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地質大學電鏡

地質大學電鏡

發布時間: 2021-02-11 08:46:25

Ⅰ 實驗室工作方案和技術路線

1.3.3.1 實驗室工作方案

1)室內鈣質超微化石樣品的處理、制薄片、偏光顯微鏡下化石觀版察、照相權與屬種 鑒定。

2)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及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掃描電鏡室進行鈣質超微化 石電鏡掃描並拍照片。

3)室內菊石樣品的觀察與屬種鑒定。

4)室內岩石薄片的顯微鏡下觀察、照相與分析鑒定。

5)相關同位素測年、古地磁數據分析。

1.3.3.2 採取的技術路線

採取的技術路線流程如下:

西藏南部海相侏羅紀—白堊紀界線地層

Ⅱ 09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新生咨詢~~~

地大的抄女生樓就那麼幾個,一般沒得選,都是按照班級分配。我住過8人一間的。

北京日常花銷還行,不亂買貴的東西,每個月500-600,撐死了。

地大的食堂還算便宜,二樓不錯,一樓比二樓的貴些。

課程,你說選修?挺多選擇,大二開始可以選。新派武俠、旅遊(記不清那個課程名字了),影視課程(地大一個極其受歡迎的教授講的,在此名字就不說了,你進學校肯定會知道他,每次選修課都爆滿,極力推薦你選)。

Ⅲ 關於磁場屏蔽

這是利用主動消磁設備產生和設置室雜散磁場相反相位的磁場,從而回達到消除雜散磁場的答目的。
具體的是由磁場控制單元、一兩個交流或直流磁場感測器以及裝在待消磁房間里的三根多芯電纜(三維空間線圈)組成,是一種三維的交直流磁場補償系統。感測器測量空間環境中交直流磁場及其變化量,磁場控制單元以實時負反饋環路控制方式調節三個線圈中的電流來創建一個與環境磁場變化相反的磁場信號,抵消環境磁場給電子束設備帶來的影響,恢復設備應有的解析度和精度。這是一個動態系統,對磁場躍變自動響應的速度在100微秒以內。 市電(50/60 Hz)頻率的交流背景磁場可被消除至75分之一;直流背景磁場可被消除至200分之一。
裝這種主動消磁的設備不用動工程,直接在電鏡室安裝就可以了,價格比目前國內用的被動屏蔽室還要便宜一些,國外大多數實驗室都是用的這種。國內的話,除了我們實驗室,還有中國地質大學有買過,我們就是看他們用的效果不錯才買的,是英國Spicer Consulting生產的,我們用的是SC20這個型號,國內好像是香港理化公司代理的,你在網路搜下香港理化公司應該就能找到了。

Ⅳ 最大的恐龍蛋是在哪裡被發現

中國四川

Ⅳ 本書工作情況

本書主要是在第一作者負責與參加有關項目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經系統整理編撰而成,第九章第三節部分收集了李振清(2002)的研究成果。項目以西藏搭格架、谷露、布雄朗古與扎布耶鹽湖鈣華島的泉水活動所導致的銫的成礦效應為研究對象,但重點是搭格架與谷露兩處。其中搭格架、谷露與布雄朗古三處主要為溫度高於85℃的熱泉型硅華銫礦床;扎布耶為鹽湖型銫礦,而銫由溫度約10℃的泉水提供。因此本書所述銫的成礦效應分為硅華型與鹽湖型兩種。本書主要研究它們的第四紀地質與地貌特徵、年代學、礦物學、礦石組構、地球化學及成岩成礦效應等。所採取的技術路線與方法是在印度板塊與亞洲板塊碰撞的有關理論指導下,進行系統的野外調查,了解泉華在野外特別是泉華在河流階地的位置、與湖相沉積的接觸關系,查明泉華的野外地質分期,採集代表性的樣品;室內採用現代儀器設備,對樣品進行大量的分析測試並開展綜合性的研究工作,查明這四處泉華形成的地質與地球化學特徵,探討其成岩與成礦作用。由於與海相熱水成因硅質岩相比,陸相硅華的研究程度相對較低,並且二者之間有諸多的共同特徵,但也有許多差異(朱梅香,1993),故將二者進行對比,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本書的部分工作涉及二者之間特徵的對比。

參加本書工作的人員有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趙元藝研究員、李振清副研究員、韓景儀副研究員以及郭立鶴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趙希濤研究員、馬志邦研究員,以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碩士研究生李波濤。

全書共分九章,第一章執筆人為趙元藝,主要介紹了西藏第四紀泉水活動地質背景、國內外研究現狀與本書的研究意義等。第二章執筆人為趙元藝、趙希濤、馬志邦,主要介紹了搭格架銫礦床地質特徵及形成時代。第三章執筆人為趙元藝、韓景儀、郭立鶴,主要介紹了搭格架銫礦床礦物學與礦石組構。第四章執筆人為趙元藝,主要介紹了搭格架銫礦床地球化學與成礦作用。第五章執筆人為趙元藝、趙希濤、馬志邦,主要介紹了谷露銫礦床年代學與地質特徵。第六章執筆人為趙元藝,主要介紹了谷露銫礦床地球化學與成礦作用。第七章執筆人為趙元藝、趙希濤,主要介紹了布雄朗古銫礦床的年化學與地質地球化學特徵。第八章執筆人為趙元藝、趙希濤,主要介紹了扎布耶鹽湖溫泉活動與成礦作用。第九章執筆人為趙元藝、李波濤、李振清,主要介紹了西藏第四紀泉水活動的銫的成礦效應。其他部分均由趙元藝完成。由趙元藝與趙希濤統稿定稿。本書附有大量的野外地質現象、標本、顯微鏡下與掃描電鏡下的照片及原始分析數據。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本書完成的主要實物工作量如表1-1所示。

表1-1 完成的主要實物工作量

室內工作方法

光學顯微鏡的工作:將樣品磨成薄片後再在偏光顯微鏡下鑒定與照相。

搭格架地區水樣的分析方法分別為離子色譜法(DZ/T0064.51-93)測定F、Cl、SO42-,滴定法(DZ/T0064.49-93)測定CO32-、HCO3,離子色譜法(DZ/T0064.28-93)測定Li+、Na+、K+、Mg2+、Ca2+,ICP-MS法(DZ/T0223-2001)測定Rb+、Cs+;分析儀器:DIONEX-500離子色譜儀,METPOHM全自動滴定儀,ELEMENT;分析者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中心。

掃描電子顯微鏡與電鏡能譜分析:將原狀泉華樣品,使用上海市試驗儀器總廠生產的101A-2B型乾燥箱在80℃溫度下,對樣品進行乾燥處理,處理時間為3天,使樣品達到乾燥狀態。對乾燥後的樣品,用日本產ShimadzuLc-50型鍍膜機進行抽真空,然後鍍金膜,膜的厚度為100Å。最後用LEO-435VP型掃描電子顯微鏡對樣品進行觀察並對有代表性的圖像拍照;對典型的圖像用LINK-ISIS型X-射線能譜儀進行成分分析。測試條件:20kV,100PA。執行標准為:SY/T5162-1997岩石樣品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方法。測試單位為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石油地質試驗研究中心。

X-射線衍射分析:樣品經粉碎後過300目篩,用縮分儀縮分,取分析樣品約10g備用。分析時將硅華粉末置於小玻璃片深為2mm的凹槽內壓實,將裝有硅華粉末樣品的小玻璃片放入X-射線衍射儀中掃描。測試條件:衍射儀:Bruker D8 Advance Diffractometer,X光源:銅靶/40kV/40mA,探測器:鋰漂移硅固體探測器,狹縫:DS=SS=1mm,RS=0.1mm,掃描方式:連續掃描,掃描速度:3°/min,采樣間隔:0.02°。測試單位為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紅外光譜分析:中紅外光譜用KBr片法;近紅外不制樣,直接測量粉末樣品。測試條件:BRUKER光譜儀器公司的IFS25型傅里葉變換紅外譜儀,解析度:4cm-1,測量范圍:4000~400cm-1,掃描32次,相對濕度45%。BRUKER光譜儀器公司的MPA型傅里葉變換近紅外譜儀,解析度:8cm-1,測量范圍:12500~4000cm-1,掃描64次。測試單位為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搭格架地區的常量元素的分析由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用常規濕法進行。其餘地區泉華中常量與稀土元素的測定依據與方法為GB/T14506.28—93硅酸鹽岩石化學分析方法X射線熒光光譜法測定主、次元素量,測試儀器為菲利浦PW2404X射線熒光光譜儀,測定單位為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中心。

泉華Si同位素的分析方法:BrF5法,質譜計型號:MAT253EM,分析精度:±0.2‰;C、O同位素的分析方法:100%磷酸法,質譜計型號:MAT253EM,分析精度:±0.2‰。對扎布耶鈣華島鈣華的C、O同位素的測試工作由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分析測試研究中心完成外,其餘樣品的Si、C、O同位素均由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測試。

Nd與Sr同位素由中國科學院廣州質譜中心ISOPROBEMC-ICPMS實驗室分析,分析方法見文獻(梁細榮等,2002;韋剛健等,2002)。

Ⅵ 古生物化石如何鑒定年代最簡單的鑒定方法是什麼在哪裡權威鑒定有市場價格嗎可以出售嗎

可以用碳-14鑒定啊,找北京古生物研究所就行了

Ⅶ 如何鑒定化石

化石的鑒定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你首先要知道它是哪個大類的,沒有固定的版鑒定方權法,要看化石的保存狀況和特徵,有的很完整的化石也很難鑒定種屬,有的即使很不完整,只要能看得出重要特徵也可以鑒定,從而確定時代的。 主要是根據化石的屬種來定,比如三葉蟲一般在寒武紀,珊瑚一般屬於泥盆到石炭二疊紀。而這些時代已經根據岩石的同位素年齡得到一定的值,寒武紀是4.42億年到5億年左右,泥盆紀從3.5億年開始 。最簡單的鑒定方法是找學古生物的。基本上所有的有地質專業的院校都有古生物的老師,比如中國地質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油大學、雲南大學、吉林大學、西北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等等,他們都可以給出鑒定,如果要進一步的鑒定需要鏡下觀察,切片,掃描電鏡等等。 謝謝採納。

Ⅷ 透射電鏡和掃描電鏡的特點及應用(越全越好)

1、透射電子顯微鏡電子束的波長要比可見光和紫外光短得多,並且電子束的波長與發射電子束的電壓平方根成反比,也就是說電壓越高波長越短。

透射電子顯微鏡在材料科學、生物學上應用較多。由於電子易散射或被物體吸收,故穿透力低,樣品的密度、厚度等都會影響到最後的成像質量,必須制備更薄的超薄切片,通常為50~100nm。所以用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時的樣品需要處理得很薄。

常用的方法有:超薄切片法、冷凍超薄切片法、冷凍蝕刻法、冷凍斷裂法等。對於液體樣品,通常是掛預處理過的銅網上進行觀察。

2、掃描電鏡的特點:有較高的放大倍數,2-20萬倍之間連續可調;有很大的景深,視野大,成像富有立體感,可直接觀察各種試樣凹凸不平表面的細微結構;試樣制備簡單。

生物:種子、花粉、細菌;

醫學:血球、病毒;

動物:大腸、絨毛、細胞、纖維;

材料:陶瓷、高分子、粉末、金屬、金屬夾雜物、環氧樹脂;

化學、物理、地質、冶金、礦物、污泥(桿菌)、機械、電機及導電性樣品,如半導體(IC、線寬量測、斷面、結構觀察)電子材料等。



(8)地質大學電鏡擴展閱讀

透射電鏡的總體工作原理是:由電子槍發射出來的電子束,在真空通道中沿著鏡體光軸穿越聚光鏡,通過聚光鏡將之會聚成一束尖細、明亮而又均勻的光斑,照射在樣品室內的樣品上;透過樣品後的電子束攜帶有樣品內部的結構信息,樣品內緻密處透過的電子量少,稀疏處透過的電子量多;

經過物鏡的會聚調焦和初級放大後,電子束進入下級的中間透鏡和第1、第2投影鏡進行綜合放大成像,最終被放大了的電子影像投射在觀察室內的熒光屏板上;熒光屏將電子影像轉化為可見光影像以供使用者觀察。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製造依據是電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掃描電鏡從原理上講就是利用聚焦得非常細的高能電子束在試樣上掃描,激發出各種物理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接收、放大和顯示成像,獲得測試試樣表面形貌的觀察。

Ⅸ 有實驗室能做掃描電鏡檢測的嗎

英格爾技術測試水平及設備都是業內有名的,有條件的話最可以實地考察一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