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新疆煤田地質局156大隊隊長韋波

新疆煤田地質局156大隊隊長韋波

發布時間: 2021-02-12 03:12:43

㈠ 境內地質工作程度

迄今為止,西昆侖造山帶地質和礦產資源調查程度依然是全國最低的地區之一。新中國成立前,僅有少數國外地質學家在西昆侖做過一些路線調查,獲得了一些零星路線地質資料,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期間,國家在西昆侖安排了大量基礎地質和礦產資源調查工作。

20世紀50年代,我國與前蘇聯合作在西昆侖造山帶開展了零星的地質調查工作。20世紀60~90年代主要進行1:100萬區域地質調查,有5個項目覆蓋全區;在昆侖山北坡克里揚地區開展過1:20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在西昆侖庫斯拉甫、烏恰縣波斯坦地區等開展了8幅1:5萬區域地質調查。2000年以來完成了全區1:25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圖5.3)。2003~2005年開展了「青藏高原北部空白區基礎地質調查與研究」,加強了該區域中比例尺調查成果的集成。

圖5.3 西昆侖地區1:25萬區調工作程度圖

20世紀50~70年代中國和前蘇聯地質工作者在布倫口-恰爾隆一帶進行了大規模的鉛鋅礦產普查與勘探,但主要位於交通方便的地區。

1955~1957年,前蘇聯地質礦產部和中國組成的第十三地質大隊、有色金屬702隊先後在布倫口-恰爾隆一帶進行了中比例尺的地質調查,為該區礦產工作奠定了基礎,特別是702隊,對鉛鋅有色金屬礦產進行了初步的普查與勘探。

1958年後,新疆地礦局喀什第二地質大隊先後多次深入該區進行了大量的普查、勘探。西北煤田地質局156隊在1964年對煤田地質做了比較詳細的工作。根據第二地質大隊和156隊的勘查評價成果,分別建設了庫斯拉甫、克孜勒陶、東風煤礦等礦山。

1961年,新疆地質局喀什地質大隊等在康西瓦一帶進行過小面積的1:20萬概略地質調查和礦區詳查,主要是尋找雲母、綠柱石等礦產。

1963年,非金屬地質公司西北分公司201隊在康西瓦地區做過1:1萬地質礦產調查,其成果是該區白雲母礦的重要資料。

1999年啟動的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共開展10餘個礦產資源調查評價項目。取得的主要成果有:河南省地調院在古元古界布倫闊勒群下部發現了硅鐵建造,並在該帶南部的馬爾洋、達布達爾等地發現了數處有一定規模和前景的磁鐵礦床(點),經對喬普卡里莫、吉爾鐵克、老井等磁鐵礦床(點)初步評價,認為其成因類型為沉積變質型;湖北省地調院發現的俘虜溝銅礦,品位較富,遠景規模可達中型。

新疆地礦局在西昆侖地區先後進行過成礦遠景區劃工作,包括新疆地礦局第二地質大隊完成的1:50萬成礦區劃(1987~1988年)、新疆地礦局第十地質大隊完成的1:50萬成礦區劃(1990~1994年)和新疆地礦局完成的「新疆西昆侖西段重點片總體規劃」(1995年)。

特別是從「九五」開始,國家科技攻關「305項目」在研究區內開展了「西昆侖貴金屬、有色金屬大型礦床的成礦遠景及靶區預測」等多項課題研究,進一步提高了區域地質和礦產地質的研究程度。

總體而言,由於受地形條件的限制,新疆西昆侖地區雖已經完成1:25萬地質圖12幅(含邊境不完整圖幅),局部地區已經開展了礦產資源評價工作,但總體地質礦產工作程度仍然較低。周邊國家的地質礦產工作程度差異性很大,總體地質礦產工作程度偏低,對地層、侵入體的劃分粗略,缺少配套的岩石化學、稀土、微量元素數據以及同位素年齡等方面的資料,尤其是南帕米爾、喀喇昆侖山主峰一帶,地質體的劃分更粗。從收集的資料來看,塔吉克、阿富汗資料較系統,研究程度相對較高,巴基斯坦相對較低。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