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質局領導名單
1. 安徽水利廳處級幹部名單
安徽水利廳處級幹部名單如下:
方誌宏(廳黨組書記、廳長、省防辦主任),蔡建平(副廳長),王廣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1)安徽地質局領導名單擴展閱讀:
一、劃分依據
縣處級正職(七級幹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和《中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實施方案》規定,下列機關列入公務員法實施范圍:
范圍
(一) 中國共產黨各級機關。
(二)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機關。
(三) 各級行政機關。
(四)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各級委員會機關。
(五) 各級審判機關。
(六) 各級檢察機關。
(七) 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的各級機關。
二、職能調整
(一)劃出的職能
1、水電建設方面的政府職能,交給省經濟貿易委員會承擔。
2、在宜林地區以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的政府職能,交給省林業廳承擔。
(二)劃入的職能
1、原省地質礦產局承擔的地下水行政管理職能,交給省水利廳承擔。礦泉水、地熱水的管 理職責分工按中編辦《關於礦泉水地熱水管理職責分工問題的通知》(中編辦發〔1998〕 1 4號)執行。
2、原由省建設廳承擔的指導城市防洪職能、城市規劃區地下水資源的管理保護職能, 交給省水利廳承擔。
(三)轉變的職能
1、按照國家和省資源與環境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標准,擬定全省水資源保護規劃, 組織水功能區劃分,監測江河湖庫的水質。有關數據和情況應通報省環境保護局。
2、擬定節約用水政策,編制節約用水規劃,制定有關標准,組織、指導、監督全省節 約用水工作。
3、實行政企分開,與所屬企業脫鉤,不再管理企業。
2. 安徽省地礦局的歷史沿革
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簡稱省地礦局)成立於1958年4月,原稱安徽版省地質局,主要承擔國家和安徽省基權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任務。1983年11月,更名為安徽省地質礦產局,實行省政府和地礦部(國土資源部)雙重領導以部為主的領導體制,兼行全省地礦行政管理職能。1999年7月由國土資源部劃歸安徽省管理,2000年3月省直機關機構改革,我局地礦行政管理職能並入新組建的國土資源廳,主體仍獨立運作,為省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
3. 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的介紹
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簡稱省地礦局)成立於1958年4月,原稱安徽省地質局內,主要承擔國家和安徽省基礎容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任務。1983年11月,更名為安徽省地質礦產局,實行省政府和地礦部(國土資源部)雙重領導以部為主的領導體制,兼行全省地礦行政管理職能。1999年7月由國土資源部劃歸安徽省管理,2000年3月省直機關機構改革,我局地礦行政管理職能並入新組建的國土資源廳,主體仍獨立運作,為省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現為省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
4. 安徽省地礦局的地質勘查
近年來,我局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解放思想,樹立「大地質」觀念,積極融入地方經濟,在承擔國家地質大調查等各類地質勘查項目的同時,還擴大地質工作的服務領域,地質工作取得長足發展,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農業地質 ─ 開展江淮流域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全省農業生態環境地質調查,為改善生態環境、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科學種植農產品提供基礎地學信息。
城市地質 ─ 開展合肥市城市地質調查,建立三維可視化城市地質信息管理和服務系統,及時為城市規劃、建設和經濟社會決策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水文地質 ─ 開展全省地下水資源重新評價報告、沿淮污染段村鎮供水水文地質調查、江淮分水嶺找水工程,為治理污染和改善生態環境、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提供地質科學依據。
旅遊地質 ─ 配合地方政府積極申報9個地質公園,其中,黃山為世界地質公園,有6處為國家地質公園。
環境(災害)地質 ─ 開展全省地質環境調查與評估、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評估,運用尾礦治理技術,參與礦山尾礦治理及尾礦壩崩塌搶險工作;建立地質災害監測網,開展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發布汛期地質災害預報預警、提交地質災害防治預案。
礦產勘查 ─ 分別探明金、銀、鉈、鉬、鉛鋅、錳、銅、鐵等一大批金屬礦產資源,其中在和縣發現中型規模以上鉈礦,填補我省鉈礦空白,青陽發現遠景儲量達大型規模的鎢鉬多金屬礦,取得新的突破,提交灰岩、方解石、鉀長石、石墨、石膏礦等一批非金屬礦產資源。
能源勘查 ─ 為安徽核電建設提供鈾礦資源,為核電廠選址、建設提供安全評估;走出省外、國門開展油氣資源勘查,為油田確定井位提供依據;在皖北地區探明大煤田,提交煤炭資源量2億多噸;開展地熱資源勘查。
5. 安徽省地礦局的介紹
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簡稱省地礦局)成立於1958年4月,原稱安徽省地質局,主專要承擔國家和安徽省基礎性、公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任務。1983年11月,更名為安徽省地質礦產局,實行省政府和地礦部(國土資源部)雙重領導以部為主的領導體制,兼行全省地礦行政管理職能。1999年7月由國土資源部劃歸安徽省管理,2000年3月省直機關機構改革,我局地礦行政管理職能並入新組建的國土資源廳,主體仍獨立運作,為省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
6. 安徽地質礦產勘察局
去年來我們學校是直接打包的,不過我米去,感覺單位還是蠻正規的,工資應該高不到哪裡去吧。
7. 2012年時安徽地礦局副局長
施申軼 副局長、黨委委員
安徽舒城人,在職研究生學歷,管理學碩士學位,高級工程師。1962年11月出生,199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8月參加工作。
1978年10月至1983年7月在合肥工業大學地球物理勘探專業學習;
1983年8月至1997年9月歷任安徽省地礦局312隊技術員、技術負責、分隊長、政治處副主任、黨委秘書;
1997年9月任312隊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
1998年12月任312隊黨委書記;2002年3月任312隊黨委書記、紀委書記;
2003年12月任312隊隊長、黨委書記、總工程師;
2006年9月任312隊隊長、總工程師;
2007年5月任省地礦局經濟發展處處長;
2012年11月任省地礦局黨委委員;
2012年12月任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副局長、黨委委員。
分管全局地質找礦、地質科技、經濟發展、安全生產工作。
8.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的主要領導
職位 姓名 館長 胡雪松 副館長 胡遠超、許興春 信息截止2015年3月
9. 安徽省地質礦產局歷屆有沒有女局長上海市人
到他們網站查下
10. 安徽國土資源廳和安徽省地礦局有行政隸屬關系了嗎
不是。安徽省地礦局為省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不受國土廳領導。
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專(簡屬稱省地礦局)成立於1958年4月,原稱安徽省地質局,主要承擔國家和安徽省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任務。
1983年11月,更名為安徽省地質礦產局,實行省政府和地礦部(國土資源部)雙重領導以部為主的領導體制,兼行全省地礦行政管理職能。
1999年7月由國土資源部劃歸安徽省管理,2000年3月省直機關機構改革,我局地礦行政管理職能並入新組建的國土資源廳,主體仍獨立運作,為省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