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南京大學地質勘探

南京大學地質勘探

發布時間: 2021-02-11 22:30:10

A.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工程跟地質學這兩個專業有什麼區別!

地質學(地質學類):
地質學不是我們平常想像中得那麼枯燥,每天只是和泥土打交道;也不是一定要成為地質隊或探險家中的一員,生活在與世隔絕,荒涼無比的戈壁灘上。慢慢地,你會發現地球上有很多未知等著我們去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的奧妙與神奇。

一聽到地質,大家第一反應肯定就是研究泥土和岩石,其實我們要學的可不僅僅是這些,我們需要對地球的礦物和岩石、地層和古生物、地質結構和地質作用這三方面進行了解和學習。

在野外實習中,我們可以近距離地觀察大自然,全班同學在一起盡情享受野外環境的同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地考察對相關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我們還見識到了不同種類的岩石、地層、化石,也學會了如何利用地質圖、羅盤、GPS導航儀等地質器材去完成研究和測量,多次實地考察後,我們還學會了地質填圖這個專業技能。

主要課程:
礦物和岩石類課程:主要針對地球中含有的礦物元素以及在底層中以何種形式出現等問題進行研究和討論。包括結晶學、礦物學、岩石學地球化學等課程。

地層和古生物類課程:主要研究地球上生物的進化歷史以及底層分布的特點。我們主要學習了古生物地史學和礦床學。

地質結構和地質作用類課程:以實際應用為主,主要學習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地質災害與環境地質學。

畢業去向:
地質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後不僅可在高等院校從事地質科學的教學工作,也可以向國家資源能源勘探、開發與環保、城市建設、城市交通、港口、水利水電建設、國防和地質災害監測與防治等機構從事研究工作。

擁有地質學專業國家特色專業院校名單: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西北大學、同濟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吉林大學。

地質工程(地質類):
地質工程是一門運用地質學的知識並結合工程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生產中產生的地質問題以及工程問題的專業。它包括地質學和工程學兩方面的學習。雖然其中地質學課程主要起著服務工程的作用,但是這些地質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卻是不可或缺的,它們貫穿了整個地質工程專業學習的過程。

地球上頻繁發生的地質災害所產生的經濟及人員損失是無法估量的,地質工程專業中學習的知識可以有效地減少這些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地質工程專業的人員可以勘察地震所帶來的次生災害的潛在性,隨後評價其安全性,最後提出解決的方案以保障災後人員的安全。

每個暑假,本專業的小夥伴們都會被送進大山,去領悟和欣賞大地母親的雄偉壯麗。我們每人一把地質錘,一個羅盤,一個放大鏡,再頂一頂草帽,帶上水和干糧,在漫山的荊棘路上堅定前行,這一路我們都在不停地學習,記錄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最終我們能夠做到准確識別地質分層和礦物,辨別地質構造,分清地質災害的類型。

主要課程:
公共基礎課: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結構力學、材料力學、結構設計原理等。

專業課:基礎地質學、礦物岩石學、土質土力學、岩體力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岩土工程勘察等。

計算機類課程:程序設計基礎與VisualC++、工程制圖及計算機繪圖等。

畢業去向:
畢業生會到建設部門從事與工程地質相關的規劃、勘測、設計、施工、科技開發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擁有地質工程專業國家特色專業院校名單: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長安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學院、西安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同濟大學、安徽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科技大學。

相同點:
地質學和地質工程專業的學生都需要學習地質學基礎的相關課程,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地質學理論知識,對岩石、礦物、地質構造等方面有一定認識。

不同點:
地質學主要培養學生具備堅實的地質學基本理論、技能和相關學科基礎知識,重在對地質科學的理論研究。地質工程則要求畢業生能夠在學習了地質學知識的基礎上,具備從事資源地質勘查、解決常見地質工程問題的能力和地質災害防治的能力。

B. 地質專業的大學有哪些

一樓還有好多沒上榜的以地質起家的學校啊 要學地質要看原來學校地質專業的底蘊好不內好,首先,現在又好容多大學,在地質熱的時候,也猛開這個專業,為的就是提高就業率,就本身這塊實力比較差的,但這個學校牌子響,這個我本人覺得沒必要浪費高分去這些學校,另一個就要看你畢業後,想從事那一塊礦產工作,比如石油勘探,鈾礦勘探,要上的學校完全不同的,煤炭,冶金,地礦等部門都有自己的專業人才培養的大學,你直接往這方面去查閱,靠近,保證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希望你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學校。 如有興趣的話,可以繼續討論,本人地質專業畢業,工作三年。

C. 南京大學有哪些名人啊

中共中央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功勛中的任新民、黃緯祿、錢驥、朱光亞、程開甲、趙九章是南內大校友。截至容2014年24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中閔恩澤、吳良鏞、劉東生、張存浩、程開甲是南大校友。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閔乃本、王德寶、秦仁昌、馮康、侯先光等是南大畢業生,截至2012年2月,南大是唯一獲得該獎的內地高校。歷年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數居全國第3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自1994年設立至2014年,南大有137位本科畢業生、113位碩博畢業生獲得該基金,為全國高校之首。

當然還有許多如中國第一架超音速噴氣式戰斗機設計師陸孝彭。研製中國第一台超音速擴散氟化氫激光器的張存浩。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總設計師錢驥。復旦經濟學院首任院長陳觀烈等等。

D. 南京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的地質學專業方面哪個更好些啊(比如 資源勘查 地球化學 礦床學等 )。

如果是東華理工的,如果你是地質學070900 先別考慮哪邊好與否,哪邊都版夠好,如果有認識哪邊權的導師,就一定選哪邊。地大也有分北京武漢的 武漢的比北京還難寫,北京水太深。這兩三年地質的分漲的很快,如果說你分數不是問題 鐵定能考個370以上,那倒是可以選擇下.
如果你能考數學 那就考資勘吧 地大資源學院 ,地質學和三礦這些不考數學的都太熱了。
從招生人數上 地大是好考些 南大招不了多少人。
總體來說真的不相上下,跟關鍵是你跟著哪個導師,畢竟研究生和本科生最大的區別是導師負責制。
如果你就是要去最好的,中國地質科學院,歡迎你,包括中科院下面有很多研究所,都可以報考。

E. 號岩管地質特徵

50號岩管是瓦房店金伯利岩礦區唯一開採的金剛石原生礦,采出的金剛石品位高,品級好,備受世界矚目,一度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品牌。

2.4.1 50號岩管的地形地貌特徵

50號金伯利岩管位於遼南瓦房店市炮台鎮干河村南約1千米處,屬構造剝蝕低山丘陵區,標高130~200m。岩管根部處於140多米高程的溝谷源頭處,與岩管出露的西部山坡相對高差不到百米。岩管全被第四系殘破積物覆蓋,顯示負地形特徵。礦區內無大河通過,僅有一些季節性小溪。50號岩管西側山坡下有哈大高速出口,哈大快速鐵路亦由此通過,交通十分便利。

2.4.2 50號岩管礦區地質特徵

50號金伯利岩管分布在嵐崮山區Ⅱ礦帶西段頭道溝礦區。全礦區分布有5個岩管(50、51、68、74、64)和2條金伯利岩脈,形成Ⅱ礦帶岩管、脈群(圖2-28)。

圖2-28 遼寧瓦房店頭道溝金剛石礦區地質圖

50號岩管位於嵐崮山區,岩管分布在向斜的西南部,分布有震旦系橋頭組第二、三層石英砂岩的下部層位。岩管東部為溝底,西部在山坡上,東西標高差60餘米(圖2-29)。

嵐崮山區分布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震旦系地層。由於震旦系橋頭組中厚層、厚層石英砂岩硅化強烈,岩石抗風化能力強,形成陡峭高山。區內構造為一個近等軸、軸向近東西的平緩向斜,周邊由橋頭組第一層和第三層中厚層、厚層石英砂岩環繞,向斜中央分布橋頭組第四、五層中薄層乳白色細粒石英岩,形成了由周邊高山環繞,向中央地勢降低的地形地貌特徵。礦區中央分布有兩條近東西向的沖溝。

(1)礦區地層

向斜核部出露橋頭組厚層石英砂岩、粉砂岩、頁岩,向斜周邊為新元古界細河群南芬組頁岩夾砂岩。50號岩管分布在向斜的西南部,圍岩為橋頭組厚層石英砂岩,夾粉砂岩、頁岩。地層產狀在岩管南西部傾向北東45°~55°,至岩管附近和東側其傾向轉向東和南東,傾角10°~20°,局部為20°~30°。50號岩管下部圍岩為南芬組頁岩,塑性大,使50號岩管急速收縮變為岩脈沿層向貫入(表2-13)。

圖2-29 嵐固山礦區金伯利岩侵位示意圖(王振龍修編)

表2-13 50號岩管礦區地層一覽表

(2)礦區構造

礦區以斷裂構造為主,不同方向的構造交織復合。成礦前,東西向構造最為發育,構造形成早,活動時間較長,展布方向穩定。此組構造具右旋扭動性質,常以壓性、壓扭性的擠壓破碎帶或斷裂帶呈現,主壓面走向北東東80°~95°,傾角75°~80°,構造規模最長達3千米以上,寬度2~20米,連續性較差。

對頭道溝礦區開展了基於地質力學理論的構造分析。按對礦體的控制、影響以及生成時間的不同,可將礦區構造劃分如下。

1)控礦構造。主要為東西向、北東向構造。東西向構造。為東西向擠壓破碎帶和斷裂帶,由一套碎裂岩、糜稜岩、壓碎岩以及構造角礫岩組成,沿走向最長可達3千米以上,寬度2~20米,連續性較差。主壓面走向為北東東80°~95°,傾角陡立,75°~80°,傾向不定。在走向和延深上均呈舒緩波狀,顯示壓性和壓扭性特徵,具右行扭動特點。在50號岩管北部,平行這一組構造的次一級擠壓帶發育。

F1斷裂:分布於岩管的北側,近東西向展布,傾向北,局部(東段)傾向南,傾角70°~85°。破碎帶最寬處達16米,延伸達0.5千米,呈舒緩波狀,屬壓~壓扭性擠壓破碎帶,與F3、F4、F5斷裂呈反接復合。

F2斷裂:位於岩管南側,亦近東西向展布,傾向北北西(或南南東),傾角70°~81°。破碎帶寬1~3米,延伸0.3千米,屬壓-壓扭性斷裂。此斷裂在+60米坑道可以看到既控制礦體又破壞礦體的現象:在101與100線之間的沿脈坑道中,Kb3成脈狀充填於F2斷裂中,而在脈壁又見平行礦脈的後期活動痕跡。

北東向構造。在礦區內較為發育。構造走向北東45°~50°,傾向北或南東,傾角70°~80°,延長可達2千米,寬2~15米,構造結構面呈扭壓性特徵。這組構造在礦區可見13條,以華夏系F7斷裂為代表(圖2-30),主要由擠壓片理、密集節理、壓性劈理、構造透鏡體、扁豆體等構成,膠結緊密。

圖2-30 嵐固山礦區F7斷裂素描圖

F7斷裂:為正斷層,斷差80餘米,與李店-太陽溝斷裂平行展布,走向北東45°~50°,傾向北西,傾角76°~83°,由構造角礫岩組成,結構面顯壓性特徵。在其與F1斷裂交匯處,構成50號岩管的通道,控制了岩管的產狀與形態。

在礦體中可見到富含圍岩角礫斑狀金伯利岩與金伯利凝灰角礫岩呈構造接觸,沿接觸部位有斑狀富金雲母金伯利岩穿插,清晰顯示成礦構造特徵。

2)成礦後構造。為北北東向和北西向,對岩管起破壞作用。北北東向構造:左行壓扭性斷裂,水平錯距8~22米。北西向構造為右行壓扭性斷裂,水平錯距4~6米。礦區見較發育之新華夏系北北東向構造帶三條,主裂面走向18°~25°,多傾向南東東,局部傾向北西西,傾角80°~85°;延長可達1千米,寬1~4米。此組構造在平、剖面上均呈舒緩波狀,裂面光滑,具水平和斜沖擦痕,並有斷層泥;斷裂南東盤向北西方向逆沖,多表現為左行壓扭性特徵。F3、F4在這組構造中具代表性。

F3斷裂:分布在岩管東部,走向21°,傾向南東,傾角80°~88°,斷裂寬0.3~2米,延長180米,最大水平錯距22米,具左行壓扭性性質。

F4斷裂:位於岩管東部礦體膨大部位,與F3呈平行展布,傾向南東約120°,傾角86°,斷裂寬2米,延長190米,水平錯距8米,具左行壓扭性性質。

新北西向構造為本區最晚一期構造,歸為華夏系構造,由一組扭性斷裂組成,與北北東向主幹斷裂具成因聯系,主要分布在礦區西北部,呈330°~340°方向展布。擠壓破碎帶長約500米,寬3~5米,多傾向南西,傾角70°~85°,F5為具代表性的斷裂。

F5斷裂:位於岩管中部,屬一右行壓扭性斷裂;走向北西340°,傾向北東,傾角65°~85°;延長7米0;平行錯距4~6米;與F1反接復合,南延部分與東西向張裂呈斜接復合。在其走向方向上切割礦體。

3)礦區岩漿岩。金伯利岩是礦區主要岩漿岩,主要侵入於脆性岩石中。由於50號岩管下部圍岩為南芬組頁岩,塑性大,斷裂不甚發育,致使岩管急劇收縮尖滅,並使礦脈沿層間貫入,顯示出地層岩性對礦體的形態、產狀及延深皆起到一定的控製作用。

除金伯利岩外,輝綠岩也是區內出露的主要岩漿岩,呈脈狀或岩床狀產出,右列雁行展布,多受北西向構造控制。另有北北東向輝綠岩脈穿切岩管,在形成時間上要晚於金伯利岩(圖2-31)。岩石呈暗綠色,輝綠結構。輝綠岩在礦區東北部尤為發育,斷續長達900米,最寬處50米,與50號岩管無接觸關系。

圖2-31 輝綠岩雁行式排列平面圖

2.4.3 50號岩管的形態、規模、產狀

50號金伯利岩管在地表呈東西長,南北窄的不規則菱狀,長寬比為4.8:1。岩管西段主體近橢圓形,規模160米×40米;東段110線向東漸變為脈,長約200米,寬15~2米,其下方有隱伏金伯利岩體。50號岩管主體地表面積不大,0.64公頃,但在-70米處急劇收縮,向南東側伏,產狀變緩,後來在-100米處找到隱伏礦體(圖2-32、圖2-33、表2-14)。

圖2-32 50號岩管地表平面圖

表2-14 50號金伯利岩深度、形態、產狀和面積一覽表

圖2-33 50號岩管104線勘探剖面圖

2.4.4 50號岩管主要岩石類型

50號岩管包含角礫狀、塊狀兩大類型金伯利岩,以角礫狀金伯利岩為主,佔80%~85%,主要分布在岩管的邊部和-20米以下;塊狀金伯利岩約佔20%,主要分布在岩管西南邊部少數呈脈狀產出(表2-15)。

表2-15 50號金伯利岩岩石分類表

斑狀富金雲母金伯利岩分兩期:早期呈包裹體存在於金伯利凝灰角礫岩和含(富含)圍岩角礫金伯利岩中。晚期主要分布在岩管的西端,呈不規則脈狀產出。

金伯利凝灰角礫岩主要分布在岩管中上部,呈不規則似漏斗狀,尖滅於-20米標高;含(富含)圍岩角礫斑狀金雲母金伯利岩分布在岩管四周,-20米標高以下,大部分為富含圍岩角礫斑狀金雲母金伯利岩。在50號岩管各類金伯利岩中,一個顯著特徵是含鎂鋁榴石較多(肉眼和鏡下均可見到),並富含同源捕虜體。根據各類金伯利岩互相穿插和包裹關系,岩石形成順序是:斑狀金伯利岩—斑狀富金雲母金伯利岩→金伯利凝灰角礫岩→含(富含)圍岩角礫斑狀金雲母金伯利岩→斑狀富金雲母金伯利岩。

(1)塊狀金伯利岩

1)塊狀金伯利岩(Kb1)。岩石呈暗綠色,塊狀構造、圓斑狀結構。圓斑晶為第一世代蛇紋石化、滑石化、碳酸鹽化橄欖石(假象)和第一世代橢圓狀金雲母。斑晶含量15%~20%,基質由二、三世代橄欖石(假象)、鉻鐵礦、銳鈦礦及隱晶質-微晶質方解石等組成。

2)斑狀富金雲母金伯利岩(Kb3)。岩石呈灰綠色,地表風化後呈灰—黃褐色;緻密塊狀構造,斑狀結構。斑晶為蛇紋石化、碳酸鹽化橄欖石(假象),一般直徑0.3~0.5厘米,最大可達1厘米以上,含量2.84%~27.51%(平均16.78%)。金雲母呈淡黃色,風化後呈銀白色薄片狀,片徑3~5毫米(Ng=1.611~1.624)。經常可見到橢圓形具有黑色次變邊的新鮮鎂鋁榴石(0.5~2毫米),或鎂鋁榴石的蝕變產物——「綠豆」(由綠泥石、蛇紋石、碳酸鹽、高嶺土等組成)。

鏡下可見第一世代具有熔蝕外貌橄欖石假像,常具有不規則網狀裂隙,沿裂隙有塵土狀磁鐵礦析出。橄欖石常蝕變為蛇紋石、方解石、滑石。蛇紋石為淺褐色、淺綠色、淺灰白色,半透明,多為葉蛇紋石,正光性、正延性(N=1.567,Np=1.560);其次為纖維蛇紋石和膠蛇紋石。

自形板條狀第二世代金雲母,無色—淡黃色,無定向,彼此交叉呈格架狀。常見有第二、三世代金雲母,片徑0.2~10毫米,含量15%~30%左右。基質由二、三世代蝕變橄欖石假像(顆粒0.2~1毫米,含量15%~30%)以及磁鐵礦、鉻鐵礦、銳鈦礦、蛇紋石、方解石以及放射狀磷灰石組成。岩石中見有金雲母岩等同源包體。

(2)角礫狀金伯利岩

1)金伯利凝灰角礫岩(Kb25)。岩石呈灰綠、暗綠色,強碳酸鹽化者呈灰白色,地表風化後呈黃褐色;角礫狀構造,碎屑結構。角礫大小一般為0.2~10厘米,含量15%~30%。角礫以灰白色結晶灰岩為主,其次是粉砂岩、鮞狀灰岩、窩卷灰岩、竹葉狀灰岩以及生物碎屑灰岩。岩石中局部可見較大的早期金伯利岩角礫和鎂鋁榴石橄欖岩團塊,以及金雲母岩、尖晶石金雲母岩、鎂鋁榴石金雲母岩、斑狀富金雲母金伯利岩等同源包體。晶屑多為暗綠色,以呈尖稜角狀蝕變橄欖石為主,粒徑小於2毫米,含量10%~30%。此外尚見有少量棕黃色金雲母(Ng=1.598~1.613)、鉻鐵礦(粒度0.2~1.5毫米,N=2.099~2.134,比重為4.54~4.81)、鉻尖晶石和蝕變鎂鋁榴石晶屑等。基質為碳酸鹽化細粒金伯利岩。岩石局部顯示流動構造。

2)角礫狀金伯利岩。角礫狀金伯利岩呈灰綠色、暗綠色,強碳酸鹽化後呈灰白色,風化後呈黃褐色;角礫狀構造,碎屑結構。角礫成分為各種圍岩碎塊、深源捕虜體、同源包體或角礫、晶屑等。

根據岩石的成分和結構構造,可細分為金伯利凝灰角礫岩(碎屑角礫>50%)、含(富含)圍岩角礫斑狀金伯利角礫岩(含角礫15%~50%,富含角礫50%~90%)、含金伯利物質角礫岩(角礫>95%)。岩石基質為碳酸鹽化細粒金伯利岩、斑狀金雲母金伯利岩。

(3)含(富含)圍岩角礫斑狀金雲母金伯利岩(Kb18-20)

岩石呈暗綠色—灰綠色,風化後呈黃綠色、黃褐色,角礫狀構造,碎屑結構。角礫以尖稜角狀粉砂岩為主,次為石英砂岩及早期的金伯利凝灰角礫岩、斑狀富金雲母金伯利岩、鎂鋁榴石橄欖岩等同源角礫。

角礫大小由幾毫米至數米,含量為15%~50%。靠近圍岩,粉砂岩角礫增多,塊度變大,粉砂岩含量可達80%~90%。圍岩角礫邊部有滑石化、綠泥石化。膠結物為暗綠色的斑狀金雲母金伯利岩。50號岩管各類金伯利岩中的同源捕虜體可分兩大類:一類為鎂鋁榴石橄欖岩,另一類為金雲母岩。

(4)含金伯利物質角礫岩(Kb0)

含金伯利物質角礫岩,是金伯利岩形成過程中的一種伴生岩石,在多數岩管的邊緣或管中皆有產出。在50號岩管北側+60米標高上下,該類岩石呈一高角度的透鏡體狀,立附於礦體的邊部。這類岩性不屬金伯利岩類型,混入圍岩物質較多,但也有一定的含礦性。

岩石呈灰白色或黃褐色,碎屑結構,角礫狀構造。角礫成分主要由石英砂岩、粉砂岩以及砂質頁岩等圍岩組成。角礫呈不規則的稜角狀,大小不一,0.02~2.00米,一般為0.05~0.30米,含量約95%以上。膠結物主要為各種細小圍岩的碎屑(小於2毫米)及金伯利物質組成,有時在岩石內可見到含鉻鎂鋁榴石蝕變的產物——「綠豆」,其他金伯利物質則不易見到。

通過選礦,這類岩石普遍含有金剛石,有的金剛石品位達0.1~0.5克拉/立方米,甚至更富。雖然大部分樣品含礦不高或不含礦,但平均品位可達0.13克拉/立方米,已符合最低工業指標(15毫克/立方米)的要求。由於樣品數量不足,尚未作為礦體處理。

2.4.5 50號岩管金伯利岩礦物特徵

在50號金伯利岩管中,共發現有50多種礦物。按其成因和來源,可分為金伯利岩漿期礦物、岩漿期後熱液期礦物和捕虜體礦物。與金剛石在化學成分,形成條件相近的共生礦物主要有含鉻鎂鋁榴石、鉻鐵礦、鈦鐵礦、碳硅石(含量較少)等。這些礦物在金剛石找礦勘查中有著重要的指示作用(表2-16)。

表2-16 50號金伯利岩管礦物一覽表

(1)含鉻鎂鋁榴石

50號岩管含鉻鎂鋁榴石含量很高(0.062~16.35克/噸),呈斑晶產出,斑晶直徑常小於2毫米,但有時也見3~4厘米的巨晶。顏色以玫瑰紫色為主,其次為玫瑰色、粉紅色、淺紅橙色,顏色越深,含鉻量與折光率相對增高。鎂鋁榴石的化學成分變化區間較大,Cr2O3的含量變化在橙色系列—紫色系列之間變化(1.63%~13.49%),Al2O3含量13.40%~22.71%,MgO含量13.71%~22.63%,CaO含量2.24%~8.85%(見圖2-34)。紫色系列與Cr2O3和MgO含量呈正相關,淺紅、橙色系列和Al2O3與FeO含量呈正相關。鎂鋁榴石化學成分以富鉻低鈣為特徵,其Cr2O3與Al2O3含量呈負相關(表2-17、表2-18)。

圖2-34 50號岩管鉻鐵礦Cr2O3與CaO、TiO2散點圖

表2-17 鎂鋁榴石顏色、比重、折光率及含鉻量表

表2-18 50號岩管鎂鋁榴石化學成分表

續表

(2)鉻鐵礦

鉻鐵礦在50號金伯利岩管的各種岩石類型中均有分布,以斑狀富含金雲母金伯利岩Cr2O3含量最多,最高達66.32%;含圍岩角礫斑狀金雲母金伯利岩含量9.65%~11.47%,金伯利凝灰角礫岩含量最低,為2.84%~4.75%。

鉻鐵礦屬鎂質富鐵鉻鐵礦,黑色,粉末為棕色,貝殼狀斷口,斷面呈瀝青、金屬、半金屬光澤。鉻鐵礦在金伯利岩中呈粗晶、巨晶或基質微晶產出,粒度大小不一,粗晶巨晶1~5毫米,微晶0.5~1毫米,呈自形、半自形、它形。粗晶因溶蝕作用,呈渾圓或半渾圓狀,表面粗糙,常有麻點狀蝕像;表面或內部裂隙含有磁鐵礦雜質,顯磁性;普遍帶有碳酸鹽、蛇紋石的白色粉末厚膜。

鉻鐵礦化學成分為Cr2O352%~58%,而金剛石包體中的鉻鐵礦Cr2O3含量62%~67.3%;Al2O36%~10%,TiO20.01%~5%,MgO8%~16%(表2-19)。

表2-19 50號岩管鉻鐵礦化學成分表

2.4.6 50號岩管金伯利岩化學成分特徵

由於金伯利岩形成歷史復雜,經過多種作用,受混染程度不同,其化學成分變化很大。目前測得的金伯利岩化學成分不代表其原始金伯利岩漿的化學成分(表2-20)。可以看出50號岩管的岩石化學成分具有SiO2不飽和與富MgO特點。

與30號岩管相比,50號岩管的SiO2、MgO與Cr2O3、Ti2O3含量更高,因此其含礦性也高於30號岩管。與42號岩管相比,50號岩管主要金伯利岩石類型中的Cr+Ni明顯增高,而鈦的含量則明顯降低。

表2-20 50號岩管金伯利岩化學成分一覽表

2.4.7 50號岩管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圖2-35為瓦房店地區50號岩管不同岩石類型、包體(二輝橄欖石)和含礦岩管的稀土元素關系球粒隕石標准化曲線。50號岩管中的深源包體與金伯利岩石類型具有相同的變化趨勢和接近的La/Ce、La/Sm、Sm/Nd、L/Yab、LREE/HREE數值,但∑REE較低。

含礦2號岩管與50號粗晶斑狀金伯利岩相比,具有較高的∑REE、La/Yb值、LREE/HREE、La/Sm值特徵。而且曲線陡度稍有增大。表明2號岩管粗粒橄欖石、斑晶橄欖石很少,可能是經分異的進化岩漿。就50號岩管本身來講,不同的岩漿類型稀土元素的豐度也存在著差異,反映同一岩體的岩漿從早期到晚期稀土元素的演化規律。

2.4.8 50號岩管金剛石特徵

(1)50號岩管金剛石品位

50號岩管的寶石級金剛石質量好、品位高,在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工業級金剛石可分裝飾用和工業用兩大類,其中工業用根據金剛石重量和質量又細分六類。按我國建工部1965年4月頒發的金剛石工業分級規定,將50號岩管金剛石各級別所佔的顆粒和重量百分比列於表2-21。

圖2-35 瓦房店地區50號岩管金伯利岩稀土配分模式

表2-21 50號岩管工業級金剛石各級別所佔的顆粒數、重量百分比統計表

50號岩管中金剛石含包裹體的數量為28.20%,以石墨包體最多,約占包裹體數99.09%。另外還見有極少量的金剛石、橄欖石、鎂鋁榴石、鉻尖晶石等包裹體。

50號岩管金剛石粒度大小相差懸殊,最大為7毫米,重量414.59毫克;小的不到1毫克(不含-0.5毫克級)。金剛石平均重量2.57毫克。

從岩管粒級看,0.5~1毫米級別佔78.3%;從重量看1~2毫米級佔30.59%,為岩管金剛石總重量的1/3。

圖2-36 50號岩管所產部分金剛石晶體形態

(2)金剛石特徵

50號金伯利岩管所產金剛石晶型以菱形十二面體、階梯狀八面體、八面體和十二面體聚形較多,其次為平面八面體、立方體、異形晶、半晶形和連生體等。聚形有五種:八面體十二面體聚形,立方體階梯狀八面體聚形,立方體八面體十二面體聚形,立方體曲面四方體聚形,立方體三角八面體聚形(圖2-36)。

金剛石顏色淺而均勻,以無色微黃色為主(佔81.45%),其餘依次為淺棕黃色、淺灰色、乳白色、褐色、灰白色、深灰色,並發現有淺藍綠色、淺黃綠色、粉色、黑色金剛石,但數量極少。

用克列里奇重液方法測得金剛石比重為3.53~3.55。折光率為2.425(鈉光下),無色金剛石為2.433。

在50號岩管所產的金剛石中,有99.87%的金剛石在X光照射下發生天藍色螢光,有0.13%金剛石不發光,顏色有黑色、褐色,也有無色透明的。

50號岩管金剛石的晶面花紋極其復雜,蝕像極為發育。常見有倒三角形凹坑、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凹坑、矩柱狀、參差狀、塊狀花紋,還見有倒似疊瓦狀、線紋狀、蛀蟲狀、似鱗片狀、似圓盤狀,毛玻璃化,刻蝕溝等特徵。在少數曲面晶體上見到面縫合線、束狀暈線和塑性變形滑動線的蝕像。

2.4.9 50號岩管的深源包體

50號岩管中的深源捕虜體主要是橄欖岩和金雲母岩,偶見雲母橄欖長石岩,以橄欖岩數量最多。橄欖岩包括含鉻鎂鋁榴石橄欖岩和含鉻鐵礦橄欖岩兩種,均遭到強烈蝕變,但樣品中的石榴子石、鉻鐵礦保存較好。

(1)橄欖岩

暗綠一黃綠色,包體直徑5~6厘米。球形或橢球形,礦物已全部蝕變成蛇紋石或滑石的集合體,根據所析出的細粒磁鐵礦的分布,大體可以看出顆粒輪廓。礦物粒度均在0.1~0.3毫米左右。

(2)石榴石橄欖岩

石榴石橄欖岩包體直徑20~25厘米,數量較少。核心部分石榴子石受到蝕變。石榴石具反應邊,寬1.5~2毫米,由褐色次生尖晶石、細粒輝石、鱗片狀金雲母以及隱晶質組成,沿石榴石裂隙有小片金雲母充填。根據石榴石含鉻量判斷平衡壓力為2GPa,比金伯利岩漿源區深度淺,因此上述反應可能發生於捕虜體被金伯利岩漿捕獲之後。橄欖石已全部蝕變為蛇紋石。岩石具不等粒與網狀結構,沿網脈裂隙為碳酸鹽礦物充填。

(3)鉻鐵礦橄欖岩

具不等粒及包含結構。已蝕變為絹石的輝石(2~3毫米)包裹有渾圓的蛇紋石化橄欖石(0.3~0.5毫米)。鉻鐵礦呈集合體,半自形,邊界平直,約3毫米,發育有{111}裂開,也包裹了渾圓狀的橄欖石。盡管岩石遭受了蝕變,但仍顯示岩漿岩結構特徵。

50號岩管含有較多的各種金雲母岩捕虜體,包括石榴石金雲母岩、橄欖金雲母岩及雲母岩。岩石具偉晶-粗粒不等粒結構,橄欖石、石榴子石粒度為5~7毫米,金雲母略小,呈揉皺、折斷狀彼此鑲嵌。金雲母與石榴石單礦物分析表明,它們與金伯利岩中的這兩種巨晶成分相近,推測是早期的金伯利岩漿巨晶結晶階段的晶體堆積物。

2.4.10 50號岩管金伯利岩的蝕變與風化特徵

50號岩管的金伯利岩普遍經歷了蝕變和風化作用,使其礦物成分發生了變化。

首先,金伯利岩經歷了岩漿期後的熱液蝕變過程,主要表現為金雲母化、蛇紋石化、碳酸鹽化、滑石化、硅化等。

金雲母化是金伯利岩漿與圍岩捕虜體發生交代的產物,使圍岩角礫邊緣生成了片狀、鱗片狀具反吸收的金雲母。後期生成的金雲母呈葉片狀、細脈狀充填在金伯利岩的裂隙中。

蛇紋石化將金伯利岩中原生的橄欖石(斑晶式基質)蝕變為蛇紋石,通常保留橄欖石假象。蝕變形成的礦物主要有葉蛇紋石、膠蛇紋石,偶見纖維蛇紋石呈網狀充填。

碳酸鹽化主要為它形柱狀方解石均勻交代橄欖石、金雲母和基質,另一種晚期方解石脈沿裂隙充填在構造破碎帶中。通常岩管邊部碳酸鹽化強烈。

滑石化表現為顯微鱗片狀的化石均勻交代蝕變橄欖石和基質,特別在含(富含)圍岩角礫斑狀金雲母金伯利岩中較為發育。

硅化僅在岩管的構造破碎帶中或穿插入圍岩的小型金伯利岩脈中可見到,以它形粒狀石英交代橄欖石、金雲母和基質。

綠泥石化比較微弱,僅在金伯利岩管邊部的小裂隙中,或在含圍岩角礫斑狀金雲母金伯利岩中的圍岩角礫邊部出現。

出露地表的金伯利岩極易受風化,岩石中的鐵在氧化條件下形成褐鐵礦,使金伯利岩外貌呈黃褐色土狀物。

2.4.11 岩管成因及時代

(1)岩管成因

據對50號岩管金伯利岩的岩石特徵、礦物組合、產出形態以及與圍岩、構造關系等方面的分析,50號岩管的形成具有以下特點:

1)在50號岩管的金伯利岩中,金伯利凝灰角礫岩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岩石中有大量來自寒武系的石灰岩和同源岩石的碎屑,以及岩管本身較早時期形成的主要造岩礦物的晶屑。由此可見,岩管形成時有很大的爆發力。

2)富含圍岩角礫斑狀金雲母金伯利岩多分布在岩管邊緣和底部,向內逐漸過渡為含圍岩角礫斑狀金雲母金伯利岩。圍岩角礫由不同時代地層岩石碎塊組成,大小不一,新老混雜,較大者均成渾圓狀。金伯利凝灰角礫岩多分布在岩管上部和中部,似漏斗狀產出,說明金伯利岩是多期形成的。斑狀金伯利岩和斑狀富金雲母金伯利岩在岩管中呈相互穿插、包裹和脈狀產出,也說明金伯利岩是多期形成的,其順序可能是侵入-爆發-侵入。從整個形成過程來看,還是以爆發為主。

(2)岩管形成時代的探討

關於岩管形成時代,結合金伯利岩區域侵位特徵與同位素年齡測定數據,形成以下證據和推斷。

1)金伯利岩所侵入的圍岩時代,最晚為寒武紀,世代更新的圍岩尚未見到。

2)在新金縣瓦窩公社蘆屯等地出露的下侏羅系礫岩層中,發現了金剛石和含鉻鎂鋁榴石、鉻鐵礦等礦物。

3)在2號、30號、42號、50號岩管以及10號岩脈中取的同位素年齡測定樣,經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南京大學、長春地質學院等單位鉀氬法分析結果,其年齡區間大多在3.41億~4.5億年(表-22)。英國奇切斯特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採用Rb-Sr法測定為4.62億年。

4)區內所見的流紋斑岩、橄欖玄武岩、輝綠岩、煌斑岩、安山岩、粗面岩等脈岩,均侵入到金伯利岩之內,而在二道溝礦區(42號岩管)所取的流紋斑岩同位素年齡齡測定樣,經南京大學測定結果為1.25億年。輝綠岩同位素年齡為1.2億年。

5)區內大多數的岩管和岩脈的長軸和走向均為北東東或北東向。

6)50號岩管長軸方向近東西,短軸方向一為北東,一為北西,賦存在東西向(F1)和北東向(F7)二級構造交匯部位。說明岩管的形成是受這兩組構造復合控制的。

根據上述情況,認為50號岩管的形成時代為早-中古生代,構造上受東西向和華夏系構造復合控制。

表2-22 50號岩管金伯利岩同位素年齡測定結果一覽表

圖2-38 50號岩管岩體剖面圖

2.4.12 50號岩管東南部的隱伏礦體

2.4.12.1 隱伏岩體產出部位、形態、規模、產狀

隱伏岩體位於50號岩管東段脈體的南部,是一個埋深120米以下的未出露地表的金伯利岩體。隱伏岩體上頂圍岩為薊縣系橋頭組石英砂岩,主體賦存在南芬組粉砂岩、頁岩之中。

隱伏岩體由西段隱伏岩體和東段隱伏岩脈兩部分組成,呈東西向展布,總長達500多米。

西段隱伏岩體分布在108+20線—112線之間。在108+20線處,隱伏岩體為50號岩管東段深部礦體的一部分;在110線—112線之間隱伏岩體與地表金伯利岩脈相連。隱伏岩體長約100米,寬60米,賦存在段高+20米至-80米之間,呈上窄下寬,西寬東窄的不規則狀,從114線往東逐漸與隱伏岩脈相連。

東段隱伏岩脈分布在114—018線之間,屬於岩脈的膨大體,長約240米,最寬達20米,平均寬3米,賦存在段高+60米~-140米之間,由西向東逐漸變窄。在018線~024線間為一隱伏金伯利岩脈,長約240米,寬0.5~2米,分布在段高+20米~-180米間。隱伏岩體產狀陡直,傾向不定,與圍岩界線清楚(圖2-37)。

2.4.12.2 隱伏岩體岩石類型及含礦性

隱伏岩體主要為金伯利角礫岩、含圍岩碎屑金伯利岩及少量斑狀金伯利岩,邊部見碳酸鹽化金伯利岩。隱伏岩脈為含圍岩角礫金伯利岩,斑狀金伯利岩,東段為碳酸鹽化金伯利岩。

由於鑽孔岩心體積小而無代表性,對隱伏岩體的含礦性測定,主要採用岩石類型對比,以及塊段內的地表、坑道、鑽孔岩心等樣品的金剛石含量的算術平均和體積加權估算求得,其結果為0.78克拉/立方米,屬中等品位。

F. ct是哪個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Che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以理工為主,以地質、能源、資源科學、核技術、專環境科學為優勢屬的多學科性省屬重點大學,由教育部、自然資源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G. 南京大學構造地質學考研競爭激烈嗎

這位仁兄和我情況差不多啊,南大構造去年爆滿,破紀錄了都,今年沒准好些,但是招的人少啊。如果考上南大,基本上考中科院或地科院差不太多。祝君好運,我放棄了,少了一個競爭哦,希望您能成功。

H.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的高校名單

(1)高校分類:傳統「王牌院校」
中國地質大學(原北京地質學院、版武漢地質學院);中南大權學;西南交通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原北京礦業學院);河海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同濟大學;
吉林大學(原長春地質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原成都地質學院);中國石油大學(原北京石油學院)
長安大學(原西安地質學院)等。
(2)學科分類:國家重點學科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地質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吉林大學
礦產普查與勘探(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國礦業大學、西北大學、 石油大學;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南大學;
地質工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長安大學。

I. 我本科是資源勘查工程專業 考研 想師兄師姐分析哈 我考想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或武漢) 南京大學 中國石油

學這專業還是中國石油大學。或者中國地質大學吧。。都是石油行業的。比較好發展以後。南京大學是重點啊。。但是石油專業不咋地!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