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地質大學
⑴ 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的獲獎名單
學校名稱一級學科名稱博士生姓名北京大學數學賈晨北京大學數學代立雲北京大學數學王少峰北京大學物理學劉永椿北京大學物理學孫兆茹北京大學物理學張甲舉北京大學核科學與技術王冊明北京大學化學楊麥雲北京大學化學侯紹聰北京大學化學謝然北京大學化學肖先金北京大學生物學紀玉鍶北京大學生物學王剛北京大學生物學施慧北京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梁存任北京大學地球物理學鄧凱北京大學心理學張喜淋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叢治辰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張文北京大學歷史學陳曉偉北京大學歷史學張德明北京大學哲學楊洪源北京大學哲學李延軍北京大學外國語言文學謝娟北京大學外國語言文學李燦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黃芊芊北京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張榮慶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楊雷靜北京大學力學周健北京大學地理學王戎北京大學地理學王旭輝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黃昕北京大學生物學王維斌北京大學生物學周靜怡北京大學生物學杭棟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韓啟飛北京大學臨床醫學王麗北京大學臨床醫學謝涵北京大學葯學羅宜孝北京大學葯學王淵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張乾友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魏義方中國人民大學哲學李劍鋒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宋魏巍中國人民大學理論經濟學詹新宇中國人民大學理論經濟學李黎力中國人民大學理論經濟學姚東旻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語言文學艾翔中國人民大學農林經濟管理何安華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楊付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陳雷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毛暢果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曾毅中國人民大學數學馬龍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寧靜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趙然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李輝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陳福中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張文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陳欣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路向峰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杜磊中國人民大學理論經濟學盛亦男中國人民大學數學李肖肖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史韓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袁煥鑫清華大學水利工程馬宏博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余智勇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范麗麗清華大學光學工程曾召利清華大學機械工程李津津清華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孫欣堯清華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劉東清華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馮旭寧清華大學電氣工程周天睿清華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陳曉明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張嬌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沈瑋清華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代季峰清華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鄧濤清華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鞠生宏清華大學力學馬寅佶清華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張如范清華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申春清華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王文坦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趙永傑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戴升清華大學數學蔡鋼清華大學物理學張金松清華大學物理學劉軍偉清華大學物理學陳鵬程清華大學化學劉凱清華大學化學吳宇恩清華大學化學龍勇清華大學生物學馬丹清華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張瑾清華大學公共管理羅杭清華大學中國語言文學馬特清華大學社會學喻豐清華大學法學蔣鈴清華大學設計學劉派清華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張達清華大學生物學潘孝敬清華大學政治學楊原清華大學法學李浩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劉增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費禮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王金亮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費成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力學孟雪廣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趙小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蘭明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許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學石岩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力學黃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王宗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殷建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李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物理學林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王建鋒北京理工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李克勇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王聰北京理工大學光學工程賈甲北京理工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牟進超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武玉偉北京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陳冰昆北京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林秋漢北京理工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孫言北京理工大學化學程虎虎北京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張斌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牛艷玲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趙藝中國農業大學農業工程廖人寬中國農業大學農業工程付宗強中國農業大學農業工程趙東傑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張清中國農業大學作物學王振忠中國農業大學園藝學張娜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資源利用趙勐中國農業大學植物保護何順中國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劉磊中國農業大學畜牧學林剛中國農業大學獸醫學蔣文曉中國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戴家武中國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起曉星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張永芝北京師范大學理論經濟學陳昊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李西順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何倩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衛薇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夏明睿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林瑋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劉全志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陳安民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張文濤北京師范大學數學楊四輩北京師范大學數學錢超北京師范大學物理學何敬北京師范大學天文學曹碩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任華忠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王成芳北京師范大學生物學夏燦瑋北京師范大學生物學孫棟北京師范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代雲容北京師范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李發鵬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孟慶輝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朱國祥中央民族大學歷史學趙旭峰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王凱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歐陽常青南開大學化學徐彬南開大學化學唐青南開大學化學張志君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李維尊南開大學理論經濟學毛其淋南開大學應用經濟學劉斌南開大學歷史學楊豪南開大學政治學張翔南開大學生物學王懷民南開大學生物學邊鑫南開大學工商管理譚有超南開大學數學王興春南開大學統計學馮龍南開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李貞玉南開大學物理學婁凱南開大學物理學王槿南開大學光學工程范飛南開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孫寧南開大學哲學劉晉禕南開大學臨床醫學蘇龍翔天津大學化學竺傳樂天津大學化學許友天津大學力學楊紹瓊天津大學機械工程田文傑天津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高慧敏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羅文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康艷茹天津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童來會天津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於敦吉天津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朱雷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劉勇天津大學土木工程秦穎天津大學水利工程王高輝天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李詩純天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李奕帆天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馬倩天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林道舒天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易茜天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武曉莉天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馮琳大連理工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趙清春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宋金龍大連理工大學物理學劉立釗大連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周豪大連理工大學哲學張衛大連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任健康大連理工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徐琴琴大連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白芳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張勝大連理工大學力學樊俊鈴東北大學化學陳帥東北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寧兆龍東北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王慧敏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胡軍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蔡志輝東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曹宇東北大學冶金工程劉中秋東北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王坤東北大學機械工程宋克臣東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李偉偉吉林大學哲學陳飛吉林大學法學張超漢吉林大學工商管理單標安吉林大學應用經濟學趙宣凱吉林大學數學趙曉朋吉林大學物理學姜立偉吉林大學化學王傳洗吉林大學化學劉軼吉林大學化學朱守俊吉林大學物理學李守瑞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魏成國吉林大學臨床醫學苗曉吉林大學獸醫學顧敬敏吉林大學機械工程黃虎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鄭佳紅吉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王秀剛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徐彬彬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袁巍吉林大學地質學王楓吉林大學地球物理學馬國慶哈爾濱工業大學物理學田彥婷哈爾濱工業大學物理學徐偉哈爾濱工業大學力學國峰楠哈爾濱工業大學力學孫健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工程耿雪松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楊振文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呂雲卓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陳海燕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彭慶宇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張魯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苑振宇哈爾濱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蘇曉傑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孫鑫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朱旗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白久林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劉傑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張慧超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於耀光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祝青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陳碩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張磊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趙磊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梁斌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張偉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倪春軍復旦大學歷史學陳瑋復旦大學哲學李主斌復旦大學政治學強舸復旦大學公共管理賀小林復旦大學理論經濟學高琳復旦大學數學郭垚復旦大學物理學郭聰復旦大學化學孔彪復旦大學化學張卡卡復旦大學化學仰志斌復旦大學生物學王傳超復旦大學生物學楊輝復旦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唐長兵復旦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魯海生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王琪復旦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趙岩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陸曉慧復旦大學臨床醫學杜昕復旦大學臨床醫學劉衛仁復旦大學臨床醫學戚鵬復旦大學葯學李劍峰復旦大學臨床醫學李俊復旦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吳琳琳復旦大學臨床醫學李美燕同濟大學化學王歡文同濟大學數學陳浩同濟大學物理學劉文興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李響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王慧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陳海兵同濟大學建築學周伊利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彭登峰同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王志鵬同濟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金雁敏同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房玉江同濟大學臨床醫學李海玲同濟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李貴萍同濟大學法學趙歆同濟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王婷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趙文華上海交通大學力學李寅峰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何鳳蘭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瞿葉高上海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楊曉光上海交通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陳曉鋼上海交通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王睿上海交通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傅洛伊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竇曉秋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郭興梅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周雪皎上海交通大學物理學王美曉上海交通大學物理學任懷瑾上海交通大學生物學黃俊上海交通大學化學董瑞蛟上海交通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王玉東上海交通大學公共管理楊志軍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谷麟上海交通大學葯學王汝冰上海交通大學法學楊顯濱上海交通大學生物學黃志敏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林錦驃上海交通大學臨床醫學李勉上海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王吉林上海交通大學臨床醫學張增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汪明帥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陳思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詹藝華東師范大學體育學馬德浩華東師范大學物理學劉心娟華東師范大學物理學李昊華東師范大學化學劉運林華東師范大學生態學沈斌華東師范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張金中華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戴建兵南京大學哲學代建鵬南京大學工商管理王國俊南京大學應用經濟學李偉軍南京大學法學雷俊生南京大學政治學倪春納南京大學社會學吳新慧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王學軍南京大學歷史學魏曉鍇南京大學教育學錢小龍南京大學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宗乾進南京大學數學王林南京大學物理學陳偉南京大學物理學李林南京大學物理學顧銘強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薛俊俊南京大學物理學孫宏祥南京大學化學陳小雨南京大學化學謝勁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蘇冠勇南京大學天文學柳若愚南京大學大氣科學諸葛小勇南京大學地質學楊水源南京大學生物學黃振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楊怡玲南京大學臨床醫學戚榮豐東南大學城鄉規劃學史北祥東南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王曉佳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陳喆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宋良龍東南大學物理學馬亮東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朱斌東南大學電氣工程臧海祥東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趙金寶東南大學生物學胡雯東南大學臨床醫學彭新桂浙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王榮斌浙江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吳志岩浙江大學公共管理段忠賢浙江大學數學胡思煌浙江大學物理學孫雲蕾浙江大學化學許林茹浙江大學機械工程白小龍浙江大學機械工程王林濤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文偉浙江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金台浙江大學電氣工程翁華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徐海亮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吳晶軍浙江大學力學李倩倩浙江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胡挺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池清華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章逸豐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王樹森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徐斌浙江大學生物學朱律韻浙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陳再明浙江大學植物保護劉賀浙江大學基礎醫學張薇浙江大學臨床醫學傅鷹浙江大學葯學陶蓉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蔡宏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周宗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芮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賀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徐來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陳潔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陳武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閆溢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衛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陳登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力學廖國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陶永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學高新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學冼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學朱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學夏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學李亞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祝恆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孫加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曹雄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張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核科學與技術汪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黃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劉愉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范傳剛廈門大學化學曹爍暉廈門大學化學徐桂良廈門大學化學吳選俊廈門大學化學郭文熹廈門大學化學彭軍波廈門大學生物學陳艷廈門大學生物學李漢傑廈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杜川軍廈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梁彥韜廈門大學數學吳國春廈門大學應用經濟學蘇佳廈門大學理論經濟學付才輝廈門大學應用經濟學蔡昌達廈門大學應用經濟學張文城廈門大學中國史劉婷玉山東大學應用經濟學王營山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崔春山東大學歷史學劉濤山東大學數學宗高峰山東大學物理學馬衍東山東大學化學代鵬程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許醒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徐菲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張俊傑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史志成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崔曉斌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李海濤山東大學基礎醫學張猛山東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周雲平山東大學葯學劉春喜中國海洋大學生物學馮超中國海洋大學生物學母偉傑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學王濤中國海洋大學生物學張偉中國海洋大學生物學張曉娜武漢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何超武漢大學應用經濟學祁毓武漢大學法學袁康武漢大學法學郭少青武漢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徐旭武漢大學公共管理殷寶明武漢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張豫鵬武漢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龍浩武漢大學化學張翠玲武漢大學化學武文博武漢大學化學秦四勇武漢大學生物學陳浩武漢大學口腔醫學撒悅武漢大學水利工程蔣水華武漢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劉念武漢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黃志武漢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聶勇偉武漢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熊小東武漢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黃旭武漢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張雲菲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張恆山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陳鋒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汪艷霞華中科技大學工商管理靳小翠華中科技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劉海華中科技大學數學王金霞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段東聖華中科技大學光學工程雷蕾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布寧斌華中科技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劉歡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伽龍華中科技大學化學羅亞莉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馮曉楠華中科技大學力學劉大彪華中科技大學中西醫結合趙寅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鄒麗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向小曦華中科技大學葯學程彪華中科技大學生物學王程華中科技大學臨床醫學劉磊湖南大學應用經濟學鄧玉萍湖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李雄湖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王綱金湖南大學力學馮慧湖南大學機械工程付建勤湖南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康旭東湖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陳安偉湖南大學物理學許金友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瞿佰華湖南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陳月皎中南大學物理學易早中南大學冶金工程陽海棠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孫翱魁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梁霄鵬中南大學冶金工程張理源中南大學冶金工程吳飛翔中南大學機械工程蔣日鵬中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王中鋼中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鄧江明中南大學力學武井祥中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鄧東平中南大學礦業工程周健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張科中南大學礦業工程彭康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張毅中南大學生物學許曉娟中南大學基礎醫學趙璐晴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陳攀中南大學護理學葉曼中南大學臨床醫學廖潔月中山大學公共管理溫明月中山大學中國史辜夢子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張倩中山大學應用經濟學陳中飛中山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周少銳中山大學生物學劉徐兵中山大學物理學胡偉中山大學光學工程辛洪寶中山大學化學暴欣中山大學化學劉亦武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孔令軍中山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郭東生中山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蘇卓中山大學生物學趙強中山大學葯學吳思涵中山大學口腔醫學吳桐中山大學口腔醫學劉中華中山大學臨床醫學郭小燕中山大學臨床醫學楊雪嬌中山大學臨床醫學王德深華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關偉盛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唐征海華南理工大學電氣工程賴志燚華南理工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林峰華南理工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余天佑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全宇暉華南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魏嫣瑩華南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姬小趁華南理工大學輕工技術與工程劉華敏華南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劉勇軍四川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曾自強四川大學哲學楊子路四川大學歷史學馬英傑四川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晏青四川大學新聞傳播學高憲春四川大學物理學陳軍全四川大學數學盧明四川大學生物學陶向四川大學物理學郭靜華四川大學化學蔡雲飛四川大學輕工技術與工程曾維才四川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劉壯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施奇武四川大學光學工程杜永兆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馬猛四川大學口腔醫學伍穎穎四川大學生物學袁克非四川大學葯學楊洋四川大學基礎醫學張奎四川大學臨床醫學劉非重慶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李華青重慶大學土木工程黃磊重慶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何輝超重慶大學物理學張虎林重慶大學數學周壽明重慶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李林昊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柴林江重慶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張磊重慶大學應用經濟學陶勇重慶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秦華鋒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黃勇軍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朱全江電子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唐海龍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吉彥達電子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劉風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盛俊傑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李祥明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趙梓源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宋渤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王長安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楊愛軍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尹行天西安交通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沈超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騫雅楠西安交通大學力學龍建民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楊濤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韋玉西安交通大學工商管理王治國西安交通大學工商管理黃緣緣西安交通大學哲學唐學亮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王永香西安交通大學生物學羅成西安交通大學生物學楊文婷西安交通大學臨床醫學朱茜茜西安交通大學臨床醫學韓亮西安交通大學臨床醫學曲凱西安交通大學基礎醫學董艷迎西安交通大學數學林紹波西安交通大學數學郗平西安交通大學數學賈紀騰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魏鵬飛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李璐禕西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褚衍輝西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馬雄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張海超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梁韻基西北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周珍西北工業大學數學李斌龍西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吳宏景西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陳瑞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物學孫加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物學鄧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物學徐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工程操信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王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王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孟江飛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成玉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獸醫學吳勇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林經濟管理王昕蘭州大學地質學曹泊蘭州大學中國史叢振蘭州大學物理學劉作業蘭州大學生物學孫旺盛蘭州大學生物學王媛蘭州大學公共管理王學軍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吳巍煒蘭州大學應用經濟學咸春林蘭州大學物理學楊科蘭州大學物理學張俊麗中共中央黨校哲學唐忠寶中共中央黨校政治學胡榮榮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賀方彬中共中央黨校政治學王雪竹中共中央黨校哲學楊發庭中國科學院大學物理學劉宇中國科學院大學化學武慶鋒中國科學院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劉灰禮中國科學院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王旭中國科學院大學生物學胡浩中國科學院大學生物學王松中國科學院大學心理學張柳燕中國科學院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高安然中國科學院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孫征宇中國科學院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張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馬克思主義理論朱繼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語言文學李小貝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應用經濟學張占力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理論經濟學劉昌義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理論經濟學楊慧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理論經濟學陸萬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語言文學惠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理論經濟學劉宏青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肖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應用經濟學宋瑞禮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劉西山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軍隊指揮學饒德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軍事後勤學與軍事裝備學陳零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軍隊指揮學於祥森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軍事後勤學與軍事裝備學包學兵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張進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孫良奎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楊躍能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曾令李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楊俊剛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馬勝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秦軍瑞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光學工程陳偉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程國新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光學工程江天
⑵ 蘭州大學劉勇導師
劉勇,男,年1月生。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所長,教授,「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以及「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碩士點和博士點負責人、學科帶頭人。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蘭州大學地質地理系自然地理專業就學,獲理學學士學位。1984年8月至1986年8月在甘肅省水利廳水土保持局工作。1986年9月至1989年6月在蘭州大學地理系師從李吉均院士攻讀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第四紀冰川地貌,畢業獲自然地理學碩士學位。1990年9月~1991年6月在北京大學遙感技術與應用研究所進修「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1996年9月~2002年10月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師從陳述彭院士攻讀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學科博士學位,畢業獲博士學位。2002年10月~2003年10月公派赴法作訪問學者,先後在法國格勒諾布爾第一大學SEIGAD實驗室和法國國家農業研究中心阿維尼翁研究院CSE研究所從事GIS山地氣候分析和農業遙感研究。自1992年起在地理系首開「地理信息系統」課程,為研究生講授多門與計算機、GIS有關的專業課程。近幾年主要承擔本科生、研究生「地理信息系統概論」、「GIS空間分析」、「遙感數字圖像處理」、「地理信息科學前沿講座」等課程的教學,以及野外綜合實習指導工作。1993年開始從事「遙感與GIS實驗室」的建設、管理,為「地理科學基礎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1996年至2000年負責完成蘭州大學地理科學系「九五」「211工程」遙感與GIS實驗室建設任務,2005年負責完成蘭州大學「十五」「211工程」公共服務平台「西部經濟與環境空間資料庫建設」項目。1994年開始主持包含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內的一系列科研項目,在IEEE IGARSS、SPIE、Geoinformatics等EI、SCI刊物和《地理學報》、《地理研究》、《冰川凍土》、《中國沙漠》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多篇。1997年11月起任副教授,2004年3月始任教授。目前已累計指導碩士研究生20多人,博士研究生6人,已畢業研究生15人。目前還擔任甘肅省測繪學會常務理事,甘肅省遙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教育與科普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理論與方法專業委員會通訊委員,中國地理學會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內多種學術期刊、科研項目評審專家。
⑶ 2010陝西省山陽中學高考一本名單公示
班級 總分 姓名 錄取學校名稱 錄取專業名稱
13 660 柯慶 同濟大學 環境科學類
17 649 孟良 中山大學 工商管理
12 647 劉勇 西安交通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
12 646 毛玉政 西安交通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14 643 張航 西安交通大學 軟體工程
11 642 何剛棟 西安交通大學 生物工程
16 639 孔慶樂 西安交通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
13 636 王濤 西北工業大學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8 634 賈勝錫 西北工業大學 飛行器動力工程
8 633 李彥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國防生|飛行器製造工程
10 632 汪航 西北工業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1 632 張艷紅 武漢大學 物理學(物理學基地班)
14 632 趙星 西北工業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6 629 謝良聰 西北工業大學 安全工程
7 628 阮班軍 第四軍醫大學 生物技術
16 627 曹朋 西北工業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7 627 馮其旺 東南大學 能源動力類(能源與環境)
17 627 劉培 武漢大學 護理學
11 625 朱鵬飛 北京師范大學 物理學
16 625 陳龍 西北工業大學 通信工程
6 624 李雨喬 北京郵電大學 軟體工程
14 624 劉夢 西北大學 經濟學(數理經濟試驗班)
8 623 李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飛行器動力工程
10 623 殷任宏 長安大學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基地班)
13 623 徐鐳 四川大學 微電子學
17 622 蔡磊 西北工業大學 通信工程
8 621 鞏江寒 西北工業大學 建築學
14 621 毛濃彪 西北工業大學 工程管理
15 620 龔寶成 中國醫科大學 臨床醫學
7 618 謝洋 西北工業大學 材料物理
9 618 黃九餘 四川大學 核工程與核技術
17 618 徐衛宇 西北工業大學 微電子學
7 617 王永康 北京交通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11 617 謝尚志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通信工程
29 617 許先權 西南政法大學 偵查學
9 616 劉旭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 臨床醫學
11 616 薛昌熵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財務管理
18 616 陳霞 四川大學 生命科學與技術基地班
27 616 張琪 北京師范大學 歷史學
14 615 任啟發 四川大學 化學類
12 614 袁長行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6 614 楊益 西北大學 經濟學(數理經濟試驗班)
30 614 徐雪 北京師范大學 學前教育
16 613 武世虎 四川大學 熱能與動力工程
30 613 徐波 西北大學 經濟學基地班
16 612 王賜龍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26 612 馮霞 山東大學 法學類
6 611 王書斌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
10 611 張彩環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10 611 楊粉霞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4 611 舒彥濤 太原理工大學 安全工程
29 611 段立傑 山東大學 工商管理類
8 610 徐琪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大氣科學
9 610 鄭遠霞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信息對抗技術
16 610 王召洲 北京科技大學 礦物資源工程
16 610 熊湘 華東師范大學 化學
27 610 胡義雲 西北大學 金融學
6 609 李石穩 四川大學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6 609 李新華 中南大學 工科試驗班(交通運輸類)
17 609 王珍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 護理學
11 608 劉學栓 北京化工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
11 608 喻佩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軟體工程
12 608 金韋濤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
7 607 蘇資平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智能科學與技術
8 607 張宇航 西北工業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
8 606 陳曼 重慶醫科大學 臨床醫學
9 606 吉田野 第二炮兵工程學院 武器系統與發射工程
10 606 陳崇栓 吉林大學 土木工程
15 606 韓波 山東大學 機械類
29 606 彭翔宇 四川大學 法學
6 605 阮靜 華東師范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7 605 董志文 中南大學 冶金工程(冶金與環境類)
7 605 周小丁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建築學
13 605 索珍珍 長安大學 工程造價
18 605 封皓元 長安大學 車輛工程
7 604 朱芬 陝西師范大學 化學
13 604 李欣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軟體工程
16 604 毛照源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軟體工程
16 604 任玉漫 華中師范大學 財務會計教育
24 604 劉年久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
30 604 楊仁傑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英語
7 603 肖華耀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軟體工程
11 603 楊小東 重慶醫科大學 臨床醫學(生殖醫學方向)
12 603 高波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封裝技術
16 603 曹朋 東北大學 熱能與動力工程
16 603 張栓 吉林大學 微電子學
16 603 吳康 中南大學 經濟學類(經濟與管理類)
27 603 樂芳 西北大學 財政學
28 603 白冰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漢語言文學
29 603 金彩霞 天津財經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30 602 田文博 西南政法大學 法學
16 601 劉鵬 長安大學 汽車服務工程
16 601 陳港 中國農業大學 水利類
18 601 王龍 長安大學 車輛工程
30 601 謝武 西北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8 600 劉奇 武漢大學 國防生|臨床醫學
14 600 譚璐 西北大學 管理科學
17 600 石福明 中南大學 土建類
26 600 馮長萍 西北大學 工商管理類
16 599 孫睿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8 599 羿啟潤 北方工業大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2 598 嚴信芹 長安大學 財務管理
15 598 張琪 長安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7 598 陳雅 長安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8 598 張偉 中南大學 采礦工程
25 598 辛文會 陝西師范大學 教育學
6 597 馮思慶 蘭州大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6 597 汪衍玲 陝西師范大學 經濟學
13 597 孟強勞 蘭州大學 臨床醫學
15 597 戶斌 中南大學 機械類
15 597 陳文 暨南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
24 597 趙夢晨 西北大學 工商管理類
6 596 明濤 長安大學 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管理)
6 596 華麗 青海大學 土木工程(建築工程方向)
8 596 黃梅 天津財經大學 網路工程
10 596 楊淑青 長安大學 會計學
16 596 張艷妮 中國農業大學 工商管理類
29 596 陳飛 西北大學 公共管理類
5 595 張丕 西南交通大學 信息安全
6 595 程家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自動化
7 595 秦紹朋 中南大學 土建類
8 595 朱懷露 長安大學 物流工程
9 595 阮家珍 西北大學 物理學類
16 595 李學剛 陝西師范大學 物理學
18 595 洪聲利 長安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6 594 金嘯 長安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
7 594 王小林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
12 594 徐策俊 長安大學 建築設施智能技術
15 594 毛靜 吉林大學 服裝設計與工程
18 594 鬲新 長安大學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30 594 陳燕 西北大學 對外漢語
12 593 賈勝文 吉林大學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14 593 黃良缽 長安大學 軟體工程
15 593 朱文缽 西南交通大學 土建類
28 593 黃治鵬 西北大學 漢語言文學
29 593 劉歡 西北大學 工商管理類
10 592 童偉 西南交通大學 國防生|土木工程
17 592 徐民 長安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
24 592 黃運恭 西北大學 漢語言文學
8 591 吳坤 長安大學 測繪工程
11 591 吳關輝 長安大學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12 591 余昌魁 長安大學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15 591 宋義民 長安大學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7 591 陳玉鋒 長安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
30 591 范恢朋 西北大學 考古學
5 590 王文俊 吉林大學 植物保護
8 590 熊小寧 陝西科技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
11 590 王會莉 長安大學 統計學
12 590 程瑾 長安大學 統計學
14 590 楊文坤 長安大學 軟體工程
15 590 趙永樂 長安大學 給水排水工程
16 590 耿松 陝西師范大學 化學
18 590 李洋洋 長安大學 資源勘查工程(固體礦產)
27 590 王丹 陝西師范大學 漢語言文學(創新實驗班)
30 590 舒福玉 西北大學 公共管理類
7 589 王超 寧夏大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
10 589 朱小玲 長安大學 物流管理
10 589 劉度宇 武警工程學院 軍隊采辦
11 589 張平 長安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2 589 楊立 合肥工業大學 建築學
15 589 韓睿 南昌大學 電氣信息類
15 589 何印軍 長安大學 交通建設與裝備
17 589 盧娜 陝西師范大學 生物科學
26 589 周苗 陝西師范大學 漢語言文學
29 589 鬲斌 陝西師范大學 歷史學
30 589 李淑萍 西北大學 漢語言文學
9 588 郭婭妮 陝西師范大學 金融學
10 588 林杉 西北大學 地質學類
12 588 程功敏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學
14 588 吳靜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工程管理
14 588 武婷 陝西師范大學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15 588 代釗 南昌大學 工業設計
29 588 周雪妮 陝西師范大學 學前教育
12 587 邱鵬 東華大學 紡織工程
12 587 吳萍 陝西師范大學 人力資源管理
13 587 塗明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電子信息工程
16 587 趙明 北方工業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6 587 謝家宏 武漢理工大學 環境科學
31 587 郭希贏 西北大學 日語
9 586 封明玉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水利水電工程
10 586 趙丹瑩 江南大學 工業設計
10 586 吳美英 陝西師范大學 生物科學
14 586 賀亞妮 西北大學 化學工程與工藝
15 586 周延 西安理工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8 586 舒海洋 黑龍江中醫葯大學 中醫學
7 585 郭咪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水利水電工程
8 585 方玉飛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葡萄與葡萄酒工程
13 585 袁海鈺 西北大學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15 585 李雪寧 陝西師范大學 定向西藏|地理科學
18 585 劉東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
29 585 丁小燕 陝西師范大學 漢語言文學
14 584 茅德旺 西安理工大學 工業工程(工學類)
16 584 張亞楠 西北大學 物理學類
18 584 薛梅 西安理工大學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28 584 蘭淑萍 西安外國語大學 英語(教育)
11 583 王一鴻 石家莊鐵道大學 電子商務
15 583 胡開萍 西安理工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7 583 唐亞 上海理工大學 電氣信息類(中外合作辦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17 583 陳亮 西安石油大學 石油工程
18 583 王勇 東北農業大學 水利水電工程
24 583 胡樂 西北大學 戲劇影視文學
27 583 李炎頻 陝西師范大學 思想政治教育
6 582 王盼 西安理工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氣)
6 582 朱啟權 陝西中醫學院 中西醫臨床醫學
8 582 張月 寧波大學 日語
8 582 陳俊 西安理工大學 給水排水工程
10 582 毛乾 中國海洋大學 工商管理
16 582 李安 西安工業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7 582 陳真 湘潭大學 通信工程
17 582 蔡宗順 西安理工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29 582 王宏傑 南京審計學院 法學(法務會計)
6 581 朱成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
9 581 秦亮 西北大學 軟體工程
11 581 程雪花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園林
15 581 陳玉林 西安理工大學 車輛工程
17 581 張海靜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金屬材料工程
18 581 塗正宏 貴州大學 農業資源與環境
24 581 王丹 陝西師范大學 日語
25 581 劉鋒 東北石油大學 行政管理
26 581 范學姣 西北大學 圖書檔案學類
29 581 郭磊 西南大學 旅遊管理
6 580 賈豐 西北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6 580 武歡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植物保護
7 580 張笑天 東華大學 光電子技術科學
10 580 程寶寶 陝西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2 580 阮仕奎 合肥工業大學 微電子學
13 580 劉德宏 陝西科技大學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4 580 胡海榮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25 580 張祖鴻 鄭州大學 工商管理
27 580 徐粉粉 陝西師范大學 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實驗班)
30 580 伍箴秀 陝西師范大學 行政管理
7 579 奚明 陝西師范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9 579 許峰 西安理工大學 微電子學
10 579 全曉 西安石油大學 石油工程
15 579 吳澤偉 陝西師范大學 地理科學
18 579 李學濤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環境科學
27 579 陳飛 陝西師范大學 漢語言文學
28 579 李媛 陝西師范大學 思想政治教育
29 579 阮景剛 長安大學 新聞學
7 578 何本菊 陝西師范大學 地理科學
7 578 駱仁鋼 武警西安指揮學院 武警指揮
10 578 王相煬 陝西師范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1 578 胡文 北京林業大學 自動化
13 578 王衛平 陝西科技大學 輕化工程
14 578 張佩 陝西師范大學 食品質量與安全
14 578 程帥 西安理工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5 578 吳娜 陝西師范大學 教育技術學
15 578 劉鵬 西安理工大學 經濟學類
16 578 高林 西安科技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6 578 張寶柱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工程力學(結構分析理論及軟體設計)
16 578 張國穩 陝西師范大學 地理科學
18 578 任洋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8 578 楊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學
26 578 余春萍 燕山大學 廣播電視新聞學
28 578 陳洋 蘭州大學 英語
28 578 吳緣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29 578 楊明 長安大學 旅遊管理
8 577 張陽楠 西安理工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8 577 郭玥 西安理工大學 給水排水工程
10 577 張蓓 西安理工大學 材料類
12 577 楊祥旭 解放軍理工大學 道路橋梁與渡河瀕海工程
13 577 盧瑞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3 577 王一迪 北京工商大學 經濟學類(經貿類)
14 577 汪益華 中國礦業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5 577 徐禮君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
17 577 吳道朋 西安外國語大學 俄語
18 577 余偉 北京林業大學 林產化工(制漿造紙方向)
28 577 陳琳 陝西師范大學 社會學
30 577 陳鑫 陝西師范大學 社會學
7 576 胡潔 陝西師范大學 地理科學
10 576 楊鋒 陝西師范大學 地理科學(創新實驗班)
10 576 張晴 陝西科技大學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12 576 賴金萍 陝西師范大學 軟體工程
16 576 劉瑞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7 576 朱亞亞 陝西師范大學 地理信息系統
18 576 代有飛 南昌大學 土木工程
18 576 黃東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生物技術
25 576 杜佩 長安大學 英語
26 576 王安偉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會計學
29 576 汪寧 上海理工大學 會計學
32 576 郭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會計學
6 575 陳明 西安理工大學 土木工程
7 575 王寧 陝西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9 575 楊建輝 西安理工大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
10 575 楊剛 陝西科技大學 材料物理
12 575 李明改 陝西師范大學 食品質量與安全
15 575 張倉 西安理工大學 土木工程
30 575 羅妍 西南大學 英語
7 574 陳濤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安全工程
8 574 李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學
11 574 李陽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2 574 阮曉慧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15 574 毛雪 西安理工大學 工業工程(工學類)
15 574 代超 陝西科技大學 輕化工程
17 574 劉毅 西安理工大學 城市規劃
24 574 周梅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26 574 鬲倩 西安外國語大學 英語(教育)
30 574 茹賞 山西財經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30 574 周敦攀 揚州大學 經濟學
7 573 胡世樂 西安理工大學 材料類
12 573 黃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學
13 573 樊沛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16 573 吳旗 西安理工大學 材料類
26 573 李卓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公共事業管理
28 573 孫磊 長安大學 行政管理
29 573 毛加元 河北大學 經濟學類
30 573 陳朗 天津商業大學 經濟學類
30 573 吳關牢 上海理工大學 系統科學與工程
30 573 李亞玲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英語
6 572 周敦宏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制葯工程
8 572 吳悠 湖南師范大學 國防生|應用心理學
8 572 武昌鑫 西安科技大學 車輛工程
9 572 成斌 西安工業大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
12 572 南照 西安理工大學 工程管理
15 572 席浪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30 572 吳冬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法學
31 572 路婷 湖南師范大學 漢語言文學
10 571 曾仁柱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6 571 葉瑩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生物工程
18 571 劉波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24 571 余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社會學
24 571 席玲 陝西科技大學 英語
25 571 華克琳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市場營銷
26 571 楊麗 湘潭大學 漢語言文學
30 571 陳晨 陝西科技大學 法學
30 571 彭灑 西安外國語大學 英語
31 571 張銘坤 湘潭大學 新聞學
6 570 姚超 東北石油大學 金屬材料工程
12 570 趙緒斌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3 570 張亞婷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生物科學
14 570 代定朝 陝西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5 570 朱健 內蒙古大學 生命科學與技術基地班
17 570 胡宜健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林學
20 570 蘭周 海南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26 570 施煜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公共事業管理
27 570 鞏湘 陝西科技大學 會計學
31 570 劉彥玲 陝西科技大學 行政管理
9 569 余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動物科學
11 569 程小康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11 569 秦倩 西安理工大學 材料類
16 569 劉超 中國礦業大學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16 569 阮健 華中農業大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17 569 楊哲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24 569 武瓊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30 569 南華蘭 南方醫科大學 經濟學
31 569 孟健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英語
6 568 戶雪麗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環境科學
7 568 劉坤 陝西科技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7 568 儲召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11 568 李翔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
17 568 駱發良 武漢理工大學 輪機工程
18 568 代正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軟體工程
18 568 馬瑞月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
18 568 張盼 西安科技大學 建築學
26 568 周娜娜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公共事業管理
26 568 王玉環 海南大學 法學
28 568 萬祖軍 寧夏大學 歷史學(師范)
6 567 樊文超 西安理工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8 567 劉雪珍 陝西科技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8 567 凌煜 西安理工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8 567 韓雨竹 太原理工大學 農業水利工程
11 567 謝航 空軍航空大學(招飛工作局) 航空飛行與指揮
11 567 胡世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電子商務
12 567 聶淼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環境科學
13 567 茹星星 西安理工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5 567 徐玉 大連海事大學 航海技術
18 567 白松 延安大學 化學工程與工藝(工業分析方向)
24 567 陳清龍 東北農業大學 市場營銷
27 567 劉安祥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勞動與社會保障
30 567 劉艷 陝西科技大學 會計學
30 567 楊守香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法學
30 567 朱小米 東北農業大學 行政管理
30 567 王菊 華中農業大學 法學
31 567 梅立花 陝西科技大學 市場營銷
32 567 徐曉菲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法學
32 567 劉娜 西安外國語大學 英語
5 566 金淵 延安大學 臨床醫學(定向商州區就業)
8 566 虞華馳 陝西科技大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9 566 張小紅 西安石油大學 資源勘查工程
14 566 柯賢軍 湘潭大學 建築設施智能技術
17 566 程功德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數學與應用數學
18 566 祝敏 西安郵電學院 通信工程
29 566 金行 內蒙古大學 旅遊管理
6 565 熊禮珍 西安科技大學 工程管理
10 565 徐維海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軟體工程
12 565 李開程 西安科技大學 通信工程
13 565 孫鵬 海南大學 工程管理
16 565 張萌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7 565 劉燚 西安郵電學院 通信工程
24 565 韓雪 延安大學 漢語言文學
29 565 張媛 西安外國語大學 日語
30 565 韋韌 陝西科技大學 法學
5 564 金孝華 陝西科技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15 564 汪少華 西安醫學院 臨床醫學(全科醫學方向定向山陽縣就業)
16 564 孫武 西安科技大學 自動化
16 564 劉超 西南政法大學 工商管理
16 564 劉丹風 寧夏大學 生物科學(師范)
16 564 李惠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動物科學
17 564 楊耀穩 浙江工業大學 化學類
18 564 王旭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25 564 潘義姣 西安外國語大學 英語
26 564 方玉霞 陝西科技大學 市場營銷
28 564 吳陳 陝西科技大學 行政管理
29 564 賀剛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英語
29 564 李澤斌 上海商學院 物流管理
29 564 趙祥城 延安大學 中國革命史與中國共產黨黨史
30 564 趙崗 天津師范大學 日語
7 563 李磊 西安工業大學 金屬材料工程
13 563 劉強 陝西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
15 563 吉茂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林學
27 563 張晶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對外漢語
27 563 程沙沙 陝西科技大學 英語
28 563 馮瑛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對外漢語
29 563 韓學平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對外漢語
30 563 詹生國 北京物資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
30 563 周忠理 陝西科技大學 會計學
30 563 仝睿 陝西科技大學 市場營銷
5 562 楊振義 西安醫學院 臨床醫學(全科醫學方向定向山陽縣就業)
8 562 周成鋒 湘潭大學 環境科學
9 562 彭惠玲 西安理工大學 印刷工程
9 562 劉丹莉 陝西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與工藝
9 562 楊月梅 西安石油大學 油氣儲運工程
10 562 賈垚 青海大學 土木工程(建築工程方向)
11 562 毛曉香 天津師范大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11 562 唐凱 海南大學 土地資源管理
14 562 楊育龍 西安工業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4 562 黃國鵬 陝西科技大學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15 562 陳帆 雲南大學 園藝
15 562 袁美榮 陝西科技大學 包裝工程
15 562 陳霞 西安石油大學 油氣儲運工程
16 562 郭建鵬 大連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1 561 郭浩 西安石油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1 561 曹正婷 浙江工業大學 自動化
15 561 劉雅祚 東北林業大學 通信工程
18 561 李明波 西安工業大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
20 561 雷俊 西安工業大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
25 561 肖龍芳 西北政法大學 法學(經濟法)
28 561 南麗萍 大連大學 英語
29 561 李玉娥 西安外國語大學 漢語言文學
30 561 陳琦 西安財經學院 經濟學類
30 561 任小勇 南京農業大學 電子商務
9 560 沈亞麗 陝西科技大學 包裝工程
9 560 阮堃 西安科技大學 自動化
11 560 張建林 陝西科技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12 560 李攀 陝西科技大學 輕化工程
14 560 李德良 陝西科技大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17 560 楊林 西安科技大學 自動化
19 560 寧和波 陝西科技大學 化學
20 560 伍連傑 西安科技大學 測繪工程
24 560 張澤洋 西安外國語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25 560 寧啟林 四川師范大學 旅遊管理
28 560 陳真 西安理工大學 英語
30 560 寇橋 天津工業大學 英語
30 560 戶亞萍 青海大學 旅遊管理(酒店管理方向)
30 560 宋學皎 西安財經學院 工商管理類
7 559 朱娜 陝西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與工藝
16 559 胡沛 南昌航空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
17 559 呂佳駿 陝西科技大學 網路工程
18 559 劉文林 西安理工大學 印刷工程
24 559 汪洋 西安理工大學 經濟學
9 558 王濤 陝西科技大學 應用物理學
11 558 阮仕濤 西安工業大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
11 558 申嘉 東北電力大學 土木工程(輸電工程)
13 558 張升 陝西科技大學 化學
17 558 唐大良 陝西科技大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19 558 塗裕鵬 西安石油大學 熱能與動力工程
25 558 朱證榮 西北政法大學 法學(刑事法)
26 558 鬲琳 西北政法大學 勞動與社會保障
30 558 任凡 西安理工大學 公共事業管理
7 557 汪小燕 西安石油大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9 557 鄭國萍 陝西科技大學 服裝設計與工程
11 557 王麗 陝西科技大學 服裝設計與工程
12 557 王肖 陝西科技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
13 557 易聰濤 陝西科技大學 自動化
15 557 陳小平 重慶郵電大學 自動化
15 557 張小平 江蘇科技大學 軟體工程
16 557 黃海 西安醫學院 臨床醫學(全科醫學方向定向商州區就業)
18 557 孔濤 西安工程大學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27 557 盧慶鵬 西安財經學院 工商管理類
28 557 徐麗 西安工業大學 會計學
28 557 付小玲 西北政法大學 行政管理
29 557 吳濤 西安財經學院 經濟學類
8 556 彭崇濤 西安工業大學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⑷ 現代通信技術在海洋地質調查中的應用
盛堰溫明明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廣州 510760)
第一作者簡介:盛堰,男,1973年生,工程師,主要從事海洋地質調查工作、先後參加105-15大洋調查、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參加了863、126、大洋課題等研究工作。
摘要 在當今海洋地質調查作業中,聲學通信技術、ADSL通信技術、衛星通信技術、區域網絡通信技術等現代通信技術得到廣泛應用,本文對應用到的幾種主要現代通信技術原理及其應用實例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 現代通信技術 海洋地質調查 聲學通信技術 衛星通信技術 ADSL 通信技術
1 前言
現代海洋地質調查越來越成為集海(水下設備、感測器等)、陸(調查船、作業平台等)、空(GPS定位、衛星通信等)各種高技術的綜合應用平台,特別是隨著衛星通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網路通信技術以及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現代通信技術在海洋地質調查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圖1)。
圖1 通信技術應用示意圖
Fig.1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pp sketch map
2 海洋地質調查中的應用
在當今海洋地質調查作業中廣泛應用的現代通信技術包括:聲學通信技術、ADSL通信技術、衛星通信技術、區域網絡通信技術及無線電通信技術等。
2.1 聲學通信技術的應用
海洋是一個神秘莫測的境地。在海水中,電磁波衰減很快,光也很容易被吸收或是形成散射,因此無線電及其光通信技術在海水中很難像在陸地上一樣廣泛使用。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需要,聲波在水中的傳輸特性、逐漸形成了一種新型的水聲通信技術。水聲通信是一種運用高科技的通信技術,整個系統的工作過程比較復雜,要進行一系列的信號轉換。數據、文字、語音、圖像等信息轉換成電信號,再由編碼器將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然後經換能器將電信號轉換為聲信號。聲信號通過水介質傳遞到接收換能器,在這里聲信號又轉換為電信號,解碼器將數字信息編譯出數據、聲音、文字及圖片等。
無纜海洋調查地質設備主要的通信手段大都利用聲通信技術。在當前我國海洋地質調查船上使用聲通信工作或控制的典型設備就有:多波束(海底地形、地貌測量)設備(如:SEABEAM2112、SIMRAD EM-3000、EM-950等多波束系統),水深測量設備(如:SOUND210等),超短基線、長基線水下定位設備(如:NAUTRIX USBL系統),各種典型的聲吶設備、水聲通信MODEM、PINGER等,它們都是通過聲波發射接收器(水聽器)、聲陣列等發送和接收調制有數據信號和控制信號的聲波信號,從而進行通信及資料採集與控制等工作。
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溫度、鹽度和壓力的函數,聲速計算一般採用威爾遜(Wilson)經驗公式,即:C=1449.14+△CT△CS△CP△CSTP
式中,1449.14為一常量,代表了一個大氣壓下,海水溫度為0℃,鹽度為35.00時海水具有的聲速值。
△CT代表溫度變化產生的聲速改正值:
△CT=4.5721T-4.4532@10-2T2-2.6045@10-4T3+7.985@10-6T4
△CS代表鹽度變化產生的聲速改正值:
△CS=1.3980(S-35)+1.692@10-3(S-35)2
△CP代表海水壓力變化產生的聲速改正值:
△CP=1.60272@10-1P+1.0268@10-5P2+3.5216@10-9P3-3.3603@10-12P4
△CSTP代表鹽度、溫度和壓力同時變化時產生的聲速改正值。
上述公式中,C為聲速;T為溫度;P為海水壓力;S為鹽度;Z為深度。
聲波在海水中傳播時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不僅與工作頻率有關,還與海水的溫度、鹽度、各種雜訊以及各種障礙物產生的反射、折射等因素有關,由於海洋中波浪、魚類、船舶等影響會產生的各種雜訊干擾,聲波在海水中傳遞同時還形成「多徑干擾信號」,加之海水對聲波的吸收,會導致接收到的信號模糊不清,傳播效率和質量都要受到影響。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水聲通信採用了跳頻通信、偽隨機碼調制等新技術來解決雜訊干擾及「多徑干擾信號」。但是聲波在水中的聲速還不及光速的20萬分之一,在水中聲信號的傳輸率較低,加上聲波在水中的散射、傳輸的損耗以及回波的干擾等,水聲通信的距離僅有約10km。
2.2 ADSL通信技術的應用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技術即非對稱數字用戶環路技術,是XDSL系列銅纜用戶internet接入技術中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它通過普通電話銅線高速傳輸數據、語音、視頻信號。上行採用FSK(頻移鍵控)技術,下行採用DMT(離散多音頻調制)技術或CAP(無載波幅度/相位調制)技術,為用戶提供上、下行非對稱的傳輸速率(帶寬),它的下行速率在2.048Mb/s~8.19Mb/s之間,上行速率在640Kb/s左右。ADSL系統主要由中央交換局端模塊和遠端模塊等部分組成。隨著技術的發展,逐步成為一種較方便的寬頻接入技術。ADSL系統是在一對普通銅線兩端各加裝一台ADSL局端設備和遠端設備而構成。ADSL Modem主要由處理D/A變換的模擬前端(analog front end)、進行調制/解調處理的數字信號處理器(DSP)以及減小數字信號發送功率和傳輸誤差,利用「網格編碼」和「交織處理」實現差錯校正的數字介面構成(Walter,2000)。ADSL是目前較先進的一種接入技術,有「網路快車」之美譽,因其速率高、頻帶寬、性能優、安裝方便,成為繼MODEM、ISDN之後的又一種全新的高效通信技術。
隨著海洋技術的發展,ADSL技術也在海洋地質調查設備中得到廣泛應用,如ROV系統、海底視頻採集系統等,下面以「深海彩色數字攝像系統」(863項目,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主持開發)為例進行說明,系統框圖如圖2。
圖2 海底觀測系統結構模塊圖
Fig.2 Seabed observ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mole chart
「深海彩色數字攝像系統」利用原有的CTD鎧裝鋼纜作為傳輸介質,在甲板控制單元和水下單元各用一個 ADSL Modem,利用ADSL通信技術實現網路互連,進行視頻傳輸和採集控制。由於受到抗拉強度、水密性能、抗高壓性能的影響,對鎧裝纜的要求非常高,傳統的鎧裝鋼纜帶寬較低,不能實時無滯後傳輸海底高保真視頻圖像,因此只能對圖像進行有損壓縮。現在最新的海底觀測與視頻採集系統開始使用鎧裝光纜作為傳輸介質,極大的擴展了其傳輸帶寬,提高了海底觀測的實時性和保真度,使海底視頻觀測採集技術向光電通信技術邁進。
2.3 衛星通信技術的應用
隨著空間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衛星通信在海洋地質調查中也得到普遍應用,尤其是GPS衛星定位和衛星氣象的應用尤為廣泛。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是以衛星為基礎的無線電導航系統,可為航空、航天、陸地、海洋的用戶提供3維的導航、定位和定時。GPS由衛星星座(空間部分)、地面監控系統(地面控制部分)、GPS信號接收機(用戶設備部分)等三個部分組成。GPS的空間部分是由24顆GPS工作衛星所組成,這些GPS工作衛星共同組成了GPS衛星星座,其中21顆為可用於導航的衛星,3顆為活動的備用衛星。這24顆衛星分布在6個傾角為55°的軌道上繞地球運行。衛星至地球表面的平均高度為20200km,運行周期約為12恆星時。地球上任何地點、任何時刻至少都能觀測到4顆衛星。每顆GPS工作衛星都發出用於導航定位的信號。GPS用戶正是利用這些信號來進行工作的。以3顆位置已知的衛星為圓心,以被測點到衛星的距離為半徑作3個圓,這3個圓的交點就是被測點的位置。在GPS系統中,就是根據空中運行的3顆衛星和這些衛星到被測點的距離,確定被測點的位置。全球衛星定位導航系統採用多星高軌測距體制,GPS接收機在同時接收到3顆以上衛星的信號後,由3顆衛星至用戶的3個等距離球面的相交即可確定用戶的位置。通過對4顆衛星的觀測還可定時,並由時鍾改正值來修正距離測量誤差(徐紹銓等,2004)。該系統具有全球連續覆蓋、定位精度高快速、被動式全天候觀測無需通視、操作簡便、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使其應用領域不斷擴大雖然美國軍方從戰略目的出發,採取選擇可用性(Selective Availability)和反電子欺騙技術(Anti-Spoofing),但目前相位觀測法可以繞過SA的影響,消除大部分人為加入的誤差,其應用已不僅限於導航定位的軍事用途,還用於大地測量學、地球動力學、大氣科學、災害監測等。
在海洋地質調查中經常要使用GPS(或DGPS)衛星通信定位,所有測站的坐標都使用GPS衛星實時定位,導航GPS接收機接收GPS衛星信號,並根據測量投影方式進行解算後對船舶進行導航和定位。GPS接收機型號各異,如SECEL GPS接收機、LGBX-PRO GPS接收機、SF2050 GPS接收機等,其精度指標也各不相同。
在進行海洋地質調查時,調查船舶每天還要接收氣象衛星信號,並根據衛星雲圖上顯示的氣象信息(如:台風、低壓、高壓等的生成情況、大致走勢)判斷工區未來24小時內的氣象情況,從而動態安排測站調查作業。
隨著internet技術的發展,在調查船上也可以實時收發email和上internet瀏覽新聞等,但是目前衛星信道收發上下行速度相對較慢,且費用昂貴。
2.4 區域網絡通信技術的應用
在綜合的海洋地質調查中涉及到DGPS導航定位測量、地質取樣及其描述、化學測試分析、多波束及水聲測量等多學科多專業,不僅要進行資料採集,還需進行資料處理、解釋、分析、研究等工作,各種資料既相互獨立又密切結合,調查中需要綜合分析利用各種數據資料,因此各專業數據共享成為必要。
在現代海洋地質調查作業時,野外無紙化的數字辦公、網路辦公越來越成為新的辦公方式,既節約成本又可以提高效率還可以減少差錯;其次船舶位置信息、狀態、物資、氣象信息等網路化共享,不僅為首席科學家科學部署提供決策參考,還可以更好地為船長綜合指揮船舶服務;因此,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調查船載有線區域網絡通信技術和無線區域網絡通信技術得到了普遍的應用。以綜合海洋地質調查「海洋四號」科考船為例,區域網絡通信技術在綜合信息採集和野外辦公中得到很好的應用。圖3 為「海洋四號」區域網絡通信模塊圖。
圖3「海洋四號」科考船區域網通信模塊圖
Fig.3 Haiyang4 R/V』s LAN Communication mole chart
2.5 傳統無線電通信技術的應用
在現代海洋地質調查中,傳統的無線電通信技術仍然得到繼續利用,比如對講機,單邊帶等。
3 結語
現代通信技術在海洋地質資源調查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由於受到很多客觀條件限制,陸地上已經使用的很多現代通信技術在茫茫大海中還不能使用。下一代的太空網路架構正在開發制定中,這個新的架構將利用互聯網協議確保地面(包括陸地、海洋和大氣層)和衛星網路的互操作性,利用衛星進行通信互連,這將使數據存儲、傳輸和使用的方式發生革命性變化,一個基於衛星的IP通信網路可在全球范圍內將服務延伸到世界上任何地區的用戶。企盼著即將到來的下一代網路(NGN)、下一代電信網(NGT)、下一代互聯網(NGI),下一代無線移動通信網(3G,B3G,4G)都能基於衛星IP網路平台上為海洋通信提供良好的技術服務,深信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一個世界,一個網路」不再是夢想,地面和太空將一起形成一個無縫的衛星通信服務體系。
參考文獻及資料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底攝像技術手冊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seabeam2112技術手冊
Walter Gorlsky,著.劉勇等譯.2000.ADSL和ADSL技術,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徐紹銓,張華海,楊志強,王澤民編著.2004.GPS測量原理及應用(修訂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Sheng YanWen Mingming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
Abstract: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sound communication tech.,Netware communication tech.,ADSL communication tech.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ech.has been more and more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in this paper,It is simply introced the theory of thes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applications in different survey equipment and methods.
Key Words:communication tech.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Acoustics communication tech.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ech.ADSL communication 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