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武漢地質大學王國華

武漢地質大學王國華

發布時間: 2021-02-12 08:04:58

⑴ 重慶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如果不去深挖,你絕對不會想到重大的名人堂里竟然還有許多大佬,像最近被捲入中美貿易摩擦的華為公司的總裁任正非,曾經上過央視紀錄片的中國石油科學家沈忠厚和嫦娥一號發射系統總指揮李尚富等等,甚至你還可能在畢業典禮上偶遇張國立老師,也是我們的美視電影學院的院長,這些都是比較知名的公眾人物,相比大家都有所了解,但是接下來我想介紹一下可能不為大眾所知的一些人

首先,我想介紹一下江澤佳周守昌老先生,其中江澤佳是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原任重慶大學校長,著名的電工理論專家和教育家。他作為主編編纂的《電路原理》教材,間接促成《電路原理》成為我校第一批重點課程和國家級精品課程,後來在江教授的帶領下出版了第二版,榮獲了國家教委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周守昌老生先也是重慶大學教授,參與編寫《電路原理》的第一版和第二版,修訂第三版,主編第四版上下兩冊,第四版也就是我校電氣學院學生現在上課使用的教科書

重大秉承「耐勞苦,尚簡朴,勤學業,愛國家」的辦學宗旨,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為了新中國的社會社會建設而奮斗。對於江澤佳和周守昌老生先,以及像他們那樣無私為學校,為社會,為國家做出奉獻的千千萬萬的人,我們都帶著崇高的敬意去對待他們。最後,希望重大能夠越辦越好,永遠輝煌,我也以身為重大的一份子而自豪。

⑵ 武漢旅遊景點排名有哪些

武漢旅遊景點排名如下:

1、黃鶴樓

武漢歡樂谷是深圳華僑城集團繼深圳、北京、成都、上海之後,在我國中部地區傾力打造的復合型、生態型和創新型的大型文化公園。武漢歡樂谷擁有亞洲首座雙龍木質過山車、國內最大的人工造浪沙灘、最大室內家庭數字娛樂中心、武漢最大的專業劇場等50多項游樂設施。

作為歡樂谷"東西南北中,歡樂大中國"全國戰略布局的第五站,武漢歡樂谷承襲了華僑城的創想文化內核,凝聚了深圳、北京、成都、上海等四地歡樂谷的成功積累。

它以"打造世界一流的連鎖文化公園"為願景,旨在為不同的城市,帶來同樣的歡樂, 創建繁華都市開心地,向現代都市人提供愉悅身心的多元化休閑方式和都市娛樂產品,成為了華中城市旅遊新名片。

⑶ 北大清華有哪些名人來

北京大學的名人:
▲教育界
北大學子中涌現了近四百位大學校長,遍及中國各大名校正校長,包括:清華大學、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中國人民大學校長袁寶華、北京師范大學校長徐旭生、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校長顧方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李未、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陳光中、中國地質大學校長趙鵬大、復旦大學校長張志讓、交通大學校長葉恭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管惟炎、浙江大學校長錢三強、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劉哲、吉林大學校長唐敖慶、周其鳳、南開大學校長滕維藻、北洋大學校長劉仙洲、同濟大學、重慶大學、西北大學校長胡庶華、武漢大學校長劉秉麟、西北大學校長張豈之、蘭州大學校長聶大江、山東大學校長潘承洞、台灣大學校長傅斯年等。

▲外交界/司法界/金融界/新聞傳媒界
北京大學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外交人才,前後兩任外交部長唐家璇和李肇星、前外交部副部長徐敦信、周南、前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首席代表凌青等均出身北大;據不完全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北大學子中有至少45人出任駐外大使。此外,迄今已有近20位北大留學生校友出任過各國駐華大使,現任印度外交部長納特瓦·辛格、衣索比亞議會聯邦院議長、前駐華大使穆拉圖·特肖梅、阿爾巴尼亞總統外事顧問、前阿爾巴尼亞外長穆罕默德·卡普拉尼等都曾留學北大。
北京大學也為中國司法界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包括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任建新、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張志讓、江必新、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奚曉明以及多位各省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等,例如,澳門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和檢察院檢察長何超明均為北大畢業生。
金融界同樣活躍著一大批北大學子,僅文革以後的畢業生中,就有現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李若谷、項俊波,行長助理、前貨幣財政司司長,央行系統唯一中央直管專家易綱,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屠光紹、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張育軍、泰康人壽總裁劉經綸、華爾街著名投資銀行高盛集團亞洲地區董事總經理蔡金勇、美林集團亞太區總裁蔡紅軍、摩根士丹利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兼亞太區固定收益證券部主管劉嘉凌、摩根大通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經濟師龔方雄等。
北京大學在新聞傳媒界也培養大批優秀人才。建國前一代報業巨子成舍我和中國副刊之父孫伏園均為北大學子;建國以後有新華社社長朱穆之、郭超人、人民日報社社長范長江、中央電視台台長楊偉光、中國新聞社社長郭瑞、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聶震寧、21世紀報系發行人、總編沈顥、著名記者唐師曾、呂岩松、李響等。北大學子在網路傳媒時代中的表現也極為出色,包括新浪網創始人、首任CEO王志東、TOM互聯網事業集團首席營運官許志明、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提供商「網路」創始人兼總裁李彥宏等。

▲企業界(以下均為1978年以後的畢業生)
北大畢業生入掌大型國企的都風華正茂。中國房地產集團公司董事長、「房地產學院派」代表人物孟曉蘇、中國旅遊企業旗艦華僑城集團公司總經理任克雷,鞍鋼集團公司副董事長楊華、中辰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常景興、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總裁張斌、中國廣東核電集團董事長昝雲龍等都是數十億甚至上百億大型國企的領軍人。
在各大知名企業中,北大學子同樣有不錯的表現,例如康佳集團總裁侯松容、TCL集團副總裁嚴勇、聯想集團副總裁馬越、神州數碼副總裁王平生、中科軟體集團總裁柳軍飛、林鳳集團總裁張涌、達因集團總裁張璨、董事長閻俊傑夫婦、亞信科技董事長丁健、國美電器總經理何炬、紅蜻蜓集團董事長錢金波、恆基偉業常務副總裁孫陶然、李寧體育用品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寧、深圳萬科集團總經理郁亮、新東方創辦人「留學教父」俞敏洪等。
在華大型跨國公司中也活躍著北大人的身影:Adobe大中國區總經理皮卓丁、IBM(中國)華南區總經理鞠立、IBM蓮花軟體(Lotus)公司中國區總經理劉洪、Oracle中國公司前董事副總經理張書恆、Microsoft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鳳鳴、中國惠普有限公司副總裁孫逢舉、摩托羅拉公司中國軟體中心董事總經理鄒貴華、愛立信(中國)公司副總裁趙鈞陶、華納(中國區)前總裁許曉峰……
在海外的北大校友在創業方面也不甘寂寞。美國成功集團總裁劉寧、全球數碼相機的OEM產品領域中位居第一的虹軟(A rcSoft)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鄧輝、賽門鐵克(Symantec)原全球副總裁、現知名軟體開發公司藍代斯克(LANDesk)的首席執行官王茁、在中德貿易中占近6%的份額的德國周氏王朝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董事長周松波、美國光乙太網技術領導廠商Atrica公司副總裁兼產品營銷總監陳子南等均畢業於北大。

▲北大文壇/藝壇
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發祥地,也是白話文運動的中心,魯迅、周作人、郁達夫、沈從文、梁實秋、林語堂等現代文學大師都曾在北大任教。百年北大為中國造就了大量蜚聲文壇的詩人、作家,不僅有現代文學大師茅盾、朱自清,有「新月詩派」主將徐志摩、「七月派」詩人胡風、「中國最為傑出的抒情詩人」馮至、漢園三詩人卞之琳、何其芳、李廣田、「九葉派」詩人穆旦、鄭敏、杜運燮、袁可嘉、新中國著名詩人李瑛,也有小說家台靜農、廢名、張天翼、徐訏、汪曾祺、鹿橋、劉紹棠、葉永烈,還有著名散文家俞平伯、梁遇春、張中行、劇作家楊晦、劉錦雲。在文革以後的文壇佼佼者有張承志、劉震雲、陳建功、黃蓓佳、張欣、曹文軒等北大人;盛極一時的「北大詩會」涌現了海子、駱一禾、西川、臧棣、戈麥、西渡等一大批當代傑出詩人。
北京大學自蔡元培校長開始就強調美育,北大學子中出現了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戲劇家李約祉、金仲蓀、北派書畫藝術的領袖人物郭風惠、大寫意花鳥畫家李苦禪、國畫家秦仲文、吳鏡汀、作曲家吳伯超、書法家柯璜、謝無量、歐陽中石、篆刻家喬大壯等一流藝術家。
網路的創始人李彥宏也是北京大學畢業

清華大學畢業歷屆名人:
☉兩彈元勛「鄧稼先」
☉兩彈一星元勛「周光召」
☉中國理論化學的奠基人——唐敖慶
☉力學家「郭永懷」 04月30日
☉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
☉中國現代數學家「華羅庚」
☉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趙九章」
☉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
☉兩彈一星元勛「彭桓武」
☉力學家「錢偉長」
☉核物理學家「錢三強」
☉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王淦昌」
☉歷史學家「吳晗」
☉現代考古學的奠基者「夏鼐」
☉語言學家「季羨林」
☉中國現代哲學家「張岱年」
☉中國現代話劇奠基人之一「曹禺」
☉清華園中的錢鍾書
☉中國當代經濟學家、教育家「陳岱孫」
☉音樂家「趙元任」
☉理論物理學家「周培源」
☉宇宙浩渺中華星天文學家「張鈺哲」
☉建築大師「梁思成」
☉中國現代橋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
☉中國物理學界一代宗師「葉企孫」
☉馳名中外的建築學家「楊廷寶」
☉化工專家「侯德榜」
☉愛國教育家、氣象學家「竺可楨」
現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就是清華大學畢業

⑷ 淺析中國大地構造學派成因

李迎家

白麗麗

( 燕山大學里仁學院,秦皇島)

一、對學派概念的理解

「學派」是百家爭鳴所不可或缺的參與者,因此,要認真地解釋一下它們的含義。

湖北辭書出版社和四川辭書出版社 1995 年出版的 《漢語大字典》中,對於 「學」的釋義有十一條,其中第八條釋義為: 學說,《史記·老子列傳》: 「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唐封演 《封氏聞見記·道教》: 「本自皇帝,至老君祖述其言,故稱為黃、老之說。」

同本詞典,677 頁對 「派」的釋義有九條,其中第三條為: 流派,指立場、見解或作風、習氣相同的一些人。如: 黨派; 學派。《老殘游記》第十一回: 「上自三十三天,下至七十二地,人非人等,總共只有兩派: 一派講公利的,就是上帝部下的聖賢仙佛,一派講私利的,就是阿修羅部下的鬼怪妖魔。」王國維 《人間詞語》: 「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現實二派之所由分。」毛澤東 《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 「( 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 其政治代表是國家主義派和國民黨右派。」

以上是對於字的解釋,我們來看看 1986 年的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上卷,第 2250頁對 「學派」的解釋: 一門學問中由於學說、觀點不同而形成的派別。梁啟超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二節: 「今請據群籍,審趨勢,自地理上、民族上放眼觀察,而證以學說之性質,制一先秦學派大勢表。」毛澤東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八: 「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

二、學說產生的內外因素

以五大學說為基礎的學術繁榮,雖然持續的時間很短,但引起這次繁榮的原因是很值得研究和當代學者反思的。

( 一) 外部原因

學說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環境,20 世紀 50 ~60 年代,新中國成立伊始,百廢待興,我國政府在各個領域的建設上都採取了有效的措施以恢復國力,在文化教育方面,做了以下三個方面重要的決定,為學派的產生和發展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台。

第一方面: 「雙百方針」的提出

新中國成立初期,意識形態領域的爭論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在科學文化領域內由於受到蘇聯學術批評粗暴作風的影響,也由於我們自己在長期革命斗爭中的某些「左」傾思想的影響,存在著教條主義、宗教主義和形式主義。在學術、文化和藝術問題上動輒打棍子、扣帽子的情況時有發生,把學術問題、思想認識問題當成政治問題,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挫傷了一部分知識分子的積極性。

從 1953 年開始,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了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到 1956 年,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剝削制度即將被消滅,社會主義制度初步建立。但中國的生產力水平還很落後,所以黨和國家面臨的迫切任務,是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迅速發展我國的經濟、科學和文化事業。為適應這種探索的需要,中共中央進行了一系列重大調整,提出了一些變革措施。為此,毛澤東寫了 《論十大關系》,其中,針對文藝、科學領域,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第二方面: 1956 年的知識分子會議

1956 年 1 月 14 ~ 20 日,黨中央在北京召開了全國知識分子會議。會議主要解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開始後,加強黨對整個科學文化工作和知識分子的領導問題。周恩來代表中央在會上作了 《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報告主要包括五個內容。這個會議鼓舞了廣大知識分子,激發了他們的政治熱情和工作積極性,全國迅速掀起了向科學進軍的熱潮。

第三方面: 1952 年院系調整

20 世紀 50 年代的院系調整是時代的產物,是歷史的必然,是建設新中國高等教育體系的一個特殊階段。院系調整促進了高等教育的發展,以地質教育為例: 調整前,我國地質專業十分薄弱,規模很小,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 ( 原北洋大學) 、唐山鐵道學院和西北大學地質系全部在校學生同時並入組建而成的北京地質學院成為擁有 5550多名師生員工的專科院校,設立了礦產地質及勘查系、水文地質工程系、地球物理探礦系等,為新中國的地質勘探、資源開發奠定了基礎。院系調整後建立了以專業培養人才的模式,這個模式就是高等學校根據國家建設的需要設置專業,各專業根據培養目標制定教學計劃,編寫教學大綱、教材,按照教學計劃進行教學活動,因此保證了大學培養的人才在數量上和質量上能滿足國家建設的需要。

「雙百方針」的學術氛圍,知識分子會議的政策支持,院系調整的學科基礎,為當時中國的學術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和政治環境。

( 二) 內部原因

大地構造學說能在不到 20 年的時間里產生如此多的學派,除了上文所論述的外部原因外,與其自身的因素也是不能分割的,主要體現在以下的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 學科的豐厚底蘊

現代地質學在中國的發展,如果從外國地質學者在中國進行地質考察 ( 1863) 算起,已經有 140 年的歷史; 如從中國學者魯迅於 1903 年發表地質文章算起,也有 100 余年的歷史。中國第一個政府地質機構成立於 1912 年,中國地質學科的第一個學會中國地質學會成立於 1922 年,從這些數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地質學作為一門學科在中國存在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是地質學在中國從誕生到比較成熟僅經歷了二十幾年,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地質學的幾位奠基人和為數不多的開拓者,通過不懈的努力,艱難創業,為地質學在中國的蓬勃發展埋下了很好的伏筆,更為學說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提及的是 1913 年創辦的地質研究所。地質研究所以實事求是的辦學目標、全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用性的教學原則為我國培養了第一批地質人才。三年的學習,使得第一批畢業的 18 名學生,具備了精深的專業知識,在 1916 年 7 月,地質研究所舉辦了畢業典禮,同時還舉辦了學生成績展,一些外國地質學家前往參觀,看到師生們三年來所作的圖表,採集的岩石、礦產等,十分驚嘆,稱: 「實與歐美各大學無異,為中國科學上的第一次光彩」。

第二方面: 學說 「創始人」的共性

科學的發展離不開科學家,是一代一代承前啟後、奮斗不息的科學家創造了一項又一項科學成果,推動了科學事業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通過對五位學說 「創始人」的研究,發現具有以下兩個非常明顯的共性。

其一: 啟蒙教育中的愛國精神

李四光於`1889 年 10 月 26 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一個貧窮家庭里,當時清廷腐朽,帝國主義列強紛紛入侵,中華民族痛遭凌辱,備受壓迫,少年李四光逐漸懂得了什麼是民族恥辱。反帝、反封建斗爭日益高漲,激發起他強烈的愛國熱忱。

張伯聲,1903 年 6 月 23 日出生於河南省滎陽縣一個農村家庭里,和別的農村孩子一樣,每年夏、秋兩季收獲時節,他也要幫著家裡收割莊稼。這種地道的農村生活毫無文人騷客筆下的田園詩意。相反它是艱難勞苦的。然而正是這段生活經歷,使少年張伯聲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習慣和誠實忠厚的品行,並磨煉出堅定的性格和強健的體質。中原地帶,水災、旱災、蝗災連年不斷,軍閥混戰人為的兵災禍害更勝自然之災。家鄉農民終年辛苦勞作卻不得溫飽,年少的張伯聲有了親身的感觸,便立志要 「繁榮中原」。私塾老師為了不埋沒這個 「志存高遠」的學生,便向他父親建議,把他轉到省城開封上一段學,以便能考入省立中學。到開封就學不久,他就考中了來河南選拔人才的清華學校。

黃汲清,1904 年 3 月 30 日出生於四川省仁壽縣青崗場的一個地主家庭,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參加過科舉考試,他們長期在鄉里教書。黃汲清 7 歲被送入私塾誦習 「四書」,次年入青崗國民小學學習,10 歲時進入其父主辦的青崗場同化高等小學。他求知慾旺盛,除了學國文、算術、博物和歷史等課程外,他還閱讀了不少課外書籍,他最愛讀的是梁啟超的 《中國魂》,從中能感到一種愛國主義思想的激盪。

張文佑,1909 年 8 月 31 日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南郊禮尚庄。其祖父早逝,家業交由大伯掌管。張文佑的父母在大家庭中處於一種附屬地位,這給他幼小的心靈投下了冷漠的陰影。張文佑 7 歲讀私塾,10 歲轉入小學。禮尚庄在開灤煤礦附近,煤礦是洋人開辦的,小學時代的張文佑對洋人掠奪我國煤炭資源不滿,又對地下怎麼 「長出」那麼多煤炭感到好奇,於是萌生了學習找煤采礦本事的念頭。母親去世後,他離家到天津,考入南開中學。在這里,他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同時,他如飢似渴地閱讀博物學這一類書籍,眼界大開。他的父親曾要他棄學經商,他不幹; 要他長大當工程師,他看到那時候的工程師只會賺工人的錢,對此也就沒了興趣。他一心想的是搞科學研究工作,他認為對國家有用。

由上我們可以看出,在幼年的時候,他們就有 「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情懷和氣魄,這樣的一粒種子在他們的心裡紮根和他們一起慢慢成長,有了崇高的信念,無論生活、工作中遇到怎樣的困難他們都努力去克服,並時刻把祖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對一個學者而言,真的是難能可貴,更值得今天的學者去學習。

其二: 良好的教育

從幾位學說 「創始人」的經歷中,我們還可以發現一個相似點就是幾位 「創始人」都曾經在國外接受過教育。

李四光,1904 年 7 月 3 日,考取湖北省官費留學日本,進東京弘文學校普通校學習,後考入大阪高等工業學校學習造船機械; 1913 年,到英國伯明翰大學學了 1 年采礦,意識到礦產資源的開發,必須懂地質,於是轉入地質系學習,1918 年獲碩士學位。1919 年在歐洲各國考察地質。

張伯聲,1926 年以優秀的成績從清華留美預備學校畢業,並被保送到美國去學化學。到美國後,張伯聲先來到了威斯康星大學化學系學習,後來他了解到芝加哥大學的學習條件和教學質量在美國是很有名的,便積極聯系轉學,他的要求很快得到了批准。在芝加哥大學化學系攻讀時,他還選修了地質學、礦物岩石學、動物學、植物學等課程,以滿足內心的好奇。1928 年 3 月,他因順利完成了芝加哥大學化學系規定的學分而畢業。之後,他轉入芝加哥大學地質學研究部,得到了著名岩石學家 Johannson 教授和構造地質學家Chamberlin 教授的精心培養。

黃汲清,1932 年在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的資助下赴瑞士留學,他先入伯爾尼大學地質系,次年轉入濃霞台大學地質系。他的導師 E. Argand 教授,是一位著名的構造地質學家,活動論的代表人物。他治學嚴謹,要求學生們一絲不苟地完成各項訓練,包括熟練掌握德語和法語。黃汲清勤學好問,常常廢寢忘食地工作,深得導師贊賞。在 2 年多的時間里,黃汲清閱讀了大量地質學專著,對瑞士華萊縣素女峰地區的岩石、地層、構造、地貌以及冰川等地質現象做了詳細考察。1935 年在 Argand 教授的指導下,黃汲清用法文寫出了 《瑞士華萊縣素女峰—破金瓜峰地區之地質研究》,通過了公開答辯,獲理學博士學位。

張文佑,抗戰勝利後,他被派往歐美考察研究。這期間,他在西歐 ( 包括英國中部和蘇格蘭) 、北美廣泛考察了各種地質現象和地質工程,在許多技術先進的實驗室里了解和掌握了各種實驗測試技能,還向一些地質名家學習了許多新的學術思想和新的分析理論,進一步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分析能力和學術水平。

對於以上的幾位學者,他們在國內打下了堅實的基本功,之後在國外依賴於先進的技術、老師的指導以及對祖國地質學的一份熱愛,使他們很快地成長起來,為自己的學說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三、地質學的學科特點

大地構造不同學說的產生,除了大環境的保證之外,我們還可以發現,地質力學學說和多旋迴構造學說,產生時間早於 「雙百方針」提出的時間。更早於知識分子會議召開的時間,相信在 「雙百方針」提出以前,這些學說已經在醞釀中,但是沒有明確地提出來,為什麼? 這說明,除了受大環境的影響外,地質學科的發展有其自身的特點:

其一: 地質學理論的共識程度低

地質學研究的對象有著數十億年的歷史,很多地質變化是經過數百萬年甚至數千萬年完成的,所以它需要從大尺度的時間和空間上進行分析研究。地質學家通過野外考察了解不同地質過程和現象是如何在各區域和地點相互作用,包括了解這些相互作用是如何賦予地方以獨特的性質,以及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途徑。而不同的學者在大自然這個 「實驗室」中觀察所得的結果,因學者知識體系和理解角度的不同而存在著差異,很多結論較難取得共識。因此,地質學成果的產生既有因科學本身原因造成的知識體系的形成過程,也有因特定地區、特定時代、特定民族特點的影響造成的知識過程。

地質學家也多承認以上的觀點,他們認為地質學 「不如其他實驗性科學之嚴格,最易摻雜個人的偏見,即以公正態度出之,也不免有人的因素在內,若再不自檢束極力遏制,勢必南轅北轍」。

其二: 學術成果的歸屬方式獨特

地質學是一門需要合作的學科。野外考察是一種深入細致的工作。這種工作的強度很大,需要大量人力、財力資源的投入。一位學者很難完成從材料收集到野外考察、收集標本,到室內分析、繪制地質圖以至理論研究的整個過程。同時,近代科學研究需要的圖書資料、儀器設備已非個人能力所能置備,尤其是地質學,它的野外研究方法和學科性質決定了地質學是一門需要組織、協調與合作的科學。可以說近代地質學的成長必須依賴於學術研究機構。正如任鴻雋所說: 「我們要敘述我們科學的進展,必須以研究機關的是否存在為其先決條件,因為研究機關乃是以發展某種學科為目的而組織的」。

其三: 地質學的區域性

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空間,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物質基礎和不同的變化過程。雖然這種變化過程有著統一的發展規律,但不同地區的地質發展過程存在著變異。從區域特點上講,中國地域遼闊,地貌形態復雜多樣。這里擁有著地球上獨一無二的地質地貌單元,如中國西南地區有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西北地區有世界最廣闊的黃土高原。從全球構造來看,中國大陸是全球構造演化的產物和歐亞大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地質學知識體系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因此,世界地質學界十分重視中國學者的工作。同時地質學又是國際性的,對任何一個地區的研究都必須放在整個更為廣闊的空間尺度中檢驗,才能夠被證實或證偽。

從以上對 20 世紀大地構造學派繁榮原因的分析,與當今社會上的學術氛圍、學者素質相聯系,也許從中我們可以想到什麼。

參 考 文 獻

[1] 鄧綬林 . 地學辭典 .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

[2] 陳國達,陳述彭等 . 中國地學大事典 . 濟南: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3] 王天青,周書欣等 . 簡明地學辭典 . 哈爾濱: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4] 齊秀生 . 社會環境與人才 . 濟南: 齊魯書社,2005

[5] 王鴻禎 . 中國地質科學五十年 . 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8

[6] 中國地質科學院編 . 黃汲清紀念文集 . 北京: 地質出版社,1998

[7] 張九辰 . 地質學與民國社會 ( 1916 ~1950) . 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

[8] 薛明揚 .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 .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9] 池順良,駱鳴津 . 海陸的起源 . 北京: 地震出版社,2002

[10] 雷禎孝 . 中國人才思想史 . 北京: 中國展望出版社,1987

[11] 黃汲清,何紹勛 . 中國現代地質學家傳 . 長沙: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12] 趙克讓 . 地苑赤子———中國地質大學院士傳略 . 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1

[13] 張文佑 . 斷塊構造導論 . 北京: 石油工業出版社,1984

[14] 張伯聲 . 中國地殼的波浪狀鑲嵌構造 . 北京: 科學出版社,1980

[15] 陳國達 . 中國地台 「活化區」的實例並著重討論 「華夏古陸」問題 . 地質學報,1956,36 ( 3) : 239 ~272

⑸ 王國華的個人簡歷

2004年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機電一體化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2009年獲西南石油大學油氣井工程工學碩士學位; 2012年獲西南石油大學油氣井工程工學博士學位 。

⑹ 王國華的學術成果

王國華教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以及上海市政府決策咨詢研究項目、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司法部項目等省部級項目。代表性論著如下:
專著:
1.海事國際私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
2.海事國際私法專題研究,遼寧大學出版社2012;
3.海事國際私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4.海事國際私法原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5.國際私法,高等教育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6.國際海商法律問題研究,遼寧大學出版社2006;
7.國際私法,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8.海事國際私法理論與實務研究,遼寧大學出版社2004;
9.國際經濟法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10.國際私法新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11.中國的區際法律問題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
12.海商法,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
13.海商法大辭典,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14.「一國兩制」法律問題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
15.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釋義全書,中國言實出版社1997;
16.國際貿易法理論與實務,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
17.中國國際私法立法理論與實踐,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 1. 「要重視對海商法的研究」,載於民商法論叢第29卷(2004年3月);
2. 「民法典涉外編條款設計問題探究」,載於當代審判2003年第10期;
3. 「美國最高法院的特殊作用」,載於當代審判2003年第11、12期;
4. 「國際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法律適用」,載於海商法研究2000年;
5. 「BOT項目協議的法律適用」,法制與社會發展,1999年第3期;
6. 「國際海事訴訟管轄權評述」,司法制度改革與訴訟法學,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7. 「大陸與台灣海商法律沖突及其解決辦法」, 司法制度改革與訴訟法學,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8. 「論海事的法律沖突」,法律科學1998年第1期,此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國際法學全文轉載;
9. 「香港的廉政制度」,綜合治理大觀,1998年2月;
10. 「談我國海商法的特色」,二十世紀的中國法學,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11. 「論船旗國法」,法學評論1996年第1期;
12. 關於中國區際法律沖突的若干問題」,走向法制之路,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
13. 「論海事國際私法的沖突原則及我國立法的有關規定」,武漢大學學報1995年第5期;
14. 「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法律性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調空問題研究,沈陽出版社,1994年版;
15.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調控問題研究,沈陽出版社,1994年版。

⑺ 武漢有哪些地方適合帶小孩玩的

1、歡樂谷

歡樂谷是帶孩子去的不二地點,因為不僅有孩子的遊玩項目還有大人可以玩,不會覺得無聊。歡樂谷旁邊還有一個瑪雅海灘公園,夏季的時候是遊客最多的時候,有點像下餃子一樣,覺得這個非常適合帶著孩子一起去,中午可以吃自己從家裡帶來的點心,一家人找個陰涼的地方,圍坐在一起聊一聊天。

2、天寨溝漂流

漂流真的非常有意思的,特別是夏天天氣稍微有點惹的時候當然太熱了最好還是別出門了。這是武漢的第一家漂流的景區,在黃陂蔡甸,相對來說離武漢市區還是比較近的,開車過去一個多小時,看看周圍的山峰景色,真的挺有意思的。

3、海昌極地海洋世界

海昌極地海洋世界位於東西湖區,集極地與海洋概念於一身的大型主題公園,十分適合親子遊玩。在這里可以觀賞到帝企鵝、北極熊、偽虎鯨等珍稀的極地動物,還可以看到精彩的海豚、海象的表演。

4、馬鞍山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對面有一個中百超市,裡面有很多燒烤的用具賣,那燒烤架,作料一應俱全,所以非常便利的。森林公園真的很適合帶著一家老小出來玩,自己在淘寶上買一個帳篷,圍坐在帳篷裡面吃吃東西聊聊天和孩子一起自己動手做燒烤,真的非常有意思了。

5、武漢動物園

武漢動物園位於武漢市漢陽區的墨水湖畔,佔地42公頃,動物園三面環島,組成一個半島形狀,得天獨厚,是一個山水相依、溪水淙淙、鳥語花香的好地方。它將風景、動物、植物、遊玩四者相結合,更有利於一家子的玩樂。

武漢動物園裡面有百鳥樂園、鶴島、大熊貓館、斑馬館、長頸鹿館、金絲猴館、兒童游樂動物園、馴獸表演場等30多個動物展示區。

⑻ 從中國石油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石油大學作為一個石油類的高等學府,培養出眾多的優秀人才,並且為早期以至現在國家石油工業的發展和進步奠定了人才基礎,被譽為 「石油人才的搖籃」。

辰東校友就是最好的例子。

感謝邀請,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⑼ 武漢東湖有什麼特點

歷史文化
武漢東湖自古以來,東湖就是游覽勝地,屈原在東湖「澤畔行吟」,楚莊王在東湖擊鼓督戰(清河橋古橋遺址);三國時期,劉備在東湖磨山設壇祭天;南宋詩人袁說友用「只說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說東湖」贊美東湖;李白在東湖湖畔放鷹題詩;毛澤東建國後先後視察東湖44次,在東湖接待了64個國家的94批外國政要;朱德在50多年前寫下「東湖暫讓西湖好,今後將比西湖強」的詩句;近現代有九女墩、陶鑄樓、屈原紀念館、朱碑亭等歷史文化遺址。 省博物館是國家級重點博物館。館藏文物20餘萬件,國家一級文物945件(套),薈萃了湖北地區的文化遺珍。曾侯乙編鍾、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為鎮館之寶。
2自然資源
東湖是中國第二大的城中湖(中國最大城中湖為湯遜湖,同在武漢),建有國家濕地公園。擁有梅園、荷園、櫻花園等13個植物專類園。東湖梅園是中國梅花研究中心,擁有梅花品種320餘種,其中152個品種登錄國際植物名錄,佔全世界梅花登錄品種的60%,居全球第一,擁有蠟梅品種100餘種,佔世界90%。
東湖荷園是中國荷花研究中心,有荷花700多種,佔世界80%以上,是世界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荷花品種資源圃。東湖櫻花園與日本弘前櫻花園和美國華盛頓櫻花園並稱為世界三大賞櫻勝地。種植櫻花50多種10000餘株,關山櫻、雲南早櫻等都是櫻花中的極品。植物王國,植物類型多樣珍稀,景觀獨特。尤其是水生植物科數佔中國水生植物科數的40.37%,世界的29.87%。
植物區豐富的水生植物資源在維護景區生態穩定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鳥的天堂,有珍稀鳥類5大類型234種。其中瀕危鳥類2種、二級保護鳥類9種、省級保護鳥類10種,是觀鳥旅遊的絕佳場所。
3景區位置
武漢東湖風景區位於武漢市城區的武漢二環線與武漢三環線之間,景區面積73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33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加上沿湖陸地風景區,面積達八十餘平方公里。東湖湖岸曲折,港汊交錯,素有九十九灣之說。東湖風景區景觀景點100多處。12個大小湖泊,120多個島渚星羅,112公里湖岸線曲折,環湖34座山峰綿延起伏,10000餘畝山林林木蔥郁。
4景區景點
景區
武漢東湖風景區有聽濤區、磨山區、珞洪區、落雁區、吹笛區、白馬區。
聽濤區
東湖風景區的核心景區之一,位於東湖最大的湖泊郭鄭湖的西北岸,前身是民族資本家周蒼柏先生的私家花園——「海光農圃」,也是東湖風景區的第一個開放景區。主要景點有行吟閣、屈原紀念館、滄浪亭、長天樓、魯迅廣場、九女墩、湖光閣、楚風園和中國內陸最大的東湖疑海沙灘浴場等。該區是一狹長半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