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北京地質大學方偉

北京地質大學方偉

發布時間: 2021-02-09 05:25:23

A. 盧雙舫的發表論著

1、盧雙舫,薛海濤,李吉君等,天然氣生成過程中碳氫同位素分餾的動力學及其應用,石油工業出版社,2010,共190頁
2、盧雙舫,張敏主編,油氣地球化學,石油工業出版社,2008,共320頁
3、盧雙舫,付廣,王朋岩等,天然氣富集主控因素的定量研究,石油工業出版社,2002,共230頁
4、盧雙舫,有機質成烴動力學理論及其應用,石油工業出版社,1996,共128頁
5、趙孟軍,周興熙,盧雙舫等,塔里木盆地天然氣分布規律及勘探方向,石油工業出版社,2002
6、趙孟軍,盧雙舫等,塔里木盆地天然氣成藏與勘探,2003,石油工業出版社,
7、黃第藩,張大江,張林曄等,中國未熟-低熟石油成因機制、成藏條件及勘探方向,執筆萬字,石油工業出版社,2003,
8、龐雄奇等,煤系源岩排烴門限控油氣理論及其應用,執筆6萬字,石油工業出版社,2001
9、黃第藩,秦匡宗,王鐵冠,趙錫嘏等,煤成油的形成和成烴機理,執筆8.8萬字,石油工業出版社,1995
10、黃第藩,秦匡宗,王鐵冠,趙錫嘏等,Formation and mechanism of oil from coal,執筆8.8萬字,石油工業出版社,1997
11、黃第藩,王鐵冠,華阿新,黃曉明等,煤成油地球化學新進展,執筆3.8萬字,石油工業出版社,1992
12、黃汝昌主編,中國低熟油及凝析氣形成與分布規律,執筆3.8萬字,石油工業出版社,1997
13、付曉泰,趙錫嘏,盧雙舫,劉曉艷,王振平,大學化學基礎,執筆10萬字,哈工大出版社,1995
14、劉曉艷,盧雙舫,石油有機地球化學,哈工大出版社,1993 1. 盧雙舫,李嬌娜,劉紹軍,馮子輝,李井坤,霍秋立,王雪,薛海濤,李吉君,申家年,2009,松遼盆地生油門限的重新釐定及其意義,石油勘探與開發(EI源刊),36(2):166-173
2. 盧雙舫,李占東,李吉君,劉紹軍,黃振凱,申家年,薛海濤,2009,吐哈盆地低熟氣評價的化學動力學方法及其應用,地球化學,38(1):68-74
3. 盧雙舫; 王瓊; 李吉君; 劉紹軍; 申家年; 薛海濤,2008, 低熟氣評價方法及其在松遼盆地北部的應用, 天然氣地球科學,19(1):8-12
4. 盧雙舫; 劉紹軍; 申家年; 薛海濤; 徐慶霞; 胡慧婷; 王民,2008, 評價生物氣生成量、生成期的元素平衡法及其應用, 地學前緣,15(2):195-199
5. 盧雙舫; 徐慶霞; 劉紹軍; 申家年; 薛海濤; 王民; 胡慧婷,2008, 評價生物氣生成量、生成期的碳同位素平衡法及其應用, 沉積學報,26(2):308-313
6.盧雙舫; 黃振凱; 劉紹軍; 劉海英; 王民; 申家年; 薛海濤,2008, 吐哈盆地生物氣—低熟氣評價的元素平衡法及其應用 , 沉積學報,26 (6) : 1063-1070
7. 盧雙舫,紀賢偉,王躍文,薛海濤,申家年,2008,松遼盆地濱北地區油氣運移與油源對比,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27(2):1-3
8. 盧雙舫,李冬,王躍文,馮子輝,李吉君,申家年,2007,傾油性有機質成輕質油的評價方法探討及應用,石油學報,28(5)63-71
9. 盧雙舫, 許鳳鳴,申家年,方偉,薛海濤,2007,松遼盆地齊家-古龍凹陷凝析油氣藏成因,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32(2):209-212
10. 盧雙舫,鍾寧寧,薛海濤,潘長春,李吉君,李宏濤,2007,碳酸鹽岩有機質二次生烴的化學動力學研究及其意義,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 37(2):178-184
11.盧雙舫,王民,王躍文,徐立恆,薛海濤,李吉君,2006,密閉體系與開放體系模擬實驗結果的比較研究及其意義,沉積學報, 24(4): 282-288
12.盧雙舫,徐立恆,申家年,張斌,2006,富台油田成烴期與生排烴期的匹配關系,新疆石油地質, 27(3) :270-272
13.盧雙舫,李吉軍,薛海濤,黃光玉,徐立恆,2006,碳同位素分餾模型比較研究,天然氣工業,26(7):1-4
14.盧雙舫,李吉君,薛海濤,徐立恆,2006,油成甲烷碳同位素分餾的化學動力學及其初步應用,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36(5): 826-829
15.盧雙舫; 許鳳鳴; 王躍文; 李吉君; 申家年,2006,腐泥型有機質發育區凝析油(氣)、輕質油資源評價方法探討及其應用 , 第四屆油氣成藏機理與資源評價國際學術研討會,
16.盧雙舫; 郭春萍; 申家年; 王峰; 廖前進; 於俊利,2005,化學動力學法在黃驊坳陷未熟—低熟油資源評價中的應用 ,中國石油勘探,(6):18-23
17. 盧雙舫. 劉新穎. 王振平. 王躍文. 2005松遼盆地深層剝蝕量探討及其意義,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24(1),20-22
18 盧雙舫; 鍾寧寧; 薛海濤; 李吉軍; 李宏濤,2005,碳酸鹽岩有機質二次生烴的化學動力學研究及其意義 ,第十屆全國有機地球化學學術會議,37(2):178-184
19. 盧雙舫; 申家年; 薛海濤; 王躍文; 劉新穎; 李宏濤,2005,松遼盆地齊家-古龍凹陷凝析油藏成因機制研究 , 第十屆全國有機地球化學學術會議,32(2):209-212
20.盧雙舫; 李吉軍; 薛海濤; 申家年; 王躍文,2005,有機質成氣過程中碳同位素分餾的Rayleigh模型和動力學模型的比較研究 , 第十屆全國有機地球化學學術會議,
21. 盧雙舫; 李吉軍; 薛海濤; 王躍文; 申家年,2005,油成氣過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餾的動力學研究 , 第十屆全國有機地球化學學術會議,
22.盧雙舫; 徐立恆; 申家年; 王躍文; 薛海濤,2005,密閉體系與開放體系模擬實驗結果的比較研究及其意義 , 第十屆全國有機地球化學學術會議,
23. 盧雙舫. 李吉軍. 楊峰平. 沈占鋒. 李宏濤. 2004,齊波夫方法在天然氣儲量預測中的應用,天然氣工業,24(4),13-15
24. 盧雙舫,2004,塔里木盆地天然氣成藏條件及勘探方向 , 大慶石油學院,
25. 盧雙舫; 薛海濤; 付曉泰; 康萬利; 王朋岩; 王振平; 朱元海; 王雅春; 張雲祥; 劉為付; 沈占鋒,2004,泡沫復合驅中天然氣在油、水相分配的動態研究 , 大慶石油學院,
26. 盧雙舫,王朋岩,付廣,張雲峰,2003,從天然氣富集的主控因素剖析我國主要含氣盆地天然氣的勘探前景,石油學報,24(3):34-37
27.盧雙舫,李宏濤,付廣,王朋岩,張雲峰,2003,天然氣富集的主控因素剖析,天然氣工業,23(6):7-11
28. 盧雙舫,申家年,王振平,李春,2003,海拉爾盆地煤層氣資源評價及潛力分析,煤田地質與勘探,31(6):28-31
29. 盧雙舫,薛海濤,鍾寧寧,2003,地史過程中烴源岩有機質豐度和生烴潛力變化的模擬計算,地質論評,49(3),292-297
30.盧雙舫,薛海濤,鍾寧寧,2002, 石油保存下限的化學動力學研究 ,石油勘探與開發,29(6):1-3
31.盧雙舫,劉曉艷,付曉泰,馮亞麗,王振平,薛海濤,未熟-低熟油生成的化學動力學理論及其初步應用,沉積學報,2001, 19(1)130-15
32.盧雙舫; 趙孟軍; 付廣; 王朋岩,2001, 塔里木盆地庫車油氣系統富氣的主控因素分析 ,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33
33.盧雙舫; 趙孟軍; 付廣; 王朋岩,2001, 塔里木盆地庫車油氣系統富氣的主控因素分析 , 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5(3):10-13
34.盧雙舫; 劉曉艷; 付曉泰; 王振平; 馮亞麗; 方立敏; 薛海濤; 曲佳燕; 王雅春; 任慶東; 王峰,2001, 未熟低熟油生成的化學動力學理論及其在松遼、外圍盆地的應用研究 , 大慶石油學院,
35.盧雙舫,馮亞麗,劉曉艷,付曉泰,2000,與未熟-低熟源岩有關的有機質樣品的宏觀熱解特徵及其意義,石油勘探與開發,27(1):16-19
36.盧雙舫,王雅春,龐雄奇,薛海濤,2000,影響煤系源岩排烴門限因素的模擬計算,石油大學學報,24(4):48-57
37. 盧雙舫; 王振平; 付曉泰; 劉曉艷; 趙孟軍,2000, 從成油成氣期論塔里木盆地的油氣勘探 , 石油學報,21(4):7-12
38.盧雙舫,付曉泰,李啟明,劉曉艷,馮亞麗,2000,塔里木盆地熟化有機質成烴動力學模型原始參數的恢復及意義,地質論評,46(5):556-560
39.盧雙舫,王振平,馮亞麗,趙孟軍,1999,塔里木盆地氣源岩有效性判別標准研究,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4):299-301
40.盧雙舫,付曉泰,薛海濤,王峰,王雲龍,1999,松遼盆地北部未熟—低熟油資源評價,中國石油勘探, 4(4):43-47
41. 盧雙舫,王朋岩,劉曉艷,海拉爾盆地媒系源岩烴源條件評價,見蘇樹林等編,大慶油田發現40周年論文集,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9,118-128
42.盧雙舫,陳昕,付曉泰,1997,台北凹陷有機質成烴動力學模型及其應用,沉積學報, 15(2):126-129
43.盧雙舫,付曉泰,陳昕,曲佳燕,薛尚義,1997,原油族組分成氣的化學動力學模型及其初步應用,地質學報, 71(4): 367-373
44.盧雙舫,王子文,陳昕,1997,成烴動力學模型在呼和湖凹陷烴源岩評價只中的應用, 中國石油勘探,1997,2(1),41—46
45.盧雙舫,王子文,付曉泰,王振平,1996,鏡質體成烴反應動力學模型的標定及其在熱史恢復中的應用,沉積學報,14(4):24-30
46.盧雙舫,付曉泰,王振平,曲佳燕,1996,煤岩有機質熱模擬成油、成氣動力學模型及其標定,地質科學, 17(1) :47-53
47.盧雙舫,趙錫嘏,王子文,劉曉艷,黃第藩,1996,煤成烴生成和運移的模擬實驗──芳烴產物的特徵及其意義 ,石油學報,17(1):47-53
48. 盧雙舫; 付曉泰; 劉曉艷; 曲佳燕,1996,油成氣的動力學模型及其標定 ,天然氣工業,16(6):6-8
49.盧雙舫,黃第藩,程克明,姜春慶,1995,煤成油生成和運移的模擬實驗的甾萜標記物特徵及其意義,沉積學報, 13(4): 93-98
50. 盧雙舫; 劉曉艷; 曲佳燕; 王子文,1995,海拉爾盆地呼和湖凹陷有機質原始生烴潛力和原始豐度的恢復,大慶石油學院學報19(1):31-34
51.盧雙舫; 王子文; 黃第藩; 趙錫嘏; 劉曉艷,1995,煤岩顯微組分的成烴動力學,中國科學(B)輯, 25(1):101-107
52.盧雙舫,黃第藩,程克明,1994,煤成烴生成、運移模擬實驗的固體殘樣特徵及其演化,石油勘探與開發, 21(3):46-51
53.盧雙舫,趙錫嘏,黃第藩,王子文,劉曉艷,1994,煤成烴的生成和運移的模擬實驗研究Ⅰ.氣態和液態產物特徵及其演化,石油實驗地質, 16(3): 290-302
54.盧雙舫,劉曉艷,王子文,乾酪根類型數值化的再探討,大慶石油學院學報,1993(增刊)(2),第85頁—第88頁
55. 盧雙舫; 王子文; 伍如意,1990,一種新的生、排油量計算模式探討及其在松遼盆地北部西區的應用 ,大慶石油學院學報,14(3):7-12
56. 盧雙舫,李泰明,郭慶福,劉躍光,孔慶雲,1988,逐步判別分析法在松遼盆地西部地區油源對比中的應用,大慶石油學院學報, 12(4): 1-6
57. 盧雙舫,龐雄奇,李泰明,陳章明,1986,乾酪根類型數值化探討,天然氣工業, 6(3):17-23
58、Study on the threshold value of organic enrichment of carbonate as gas source rocksScience in China, Ser.D 2004(S2)
59、Zhong ningning ,Lu shuangfang, Huang,long,ets .TOC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thermal evolution of source rock and its controls ,Science in China, Ser.D,2004(S2)
60、LU Shuangfang Liu shaojun,Shen jianian, etc. Application of Element Balance Method to Evaluate the Quantity and Period of Biogas Generation,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8(2)
61、Li Jijun, Lu Shuangfang,A study of the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genesis of hydrocarbon natural gas in the Xujiaweizi fault dpression,Acta Geologica Sinica,2008(3)
62、 王民; 盧雙舫; 樊立新; 王躍文; 秦培銳;2009,一種新的合採井單層貢獻率定量方法 ,大慶石油學院學報,33(1),5-7
63、 丁安娜; 盧雙舫; 馮子輝; 惠榮耀; 方偉; 王躍文,2008, 生物氣源岩中原核生物改性指標與評價新方法 , 石油勘探與開發,35 (1):59-66
64、 徐立恆; 盧雙舫; 陳踐發; 李吉君; 馬廣宇; 李玲,2008, 徐家圍子斷陷深層烴源岩生氣評價 , 石油學報,29(6):846-852
65、李吉君,盧雙舫,薛海濤,胡國藝,謝增業,徐慶霞,2008,川東北飛仙關鮞灘氣藏天然氣運聚效率,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33(4)565-571
66、王民,盧雙舫,胡慧婷,申家年,薛海濤,2008,有機質生成生物氣的生化動力學模型及其應用,石油學報,29(1)75-78:4-7
67、薛海濤; 王歡歡; 盧雙舫; 鍾寧寧,2007,碳酸鹽岩油源岩有機質豐度分級評價標准 ,沉積學報,25(5):782-786
68、王民; 盧雙舫; 王永鳳; 馬野牧; 張居和,2007,BP人工神經網路在合採井單層產能貢獻率配分中的應用 , 大慶石油學院學報,31(6):8-21(122)
69、王民; 盧雙舫; 胡慧婷; 申家年; 薛海濤,2007,生物氣生成的化學動力學模型及其應用——以柴達木盆地為例 ,地質學報,81(3):428-432
70、王躍文; 盧雙舫; 惠榮耀; 丁安娜,2006,松遼盆地濱北地區生物氣資源量預測 , 天然氣工業,26(7):18-21
71、薛海濤; 石涵; 盧雙舫; 申家年,2006,碳酸鹽岩氣源岩有機質豐度分級評價標准研究 , 天然氣工業,26(7):25-48
72、 薛海濤; 盧雙舫; 張學軍; 李政; 申家年,2006,濟陽坳陷下古生界碳酸鹽岩烴源岩評價 , 地球化學,35(6):609-614
73、王躍文,盧雙舫,方偉,張居和,黃修平,2005,多層合採產能配比的演算法研究及應用,石油實驗地質,27(6):630-634
74、 薛海濤; 盧雙舫; 付曉泰,2005,甲烷、二氧化碳和氮氣在油相中溶解度的預測模型 ,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6(4):444-449
75、 申家年. 盧雙舫. 2005,氣洗作用對油氣組分影響的理論探討 ,地球化學,34(2):161-172
76、鍾寧寧. 盧雙舫. 黃志龍. 張有生. 薛海濤. 潘長春. 2004,烴源岩生烴演化過程TOC值的演變及其控制,中國科學D輯,34(S1):120-126
77、 薛海濤. 盧雙舫. 鍾寧寧. 2004,碳酸鹽岩氣源岩有機質豐度下限研究,中國科學D輯,34(s1):127-133
78、 鍾寧寧; 盧雙舫; 黃志龍; 張有生; 薛海濤,2004,烴源岩TOC值變化與其生排烴效率關系的探討 , 沉積學報,22(5):73-78
79、薛海濤,盧雙舫,付曉泰,胡春明.溶氣原油體積系數、密度的預測模型.地球化學,2003,32(6):613~618
80、趙孟軍,盧雙舫,2003,庫車凹陷兩期成藏及其對油氣分布的影響,石油學報,24(5):16-20
81、薛海濤,盧雙舫,付曉泰,張楊學,張斌,2003, 烴源岩吸附甲烷實驗研究 ,石油學報, 24(6):45-50
82、 趙孟軍; 盧雙舫; 李劍,2002, 庫車油氣系統天然氣地球化學特徵及氣源探討 , 石油勘探與開發,29(6):4-7
83、 趙孟軍,盧雙舫,王庭棟,李劍,2002,克拉2氣田天然氣地球化學特徵與成藏過程,科學通報, 47(s):109-115
84、田春志,盧雙舫,付曉泰,李啟明,2002,塔里木原油高壓條件下油裂解成氣的化學動力學模型及其意義,沉積學報,20(3):488-492
85、劉曉艷,盧雙舫,依英傑,2000,海拉爾盆地煤及煤系泥岩生排烴定量評價,煤田地質與勘探,41(6),17-19
86、趙孟軍; 盧雙舫,2000,原油二次裂解氣——天然氣重要的生成途徑 , 地質論評,46(6):645-650
87、黃第藩,盧雙舫,1999,煤成油地球化學研究的現狀與展望,地學前緣, 6(增刊),183—194
88、趙孟軍,周興熙,盧雙舫,1999,塔里木盆地——富含天然氣的盆地,天然氣工業,19(2),13-18
89、FU Xiaotai(付曉泰), WANG Zhenping(王振平), LU Shuangfang(盧雙舫), 1996,Mechanisms and solubility equations of gas dissolving in water , SCIENCE IN CHINA(Series B), Vol.39, No.5:500-508
90、王子文,盧雙舫,趙錫嘏,劉曉艷,1991,原始有機質豐度的恢復及其意義,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10(4):20-26
91、Li Taiming, Lu Shuangfang, A numberic Kerogen type index, Joun. Of Petroleum Geology, 1990(1), P101-107

B. 北京大學醫學部校友會的校友會組織

一、名譽會長:韓啟德 王德炳 鍾南山
二、會長:柯楊
三、常務副會長:李鷹
四、副會長:閆敏 方偉崗 王憲 呂兆豐
田曉明(北美) 徐韜(北美)
李深和(香港) 郭康寧(澳門)
五、常務理事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 61人)
於欣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第六醫院所院長
馬大龍 北京大學免疫學系教授
巴德年 浙江大學醫學院院長 院士
方偉崗 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
牛本周 北京仁和醫院院長
王興 中華口腔醫學會會長
王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
王杉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
王忠誠 北京天壇醫院名譽院長、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 院士
王憲 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
王維民 北京大學醫學部教育處處長
王德炳 北醫校友會法人代表、會長
王融 紐約校友會
馮越 亞特蘭大校友會
田偉 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
田曉明 華盛頓校友會
石鵬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
劉玉村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
劉宏偉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教辦主任
劉俊義 北京大學葯學院院長
劉雁飛 衛生部科教司司長
呂兆豐 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孫莉莉 北醫校友會副秘書長
朱衛國 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黨委書記
祁國明 中華醫學會副會長
那彥群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北京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長
閆敏 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
齊小秋 衛生部疾病控制局局長
張虎翼 北卡校友會
張愛莉 北京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張鑒 南加州校友會
李立明 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副院校長
李深和 香港校友
李鷹 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
肖淵 北京大學醫學部兩辦主任
辛兵 中國科技館副館長
陳仲強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
孟昭群 北京大學醫學部在職培訓中心副主任
尚少梅 北京大學護理學院黨委書記
林叢 北京大學醫學部人事處處長
林惠青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
俞光岩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院長
姜輝 北京大學醫學部宣傳部部長
柯楊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常務副主任
段麗萍 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助理、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護理學院院長
胡永華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趙平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原院長
鍾南山 中華醫學會會長、院士
徐善東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黨委副書記
徐韜 波士頓校友
敖英芳 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黨委常委、北京大學醫學部黨委書記
郭岩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郭康寧 澳門校友
曹榮桂 中國醫院協會會長
黃健怡 休斯敦校友會
游偉程 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北京腫瘤醫院院長
董哲 北京大學醫學部國際合作處處長
韓啟德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醫學部主任、院士
韓曉哲 波士頓校友會
管仲軍 首都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
六、秘書處成員
1、秘書長: 肖淵
2、副秘書長:孫莉莉、張蕾、姜輝、尚少梅、徐善東、李紅、侯卉、李海峰、畢志林、劉宏偉

C. 方偉的其他信息

與兒子對簿公堂以及婚禮取消,讓齊秦愁腸百結。他反思自己走過的路:當初年少輕狂,與方美芳生下兒子方偉,釀下的這杯苦酒讓他這些年無法得到解脫,在痛苦的深淵里沉沉浮浮。人生就是這么殘酷,「私生子」這杯苦酒,他們是要啜飲一輩子了,兒子的母親方美芳終生無法解脫,兒子方偉身上一輩子烙上了「私生子」的烙印,而他和王祖賢之間的感情也因此變得前程未卜!
時光就這樣在齊秦和兒子的恩怨中匆匆逝去,一晃三年過去了。這三年裡,齊秦再沒有與兒子相見,任由思念的潮水在心頭起起落落,2004年秋天,王祖賢再也無法承受重壓,忍痛向齊秦提出分手。
相愛十幾年,在齊秦的心裡,王祖賢儼然是他的親人,如今要把她從心裡剔除,他感到了剜心刮骨般的疼痛。為了排遣心頭的孤寂和痛苦,他以繁重的工作來麻木自己,頻繁地奔波於香港、新加坡、北京等地,參加各種活動,包括拍電影,開演唱會,一張又一張地出專輯。他不敢讓自己奔忙的腳步停下來,怕痛苦的潮水將他淹沒。
2005年4月,齊秦因疲憊過度病倒了,嗓子失聲。
方偉從媒體上得知父親的狀況,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此時,他快滿18歲了,懂得了世事艱辛和生命滄桑。他知道,其實父親是很愛他的,父親太不容易了,當初懵懂無知的他卻一次次將父親刺傷,讓父子幾乎反目成仇,讓骨肉分離!歲月的流水催他成熟,這么多年過去了,他已經在心裡原諒了父親。
4月25日一大早,方偉懷抱一大束鮮花,鼓足勇氣敲開了父親家的門。
看著比自己還高的兒子出現在門口,齊秦愣了。方偉的一聲「爸爸」讓齊秦淚如雨下。他一把摟住兒子,父子倆抱頭痛哭……多年的隔閡與恩怨,多年的愛恨情仇,都在那一刻土崩瓦解!
依然是那個房間,依然是那張大床,父子倆滾在大床上說了一天一夜的話。方偉誠懇地向父親檢討自己當初的不孝,還告訴父親,當初自己強行把父母親拉在一起是不對的,自己對父親造成了很大傷害,甚至讓父親錯失了一段姻緣,希望父親原諒。兒子的話讓齊秦唏噓不已,他真誠地向兒子檢討這么多年來對兒子的疏忽,說自己不是好父親,沒有盡到父親應盡的責任,希望兒子不要記恨。
一對親生父子,誰會記恨誰呢?相逢一笑泯恩怨,父子倆的心貼得更近了。齊秦和兒子的關系從沒有像現在這樣融洽。自此,他們彼此關心、牽掛對方:方偉經常打電話給父親,提醒父親工作別太累,不要開快車,生活要有規律,齊秦也不再避諱自己有私生子,能夠坦然地談論兒子,要送兒子去美國留學。
齊秦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個人演唱會,沒想到發生了重大意外:與他合唱歌曲時,他的好友、樂隊的打擊樂手黃建福不幸墜台身亡。齊秦因此痛苦萬分。第二天,方偉隨黃建福的家屬到達北京,他見父親傷心過度、憔悴不堪,心裡酸酸澀澀的:父親已經45歲了,依然一個人奔波忙碌,身邊連照顧的人都沒有,什麼事都要獨自承擔。他含淚對齊秦說:「爸,你不要太難過。等這件事過去了,兒子希望你能找到愛你疼你的人,能有個美好的歸宿……」閃閃的淚花從齊秦的眼角湧出。
那一刻,父與子,兩個男人,再次感受到歲月無法改變的血脈親情……
再續。。。

D. 方偉崗的個人成就

1989-1991年在美國NIH做訪問學者,並先後應邀到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典等地合作研究及講學。內1996年獲得衛生部醫葯科技容進步一等獎,1989、1995、1997分別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85、2001年先後獲得衛生部和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獎,2003年獲北京市科技成果年三等獎1項,以及美國國家專利1項。
在國內外發表論文80餘篇,主持九五國家科技攻關及教育部重點課題,以及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6年獲得北京市「五四」獎章,1998年獲得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9年獲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青年學術骨幹獎.

E. 我想知道中國有多少叫萬方偉的

全國共有來 57 個萬方偉
地區
北京市(源0人) 天津市(0人) 河北省(1人) 山西省(0人)
內蒙古(0人) 遼寧省(0人) 吉林省(1人) 黑龍江(0人)
上海市(0人) 江蘇省(0人) 浙江省(1人) 安徽省(2人)
福建省(0人) 江西省(3人) 山東省(2人) 河南省(15人)
湖北省(22人) 湖南省(3人) 廣東省(0人) 廣西(2人)
海南省(0人) 重慶市(3人) 四川省(2人) 貴州省(0人)
雲南省(0人) 西藏(0人) 陝西省(0人) 甘肅省(0人)
青海省(0人) 寧夏(0人) 新疆(0人) 其他(0人)

特別提示:地圖數據暫不包括港澳台等地區,請諒解。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