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陳琦麗地質大學

陳琦麗地質大學

發布時間: 2021-02-06 06:07:49

Ⅰ 誰知道李春平以前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上學,後來又上了研究生的,謝謝大家了!

是學管理學院的李春平嗎?學會計

中國地質大學312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研參‎考‎書‎目

讀思研《心理學基礎綜合習題精編及歷年真題解析》作者:胡月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讀思研《考研心理學考點·重點·難點預測及解析》
讀思研《考研心理學核心考點》(背誦版)
這三本書必備,再就是把6本教材配齊了,我把完整詳細的清單給你列出來,希望對你有幫助,特別推薦!
一、312心理學綜合大綱解析
312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是全國統考,由教育部統一命題,教育部發布考試大綱,規定了考試范圍。312大綱中考試涵蓋心理學導論、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與測量等學科基礎課程。讀思研教研老師根據多年的考研經驗,結合心理學考試大綱,以及歷年真題命題特點,向廣大考生推薦以下心理學考研教材。如果是自命題院校,可以參考各個院校的參考書目。
二、312推薦參考書目
讀思研《考研心理學基礎綜合習題精編及歷年真題解析》作者:胡月
本書緊密圍繞心理學考研大綱設計知識點,參考歷年真題設計相應習題。力求涵蓋所有大綱涉及的知識點的同時,模擬真題幫助考生進行復習和自查,提供了13年完整歷年真題,並對其做了較為詳盡的解析,幫主考生完成全程復習,本書是眾多考生從初期備考到後期沖刺的伴侶。(全書有完整配套講課視頻,考過學長強烈推薦)
讀思研《考研心理學考點·重點·難點預測及解析》作者:胡月 助力考生全程復習把握考試的考試點 和 重點難點。
讀思研《考研心理學核心考點》(背誦版)作者:胡月 適合考生後期沖刺把握核心考點及背誦
《普通心理學》(第5版)作者: 彭聃齡
《實驗心理學》作者: 郭秀艷
《心理與教育測量》(第4版)作者: 戴海崎//張峰//陳雪楓
《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第4版)作者: 張厚粲,徐建平
《發展心理學》(第3版)作者:林崇德
《當代教育心理學》(第3版) 作者:陳琦, 劉儒德
《社會心理學》(第4版)作者: 侯玉波
312心理學基礎綜合的內容大體上就是如此,作為考研的專業課,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合理利用好復習時間,實現效率的最大化。
最後希望所有的考研人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績,去到你們想要去到的地方,成為你們想成為的人,所有的努力都能成為現實的助力。
B

Ⅲ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哪些不錯的地標建築

當初是被地大的隧道吸引過來的!不過呆了快一年,也發現了越來越多超美的地方~

  • 逸夫博物館

  • 我國首個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的大學

    地大學子持學生卡免費參觀喲,裡面很多化石、礦物、標本,超級美的石頭!我們在新生剛入學的時候,一起來參觀過這里,之後也有帶小夥伴們來這里參觀,真的算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啦

  • 地大的好看的建築還遠不止這些呢~只有來了這里慢慢發現啦!

    Ⅳ 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去古德寺

    643路 → 725路
    全程約1小時48分鍾 /28.6公里/ 34站 / 換乘1次

    起點中國地質大學
    步行約版 67 米到地質大學
    乘坐權643路,經17站,到武漢火車站下車
    步行約 23 米到武漢火車站
    乘坐725路,經17站,到工農兵路下車
    步行約 629 米到古德寺
    終點古德寺

    709路 → 725路
    全程約1小時31分鍾 /22.9公里/ 27站 / 換乘1次

    起點中國地質大學
    步行約 50 米到地質大學
    乘坐709路,經26站,到才華街下車
    步行約 41 米到才華街
    乘坐725路,經1站,到工農兵路下車
    步行約 629 米到古德寺
    終點古德寺

    Ⅳ 中國地質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築

    作為地大16級研究生,我來說說這個問題。

    其實地大有很多地標性建築,在你看來習以為常,然而你在別的學校卻會發現沒有,至於這其中是否隱藏著別的含義?那就要等你來學校親自去探索了!相信他們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首先就是地質工作者的石刻雕像,他們少部分你能夠在學校明顯的地方發現,但大部分都在隱藏的角落才能發現!身穿工作服,肩背地質包,腰跨羅盤,頭頂藍天,足登巉岩,眼光深邃,一屆又一屆的畢業生從他面前出發走向祖國各地,他是學校最具標志性的風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那裡已經站立了近30年。走進他,你會想要知道,他是誰?又經歷過怎樣的歷史變遷?而這個雕像的原型到底是誰呢?想要知道嗎?那就加入我們地大這個大家庭,自己探索獲得答案不是更加有趣嗎?

    Ⅵ 中國地質大學哪些專業最值得讀

    18級的地大抄小學弟來晚了!

    地大的專業,當然是地質方面的專業比較強。所以我還是推薦地質類的專業!地大的地質工程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是地質學類中的王牌。

    專業是校品牌專業,2007年獲得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資助,2008年與2013年獲得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資助。

    Ⅶ 中國地質大學自主招生09錄取名單!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9年藝術特長生測試結果公示
    註:測試等級為 A 表示通過,B表示不通過,請注意查收等級證書。
    報考項目 姓名 准考證號 測試等級
    器樂 王藉 09101001 A
    器樂 張釋瀾 09101002 B
    器樂 宋樂來 09101003 A
    器樂 秦月 09101004 A
    器樂 郭樂樂 09101005 A
    器樂 孫卓藝 09101006 A
    器樂 王喆 09101007 B
    器樂 錢昆 09101008 A
    器樂 陳源 09101009 A
    器樂 郭玲麗 09101010 B
    器樂 李昂 09101011 B
    器樂 曲方 09101012 B
    器樂 孟盈盈 09101013 A
    器樂 馬旭 09101014 A
    器樂 李珊珊 09101015 A
    器樂 李金思 09101016 A
    器樂 雷淞文 09101017 A
    器樂 李胤華 09101018 B
    器樂 張菀雅雯 09101019 B
    器樂 王琳 09101020 A
    器樂 尹智慧 09101021 A
    器樂 包童 09101022 A
    器樂 胡熠程 09101023 A
    器樂 唐錦森 09101024 A
    器樂 潘詢 09101025 A
    器樂 盛天航 09101026 B
    器樂 焦健 09101027 A
    器樂 馬也 09101028 A
    器樂 田原 09101029 A
    器樂 呂桂祥 09101030 A
    器樂 趙鵬博 09101031 A
    器樂 方雪 09101032 A
    器樂 李曉 09101033 A
    器樂 林明玉 09101034 A
    器樂 丁冰玉 09101035 A
    器樂 范航睿 09101036 B
    器樂 錢錦 09101037 A
    器樂 錢鈺 09101038 A
    器樂 何洋洋 09101039 A
    器樂 馬英凱 09101040 A
    器樂 張旎昕 09101041 A
    器樂 孫軻 09101042 B
    器樂 曾可任 09101043 A
    器樂 宮煦 09101044 B
    器樂 趙冉 09101045 A
    器樂 武韡 09101046 A
    器樂 馬世哲 09101047 B
    器樂 劉小馳 09101048 A
    器樂 王晨曦 09101049 A
    器樂 趙汗青 09101050 A
    器樂 李遠菁 09101051 A
    器樂 葉文弢 09101052 A
    器樂 佟思琦 09101053 A
    器樂 萬薪庚 09101054 A
    器樂 張晨蕾 09101055 A
    器樂 陳俊升 09101056 A
    器樂 趙逸秀 09101057 B
    器樂 耿浩博 09101058 A
    器樂 張妮 09101059 A
    器樂 謝冬雨 09101060 A
    器樂 賈凌霄 09101061 A
    器樂 張若凡 09101062 A
    器樂 朱紹綱 09101063 A
    器樂 王一良 09101066 B
    器樂 黃夢琪 09101067 A
    器樂 肖瑋 09101068 A
    器樂 余雨則 09101069 A
    器樂 孟宇姝 09101071 B
    器樂 趙千慧 09101072 A
    器樂 范佳彬 09101073 B
    器樂 鄭雨萌 09101074 A
    器樂 楊慕嬋 09101075 B
    器樂 周海韻 09101076 A
    器樂 袁璐璐 09101077 A
    器樂 王海 09101078 A
    器樂 張書禹 09101079 B
    器樂 顏勵 09101080 B
    器樂 劉玉璽 09101081 A
    器樂 劉璐 09101082 B
    器樂 劉詩洋 09101083 A
    器樂 趙璕 09101084 A
    器樂 胡曉 09101085 A
    器樂 劉鵬 09101086 A
    器樂 張翛翰 09101090 B
    器樂 劉楠 09101091 A
    器樂 李宜融 09101092 B
    器樂 柳星辰 09101093 A
    器樂 尹利旻 09101094 A
    器樂 黃沐陽 09101095 A
    器樂 應懷涵 09101096 A
    器樂 馬斯琪 09101097 A
    器樂 張程 09101098 B
    器樂 張宇翔 09101099 A
    器樂 童國君 09101100 B
    器樂 魏婧 09101101 A
    器樂 劉泰然 09101102 A
    器樂 張憲憲 09101103 B
    器樂 溫馨 09101104 B
    器樂 段宏玥 09101105 A
    器樂 呂誠皓 09101106 A
    器樂 張澤 09101107 B
    器樂 索文琦 09101108 A
    器樂 鍾虹禾 09101109 B
    器樂 陳志岸 09101110 A
    器樂 於志貞 09101111 A
    器樂 鮑雨欣 09101112 A
    器樂 劉苗 09101113 B
    器樂 牛里皓 09101114 B
    器樂 孫義會 09101115 A
    器樂 張子墨 09101116 A
    器樂 丁駿豪 09101117 A
    器樂 劉令琪 09101118 B
    器樂 才方圓 09101119 A
    器樂 常昊 09101120 B
    器樂 趙宇 09101121 B
    器樂 於思圓 09101122 A
    器樂 周雪 09101123 A
    器樂 於好雨 09101124 A
    器樂 李時光 09101125 A
    器樂 王琳 09101126 A
    器樂 付琦 09101127 B
    器樂 何昊 09101128 A
    器樂 胡愷琳 09101129 A
    器樂 關舒晗 09101130 A
    器樂 武斌 09101131 A
    器樂 郭宇丹 09101132 B
    器樂 於思斯 09101133 A
    器樂 李彬 09101134 A
    器樂 張可 09101135 A
    器樂 段皓 09101136 B
    器樂 姚逢伯 09101137 B
    器樂 胡明宇 09101138 A
    器樂 劍雲龍 09101139 A
    器樂 宋涵超 09101140 A
    器樂 吳祥睿 09101141 B
    器樂 梁藝馨 09101142 B
    器樂 劉希子 09101143 A
    器樂 韓燕雨軒 09101144 A
    器樂 王雨晴 09101145 B
    器樂 劉暢 09101146 B
    器樂 張迪 09101147 B
    器樂 杜一萍 09101148 A
    器樂 崔仙 09101149 A
    器樂 范曉晨 09101150 A
    器樂 李螢 09101151 A
    器樂 才薇 09101152 B
    器樂 唐冰欣 09101153 A
    器樂 王菁源 09101154 B
    器樂 曹洋 09101155 B
    器樂 趙研 09101156 A
    器樂 胡潔 09101157 A
    器樂 楊子恆 09101158 A
    器樂 李田 09101159 A
    器樂 趙鹿嬌 09101160 B
    器樂 趙海 09101161 B
    器樂 秦悅 09101162 A
    器樂 李士泳 09101163 A
    器樂 張荷絲 09101164 A
    器樂 包韋韋 09101165 A
    器樂 裘曉靜 09101166 A
    器樂 鄭璐 09101167 A
    器樂 劉尚源 09101168 A
    器樂 李澤琦 09101169 A
    器樂 徐婧婧 09101170 A
    器樂 賈欣然 09101172 B
    器樂 桑田原 09101173 A
    器樂 王艿川 09101174 A
    器樂 程楚琦 09101175 A
    器樂 程孫雪子 09101176 A
    器樂 程可揚 09101177 A
    器樂 林昀暉 09101178 A
    器樂 李璨 09101179 A
    器樂 鍾寧 09101180 A
    器樂 戰捷 09101181 A
    器樂 姜馨淳 09101181 A
    器樂 張颿 09101182 A
    器樂 劉洋 09101182 A
    器樂 郝賽 09101183 A
    器樂 杜穎 09101183 A
    器樂 任鏡蓉 09101184 A
    器樂 靳勍 09101184 B
    器樂 梁兆和 09101185 B
    器樂 陳憶諾 09101186 B
    器樂 胡丹 09101187 A
    器樂 陳永立 09101188 B
    器樂 劉睿鵬 09101189 A
    器樂 張佩玉 09101191 A
    器樂 劉度 09101192 A
    器樂 李音 09101193 A
    器樂 張惠宇 09101194 A
    器樂 馮嬋娟 09101195 B
    器樂 付詩康 09101196 A
    器樂 張梅茜 09101197 B
    器樂 李直謙 09101198 A
    器樂 賈文月 09101199 A
    器樂 劉立雍 09101200 A
    器樂 劉卓亞 09101201 A
    器樂 郭毅 09101202 A
    器樂 王迅 09101203 A
    器樂 陳思羽 09101204 A
    器樂 曲夢琪 09101205 A
    器樂 宋爽 09101206 A
    器樂 林琳 09101207 A
    器樂 龐小亭 09101208 B
    器樂 李亦晗 09101209 A
    器樂 李缽 09101210 B
    器樂 劉牧 09101211 A
    器樂 徐利鑫 09101212 A
    器樂 徐長江 09101213 A
    器樂 唐林 09101214 A
    器樂 孫路 09101215 A
    器樂 趙天堯 09101216 A
    器樂 陳熙 09101217 A
    器樂 張亞琪 09101218 A
    器樂 劉悅 09101250 A
    器樂 王敏政 09101251 B
    器樂 宋漢禹 09101252 A
    器樂 馮競旻 09101253 A
    器樂 賈淯 09101254 A
    器樂 孟祥如 09101255 A
    器樂 王啟悅 09101256 B
    器樂 張怡 09101257 B
    器樂 武政男 09101258 B
    器樂 李楊 09101259 A
    器樂 孫樂海 09101260 A
    器樂 張莉 09101261 A
    器樂 顧燁璇 09101262 B
    器樂 譚文天 09101263 A
    器樂 古冬青 09101264 A
    器樂 畢瑾 09101265 A
    器樂 郭宇 09101266 A
    器樂 關一男 09101267 A
    器樂 鮑博洋 09101300 A
    器樂 鄭楷鵬 09101301 A
    器樂 蘇萌 09101302 A
    器樂 許陶然 09101303 A
    器樂 范逸群 09101305 A
    器樂 王昱昕 09101306 A
    器樂 季虹杉 09101307 B
    器樂 劉伊 09101308 A
    器樂 吳一帆 09101309 A
    器樂 朱玥 09101310 A
    器樂 韓藝珠 09101311 A
    器樂 耿一雅 09101312 A
    器樂 胡冉冉 09101313 A
    器樂 鄭嫣然 09101314 A
    器樂 金軒玉 09101315 A
    器樂 宋雪嬌 09101316 A
    器樂 周筱玥 09101317 A
    器樂 敬韻 09101318 A
    器樂 卓晨 09101319 A
    器樂 張瑤 09101320 A
    器樂 韓凱 09101321 A
    器樂 李格格 09101322 A
    器樂 王映竹 09101323 A
    器樂 王璐 09101324 A
    器樂 靳羲喆 09101325 B
    器樂 吳爭明 09101326 B
    器樂 解薇 09101327 A
    器樂 周泰戎 09101328 A
    器樂 黃聖 09101329 A
    器樂 李卉 09101330 B
    器樂 陳瑞琪 09101331 A
    器樂 葛洋 09101332 A
    器樂 熊天涵 09101333 A
    器樂 劉婭瓊 09101334 A
    器樂 張艾倫 09101335 A
    器樂 李瑞琪 09101336 A
    器樂 張昊寧 09101337 A
    器樂 秦雨天 09101338 A
    器樂 韓詩雯 09101339 A
    器樂 王悅丁 09101340 A
    器樂 肖卓俊 09101342 A
    器樂 李洋 09101342 A
    器樂 謝睿潔 09101343 A
    聲樂 張哲乾 09102001 A
    聲樂 周美雯 09102002 B
    聲樂 郝遠 09102003 A
    聲樂 王芊樾 09102004 B
    聲樂 楊雨潤 09102005 A
    聲樂 宋盈盈 09102006 B
    聲樂 張佳琦 09102007 B
    聲樂 邵丹丹 09102008 A
    聲樂 陸晴晴 09102009 A
    聲樂 康芮 09102010 B
    聲樂 朱李維迪 09102011 A
    聲樂 郝俊 09102012 A
    聲樂 劉倩 09102013 A
    聲樂 王佳碧 09102014 A
    聲樂 王丹娜 09102015 A
    聲樂 繆俊 09102016 A
    聲樂 何睿 09102017 A
    聲樂 劉方遠 09102018 A
    聲樂 劉暢 09102019 A
    聲樂 閆嬌宇 09102020 A
    聲樂 閆嬌宇 09102020 A
    聲樂 陳澤 09102042 A
    聲樂 鄂小凡 09102043 B
    聲樂 林芳伊 09102044 B
    聲樂 唐艷超 09102045 B
    聲樂 明文傑 09102046 B
    聲樂 董歡漪 09102047 B
    聲樂 陳丁 09102048 B
    聲樂 張靖敏 09102049 A
    聲樂 劉浩銘 09102050 A
    聲樂 任婕妤 09102051 B
    聲樂 馬鈺琳 09102052 B
    聲樂 陳冰 09102053 B
    聲樂 北方 09102054 A
    聲樂 劉興華 09102055 A
    聲樂 黃子惠 09102056 B
    聲樂 胡依夢 09102057 B
    聲樂 陳媛媛 09102058 A
    聲樂 石亮俊 09102059 A
    舞蹈 平靜 09103001 A
    舞蹈 潘沛婷 09103002 A
    舞蹈 婁岳超 09103003 B
    舞蹈 吳洞天 09103004 A
    舞蹈 李凡 09103005 A
    舞蹈 鄧查爾 09103006 A
    舞蹈 李妮娜 09103007 A
    舞蹈 閆經緯 09103008 B
    舞蹈 陳婉瑩 09103009 A
    舞蹈 李雯 09103010 A
    舞蹈 邸彤 09103011 B
    舞蹈 吳萌萌 09103012 A
    舞蹈 王佳璐 09103013 B
    舞蹈 邱爽 09103014 A
    舞蹈 李敬方 09103015 B
    舞蹈 賈婷婷 09103016 B
    舞蹈 李會卿 09103017 B
    舞蹈 封帆 09103018 A
    舞蹈 徐雅文 09103019 A
    舞蹈 郁騁丹 09103020 A
    舞蹈 鄒吉辰 09103051 B
    舞蹈 呂依依 09103052 B
    舞蹈 李曉悅 09103053 A
    舞蹈 李韻 09103054 A
    舞蹈 周丹 09103055 A
    舞蹈 門巍 09103056 A
    舞蹈 劉霄坤 09103057 A
    舞蹈 王昳 09103058 B
    舞蹈 劉芳 09103059 A
    舞蹈 李馨培 09103061 A
    舞蹈 潘琦 09103062 B
    舞蹈 李伊洧 09103063 A
    舞蹈 施韻 09103064 A
    表演與主持 田海洋 09104001 A
    表演與主持 胡其得 09104002 A
    表演與主持 王晗婷 09104003 B
    表演與主持 王馨瑤 09104004 A
    表演與主持 李思奇 09104005 A
    表演與主持 李思奇 09104005 A
    表演與主持 周昌蕾 09104007 A
    表演與主持 姜玟彤 09104008 A
    表演與主持 耿飛雄 09104009 B
    表演與主持 鄒日東 09104011 A
    表演與主持 孫雲星 09104012 B
    表演與主持 婁岳超 09104013 B
    表演與主持 霍宇婷 09104014 A
    表演與主持 劉思充 09104015 A
    表演與主持 徐茗洋 09104016 B
    表演與主持 許權耀 09104017 A
    表演與主持 孟亮 09104018 B
    表演與主持 梁藝馨 09104019 B
    表演與主持 朱希 09104020 B
    表演與主持 王馮源 09104021 A
    表演與主持 楊宇航 09104023 B
    表演與主持 王佳璐 09104024 B
    表演與主持 馬瀟 09104025 B
    表演與主持 劉帥 09104026 B
    表演與主持 何倩也 09104027 A
    表演與主持 劉嘉平 09104041 B
    表演與主持 張夢雨 09104042 B
    表演與主持 李敏 09104043 B
    表演與主持 楊照銘 09104044 A
    表演與主持 龔玉嬌 09104045 A
    表演與主持 陳冰 09104046 B
    表演與主持 趙寧 09104047 B
    表演與主持 王昳 09104048 B
    表演與主持 葛亮 09104049 A
    表演與主持 劉一弘 09104050 A
    表演與主持 符夏一峰 09104051 B
    表演與主持 劉興華 09104052 B
    表演與主持 於洋 09104053 A
    表演與主持 薛智軒 09104054 B
    表演與主持 何冠蓉 09104055 B
    表演與主持 李明起 09104056 A
    表演與主持 劉丹青 09104057 B

    Ⅷ 中國地質大學有幾個校區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學校

    武漢這個學校分為兩個校區,武昌校區和漢口校區,漢口是城市學院,而武昌校區是本科生教育。

    Ⅸ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那一年成立的

    中國地質大學創建於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的相關系(科)合並組建而成的北京地質學院,1960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重點院校。1970年遷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漢,1978年,在舊校址設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兩地辦學。2000年2月由國土資源部劃歸教育部管理。2006年10月,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
    建校以來,地大人鍥而不舍、開拓創新,用智慧與汗水,用獻身祖國地質事業的豪情壯志,譜寫了地大輝煌的樂章,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棟梁之才,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美麗的東湖之畔,蒼翠的南望山下,毗鄰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和「武漢•中國光谷」,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科技博物館,是湖北省唯一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的高校。學校佔地面積1132505平方米,建築面積755634平方米,其中教學及輔助用房258956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252886平方米。長約380米的「地大隧道」貫通學校西、北校區,記載著上億年歷史的化石林與現代化的教學樓宇交相輝映,勾畫了東校區一道道獨特的風景線。井然有序的現代化教學樓群、窗明幾凈的學生公寓、設施先進的實驗大樓、寬闊的林蔭大道,為莘莘學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成長環境。

    Ⅹ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的學院成就

    華貴氣派的鑽石、精靈巧妙的貓眼、凝練典雅的翡翠、清麗脫俗的珍珠……提起珠寶,人們自然就會聯想起它的美麗、超凡、高貴、莊重,這些看似細小的晶體,不但是人們信仰寵愛的尤物,更是財富之巔的濃縮。
    作為地球母親饋贈的精美禮品,一顆璀璨奪目的寶石,只有經歷漫長的地質年代孕育,人類的開采、提煉、甄別,以及工匠的精心設計、切磨、雕刻,最終才能點綴我們七彩斑斕的生活。
    尋求華麗背後的真實價值,寶石的彌足珍貴,就在於它的稀少。也正是如此,所以從人類認識到寶石的價值並進入市場流通環節開始,寶石的造假者便如同幽靈一般隨之出現了。
    裂隙眾多的祖母綠用彩色油浸泡後充當優質祖母綠;一件普通的翡翠用酸溶解掉其部分物質後,再注入膠,就成為了一件高檔的的翡翠。當造假者隨著科技的發展而不斷提高造假水平、當假劣珠寶越來越逼真化的時候,這也宣告了僅靠摸、掂、看便可以鑒定出珠寶真假的時代完全走向終結。
    一塊普通的石頭於人而言無傷大雅,而一塊寶石有時卻足以改變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的命運,而作為全球珠寶產業主要消費國之一,雖然中國的珠寶首飾業取得了迅速發展、具備了一定規模,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珠寶業在珠寶檢驗、鑒定、評估專業人才的缺失,卻成為了扼制中國珠寶首飾業發展的「瓶頸」。
    要凈化中國珠寶業市場、建立一個珠寶評估的技術准則,構建一套科學、嚴密的量化評估體系,避免出現單憑個人經驗為評判指標的尷尬狀況,那就必須擁有一批從事寶玉石鑒定和商貿經營管理、首飾設計加工及其管理的,專業的並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技術人才。
    作為中國最早成立的最具規模和實力的寶石學教育與研究機構、最早引進國際先進寶石學教育體系的學院、全國僅有的3個國家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師考前培訓站之一,創辦14年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它不但創立了自己的GIC證書品牌、為市場開發了許多先進的珠寶鑒定儀器,同時,它還為中國珠寶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擺脫了中國珠寶教育落後的局面,並加速了國內珠寶教育的發展。
    奪目的鑽石,象徵著珠寶學院所提供的質優、價廉的寶石學儀器和優質技術服務;尊貴的翡翠,代表著珠寶學院三個珠寶檢測中心專業、權威、高效、優質的服務;而珠寶學院的唐人首飾設計中心,則恰似一粒晶瑩的珍珠;至於珠寶學院擁有的GIC珠寶職業教育和學歷教育,則無可替代的成為了天下學子開啟成功人生的一把耀目的純金鑰匙。
    今天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年輕而充滿朝氣,回首她創立至今,我們在她遇到困難、戰勝困難並且不斷開拓、全面發展的整個過程里,看到了中國珠寶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理念、信心、毅志,以及他們從歷史走向現實,從現實走向未來的理性思考。
    在中國珠寶業發展史上,這是珠寶教育者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描繪出了一幅壯麗藍圖,中國珠寶教育史上,又是他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著述了一部艱難竭蹶的創業史冊。
    變幻莫測的創業經過和建設者們的豪情、孤寂、才學、謀略、歡欣、痛楚、成就、理智……這些凝結著血汗和智慧的故事,應該原原本本地銘刻於史冊珍藏、也應該真真切切地奉獻給人間流傳。正是因為有了這一段創業史跡,這才演繹了一闕中國人突破重圍,開創中國珠寶教育事業的華美贊歌——
    揚帆——蟄伏於困境中的崛起
    時間:20世紀80年代初期。地點:湖北武漢機場。人物:兩位攜帶著巨大且沉重的手提箱的英國人。
    一套套高端精密的檢測儀器、兩張深沉得看不出任何情緒的臉,從他們踏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寶石研究組的大門開始,忙碌替代了沉默,幾天後,他們的工作正式結束,並且踏上了返回英國的飛機。
    不久,在國外一本學術刊物上,一位寶石界的外國專家,在一篇論文中以輕視的態度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整個中國,只有兩個寶石專家。」此文一出,一時之間,國外一片嘩然,然而,在中國國內,學術界對此的反應卻是異常平靜,沒有泛起絲毫的漣漪。並非沒有聽到國外專家的批評,並非體會不到其中所含的譏諷與輕視,事實上,真正令國內學術界沉寂的原因,其實就在於外國專家一下點中了中國寶石界的死穴。
    沒有珠寶學科專業人才、沒有完整的珠寶教育體系、沒有系統的珠寶研究成果……也難怪外國專家會如此振振有詞。我們無法迴避現實,事實上,在當時的中國科學界,地質與寶石專業的分別還處於相對模糊的階段,雖然在改革開放之後,復甦的市場經濟讓珠寶業得以起步,然而,無論是運作方式,還是從業人員及消費者對珠寶專業知識的掌握,幾乎都以零為計,而中國的寶石教育在當時更可謂是一片空白。
    百廢待興之時,卻遭遇了國外學術界突如其來的一拳重擊,這無疑令中國學術界既難堪又疼痛。不過,尷尬也好,無奈也罷,一窮二白的現狀卻仍然還得清晰面對,畢竟只有將中國人自己的寶石教育真正發展起來,才能挺起腰桿不被國外學術界所輕視。
    再寒冷的冬天也無法阻擋春天的溫暖;再貧脊的土壤之下,也總有頑強的種子會生根發芽。雖是春寒料峭,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領導卻敏銳的抓住了改革開放的勃勃生機,針對當時的形勢,他們迅速在學校建立了寶石研究課題組,並率先在全國邁出了打造中國寶石教育的第一步。
    1981年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剛剛完成遷校工作,正處於相對困難的時期,雖然艱苦的環境令人倍感心酸,但那些被安置在學校博物館里辦公的寶石研究課題組成員,並沒有因為工作條件的惡劣和捉襟見肘的困難而生出任何消極的想法,相反,發展中國寶石業的重擔與責任感,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他們。
    眾志成城、披肝瀝膽,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寶石研究課題組緊跟時代發展,在蓬勃興盛的時代大潮中逐漸顯出了它的重要與優勢。不久,寶石研究組便提升成為學校的寶石研究室,繼而又成為學校的直屬機構寶石研究所。
    不斷提升的部門級別,彰顯了學校對寶石研究工作的重視,同時也間接反映出社會轉型期的中國,對於寶石學教育以及寶石學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1989年,己經成為地質大學直屬機構的寶石研究所從學校博物館搬遷了出來,正式結束了長達8年的無獨立辦公條件的歷史。這是艱苦卓絕的8年,這一批最早在地質大學從事寶石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正是他們,在這長達8年的時間里,在研究所人力、物力極為匱乏的情況下,他們自籌2萬多元資金,建起了國內第一個永久性的寶石陳列室,同時還為校內大學生和研究生開設了選修課,並舉辦了寶石培訓班,召開了寶石學會議,請來知名專家講學……
    雖然不必再寄居於博物館內進行寶石研究工作,但這卻並不意味著研究所的工作條件有了根本性的改變,事實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寶石研究所全體成員一直呆在學校劃撥的兩間破舊的房子里辦公,他們研究的是五光十色的華麗寶石,但他們自己的生活卻並沒有多少亮色。
    研究其實是一件清苦的工作,它不但要求研究者遠離功利與慾望,同時,它還要求研究者必須要有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心。從來沒有人,對艱苦的環境產生任何的怨言。令人感動的是,這些早期的寶石科學工作者們,他們的眼神總是那樣的專注,他們的腳步總是走得那樣的從容,他們其實也是很普通的人,他們也並非不想享受安逸的生活,然而他們卻始終嚴謹的鑽研並完善著自己手中的寶石學課題,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他們所肩負的,正是振興中國寶石學的重任。
    挺進——讓借來的雞生自己的蛋
    1988年5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世界首家寶石鑒定師培訓機構——英國皇家寶石協會簽定了聯合辦學協議。1990年,英國寶石協會在中國大陸開設的第一個聯合教育中心正式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成立,這是英國寶石協會在世界上第一個用中文進行教學和考試的中心,可以說它的成立,不但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贏得了國際珠寶界的認同,同時,它也預示著中國的寶石研究從此進入了一個高標準的發展時期。
    事實上,早在兩位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到來之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校領導與寶石研究所成員,便己經開始思考如何盡快擺脫中國珠寶教育的落後局面、加速國內珠寶教育發展的重大問題。伴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中國的各行各業都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態,而珠寶行業也同樣異軍突起、飛速發展,不過,專業人才奇缺、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常常使得珠寶市場出現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現象;在另一方面,由於國內沒有珠寶專業技術人員把關,一些境外的不法商人利用合資的幌子,將一些劣質材料充當高檔優質寶石材料合資入股,直接給國家和集體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
    緊迫的形勢表明中國的珠寶教育僅僅依靠國內的技術力量顯然並不能取得快速突破,畢竟當時國內的珠寶教育尚屬空白,沒有一所高校具有開展珠寶教育的能力。要取得突破就必須打破常規,要迅速提升國內的珠寶教育水平,那就必須將目光放到在寶石科學研究領域己經取得重大突破的國外研究機構上去。
    經過深入的分析和細致的研究,最終,寶石研究所決定採用當時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常務副校長陳鍾惠教授提出的「引進智力、洋為中用、借雞下蛋、高起點,高質量辦學」的辦學方針,著手與國際知名的寶石教育機構進行接觸,以借鑒國外的辦學經驗,發揮本校地質與寶石學的相關基礎知識等優勢,來培養中國自己的師資隊伍,而兩位國際專家學者的到來,其實僅僅只是這一過程中的一個序曲。
    經過嚴格的培訓與考核,聯合教育中心首批10名學員,全部通過了考試,並獲得了由英國寶石協會頒發的世界公認的寶石課程證書,至此,整個中國只有兩位寶石專家的歷史終於被打破了。
    只有具備高瞻遠矚的目光,才能在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快,倘若當年地質大學的領導和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們沒有「不拘一格為學問」的務實態度,那麼,中國的寶石教育可能還有很長一段曲折的道路要走,畢竟封閉的思想和單憑摸索進行研究的方式,顯然不利於科學技術的交流與發展。
    與國際著名的寶石研究機構聯合成立了教育中心、培養出了中國人自己的寶石專家,這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寶石研究所所取得的重大勝利。然而,與長期性的發展目標及國外寶石行業的先進水平相比,此時的勝利仍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進步而己。清晰的定位奏響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寶石研究所的發展凱歌,經過與國外寶石研究機構幾年的深入合作,研究所不但充分積累了辦學經驗,切實的鍛煉了自己的師資力量,同時,它們也在國內外獲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當勝利的曙光初現、當希望的太陽半露笑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領導和寶石研究所的工作者們,仍然將務實的目光聚焦在發展這一重大戰略上,待到上述有利條件一一成熟,改所建院的最佳時機終於來到了。
    1991年11月,經校領導研究同意,一紙改所建院的報告上報到了中國地質礦產部,在陳述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寶石研究所在近幾年所取得的一系列發展狀況及有利條件後,地質礦產部很快予以審批,並於1992年正式成立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從此,國內第一所專業性的珠寶教育學院正式誕生,而中國的珠寶教育發展,也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只有自主創新,才更適合中國的國情、更有利於中國寶石教育的正常發展,然而,真正要想在寶石這一學科領域取得更大更為長遠的發展,則必須跳出聯合辦學的桎梏,長期性的依賴於人,雖然有利於提高自己的實力與水平,但在某種程度上講,反而不利於開創一片更為寬廣的學術天地。
    雄起——要創中國人自己的證書品牌
    從1990年到1993年,在短短3年的時間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共為國家培養出了取得(FGA)國際珠寶鑒定師資格的4批共32名學生,他們榮幸的成為了中國大陸自己培養的國際珠寶鑒定師。
    只有經過初級考試、理論考試和實踐考試「三大關」,既要具備優良的理論基礎,又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方才能躋身於中國珠寶界的「精英」行列。然而,在中國這個擁有巨大消費潛力的寶石市場,在國內珠寶市場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僅僅32名專業珠寶鑒定師顯然是遠遠不能滿足珠寶業對專業人才的亟需。與此同時,多年的教育實踐,又使得武漢珠寶學院已經形成了具有鮮明個性的教學特色,在外需內促的環境下,在學習國外先進科技和辦學經驗的基礎上,1993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正式推出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GIC寶石鑒定師資格證書,從此開創了國內寶石教學的先河。
    GIC品牌的一經推出,立即就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對於這個新生的珠寶證書品牌,英國寶石協會也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他們不但派出了教學主管前來學院進行考察,並且還將學院的教學材料帶回英國提交給英國寶石協會的考試委員會進行討論。
    經過不懈的努力,珠寶學院優秀的師資、完善的教學和實驗設施、嚴格的教學管理和考試體制為GIC證書質量提供了保證,在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上都達到國際水準,最終得到了英國寶石協會的正式承認。從此,獲得GIC證書的珠寶學院學員,便可以直接參加英國寶石協會的FGA證書考試,而武漢的FGA培訓中心,也成為FGA、GIC聯合培訓中心。
    成立僅短短一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便能創出自己的證書品牌、獲得國外知名寶石研究機構的認可,這無疑是中國寶石教育史的一次重大超越。消息一經傳出,國內各大報刊及港、台地區的珠寶類雜志均對此進行了深入報道。
    謀略與膽識同生,作為遠東地區唯一一家兩種證書品牌共存的培訓中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的聲名可謂不脛而走,然而,在成績與榮譽面前,珠寶學院的領導和全體科技工作者們,卻並沒有因此沾沾自喜,相反,除了在校內進行辦學之外,珠寶學院還與國內有關的兄弟院校廣泛進行合作辦學,先後在青島、台灣、南京、北京、焦作等地開設了聯合教學點,並在青島、南京、北京、上海、濟南、杭州、蘇州、溫州、金華、合肥、深圳、太原、南昌、成都、西安、昆明等地開辦了鑽石短訓班和翡翠班,學員人數由最初的每個班幾人至十幾人上升到每班次幾十人,而培訓學制也由兩年縮短到一年。
    全方位的珠寶人才打造戰略,解決了中國珠寶事業在其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瓶頸」難題,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也在推動國內珠寶事業高速發展的同時,自身也獲得了重大的發展。
    此後的1994年,經過多方准備,珠寶學院與地質學院聯合招收地質學(寶石方向)本科生,這是珠寶學歷教育的起步。經過幾年的辦學實踐和不懈努力,學院的教師們在詳細研究了珠寶市場的走向,並不斷調整了學科的課程設置後,於2000年,經國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珠寶學院又設立了面向市場、面向未來的寶石及材料工藝學本科專業,除招收、培養寶石及材料工藝學方向和珠寶首飾設計方向的本科生之外,它還同時培養更高層次的寶石學碩士生和博士生。此外,學院還通過成人教育和網路教育的方式,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珠寶專業人才,並以此構成了多層次、多廣度的珠寶教育體系。
    作為一項長期、系統的教育工程,引進智力只是促進科學發展的一種必要手段,然而它卻並不是珠寶學院所求取的最終目的,從聯合辦學到獨立建成寶石學院,從借勢於國外的鑒定師品牌到打造完全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證書品牌,潛藏在一系列大膽舉措背後的,便正是中國珠寶教育先行者們的大智與大氣。
    突破——以實力贏得角逐
    2001年,第28屆國際寶石學大會在西班牙隆重召開,就世界寶石學的發展及各國在寶石研究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大會予以了高度的評價與熱烈的討論,然而,本次大會最為引入注目的焦點,卻集中在一個中國人身上,那就是來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的院長袁心強教授。
    「我們希望第29屆國際寶石學大會能夠在中國舉辦!」當他以流利的英語鏗鏘的說出這樣一句真誠的話語時,全場的與會代表都被袁心強院長給震住了。面對著那份由袁心強院長提交的、關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和香港珠寶學院共同舉辦第29屆國際寶石學大會的申請,寶石學大會組委會的委員們陷入到了一場激烈的討論中。
    「他們有能力辦這樣的國際性大會嗎?」、「如果讓中國人去辦這樣高規格的國際學會,他們是否真的能夠辦得好呢?」一個個的疑問清晰地擺在組委會成員面前,不過,這些疑慮卻又最終被成員們一一否決。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巨大的珠寶消費品市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在寶石學研究領域的突出表現,這些優勢與條件,如同一針針強心劑,讓寶石大會組委會的成員們最終通過了袁心強院長的申請,並將大會地址定在了珠寶學院的所在地——中國武漢。
    在激烈的角逐中贏取勝利,這不僅僅意味著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打破了多年來國際寶石大會從來沒在中國大陸召開的先例,同時,它也推動了中國珠寶界的成長,促進了中國珠寶研究的發展。
    只有實力方才是成功的銘證,「要麼不辦,要辦就要辦好!」袁心強院長的努力沒有白費,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領導的指導和珠寶學院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第29屆國際寶石學大會不但成功的在武漢舉辦,而且獲得了圓滿的成功。
    成功承辦如此盛大的國際學術會議,可見珠寶學院的實力足以讓世界為之矚目,而它也召示著珠寶學院已經完整的融入了國際珠寶界。事實上,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完全與珠寶學院長期以來努力進行科學研究、不斷與國內外同行進行學術交流、保持與世界理論和技術的同步是絕對分不開的。
    多年來,非常重視與外界進行學術交流的珠寶學院,不但派代表參加了國內幾乎所有的寶石教育、科研、質檢機構等寶石學術交流會議,而且最近幾年,與香港、台灣學者的學術交流和合作也變得越加頻繁。2001年和2003年,珠寶學院的李立平教授和亓利劍教授曾先後應邀到新加坡寶石協會進行講學。與此同時,為了擴大國際交往,學院還以多種形式邀請國外著名專家學者前來講學訪問。到目前為止,已有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10多個國家的著名學者來華訪問過該院,其中包括寶石學界的泰斗和重量級人物古柏林教授和沙川一朗教授等。
    每年一次的學術交流會,從來不曾中斷,而專家的到來,既增加了珠寶學院與外界的互通、為學院的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知識和技術,又確立了學院的影響,並使得學院成為了國內學術交流的有力平台。
    此外,在積極開展寶石學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對外學術交流的同時,珠寶學院在鑽石、翡翠、有色寶石、有機寶石如珍珠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以珠寶學院為依託開辦的寶石學學術期刊《寶石和寶石學雜志》和定期在武漢舉辦的寶石學術年會為國內外學術交流提供了重要陣地,而學院教師也在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之餘,在鑽石、有色寶石以及光譜學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完成了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04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又開始招收寶石學專業博士研究生,這是我國首個寶石學博士點,它的出現,預示著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寶石學院走上了一條更為寬廣的發展大道。
    跨越——永不停歇的步伐
    從內困外憂中艱難起步,到開放性的依託國外先進水平打造自己的師資力量,繼而開創自己的證書品牌,並實現了中國人承辦國際寶石學術大會的夢想,不斷壯大的實力和對業界發展所做出的貢獻,使得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在業界獲得了「中國珠寶教育的搖籃」、「珠寶界的黃埔軍校」的美譽,然而成功永遠沒有止盡,尤其是科學研究更是一個不能停歇的求索過程。
    隨著珠寶市場近20年的日趨規范和成熟,珠寶教育也在逐步走向發展、成熟,並形成了適合中國市場的職業教育體系,作為國內最早成立珠寶學院教育機構的先行者,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始終以推動行業發展、培養珠寶專業人才為己任,並不遺餘力的開拓著中國珠寶教育的美好未來。
    在新一代珠寶學院領導的帶領下,珠寶學院新一代科研工作者,在保持前輩嚴謹務實的科研學風的同時,不斷的往更深更廣的科學領域開拓。
    早在1992年,為了滿足珠寶行業的需要、規范珠寶行業市場的經營秩序,珠寶學院在堅實的基礎上開始籌建湖北省珠寶質量監督檢驗站,該站承擔了全省數百個商家的珠寶質檢工作,每年檢測近100餘萬件商品;2001年,為了服務全國珠寶企業,珠寶學院又在深圳市開設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檢測中心分站,立足於珠三角沿海發達的這一駐外工作站,不但推動了當地珠寶行業朝向正常健康的方向發展,而且,駐外工作站還成為了珠寶學院打造整體形象和卓越院校品牌的有效示範窗口。
    此外,為了進一步提高珠寶鑒定的科技含量水平,創造出更多高品質、多款式的優質珠寶產品,珠寶學院又以院內一批資深專家為學科帶頭人,自主研製生產了諸如常規儀器設備、能夠跟蹤珠寶市場最新動向的寶石鑒定儀器,以及珠寶陰極發光儀、紅外光譜儀鏡面反射器、鑽石切工自動分析儀、鑽石顯微打標技術、寶石材料紅外資料庫等一大批技術領先、質量優秀、品種齊全的寶石學儀器,這些高技術測試設備的研發,解決了中國珠寶業檢測設備多年來依靠進口的局面,它們不但獲得了許多項有關珠寶鑒定技術的專利,而且,這些自主研發的機器,更適用於國內珠寶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寶石教學和研究單位的產品開發及使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得益於這些凝聚了眾多科技工作者心血與智慧的成果,中國的寶石行業這才有了一個相對規范的發展環境,形成了極具競爭力的行業優勢。
    人才是21世紀提升競爭力的最佳資源所在,而對於致力於發展珠寶職業教育和學歷教育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而言,教師既在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地位,同時,優秀的教師也是高質量辦學的關鍵所在。早在辦學最初,學院所有教學的主要收入均用於培養建設自己的師資隊伍,經過幾年的分批培訓,學院師資隊伍的專業水平不但得到了整體提高,而且所有上崗教師均經過高級鑒定師培訓。先後有11人獲得FGA證書,8人獲得DGA證書,13人獲得GIC證書,14人獲國家注冊檢驗師資格。此外,學院還擁有多位在珠寶界具有影響力的著名專家,其中,珠寶學院在崗教師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講師6人;4人獲博士學位,9人獲碩士學位;4人在讀博士學位,3人在讀碩士學位,至此,一支業務素質精湛、學術水平較高、敬業愛崗的師資隊伍初步打造完成。
    珠寶學院職業教育可開設十幾種不同類型的培訓課程,包括GIC和FGA雙證書課程、FGA證書課程、DGA證書課程、GIC鑽石分級實踐課程、DGA鑽石分級實踐課程、GIC鑽石理論(函授)課程、珠寶首飾評估課程、電腦首飾設計課程、首飾設計課程、首飾製作工藝課程、寶石切磨工工藝課程以及國家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師考前培訓課程等。而學院的職業教育也從寶石鑒定、鑽石鑒定分級、翡翠鑒定,逐漸擴向了首飾設計和首飾製作等其它專業,2002年9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又成功開辦了珠寶首飾評估課程。
    與14年前相比,今天的珠寶學院己經新建成為具有4000平方米的教學樓,配置了先進的教學實驗室和科研設備,同時設有中國地質大學珠寶檢測中心、湖北省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站,及武漢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寶石商貿基地、珠寶鑒定儀器研製中心、首飾設計和製作中心等多個部門的現代型高級珠寶教育學府。
    至今,珠寶學院已培養出FAG寶石鑒定師288名、DGA鑽石鑒定師156名、GIC珠寶鑒定師3092名,學員遍布全國各省、市級珠寶質檢站及各大珠寶公司。這些高級鑒定人才進入我國珠寶教育、科研、珠寶質檢和珠寶企業,在其中發揮著骨幹作用,為我國珠寶行業的健康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