)我想你不會不知道院士是什麼吧?
校友中的院士(以當選時間排序)
李四光
我國傑出的古生物學家、地質學家。1951年8月至1952年10月兼任東北地質專科學校(長春地質學院前身)校長,1949年10月19日,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呂振羽
1951年8月至1955年5月任東北人民大學(原吉林大學前身)校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部委員。
余瑞璜
1952年9月起任教於東北人民大學(原吉林大學前身)物理系。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院士)。
俞建章
地層古生物學家、地質教育學家。曾任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教授、副院長等職。 1955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顧功敘
著名地球物理學家。曾任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地球物理系系主任。 1955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業治錚
著名地質學家。 1951 至 1964 年,在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任教,歷任教授、系主任、教務長, 1960 年創建海洋地質專業。 1980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 院士 ) 。
朱光亞
1952年至1955年在吉林大學物理系任教授。1980年增補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院長。
董申葆
1953年任教於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1980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謝學錦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地球化學系兼職博士生導師。
江元生
1956年由吉林大學化學系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1991年11月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現為南京大學教授。
張乾二
1963年至1965年在吉林大學物質結構學術研討班進修,1991年11月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現為廈門大學教授。
游效曾
1963 年至1965年在吉林大學物質結構學術研討班進修,1991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學部委員,現為南京大學教授。黎樂民——1978年至1980 年在吉林大學量子化學研究生、教師和科研人員進修班進修,1991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現為北京大學教授。
經福謙
任吉林大學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黎樂民
1978年至1980年在吉林大學量子化學研究生、教師和科研人員進修班進修,1991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現為北京大學教授。
宋家樹
1954年由吉林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現為北京工業總公司軍用局研究員。
鄧從豪
1963年至1965年在吉林大學物質結構學術研討班進修,現為山東大學教授,1993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84年6月至1986年11月任山東大學校長。
董蘊美
1956年由吉林大學數學系本科畢業,1993年增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學部委員,現為中國科學院計算機軟體研究所研究員。
陳佳洱
1954年由吉林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1993年11月當選為中科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院士),1996年8月至1999年12月任北京大學校長。
何繼善 1960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1994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高鼎三
1955年起任教於吉林大學物理系。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翟裕生
1955年9月至1957年8月在長春地質學院礦床學研究生班學習。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薛禹群
1957 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研究生班。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生導師薛禹群教授。1999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世績
196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物理系,1965年吉林大學物理研究生畢業。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 澤
1980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物理系。2001年當學位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世浙
1956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並曾在長春地質學院任教。2002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嘉麒
1965 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 1967 年長春地質學院研究生畢業。 2003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星學
吉林大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吉林大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
康玉柱
1960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普查系。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兼職教授、西北石油地質局副總工程師、中石化西部新區勘探指揮部專家組副組長、新疆自治區專家顧問團顧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竇士學
1963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化學系,在國外被評為澳大利亞皇家科學院院士、西南威爾士工程科學院院士,現為澳大利亞五龍港(WOLLONGONG)大學教授。
林學鈺
1957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系,水文地質和環境水文地質學界泰斗,我國最早從事環境水文地質和地下水資源管理研究的學者之一。現任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北京師范大學水環境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席,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香美
1977年畢業於白求恩醫科大學醫療系,1982年在白求恩醫科大學獲腎臟病學碩士學位,2007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南開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解放軍總醫院腎臟病科主任、解放軍腎臟病中心主任、解放軍腎臟病重點實驗室主任,吉林大學雙聘院士。

下面再給你一個法學院的著名校友,請注意吉林大學的法學院在教育部是全國第五,以下是部分吉大法學院畢業生:
張文顯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教育部社科委委員(法學組召集人),教授,哲學博士,博導;原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吉大本碩博)

鄭成良 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教育部社科委委員,教授,刑法學博士,博導;原國家法官學院院長(吉大本碩),

徐顯明 山東大學校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教育部社科委委員,中國法理學研究會會長(吉大本碩,與上交大副校長鄭成良為同班同學),教授,憲法行政法學博士,博導;原中國政法大學校長

註:張、鄭、徐三人被譽為「吉大法學三劍客」(北海道大學法學院院長語),碩士同出王子陵教授師門。

車丕照 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兼法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國際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碩)

申衛星 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吉大本碩)

傅廷中 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吉大碩士)

崔建遠 清華大學法學院原副院長,現任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碩)

高鴻鈞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現任中國比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科)

韓世遠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吉大本碩)

劉瑞復 北京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專業博士生導師組組長(吉大本科)

張 騏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比較法與法社會學研究所執行所長,兼任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吉大本科)

吳振興 武漢大學刑事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碩博)

韓大元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中國憲法學研究會會長,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吉大本科)

龍翼飛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科)

劉文華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中國經濟法學科創始人之一(吉大本科)

王 軼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博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吉大碩士)

王 牧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院長,中國犯罪學研究會會長(吉大本科)

王傳麗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原院長(吉大碩士)

莫世鍵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現任院長(吉大本科)

許 清 中國政法大學憲法教研室主任、教授 (已退,吉大本科)

信春鷹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原所長,現任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副部長級)(吉大本碩,並且為新中國第一個女法學碩士)

錢弘道 浙江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曾任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比較法研究室副主任,中國比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科)

孫世彥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教授,國際法室主任(吉大本碩)

杜青林 中央統戰部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曾任海南省和四川省的省委書記

孫 謙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本碩博)

戴玉忠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副部級),二級大檢察官(本)

張 軍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在非常務中排名第一),二級大檢察官,第十七屆中央委員,中紀委常委(本)

姜建初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碩)

梁國慶 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本)

趙登舉 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本)

謝安山 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本)

郝志勇 司法部副部長,政治部主任(本)

白景富 公安部常務副部長(正部級)(本)

李 熙 中紀委委員,中紀委駐衛生部紀檢組組長、衛生部黨組成員(本)

何曄暉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本)

桂敏傑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本)

汪永清 國務院副秘書長(本)

劉 颺 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兼常務副會長(正部級),曾任司法部副部長(本)

陳 傑 全國台聯副會長

李忠信 公安部文聯副主席,曾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副校長,公安部法制局局長(本)

童兆洪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孫萬勝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陳鳳超 吉林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敬大力 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周玉華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王記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

呂岩峰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副會長,教授,博導

韓 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委組織部部長、黨校校長

法進衍 山東省國家安全廳長

張建國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曾任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深圳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市委政法委副書記。

布小林 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

王國棟 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李向武 原吉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張鶴松 原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羅黔生 貴州黔西南州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胡成全 黑龍江省司法廳廳長

王臘生 江蘇省人大法工委副主任

何訪拔 原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楊慶祥 原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李中和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李庚香 河南省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李言靜 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

楊廣生 貴州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

王俊峰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全國政協委員,金杜律師事務所(2006——2008連續三年被亞洲法律事務評為年度中國律師事務所,是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律師事務所,被公認為是中國top3的律所)創始合夥人,管委會主任

對了 你們廣東省的現任省委書記和中山大學的黨委書記還是吉大行政學院畢業呢!

不過估計你和你身邊的人可能都不知道吧!

④ 求吉林大學的校友資源

吉林大學的著名校友數量佔全國第四名
以下是中科院院士(部分)我想你不會不知道院士是什麼吧?
校友中的院士(以當選時間排序)
李四光
我國傑出的古生物學家、地質學家。1951年8月至1952年10月兼任東北地質專科學校(長春地質學院前身)校長,1949年10月19日,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呂振羽
1951年8月至1955年5月任東北人民大學(原吉林大學前身)校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部委員。
余瑞璜
1952年9月起任教於東北人民大學(原吉林大學前身)物理系。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院士)。
俞建章
地層古生物學家、地質教育學家。曾任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教授、副院長等職。 1955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顧功敘
著名地球物理學家。曾任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地球物理系系主任。 1955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業治錚
著名地質學家。 1951 至 1964 年,在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任教,歷任教授、系主任、教務長, 1960 年創建海洋地質專業。 1980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 院士 ) 。
朱光亞
1952年至1955年在吉林大學物理系任教授。1980年增補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院長。
董申葆
1953年任教於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1980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謝學錦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地球化學系兼職博士生導師。
江元生
1956年由吉林大學化學系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1991年11月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現為南京大學教授。
張乾二
1963年至1965年在吉林大學物質結構學術研討班進修,1991年11月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現為廈門大學教授。
游效曾
1963 年至1965年在吉林大學物質結構學術研討班進修,1991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學部委員,現為南京大學教授。黎樂民——1978年至1980 年在吉林大學量子化學研究生、教師和科研人員進修班進修,1991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現為北京大學教授。
經福謙
任吉林大學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黎樂民
1978年至1980年在吉林大學量子化學研究生、教師和科研人員進修班進修,1991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現為北京大學教授。
宋家樹
1954年由吉林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現為北京工業總公司軍用局研究員。
鄧從豪
1963年至1965年在吉林大學物質結構學術研討班進修,現為山東大學教授,1993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84年6月至1986年11月任山東大學校長。
董蘊美
1956年由吉林大學數學系本科畢業,1993年增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學部委員,現為中國科學院計算機軟體研究所研究員。
陳佳洱
1954年由吉林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1993年11月當選為中科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院士),1996年8月至1999年12月任北京大學校長。
何繼善 1960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1994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高鼎三
1955年起任教於吉林大學物理系。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翟裕生
1955年9月至1957年8月在長春地質學院礦床學研究生班學習。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薛禹群
1957 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研究生班。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生導師薛禹群教授。1999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世績
196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物理系,1965年吉林大學物理研究生畢業。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 澤
1980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物理系。2001年當學位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世浙
1956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並曾在長春地質學院任教。2002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嘉麒
1965 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原長春科技大學前身), 1967 年長春地質學院研究生畢業。 2003 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星學
吉林大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吉林大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
康玉柱
1960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普查系。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兼職教授、西北石油地質局副總工程師、中石化西部新區勘探指揮部專家組副組長、新疆自治區專家顧問團顧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竇士學
1963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化學系,在國外被評為澳大利亞皇家科學院院士、西南威爾士工程科學院院士,現為澳大利亞五龍港(WOLLONGONG)大學教授。
林學鈺
1957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系,水文地質和環境水文地質學界泰斗,我國最早從事環境水文地質和地下水資源管理研究的學者之一。現任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北京師范大學水環境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席,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香美
1977年畢業於白求恩醫科大學醫療系,1982年在白求恩醫科大學獲腎臟病學碩士學位,2007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南開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解放軍總醫院腎臟病科主任、解放軍腎臟病中心主任、解放軍腎臟病重點實驗室主任,吉林大學雙聘院士。

下面再給你一個法學院的著名校友,請注意吉林大學的法學院在教育部是全國第五,以下是部分吉大法學院畢業生:
張文顯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教育部社科委委員(法學組召集人),教授,哲學博士,博導;原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吉大本碩博)

鄭成良 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教育部社科委委員,教授,刑法學博士,博導;原國家法官學院院長(吉大本碩),

徐顯明 山東大學校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教育部社科委委員,中國法理學研究會會長(吉大本碩,與上交大副校長鄭成良為同班同學),教授,憲法行政法學博士,博導;原中國政法大學校長

註:張、鄭、徐三人被譽為「吉大法學三劍客」(北海道大學法學院院長語),碩士同出王子陵教授師門。

車丕照 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兼法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國際經濟法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碩)

申衛星 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吉大本碩)

傅廷中 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吉大碩士)

崔建遠 清華大學法學院原副院長,現任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碩)

高鴻鈞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現任中國比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科)

韓世遠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吉大本碩)

劉瑞復 北京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專業博士生導師組組長(吉大本科)

張 騏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比較法與法社會學研究所執行所長,兼任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吉大本科)

吳振興 武漢大學刑事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碩博)

韓大元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中國憲法學研究會會長,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吉大本科)

龍翼飛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科)

劉文華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中國經濟法學科創始人之一(吉大本科)

王 軼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 ,博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吉大碩士)

王 牧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院長,中國犯罪學研究會會長(吉大本科)

王傳麗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原院長(吉大碩士)

莫世鍵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現任院長(吉大本科)

許 清 中國政法大學憲法教研室主任、教授 (已退,吉大本科)

信春鷹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原所長,現任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副部長級)(吉大本碩,並且為新中國第一個女法學碩士)

錢弘道 浙江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導,曾任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比較法研究室副主任,中國比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吉大本科)

孫世彥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教授,國際法室主任(吉大本碩)

杜青林 中央統戰部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曾任海南省和四川省的省委書記

孫 謙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本碩博)

戴玉忠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副部級),二級大檢察官(本)

張 軍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在非常務中排名第一),二級大檢察官,第十七屆中央委員,中紀委常委(本)

姜建初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碩)

梁國慶 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本)

趙登舉 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本)

謝安山 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本)

郝志勇 司法部副部長,政治部主任(本)

白景富 公安部常務副部長(正部級)(本)

李 熙 中紀委委員,中紀委駐衛生部紀檢組組長、衛生部黨組成員(本)

何曄暉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本)

桂敏傑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本)

汪永清 國務院副秘書長(本)

劉 颺 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兼常務副會長(正部級),曾任司法部副部長(本)

陳 傑 全國台聯副會長

李忠信 公安部文聯副主席,曾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副校長,公安部法制局局長(本)

童兆洪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孫萬勝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陳鳳超 吉林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敬大力 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周玉華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王記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

呂岩峰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副會長,教授,博導

韓 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委組織部部長、黨校校長

法進衍 山東省國家安全廳長

張建國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曾任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深圳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市委政法委副書記。

布小林 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

王國棟 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李向武 原吉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張鶴松 原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羅黔生 貴州黔西南州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胡成全 黑龍江省司法廳廳長

王臘生 江蘇省人大法工委副主任

何訪拔 原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楊慶祥 原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李中和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李庚香 河南省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李言靜 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

楊廣生 貴州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

王俊峰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全國政協委員,金杜律師事務所(2006——2008連續三年被亞洲法律事務評為年度中國律師事務所,是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律師事務所,被公認為是中國top3的律所)創始合夥人,管委會主任

對了 你們廣東省的現任省委書記和中山大學的黨委書記還是吉大行政學院畢業呢!

不過估計你和你身邊的人可能都不知道吧!

⑤ 國科大地球科學學院2016博士生名單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其前身是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學院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構造地質學、海洋地質學等學科省(部)級重點學科4個。設地質學、地球化學、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資源勘查工程、土地資源管理等6個本科專業;具有地質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包括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數字地質科學等二級學科)和二級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土地資源管理博士學位授予權及礦產資源經濟與技術、海洋地質學、資源經濟學等碩士點學科;設有地質學、地質資源和地質工程兩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學院現有教師113人。其中教授54人(博士生導師35人),副教授33人,中國科學院院士(雙聘)3人,俄羅斯外籍院士5人,外籍兼職教授13人,校際兼職教授32人。六十年來共為國家培養本、專科畢業生一萬二千餘人,碩士、博士研究生八百餘人。他們在地質、冶金、化工、能源、建築、環境、國土、經濟等領域的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生產、科研、教學、管理工作。近年來,一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精品教材1部,2個吉林省優秀教學團隊,承擔國家質量工程特色項目2項,2人為吉林省級教學名師,1人為學校「十大名師」,2人為學校示範教師。獲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地質學和資源勘查工程教學實驗中心為省重點建設基地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在地學各領域取得科研項目及經費已列學校前列,自然科學項目經費五年累計2.5億元,高顯示度成果逐年增加,榮獲省、部級科技獎15項,個人科研成就獎7項,兩篇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內)學術論文,有三個科研團隊被評為吉林大學創新團隊。根據美國湯森路透科技與醫療集團的《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簡稱ESI)2011年3月3日更新數據顯示,我院地球科學學科進入該學科ESI前1%.本科畢業生考取研究生比例穩定在50%以上,畢業生供不應求,供求比超過1∶10。

⑥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的師資力量

校內博士生導師 劉 立抄 程日輝 李廷棟 梁一鴻 金 巍 葛文春 劉志宏 劉招君 馬志紅 劉永江 孫豐月 王成文 王璞珺 許文良 周建波 張梅生 遲效國 路來君 薛林福 張興洲 孫春林 徐學純 李守義 劉曉暘 王 建 劉正宏 李 才 孫景貴 王可勇 鄭常青 單玄龍 吳東輝 校外兼職博士生導師 安芷生 王 宏 郭正堂 孫革 朱茂炎 戴金星 關鳳峻

⑦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的介紹

吉林抄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襲其前身是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構造地質學、礦產普查與勘探、海洋地質學等學科為省(部)級重點學科。學院共為國家培養本、專科畢業生一萬二千餘人,碩士、博士研究生八百餘人。他們在地質、冶金、化工、能源、建築、環境、經濟等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從事生產、科研、教學、管理工作。

⑧ 請問吉林大學 地質學院同學 李四光實驗班是什麼 本碩連讀有事怎麼回事謝謝

李四光試驗班是吉林大學地探學院新開設的。二零零九年通過的教育部審批。它專依託地探學院王牌優勢學屬科:勘查技術與工程和地球物理學,培養在該領域的優秀研究型人才。試驗班採取六年制本碩連讀的教學模式,全程導師制。明年會放在本科零批次招生。

⑨ 吉林大學交通學院的現任領導

院長:劉寒冰 黨委代書記:王小東 副書記兼副院長:方長春 副 院 長:李世武 副 院 長:時玉平 副 院 長:賈洪飛 副 院 長:金立生 副 書 記:孫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