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石油地質局
發布時間: 2021-01-27 03:33:31
Ⅰ 華北石油地質局第五普查勘探大隊職工醫院 520華北石油地質局第四物探大隊職工醫院
河南新鄉,火車站座5路甲
Ⅱ 我國為了推動石油工業發展做了哪些努力
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謝家榮等教授不信「中國貧油」論調,通過精心研究,都認為華北平原可能有油。為了弄清事實真相,1955年國家決定對燕山以南、太行山以東、大別山以北、渤海以西,面積約40萬平方公里的華北地區,開展一次區域性的大規模的石油普查工作。
1955年7月,為了推動石油工業發展的步伐,中央成立了石油部。原人民解放軍總後勤學院院長李聚奎將軍,被任命為第一任部長。後來由彭德懷推薦,毛澤東、周恩來決定讓號稱獨臂將軍的余秋里擔任石油部長。
石油部成立後,任務並不輕松,在全國進行石油勘探是此時的主要工作。根據地質部李四光部長1954年關於「從大地構造看我國石油資源的勘探」的論述,華北油氣前景是很有希望的,如果石油部華北石油勘探處與地質部華北各省地質廳、局協同作戰,密切配合,一定可以加快找油步伐,那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上世紀50年代末,在各個石油探區當中,華北地區勘探形勢最好。這個地區的區域地質工作是從1955年開始的。這年的年初,地質部和燃料工業部石油管理總局分別作出決定,要在華北平原開展石油普查工作,進行大規模的找油工作。當年,地質部組成華北石油普查大隊,在華北大平原上開展綜合石油勘探。
1956年,石油部西安地質調查處成立了華北平原綜合研究組,到山東工作;下半年組成華北石油鑽探大隊,首先展開了山西沁水盆地、大別山地區的石油地質普查工作。從此,地質部和石油部並肩戰斗,在華北平原上先後進行了重力、磁力的區域普查工作,部分地區的電法、地震大剖面和地震面積詳查,重點對局部構造的基準井進行鑽探。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