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魯班獎
㈠ 隧道工程總專業承包一級資質企業有那幾個
一級資質標准
企業資產:凈資產 6000 萬元以上。
企業主要人員
(1)公路工版程、鐵路工程、市政公用工權程、水利水電工程、礦業工程專業一級注冊建造師合計不少於 8 人。
(2)技術負責人具有 10 年以上從事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具有隧道(或地下工程或結構)專業高級職稱;隧道(或地下工程)、結構等專業中級以上職稱人員不少於 15 人,且專業齊全。
(3)持有崗位證書的施工現場管理人員不少於 40 人,且施工員、質量員、安全員等人員齊全。
(4)經考核或培訓合格的鋼筋工、測量工、混凝土工、模板工、爆破工等中級工以上技術工人不少於 50 人。
企業工程業績
近 5 年承擔過下列 2 類工程的施工,工程質量合格。
(5)單洞長≥500 米的隧道 4 座;
(6)累計完成隧道長度 10 公里以上。
技術裝備
具有隧道掘進設備 2 台。
㈡ 有關中鐵十六局的問題
中鐵十六局原系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十一師。組建於1952年2月,先後經歷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農業建設第五師、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工程第十一師、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十一師以及鐵道兵第十一師、第十三師合編組成的鐵道兵第十一師等幾個歷史階段。1984年1月隨鐵道兵集體轉業並入鐵道部,改稱鐵道部第十六工程局,1999年12月 改稱中鐵第十六工程局,2001年6月組建中鐵十六局集團,我公司成為集團的核心企業,名稱為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企業施工資質主項為:鐵路總承包特級;增項:公路、市政、房建、水利水電工程總承包一級和城市軌道交通,建築裝修裝飾、公路路面、預應力、堤防工程專業承包一級。具有國家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批準的對外承包工程經營權和對外勞務合作經營權,年施工能力達50億元以上。
部隊時期,曾執行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鐵路、公路的搶修搶建任務。參加過黎湛、鷹廈、外福、襄渝、京通、京原、京承、樂德等鐵路干線的修建;承建過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引灤入津、密雲水庫加固等工程;是一支能征善戰、作風頑強,具有光榮歷史和傳統的施工隊伍。
兵改工後,集團公司堅持「開拓、務實、頑強、進取」的企業精神,為國家的鐵路、公路、市政、水利、電力等工程建設做出了貢獻。先後參加了大秦、宣杭、向吉、寶中、京九、南昆、廣大、朔黃、內昆、新長、橫南、漳泉、石長、水柏鐵路和浙贛、株六復線等鐵路項目的建設,累計修建鐵路1800多公里;參加了成渝、泉廈、柳桂、廣珠、滬杭、石太、北京八達嶺高速公路,以及西寶一級公路、三峽對外交通專用公路、107國道、205國道、312國道等高等級公路的建設,累計修建公路500多公里;承擔
了北京地鐵西單、王府井、東單、建國門車站和王府井至建國門區間,廣州地鐵東山口車站和東楊區間,上海地鐵江蘇路站,青島地鐵青紡醫院站、北京城市輕軌上地車站、南京地鐵新街口站、深圳地鐵盾構施工、上海磁懸浮施工,以及貴陽國際機場、南昌昌北機場的施工;承建了北京藍島、鑫帝、麒麟大廈、北京市公安局指揮中心、首鋼設計院、四川省圖書館、福州福鐵大廈等房建施工任務;還參加了引大入秦、引黃入晉、引灤入港、唐山陡河水庫加固、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電站、福建水口電站、天津大港電廠、湖南滿天星電站、江埡電站等水利水電項目建設。已建成的工程有40多項被評為國家和省部級優質工程,450多項被建設單位評為優質樣板工程,其中大秦鐵路一期工程、天津引灤入津輸水隧洞工程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大秦鐵路二期工程、京九鐵路吉定段工程、以及北京八達嶺高速公路潭峪溝隧道、南昆鐵路清水河大橋、北京地鐵復八線,蕪湖長江大橋獲國家優質工程魯班獎。京九線和南昆線清水河大橋還榮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南昆鐵路干線成套技術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大秦鐵路西坪隧道眼鏡法施工、北京地鐵西單站設計與施工綜合技術、貴陽龍洞堡機場3000噸級大爆破技術、京九鐵路吉安贛江特大橋深水岩溶地質鑽孔技術、南昆鐵路清水河特大橋高墩大跨、剛構橋施工等5項新技術達到國際同類工程先進水平。
公司下轄9個子公司、共有職工14800多人,有專業技術職稱的工程、經濟、會計、統計人員3500人,其中,高級職稱288人,全局經過培訓合格持證的一級項目經理350人;工人平均技術等級5級,工種齊全,技術素質好。
公司實力雄厚。設備精良。擁有總資產27億元,所有者權益(凈資產)7億元,固定資產原值10億元,貨幣資金存量8億元,具有與生產經營能力相適應的挖掘、裝載、鏟運、推土、平地、碾壓、拌合、輸 送、攤鋪、掘進、樁基、提升等各類機械動力設備3180台,擁有14台電力(內燃)機車,以及先進的盾構設備。綜合機械化施工水平達90%,路基、橋梁、隧道、土石方施工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一條龍作業。公司堅持「質量第一、用戶至上、信守合同、確保工期」的宗旨,以「兌現合同承諾、留下時代精品」的質量方針、和「單位工程一次驗交合格率100%,單位工程優良率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多創省部國家級優質工程」的質量目標,在地球上留下了閃光的痕跡,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和信賴。於1998年底,公司和所屬子公司全部獲得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證書,集團公司還通過了新加坡質量體系和國際網路認證。
公司先後被評為「全國先進施工企業」、「全國施工技術進步先進企業」、「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北京市市級先進企業」、「北京市重合同、守信譽單位」和「AAA信用企業」。1993年,名列全國百家建築業企業利稅大戶第18位,1994年在全國500家最大建築業企業排序中名列第14位,在全國100家鐵路、公路、隧道、橋梁最大建築業企業排序中名列第8位。
㈢ 中鐵十七局怎麼樣、整體的
企業簡介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隸屬於國務院國資委,是中國鐵建全資的大型建築施工企業,具有鐵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公路、市政公用、水利水電、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及橋梁、隧道、機場場道、鐵路鋪軌架梁、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地質災害治理甲級等專業承包資質,擁有承包境外工程、勘測、設計、監理項目、設備材料進出口和對外派遣勞務等經營權。前身為鐵道兵第七師,組建於1952年,2001年9月改制組建為企業集團。現有6個綜合工程公司和城市與民用建築、電氣化、城市軌道交通、鐵路鋪架和物資5個專業公司。職工總數15000餘人,其中一級建造師700多人,高、中級技術職稱人員2000餘人。企業資產總額160億元。擁有各類大、中型機械設備4522台套,年施工能力350億元以上。企業經營覆蓋全國、輻射海外。五十多年來,先後參加了鷹廈、包蘭、貴昆、成昆、南昆、內昆、大秦、侯月、京九、渝懷、浙贛、青藏、宜萬、蘭新、精伊霍、成都北編組站、黔桂、襄渝等100多條鐵路干線、復線、電氣化改造、提速改造和鐵路專用線建設;參加了京津、京滬、武廣、鄭西、福廈、石太、武合、廣深港、海南東環、漢宜、廈深、津秦、杭甬、寧杭、南廣、成綿樂等多條客運專線建設和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南京、深圳、西安、武漢、蘇州等城市地鐵和輕軌工程建設;參加了京深、京滬、京福、合徐、武廣、沿海、滄黃、滬蓉西、廈蓉、晉焦、晉濟、漢孝、漢英、大廣南、泉廈、福泉、龍長、太舊、太長、太佳、青銀、同三、環膠洲灣、泰贛、南昌繞城、鷹瑞、石吉、西漢、永古等400多條高速公路和一、二級公路工程建設;參加了一大批市政、房建、機場、水利水電和「四電」等工程項目建設。共建成鐵路5100多公里,公路4000多公里,各類房屋400多萬平方米。企業在長大隧道、高難度橋梁、大型市政、房屋建築、鐵路「四電」、水利水電、機場工程等領域具有良好的經營業績和競爭優勢。修建了亞洲第一長隧、全長27.8公里的石太客運專線太行山隧道,蘭新鐵路20公里長的烏鞘嶺隧道等800多座隧道,建成隧道460多公里;修建了世界上第一座同橋面公軌兩用橋——重慶魚洞長江大橋、集多項復雜技術為一體的中寧黃河特大橋、亞洲第一公路高橋龍潭河特大橋、亞洲最高鐵路橋內昆鐵路花土坡特大橋等高精尖橋梁工程2600多座,建成橋梁2930多公里;修建了青島前灣港、青島火車站地下綜合工程、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浙江趙山渡引水工程、貴州大花水水電站等大型市政公用工程建設和福建登雲高爾夫球場、廈門博琴園、青島浪琴小區、太原富士康工業園、廈門東浮建築群、山西省國稅局大樓、廣州大學城、山西省圖書館等一大批房屋建築工程。在鐵路客專、高鐵施工及城市軌道施工領域具有較強技術裝備實力。全集團現建成16座32米900噸箱梁預制場、4座T梁預制廠,擁有10套橋梁提運架設備、12套移動模架、5座無碴軌道板生產廠、23條(4種類型)無碴軌道板鋪設作業線、4台城市地鐵盾構施工設備和一大批先進的大型專業施工設備。鐵路歷次質量信用評價保持A類企業地位。企業在科技研發和技術自主創新等方面保持優勢地位。近年來先後完成科技攻關項目106項,推廣「四新技術」108項,獲科技進步獎153項。所建工程質量合格率均為100%,榮獲「中國工程建築魯班獎」工程8項、「國家優質工程獎」11項、省(部)優質工程94項、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2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二等獎2項,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22項,開發先進實用工法158項,集團公司2002年被批准為高科技建築企業,2007年被認定為山西省省級技術中心,2008年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近三年,企業實現社會貢獻總額37.65億元,被授予「全國最具社會責任感企業」、「中國企業形象優秀單位」等榮譽稱號。企業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體系認證,被評為「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創魯班獎工程特別榮譽企業」、「全國工程質量管理優秀企業」、「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模範職工之家」。中鐵十七局集團將始終秉承奉獻社會、追求卓越、發展共贏理念,與社會各界精誠合作,攜手創造美好明天。
㈣ 中國古代科學家有哪些
中國古代科學家有:
1、魯班。魯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 。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
2、張衡。張衡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數學著作有《算罔論》,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歸田賦》等為代表。《隋書·經籍志》有《張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張溥編有《張河間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3、蔡倫。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 。美國《時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蔡倫上榜。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特別展示了蔡倫發明的造紙術。
4、畢升。畢升(約971-1051)湖北蘄州蘄水縣直河鄉(今湖北黃岡市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人,北宋布衣。我國古代偉大的發明家。其發明活字印刷術,比德國人古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早四百多年。
5、李時珍。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葯學家。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
6、沈括。沈括一生致志於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4)中國地質大學魯班獎擴展閱讀:
北宋科學家畢升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反復試驗,在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
畢升的活字印刷術方法是這樣的: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像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為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重復的時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可以隨制隨用。
活字製版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拼版,大大地加快了製版時間。活字版印完後,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復使用,且活字比雕版佔有的空間小,容易存儲和保管。這樣活字的優越性就表現出來了。
㈤ 中鐵十六局一公司最近幾年承建項目有哪些
鐵十六局集團公司原系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十一師.組建於1952年2月,先後經歷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農業建設第五師,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工程第十一師,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十一師以及鐵道兵第十一師,第十三師合編組成的鐵道兵第十一師等幾個歷史階段.1984年1月隨鐵道兵集體轉業並入鐵道部,改稱鐵道部第十六工程局,1999年12月改稱中鐵第十六工程局,2001年6月組建中鐵十六局集團公司,我公司成為集團的核心企業,名稱為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公司資質主項為:鐵路特級;增項:公路,市政,房建,水利水電工程總承包一級和城市軌道交通,建築裝飾裝修,公路路面,預應力,堤防工程專業承包一級.具有國家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批準的對外承包工程經營權和對外勞務合作經營權,年施工能力70億元以上. 部隊時期,曾執行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鐵路,公路的搶修搶建任務.參加過黎湛,鷹廈,外福,襄渝,京通,京原,京承,樂德等鐵路干線的修建;承建過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引灤入津,密雲水庫加固等工程;是一支能征善戰,作風頑強,具有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的施工隊伍. 兵改工後,集團公司堅持"開拓,務實,頑強,進取"的企業精神,為國家的鐵路,公路,市政,水電等工程建設做出了貢獻.參加了大秦,宣杭,向吉,寶中,京九,南昆,廣大,朔黃,內昆,新長,橫南,漳泉,石長,水柏,西南,秦沈,渝懷,宜萬,青藏鐵路和浙贛,株六,京秦復線等鐵路項目的建設,累計修建鐵路1800多公里;參加了成渝,泉廈,福寧,邵三,柳桂,廣珠,滬杭,石太,北京八達嶺等高速公路的建設,累計修建公路500多公里;承擔了北京,廣州,上海,南京,深圳地鐵,北京,天津,大連城市輕軌,上海磁懸浮,貴陽,九寨溝,南昌,首都國際機場的施工;承建了北京藍島大廈,麒麟大廈,北京市公安局指揮中心,首鋼設計院,四川圖書館,福州福鐵大廈等房建施工任務;參加了引大入秦,引黃入晉,引灤入港,唐山陡河水庫加固,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電站,福建水口電站,天津大港電廠,湖南滿天星電站,江埡電站等水利水電項目建設.已建成的工程有40多項被評為國家和省部級優質工程,450多項被建設單位評為優質樣板工程,其中大秦鐵路一期,天津引灤入津輸水隧洞,天津樞紐改造,達坂山隧道,青弋江大橋等工程獲國家優質工程獎,大秦鐵路二期,京九鐵路吉定段,北京八達嶺高速公路潭峪溝隧道,南昆鐵路清水河大橋,北京地鐵復八線,蕪湖長江大橋,二郎山隧道,北京城鐵八通線等工程獲全國建築工程魯班獎,京九鐵路吉定段,南昆鐵路清水河大橋,北京八達嶺高速公路潭峪溝隧道,蕪湖長江大橋,達坂山隧道,朔黃鐵路,二郎山隧道等還榮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南昆鐵路干線成套技術等3項技術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大秦鐵路西坪隧道眼鏡法施工,北京地鐵西單站設計與施工綜合技術,貴陽龍洞堡機場3000噸級大爆破技術,京九鐵路吉安贛江特大橋深水岩溶地質鑽孔技術,南昆鐵路清水河大橋高墩大跨,剛構橋施工,朔黃鐵路復雜地質條件下特長隧道綜合施工技術,上海磁懸浮的軌道梁運架及精密定位技術等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同類工程先進水平. 公司下轄9個子公司,共有職工14800多人,有專業技術職稱的工程,經濟,會計,統計人員350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300多人,全公司經過培訓合格持證的一級項目經理350多人;工人平均技術等級5級.工種齊全,技術素質好. 公司實力雄厚,設備精良.擁有總資產27億元,所有者權益(凈資產)7億元,固定資產原值10億元,具有與生產經營能力相適應的挖掘,裝載,鏟運,推土,平地,碾壓,拌合,輸送,攤鋪,掘進,樁基,提升等各類機械動力設備3180多台,擁有16台電力(內燃)機車,以及先進的盾構,頂管設備.綜合機械化施工水平達90%,路基,橋梁,隧道,土石方施工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一條龍作業. 公司堅持"質量第一,用戶至上,信守合同,確保工期"的宗旨,以"兌現合同承諾,留下時代精品"的方針,和"單位工程一次驗交合格率100%,單位工程優良率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多創省部國家級優質工程"的質量目標,在地球上留下了閃光的足跡,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和信賴.集團公司及各子公司均於1998年底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集團公司還通過了新加坡質量體系和國際網路認證,2002年8月,集團公司通過了環境管理和職業健康安全體系認證. 公司先後被評為 "全國先進施工企業","全國技術進步先進企業","全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優秀企業","全國行業質量和質量服務誠信示範企業","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北京市市級先進企業","北京市重合同,守信譽單位"和"AAA信用企業".1993年,名列全國百家建築企業利稅大戶第18位,1994年在全國500家最大建築業企業排序中名列第14位,在全國100家鐵路,公路,隧道,橋梁最大建築業企業排序中名列第8位.
㈥ 中國建築設計院排名前十的分別是哪些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
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市建築設計院
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聯合工程公司
中機中聯工程有限公司
㈦ 想知道中鐵大橋局怎麼樣,進來說說!
那單位還行,只是不管到哪都要關系的,要學會適應社會嘛,呵呵,再說了,關系是人打的,只要你有誠意和能力,領導是會安排的!
㈧ 鄭州東區的學校,哪位知道的幫個忙啊~~!!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坐落在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之濱的鄭州市,是水利部與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為主的高校,是河南省重點支持建設的骨幹高校之一。2005年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水利電力為特色,工科為主幹,理、工、農、社、管、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學。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了滿足國家對水利建設人才的需求,在政務院的直接關懷下,由當時的水利部部長傅作義於1951年主持創建了學校的前身——水利部北京水利學校。1958年,北京水力發電函授學院、北京水力發電學校並入,成立北京水利水電學院,隸屬水利部管理。1960-1978年19年中,著名水利專家、中國科學院首屆學部委員汪胡楨先生擔任學校校長。1969年學校遷至河北省,先後在岳城水庫和邯鄲市辦學,1978年更名為華北水利水電學院,並在原北京校址成立了研究生部,同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0年學校遷至河南省鄭州市辦學,2000年起,實行水利部與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學校佔地2200多畝,建築面積38萬多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過1億元,館藏圖書140萬余冊。學校現有水利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土木與交通學院、機械學院、電力學院、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建築學院、管理與經濟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信息工程系、外國語言系、法學系、社科部、體育部、研究生處、人文藝術教育中心、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7個教學單位;設有48個本科專業,涵蓋理、工、農、社、管、文等6大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000餘人。學校1981年獲得國家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目前共有水利水電工程、水工結構工程、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地質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農業水土工程、岩土工程、結構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機械設計與理論、流體機械與工程、應用數學等28個碩士點,其中3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在校碩士研究生600餘人。學校具有碩士研究生單考權資格,具有推薦並接受免試研究生資格、開展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資格和工程碩士招生培養資格。學校與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中國農科院農田灌溉研究所、大連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學校擁有專任教師780餘人,具有高級職稱者400餘人,超過專任教師總數的50%;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者500餘人,超過專任教師的65%.兩院院士潘家錚為我校高級顧問,顧金才院士為我校雙聘教授,學校還聘請了劉光鼎、王思敬、林皋、趙國藩、厲以寧等國內外知名學者、科學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擔任學校的兼職教授。學校設有5個省級特聘教授崗位。近年來,先後有60餘人次獲得全國模範教師、教育部優秀骨幹教師、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省級教學名師、省管優秀專家、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等榮譽稱號。經過多年的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教學水平高、發展趨勢好的教師隊伍已經形成。我校先後與90多個科研院所和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研究或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協作關系。學校現有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院士實驗室,11個研究所。近年來,學校先後承擔了30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學校是水利部監理工程師定點培訓基地,培訓點遍布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每年為國家培養監理工程師6000餘名。學校工程監理中心是全國高校惟一的甲級建設監理資質單位,承擔了東江─深圳供水改造、珠江河口整治、山西萬家寨引黃工程等多項大型工程的監理任務。學校參與科研和參加監理的「東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榮獲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被中紀委譽為「廉潔工程」。學校注重產學研相結合,主動參與地方經濟建設和國家大型水利工程,先後參與了三門峽、萬家寨、葛洲壩、小浪底、長江三峽、南水北調、東深港(東莞—深圳—香港)供水、珠江入海口疏浚等國家重大水電建設項目的科研、設計、監理、模型試驗等工作。學院勘察設計研究院具有乙級資質,曾成功承接設計了海南國際會展中心「美麗之冠」、鄭州市雜技館等省市重點、亮點工程,獲得了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評價。學校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工作歷史悠久,從1958年起就先後接受越南、尼泊爾、印度尼西亞、喀麥隆等國留學生。1960年學校受水利電力部委託負責援建越南水利水電學院。學校還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先後選派優秀中青年教師到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等國進修、考察或開展合作研究。學校分別與英國沃里克大學、莫斯科建築工程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等國際知名學府建立了校際合作交流關系。學校與美國托伊州立大學和匹茲堡州立大學簽訂了《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2006年開始與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合作辦學。學校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文明學校」、河南省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連續8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授予「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連續11年獲得「河南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獲得2005年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二等獎兩項並被評為優秀組織單位,連續兩屆被評為「河南省藝術教育一類院校」。學校還連續榮獲「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和「河南省就業信息服務和網路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建校55年來,學校為國家水利電力建設事業培養了8萬余名專業技術與管理人才。學校生源質量好,畢業生就業率高,就業質量好,學生素質高,獲得很高社會評價,深受用人單位歡迎,享有良好的社會聲譽。學校網址: http://www.ncwu.e.cn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簡介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49年建校,原隸屬於中國航空工業部, 1999年開始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省管為主的辦學體制。現已發展為以管理學科為主,涉及工學、經濟學、法學、理學、文學等學科的普通高等院校,成為面向地方經濟建設和航空工業生產第一線、培養復合型應用人才的重要基地。學校佔地面積1900餘畝,總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150萬冊。1500畝的新校區已入住萬余名學生,2009年,一個全新的現代化校園將全部建成。學校設有會計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經貿學院、信息科學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外語系、法律系、土木建築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應用系、數理系、人文社會科學系(馬列主義理論教學部)、電子通信工程系、藝術設計系(藝術教育中心)、體育教學部、繼續教育學院等16個教學院、系、部,還有信息統計職業學院(二級學院)。學校現有本科專業38個,工業工程和會計學專業系國家管理專業。學校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學術造詣較深、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其中專任教師876人,具有高級職稱的近300人,博士、碩士560餘人;入選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3人;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中青年骨幹教師和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34人,航空科技帶頭人16人;聘請張彥仲院士、李培根院士等兼職教授62人。學校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項(其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1項)、基於 NSFC 的國際合作項目6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0項。此外還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中國航空基礎科學基金項目、中國航空管理科學基金項目、解放軍總裝備部技術基礎項目、財政部項目、國家審計署項目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數百項。 學校設立有工業工程研究所、會計與財務研究所、CAD/CAM 研究所、質量工程研究所、土木工程與管理技術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 19個研究所。學校與美國、日本、 丹麥、瑞典、 俄羅斯、法國、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的數十所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先後承辦過「2001年中韓質量國際會議」、「2001年中國會計教授會常務理事會年會」、「2002年新世紀情報學教育戰略研討會」等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學術會議。學校從1984年開始聘請外籍專家、教師來校任教或進行學術交流,並接收培養韓國等國外留學生。1982年起學校選派教師前往美、英、法、加、日、德、澳等10多個國家留學、訪問。 學校確立「德育首位,教學中心,質量至上,育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堅持「管工結合」的辦學特色,建校近60年來,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為社會培養輸送各類人才10餘萬名,一大批畢業生相繼成為所在單位的高級管理人才或業務骨幹。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餘人,在大學生就業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歷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0%以上,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大學中路2號 郵編:450015 08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