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質大學
㈠ 中國地質大學
㈡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應該不是很好考,畢竟如果不是本校的本科生在專業知識的銜接上會出現問題,而內且本身珠容寶設計是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的優勢學科,標准比較高,所以如果想進入的話還是自己好好學習比較有戲,當然有相關背景除外,珠寶設計不是只招藝術生,考試要求包括筆試與面試,要精通美術,有一定的作圖功底,研究生入學考試至少在360分以上,不是很好考。不過歡迎你,如果能進來call我,
㈢ 關於中國地質大學
歧視是不會的,但是老師收的外校學生一般來說,本科一定要與這個專業有一點關版聯。
如果是地質內的話權,這個現象就更明顯了,因為地質類專業對基礎要求比較嚴格,老師收著學生不是再像教本科生一樣教你知識了。你一定要對他有一定價值,他才會收你。
所以如果你考地大,如果你本科不是地質類的,就最好不要報考地質內的專業,當然你考得很好的話,老師當然會考慮。
其他的專業應該要好一點,尤其相對於文科方面的,要求應該不會那麼嚴格了。
現在考研嗎?報名是不是要結束了,快點考慮清楚吧。
㈣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這個大學怎麼樣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內院的大學,是國家「容211工程」、教育部「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建設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學校是全國文明單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
㈤ 中國地質大學為什麼有兩個哪個好些呢
一、中國地質大學有兩個,分別是武漢、北京校區,要從中國地質大學的歷史說起:
中國地質大學源於1952年,前身是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地學系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地質學院南遷後,原北京地質學院只設了一個留守處。1978年12月,在原北京地質學院留守處設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這就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前身。
1987年11,在武漢和北京校區同時舉行了隆重的中國地質大學掛牌揭幕儀式。
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優勢專業,除國家重點學科相同外,省部級重點學科各有所長: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優勢專業
1、一級國家重點學科
地質學(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2、湖北省重點學科
應用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海洋科學
地球物理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測繪科學與技術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公共管理
設計學
(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優勢專業
1、一級國家重點學科
地質學(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2、省部級重點學科
地球物理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
土地資源管理
環境科學與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
油氣田開發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
材料學
水文學及水資源
管理科學與工程
岩土工程
近海資源環境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海洋地質
㈥ 中國地質大學怎麼樣
它屬於行業排頭兵大學。總體水平趕不上北大清華,但是它的骨幹學科還是很出名的。過去很多考生望而生畏,躲避它,認為學地質就業很艱苦,其實不然,該校骨幹學科在考研方面具有其他大學不能比的優勢,招考研究生多,本校的好考,考研率很高,保研容易。就業方面國土資源部門與其對口,很多企業需要,尤其個體大企業高薪聘。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滴全國重點大學,全國72所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之一,一所在國際地球科學界享有盛譽滴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該校以地球科學和工程技術為主要特色,為中國滴地球科學事業做出了卓越滴貢獻。是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上風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
學校直屬教育部,由教育部和國土資源部共同建設,下設有研究生院,在武漢和北京兩地辦學。學校校訓為優秀校友,國務院現任總理溫同道題寫滴「艱苦樸素,求真務實」,校歌為《勘探隊員之歌》。
學校在50多年滴辦學實踐中秉承「艱苦樸素、求真務實」滴優良校訓,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特色加精品」滴辦學理念,認真貫徹黨滴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品德優良、基礎厚實、知識廣博、專業精深」滴高素質創新人才,為建設「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滴長遠目標而不懈奮斗!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中國地質大學滴前身是1952年景立滴,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唐山鐵道學院(唐山交通大學於1952年部分院系調整到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地質學院、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北京礦業學院(中國礦業大學)等院校後改名唐山鐵道學院),北洋大學等校地質科系合並而成滴北京地質學院,是當時著名遐邇滴「八大學院」之一。
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為學校籌備委員會主任,劉型為學校首任院長。
武漢論壇違規詞彙開始後不久,受國內外形勢影響,中心決定將北京十三所重點高校外遷。北京地質學院於1970年遷出北京,在湖北開始新滴辦學歷程。學校南遷過程中歷盡磨難,損失很大,一度散落在四個地區辦學。在湖北兄弟高校滴幫助下,於1975年定址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武漢論壇違規詞彙結束後,為解決學校部分著名學者由於工作需要仍然留在北京滴題目,1978年經武漢論壇違規詞彙同道批准在北京恢復辦學,成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
經國家教委批准,1987年武漢地質學院及其北京研究生部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分別稱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總部設在武漢。1988年,學校經批准設立研究生院,是我國首批成立滴三十三所研究生院之一,九五期間,學校又被確定為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0年,學校由國土資源部劃轉教育部治理。2005年,根據教育部文件,位於武漢滴大學總部撤銷,武漢和北京兩個校區獨立辦學,教育部仍然以一個中國地質大學整體進行建設。2006年,教育部與國土資源部簽署文件公布共同建設中國地質大學。同年,學校申報滴「上風學科創新平台」得到教育部和財政部批准,中國地質大學成為國家「985工程」建設滴一部分。2008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又成功申報了第二個「上風學科創新平台」,將學校滴學科建設推向一個新滴水平。
㈦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這個大學怎麼樣
中國來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源的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相結合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是我國最早正式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的大學。其前身是1952年由北大、清華、天大、唐山鐵道學院的地質系(科)合並組成的北京地質學院。「文革」期間遷往武漢,1978年經鄧小平同志批准在北京恢復辦學,1987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改為現名,分北京、武漢兩個獨立辦學實體,分別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均具有獨立法人資格。2000年由國土資源部整體劃轉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教育部撤銷大學總部,使京漢兩學區成為實質上的兩個獨立辦學機構。
㈧ 中國地質大學、這個學校可以嗎、
地質類很牛來,比如說地質學源、地球物理、地球化學、資源勘探等。其餘的像人文經管、計算機、電子、軟體、機械、工程,你最好想好了再報,那叫一個垃圾,找工作都難,考研的比例很大,並且都是考本校的,外校沒人願意要。慘呀
㈨ 中國地質大學有幾個校區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學校
武漢這個學校分為兩個校區,武昌校區和漢口校區,漢口是城市學院,而武昌校區是本科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