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地質局王長發
『壹』 廣東省核工業華南技工學校好嗎
廣東省核工業華南來技工學源校
是直屬廣東省政府主管的國家重點技工學校。
現有兩個校區:
一個位於廣州花都,一個位於韶關市最貴房產(碧水花城)旁,
交通便利。
學校創辦於1959年,隸屬於廣東省核工業地質局。
近年來大力引進,重點本科院校的畢業生 擴充教師隊伍,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處於廣東省前列。
『貳』 請問廣東省地質局下屬事業單位的待遇
你好復 同志 請謹慎報考 國家制文件規定 今年開始進行事業單位改企業單位制度 凡有經營性質及其盈利性質的 均要被轉為企業單位 關於是國企還是股份制或者私企 這由當地市級部門指定 花都區新華街的 是吧 你愛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叄』 廣東省地質局下屬單位待遇怎樣(抱歉我沒有分給大家,希望哪位知情人士能給予幫助)
事業編制,每一個單位的效益不同,即使是同一單位,每年的效益也不同,不專同年份的待屬遇會有差別。所以應該沒有人能給你一個確切的答案。
但是你想獲得一個值得來與否的答案,例如你說你能接受3000,如果連3000都沒有你就不去了,然後網友回答有,對你還有點參考價值。
我是其中一個單位的職工,我覺得目前的待遇還是比較滿意的,但美中不足是地處廣州市中心,房價太高,買房買到番禺花都的話,上班有點遠。
『肆』 花都區省核工業地質局禹公務員單位嗎
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公務員待遇
公務員實行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公務員工資制度貫徹按勞分配的原則,體現工作職責、工作能力、工作實績、資歷等因素,保持不同職務、級別之間的合理工資差距。
公務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
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地區附加津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崗位津貼等津貼。
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住房、醫療等補貼、補助。
公務員在定期考核中被確定為優秀、稱職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年終獎金。
公務員的工資水平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
國家實行工資調查制度,定期進行公務員和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的調查比較,並將工資調查比較結果作為調整公務員工資水平的依據。
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福利待遇。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提高公務員的福利待遇。
公務員實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休假。公務員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應當給予相應的補休。
國家建立公務員保險制度,保障公務員在退休、患病、工傷、生育、失業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公務員因公致殘的,享受國家規定的傷殘待遇。公務員因公犧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親屬享受國家規定的撫恤和優待。
『伍』 廣東省地質單位有哪些
廣東省主要地質專業單位(廣東省地質學會理事單位)一覽表
郵編:510080
廣州市東風東路751號
廣東省物料實驗檢測中心
郵編:512026
韶關市新華南路
廣東省礦產應用研究所
郵編:516008
惠州市古塘坳鵝嶺南路101號
廣東省地質勘查局703地質大隊
郵編:524018
湛江市椹川大道南20號
廣東省地質勘查局704地質大隊
郵編:512023
韶關市北江路
廣東省地質勘查局705地質大隊
郵編:512023
韶關市工業西芙蓉二路嘉興樓
廣東省地質勘查局706地質大隊
郵編:526020
肇慶市端州梅庵路9號
廣東省地質勘查局719地質大隊
郵編:515021
汕頭市護堤路30號
廣東省地質勘查局722地質大隊
郵編:514089
梅州市環市路地質大廈
廣東省地質勘查局723地質大隊
郵編:516300
惠東縣平山鎮廣汕路107號
廣東省地質勘查局756地質大隊
郵編:529000
江門市河南中沙41號
廣東省地質勘查局757地質大隊
郵編:524033
湛江市椹川大道北88號
廣東省地質勘查局水文工程地質一大隊
郵編:519000
珠海市香洲區梅華東路
廣東省珠海工程勘察院
郵編:510800
廣州市花都區新華鎮秀全大道59號
廣東省地質物探工程勘察院
郵編:518023
深圳市寶港路7號
深圳市地質勘查局
郵編:510080
廣州市東風東路739號
廣東省地建集團
郵編:528000
佛山市衛國路43號
廣東省佛山地質局
郵編:510080
廣州市東風東路739號
廣東省地質科學研究所
郵編:510510
廣州市沙河五仙橋
廣東省工程勘察院
郵編:510510
廣州市廣花路石柱嶺大街34號
廣東省地質工程公司
郵編:510510
廣州市沙河五仙橋
廣東省地質勘查局探礦機械廠
郵編:510620
廣州市體育東路160號
廣東省國土資源廳
郵編:510620
廣州市體育東路160號
廣東省國土資源廳
郵編:510030
廣州市豪賢路193號
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
郵編:517000
河源市長安路73號
河源市國土資源局
郵編:510510
廣州市沙河五仙橋
廣東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郵編:510080
廣州市東風東路739號
廣東省地質調查院
郵編:510440
廣州市白雲區新市嘉禾園壇嶺路200號
廣州市地質調查院
郵編:510663
廣州市天河東圃
廣東省食品葯品學校
郵編:524057
湛江市坡頭區22號信箱
中海石油湛江分公司
郵編:510663
廣州市天河區燕嶺路89號燕僑大廈1404號
廣州泰峰地質環境咨詢有限公司
郵編:510630
廣州市天河北路鴻翔大廈B座2505室
廣州雲金地數碼科技公司
郵編:510060
廣州市環市東路348號(東)
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郵編:510075
廣州市環市東路477號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郵編:510440
廣州市白雲區嘉禾地質大院
廣東煤炭地質局
郵編:511515
韶關市曲江縣犁市鎮
廣東煤炭地質局201勘探隊
郵編:512143
清遠市小市北江三路
廣東煤炭地質局202勘探隊
郵編:510034
廣州市越華路116號
廣東省煤炭工業總公司
郵編:514500
興寧市城鎮106號區
廣東省煤炭工業總公司四望嶂留守處
礦山安全技術事物有限公司
郵編:510800
廣州市花都區濱湖路1號
廣東省核工業地質局
郵編:512026
韶關市63信箱
核工業290研究所
郵編:528133
佛山市三水區河口文塔西路11座
廣東省核工業地質局291大隊
郵編:510800
河源市18號信箱
廣東省核工業地質局292大隊
郵編:510800
廣州市花都區花城路48號
廣東省核工業地質局293大隊
郵編:510800
廣州市花都區濱江大道1號
廣東省核力工程勘察院
郵編:512028
韶關市芙蓉北路64號
廣東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
郵編:510075
廣州市環市東路477號
中國石化新星石油廣州公司
郵編:510275
廣州市新港西路135號
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
郵編:510640
廣州市五山1131信箱地化所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
郵編:510301
廣州市新港西路164號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郵編:510070
廣州市先烈南路81號
廣東省地震局
郵編:510403
廣州市機場路111號
中國建材地勘中心廣東總隊
郵編:510800
廣州市花都區雲山大道賓館新村二棟
廣東省化工地質勘察院
郵編:510170
廣州市荔灣路陳家祠道48號
廣東省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
郵編:510080
廣州市東風東路東環路4號
廣東省有色地質勘查院
郵編:512026
韶關市新華北路126號
廣東省有色地質勘查局932隊
郵編:526040
肇慶市明珠路26號
廣東省有色地質勘查局933隊
郵編:516023
惠州市小金口
廣東省有色地質勘查局938隊
郵編:510600
廣州市東風東路846號
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
郵編:510611
廣州市天壽路沾益直街19號
中水珠江規劃勘測設計有限公司
郵編:510631
廣州市石牌
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系
郵編:510405
廣州市番禺大學城外環西路230號
廣州大學地理學院
郵編:528000
佛山市江灣一路18號
佛山科技學院旅遊與資源環境系
郵編:510070
廣州市先烈中路100號
廣州地理研究所
郵編:510060
廣州市建設二馬路23號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
郵編:510230
廣州市前進路157號
廣州四航工程技術研究院
郵編:510631
廣州市五山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
郵編:518026
深圳市福中路15號市勘察研究院
深圳市地質學會
郵編:518028
深圳市福田區上步中路深勘大廈410
深圳市勘察測繪院
郵編:518026
深圳市福田區福中東路15號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
郵編:510080
廣州市東風東路749號8樓
廣東省黃金公司拓展部
郵編:510030
廣州市越華路116號
廣東省重工建築設計院
郵編:511400
廣州市番禺市橋橋興路29號
番禺區城市建築設計院
郵編:515500
揭陽市北環路8號
揭陽市建築設計院
郵編:512028
韶關市曲江縣沙溪凡洞
廣東省大寶山礦業有限公司
郵編:512129
韶關市曲江縣沙溪
廣東省大寶山礦業有限公司地測分公司
郵編:512325
韶關市凡口
廣東省凡口鉛鋅礦坑口地質科
郵編:510510
廣州市天河區天源路808號
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
『陸』 廬江縣大、小礬山明礬石礦()
廬江縣大礬山明礬石礦床位於廬江縣城東南21公里處,小礬山位於大礬山西約1公里。自礦區有公路直達缺口鎮與廬江—銅陵公路相接。與合(肥)—九(江)鐵路上的柯坦車站相距約30公里。由礦區往北6公里的缺口鎮設有小型水運碼頭(俗稱礬碼頭),有小輪行駛廬江、巢湖、合肥等地,由巢湖可進入長江,通往長江沿岸各地。水陸交通甚為方便。
安徽廬江一帶明礬石開采歷史悠久。相傳於公元前11世紀的周朝,礬山一帶的勞動群眾就發現了「明礬」。唐文宗開成三年(838年)由班氏兄弟在大礬山煎制所得「明礬」。從發現到挖掘開采時間達10多個世紀。據《宋史·食貨志》記載,宋朝無為軍「礬場」已發展到兩個。至清朝,礬山私人窯棚達20座。1945年,大、小礬山共有36家石棚,年生產明礬高達5000噸,居當時全國第一位。
新中國成立後,私人采煉蓬勃興起,1956年,由公私合營采煉,後收歸國有。現由廬江礬礦采煉。
大、小礬山明礬石礦床是安徽廬江一帶已知的明礬石礦床中兩個最大的礦床。已探明明礬石儲量:大礬山8951.6萬噸,小礬山7182.8萬噸,合計1.61億噸。礦石礦物成分,以明礬石為主,礦石加工性能好。礦體形態簡單,呈似層狀及透鏡狀,產狀與圍岩一致,傾角25°—40°。礦體埋藏淺,易露天開采和坑采。
大礬山礦床分為西山、東山、官馬石嶺三個礦段。其中西山礦段規模最大,明礬石儲量6007.4萬噸。各礦段礦層數自上而下為:西山10層,東山7層,官馬石嶺4層。其中西山礦段礦體形態以似層狀或透鏡狀為主,東山礦段形態以似層狀為主。西山礦段第X3層礦體和東山礦段第D4層礦體規模最大,長800—930米,厚度60—65米,最大延深可達300米。
小礬山礦床分為小窿井和燒鍋山兩個礦段。礦體自上而下共有6層,其中Ⅲ號、Ⅳ號礦體規模最大,長800—1000米,厚度15—190米,最大延深可達700米。小窿井礦段由Ⅰ號至Ⅵ號礦體組成,礦體呈透鏡狀,厚度及質量變化較大。燒鍋山礦段由Ⅴ號至Ⅵ號礦體組成,礦體呈似層狀,厚度及質量較穩定。
廬江礬山一帶地質工作始於1933年。1933年10月,程裕淇、陳愷在大、小礬山及天光山一帶進行了8天的地質調查工作,著《安徽廬江明礬石礦地質研究》一文(附1∶4萬地形地質圖一張、剖面圖及照片等),載於地質學報第26期(1935年)。文中對大、小礬山及天光山一帶地質構造、礦床特徵及成因等均有論述,並估算明礬石儲量1289.28萬噸。
1952年8月—1954年底,先後有安徽省工業廳勘探隊與南京大學地質系師生、華東地質局地質人員德田恭山(日本人)及劉樹漢、華北地質局安徽普查隊江北組(後並入省地質局三二一隊)在廬江、無為、樅陽一帶進行過以找銅為主的地質調查,但報告中均未提到礬礦。三二一隊在大、小礬山一帶測制1∶1萬地形圖一幅,面積約為20平方公里。
1955年2—8月,北京地質學院礦床研究生梁德到大、小礬山一帶進行地質調查,搜集研究資料,並著有《安徽省廬江明礬石礦地質特徵及初步勘探方向》一文(未刊稿)。文中對礦區地質構造特點論述頗多。
1955年12月,地質部華東地質局派隊長王長發及地質人員王文華、程德漢等5人到大、小礬山一帶開展地質工作。1956年1月,正式組建地質部華東地質局三二七隊,隊部設在小礬山。
1956—1960年,三二七隊以小礬山礦區為勘查重點,同時進行大礬山礦區的地表工程揭露和深部鑽探。
1956年2月,先進行小礬山礦區地表工程揭露,3月開始深部鑽探,4月正式轉入勘探。1957年上半年,省地質局總工程師嚴坤元到隊檢查工作發現有些技術問題尚未完全解決,決定停止鑽探,轉入綜合研究,並親自帶領地質人員上山修改和填制地質圖。下半年,選擇了小礬山小窿井和燒鍋山礦段中的主要礦體進行重點勘探,至1959年2月結束野外施工,共完成鑽孔76個,進尺1.13萬米。由王文華、都洵、程德漢、秦瑞章、張仕蘭、毛德佃、梁超雄等編寫了《安徽廬江明礬石礦小礬山礦區最終報告》,探明明礬石礦物儲量6126萬噸,經省儲委審查批准作為礦山設計開採的依據。
1956年,根據大礬山露采場面和少量山地工程揭露資料,編制1∶1萬地質圖約5平方公里。1958年11月施工一個鑽孔,年底完工,預算明礬石礦物儲量245萬噸。1959年,西山礦勘探工作全面鋪開,並對官馬石嶺礦段開展普查,至年底,探明明礬石礦物儲量2934萬噸。
該區勘查歷時3年,共施工鑽孔78個,進尺1.41萬米,於1962年8月,由程德漢、秦瑞章、曲智寶、張仕蘭、劉洪仁、蔡楚才、胡鶴齡、方山登、陳天生等編寫了《安徽廬江明礬石礦大礬山礦區地質勘探總結報告》,探明明礬石礦物儲量7520.8萬噸。
由於前述工作不能滿足礦山開采需要,根據礦山部門和安徽省地質局的指示,省地質局新建三二七隊的白盛安、李國龍、朱鑫培、閻如燧等,於1966年4月—1967年6月對大礬山明礬石礦區的西山礦段進行補充地質勘探工作,1970年6月提交了《安徽省廬江明礬石礦大礬山西礦段補充地質勘探工作小結》,提交明礬石礦物儲量6007.4萬噸。
廬江大、小礬山明礬石礦床雖發現於周朝,采煉於唐朝,歷經幾千年風風雨雨,但投入正式地質工作之前,因缺乏對礦床系統了解,開采僅限於地表及淺部,生產規模有限。自1956年投入地質勘探後,即轉為國家正式開采,生產規模迅速擴大,至1985年,年產明礬已達2萬多噸,為歷史上年產明礬最高的1945年產量的4倍以上。
『柒』 誰知道沈陽富雲花都的小學、中學學區屬於哪個學校
205.到沈陽站做環路
在有就是
因為沒有直達的乘車方案,所以現給出需轉一次車的乘車方案
第1種方案:塔灣--鐵西廣場(鐵西廣場)--三好街(共約18站)
塔灣--鐵西廣場(第一次乘車)
283路(共約8站) (三隆世紀城6:00-18:00 萬科四季花城6:00-18:00)
塔灣 - 肉食加工廠 - 第一糧庫 - 保工北街(北二中路) - 景星街 - 興華北街 - 鐵西區政府 - 興華汽車公司 - 鐵西廣場
鐵西廣場--三好街(一次中轉)
135路(共約10站) (於洪北里5:30-18:30 南塔客運站6:30-19:30)
鐵西廣場 - 雲峰街 - 興工街 - 勝利南大街 - 民族街 - 鐵路中學 - 和平廣場 - 中興街 - 振興街 - 南湖公園 - 三好街
239路(共約10站) (康利汽車公司5:00-20:30 泉園小區5:40-21:30)
鐵西廣場 - 雲峰街 - 興工街 - 勝利南大街 - 民族街 - 鐵路中學 - 和平廣場 - 中興街 - 振興街 - 南湖公園 - 三好街
第2種方案:塔灣--皇寺廣場(皇寺廣場)--三好街(共約20站)
塔灣--皇寺廣場(第一次乘車)
209路(共約8站) (沈陽北站5:20-22:00 東北汽配城5:00-21:20)
塔灣 - 車輛廠 - 小白樓 - 怒江街 - 崑山中路 - 珠江街 - 碧塘公園 - 第四醫院 - 皇寺廣場
267路(共約9站) (丁香屯6:00-19:00 沈陽北站6:00-20:00)
塔灣 - 車輛廠 - 東北玩具城 - 小白樓 - 怒江街 - 皇姑公安分局 - 珠江街 - 長江街 - 華山路(東) - 皇寺廣場
125路(共約12站) (朝鮮一中5:00-18:00 五愛市場6:00-19:00)
塔灣 - 塔灣郵局 - 太平庄 - 汾河街 - 海華新居 - 崑山西路(延河街) - 小白樓 - 怒江街 - 皇姑公安分局 - 珠江街 - 長江街 - 華山路(東) - 皇寺廣場
皇寺廣場--三好街(一次中轉)
502路(共約12站) (沈陽北站6:00-18:00 沈陽理工大學6:00-18:00)
皇寺廣場 - 延邊街 - 西塔 - 太原北街 - 沈陽站北 - 南一馬路 - 體育廣場 - 省委(北) - 振興街 - 南湖公園 - 三好街
第3種方案:塔灣--市政府(市政府)--三好街(共約24站)
塔灣--市政府(第一次乘車)
228路(共約15站) (寵物市場5:00-19:30 小河沿5:30-20:30)
塔灣 - 塔灣郵局 - 太平庄 - 汾河街 - 市委黨校 - 怒江廣場 - 遼寧大學(金沙江街) - 北行 - 寧山中路 - 地質局 - 北陵電影院 - 寧山路小學 - 省消防總隊 - 家樂福超市 - 惠工廣場 - 市政府
市政府--三好街(一次中轉)
244路(共約9站) (沈陽北站6:00-21:00 東北大學南門6:00-20:20)
市政府 - 市府廣場 - 市委 - 大西菜行 - 彩電塔 - 青年公園 - 省體育館 - 展覽館 - 三好街
第4種方案:塔灣--惠工廣場(惠工廣場)--三好街(共約24站)
塔灣--惠工廣場(第一次乘車)
267路(共約12站) (丁香屯6:00-19:00 沈陽北站6:00-20:00)
塔灣 - 車輛廠 - 東北玩具城 - 小白樓 - 怒江街 - 皇姑公安分局 - 珠江街 - 長江街 - 華山路(東) - 皇寺廣場 - 北京街 - 哈爾濱路 - 惠工廣場
228路(共約14站) (寵物市場5:00-19:30 小河沿5:30-20:30)
塔灣 - 塔灣郵局 - 太平庄 - 汾河街 - 市委黨校 - 怒江廣場 - 遼寧大學(金沙江街) - 北行 - 寧山中路 - 地質局 - 北陵電影院 - 寧山路小學 - 省消防總隊 - 家樂福超市 - 惠工廣場
惠工廣場--三好街(一次中轉)
244路(共約10站) (沈陽北站6:00-21:00 東北大學南門6:00-20:20)
惠工廣場 - 市政府 - 市府廣場 - 市委 - 大西菜行
『捌』 廣州從嘉禾望崗到棠下村(天河)怎麼走
嘉禾望崗
到
棠下村(天河)
最佳公交方案
251路下行(嘉禾七星崗總站(廣東煤炭地質局內)-南方大廈)→花都容-東圃專線上行(花都客運站總站-東圃客運站總站)
分鍾/換乘2次
起點
嘉禾望崗從望崗出發乘坐251路下行(嘉禾七星崗總站(廣東煤炭地質局)-南方大廈)
在聯和換乘花都-東圃專線上行(花都客運站總站-東圃客運站總站)
抵達棠下村.步行至終點終點
棠下村(天河)
『玖』 廣東省地質測繪院的業績
我院先後完成了廣東省部分區域三、四等平面控制和二、三等水準測量,1:1萬地形圖測繪及編制出版,1:5萬至1:50萬廣東省地質圖、礦產圖等基礎測繪工作,並參與了廣東國防工程、核電站選址、機場等重點工程建設項目測繪工作,省內鐵路及公路勘測測量,珠江流域水利樞紐工程測量,以及雲浮硫鐵礦、韶關凡口鉛鋅礦、大寶山鐵礦、肇慶河台特大金礦等大型礦山勘查項目的測量,為廣東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參與完成了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潮汕機場、廣深珠高速、京濟廣高速、廣珠軌道交通、廣州地鐵、虎門大橋、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廣州亞運、新廣州電視觀光塔等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的測量。編制印刷了廣東省—海南省地質礦產圖,南海海域萬安盆地地質構造圖,廣東省礦產研究程度圖、成礦規律圖、遠景規劃圖,汕頭地質礦產構造綱要圖,雲浮、三水、南海、台山、鶴山等地政區圖,廣州市公路圖,湛江、茂名、清遠等市縣土地利用現狀圖等專題地圖。近年來,我院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依靠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優質的服務完成14個縣(市、區)的廣東省土地更新調查項目,20多個縣(市、區)的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項目。先後完成了廣州、佛山、深圳、珠海、汕頭、江門、湛江、梅州、肇慶、陽江、雲浮市區域內的50多個縣(市、區)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地籍測量及部分市縣(區)土地利用變更調查。2012年承擔了廣東省內20個縣(市、區)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高明、懷集通過國家級抽查驗收,並獲得優秀。完成高明區、羅定市、懷集縣、封開縣航空攝影和4D數據生產製作,自主研發了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系統、珠三角地面沉降地質災害監測信息管理系統、省地質局辦公自動化管理信息系統、花都區國土資源局宅基地發證信息系統、「廣地圖」應用系統等。承擔了陽春、陽西、陽東、高明、羅定、信宜、南雄、大埔、揭陽等地的土地開發、土地整治、土地評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高標准基本農田、城鎮總體規劃及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項目。
近年來我院還完成了「廣東省礦業權實地核查」、「珠江三角洲及周邊地區地面沉降地質災害監測」、「高時空解析度地面沉降監測體系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研究」、「廣東省南嶺成礦帶和武夷成礦帶1:2.5萬地理底圖編繪」等省財政專項,並獲得績效評價優秀等級。
我院以「產、學、研、新」為發展手段,多個測繪成果先後獲國家、省、廳(局)優秀工程獎項,其中我院參加承擔的「InSAR高精度地表形變測量的理論方法研究與應用」獲2013年度國家測繪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我院為佛山市國土資源局南海分局建設的基礎地理資料庫項目獲「2010中國GIS優秀工程銅獎」,廣東省礦業權實地核查項目獲國土資源部優秀獎、廣東省地質局地質科學技術成果一等獎。惠州市惠城區城鎮土地調查項目、信宜市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項目獲廣東省優秀測繪地理信息工程獎一等獎,多個項目獲省、地質局二、三等獎。
『拾』 廣州從嘉禾望崗到棠下村(天河)怎麼走
嘉禾望崗
到
棠下村(天河)
最佳公交方案
251路下行(嘉禾七星崗總站(廣東煤炭地質局)-南方大廈)→花都內-東圃專線上容行(花都客運站總站-東圃客運站總站)
分鍾/換乘2次
起點
嘉禾望崗從望崗出發乘坐251路下行(嘉禾七星崗總站(廣東煤炭地質局)-南方大廈)
在聯和換乘花都-東圃專線上行(花都客運站總站-東圃客運站總站)
抵達棠下村.步行至終點終點
棠下村(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