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浙江杭州地質大學排名

浙江杭州地質大學排名

發布時間: 2021-02-05 10:51:31

㈠ 浙江哪些211大學排名

只有一所: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簡稱「浙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是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曾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

1995年成為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計劃的重點大學之一。1999年,浙江大學成為首批9所列入國家「985工程」建設計劃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

(1)浙江杭州地質大學排名擴展閱讀

各省區「211工程」大學分布:

1、北京(26所):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礦業大學。

2、黑龍江(4所):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

3、吉林(3所):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延邊大學。

4、遼寧(4所):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

5、天津(3所):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

6、河北(1所):河北工業大學。

7、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學。

8、內蒙古(1所):內蒙古大學。

9、上海(9所):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

10、江蘇(11所):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葯科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江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蘇州大學。

11、浙江(1所):浙江大學。

12、安徽(3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13、福建(2所):福州大學、廈門大學。

14、江西(1所):南昌大學。

15、山東(3所):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6、河南(1所):鄭州大學。

17、湖北(7所):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中農業大學。

18、湖南(4所):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19、廣東(4所):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

20、廣西(1所):廣西大學。

21、海南(1所):海南大學。

22、重慶(2所):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23、四川(5所):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農業大學。

24、貴州(1所):貴州大學。

25、雲南(1所):雲南大學。

26、西藏(1所):西藏大學。

27、陝西(7所):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陝西師范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8、甘肅(1所):蘭州大學。

29、青海(1所):青海大學。

30、寧夏(1所):寧夏大學。

31、新疆(2所):新疆大學 石河子大學。

32、軍事系統(3所):第四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㈡ 地質工程專業大學排名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質工程專業考研學校排名,排名前2名的大學是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以下是具體榜單,供大家參考:

排名 學校名稱 評估結果
1 中國地質大學 A+
2 中國石油大學 A+
3 中國礦業大學 A-
4 吉林大學 B+
5 中南大學 B+
6 成都理工大學 B+
7 長安大學 B+
8 同濟大學 B
9 南京大學 B
10 西南石油大學 B
11 西北大學 B
12 東北石油大學 B-
13 河海大學 B-
14 山東科技大學 B-
15 長江大學 B-
16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C+
17 河南理工大學 C+
18 西南交通大學 C+
19 西安科技大學 C+
20 東華理工大學 C
21 桂林理工大學 C
22 昆明理工大學 C
23 太原理工大學 C-
24 東北大學 C-
25 安徽理工大學 C-
26 中國海洋大學 C-

地質工程專業是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一級學科下屬的二級學科,以原二級學科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和探礦工程為主體,相互交叉滲透發展起來的,本工程領域涉及到數學、物理學、地質學、油氣及固體礦產的礦產普查與勘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岩土工程、遙感地質、數學地質、應用地球物理和應用地球化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學科。本專業學生畢業後主要就業方向在國民經濟基礎行業,包括地質調查、油氣及固體礦產資源的普查勘探與評價、大型工礦企業和水利水電建設、公路和鐵道建設、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的調查、勘察及監測等。

㈢ 地質工程專業考研大學排名

中國地質大學是地質工程專業最出名的學校,他的所有地質專業都是非常厲害。

㈣ 在杭州的大學排名

所謂的院校排名是針對學校總體實力的排名,對選擇具體專業或方向的考生而言意義不大,除非你指想炫耀自己畢業學校的知名度更高!這些排名極易對考生產生誤導,一般是對教育不大知情者才熱衷於此,這是很多教育專家極力反對的!因為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優勢學科,某些院校的綜合排名雖然低點,但單個學科上的實力、師資和地位可能非常拔尖,在業內領域具有很高認可度(211院校的排名一般低於985,但211高校中某些學科的實力是一些985院校無法企及的,所以要淡化學校的規模化,突出辦學定位和特色,集中優勢師資和資源培育各專業的優秀人才,這才是可取之道!!);

合肥工業大學是211高校(綜合排名65左右),排名絕對在成都理工大學(綜合排名140左右)之前,但後者在地質方面有四個國家重點學科,培養的地質類人才質量和數量比合肥工業大學的地質畢業生普遍好,業內認可度也絕對更高;

上外、北外並非985高校,但有誰敢否認上外、北外的語言類畢業生總體上不如浙大、哈工大、上海交大的外語畢業生呢?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素養,中國很多高校為求大求全瘋狂盲目擴招專業,催生了一批又一批師資配置差、培養經驗無、就業和培養質量劣的垃圾專業,這讓無數懵懂學子成為學校弱勢專業的試驗品和小白鼠,這是高等教育的誤區,是對社會和學生及家長十分不負責的!!!!麻省理工學院等不少國外知名大學都能嚴格控制所設專業數目和招生數,雖然專業較少、學生不多,但是做出的貢獻、培養的人才質量是我們大家有目共睹的!

只有學有所成,對社會貢獻更大,回報更多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渠道和待遇,對社會和個人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無法實現教育應有的社會推進價值和對受教育者的價值,什麼都白談!那教育就是在浪費他人青春、就是在耗費民脂民膏、就是在殺人!!

建議廣大考生在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時候結合個人理想、愛好,綜合考慮學校學科師資、辦學歷史、省部級和國家級重點學科設置情況、教師論文和科研項目情況、畢業生就業質量和社會聲譽等綜合考慮,理性判斷和選擇學校及專業;

歡迎廣大網友與本人交流教育問題、英語翻譯問題,共同進步!

㈤ 地質學在中國排名前五的學校

1.中國地質大學

2.北京大學

3.南京大學

4.西北大學

5.中國礦業大學

㈥ 中國的大學地質專業排名

2014-2015年中國地質類專業大學競爭力排行榜

㈦ 杭州師范 寧波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溫州大學哪個好

我個人覺得排名是中國地質大學、寧波大學、杭州師范、溫州大學。

㈧ 浙江地質大學是幾本院校

浙江省沒有叫浙江地質大學這么個名字的大學存在的,教育部官方網站查不到該大回學的目錄,凡是教答育部查不到的大學,都是屬於野雞大學,請確認你咨詢的大學是否正確。
地質大學主要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㈨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哪個更好一點

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學校,沒有最好的學校。
好學校也有差專業,孬學校也有好專業的。專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設置有20個學屬院及教學單位,舉辦1所獨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不錯。
上海理工大學擁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光學工程專業不錯。
中國地質大學有各類科研機構、實驗室、研究院(所、中心)86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4個。有8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16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擁有1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3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

㈩ 中國所有大學的排名

中文核心期刊《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志2006年第期刊登了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學研究所武書連、呂嘉、郭石林的《2006中國大學評價》。清華大學以267.55分名列第一名,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分別以226.61分、208.03分獲得第二、第三名。清華、北大、浙大已經連續7年蟬聯中國大學三甲。進入前10名的大學依次還有: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中山大學。與上一年度的前10名相比,上海交通大學由第7名上升到第4名,復旦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因上海交大連升三名[被屏蔽廣告]

[被屏蔽廣告]

而各下跌一名。

武書連認為,上海交通大學由第7名上升到第4名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並,強強聯合產生了綜合實力更強大的新上海交通大學;但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原因是上海交通大學在過去的10年自身高速成長。上海交大在1997年是第21名,如果上交和上二醫兩校不合並,上海交通大學在2006年也會排在第5名。武書連說,如果原上交和原上二醫迅速融合,上海交通大學保持最近10年的發展速度,那麼將在三年以後挑戰浙江大學第三名的位置。若干年以後,上海交通大學與清華北大並肩進入世界一流大學,甚至先行一步也是可能的。因為最近幾年清華北大的發展速度明顯低於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的發展速度也高於清華北大。

《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還評出了15所2006年中國一流大學。2006年中國一流大學名單和數量與上年完全相同。區別在於:北京大學醫學從第二名上升到第一名,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醫學由第一名降為第二名;清華大學管理學從第三名上升到第二名,浙江大學管理學由第二名降為第三名;天津大學工學從第六名上升為第五名,華中科技大學工學由第五名降為第六名。從歷年的數據分析,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一旦失去醫學第一名,就很難逆轉。

以武書連為組長的《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還評出了36所2006年中國研究型大學。中國地質大學首次進入研究型大學。不過,由於中國地質大學已經分別在武漢、北京兩地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兩個校名分別單獨辦學,各類資源設施等也將陸續分開,故此次進入研究型大學實際是對過去幾十年辦學效果的總結。兩校完全分開後,無論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還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都很難再進入研究型大學。

與上年相比,貴州大學(與貴州工業大學合並)、成都理工大學、江南大學、中國葯科大學、河北工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6校進入中國大學前100名,其中貴州大學、江南大學、中國葯科大學、河北工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5校是211工程大學。

《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同時完成了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等十一個學科門類的排名。清華大學獲得工學第一名,北京大學獲得理學、醫學、哲學、法學、文學第一名,中國農業大學獲得農學第一名,中國人民大學獲得經濟學第一名,北京師范大學獲得教育學、歷史學第一名,西安交通大學獲得管理學第一名。

課題組也對中國大學300個本科專業進行了排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本科專業第一名數量大幅領先其他大學。

2006中國大學排行榜的全部內容見武書連主編、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學 選專業-2006高考志願填報指南》。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