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鄭州有色地質局書記

鄭州有色地質局書記

發布時間: 2021-02-05 17:07:55

❶ 有色地質局局領導你們知道現在的後勤服務中心領導是怎麼當的嗎

可以像上級部門領導反映

❷ 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的介紹

河南省有色金來屬地質礦產局是河源南省人民政府直屬的正廳級事業單位,組建於1949年。現有職工3815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110人,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285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7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9人。

❸ 看了你之前的回答,想問一下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下屬的哪個單位比較好呀現在招聘嗎

呵呵,目前有色地質一隊最好了,勘查總院也不錯。他們原來都屬於鄭州的,在鄭州開拓市場比較早,工資發的貌似也很及時呀……

❹ 河南國土資源廳、地質礦產局、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有什麼關系級別分別如何後兩者的待遇

國土資源廳、地質來礦產自局、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沒什麼關系。
國土資源廳、地質礦產局、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都是省廳局級單位,但論級別國土資源廳是正廳級而地質礦產局、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可能是副廳級。
地質礦產局、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的待遇還可。

❺ 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對外合作: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黃彩麗 楊群周

(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

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對外合作是從2004年開始的,開始主要是引進外資進行風險勘查與開發,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08年局實施「走出去」戰略,局屬地勘單位在境外取得多處礦業權,在非洲、南美、東南亞到蒙古國都有河南有色找礦人。

一、引進來,以開放的胸懷擁抱世界

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的對外合作是從「河南省洛寧縣月亮溝銀礦詳查」等5個勘查區和內鄉縣銀洞溝等3個勘查區引進外資進行風險勘查開始的。前者由於當時地質事業費撥款不足,該地區的勘查工作進展不大,局屬一隊也曾設法引入一些社會資金進行勘查,但限於其經濟實力,資金投入也不大,勘查成果也不明顯,且有嚴重的「後遺症」。後者自2000年開展國土資源大調查以來,由於投入多,取得的勘查成果也較突出。

2004年1月30日,加拿大SKN公司總經理高建國由中國礦業協會副秘書長劉益康先生陪同,實地考察「月亮溝」、「銀洞溝」鉛鋅銀金礦項目。考察後外方對這兩個項目比較滿意,雙方於2月3日簽訂了合作意向。外方為英國威克多礦業有限公司(屬加拿大SKN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方為河南有色地質礦產有限公司。2月20日,在談判後,雙方就月亮溝、銀洞溝地區的8個探礦權的合作簽訂了協議。4月12日,在鄭州召開的「河南國際經貿洽談會」上,馮銳代表英國威克多礦業有限公司、畢福海局長代表河南有色地質礦產有限公司就上述合作簽訂了合作合同,合同金額為1000萬美元,決定成立中外合作河南發恩德礦業有限公司。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參加了該項目的合同簽字儀式。

成立中外合作河南發恩德礦業有限公司,首先面臨的是軍事禁區問題。在此前已有十幾家外國公司想在河南省進行礦業勘查,都是因為此問題而失敗。前期局通過洛寧縣委、縣政府等做了一些工作,但效果不明顯。後來畢局長親自出面,多次到洛陽、北京,利用洛陽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等各方關系同軍事基地方面進行接觸,同時畢局長還到第二炮兵參謀部進行匯報。經過了艱苦、細致的工作,這個問題總算有了結果:內鄉銀洞溝3個探礦區的合作勘查開發被軍方否決,洛寧月亮溝的5個探礦權只能限制在其范圍內進行勘查開發。在河南省進行風險勘查開發的外商投資企業,河南發恩德礦業有限公司是第一家。

軍事禁區問題解決後,其他問題迎刃而解,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於2004年8月30日頒發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辦理「月亮溝」等5個探礦權由有色一隊到合作公司的轉讓。國土資源部於2005年6月6日向河南發恩德礦業有限公司頒發「月亮溝」、「西廟—壘壘石」兩探礦證。省工商局於2005年6月24日已向河南發恩德礦業有限公司頒發長期營業執照(30年),合作公司注冊地已由鄭州變更到合作公司生產經營地洛寧縣。

二、合作中,以真誠的態度達到多贏

中外雙方於2004年下半年開始對月亮溝地區開展合作探礦工作。在合作中,雙方以誠相待,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兩年多共投入坑探近5.5萬m,鑽探5萬m,勘查投入8000餘萬元,取得了很好的勘查效果,目前僅在月亮溝勘查區就獲探明、控制和推斷的資源儲量:銀為中型規模,鉛鋅為中型規模。

河南發恩德礦業有限公司於2006年3月底取得月亮溝鉛鋅銀礦采礦證,4月份開始采礦,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2006年實現銷售收入2億多元,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7.5億元。中方在該項合作中從經濟上受益匪淺,而加拿大希爾威金屬有限公司(原加拿大SKN公司)的股票價格也在與中方的合作中得到大幅度的攀升,目前是數十家在華進行風險勘查的加拿大上市礦業公司中股票價格最高、最為成功的公司。

自公司成立以來,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為洛寧縣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2006年上繳稅2000餘萬元,2007年上繳稅9000餘萬元,另外還為當地解決了近千人的就業問題。

該項目不僅給局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局還派出一些技術骨幹參加到該項目。他們在與外方的交流磋商中,直觀地了解了國際規則,規范了管理方法,更新了觀念,鍛煉了隊伍,提升了自身的競爭力。

三、走出去,尋找更大可持續發展空間

2008年局黨組深刻分析勘查開發全球化的趨勢,加快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步伐,實施走出去戰略。並認識到當前的全球金融危機是歷史給予我們「走出去」的新機遇,要求局屬地勘單位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在境外取得礦業權,做強勘查,做大開發,真正做大做強自己的主業,形成長期穩定的優勢產業。目前局屬地勘單位在境外取得礦業權的有:①局屬一隊在菲律賓擁有一個礦業權;②局屬二隊在辛巴威有一個礦業權,在蒙古國有兩個礦業權;③局屬五隊在蒙古國有3個礦業權;④局屬六隊在澳大利亞有一個礦業權;⑤局屬地勘總院在智利有一個礦業權。

這樣,在非洲、南美、東南亞到蒙古國都有河南有色找礦人。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局不僅在對外合作勘查開發中獲得了收益,更為參與更廣泛的對外合作積累了經驗,熟悉了規則,鍛煉了隊伍。

❻ 河南有色地質礦產局轉企後屬什麼性質

屬於四不像

❼ 河南省地礦局領導簡介

這是一r家事業性編制的單位,待遇一r般,但是福利比1較高,可以7估計3,你一u年的內收入m大l約在2w左右……並容且,發展也j會不i錯,因為7,現在政府部門v的官員將擴大e來源,增加透明度,那麼c事業單位的小a領導會成為7一l個n主要的吸納對象,所以4,以0後你還是會有機會走入e政府的。至於h技術層面上b來說,那個b單位很一v般,就像各省的地質隊1或者地質勘察院差不y多,沒有多少3什6么h值得驕傲的成績,不c過,作為4河南為3數不j多的幾h家地質勘察單位,她的效益還是很有保障的,所以3,建議要回省內3工o作的你選擇她 pキ

❽ 新戰略催生四十個境外礦權——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走出去」勘查紀實

信息來源:國土資源網(2010-01-20)

編者按:近年來,國家出台多項政策鼓勵國內企業和地勘單位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拓展海外發展空間。作為我國重要的資源大省,河南省政府為此專門出台了《關於鼓勵支持企業開發利用境外礦產資源的意見》,鼓勵省內的地勘單位和企業以自身技術優勢為依託,以鐵、銅、鋁土等重要礦產資源為重點,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開拓非洲、美洲及大洋洲,實施「走出去」戰略。為此,河南省有色地礦局成立了境外地礦工作領導小組,扎實開展工作,在境外勘查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與長足的進步。本期我們介紹該局境外勘查之路,以饗讀者。

對於眾多的地勘單位而言,在立足國內的基礎上,積極拓展境外發展空間,是未來經濟的增長點。然而,由於地質勘查周期性較長,「走出去」對地勘單位的技術力量和資金來源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同時,境外找礦還伴隨著政治風險、政策風險、語言障礙、風俗習慣、勘查成果難以預料等難題。河南省有色地礦局為了加強「走出去」的適應能力,根據自身特點,結合不同國家的具體情況,採取「劃分國別、集團作戰」的戰略,既整合了力量,又減少了重復投資。

比較優勢分別布局

河南省有色地礦局下屬各單位的境外礦產勘查項目,大多位於地質工作程度較低的發展中國家。該局通過境外勘查項目運作實踐,掌握了關於各投資對象國政府的礦業政策、政府效率、當地基礎設施完善程度、地質工作研究水平、人文狀況等與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投資項目密切相關的投資信息,收集了大量關於投資對象國礦產資源法律等方面的基礎資料,對投資對象國的政策環境有了一定了解。同時,在項目篩選、立項論證的過程中,該局下屬的地勘單位做了大量的踏勘和地表地質工作,掌握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為境外找礦勘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一年來境外勘查項目的選擇、立項論證和實施,該局各地勘單位不僅進一步明確了勘查戰略的部署方案,也深化了對國外重要成礦區帶的認識。例如,蒙古國存在以著名的奧尤陶勒蓋為典型礦床的銅礦成礦帶,既是部署銅礦找礦的有利選區,也是開展煤礦、鐵礦、鉛鋅礦等找礦的有利區帶;由於位於環太平洋成礦帶,菲律賓具有部署鉻鐵礦勘查的有利區帶,也成為了開展銅金礦勘查的有利地區;寮國、越南等國家則是開展鐵礦、錳礦、鋁土礦找礦的有利地區;而位於安第斯銅礦成礦帶的國家智利,部署以斑岩銅礦為主的找礦,有望獲得較大的突破;非洲各國是銅多金屬和鉻鐵礦、鐵礦等我國緊缺礦種相對富裕的成礦地帶,尤其是剛果(金)的銅礦、賴比瑞亞的鐵礦,辛巴威的鉻鐵礦具有很大的找礦潛力。

經過一番實踐探索,河南省有色地礦局所屬八個地勘單位按照比較優勢分別布局,將一隊、三隊、六隊、七隊境外勘查目標選在非洲,二隊、四隊、五隊選在蒙古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周邊國家。目前,各地勘隊伍已經開展了程度不同的境外找礦工作,地勘總院在智利等拉美地區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同時,河南省有色地礦局一大批地質、化探、物探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境外礦產勘查工作中得到了鍛煉,積累了豐富的境外地質工作經驗,培養出了一批從事境外地質勘查工作的專門人才,為河南省有色地礦局實施「走出去」戰略打下堅實的基礎,堅定了「走出去」的信心。

「不換思想就換將」催生喜人戰果

「在境外找礦工作上,每個單位都必須痛下決心,打一場硬仗,『不換思想就換將』,境外找礦一定要有實質性進展。」這是2009年河南省有色地礦局工作會議上,局長朱東暉代表局黨組號召各地勘單位要積極推進「走出去」戰略的口號。

正是在這種有力的政策指導和促進下,河南有色地礦局下屬各地勘單位克服了重重困難,大膽嘗試,搶占市場,取得了較好成績。目前,全局境外共獲得探礦權38個,總面積達3726平方公里;采礦權2個,面積為3平方公里;獲取政府境外風險找礦基金2000多萬元。八個地勘單位在境外找礦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較大進展。

地勘總院與智利有關部門合作,注冊成立了總院控股公司。以新公司為載體,通過收集、分析研究相關地質資料以及實地踏勘,選定了數百平方公里的區域作為礦業權申請區。截至2009年11月底,新公司已獲得7個探礦權,面積141平方公里。在寮國占巴色省巴松縣礦區,共勘查出紅土型鋁土礦3600多萬噸,鐵礦2600多萬噸。

一隊與尚比亞共和國貝特利新生礦業有限公司簽訂了開展銅礦勘查合作協議。在菲律賓宿務地區阿特拉斯銅礦外圍進行了普查,范圍為14.74平方公里;三隊和納米比亞華東有色工程公司就探礦權合作相關事宜達成初步合作意向;與剛果(金)地質調查公司及七隊簽訂了境外找礦聯合勘查協議,取得了剛果(金)赤道省和東方省的兩個銅、金探礦權,其中三隊佔有52%的權益;四隊與菲律賓方簽訂了前景廣闊的三寶顏礦區轉讓協議,並與菲律賓當地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了菲律賓金山礦業開發有限公司,取得了在菲律賓從事地質找礦、礦業開發、礦產品加工及銷售的營業執照;五隊在蒙古國擁有煤、鈾4個探礦權,總面積為142.56平方公里,而風險勘查合作的事宜也在洽談中;六隊獲得了剛果(金)地質調查公司的兩個銅、金多金屬礦探礦權的控股權,佔有該礦業權52%的股份;七隊於2009年5月正式成立了蒙古國金泰達有限責任公司。目前七隊在境外共計擁有或參股18個探礦權,面積3043.31平方公里。其中,蒙古國擁有探礦權1個,面積240.90平方公里,剛果(金)17個探礦權,面積2802.41平方公里。在與剛果(金)地質調查公司合作共同擁有剛果(金)17個礦權中,佔有67%的權益。

在多個地勘單位走出去取得喜人成果的同時,二隊近幾年「走出去」的步伐同樣堅定執著,目前擁有境外探礦權6個,面積為425平方公里。他們多次組織技術力量到辛巴威開展工作,與中水公司合作取得了2個鉻鐵礦采礦權,面積為3平方公里。在該采礦選區選准了2個鉻鐵礦作為重點區域,已獲取鐵礦資源量500多萬噸,預期前景良好。在蒙古國獲取了三個煤探礦權,面積300多平方公里,對獲取的一個銅鉬礦權地開展了地質填圖和物探工作,地表發現了3條銅鉬多金屬構造帶,該礦權具有進一步工作的價值。此外,二隊還通過競標成為了中利聯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在賴比瑞亞共和國中東部的邦州邦山脈鐵礦區勘查單位。通過多年努力,該礦區總資源量預計可達40億噸,其中已探明鐵礦資源量13億噸,遠景資源量27億噸。據了解,該礦區是我國在境外第一個擁有百分之百權益的礦山,這對緩解我國鐵礦石供應緊張局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探索「外聯內合」之路

「走出去」這條路,是摸石頭過河。地勘單位在境外實施礦產勘查,需要實事求是、大膽創新。河南省有色地礦局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按照「政府引導,地質先行,企業跟進」的思路,採用了政府補貼與企業聯合的融資方式、以技術服務換取資源信息的合作形式,取得了明顯成效。

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河南省有色地礦局還結合自身實際,探索出適合自己發展的「外聯內合」之路。「外聯」即與局外部單位聯合,鼓勵局屬各地勘單位積極與大型企業簽訂地質技術服務協議,拓寬地質找礦工作的融資渠道。考慮到境外找礦政策風險和勘查風險等多種因素,河南省有色地礦局採取基地化、集團化以及與大企業合作等措施,通過獨資、入股參股、合作合營等多樣化的投資方式,分解了境外找礦的風險。同樣,河南省有色地礦局也一直遵循著「誠信雙贏、優勢互補」的原則,先後與河南省煤化集團、神火集團、金龍銅管、東方希望、錦江(開曼)等省內外的實力企業集團簽訂了合作勘查開發協議,共同出資,共擔風險,利益共享,藉助大企業集團的雄厚實力,扎實推進「走出去」戰略。「內合」則是局內部的資源整合,局屬各地勘單位在資金、技術、人才和設備等資源統一配置方面達成一致。只有內外兼備,握緊拳頭,合力出擊,才能實現多找礦、找大礦、找富礦的目標。

(葉晨)

❾ 鄭州輕金屬研究院的領導

院長,劉偉 工學博士,教授級高工,有色金屬冶金專家。中國鋁業鄭州研究院院長,鄭州輕金屬研究院院長。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國家級咨詢專家,河南省有色金屬行業專家。劉偉院長長期從事氧化鋁生產技術裝備的研發和管理工作,先後承擔多項國家高技術產業化項目、國家「九五」、「十一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863」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以及多項行業重點科技攻關和技術創新項目,獲授權專利18項,先後獲科技成果30餘項,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13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8項。主要參與完成的「30萬噸選礦拜耳法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獲「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國家高技術產業化十年成就獎」;《選精礦「雙流法」溶出新工藝產業化技術研究及應用》、《一水硬鋁石型鋁土礦高壓溶出後加礦增濃溶出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等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劉偉院長作為我國有色金屬冶煉領域的知名專家,先後組織研究開發的化學品系列新產品,填補了國內多項空白,其中「SH-M75干白氫氧化鋁」被認定為國家級新產品,「超細氫氧化鋁技術產業化項目」被國家列為2006年度火炬計劃項目,「超細、高白氫氧化鋁產品」被認定為河南省高新技術產品。先後獲「河南省焦作市第五屆青年科技獎」、「河南省知識產權系統先進工作者」、「河南省第二屆青年科技創新優秀獎」、「中國鋁業公司科技標兵」等榮譽稱號,是「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專家」、「第六批河南省優秀專家」、「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七次代表大會代表」、「鄭州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
黨委書記兼副院長,陳建華工學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河南省金屬學會材料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有色行業協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有色金屬學會常務理事。1982年畢業於成都地質學院分析化學專業,同年分配至鄭州輕金屬研究所工作;1989年東北工學院應用化學碩士畢業;1991年任鄭州輕金屬研究院材料研究部副主任;1994年任中國長城鋁業公司研究設計院新材料部主任;1998年任中國長城鋁業公司研究設計院副院長;2002年任中國鋁業鄭州研究院副院長;2005年任中國鋁業鄭州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2008年任中國鋁業鄭州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長期從事輕金屬冶金方面的科研開發和組織管理工作,在金屬表面處理及合金材料的研製開發方面有較深造詣,是行業內著名專家。組織和參與了多項重大科研課題的研究,共獲得省部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四等獎1項;2008年獲鄭州市勞動模範稱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