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地質勘探大學
㈠ 莫斯科有哪些大學
綜合類:莫斯科大學 理工類:鮑曼國立技術大學、莫斯科航空大學、動力學院、汽車公路大學 醫學類:謝東諾夫醫學院、第二醫學院、口腔大學 師范語言類:莫斯科師范大學、普希金俄語學院、莫斯科語言學院 勘探類:莫斯科石油大學、俄羅斯地質大學、礦業大學林業類:莫斯科林業大學
㈡ 俄羅斯國立地質勘探大學留學需要多少費用
6-7萬總費用
㈢ 莫斯科大學地質系有哪些專業和課程
你說的是莫斯科國立大學對嗎 是的話就有的 而且很好 還有俄羅斯國力地質勘探大學 也有工程系
㈣ 哪些大學有地質勘探專業
長春地質學院
院系設置
地質學系、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系、應用地球物理學系、地版質儀器權系、岩礦測試及地球化學系、探礦工程系、能源地質系、工業管理系、社會科學系、基礎科學系
長春地質學院於1997年2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長春科技大學,首任校長、黨委書記孫運生。 更名後的長春科技大學(長春地質學院)於2000年6月12日與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合並成為新的吉林大學。 長春科技大學(長春地質學院)的相關學科並入吉林大學的相關學院,原校址現稱吉林大學朝陽校區。 學校地址:長春市朝陽區西民主大街6號 郵政編碼:130024(130061)
㈤ 莫斯科所有的大學
莫斯科國立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 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國立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физико-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莫斯科)Россий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дружбы народов (Москва
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國立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инженерно-физ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莫斯科)Росси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уманитар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Москва)
國立人文大學(莫斯科)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гуманитарных наук (Москва)
莫斯科州國立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областно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 H.Э.Баумана
莫斯科國立礦業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ор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莫斯科國立工藝大學(斯坦金)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танкин"
俄羅斯國立石油天然氣大學(莫斯科)Росси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нефти и газа (Москва)
莫斯科動力學院(技術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莫斯科國立電子技術學院(技術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электронной техники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莫斯科國立交通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утей сообщения
莫斯科航空學院(國立技術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авиацио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莫斯科國立地質勘探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еологоразведоч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俄羅斯門氏化工大學(莫斯科)Российский хими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莫斯科國立精細化工大學Москов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тонкой химической технологии
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工藝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стали и сплавов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莫斯科國立建築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 莫斯科汽車公路學院(國立技術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автомобильно-дорож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莫斯科國立食品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ищевых производств
莫斯科國立儀器製造與信息技術學院Москов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приборостроения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莫斯科國立開放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открыт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莫斯科國立實用生物工藝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рикладной биотехнологии
莫斯科國立紡織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ксти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莫斯科國立林業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леса
. 莫斯科國立工業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индустриа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莫斯科國立生態工程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нженерной экологии
莫斯科國立印刷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ечати
莫斯科國立通訊與信息技術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вязи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俄羅斯紡織與輕工業函授學院(莫斯科)Российский заоч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текстильной и легк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Москва)
莫斯科國立民用航空技術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гражданской авиации
俄羅斯國立開放交通技術大學(莫斯科)Росси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открыт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утей сообщения (Москва)
莫斯科國立電子數學學院(技術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электроники и математики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莫斯科國立測繪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геодезии и картографии
莫斯科國立無線電技術、電子和自動化學院(技術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радиотехники, электроники и автоматики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莫斯科國立技術大學「馬米」 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МАМИ"
莫斯科國立工藝與管理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ехнологий и управления
莫斯科國立設計與工藝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дизайна и технологии
. 莫斯科國立公共市政與建築學院Москов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коммунальн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и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莫斯科國立鋼鐵夜校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вечерний 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莫斯科國立水上交通大學Москов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вод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а
莫斯科國立師范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莫斯科市立師范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родской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莫斯科市立心理師范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родской психолого-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莫斯科國立開放師范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открытый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莫斯科州國立師范學院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областной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俄聯邦政府金融學院(莫斯科)Финансовая академия при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е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Москва)
國立高等經濟大學(莫斯科)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экономики (Москва)
. 國立管理大學(莫斯科)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осква)
俄羅斯經濟學院(莫斯科)Российская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Москва)
莫斯科國立經濟、統計與信息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экономики, статистики и информатики
全俄函授財經學院(莫斯科)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заочный финанс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Москва)
莫斯科消費合作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отребительской кооперации
莫斯科市政府市立管理學院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родской институт управления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Москвы
全俄對外經貿學院(莫斯科)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внешней торговли (Москва)
預算與國庫管理學院(莫斯科)Академия бюджета и казначейства (Москва)
俄聯邦國民經濟學院(莫斯科)Академия народн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при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е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Москва)
全俄國立稅務學院(莫斯科)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налоговая академия (Москва)
. 莫斯科國立法學院Москов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юридиче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俄羅斯私法學院(莫斯科)Российская школа частного права (институт) (Москв
俄聯邦總統國家行政學院(莫斯科)Россий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лужбы при Президенте РФ (Москва)
莫斯科醫學院Московская медицин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莫斯科國立口腔醫科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медико-стоматолог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俄羅斯國立醫科大學(莫斯科)Росси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медицин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Москва)
俄羅斯國立體育運動與旅遊大學Росси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физиче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спорта и туризма
莫斯科國立體育學院Москов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физиче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莫斯科農學院Московская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俄羅斯國立函授農業大學(莫斯科州)Росси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грарный заоч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г. Балашиха Московской области)
莫斯科國立獸醫與生物工藝學院Москов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ветеринарной медицины и биотехнологии
國立土地規劃大學(莫斯科)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о землеустройству (Москва)
莫斯科國立農業工程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гроинженер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莫斯科國立自然資源規劃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риродообустройства
莫斯科建築學院(國立)Московский архитектур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莫斯科國立工業藝術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промышл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莫斯科國立服務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ервиса
㈥ 俄羅斯的國立技術綜合大學是在哪個城市
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
聖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五、六十年代又稱加里寧工程學院。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理工科為主的綜合大學,是俄羅斯最好的理工科大學,是世界級著名的大學,也是我國清華大學的對口學校,兩校有交換學生。五十年代這所大學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科學和技術的專家和帶頭人,這些老一輩留學生不少還擔任了我國的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大學校長、研究院所的管理和技術領導、大型企業的領導,如清華大學的校長,為我國的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該校的畢業文憑被世界所有國家承認,包括美國、英國等歐美國家,所以該校有許多攻讀碩士和博士的外國學生,包括我國的研究生。
聖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該校始建於1899年,當時名為"彼得大帝皇家工學院"。該校有82名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400名教授,1500名副教授,18000多學生和1500 多外國留學生。今天的技術大學是俄羅斯技術類大學中的頂峰級別的大學。
專業:
學校有18個系(院),70多個專業:
國際教育學院(預科)、民用工程系、電力工程系、能源工程系、機械工程系、物理和機械工程系、材料工藝和研究系、經濟和管理系、控制技術系、無線電物理科學和工程系、物理科學和工程系、醫學物理和生物工程系、藝術系、無線電電子工程系、俄羅斯美國管理類研究生學校、智力系統和製造工藝學院、科學強化專家中心、國立俄羅斯科學中心
預科-1年,學士程度-4年,碩士程度-2年,工程師程度-5年半,博士-3年。
大學預科:
國際教育學院是國立技術大學的一個專為沒有掌握俄羅斯語言,准備進入俄羅斯大學學習的高中畢業生、大學畢業生(學習碩士和博士)的預科教育學院,該院從一九六五年以來已經培訓了來自九十多個國家的上萬名留學生,這些學生隨後分別在技術大學或其它自己選擇的大學學習不同的專業。
IIEP由三個中心九個教學部門組成,從一九九六年起遷到技術大學的一幢的七層大樓內,設施齊全,樓內有教室、實驗室、圖書館、學生宿舍和食堂等,學生宿舍一般兩人一間,有廚房和衛生間(含洗澡),每人一張床,一個大立櫃和桌子。床單、枕頭、被子和褥子等由學校提供,並每隔3-7天更換一次。
IIEP的學年開始於九月一號,八到十個月時間,分成二屆,秋季和春季(持續的時間依賴於學生從九月到十一月的到達時間)。IIEP在生活和學習各個方面對各國留學生給予幫助。
每個班十人左右,整個預科期間有1400學時,十個月教育時間。預科學完後,學生要通過考試,俄語和其它課程的考試,程度不太容易但也不太難。成功的學完學業後,IIEP發給證明書,憑此可進入技術學院或其它大學學習。
國際教育學院下設3個中心9個系,包括:俄語系,數學系,計算機科學系,物理系,化學和生物系,社會科學和人文系,生物力學系,語言學系,文學和文化系,國際教育管理系。
IIEP重視留學生的安全工作,即使聖彼得堡有比莫斯科安全的多的環境,該學院仍考慮到留學生的特點,學生在預科的學習期間一切活動均可在大樓內,樓門口設有專職門衛,進出大樓要進行檢查。另外,從99年底,普京執政以來,政府大力抓了治安,整個俄羅斯的社會治安已經大大改善。
費用(2005):
預科(2005) 1年 學費:1900美元/年
本科 4年 學費:2600美元/年
碩士 2年 學費:3000美元/年
專家 5.5年 學費:3500-4500美元/年
博士 3年 學費:4000-6000美元/年
短期培訓:220-505美元/月
住 宿:40美元/月
醫療保險:100美元/年
綜合類院校(86所其中的頭17所)
1. 莫斯科國立大學
2. 聖彼得堡國立大學
3. 莫斯科金融技術學院(國立大學)
4. 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國立大學)
5. 俄羅斯友誼大學
6. 托姆斯克國立大學
7. 下諾夫哥羅德國立大學
8. 羅斯托夫國立大學
9. 喀山國立大學
10. 南烏拉爾國立大學
11. 沃羅涅日國立大學
12. 遠東國立大學
13. 庫班-巴爾干國立大學
14. 庫班國立大學
15. 彼爾姆國立大學
16. 薩拉拖夫國立大學
17. 邱明國立大學
技術類院校(174所其中的頭20所)
1. 國立莫斯科鮑曼技術大學
2. 莫斯科國立礦業大學
3. 聖彼得堡國立礦業大學(技術大學)
4. 聖彼得堡國立綜合技術大學
5. 俄羅斯國立石油天然氣大學
6. 莫斯科斯坦金國立技術大學
7. 莫斯科能源學院(技術大學)
8. 莫斯科國立電子技術大學
9. 托姆斯克綜合技術大學
10. 國立沃羅涅日技術大學
11. 莫斯科國立交通大學
12. 聖彼得堡國立交通大學
13. 薩拉托夫國立技術大學
14. 莫斯科國立地質勘探大學
15. 俄羅斯門捷列夫化學工業技術大學(莫斯科)
16. 聖彼得堡國立技術學院
17. 烏拉爾國立技術大學(葉卡捷琳堡)
18. 烏法國立航空技術大學
19. 喀山國立技術大學
20. 莫斯科航空學院(國立技術大學)
經濟類院校(32所其中的頭10所)
1. 國立聖彼得堡財經大學
2. 俄羅斯聯邦政府金融學院
3. 國立大學經濟學院
4. 國立莫斯科管理大學
5. 俄羅斯莫斯科經濟學院
6. 國立莫斯科經濟統計信息大學
7. 全俄金融經濟函授學院
8. 莫斯科消費合作大學
9. 俄羅斯貿易經濟大學
10. 國立聖彼得堡經濟工程大學
法律類院校(9所其中的頭5所)
1. 莫斯科國立法律學院
2. 俄羅斯司法審判學院
3. 薩拉托夫國立司法研究院
4. 烏拉爾國立法律研究院
5. 俄羅斯司法部法律與管理學院
醫學類院校(47所其中的頭16所)
1. 莫斯科醫學研究院
2. 莫斯科國立口腔醫科大學
3. 俄羅斯國立醫科大學(莫斯科)
4. 聖彼得堡國立醫科大學
5. 西伯利亞國立醫科大學(托木斯克)
6. 梁贊國立醫科大學
7. 伏爾加格勒國立醫科大學
8. 新西伯利亞國立醫學科學院
9. 聖彼得堡國立醫學科學院
10. 巴什基爾國立醫科大學
11. 庫班國立醫科大學
12. 下諾夫戈羅得國立醫學科學院
13. 喀山國立醫科大學
14. 聖彼得堡國立兒科醫學院
15. 斯摩棱斯克國立醫學科學院
16. 特維爾國立醫學科學院
師范和語言類院校(77所其中的頭14所)
1. 莫斯科國立師范大學
2. 俄羅斯國立師范大學(聖彼得堡)
3. 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
4. 下諾夫戈羅德國立語言大學
5. 伏爾加國立技術師范學院
6. 莫斯科城市師范大學
7. 伏爾加國立師范大學
8. 莫斯科國立開放師范大學
9. 羅斯托夫國立師范大學
10. 薩馬拉國立師范大學
11. 托姆斯克國立師范大學
12. 巴爾瑙爾國立師范大學
13. 圖拉國立托爾斯泰師范大學
14. 雅羅斯拉夫國立師范大學
農業類院校(56所其中的頭12所)
1. 莫斯科農業經濟學院
2. 國立斯塔夫羅波爾農業大學
3. 庫班國立農業大學
4. 俄羅斯國立農業函授大學
5. 薩拉托夫國立農業大學
6. 國立土地規劃大學
7. 沃羅涅日國立農業大學
8. 奧姆斯克國立農業大學
9. 烏拉爾國立農業科學院
10. 巴什基爾國立農業大學
11. 下諾夫戈羅得國立農業大學
12. 聖彼得堡國立農業大學
體育類院校(10所其中的頭5所)
1. 國立俄羅斯體育運動和旅遊大學
2. 國立聖彼得堡體育學院
3. 國立庫班體育學院
4. 國立遠東體育學院
5. 國立西伯利亞體育大學
美術類院校(7所其中的頭5所)
1. 國立莫斯科建築大學
2. 國立莫斯科美術工業大學
3. 烏拉爾國立建築美術學院
4. 聖彼得堡國立工業美術學院
5. 新西伯利亞國立建築美術學院
服務類院校(8所其中的頭5所)
1. 莫斯科國立服務大學
2. 南俄羅斯國立經濟與服務大學
3. 烏法國立服務大學
4. 索契國立旅遊和療養事務大學
5. 海參崴國立經濟與服務大學
㈦ 俄羅斯的地質學怎麼樣
俄羅斯國立地質勘探大學成立於1930年4月,當時名為莫斯科礦業學院,2000年學校更名為莫斯科國立地版質勘探權大學,2005年改為俄羅斯國立地質勘探大學。
俄羅斯國立地質勘探大學成立於1930年4月,當時名為莫斯科礦業學院,2000年學校更名為莫斯科國立地質勘探大學,2005年改為俄羅斯國立地質勘探大學。經過 70多年的發展,學校已經成為俄羅斯地質勘探研究領域的最好高等教育機構。學校共有5個系:地質勘測系、地址物理系、經濟系、水文地質學系、勘察和開采技術系,主要專業有:地質調查,勘探和開采礦藏、石油和天然氣地質學、應用地球化學、岩石學和礦物學、地質生態學、勘探和開采礦藏、應用數學、礦物勘探技術、礦山測量學、地下礦物開采、露天開采、經濟學和管理、組織管理、水文地質學地下水勘探和工程地質調查等,學校提供多層次的高等教育:學士(4年),專家(5年),碩士(學士畢業,2年),副博士(碩士畢業,3年),博士(副博士畢業,3年)。
㈧ 在地質勘探方面,哪所大學比較好
.中國地大(北京、武漢).長春地院.南京大學,成都地院,蘭州大學,東華理工大學等等
㈨ 與俄羅斯聯合辦學是北京的還是武漢的地大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與俄羅斯國立莫斯科大學等三所高校聯合辦學情況
我校全日回制普通本科生均可申請進入「聯答培留俄班」,培養模式為「2+3」,即前2年在我校學習基礎課,後3年在俄羅斯學習專業課(第一年學習俄語,第二年入系後除專業課外,繼續學習一年俄語)。
國立莫斯科大學:我校選派學生主要到該校地質系學習地質學、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水文地質與工程、生態地質、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經濟和資源的區域管理、地理信息與計算機技術等專業。
國立莫斯科地質勘探大學:我校選派學生到該校地質勘探系、應用地球物理與信息系、水文地質系、探礦工程技術系及經濟系等院系學習。
國立伊爾庫茨克技術大學:我校選派學生到該校建築工業設計系、地質學及地理信息生態地理系、采礦系、控制系、建築與城市工業系、交通系統系、冶金化學系、能源系、商業與法律系、造型藝術系等系學習。
「聯培留俄班」學生考試合格並通過論文答辯後,雙方高校均頒發本科畢業證書並授予學士學位。
每年都有合作培養計劃,地大北京在讀本科生只要沒有掛科記錄,成績中等以上的都可以申請。在俄羅斯的讀書的學費自理。
㈩ 中國有哪些曾經留學蘇聯或俄羅斯的知名人士
1950年到年這十幾年間,中國先後派出近萬名留學生到蘇聯和東歐各國留學,其中的部分學生獲得副博士學位,由於蘇聯學位比較嚴格,僅有六個學生獲得博士學位,他們是谷超豪、楊福愉、吳旻、侯雲德、張啟先、高景德。
這些留學生歸國後做出卓越貢獻者大部分入選為兩院院士。部分名單如下:
姓名 籍貫 留學學校及學位 國內畢業學校
徐敘瑢 山東臨沂 蘇聯科學院列別捷夫物理問題研究所物理數學副博士 西南聯合大學(本)
高景德 陝西佳縣 列寧格勒加里寧工學院技術科學博士 清華大學(本)
陳士櫓 浙江東陽 莫斯科航空學院副博士 清華大學(本)
周堯和 河北深縣 莫斯科鋼及合金學院技術科學副博士 清華大學(本)
程慶國 浙江桐鄉 列寧格勒鐵道學院副博士 清華大學(本)
倪維斗 上海 列寧格勒加里寧工學院副博士 清華大學(本)
蒲富恪 四川成都 蘇聯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副博士 清華大學(本)
王育竹 河北正定 蘇聯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副博士 清華大學(本)
潘君驊 江蘇常州 蘇聯科學院普爾科沃天文台副博士 清華大學(本)
謝毓元 江蘇蘇州 蘇聯科學院天然有機化合物化學研究所副博士 清華大學(本)
李三立 上海 蘇聯科學院精密機械與計算技術研究所副博士 清華大學(本)
顧方舟 浙江寧波 蘇聯醫學醫學院病毒學研究所病毒學副博士 北京大學(本)
沈漁邨 浙江杭州 蘇聯醫學科學院副博士 北京大學(本)
丁國瑜 河北高陽 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副博士 北京大學(本)
趙鵬大 遼寧清原 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副博士 北京大學(本)
張宗祜 河北滿城 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地質礦物學副博士 北京大學(本)
張蔚榛 河北豐南 蘇聯科學院技術科學副博士 北京大學(本)
曾慶存 廣東陽江 蘇聯科學院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數理科學副博士 北京大學(本)
陳慶雲 湖南沅江 蘇聯科學院元素有機化合物研究所副博士 北京大學(本)
谷超豪 浙江溫州 莫斯科大學數學力學系物理數學科學博士 浙江大學(本)
楊福愉 浙江鎮海 莫斯科大學生物系哲學博士 浙江大學(本)
韓禎祥 浙江蕭山 莫斯科動力學院副博士 浙江大學(本)
干福熹 浙江杭州 蘇聯科學院硅酸鹽化學研究所副博士 浙江大學(本)
李志堅 浙江寧波 列寧格勒大學物理數學副博士 浙江大學(本)
池志強 浙江黃岩 列寧格勒兒科醫學院副博士 浙江大學(本)
馮純伯 江蘇金壇 列寧格勒工業大學電機系技術科學副博士 浙江大學(本) 哈爾濱工業大學(研)
沙慶林 江蘇宜興 莫斯科公路學院公路專業副博士 上海交通大學(本)
陳俊亮 浙江寧波 莫斯科電訊工程學院副博士 上海交通大學(本)
顧繩谷 上海南匯 列寧格勒礦業學院技術科學副博士 上海交通大學(本)
徐秉漢 浙江寧波 列寧格勒造船學院科學技術副博士 上海交通大學(本)
翁史烈 浙江寧波 列寧格勒造船學院科學技術副博士 上海交通大學(本)
馮叔瑜 四川鄰水 列寧格勒鐵道運輸工程學院科學技術副博士 上海交通大學(本)
王佛松 廣東興寧 蘇聯化學科學副博士 武漢大學(本)
劉更另 湖南桃源 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副博士 武漢大學(本)
陳文新 湖南瀏陽 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副博士 武漢大學(本)
范雲六 湖南長沙 列寧格勒大學生物學副博士 武漢大學(本)
梁駿吾 湖北武漢 蘇聯科學院治金研究所副博士 武漢大學(本)
王梓坤 江西吉安 莫斯科大學數學力學系副博士 武漢大學(本)
胡宏紋 四川廣安 莫斯科大學化學系化學科學副博士 中央大學(本)
劉大鈞 江蘇常州 生物科學副博士 金陵大學(本)
沈韞芬 上海 蘇聯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博士 南京大學(本)
丁衡高 江蘇南京 列寧格勒精密機械光學儀器學院副博士 南京大學(本)
江龍 福建建甌 蘇聯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所副博士 南京大學(本)
吳旻 江蘇常州 蘇聯醫學科學院實驗和臨床腫瘤研究所獲醫學科學博士 同濟大學(本)
侯雲德 江蘇常州 蘇聯醫學科學院伊凡諾夫斯基病毒學研究所醫學博士 同濟大學(本)
戚正武 浙江寧波 蘇聯醫學科學院莫斯科醫學生物化學研究所副博士 同濟大學(本)
董石麟 浙江杭州 莫斯科建築工程學院技術科學副博士 同濟大學(本)
汪懋華 廣東興寧 莫斯科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科學技術副博士 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本)
辛德惠 遼寧開原 莫斯科大學生物土壤系副博士 北京農學院(本)
匡廷雲 四川資中 莫斯科大學生物土壤系獲副博士學位 北京農學院(本)
張啟先 江蘇靖江 列寧格勒多科性工學院技術科學博士 廈門大學(本)
梁敬魁 福建福州 蘇聯科學院A.A.Baykov冶金研究所技術科學副博士 廈門大學(本)
梁棟材 廣東慶州 蘇聯科學院元素有機化合物研究所副博士 中山大學(本)
龐雄飛 廣東佛山 莫斯科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副博士 中山大學(本)
周毓麟 浙江鎮海 莫斯科大學數學力學系物理數學科學副博士 大同大學(本)
倪嘉贊 浙江嘉興 蘇聯科學院普通及無機化學研究所副博士 大同大學(本)
汪集暘 江蘇吳江 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地質礦物學副博士 北京地質學院(本)
馬瑾 江蘇如皋 蘇聯科學院大地物理研究所副博士 北京地質學院(本)
閔桂榮 福建莆田 蘇聯科學院動力研究所技術科學副博士 南京工學院(本)
徐壽波 浙江紹興 蘇聯科學院能源研究所技術科學副博士 南京工學院(本)
鄒世昌 江蘇太倉 莫斯科有色金屬學院副博士 唐山交通大學(本)
郭尚平 四川隆昌 莫斯科石油學院全蘇油田開發研究所副博士 重慶大學(本)
孫儒泳 浙江寧波 莫斯科大學生物土壤系副博士 北京師范大學(本)
王仲奇 河北唐縣 莫斯科動力學院技術科學副博士 哈爾濱工業大學(本)
滕吉文 河北黃驊 蘇聯科學院大地物理研究所物理數學副博士 東北地質學院(本)
錢七虎 江蘇崑山 古比雪夫軍事工程學院副博士 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本)
郭桂蓉 四川成都 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技術科學副博士 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本)
岑可法 廣東南海 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學院動力系副博士 華中工學院(本)
雷廷權 陝西西安 莫斯科鋼鐵學院技術科學副博士 西北工學院(本)
傅恆志 河南開封 列寧格勒工學院副博士 西北工學院(本) 哈爾濱工業大學(研)
秦伯益 江蘇無錫 列寧格勒兒科醫學院醫學副博士 上海第一醫學院(本)
范維唐 湖北鄂城 莫斯科礦業學院技術科學副博士 北京鋼鐵學院(本)
周立偉 浙江諸暨 列寧格勒里揚諾夫電工學院物理數學副博士 北京工業學院(本)
沈珠江 浙江慈溪 莫斯科建築工程學院副博士 華東水利學院(本)
鮮學福 四川閬中 莫斯科礦業學院采礦工程副博士 中國礦業學院(本)
沈志雲 湖南長沙 列寧格勒鐵道學院技術科學副博士 唐山鐵道學院(本)
章申 江蘇常熟 莫斯科大學生物學副博士 南京農學院(本)
魏江春 陝西咸陽 蘇聯科學院考瑪諾夫植物研究所副博士 西北農學院(本)
王明庥 湖北枝江 莫斯科森林工程學院副博士 華中農學院(本)
山侖 山東龍口 蘇聯科學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生物學副博士 山東農學院(本)
李文華 山東廣饒 蘇聯科學院森林研究所副博士 北京林學院(本)
朱之悌 湖南長沙 莫斯科林業技術學院生物學副博士 北京林學院(本)
董玉琛 河北高陽 哈爾科夫農學院副博士 河北省立農學院(本)
梅自強 江蘇常州 莫斯科紡織學院技術科學副博士 南通學院(本)
袁承業 浙江上虞 莫斯科葯物化學研究所副博士 國立葯學專科學校
宋健 山東榮成 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學院副博士
金慶煥 浙江臨海 莫斯科大學副博士
王思敬 安徽巢湖 莫斯科地質學院副博士
竇國仁 遼寧北鎮 列寧格勒水運學院副博士
童鎧 江蘇泰州 列寧格勒電信工程學院副博士
胡啟恆 陝西榆林 莫斯科化工機械學院技術科學副博士
關橋 山西太原 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學院技術科學副博士
周秀驥 江蘇丹陽 蘇聯科學院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數理副博士
---
分類統計
畢業生獲得博士學位的學校:
浙江大學 2
同濟大學 2
清華大學 1
廈門大學 1
本科畢業生獲得博士和副博士的總人數的學校:
清華大學 11 西南聯大1+清華10
北京大學 9 西南聯大1+北大8
浙江大學 7
上海交大 6
武漢大學 6
南京大學 5 中央大學1+南京大學3+金陵大學1
同濟大學 4
中國農大 3 北京農學院2+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1
廈門大學 2
中山大學 2
大同大學 2 1952年院系調整後取消
中國地大 2 北京地質學院2
西北工大 2 西北工學院2
東南大學 2 南京工學院2
中國林大 2 北京林學院2
重慶大學 1
北京師大 1
哈爾濱工業大學 1
解放軍理工大學 1 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1
吉林大學 1 長春科技大學(東北地質學院)1
復旦大學 1 上海醫科大學(上海第一醫學院)1
北京理工 1 北京工業學院1
北京科大 1 北京鋼鐵學院1
華中科大 1 華中工學院1
國防科大 1 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1
河海大學 1 華東水利學院1
西南交大 1 唐山交通大學1
北方交大 1 唐山鐵道學院1
中國礦大 1 北京礦業學院1
南京農大 1 南京農學院1
華中農大 1 華中農學院1
西北農大 1 西北農學院1
山東農大 1 山東農學院1
河北農大 1 河北省立農學院1
南通工學院 1 南通學院紡織科1
蘇聯求學的學校分布:
蘇聯科學院 24
莫斯科大學 9
蘇聯醫學院 5
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 5
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 4
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學院 3
列寧格勒加里寧工學院 3
莫斯科建築工程學院 2
列寧格勒兒科醫學院 2
列寧格勒造船學院 2
列寧格勒鐵道學院 2
莫斯科動力學院 2
莫斯科礦業學院 2
列寧格勒大學 2
獲得博士和副博士的總人數的地域:
浙江 21
江蘇 13
河北 7
四川 5
上海 4
廣東 4
湖南 4
山東 3
陝西 3
湖北 2
遼寧 2
江西 1
河南 1
湖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