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大學煤炭地質大賽
Ⅰ 第一屆全國大學生地質技能大賽獲獎信息
第一屆全國大學生地質技能競賽團體獎名單
團體一等獎:成都理工大學
團體二等獎:桂林理工大學、吉林大學
團體三等獎:東華理工大學、山東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第一屆全國大學生地質技能競賽地質技能綜合應用獲獎名單
獎項
獲獎隊號
獲獎隊員姓名
所在學校
一等獎
12
鄧福理、鍾福軍、李喆明
東華理工大學
一等獎
48
程志國、尤敏鑫、趙佳楠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二等獎
16
戴 昱、范汝海、黃玉珍
桂林理工大學
二等獎
26
郭雲鵬、於 聰、明添學
吉林大學
二等獎
28
楊明春、張晉瑞、石開波
吉林大學
二等獎
32
肖萬峰、李曉鳳、郭鳳霞
山東科技大學
二等獎
41
朱存金、陳靚穎、潘軍利
西南科技大學
三等獎
10
張夏楠、朱雯雯、劉 龍
成都理工大學
三等獎
17
龔 雲、劉東傑、鍾 雁
桂林理工大學
三等獎
33
田恆次、孫金強、曹長國
石家莊經濟學院
三等獎
34
楊晨英、宋 炯、王鵬飛
石家莊經濟學院
三等獎
45
楊維文、李 平、楊興越
新疆大學
三等獎
46
張寶森、張隆隆、吉 海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三等獎
47
孟五一、劉 利、劉 棟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優勝獎
08
賴 楊、熊 波、宋世偉
成都理工大學
優勝獎
09
倪春雨、劉 文、唐軍華
成都理工大學
優勝獎
13
阮 昆、孫 冉、江 海
東華理工大學
優勝獎
19
查明高、盤小新、張 波
貴州大學
優勝獎
23
曾瑞垠、丁 盛、王文祥
湖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
優勝獎
36
毛 偉、張 樂、朱 斌
西北大學
優勝獎
37
李長政、陳雪霏、張子亞
西北大學
優勝獎
39
曾 磊、張 雄、鮮海洋
西南科技大學
優勝獎
42
朱 訊、高 雄、龍 斌
西南石油大學
優勝獎
51
王 江、魏 穎、劉洪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第一屆全國大學生地質技能競賽地質標本鑒定獲獎名單
獎項
獲獎隊號
獲獎隊員姓名
所在學校
一等獎
08
賴 楊、熊 波、宋世偉
成都理工大學
一等獎
09
倪春雨、劉 文、唐軍華
成都理工大學
二等獎
12
鄧福理、鍾福軍、李喆明
東華理工大學
二等獎
16
戴 昱、范汝海、黃玉珍
桂林理工大學
二等獎
28
楊明春、張晉瑞、石開波
吉林大學
二等獎
29
張育芳、羅智勇、黃宇兵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二等獎
36
毛 偉、張 樂、朱 斌
西北大學
三等獎
05
趙曉燕、孫 羽、楊李紅
長安大學
三等獎
10
張夏楠、朱雯雯、劉 龍
成都理工大學
三等獎
17
龔 雲、劉東傑、鍾 雁
桂林理工大學
三等獎
20
趙鳳其、陳正山、楊 慰
貴州大學
三等獎
31
張鳳壘、時 晨、王 康
山東科技大學
三等獎
38
付 玲、南 雲、李智超
西北大學
三等獎
49
姜高磊、梁 蕾、桑 浩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三等獎
51
王 江、魏 穎、劉洪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優勝獎
04
陳 靜、袁學銀、付宛璐
北京大學
優勝獎
15
藍冬妮、李群芳、陸元芬
桂林理工大學
優勝獎
23
曾瑞垠、丁 盛、王文祥
湖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
優勝獎
26
郭雲鵬、於 聰、明添學
吉林大學
優勝獎
37
李長政、陳雪霏、張子亞
西北大學
優勝獎
39
曾 磊、張 雄、鮮海洋
西南科技大學
優勝獎
46
張寶森、張隆隆、吉 海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優勝獎
58
姜 爽、張佳佳、程 呈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優勝獎
61
欒東肖、宋丙慧、程俊陽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第一屆全國大學生地質技能競賽鑽井岩心地質編錄獲獎名單
獎項
獲獎隊號
獲獎隊員姓名
所在學校
一等獎
10
張夏楠、朱雯雯、劉 龍
成都理工大學
一等獎
33
田恆次、孫金強、曹長國
石家莊經濟學院
二等獎
08
賴 楊、熊 波、宋世偉
成都理工大學
二等獎
12
鄧福理、鍾福軍、李喆明
東華理工大學
二等獎
17
龔 雲、劉東傑、鍾 雁
桂林理工大學
二等獎
21
荀志國、武立軍、張志浩
河海大學
二等獎
31
張鳳壘、時 晨、王 康
山東科技大學
二等獎
32
肖萬峰、李曉鳳、郭鳳霞
山東科技大學
三等獎
19
查明高、盤小新、張 波
貴州大學
三等獎
28
楊明春、張晉瑞、石開波
吉林大學
三等獎
39
曾 磊、張 雄、鮮海洋
西南科技大學
三等獎
44
梁 靜、吳夢陽、文 馨
西南石油大學
三等獎
45
楊維文、李 平、楊興越
新疆大學
三等獎
54
王首同、王 恆、陸 鹿
中國礦業大學
三等獎
59
楊 茜、宋澤章、王丙鋼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優勝獎
06
張蘇楠、劉 通、汪曉偉
長安大學
優勝獎
07
孟德明、康 珍、姜 超
長安大學
優勝獎
20
趙鳳其、陳正山、楊 慰
貴州大學
優勝獎
22
路文龍、曾賢友、吳金凡
河海大學
優勝獎
25
楊 朋、盧春江、吳曉東
湖南科技大學
優勝獎
30
尹靈強、皮宏章、尚 衛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優勝獎
35
張騰蛟、張 倩、張 龍
石家莊經濟學院
優勝獎
46
張寶森、張隆隆、吉 海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優勝獎
56
閆永剛、陳國輝、鄭 蕾
中山大學
第一屆全國大學生地質技能競賽綜合地學知識與技能競賽獲獎名單
獎項
獲獎隊員姓名
所在學校
一等獎
郭雲鵬、於 聰、明添學
吉林大學
二等獎
熊 波、倪春雨、張夏楠
成都理工大學
二等獎
肖萬峰、郭鳳霞、時 晨
山東科技大學
二等獎
張寶森、劉 棟、趙佳楠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三等獎
楊晨英、田恆次、張騰蛟
石家莊經濟學院
三等獎
李 雨、曹斌風、馬 微
西北大學
三等獎
曾 磊、鮮海洋、張 雄
西南科技大學
三等獎
李專鉷、鄧福理、鍾福軍
東華理工大學
三等獎
戴 昱、范汝海、黃玉珍
桂林理工大學
Ⅱ 美國有什麼著名的礦業大學
第一、科羅拉多礦業大學
第二、賓州州立
第三、西弗吉尼亞大學
如果純粹為了學術深造,其實去澳大利亞和俄羅斯也很不錯,尤其是澳大利亞!
我是礦大(北京)采礦的,希望能幫到您。
Ⅲ 礦業大學分布
一共有12所,大部分已改名。學費都是工科類一年4000-5000 采礦專業的學生還有生活補內助。
1中國容礦業大學 這個最強,也最難考。
2.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太原理工。都是改過名字的,都是211,但分數要求一般。
3.山東科技大學,西安科技大學,都是二本里最熱門的學校,分數接近一本。
4.湖南科技大學,河南理工大學,二本線高出30分左右。
5.還有河北理工等,合校改名後煤炭特色已不突出建議不考慮。
Ⅳ 中國礦業大學與北京礦業大學(北京)有什麼區別
1、學校地址不同。中國礦業大學南湖校區:江蘇省徐州市大學路1號,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學院路校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丁11號 ,沙河校區:北京市昌平區沙河高教園區南二街9號院。
2、學校屬性不同。中國礦業大學,坐落於江蘇省徐州市,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高校。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為全國首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高校,教育部與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
3、學校面積和專業設置不同。截至2019年5月,中國礦業大學學校校園佔地面積4413畝,校舍建築面積155餘萬平方米,設有21個學院(部),開設58個本科專業,有各類教職工3100多人,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700餘人。
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有學院路校區、沙河校區兩個校區,佔地面積3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2萬平方米;設有13個教學院部,32個本科招生專業。
中國礦業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5月,學校現有58個本科專業,3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1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國家重點學科。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的學科建設:
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1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Ⅳ 礦業大學
礦大數學不是很好,整體實力不怎麼樣,至於畢業就業問題就不咋樣了!
大一會有選雙學位的機會,可以輔修,得雙學位!
Ⅵ 中國礦業 地質 石油 這三所大學哪所最好啊
礦業大學和石油大學比
兩個學校歷史上都有大的劫難,中國礦業大學歷經焦作礦業學院、天津中國礦業學院、北京礦業學院、四川礦業學院和中國礦業大學數次變遷,被稱為中國最能流浪的大學,受計劃體制中「低價供煤,高價供電」的影響,煤炭行業長期虧損,中國礦大作為煤炭部屬高校,資金支持受到很大影響。現在煤炭成了盈利大戶,礦大卻劃轉了教育部,當然直屬教育部是有利的,我的意思是說礦大一直沒有受到石油大學在石油系統那麼高的待遇。
至於非煤學科和非油學科的發展,和兩校的地域差別是有一定關系的,但不是主要原因。我注意到,中國石油大學在非油學科上很少有國家級的縱向課題,多數老師沉迷於採油廠和煉油廠的橫向課題上,說實話,橫向課題能掙到錢,但對學科建設沒多大作用。一些不入流的核心期刊上刊登了某些專家的大作,影響不是很好。沒有上水平的縱向研究課題的支撐,博士點、碩士點的爭取是很難的。中國礦業大學在礦業城市可持續發展、能源產業聯動、安全生產事故的復雜性等方面都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支撐,有的甚至是重大項目,而石油大學在這方面做的不好。礦大文法學院以公共資源管理為特色成功申辦MPA的做法,值得石油大學學習。上海交通大學有一金融博士的題目是《石油價格波動的風險管理研究》,我個人認為,石油大學應該是強項,但很可惜,石油大學沒有這方面的專家。石油期貨、期權,石油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石油的進出口貿易這些和石油相關的管理學科、經濟學科在石油大學幾乎是空白。
山東省和江蘇省對發展高等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導致了兩校的差距。山東省只有三所211院校,山東是能源省,對石油大學非常重視,省部共建進展非常順利,這是石油大學的優勢,也是石油大學前景好於礦大的最好的條件。而江蘇省只有徐州有煤礦,對能源科教極不重視,現在都沒有達成省部共建,江蘇省有11所211院校,礦業大學在江蘇不可能得到石油大學在山東的待遇,因此,石油大學應該充分利用這種優勢。
山東省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官本位意識肯定比江蘇省濃厚,石油大學在軟環境建設上應該注意克服這一點,這和歷史、區位有關,只能靠加強建設解決。
中國礦業大學原機電學院院長是黨外人士,現在擔任徐州市副市長,盡管沒有實權,但在梳理校地關繫上出了不少力。所以礦大和徐州的關系可能比石大和東營的關系要和睦一些。
中國石油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的確需要合作,因為考慮到中國能源的可持續性,如何確定能源戰略,如何應對石油緊缺,怎樣實現煤炭液化最終接續或者代替石油是一個繞不開的課題,如果在這方面強強聯手,真的是石大和礦大的大幸,是中國能源教育事業的大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沒有電氣工程這個專業,有自動化,但是很不好!
其他的三所不太清楚,即使有,也不怎麼樣!
不過,地大(北京)的地質類和能源學院(這個學院主要是學習勘探和開採石油)很強,但是屬於艱苦專業,很少能留在北京工作,工作環境艱苦,但是這幾年工作基本上不用犯愁,很好找!
中國地大(北京)和礦業(北京)除了地理位置好點,自他方面都沒有另外兩所好!
哈爾濱理工大學和沈陽工業差不多吧!
電氣工程一級學科礦大全國排名十多名,其二級學科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是國家重點學科,這個學科相比肯定是礦大的好點。過程裝備與控制這個專業全國開設的學校不多,西安交大、北京化工大學、浙江大學處於前三名,礦大和石油大學這個專業的水平應該相差不大。化工應該是石油大學更好點,其主要方向是石油化學工藝。熱能與動力工程和測控技術與儀器,我只知道礦大這兩個專業不好。土木工程在礦大算比較好的專業,每年分數都挺高的,找工作容易,不過在全國看來也只是一般水平,石油大學的土木也不是它的優勢學科,其實力不會比礦大強多少。這兩所大學但從實力上說都差不多,看你自己喜好了,如果你看好石油行業,你就去石油大學,如果你覺得煤炭行業也不錯,那就去礦大。這兩個行業都是高薪行業。
我對這幾個大學沒什麼了解,也是從別的地方弄來的.只做參考,希望對你能有些幫助,
Ⅶ 中國煤炭地質是不是礦大認同的核心期刊
不是的,不是每個人都認同的,而且這個期刊也只不過是普通的期刊而已
Ⅷ 中國的礦業大學有哪幾個
叫礦業復大學的就只有中國礦業制大學,其他的以前有一些學校名字里有和礦業相關的名詞,不過後來都改了,改成什麼科技大學什麼的!如果要說最好的礦業學校當然是中國礦業大學,礦大的和礦業相關的專業是從清華大學和天津大學和焦作工學院合並來的
Ⅸ 中國礦業類大學排名
請給好評哦 (一)自然科學 中國礦業大學自然科學總分列全國高校第33名,B+/538。在自然科學的4個學科門中,理學第96名,C/445;工學第22名,A/469。中國礦業大學沒有農學、醫學本科專業。 1、理學:C/445。6個學科類9個本科專業。 數學類:數學與應用數學:C/249;信息與計算科學:C/249。物理學類:應用物理學:D+/93。化學類:應用化學:B第45名/188。地理科學類: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B+第27名/82;地理信息系統:B+第10名/70。電子信息科學類: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B+第14名/127;光信息科學與技術:D+/44。環境科學類:環境科學:B+第15名/112。 2、工學:A第22名/469。15個學科類23個本科專業。 地礦類:采礦工程:A++第1名/25;礦物加工工程:A++第1名/16;地質工程Y:A++第1名/16。材料類:材料科學與工程:D/58。機械類:工程裝備與控制工程:A+第4名/66;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Y:B+第11名/52。儀器儀表類:測控技術與儀器:C/126。能源動力類:熱能與動力工程:D+/102。電氣信息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Y:A第3名/15;自動化:A第15名/206;信息工程Y:C+第9名/28;計算機科學與技術:C+第92名/415。土建類:建築學:C+第42名/96;土木工程:A+第4名/184;環境工程與設備工程:B第34名/92。水利類:水文與水資源工程:C/25。測繪類:測繪工程:A第2名/39。環境與安全類:環境工程:A第8名/187;安全工程:A++第1名/46。化工與制葯類:化學工程與工藝:B第27名/158。交通運輸類:交通運輸:C/67。工程力學類:工程力學:B第17名/51。生物工程類:生物工程:C+第49名/128。公安技術類:消防工程:A++第1名/4。 (二)社會科學 中國礦業大學社會科學居全國高校第87名,B/557。在社會科學的7個學科門中,經濟學第127名,D/380;法學第121名,D+/361;教育學第24名,B/192;文學第141名,D+/487;管理學第36名,B+/491。中國礦業大學沒有哲學、歷史學本科專業。 1、經濟學:D第127名/380。1個學科類2個本科專業。 經濟學類:國際經濟與貿易:B第65名/314;金融學:C/181。 2、法學:D+/361。2個學科類2個本科專業。 法學類:法學:D/277。政治學類:思想政治教育:B第49名/171。 3、教育學:B第24名/192。1個學科類1個本科專業。 體育學類:社會體育:A第7名/49。 4、文學:D+/487。3個學科類3個本科專業。 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E+/233。外國語言文學類:英語:B第70名/412。新聞傳播學類:廣播電視新聞學:C+第32名/66。 5、管理學:B+第36名/491。3個學科類8個本科專業。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工業管理:A第7名/93;工程管理:A第7名/121。工商管理類:工商管理:B+第74名/297;市場營銷:B+第43名/229;會計學:B+第46名/264;人力資源管理:B第35名/120。公共管理類:行政管理:C/119;土地資源管理:B+第8名/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