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質大學古生物研究院
Ⅰ 河北地質大學考研需要什麼教材,考什麼科目
一、河北地質大學考研,專業很多,各專業考試科目和參考教材不同。
如:
1、金融(專專業學位):
(1)初試屬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3數學三
④431金融學綜合
(2)復試科目:
證券投資學
(3)同等學歷加試科目:
①國際金融
②商業銀行經營學
(4)其中:431金融學綜合參考教材:
①《金融學》東南大學出版社,作者:牛建高;
②《公司理財》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作者:陳雨露。
二、全部專業的考試科目和參考教材,可上河北地質大學研究院官網,查看:《河北地質大學2017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專業目錄》、《河北地質大學2017年碩士研究生考試參考范圍》。
Ⅱ 河北地質大學的辦學歷史
地質部宣化地質學校 1953年,建立宣化地質學校。
1954年,由華北地質局領導改為由部直接領導;同年舉行第一屆新生開學典禮。
1955年,學校法定名稱由「中央人民政府地質部宣化地質學校」,改為「地質部宣化地質學校」。 學校建立了礦產地質和勘探專業科,以及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體育、制圖、工程力學、測量、礦物、岩石、普通地質、勘探技術等13個學科委員會。
1956年 ,水文地質專業改名為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專業。經地質部批准,將原礦產專業科、水文物探專業科撤消。分設3個專業科,即:地質科、物探科、財會科。
1957年 ,學校組成體育、數學、語文、政治、化學、物理、制圖、工程力學、勘探技術、普通地質、構造礦床、工程地質、專門水文地質、建築工程學與地貌學、普通水文與水力學、地質機構會計核算、統計學原理、國民經濟與政治經濟學18個學科委員會;增設統計專業。
1960年,增設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勘探、探礦機械兩個專業;成立函授科。
1961年,撤銷探礦機械專業。
1962年 ,撤銷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勘探專業(簡稱石油專業),留下礦產地質勘探(簡稱礦產地質專業)、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計統財會(簡稱計財專業)3個專業;停開函授教育。
1965年,歸屬河北省地質局領導。
1970年,學校校名改為「河北省宣化地質學校」。
1971年,改辦河北地質學院,學院以省管為主,黨的關系隸屬院所在地市黨委。 河北地質學院 1972年,學院建立地質經濟管理系,設計劃統計和財務會計兩個專業,面向全國招生。
1973年,原政治教研組改為馬列主義教研室。
1974年 ,成立探礦工程系;建立了同位素實驗室(以鉀氬法為主)、差熱分析實驗室、X光衍射實驗室、孢粉實驗室、電模擬實驗室。同位素實驗室以後發展為碳同位素及碳14實驗室、包裹體測溫實驗室、光譜實驗室,逐步組成綜合性測試實驗室(或測試中心)。
1976年,學院增設地震專業。
1977年,學院成立岩礦分析系,1980年撤銷。
1978年,改為實行地質總局、河北省雙重領導,以地質總局為主。
1979年,建立了4個研究室。即:燕山雜岩地質研究室、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研究室、水文物探研究室、地質經濟研究室。
1981年,將地質經濟管理系的地質經濟管理專業劃分為地質財務會計、地質計劃統計兩個專業。
1982年,學院成立德育教研室;探工系撤消。
1984年,將水文專業改為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水文系改為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系(水文系)。
1985年,地礦部決定:河北地質學院遷至石家莊市。
1986年 ,院黨委討論將「勤奮、求實、團結、創新」八個字正式確定為本院校風;開始招收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地質學、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學、經濟與管理等3個門類、6個專業15個研究方向。
1987年,地質經濟研究室升格為地質經濟研究所。
1988年,「成礦學與預測找礦方法研究所」正式成立;舉辦高等函授教育。
1989年,89級新生在新校舉行開學典禮。 石家莊經濟學院 1996年,河北地質學院更名為石家莊經濟學院;撤消資源科學技術系、環境與工程系;成立資源與環境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原教務處體育教研室升格為體育課教學部。
1998年,在教育部組織的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中我院為合格學校。
2000年,全面試行學分制管理辦法。
2001年,成立了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現代管理研究所;我院地層古生物及前寒武紀地質學家杜汝霖教授榮獲第七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2003年 ,對原有教學單位進行了適當調整,成立了18個學院,2個中心、1個部、4個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資格,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學、企業管理、礦產普查與勘探3個學科成為我院首批碩士點。
2006年,獲得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地質工程,會計學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2010年,獲得工程碩士(地質工程)和工商管理碩士(MBA)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
2011年,獲得地質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和工商管理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2013年,國土資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簽署「省部共建石家莊經濟學院協議」,學校成為省部共建大學。
2014年,獲得會計碩士和金融碩士兩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 河北地質大學 2016年3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石家莊經濟學院更名為河北地質大學。
Ⅲ 北大最好的專業
北京大學是抄我國數一數二的大學,是許多學子的嚮往之地,而在北大本科開設的35個本科專業中,最有前途的專業是古生物學專業,這個專業大多數人應該是沒有聽說過,在大眾看來,有前途的專業大概是法律、醫學等這些。
古生物學是用化石和古老生命痕跡進行生物學研究、探討古代生命的特徵和演化歷史、討論重大的生命起源和生物絕滅與復甦時間、探索地球演化歷史和環境等方面的基礎性學科,聽起來就挺高大上的。
簡單來說,現代古生物學是生命科學、地理科學和環境科學的交叉學科,古生物學專業的畢業生能夠從事工作范圍也較為廣泛,如科研、教學、生產及管理等工作。
目前僅有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河北地質大學存在這一學科,並且南京大學的古生物學專業還是兩年一招,北大古生物學專業創造了連續6年僅有1人的記錄。
Ⅳ 誰能詳細介紹一下石家莊經濟學院的情況
石家莊經濟學院(原河北地質學院)始建於1953年,原隸屬於國土資源部,1985年遷至石家莊市,2000年經國家高教體制改革為中央與河北省共建,以河北省管理為主。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已成為一所面向全國招生、就業,兼有經、管、理、工、文、法等多科性的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同時,學校又是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的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其碩士學位授權專業涵蓋經濟、管理、工學三大學科門類。學校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東南高校區(石家莊市槐安東路136號),校園建築新穎別致,林木蔥郁,環境優雅宜人,充滿現代文化氣息,不愧為莘莘學子求學深造的知識殿堂。
學校設制
學校設有經貿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會計學院、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法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勘查技術學院、資源學院、工程學院、寶石與材料工藝學院、數理學院、國際交流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華信學院等18個二級學院和體育課教學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培訓中心,共21個教學單位。設有37個本科專業(其中7個專業為國家管理專業)和28個高職專科專業,現有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等各類在校生22000餘人。學校還設有經濟研究所、現代管理研究所、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光電技術研究所等科技開發機構,以及「水資源可持續開發與利用」、「企業管理」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重點學科。
學院人才
學校擁有一支政治和業務素質高的教育、教學、科研工作隊伍。現有教工1420人,其中專任教師876人,正副教授334人,他們中既有享譽國內外的資深學者(著名地質學家杜汝霖教授榮獲我國地球科學界最高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獎),也有一批嶄露頭角的中青年學術骨幹。學校在突出教學中心地位的同時,大力開展科研科技開發工作,近年來,共承擔科研項目680餘項,其中國家級35項、省部級190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310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150餘部,所辦學術期刊《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當代經濟管理》在國內外公開發行。
學校圖書館藏書
學校圖書館藏書130餘萬冊,其中電子圖書4800餘種、中外文期刊2000餘種,專業技術資料30000餘份。有自然類地學博物館,館藏標本30000多件,其中不乏國家級珍寶寶玉石、恐龍古生物化石等各種標本。學校建有各類實驗室50多個、16個教學實習基地,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值7000餘萬元,有校園網、遠程教育基地、CAI課件製作中心和49個多媒體網路教室。
學校始終把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積極調整專業結構,加大教學改革力度,發揮多學科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優勢,按照「基礎厚、知識寬、能力強、素質高」的人才培養要求,突出對學生創新觀念、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並成效顯著,在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舉辦的「挑戰杯」首屆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學校成為河北省唯一一所進入決賽的高校,並獲銀獎,2004年又獲一銀二銅的好成績。該校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多次榮獲中宣部、團中央、教育部的表彰。學生外語四級過級率、計算機過級率、畢業生一次就業率等歷年名列河北省高校前茅。該校學生代表隊在2002年和2003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分別榮獲一等獎和二等獎,在2003年10月CCTV杯英語競賽中又取得華北地區二等獎的好成績。近幾年來,該校學生體育運動代表隊多次在國際和全國體育賽事中獲得突出成績,2003年獲得中國九寨天堂山地戶外挑戰賽冠軍;2004年在全國大學生運動會足球決賽中獲得第四名。河北省的攀岩、定向越野訓練基地設在該校,第三屆中國大學生攀岩錦標賽暨國際邀請賽於2005年9月在該校舉行。
學院交流
建校50多年來,學校已為國家各部委、社會各部門培養了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等不同層次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近5萬名,畢業生遍及全國各地,許多優秀畢業生已成為所在單位的總經濟師、總會計師、總工程師、律師或擔任重要領導職務。學校還一直積極而廣泛地開展同國際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近年來曾派出百餘名師生赴美、英、日、加、法、德、意、俄、西、荷、比、菲、新、奧、挪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科技合作、學術交流和學習。學校還招收留學生,聘請外籍專家學者來學校講學和長期任教,與美國布郎學院、日本鹿兒島經濟大學、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技術大學、澳大利亞查理斯竇大學、英國基爾大學、加拿大聖力嘉應用文理學院、德國威斯瑪大學、芬蘭沙沃理工學院、挪威奧斯福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或合作辦學。
面向21世紀,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學校正以嶄新的面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實施教育改革,培養優秀的跨世紀人才,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事業作貢獻。
2005年該校本科專業按大類式(本科專業目錄二級分類)招生,學生入學後實行通識教育,三年級根據社會需求、本人志願和學校教學資源等,在專業大類內相對自主地進行專業選擇,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學院歷史沿革
學院歷史沿革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歷史是川流不息的,世界是變化更新的。石家莊經濟學院在五十年的辦學歷程中,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也存在一些不足,既有豐富的經驗,也有令人深思的教訓。沿著學院五十年建設與發展的歷史足跡,剖析問題,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揚長避短,為實現該校全面振興與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憶往昔,勤奮求實,團結創新,精心培育英才;
看今朝,繼往開來,走向世界,全力創建名校。
地質部宣化地質學校時期
(1953——1971年)
宣化地質學校在18年的歷史中辦出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為地質行業培養了大批中等專業技術人才與經濟管理人才。正是宣化地質學校卓有成效的建設與發展,為河北地質學院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宣化地質學校的光輝歷史照耀著我們新的征程。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河北地質學院時期
(1971——1996年4月)
河北地質學院的誕生與發展是該校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和里程碑,她為我國地質事業的建設與發展培養了大批地質、水文、物探、探工、岩分、會計、統計、管理等專門的技術人才和經濟管理人才,為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從塞北美麗的古城宣化到具有現代化氣息的新型省會城市石家莊,凝結著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持和創業者的心血與汗水,凝聚著廣大教職工的青春、智慧與貢獻。歷史永遠記得他們,後人永遠感激他們。
1971年11月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石家莊經濟學院時期
(1996年5月——2003年7月)
變化是宇宙間普遍的規律,可謂滄海桑田。從河北地質學院到石家莊經濟學院的變更,正是世間變化的力量作用的結果,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石家莊經濟學院繼承了宣化地質學校、河北地質學院的光榮傳統與優秀的教風、學風、校風,並加以弘揚與創新,形成了獨特的校園文化。在新的時期,石家莊經濟學院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與發展的需要,適應了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知識經濟新時代的需要。如今,石家莊經濟學院正在以新的姿態,昂揚向上,與時俱進,一所工、管、經、法、文、理等多學科交融滲透的省內一流、國內知名,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大學正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1996年5月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部分知名教授簡介
〔2003年部分知名教授簡介〕
建校近五十年來,全校師生員工為學校的建設、改革與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尤其是教授、專家、學者時刻關注學校的興衰,為了祖國的教育與科技事業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和才智。學校永遠記得他們,學生永遠感激他們。
劉路 邵克忠 李祚俊 馬乾樂 杜汝霖
盧耀如 劉光亞 劉建勛 徐海江 周振玲
蘇伯苓 賈貴廷 龐其清 曹成 張洪
董兆祥 楊昌明 牛樹銀 郝東恆 田立富
孫班軍 張瑞恆 劉雲 史繼忠 劉亞民
孫衛東 邵愛軍 張紅保 孫愛群 劉唐生
宋德文 王金山 郝建民 王彥祺
部分知名校友簡介
〔部分知名校友簡介〕
建校五十年來,該校培養各類人才36000餘名,他們為祖國的建設與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是學校的自豪與驕傲。昨天,母校哺育你們,今天母校以你們為榮。願我們攜起手來,為學校的改革與發展,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更大的貢獻。
這里僅收錄了博士生導師、副廳級以上幹部等部分校友的業績(按姓氏筆劃排序),願他們敬業創新的精神激勵全院師生及廣大校友齊心協力、和衷共濟、奮發圖強,迎接石家莊經濟學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馬國璽 馬秉奎 王光遠 王殿琦 毛景文
石崑山 朱井泉 李建新 李勝榮 杜建國
吳玉才 吳愛民 宋永祺 侯增謙 楊世忠
楊金忠 楊詠中 楊建軍 胡 軍 唐 波
武 勝 武 強 鄭海飛 趙全樂 段怡春
徐 備 徐德明 聶鳳軍 雷振明 樊春福
專業
〔專業〕
工程管理專業
市場營銷專業
工商管理專業
財務管理專業
會計學專業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行政管理專業
統計學專業
金融學專業
經濟學專業
英語專業
土木工程
環境工程專業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
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廣告學專業
法學專業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現任領導
郝東恆:黨委書記,負責黨委全面工作。分管組織、財務、發展規劃工作。
辛彥懷:院長,負責行政全面工作。分管紀檢、監察、審計、依法治校、人事、外事、老幹部和西校區工作。
張紅保:黨委副書記,分管宣傳、統戰、工會、教代會、學生和共青團工作。
李相佑:副院長,分管設備資產處、博物館和育才校區工作。
張舉鋼:副院長,分管科研工作和學術傳播中心工作。
張偉良:副院長,分管教學工作和現代教育中心、研究生學院、實驗實踐教學中心工作。
劉建平:副院長,分管後勤、校產和圖書館工作。
該校地質勘探是國管專業。
Ⅳ 河北師大與河北地質大學哪個好
首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兩所學校。
河北地質大學前身為石家莊經濟學院,年更名成功。這所大學最早可以追溯到1953年,是國土資源部與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碩士一級學科:地質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碩士二級學科: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地球化學,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礦產普查與勘探,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地質工程,會計學,旅遊管理,技術經濟與管理,企業管理,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資源與環境保護法學
省級重點學科
企業管理,水文學及水資源,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礦產普查與勘探,技術經濟及管理
省級重點發展學科
土地資源管理,會計學,經濟法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國家級特色專業
資源勘查工程、工商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省級特色專業
勘查技術與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專業
碩士點9個,目前暫無培養博士的能力。河北省內高校排名第十二名。
河北師范大學: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創建於北京的順天府學堂和1906年創建於天津的北洋女師范學堂,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為河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教育部共建大學、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實施高校。專業方面,生物,數學,外語,歷史等專業具有很強實力。其中尤以生物類專業突出。
碩士點90個,博士點25個。河北省內高校排名第4名。
不難看出,從綜合實力來看河北師范大學更勝一籌。專業分出較為均衡。河北地質大學,在河北地質學院,地質類的專業,具有特色,後辦學方向,又趨向於經濟類,更名為石家莊經濟學院,現在重新更名為河北地質大學,不知道未來該校是走向綜合類方向,還是重新走回地質特色的方向,均有待觀察。
Ⅵ 石家莊所有的大學有哪些
石家莊的大學主要有:
1、河北師范大學
2、石家莊鐵道大學
3、河北醫科大學
4、河北科技大學
5、河北經貿大學
6、石家莊經濟學院
7、石家莊學院
8、河北體育學院
9、河北傳媒學院
10、河北外國語學院
11、河北美術學院
12、河北中醫學院
13、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
14、河北廣播電視大學
15、河北地質職工大學
拓展資料:
1、石家莊教育狀況簡介:
2014年,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含幼兒園)3255所,同比增加26所。其中,幼兒園1302所,同比增加75所;小學1378所,同比減少40所;中學415所(含初級中學218所、普通高中66所、九年一貫制學校79所、完全中學46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6所),同比減少6所;特教學校24所,與2013年持平;中等職業學校136所,同比增加2所;市屬高校5所,與2013年持平。
在校生1622591人,其中,在園幼兒284682人,小學生 720565人,初中生306998人,普通高中生167183人,特教學生1302人,中等職業教育生141861人,高校學生47781人。教職工116868人,專任教師 99708人。
2014年全市共有民辦教育機構(不含幼兒園)635所。其中,全日制學校160所,在校生147977人;民辦教育培訓機構475所,現有培訓學生130269人。制定出台《石家莊市「百千萬」名師培養工程實施意見(2014-2020年)》,計劃到2020年,全市第一層次名師(人民教育家)達到50~100人,第二層次名師(河北省特級教師、學科名師、骨幹教師)達到1000人,第三層次名師(市級學科名師、骨幹教師)達到10000人。開展骨幹教師、學科名師評選,2014年全市評選市級骨幹教師980名、學科名師321名。
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特級教師292人,其中,在職156人,退休135人,離休1人;省級骨幹教師447人,市級骨幹教師4050人;省級名師83人,市級名師1227人。
Ⅶ 中科院所有的研究所的級別是什麼
中科院的研究所相當於正廳級別。中國科學院屬於國務院主管的事業單位,內按照行政體制它不容應該分行政級別,如果按級別分,它屬於部長級,它下面的研究所為廳級。不過科技研究人員大都按照職稱拿工資,只有管理人員套用行政級別。
至於在研究所工作的人,不一定有編制,現在一般要博士才會有正式編制,研究生現在也很難進編制了。
(7)河北地質大學古生物研究院擴展閱讀:
在中科院的研究所里的全體人員,包括領導和清潔工,分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事業編制;第二種是項目聘用;第三種是勞務派遣。項目聘用就等同於無事業編制的正式員工,等同於企業編制。
不過,中科院的研究所,沒有企業編制這一說,只有事業編制和項目聘用, 碩士的都是項目聘用。在中科院的各研究所,大部分人是項目聘用。現在研究所也在慢慢改革,有事業編制的人,也是需要隔幾年簽一次合同的,合同到期後,可以續簽或者走人。
至於研究所裡面的勞務派遣方式,一般是清潔工、保安等這種臨時工。
Ⅷ 打算大學選地質學專業,有沒有學哥學姐介紹
地質學專業開設的學校是不少的,其中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武漢)、北京大學、西北大學、吉林大學的地質學實力較強,除此之外,985院校中的同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211院校當中的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華東)、中國礦業大學(徐州、北京)、長安大學,其他如成都理工大學、 河北地質大學、山東科技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桂林理工大學、東華理工大學等高校也可以考慮。如果本著搞科研的精神學地質學,本科畢業後繼續深造的話,地質學還可以考慮,如果本著找工作就業的話,地質學目前的就業情況不太好。
地礦油是一類很相似的高校,各自分屬不同的系統,並且在各自的行業內有著比很多其他院校更高的地位。地質類院校有一個傳統,除了南大、北大和西大之外,原地質部的五所直屬高校在行業內地位較高,這五所學校是:北京地質學院(南遷後即武漢地質學院,即分別是位於北京和武漢的中國地質大學,之所以地大有兩所完全是歷史問題,與北京地質學院「京校外遷」有關,兩校同根同源但現已分家)、長春地質學院(已合並至吉林大學,校址現為吉林大學朝陽校區)、成都地質學院(成都理工大學)、西安地質學院(已合並至長安大學)、河北地質學院(河北地質大學)。
傳統意義上的石油院校有幾所,如北京石油學院(1969年外遷至山東東營,現在分別是位於北京和山東青島的中國石油大學)、西南石油學院(西南石油大學)、大慶石油學院(東北石油大學)、江漢石油學院(長江大學)、西安石油學院(西安石油大學)、撫順石油學院(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礦業院校出名的有八所:徐州礦院(中國礦業大學) 、阜新礦院(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山西礦院(太原理工大學)、焦作礦院(河南理工大學)、西安礦院(西安科技大學)、邯鄲礦院(河北工程大學)、山東礦院(山東科技大學)、淮南礦院(安徽理工大學),也有不同程度地開設有地質類專業。
地質學專業主要學習地質類的基礎課程,除大學生都要學習的公共課——政治課、體育課、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算機類課程之外,主要的基礎課程為:普通地質學、結晶學與礦物學(晶體光學及光性礦物學)、岩石學(火成岩石學、變質岩石學、沉積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大地構造學、古生物學、地史學、地層學、第四紀地質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環境地質學、測量學等。由於地質類專業各有側重,這些基礎課在基礎地質類的專業會學的比較深,其他方向,如偏重石油地質的院校會著重學習沉積學、油氣田地下地質學、石油天然氣地質學、地震勘探原理、地球物理測井、油藏工程等,偏重固體礦產的院校會學習礦產勘查學、礦山地質學、找礦勘探方法等,偏重煤田地質的院校會學習煤岩學、煤(田)地質學、瓦斯地質學、礦井地質學、礦圖、采礦工程、煤田勘探等。海洋、水利類的高校還會開設海洋地質學、物理海洋學、水文地質學等。
地質類專業在校期間會安排野外實習,有認識實習、填圖實習、測量學實習、生產實習等,大多要出野外。
Ⅸ 石家莊哪裡有幫忙填報高考志願的機構
河北拓智,石家莊填報高考志願建議大家多咨詢了解,最近高考改革,好多地方和之前都不一樣了,2020年開始一二本合並,到時候更不好選,而且已經復讀一年了,爭取今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