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武漢地質大學宣傳部

武漢地質大學宣傳部

發布時間: 2021-02-12 12:52:03

❶ 求謝忠泉的個人信息

姓名
謝忠泉

出生年月
1981年12月

籍貫
四川仁壽

專業
管理科學與工程

研究方向
科學學與科技管理、創新管理

學習與工作經歷

2009年4月至今,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創新管理研究系博士研究生

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創新管理研究系研究生

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中國赴日本國預備學校學習日語

2007年8月至2007年9月,武漢東湖國家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

2007年5月至2007年7月,武漢東湖國家新技術開發區戰略研究院

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

2000年9月至2004年6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管理學院,管理學學士

發表論文

(一)第一作者

u Zhongquan XIE, Kumiko MIYAZAKI, 2010. Innovation and Sectoral Evolution from Embeddedness to Vertical Disintegration—the Case of Robotic Software in Japan. 「Technical Change: History, Economics and Policy. A Conference in Honour of Nick von Tunzelmann」, SPRU, Freeman Centre, University of Sussex, U.K, 29th and 30th of March, 2010.

u Zhongquan XIE, Kumiko MIYAZAKI, 2009. Openiz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in the Case of Robotics Software Sector in Japan. Repository of Japan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ct 24-25th, Tokyo, Japan.

u 論領導文化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核心作用[J].價值工程,2006(7):117-120.(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

u 我國《鋼鐵產業發展政策》的產業創新管理功能分析[A].成思危主編,第五屆中國軟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中央文獻出版社,北京:2006年5月第1版,第210-219頁;ISBN 7-5073-2111-8。△

(二)第二作者(與導師合作)

u 我國鋼鐵產業創新與發展的問題及管理措施[J].中國軟科學, 2006(2):31-37.(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人文社科B類權威期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u 產業創新管理動態研究[A].李凱,樊治平,郭伏.2006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進展[C].機械工業出版社,北京:2006年9月第1版,第367-372頁,ISBN 7-111-04683-8。△

u The 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Instrial Innovation System for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stry CICALICS 2005 (ISBN 7-89494-826-8),2005,9(CICALICS會議是中國創新管理最高規格會議,並且本人在會議上用英文對論文進行了陳述,引起強烈反響。)△

(三)第三、四作者(與導師合作)

u 創新的前沿與測度框架.中國軟科學[J].2007(3): 153-156.(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人文社科B類權威期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u 中國光谷的發展模式及其創新管理研究,2005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進展報告 (ISBN 7-121-02884-0),2005(11):194-204△

u 產業創新系統模型的構建與分析,科研管理(ISSN 1000-2995),第四作者(與導師合作),2006(2):36-39(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人文社科B類權威期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u The 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model of Instrial Innovation System The Fourth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ISBN 0-9604962-9-2),2005(6):1696-1703(ISTP檢索)△

u The Study on Instrial Innovation,IAMOT 2006 (Tsinghua),Tsinghua University.△

社會工作

2004.9-2007.6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碩研2004-25班黨支部書記

2004.9-2005.6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生院科技協會秘書部部長

2002.9-2003.1
中國地質大學管理學院學生會宣傳部部長

2001.9-2003.5
中國地質大學學生工作處助理,協助學工處老師處理各種文件,任教育管理中心主任

2001.1-2002.1
中國地質大學崇行社社長、宣傳部部長

2001.12-2003.6
中國地質大學085002班入黨聯系人

2000.9-2001.1
中國地質大學081002班宣傳委員

獲獎情況

2007.6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優秀畢業研究生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優秀碩士論文 (已被中國期刊網碩博論文庫收錄)

2006.11
管理學院科技論文報告會一等獎

第十七屆研究生科技論文報告會二等獎

2006.5
獲「校級優秀研究生幹部」稱號

2006.3
學位課平均成績85.73分,選修課平均成績88分;以91.56分名列管理學院中期考核第一名,並獲得學校中期考核A級。

2005.5
獲「校級優秀研究生幹部」稱號

2005.5
第六屆中國地質大學青年科技節優秀個人

2005.11
管理學院科技論文報告會一等獎

第十六屆研究生科技論文報告會二等獎

2004.11
管理學院科技論文報告會優秀獎

第十五屆研究生院科技論文報告會優秀組織者

2003.5
校級優秀學生幹部

2002.6
管理學院2002年「鄧小平理論報告會」二等獎

2002.5
校級優秀學生幹部

2002.12
獲得「國家獎學金」二等

2002.11
「公民道德建設月」徵文特等獎

2002.11
管理學院2002年書法繪畫大賽特等獎

2001.12
2001年校「金秋詩會」創作組一等獎

2001.12
2001年度「世紀英才」社會工作獎學金

2001.5
校級優秀學生幹部

2001.5
管理學院2001年書法繪畫展中書法組二等獎

2001.12
管理學院2001年「金秋詩會」創作組二等獎

2001.12
管理學院2001年書法繪畫大賽二等獎

2000.11
管理學院2000年「金秋詩會」創作組特等獎

❷ 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的歷史沿革

2004年2月16日,教育部教發函[2004]20號文批復同意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武漢眾邦德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試辦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江城學院為二級獨立學院,學院的教學和管理工作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負責,招生計劃由湖北省安排下達。
2004年3月20日,江城學院新校區建設規劃獲得武漢市規劃局評審通過。按照規劃,江城學院共佔地1000餘畝,投資規模4.7億,建築面積33.6萬平方米。
2004年4月12日,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第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接待中心3號實驗室召開。會議選舉宋謹為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董事長,歐陽建平為副董事長,周大仁、成金華、畢克成、程道華、朱以寬為董事;會議討論通過了《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董事會章程》和《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章程》。
2004年7月14日,中共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黨委正式成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書記郝翔、黨委副書記傅安洲、黨委副書記朱勤文等領導到會祝賀。
2004年9月,江城學院成功招生,迎來首屆學生2245人,學生生源地包括湖北、山西、山東、海南、新疆等全國二十餘個省、市、自治區,專業涵蓋工商管理、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外語等28個本專科專業。
2004年11月5日至6日,江城學院首屆運動會成功舉辦。學院師生積極競技賽場,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風貌。
2004年12月5日,教育部高教司評估處唐處長攜華師教務處、評估中心等人員蒞
臨學院,對學院的教學進行評估檢查。檢查小組對學院教學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 2004年12月,中國教育聯合會授予學院「中國一流高等獨立學院」榮譽稱號。學院辦學業績和辦學水平受到公眾廣泛好評。
2005年1月19日,外語學院龔婷同學在「第八屆中國廣播電影電視國際冬令營英語口語大賽」湖北賽區選撥賽中,脫穎而出榮獲青年組銅獎。2005年2月15日,在北京舉行的決賽中龔婷同學又以優異成績喜獲大學組銀獎,充分展示了江城學院學子的風采。
2005年4月8日,學工處安排部分大一學生參加人才市場招聘會,以此推動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湖北電視台《現在直播》節目對這一活動作了現場采訪報道。
2005年4月11日,中科院院士、世界著名地質古生物學家殷鴻福在校大學生活動中心105多媒體教室,為學校學生作了一場生動的人生經歷報告會,反響強烈,學院師生受益匪淺。
2005年4月26日, 「江城季風藝術學院首屆學生優秀作品展」開展。藝術學院學生設計的近200幅優秀作品獲得了全校師生的廣泛好評。此次作品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藝術學院學子提供展示藝術才華舞台,也為學校各院系提供了一次科技與藝術相互碰撞與交融的對話平台,極大的豐富了學校校園文化生活。
2005年4月26日,為加強新聞媒體與大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增進相互了解,促進共同提高,《武漢晚報》在學校開展了「武漢晚報高校行」活動。
2005年5月,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大一學生曲睿、孫旻暉兩位同學收到了來自Ohio和Michgan夏令營的錄取通知書。這兩位同學將作為國際輔導員赴美國參加2005年的美國夏令營。這是中國學生首次以輔導員身份被有50年歷史的ICEP組織錄取。6月6日,孫旻暉飛越大洋彼岸,開始了為期二個半月的夏令營活動。展示了江城學院學子良好的精神風貌,為江城學院爭得了榮譽。
2005年5月25日,北京化工學院北方學院趙素貞院長率該院院、處級幹部十餘人來學校考察、訪問。雙方對民間投資辦學、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等進行了融洽的交流,北方學院對該院辦學取得的成功給予了高度評價。
2005年6月,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包凡一、總裁助理張亞哲、武漢新東方學校校長李杜等英語教學專家在漢口校區為學院師生作了一場生動的學術報告,受到學院師生的廣泛好評。這是新東方資深專家第一次走進獨立學院。
2005年6月15日,湖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廳委派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助理楊思學、學工部副部長夏任明、宣傳部副部長尹瑜華三位同志根據《省委高校工委關於對全省高校貫徹落實全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情況進行檢查的通知》精神,對學校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進行了檢查。
2005年6月下旬,在省教育廳和省文化廳聯合舉辦的「湖北省第二屆高等學校美術大展」中,藝術學院學子作品嶄露頭角,該院報送的《跳舞的娃娃》、《水粉靜物》、《靜物》三件作品入選大展。
2005年6月28日,為促進江城學院健康、持續發展,武漢眾邦德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北京北方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股權轉讓協議書。北方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江城學院重要投資人。
2005年7月8日,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朱九思教授、原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教授、武漢大學衛道治教授三位高等教育界的泰斗應邀到學校漢口校區演講,縱論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2005年7月,中國地質大學黨委對江城學院黨委班子進行了調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副書記傅安洲同志兼任江城學院黨委委員、黨委書記,宋謹同志任江城學院黨委委員、黨委常務副書記。
2005年7月15日—25日,江城學院正式從漢口校區整體搬遷至江夏青龍山旁風景優美的新校區,以嶄新的校園校風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2005年8月19日,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黨委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學院67名黨員圍繞領導班子建設、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校風學風師德師風、加強幹部作風建設等問題開展了各類活動,整個「保先」活動於11月28日結束。有力地促進了學院各項工作的全面提高。
2005年9月8日—10日,來自全國各地的2898名新生到新校區報到,這是江城學院新校區投入使用以來迎來的首屆新生。這批莘莘學子的到來,不僅給江城學院注入了活力,更是江城學院成功辦學和發展壯大的有力體現。
2005年9月19日,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學術委員會正式成立。學術委員會主要職責為開展學術研究,組織學術交流,促進學院發展;加強學科建設,培養學術人才,制定科研規劃;評審學術教材,鑒定學術成果,評定學術職稱等。學術委員會主任為著名政治學家周大仁教授。學術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江城學院學術活動的正式啟動。
2005年9月26日,江城學院召開第一次學術委員會議,討論通過了學術委員會章程、學術管理辦法、科研獎勵辦法。提出了教學、科研五年內上新台階的工作目標。
2005年9月28日,學院隆重舉行「紀念抗戰勝利六十周年暨迎新生文藝晚會」。廣大師生載歌載舞,共同慶祝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六十周年。
2005年10月19日,省教育廳後勤管理中心石勝全副經理攜教育廳後勤生活保障巡察小組成員檢查了學院後勤保障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2005年11月2日,武漢市節能辦一行對學院建築節能情況進行了檢查。
2005年11月2—3日,新聞學院與武漢櫻花攝影俱樂部聯合舉辦的江城攝影精英佳作展開展。湖北省及武漢市二十位攝影名家的120幅精典佳作參加了此次展覽,這批佳作題材涵蓋生活、運動、靜物、風光等方面,視角特獨,藝術感強,給人以視覺享受和心靈啟迪。全國資深攝影理論家、評論家丁遵新教授,武漢攝影家協會主席賈連成及攝影作者親臨影展與師生見面作了交流。湖北電視台教育頻道、武漢教育電視台、武漢廣播電視海外中心、楚天都市報等多家媒體及大眾攝影網等網站對展覽作了現場采訪報道。
2005年11月11日,桂林工學院周德儉副院長一行7人在歐陽建平院長、畢克成常務副院長等學院領導的陪同下對學院進行了調研,該院周德儉院長對學院辦學的成功給予了高度評價。
2005年11月15日,江城學院第二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勝利召開。會議選舉產生了新的董事會成員和領導集體。李俊生當選為董事長,宋謹當選為常務副董事長。會議任命歐陽建平為學院院長,畢克成為常務副院長,朱以寬、呂占峰、程道華、齊萱為副院長。
2005年11月15日,江城學院第二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將「三會三有」人才培養目標寫入《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章程》。江城學院人才培養方向和目標更為明確。
2005年11月15日,江城學院第二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突出了董事會對學院的領導作用,常務副董事長受董事長委託負責董事會的日常工作。常務副董事長參加院務會,參與學院文件的會簽。對院務會決議有異議時常務副董事長有權要求暫緩執行或重新召開。決議還新增了宣傳部(處)、資產管理處、網路中心和實訓中心等部(處、直屬單位)。江城學院的治理結構和組織結構更為完善和科學。
2005年11月17日,新疆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副局長郭海棠一行考察學院,就合作辦學事宜進行了磋商。
2005年11月17日,學院100餘名教職工參加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舉辦的金秋藝術節,參演節目《黃河大合唱》贏得觀眾好評。學院獲得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金秋藝術節優秀組織獎。
2005年11月19—20日,學院第二屆運動會成功舉辦。來自全院的1596名學生和100餘名教職工參加了本屆運動會。
2005年12月2日,學工處申報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研究課題被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廳列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科學研究資助計劃項目。
2005年12月6日,學院正式推行電子政務,學院所有的下行文件開始以電子文件方式上傳到學院網站。
2006年2006年5月9—10日,北方投資集團獨立學院招生及教學工作研討會在該院召開。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相互交流了招生工作及教學管理工作經驗。這是北方投資集團獨立學院首次開展的校際交流活動。
2006年5月10日,該院首屆畢業生91人正式離校,奔赴各地工作崗位。
2006年5月,商學院丁堯同學獲2006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初賽第一名,該同學將代表該院參加湖北賽區決賽。
2006年5月18日,該院宿舍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標志著學生宿舍的管理開始走上自我管理的道路。宿管會是繼團委、學生會、廣播台、社聯、藝術團之後又一個學生組織。
2006年5月19日,院黨委在全院開展「廉潔從政,從我做起」為主題的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活動。全院黨員認真學習黨章,觀看勤政廉政黨員先進事跡報告會,爭做勤政廉政從我做起的好黨員。
2006年6月12日,江夏公交實現一體化運營,該院在北門申請設立了公交站點,師生出行更安全、便宜、便捷。
2006年6月12日,江夏區工商局開展「紅盾進高校、維權在身邊」活動。該院設立了「12315」聯絡站,負責受理該院師生日常消費申訴及糾紛調處。
2006年6月17日,該院1734名本科學生參加了該院考點的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6月18日,225名專科學生參加了湖北省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
2006年6月,該院學生丁堯獲得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A級一等獎,徐朝傳等3人獲A級二等獎,董冬梅等6人獲A級三等獎;另有兩名學生分獲B級二、三等獎。
2006年6月26日,學院申報的計算機等級考試考點獲教育部考試中心批准,考點代碼為420101。
2006年,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視覺傳達專業學生王娜、汪楊、王娟設計的作品入圍「首屆東加西大學生國際海報雙年展」。
2006年7月3日,該院召開藝術與傳媒學院成立大會,藝術學院和新聞傳播學院正式合並為藝術與傳媒學院。
2006年7月7日,經過嚴格遴選的10名學子參加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暑期異地生存體驗活動。他們在每天只有2元錢的情況下異地生存了15天,充分展示了該院學子的聰明才智。
該院自考套讀班學員在2006年7月首次參加的自學考試中取得佳績。各學員專業各科成績通過率普遍達到74%以上,外貿英語專業成績尤為突出。其中英語翻譯、離散數學的單科成績通過率達到100%。
2006年8月17日,學院召開教風學風建設工作會議,就教風學風建設,教育教學體系,「三會三有」教育理念的貫徹進行深層次的研討,為新學期教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06年9月18日,該院師生參加江夏區人大代表換屆選舉,宋謹同志當選為江夏區人大代表。
2006年9月21日,該院「獨立學院《大學語文》強化學生人文素質的教學專題研究」和「獨立學院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模式的探討」兩個教研項目通過教育廳專家評審,被列為2006年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
2006年10月14日,該院藝術與傳媒學院05級視覺傳達專業本科二班陳守明老師和王娟、張旭兩位學生共六幅海報作品入圍「迎接2010年世博會上海國際海報大賽」。
2006年11月28日,省高工委黨建工作檢查組檢查了該院黨建工作,對該院成立兩年多來的黨的建設工作給予肯定。
2006年12月1日,該院通過武漢招生考試辦公室高等教育自學考點的檢查驗收,成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考點。
2006年12月28日,學院出台院部建設方案,按照院、系、科三級建制,學院、分院兩級管理的模式建設各個教學院(部),促進各教學院健康發展。
2006年度,該院被湖北省委高工委、湖北省教育廳授予2006年度「湖北省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基層單位」榮譽稱號。
2006年12月28日,為打造職業輔導員隊伍,該院出台了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意見,將輔導員的培養納入師資培訓規劃和人才培養計劃。
2007年1月3日,該院藝術與傳媒學院大二學生范婷婷同學榮獲「曲美之星」海選全國總決賽的冠軍。
2007年1月8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印發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關於對江城學院本科畢業生授予學士學位的實施細則》,正式規定了該院畢業生的學位授予條件。
2007年3月26日,在充分醞釀的基礎上,學院開始制訂2007級本、專科專業培養方案,修訂2004級、2005級、2006級本、專科培養方案。
2008年12月10日,學院舉辦了第二屆大型校園供需見面會。
2009年3月5日,學院正式啟動本科專業教學合格評估工作,並成立了評估工作相關機構。
2009年3月30日,根據《關於批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等五所學校組建教師中級評委會的批復》(鄂職改字[2009]1號),該校具備了教師中級職務評審資格,並成立了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教師中級職務評委會。
2009年4月16日,湖北省副省長田承忠、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總經理助理許質武一行在江夏區區委書記張衛國、北方投資集團總裁楊煒長的陪同下,到該校檢查、指導工作。
2009年4月24日,湖北省第六屆高校主持人邀請賽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弘毅堂成功舉行。來自武漢大學等13所高校的15名選手參與了此次比賽。該校06級學生戴研摘得了本場比賽的桂冠。
2009年4月27日晚,該校建校五周年慶典晚會在學校北操場隆重舉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北京北方投資集團的領導、兄弟院校的來賓、校友代表以及該校萬余名師生齊聚一堂,共同觀看了這場盛典。
2009年5月31日下午,該校與湖北煤炭地質勘察院江夏分院正式簽署校企合作協議。根據校企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畢業生實習、就業和師資力量共享等方面開展深層次合作。
2009年6月4日,湖北省教育廳、湖北省高校工委聯合發文(鄂高工委{2009}17號)授予學院黨委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2009年6月6日,該校藝術與傳媒學部畢業作品展在中南民族大學美術館隆重舉行。此次參展的1000多幅作品充分體現了該校實驗實訓教學的成效。中國地質大學、中南民族大學和湖北美術學院等高校的相關領導出席了開幕式,並在該校領導的陪同下觀看展出作品。
2009年6月9日,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黨委書記成孝予一行蒞臨該校交流學習。
2009年7月9日,嚴重影響該校整體面貌的齊心村、城關村民房、附屬物及未建宅基地的拆遷工作今天正式啟動,拆遷面積近1.36萬余平方米。
2009年8月1日,教育部中國教育信息化理事會與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2009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總決賽在深圳金蝶軟體園隆重舉行,該校經濟與管理學部學子組成的創業團隊獲得「創業之星」十強——「Top10精英團隊」稱號,經濟與管理學部符超老師被評為最佳指導教師。
2009年8月23日,該校公開招聘處級領導幹部的面試在校行政樓四樓會議室進行。中國地質大學副校長歐陽建平,北方投資集團人力資源部經理趙玉萍,調研員錢小玲,以及該校主要領導擔任此次招聘工作的評委。這是該校推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舉措,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2009年9月16日上午,湖北省教育廳2009年秋季開學檢查組專家蒞臨該校檢查秋季開學工作。省教育廳開學檢查組第九組組長、綜合治理處處長熊傳真,對該校秋季開學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
2009年10月16日,該校出台了「在校大學生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實施方案」。11月4日,成立了「大學生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領導小組」。
2009年10月28日,韓國中部大學校長崔熙善一行4人來校訪問,並與該校簽署了友好合作意向書。
2009年11月10日,加拿大布魯克大學商學院艾瑞克教授來該校開展了主題為「從金融危機看中國崛起」的學術講座,並和該校舉行了「友好合作授牌儀式」。至此,該校與加拿大布魯克大學達成碩士研究生合作培養協議,這標志著該校正式成為布魯克大學商學院碩士項目中國合作院校。
2009年11月10日,學校面對校內外徵集校園綠化美化設計方案。
2009年12月2日,韓國中部大學平生教育院院長崔英鍾,國際交流處池中求教授和宋暢根主任一行3人來該校訪問。
2009年12月13日,學校在校內成功組織了一場大型畢業生供需見面會,邀請用人單位160餘家,提供就業崗位2000餘個,達成就業意向的學生近千人,佔全院畢業生人數的三分之一。
2009年12月14日,湖北省教育廳公布的09年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獎擬獲獎項目名單中,該校外國語學部學生的《英文糾錯實例研究》項目獲得二等獎。此次參加比賽的科研項目來自全省各大高校,其中,獲得二等獎以上獎勵的獨立院校僅有7所。
2009年12月16日下午,「回響中國」騰訊網2009教育年度盛典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盛典總評榜公布了2009中國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各類精英教育人物、單位、機構。該校入選「全國獨立學院綜合實力20強」。
2009年12月18日下午,湖北省高校廣播協會2009年終總結大會在武漢大學隆重召開,該校廣播台在2009年度廣播宣傳工作中成績突出,被湖北省廣播電視學會、湖北省高校廣播專業委員會授予「湖北省高校廣播工作優秀集體」稱號。
2010年3月3日,我院同韓國中部大學簽署留學(插班)項目協議,應韓國中部大學的邀請,我院董事長張南紅、副院長李鵬翔等一行3人抵達韓國大田市,對韓國中部大學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友好訪問,並簽署了合作項目協議。
2010年3月12日,我院首批赴韓國中部大學留學訪問團抵達韓國。
2010年3月15日,我院學生在全國珠寶首飾設計大賽中獲獎,在第六屆中國珠寶首飾設計「昭儀杯」大獎賽暨第二屆中國珠寶首飾攝影大獎賽中,由我院選送的珠寶作品《靈·動》獲得「運動裝」組三等獎。
2010年3月26日,湖北省高校後勤服務中心主任石盛泉、科長倪維一行蒞臨我院檢查指導工作。
2010年3月29日,學院北門附近的城關村拆遷工作正式結束,校園全面封閉工作又向前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2010年3月29日,學院斥巨資將標志性景點——中心廣場打造成一個小型「森林公園」。
2010年4月21日,我院啟動「精英講壇」講座活動。
2010年5月14日,我院三峽日報傳媒集團實習實訓就業基地正式掛牌成立。
2010年5月22日,湖北省教育廳專家組進駐我院開展本科專業教學合格評估工作,土木工程專業獲好評。
2010年6月5日,湖北省教育廳專家組進駐我院開展本科專業教學合格評估工作,市場營銷專業獲好評。
2010年6月12日,我院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作品展在中南民族大學光谷美術館開幕。此次參展的作品包括珠寶首飾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數字動畫設計和視覺傳達設計4個專業方向200多名畢業生的300餘幅(件)藝術設計作品。
2010年6月25日,我院隆重舉行2010屆畢業典禮暨學士學位授予儀式。我院師生共聚一堂,共同慶祝2812名畢業生順利畢業。
2010年7月7日,美國大學生來校舉行交流聯誼活動。由美國國際教育基金會、洪山區青少年空間和我院培訓中心聯合舉辦的「中美大學生文化交流會」,為我院學生提供了與同齡外國大學生交流聯誼的機會。
2010年7月22日,北京北方投資集團第三屆「十佳」優秀青年教師評比表彰會在雲南師范大學商學院隆重召開。我院參賽的8名教師中,唐燁、謝浩、金麗宏當選「集團第三屆十佳優秀青年教師」。塗淼、楊明玲、冀莉莉、劉曉明、胡繼慧被評為「集團第三屆優秀青年教師」。
2010年9月26日,湖北省教育廳檢查組蒞臨學院檢查指導我院秋季開學工作。檢查組對我院的秋季開學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2010年10月16至19日,我院武術隊在湖北省運動會摘得寶貴銅牌。
2010年10月20日我院首次開通心理咨詢熱線。學院老師應用心理咨詢的基本方法和技術,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咨訪關系,幫助來訪者解決問題,確保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2010年10月21日,學院舉辦招生簡章方案設計大賽。此活動旨在展示我院辦學成果,塑造學院形象,提高招生宣傳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激勵廣大學生參與學院建設。
2010年10月21日,我院人口普查工作籌備階段完成。為做好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各項工作,根據江夏區人民政府第六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關於做好組織選聘、培訓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工作人員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院專門成立了人口普查領導小組。
2010年10月27日,韓國又松大學來我院洽談辦學合作事宜。
2010年10月28日,學院16號學生宿舍樓正式投入使用。
2010年11月6日,學院就擬建的新大門、休閑廣場等校園景觀進行「大眾評審」,初選校園景觀方案。
2010年11月11日,「江夏區外派勞務培訓基地」在學院掛牌。
2010年11月17日,湖北省委組織部黨建調研組蒞臨學院檢查指導工作。
2010年11月19日,學院校園網在線直播平台啟用。
2010年11月20日,該院與千葉珠寶簽訂「聯合培養人才框架協議」。雙方將本著平等互利、合作共贏和優勢互補的原則,謀求長期合作發展。
2010年11月20日,該院「2011屆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在校園舉行,這是我院規模最大的一次校園招聘會,來自全國各地的260餘家用人單位向我院畢業生提供了4000多個招聘崗位。
2010年11月30日,該院繼續教育學院正式成為「湖北省自考生就業聯盟常務理事單位」。該聯盟由湖北教育考試網與全省50餘所自考院校共同組建,為我省自考生提供推薦就業、檔案代管等服務。
2010年11月30日,該院藝傳學部師生在湖北高校第四屆美術與設計大展中獲得「優秀組織獎」、「二等獎」等17個獎項。
2010年12月4日,該院第三號教學樓正式開工。3號教學樓佔地面積26259平方米,設有教室84間、辦公室60間,還包括一個集演出、會議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大型報告廳。
2010年12月8日,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在我院正式掛牌,這是湖北省首次在獨立學院設立的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
2010年12月15日,騰訊網「回響中國」教育年度盛典公布了2010年中國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各類精英人物、單位、機構等。該院入選「2010中國最具影響力獨立學院20強」。
2010年12月23日,該院數字化校園(一期)集網站、教學管理系統於一體的數字化平台項目正式通過驗收。
2010年12月28日,北京虎賁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我院繼續教育學院設立專項教育基金,每年拿出資金獎勵品學兼優的學子。
2010年12月31日,學院新大門、休閑廣場設計方案確定。2011年3月起,新大門、休閑廣場等景觀將陸續開工建設。
2011年1月,中國校友會網與《21世紀人才報》發布最新《2011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在2010中國最受媒體關注獨立學院排行榜中,該院由2010年的34名躍升至17名。
2011年3月,為了響應中共湖北省委在全省開展「萬名幹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該院積極組織工作隊圓滿完成該項活動。
學院本科畢業生畢業論文質量穩步提高,2011年4月,我院雷晨曦的《基於AT89C51單片機和24C04實時保護的電子密碼鎖》等14篇論文入選「2010年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獲獎數量在省內31所獨立學院中排名第三。2011年12月,我院《岐口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組孢粉組合及古氣候分析》等14篇論文入選「2011年湖北省省級優秀學士學位論文」。獲獎數量在省內31所獨立學院中排名居前。
2011年4月,學院學生工作處、外國語學部黨總支榮獲「湖北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基層單位」稱號,胡繼慧等4名同志榮獲「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2011年6月,據統計,學院共有125人考上研究生,考取高校包括985、211等名校。
2011年6月,在湖北省第八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中,我院入圍的3件作品全部獲獎,取得了兩個2等獎、一個3等獎的可喜成績。
2011年9月,學院三項教研課題獲省級立項。在全省獨立學院中名列榜首。
2011年9月,學院正式啟動學士學位授予權評估准備工作。
2011年9月,學院董事長張南紅當選江夏區第四屆人大代表,副院長朱以寬當選江夏區政協委員。
2011年12月,學院測繪工程專業教師主持的《自然環境下成熟蘋果識別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得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計劃資助,這是學院首個省部級科研項目。
2011年12月,在2011騰訊網「回響中國」年度教育盛典活動中,學院榮獲「2011中國最具品牌價值獨立學院」稱號。
2011年12月,學院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部黃曉萍教授負責的《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課程被確定為省級精品課程。實現了學院省級精品課程零的突破。
2011年12月,學院基礎課部金麗宏老師晉升副教授,這是首個在學院成長起來的副教授。

❸ 宣傳工作

一、概況

2012年,學校宣傳工作主要由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兩部門承擔。黨委宣傳部是負責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職能部門,編制3人。新聞中心是負責學校新聞宣傳工作的輔助部門,編制10人,在編6人。

學校宣傳思想工作在校黨委的領導下,高舉旗幟,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改革創新,不斷提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科學化水平,為學校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輿論支持和文化條件。完成了60周年校慶、紀念建黨90周年、喜迎十八大、迎接第十次黨代會、黨建專項評估等重要任務。

二、校慶宣傳

1.籌建校史館。2011年6月,學校決定在60周年校慶之際,籌建校史館新館。宣傳部牽頭,地學發展研究中心、檔案館、離退休處等部門參與籌建。明確了校史館「存史、資政、研究、育人」的定位,以及「一館、一展、一隊伍」的建設目標。完成了前期調研、史料徵集、文稿起草、展覽設計、展廳布置、講解團隊招募等工作,並於校慶前夕揭牌,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2.整體氛圍營造。一是通過公開徵集,在20餘件作品中遴選了校慶徽標(LOGO),並在此基礎上設計了校慶核心圖形,形成了校慶標識系統(VI),成為校慶形象識別的基礎系統。二是通過公開徵集、重點約稿,擬定校慶宣傳口號。三是完成了校慶日校園氛圍營造設計手冊,完成了簽到台、接待站、圍擋、道旗、彩飄等校園戶外布置、裝飾等。四是舉辦了溫家寶題寫校名揭牌儀式,完成了主樓、體育場、校門等學校主要標牌更換。五是完成校慶大會、校慶文藝晚會視頻製作及同步直播。完成校慶大會「室外大屏」、「居民區入戶」現場同步直播,完成校慶文藝晚會「綜合教學樓」、「居民區入戶」現場同步直播。製作大會部分直播視頻,拍攝晚會暖場部分視頻(教職工校慶祝福),分別在校慶大會和校慶晚會上播放。

3.校慶宣傳展示。豐富宣傳形式,總結辦學經驗,凝練學校文化,全方位展示學校形象。一是印製中英文畫冊,內容涵蓋了地大概況、發展歷史、領導關懷、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國際合作、校園文化、黨的引領等方面的內容。二是製作校慶電視宣傳片《地學搖籃 甲子華章》。三是校慶專題網站。採用全新網頁設計理念建設校慶專題網站,設置「校慶新聞」、「通知公告」、「地學搖籃」、「甲子華章」、「祝福地大」等多個欄目,全面報道校慶進展。四是推出新浪校慶官方微博及新華社手機報。在新浪網上開設了校慶官方認證微博,刊發微博400餘條。粉絲數達3100餘人。通過新華社手機報發布學校校慶信息。

4.校慶新聞報道。突出重點,樹立品牌意識,集中宣傳報道建校60年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一是校內宣傳報道。完成校慶各項活動新聞采寫及攝影攝像工作。共撰稿件近20餘萬字,拍攝圖片5000餘張及大量視頻資料。保證了校慶新聞圖片的提供和影像資料的留存。新聞網開辟校慶專欄「迎校慶」、「喜迎校慶 多彩校園」,全面及時報道校慶相關活動。「特別轉載」欄目轉載和刊發優秀校友事跡,共計400餘條。宣傳欄推出「黨和國家領導人賀信」、「校慶大會等活動報道」、「中國地質大學組建25周年座談會」、「歡迎校友回家」、「大學生地質技能大賽」等版面近200個。出版中國地質大學報校慶專刊及專版等20餘個版面。二是校慶外宣工作。全面推進完成發布校慶公告、校慶外宣報道,建設校慶專題網站及校慶官方微博、校慶大會新華網直播等多項工作。累計組織接待60餘家媒體近百名記者對校慶大會及校慶系列活動進行采訪和報道。完成新聞報道100餘篇(其中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等中央級媒體刊發報道50餘篇),10餘個版面整體宣傳(通版報道1次,整版報道3次、半版7次)。在《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和《中國教育報》、《中國國土資源報》發布了中國地質大學60周年校慶一號、二號公告;在《人民日報》、新華社刊發學校60周年慶祝大會報道。在《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刊發學校60年來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在《中國國土資源報》全方位展開宣傳,採用專版、校慶專欄、專稿等形式,加大報道力度,突出宣傳重點。在《科技日報》、《中國科學報》圍繞學校科研成果展開深度宣傳。在《北京教育》雜志封底刊發學校校慶形象宣傳。與知名網站合作,建設新華網校慶專題網站並實現校慶大會網路圖文直播。與中國教育電視台合作進行校訓展播。

三、理論武裝

1.明確思路。堅持「抓兩頭、促中間」。圍繞形勢熱點和重要精神,堅持以黨委中心組學習為龍頭,帶動全校理論學習,引導各級幹部運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進工作。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作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努力將廣大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到學校事業改革發展上來。努力把黨的政策、學校的決策內化為師生愛國愛校興校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

2.突出重點。一是以學習宣傳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兩會精神為重點,為黨的十八大和校慶60周年營造良好氛圍。二是把握總理回母校視察良機,組織各二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溫家寶總理重要講話的精神實質和深刻內涵,並進行了深入的討論,進一步理清了思路、轉變了觀念,廣大教職工表示要立足本職崗位,扎扎實實工作,加快推進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步伐,為早日實現溫家寶總理提出的建設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宏偉目標奠定堅實基礎。三是重點學習宣傳北京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組織各級幹部教師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北京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實質,認真落實北京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各項任務。四是以迎接北京市黨建與思想政治評估檢查為契機,大力開展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教師思想狀況常態調研機制,及時了解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思想動態和關注問題,做好政治引導,努力將他們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上來,統一到學校的中心工作上來。五是十八大召開時,組織師生全過程認真收看大會,並就大會的熱點焦點問題進行深入的輿情調研,全校上下形成了關注十八大、熱議十八大的良好氛圍。大會結束後及時舉辦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專題報告會,邀請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博士生導師高新民教授做題為《學習十八大精神,推進黨的各項工作》的報告。起草了《關於在全校范圍內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要求各單位把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與全面落實學校「十二五」規劃結合起來,與迎接校第十次黨代會結合起來,切實通過培訓、徵文、發放學習材料、組織參觀等多途徑開展學習宣傳活動。積極參與「首都百萬師生微黨課」。開展「師生微言微語十八大」微博大賽,並積極發表評論,全校迅速掀起了學習宣傳十八大精神熱潮,各單位師生進一步統一了思想,達成了共識。黨委宣傳部被市教工委評為「學習宣傳十八大精神先進單位」。

3.做好服務。以指導實踐和推動工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制定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計劃。著力做好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的服務工作。全年圍繞學習專題組織形勢與政策報告會兩次,共編發兩級中心組理論學習參考共5期2000餘冊,購買理論學習光碟40餘盤,發放《政府工作報告單行本》、《十八大報告單行本》、《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中國共產黨黨章》等30多種理論書籍,合計5000餘冊,內容涵蓋了中央精神、重要文件、黨和國家領導人在重要活動的講話等。堅持「向校領導和二級黨組織推薦一本好書」活動,全年共推薦10餘種圖書。黨委宣傳部積極做好「兩報兩刊」的訂閱和發行工作,提出「兩報兩刊」是黨的輿論宣傳主要陣地,也是推動兩級中心組理論學習的重要平台,倡導各級黨組織組織黨員讀報、學報、評報,以此來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學院骨幹教師理論研究水平較高的優勢,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工作,支持和鼓勵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和廣大黨員教師依託理論學習撰寫心得體會和理論文章。全年兩級中心組學習做到理論學習有考勤、有筆記、有心得,各黨支部和教師黨員理論學習的積極性和及時性都有所加強。

四、師德建設

繼續堅持師德建設的「四結合」工作方法,即師德建設與教師隊伍相結合,與學術帶頭人、學術團隊建設相結合,與基層黨組織建設相結合,與思想教育工作相結合。積極完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考評機制和輿論監督機制,健全師德師風的考評、問題報告和投訴制度。2012年工作的重點將師德建設與科學道德、師風建設相結合,利用教師培訓、教師節等活動開展科研誠信教育,倡導教師們嚴格自律,戒浮躁浮誇。通過校報、新聞網、電視台、宣傳櫥窗等媒介,全方位、多角度宣傳北京市教育先鋒、北京市教育先鋒教書育人標兵、北京市教學名師的先進事跡和教育經驗,在全校營造了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

五、文化建設

1.組織溫家寶總理題寫校名揭牌儀式。為紀念學校建校60周年,著名校友溫家寶總理為母校題寫了校名。經過精心的策劃和准備,2012年6月18日溫家寶總理題寫校名揭牌儀式隆重舉行。溫家寶總理為母校題寫校名的正式啟用,標志著溫家寶總理為母校題寫的校名,將作為一筆寶貴的無形資產和精神財富固化下來,成為學校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

2.弘揚北京精神。舉辦「北京精神」系列宣講會,圍繞「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的主題,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開展專題講座和宣講活動,解讀「北京精神」內涵和意義。通過座談會、黨團日活動、徵文比賽、主題班會等形式組織師生進行專題學習,學習面覆蓋到全校師生。堅持不斷豐富和創新「北京精神」學習載體,編寫「北京精神」小冊子等一批宣傳材料,充分利用校園電視、校園網、校園廣播、地新社、閱報欄、《地大青年》(報紙)、校園櫥窗、閱報欄等陣地,大力宣傳「北京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修訂VIS。以完成教育部校訓、校徽、校歌徵集工作為契機開展大學理念系統的設計工作,總結概括了地大精神的徵求意見稿,完成了學校視覺識別系統(VIS)的修訂工作。

4.承辦「世界地球日」「資源·文化」專家論壇。為紀念第43個世界地球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與學校共同主辦「資源·文化」專家論壇,黨委宣傳部具體承辦。2012年4月20日國務院參事、中國地質調查局研究員、國土資源部原總工程師張洪濤,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名譽主席常江,學校教授、能源實驗中心主任張金川應邀做了專題報告。

六、精神文明建設

認真落實北京市海淀區和學院路街道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動員廣大學生及教職員工參與2012年度「感動海淀」十大文明人物評選活動。積極響應海淀區「小事大愛」徵文活動,努力發動廣大師生踴躍投稿,把徵文活動作為弘揚「北京精神」的重要工作,先後徵集匯總上報近40篇稿件。積極參加海淀區文明委高校系統精神文明座談等關於創建首都文明區的交流研討,結合實際,為創建文明區提出合理化意見和建議。大力宣傳海淀區創建首都文明區的有關公告、標語、工作進度安排、階段性工作和效果,以及相關政策措施,在校園內營造創建文明區的良好環境氛圍。

七、思政研究

積極申報北京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專項課題,組織學校教師申報2011~2012年首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優秀科研成果評選。參加了市教工委組織的思想政治教師赴井岡山培訓活動。認真組織2012年度北京市社會科學理論人才「百人工程」新增人選的評選及推薦工作。繼續做好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幹研修的推薦和組織協調工作,全年共組織21位教師參加12期培訓。

八、普法宣傳

全年以「學習憲法,獻禮校慶」為主線,以「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4·22世界地球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一系列主題日活動為重點,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主觀能動性,通過有獎法律題目問答、法律問題現場咨詢等活動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同時積極與海淀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海淀區學院路街道、海淀區勞動與社會保障局等單位共同舉辦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努力增強學生法律素養和道德責任感,活動效果良好。

九、隊伍及平台建設

1.輿情監測及時有效。充分認識當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復雜形勢,建立輿情分析研判和引導機制,新聞宣傳信息報送工作,堅持做好學期開學和重大事件前後的輿情調研工作,及時、全面、准確掌握師生思想動態,全年共上報輿情信息7篇,並進行有針對性的輿情分析,為學校科學發展提供基礎信息。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妥善處理校慶60周年、聯合攀登珠穆朗瑪峰等重大事件的輿情應對工作。

2.新媒體應對有所突破。積極應用微博等新媒體平台開展宣傳。開通校慶60周年官方微博、學校官方微博、開展「師生微言微語十八大」微博大賽,積極參與「首都百萬師生微黨課」,幾大微博的關注度在逐日提高,微博已經成為學校發布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按照上級要求,積極做好《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建設工作。

3.隊伍素質有所提高。積極組織宣傳幹部參加首都高校網路輿情監控與引導專題培訓,努力提升宣傳隊伍專業素質。建立網路輔導員、評論員、管理員隊伍,對網路輿情進行及時引導,營造和諧的網路氛圍。

4.牢牢把握輿論陣地。堅持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傳授有紀律、公開宣傳有要求,加強校內宣傳陣地、課堂教學,講座論壇、學術交流等管理,嚴格審批程序,不給錯誤思想提供傳播渠道。全年共審批、備案哲學社會科學講座10餘次。全年在學校重大活動、重要節日共懸掛橫幅20餘條。

❹ 關於印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周年校慶工作摺子工程》的通知

(中地大京校慶發〔2012〕2號)

各單位、各部門:

為落實60周年校慶工作部署,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經校慶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制訂《中國地質大學(北京)60周年校慶工作摺子工程》,現予印發。

各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嚴格按照責任分工和時限要求,認真組織實施,確保各項任務如期完成。

附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60周年校慶工作摺子工程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60周年校慶

工作領導小組

2012年3月30日

附件: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60周年校慶工作摺子工程

為落實《中國地質大學(北京)60周年校慶工作分組及職責方案》(中地大京發〔2011〕77號)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60周年校慶工作方案》(中地大京發〔2011〕81號)等有關文件精神,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現按照「定任務,明責任,抓落實」的原則,將校慶工作40項任務列為摺子工程。摺子工程實行項目負責制,責任單位負責制定工作方案並組織實施,要主動加強溝通,推進項目開展;協辦單位要積極配合支持,主動承擔任務,認真履行職責。工作組組長對本組摺子工程負總責,在負責領導的協調下,完成好60周年校慶各項任務。

一、綜合協調組(9項)

1.向上級單位匯報60周年校慶工作

工作要求:向中央領導同志、上級單位領導、有關老領導匯報60周年校慶工作

負責領導:王鴻冰 鄧軍 謝學文

責任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

協辦單位:發展規劃處

責任人:於光 段翔 劉焱

完成時限:8月31日前

2.負責60周年校慶大會

工作要求:負責60周年校慶大會組織工作

負責領導:王鴻冰 鄧軍 謝學文

責任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

協辦單位:黨委保衛部(處),黨委學生工作部(處),國際合作處,機關分黨委,人事處,發展規劃處,黨委統戰部,團委,體育部,後勤處,新聞中心,信息網路中心,後勤集團,各學院

責任人:於光 段翔 吳軍 劉焱

完成時間:慶典日(8月31日前提交實施方案)

3.中國地質大學組建25周年座談會

工作要求:負責中國地質大學組建25周年座談會

負責領導:王鴻冰 鄧軍

責任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

協辦單位: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發展規劃處

責任人:於光

完成時限:9月30日前

4.負責校慶倒計時30天紀念活動

工作要求:負責校慶倒計時30天紀念活動

負責領導:王鴻冰 鄧軍

責任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

協辦單位: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

責任人:於光

完成時限:9月30日前

5.組織校慶總結大會

工作要求:負責校慶總結大會

負責領導:王鴻冰 鄧軍

責任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

協辦單位: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各單位、各部門

責任人:於光

完成時限:12月20日前

6.製作校慶工作指南及各類證件

工作要求:負責製作校慶指南,負責制發校慶工作證、采訪證、志願者證、車證、邀請函、答謝函等各類證件及函件

負責領導:王鴻冰 鄧軍

責任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

協辦單位: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黨委保衛部(處),國際合作處

責任人:於光

完成時限:9月30日前

7.編印校慶簡報

工作要求:負責編印校慶工作簡報

負責領導:王鴻冰 鄧軍

責任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

協辦單位: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新聞中心

責任人:吳軍

完成時限:12月20日前

8.負責校慶歸檔工作

工作要求:負責校慶相關資料歸檔

負責領導:王訓練

責任單位:檔案館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各相關單位

責任人:劉曉鴻

完成時限:12月20日前

9.校慶應急工作

工作要求:負責應對校慶慶典期間突發事件

負責領導:王鴻冰 鄧軍 劉志方 謝學文

責任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

協辦單位: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生工作部(處),黨委保衛部(處),黨委武裝部,紀委辦公室、監察室,後勤處,後勤集團,體育部,體育館,國際會議中心,校醫院,各有關單位

責任人:於光 段翔 吳軍 劉焱

完成時限:慶典期間(8月31日前提交應急預案)

二、文秘接待組(6項)

1.重要文稿起草

工作要求:負責起草向上級單位匯報的文稿及重大活動領導講話稿

負責領導:謝學文 王果勝 張麗

責任單位: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發展規劃處

責任人:段翔

完成時限:8月31日前(4月20日前完成匯報文稿)

2.徵集題詞、賀信及賀電

工作要求:負責徵集題詞、賀信及賀電

負責領導:謝學文 王果勝 張麗

責任單位: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學生工作部(處),人事處,發展規劃處,黨委統戰部,離退休工作處,各學院

責任人:段翔

完成時限:9月30日前

3.統籌邀請工作

工作要求:制定嘉賓、貴賓邀請實施方案,負責邀請學校嘉賓及貴賓

負責領導:謝學文 王果勝 張麗

責任單位: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學生工作部(處),國際合作處,發展規劃處,離退休工作處,各學院

責任人:段翔

完成時限:8月31日前(4月20日前提交實施方案)

4.統籌接待工作

工作要求:制定嘉賓及貴賓接待實施方案,統籌並實施嘉賓和貴賓接待工作

負責領導:謝學文 王果勝 張麗

責任單位: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學生工作部(處),離退休工作處,團委,機關分黨委,後勤處,國際會議中心,國際合作處,人事處,發展規劃處,黨委統戰部,各學院

責任人:段翔

完成時限:10月31日前(8月31日前提交實施方案)

5.負責招待宴會和答謝宴會

工作要求:負責組織招待宴會和答謝宴會

負責領導:謝學文 王果勝 張麗

責任單位: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國際會議中心,人事處,發展規劃處,黨委統戰部

責任人:段翔

完成時限:慶典日前日和慶典日

6.負責紀念品工作

工作要求:負責校慶相關紀念品製作,負責校慶紀念品及宣傳品發放

負責領導:謝學文 王果勝 張麗

責任單位: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校慶工作辦公室

協辦單位:人事處,發展規劃處,黨委統戰部,機關分黨委

責任人:段翔 劉焱

完成時限:10月31日前(7月31日前完成紀念品製作)

三、宣傳推廣組(6項)

1.籌建校史館新館

工作要求:負責校史館新館建設及試運行

負責領導:劉志方

責任單位:黨委宣傳部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發展規劃處,檔案館,新聞中心,離退休工作處,地學發展研究中心,黨委學生工作部(處),團委,基建處,各有關單位

責任人:吳軍

完成時限:8月31日前(9月30日前揭牌)

2.製作校慶宣傳片

工作要求:負責製作校慶宣傳片

負責領導:劉志方

責任單位:宣傳推廣組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發展規劃處,新聞中心,信息網路中心,教務處,科技處,研究生院,資產處,各有關單位

責任人:林善園

完成時限:9月15日前(8月31日前終審)

3.製作校慶畫冊

工作要求:負責製作校慶畫冊

負責領導:劉志方

責任單位:新聞中心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發展規劃處,國際合作處,教務處,科技處,研究生院,各有關單位

責任人:孫敬

完成時限:8月31日前

4.負責慶典期間氛圍營造

工作要求:負責制定慶典期間校園氛圍營造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

負責領導:劉志方

責任單位:黨委宣傳部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新聞中心,信息網路中心,後勤集團

責任人:劉金艷

完成時限:慶典日前(4月20日前提交實施方案)

5.負責校慶宣傳報道工作

工作要求:負責發布校慶公告、召開新聞發布會,負責校慶宣傳報道,負責校慶專題網站、校慶官方微博維護

負責領導:劉志方

責任單位:新聞中心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黨委宣傳部,發展規劃處,信息網路中心

責任人:孫敬

完成時限:12月20日前

6.負責宣傳品及標識系統

工作要求:負責徵集和發布校慶宣傳口號,負責製作校慶標識系統及相關宣傳品、出版物

負責領導:劉志方

責任單位:黨委宣傳部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新聞中心

責任人:劉金艷

完成時限:9月30日前

四、捐贈籌資組(3項)

1.籌建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教育基金會

工作要求:負責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教育基金會籌建

負責領導:雷涯鄰

責任單位:發展規劃處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財經處,各有關單位

責任人:承金

完成時限:6月30日前

2.制定捐贈籌資實施方案及校慶經費管理辦法

工作要求:制定捐贈籌資實施方案及校慶經費管理辦法

負責領導:雷涯鄰

責任單位:財經處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研究生院,地質調查院,審計處

責任人:劉悅平

完成時限:4月20日前

3.走訪並接受社會捐贈工作

工作要求:負責制定走訪實施方案並接受社會捐贈,負責捐贈資金、物品的管理,組織接受捐贈儀式

負責領導:雷涯鄰

責任單位:財經處

協辦單位:研究生院,地質調查院,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紀委辦公室、監察室,科技處,人事處,資產處,審計處,圖書服務中心,各學院

責任人:劉悅平

完成時限:12月20日前(4月20日前提交實施方案)

五、校友聯絡組(2項)

1.統籌校友工作

工作要求:制定校友聯絡、走訪、邀請、接待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製作校友通訊錄

負責領導:劉志方

責任單位:黨委學生工作部(處)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研究生院,地質調查院,離退休工作處,各學院

責任人:沙淑清

完成時限:10月31日前(4月20日前提交實施方案)

2.舉辦優秀校友事跡系列報告會

工作要求:負責優秀校友事跡系列報告會相關工作

負責領導:劉志方

責任單位:黨委學生工作部(處)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團委,各學院

責任人:沙淑清

完成時限:10月31日前

六、學術交流組(3項)

1.舉辦辦學成就展覽

工作要求:負責「十五」以來辦學成就展

負責領導:萬力

責任單位:發展規劃處

協辦單位: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學科建設辦公室,團委,教務處,科技處,人事處,研究生院,科學研究院,國際合作處,地質調查院,地學發展研究中心,各學院

責任人:承金

完成時限:9月15日前

2.舉辦地學人才培養高峰論壇

工作要求:舉辦地學人才培養高峰論壇

負責領導:萬力

責任單位:地學發展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黨委學生工作部(處),教務處,科技處,科學研究院

責任人:李傑 季榮生 劉焱

完成時限:慶典日前日

3.舉辦系列學術活動

工作要求:負責校慶系列學術活動

負責領導:萬力

責任單位:科技處

協辦單位:國際合作處,科學研究院,地質調查院,地學發展研究中心,博物館,期刊中心,各學院

責任人:季榮生

完成時限:10月31日

七、文體活動組(6項)

1.舉辦校慶文藝晚會

工作要求:負責校慶文藝晚會

負責領導:劉志方 王聰

責任單位:工會,團委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黨委學生工作部(處),團委,離退休工作處,黨委保衛部(處),武警選培辦公室,後勤集團,體育部,各學院

責任人:關進平 吳軍 佟拓

完成時限:慶典日

2.負責校慶志願者服務工作

工作要求:制定校慶志願者服務工作實施方案,負責校慶志願者招募、培訓及調配工作

負責領導:劉志方 王聰

責任單位:團委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學生工作部(處),人事處,工會,離退休工作處,各學院

責任人:佟拓

完成時限:8月31日前(4月20日前提交實施方案)

3.組織勘探隊員之夜歌詠比賽

工作要求:負責勘探隊員之夜歌詠比賽

負責領導:劉志方 王聰

責任單位:團委

協辦單位:黨委學生工作部(處),工會,離退休工作處

責任人:佟拓

完成時限:9月30日前

4.組織秋季運動會

工作要求:負責組織秋季運動會

負責領導:劉志方 王聰

責任單位:體育部

協辦單位:黨委學生工作部(處),工會,離退休工作處

責任人:楊絳梅

完成時限:9月30日前

5.舉辦書畫攝影展

工作要求:負責校慶書畫攝影展

負責領導:劉志方 王聰

責任單位:工會

協辦單位:團委,離退休工作處

責任人:關進平

完成時限:9月30日前

6.攀登珠穆朗瑪峰活動

工作要求:負責京漢兩地聯合攀登珠穆朗瑪峰活動事宜

負責領導:劉志方

責任單位:體育部

協辦單位:黨委學生工作部(處)

責任人:楊絳梅

完成時限:6月30日前

八、後勤保障組(3項)

1.負責服務保障工作

工作要求:負責制定校慶服務保障實施方案,負責保障校慶期間餐飲、住宿、用車、票務、醫療及設備相關服務工作

負責領導:謝學文

責任單位:後勤集團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後勤處,基建處,資產處,團委,信息網路中心,國際會議中心,體育館,校醫院

責任人:趙躍民

完成時限:10月31日(4月20日前提交實施方案)

2.負責安保及交通管理

工作要求:負責制定校慶安保實施方案,負責校慶安保及交通管理

負責領導:謝學文

責任單位:黨委保衛部(處)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團委

責任人:張凡

完成時限:10月31日(4月20日前提交實施方案)

3.負責綠化美化工作

工作要求:按照慶典期間氛圍營造總體要求,做好校園景觀、綠化美化及環境整治工作

負責領導:謝學文

責任單位:後勤處

協辦單位:基建處,後勤集團

責任人:張春林

完成時限:慶典日前(4月20日前提交實施方案)

九、學院活動組(2項)

1.負責協調各學院校友邀請及接待工作

工作要求:負責協調各學院校友邀請及接待工作

負責領導:王訓練

責任單位:研究生院,教務處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校慶辦公室,黨委學生工作部(處),團委,後勤集團,各學院

責任人:張壽庭 白浩

完成時限:10月31日前(4月20日前提交實施方案)

2.統籌各學院校慶活動

工作要求:統籌安排各學院校慶活動

負責領導:王訓練

責任單位:研究生院,教務處

協辦單位:校慶工作辦公室,團委,離退休工作處,各學院

責任人:張壽庭 白浩

完成時限:10月31日前

❺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學生會有哪些部門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學生會,
據說有以下部門:
辦公室(主席團與秘書部)、班聯部(班級成員聯合部)、宣傳部、組織部、學習部、實踐部、體育部、文藝部、衛生部、生活部、紀律部(紀委、紀檢部)、樓管部(男生內務部與女生管理部)、外聯部(外宣部)、社團部、技術部等。

❻ 張文學的人物履歷

1987年9月-1991年6月武漢化工學院礦山系選礦工程專業學習;
1991年6月-1994年5月武漢化工學院綜合教育處任輔導員(其間:1993年9月至1995年6月,在華中師范大學政法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第二學士學位班學習);
1994年5月-1996年6月武漢化工學院成人教育部學籍管理科副科長;
1996年6月-1998年7月武漢化工學院成教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其間:1997年9月至2001年1月在華中師范大學政法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碩士研究生班學習);
1998年7月-1999年11月武漢化工學院人文與管理學院黨總支副書記;
1999年11月-2004年4月武漢化工學院人事處副處長;
2004年4月-2007年4月武漢化工學院(武漢工程大學)團委書記;
2007年4月-2007年6月武漢工程大學學校辦公室主任;
2007年6月-2010年9月武漢工程大學黨委委員、學校辦公室主任(其間: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研究生班學習);
2010年9月-2011年6月武漢工程大學黨委委員、學校辦公室主任、黨委宣傳部部長(其間:2010年9月至11月,在湖北省委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2011年6月-2012年12月武漢工程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其間: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在湖北省委黨校2011年秋季廳級幹部進修班學習);
2012年12月-2015年7月宜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掛職)。
2015年7月武漢工程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❼ 歷任中國地質大學校長都有誰

1952年7月14日,北京地質學院籌備委員會正式成立,地質部長李四光親任主任委員。

1952年回12月,教育部通知,政務答院通過,提請劉型為北京地質學院院長、尹贊勛為副院長。
1958年9月16日,中共北京市高校黨委會批准,高元貴任北京地質勘探學院黨委第一書記。
1974年7月27日,湖北省同意湖北地質學院在武漢市建校。
1974年12月28日,湖北省同意湖北地質學院改名為"武漢地質學院"。
1980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組織部通知,王鴻禎任武漢地質學院院長。
1983年10月26日,地質礦產部黨組轉發中央宣傳部通知,宣布趙鵬大任武漢地質學院院長。
1986年12月30日,國家教育委員會副主任電告地質礦產部部長朱訓,國家教育委員會批准成立中國地質大學。
1993年3月3 日,地質礦產部黨組任命趙鵬大為中國地質大學常務副校長,徐乃和為專職副校長。
1994年12月26日,地質礦產部黨組決定:趙鵬大任中國地質大學校長,兼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
1996年7月5日,地質礦產部黨組決定,殷鴻福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趙鵬大任名譽校長。

❽ 畢業五年的西安周至縣副縣長給90後的啟示是什麼

「後女博士掛職副縣長」的新聞最近燃曝網路。這位26歲女副縣長出生於1990年12月,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外國語學院2012屆本科畢業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經濟學專業博士生鄭睿臻,被分配至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掛任副縣長。

鄭睿臻、曾維康二人都曾從事學生工作和校媒工作。與鄭睿臻經歷相似,曾維康進入地大經濟管理學院學習期間,曾任大學生通訊社社長、校學生工作處助理,還曾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優秀團員標兵等榮譽。在清華大學,他曾任該校新碩81黨支部書記、研究生通訊社社長、校研究生團委宣傳部副部長等,是清華大學優秀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如今,兩人都投身基層,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正如《戰狼2》的火爆,吳京的付出,也得到了社會的肯定。目前已是90後的天地,你的付出不會被這個時代所辜負。

❾ 關於印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周年校慶活動應急預案》的通知

(中地大京校慶發〔2012〕5號)

各單位、各部門:

現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60周年校慶活動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學習並遵照執行。

附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60周年校慶活動應急預案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60周年校慶工作領導小組

2012年8月27日

附件: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60周年校慶活動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工作目標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把安全穩定作為硬任務,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為快速、及時、妥善處理好校慶日期間發生的重大突發事件,做好應急處置的組織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危害,保護師生的人身、財產安全和學校的財產安全,確保我校建校60周年慶典系列活動的順利舉辦。

(二)工作內容

校慶重大突發事件指校慶慶典活動期間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或危及社會治安的事件。按照校慶活動重大突發事件的性質、演變過程和發生機理,主要有以下五類。

1.政治穩定事件

2.突發食物中毒事件

3.突發傳染性疾病事件

4.突發火災事件

5.突發踩踏事件

(三)工作機構

根據工作需要,成立校慶活動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人員組成如下:

組長:王鴻冰 鄧軍

副組長:劉志方 謝學文

成員單位:校慶辦,黨辦、校辦,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生工作部(處),黨委保衛部(處),黨委武裝部,紀委辦公室、監察室,後勤處,後勤集團,體育部,體育館,國際會議中心,校醫院,各學院。

(四)工作原則

1.「統一指揮,快速反應」的原則。成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60周年校慶活動突發應急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和全面負責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形成處置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

2.「以人為本,安全優先」的原則。在處置重大突發事件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迅速組織救治。切實履行學校對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的安全穩定工作承諾,把保障師生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大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

二、應急響應

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後,有關部門、單位應當按照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協調配合的原則,根據五類突發性事件,分別作出如下應急響應。

(一)政治穩定事件

1.建立情報信息網路。各級黨組織要及時把握師生員工的思想動態,獲得各類信息,並將獲得的各類信息及時准確地向黨委保衛部(處)和黨辦校辦匯報。

2.實行領導帶班和部門值班制度。從2012年10月18日起至10月21日,各單位、各部門黨政領導及成員帶班,負責巡視、檢查,掌握穩定動態。

3.加強對重點人員的排查及控制。黨委保衛部(處)通過排查手段,密切注視外來重點人員,做好重點人員檔案,並控制重點人員;要充分履行職責,防止外來人員搞串聯,煽動鬧事。

4.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後勤保障組在維穩期內,要安排好值班人員,保證水電保障工作正常運行;物業管理及維修要及時到位;對群眾提出的合理意見和要求,凡能解決的應及時解決,對確實難以解決的問題,應向群眾做好說明解釋工作。要認真做好膳食供應,保證飲食品種齊全,禁止發生飲食安全事故,對發生此類問題,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5.加強對校園網路的監管。信息網路中心要安排好人員值班,對校園網路進行全面監控,對網上出現的不健康內容和反動宣傳材料要及時刪除;宣傳部要對廣播台、演播室、宣傳欄嚴格管理。

6.對出現影響校園穩定的因素,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發現群體性事件,各相關黨組織要及時向黨辦校辦和黨委保衛部(處)報告,並迅速趕赴現場,把聚鬧事的群體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並及時予以勸阻和制止;發現有人張貼煽動性標語、傳單,黨委保衛部(處)要及時將其帶離人群,依法處理;對因生活方面,如水電、伙食等誘發事件,有關部門及人員應及時出動進行疏導教育,相關單位負責人應全力配合,及時解決。

(二)突發食物中毒事件

1.嚴格信息報告制度。由校醫院和黨辦校辦分別向衛生部門和校領導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發生食物中毒的時間、中毒人數、主要中毒症狀,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中毒的發展趨勢以及採取的措施和需要協助解決的問題。

2.做好患病校友和學生的救治工作。由校醫院密切觀察病情,對患病的校友和學生按情況輕重進行處理;症狀較輕的由校醫院治療;症狀嚴重的由輔導員老師或學生志願者護送到就近醫院救治;如果中毒校友和學生人數較多,與120中心聯系,請醫院派人到學校急救。

3.做好學生穩定工作。黨委學生工作部(處)立刻召開全校輔導員會議,說明情況,同時密切關注學生的身體狀況,了解學生動態,穩定學生情緒,做好學生思想工作。另外,進行相關食品衛生知識宣傳教育。

4.做好現場保護工作。後勤集團應將食堂中毒現場保護好,保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或原料、盛裝可疑食品的容器、工具、用品;保留病人糞便、嘔吐物(最好是用葯前)。協助衛生部門做帶菌檢查和取證工作,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5.做好新聞媒體工作。由學校新聞發言人接待新聞媒體采訪,及時准確公布事故的真相,表明學校的立場和態度,公布已採取的措施。

6.做好學生家長接待工作。由黨委學生工作部(處)和相關學院做好家長接待工作。

(三)突發傳染性疾病事件

1.嚴格信息報告制度。由校醫院和黨辦校辦分別向衛生部門和校領導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發現傳染病的時間、人數以及採取的措施和需要協助解決的問題。黨辦校辦和校醫院還應分別向上級主管部門和衛生部門報告已發現的疫情。

2.做好患病校友和學生的救治工作。迅速將發病的人員送到就近醫院(北醫三院等)診治處理,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

3.整理發病人員資料。主要包括病人,尤其是第一例病人的姓名、性別等詳細信息及發病時間、主要症狀等,為專業防疫人員進一步調查做好准備。

4.做好教室、寢室等場所的空氣消毒和通風工作。

5.保護易感者。在傳染病流行期間,做好易感者與傳染源的隔離工作,以及開展預防接種,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

6.做好新聞媒體工作。由學校新聞發言人接待新聞媒體采訪,及時准確公布事故的真相,表明學校的立場和態度,公布已採取的措施。

(四)突發火災事件

1.做好應對措施。由黨委保衛部(處)迅速查明火源,想盡一切辦法切斷火源。同時,組織應急救火小隊根據起火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救火措施。如果火勢較大,短時間無法滅火,由黨委保衛部(處)迅速撥打119,申請救援。

2.做好疏散工作。由黨委學生工作部(處)和黨委保衛部(處)共同配合,迅速組織現場人員有序撤離與疏散,防止發生踩踏事件。

3.做好信息報告工作。由黨辦校辦和黨委保衛部(處)分別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公安部門報告已發現火災事故情況。同時全面准確地向校領導匯報整個事件情況。

4.做好新聞媒體工作。由學校新聞發言人接待新聞媒體采訪,及時准確公布事故的真相,表明學校的立場和態度,公布已採取的措施。

(五)突發踩踏事件

1.做好應對措施。由黨委保衛部(處)迅速控制人員進入現場,如遇不可控制由黨委保衛部(處)迅速撥打110,申請救援。

2.做好疏散工作。由黨委學生工作部(處)和黨委保衛部(處)共同配合,迅速組織現場人員有序撤離與疏散,防止繼續發生踩踏事件。

3.做好信息報告工作。由黨辦校辦和黨委保衛部(處)分別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公安部門報告踩踏事故情況。同時全面准確地向校領導匯報整個事件情況。

4.做好新聞媒體工作。由學校新聞發言人接待新聞媒體采訪,及時准確公布事故的真相,表明學校的立場和態度,公布已採取的措施。

三、應急保障

(一)落實保障

本預案由各工作組負責人組織本部門人員學習並做好相應的准備。承擔應急任務的部門就可能發生的事件在9月30日前至少完成一次演練。

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實行誰主管、誰負責。對重大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推諉責任,處置失當的相關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

(二)通信保障

由後勤保障組加強與通信管理部門的聯絡,保障重大突發事件現場通信暢通,確保與外界的聯系。

(三)交通保障

由黨辦校辦、後勤保障組做好調集校內的所有車輛的准備,保障重大突發事件的車輛調配。

四、附則

本應急預案解釋權歸60周年校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❿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的學生組織有哪些,學生會都有哪些部門,進哪個比較好

院學生會來主要有權益部,負責源維護學生權益,解決學生不滿學校的處分,申訴等問題,活動有跳蚤市場
文藝部,是最忙的一個部門,他並不是招收能唱歌跳舞的人而是有組織能力的人,它主要組織學院的迎新晚會,畢業晚會,歌手大賽,等各種晚會,考驗的是組織能力而不是個人才藝,如果有才藝的話應該去大學生藝術團。
社會實踐部主要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
辦公室,主要寫一些東西整理學生會的文件,物品的保存,辦公室執勤等
生活部的主要活動有,宿舍文化節,負責檢查衛生
學習部,主辦讀書節,辯論賽等,增強校園的學習氛圍
網路科技部,舉辦影響力dv大賽等,平時負責幫其他部門做一些電腦相關的工作
宣傳部,主要畫海報對其他部及本部門的活動進行前期宣傳活動
公共聯益部,在其他部門辦活動需要經費時,拉一些贊助,很是鍛煉自己的能力
體育部,舉辦運動會負責每天早操查勤等
學生會各個部門都是有聯系的一個部門有活動時,其他部門也會出人手幫忙。此外院學生會主要是幫整個
它的發展已日趨成熟,還不錯呵呵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