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地質局問題
『壹』 山西煤炭地質局待遇怎麼樣啊
帶局的單位應該都不錯吧。搞地質應該尤其不錯!
到中國煤炭信息網 轉轉吧
『貳』 山西省煤炭地質局技術裝備中心怎麼樣
簡介:山西省煤炭地質局技術裝備中心是山西省煤炭地質局下屬的正處級事業單位。主要職責任務是為地質勘查提供技術和設備服務;開展地質勘探設備與技術的研發、引進、評價和推廣;提供煤炭地質相關技術服務。
『叄』 你好,你在太原煤炭地質局工作嗎哪裡待遇怎麼樣
給你說吧,不能說完全是騙人單位,聽對面的煤炭設計院說他們最近效益不錯版,但是待遇權我就不知道了,因為我最後去要回了協議沒有簽這家單位,我覺得首先沒有野外補助什麼的這就苦了一點,其次他以前是山西煤炭工業廳成立的事業單位叫山西煤炭地質公司,我覺得現在他和煤炭工業廳沒多大關系,其次吧我去和他們人事的談過,現在郵箱吧自己部門名字改成什麼研究所什麼的,我大概就知道這些了,其他的你自己看看想想,你是那個學校的學什麼?
『肆』 山西煤炭資源地質局待遇如何
苦逼的物探工作者,你現在還在那邊工作嗎?
『伍』 山西煤炭地質局工資待遇怎麼樣
超好
這年頭煤炭上的都極不錯啊
我幾個同學剛簽了那
待遇very
good
『陸』 山西煤炭地質局,多會專業測試和面試啊,等的煎熬啊,山西煤炭地質局水文勘查研究院待遇怎麼樣啊
這個你可以電話質詢他們人事科,網上應該有電話。待遇嘛,山西煤田地質局還不錯呀,本科生去的話月薪在3000-5000,同時他們有半年獎和年終獎,上萬。
『柒』 目前山西省的煤炭外運存在什麼問題
目前針對煤炭外運這塊山西省政府是很支持煤炭外銷,取消了多項收費政內策。
山西省的煤炭外容運主要依賴鐵路,目前山西已有鐵路干線9條,支線13條,專用線412條,鐵路總運營里程達2330公里。全省已有鐵路復線里程達974公里,復線率達41.8%電氣化鐵路892.3公里,占運營里程的38.2%。山西每平方公里擁有的電氣化鐵路佔全國首位。
但是山西省煤炭外運鐵路的運力不適應,主要運輸通路能力已飽和。如豐沙大線能力利用率已達115%,京原線105%,石太線114%,大秦線已達120%。侯川、朔黃線尚有富餘能力。但西煤東運、北煤南下的主要鐵路干線京滬、京廣、隴海線能力長期緊張,無法增加南下煤炭運量,煤炭運輸瓶頸問題凸現。
『捌』 山西煤炭地質局待遇如何呀 有內部的朋友透露下么 小弟想進 不知道花10萬值不
十萬你一年就基本掙回來了。。。單位效益非常好
『玖』 我國煤炭勘查存在的主要問題
綜上所述,煤炭地質勘查研究成果非常多,技術也逐漸呈現多樣化,取得的成績可喜,但是,我國煤炭資源分布和開發存在著極大的不均衡性,加之經濟發展地區差異性較大,以及技術普及周期較長和生產要求增加等方面,煤炭資源勘查技術仍然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1)由於東部淺層煤炭資源枯竭使其深層勘查、開采成為一個重點問題。我國東部淺層煤炭資源開采殆盡,而深層煤炭資源儲量豐富,因此,深部資源勘查成為今後東部煤炭資源勘查一個重點。東部深部煤炭資源勘查面臨著很多地質問題:第一,用什麼技術手段來快速查明巨厚新生界覆蓋區下煤炭資源分布與賦存狀態;第二,煤層埋深大,存在著地應力大、溫度高、瓦斯高、構造復雜等特殊地質條件。如何提高勘探精度,現有的勘探技術手段和探測成果往往與採掘揭露的情況有較大出入,地質災害預測和防治技術尚不能很好地滿足深部礦井生產需要,地質保障系統建設仍然很薄弱。
2)煤炭資源儲量套改工作不徹底。煤炭資源/儲量是煤炭地質勘查的主要成果之一。20世紀末以前,我國固體礦產儲量的分類是參照蘇聯的模式。1999年6月,國土資源部發出《關於開展礦產資源儲量套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對《礦產儲量表》上的儲量按照新的分類標准進行全面套改轉換,4年後套改工作結束。2003年以來,新區勘探項目是按照國土資源部頒發的《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進行的,此前的煤田(井田)勘查報告或礦井地質報告,甚至此後的一部分新建礦井地質報告、生產礦井修編地質報告和補充勘探報告等,仍然沿用原來的儲量分級。由於對新、舊儲量分級標准理解存在技術上的不統一,部分經套改後的儲量報告也是不符合新的儲量分級要求的。這些情況勢必影響到國家對煤炭資源賦存與分布現狀的客觀認識,影響到煤炭資源儲量分類與國際慣例接軌進程,影響到礦業對外交流與技術合作,跟不上國家礦業投資體制改革形勢。因此,按照新標准系統清理生產礦井煤炭資源/儲量,切實摸清煤炭資源家底,規范儲量管理是煤炭地質勘查面臨的緊迫任務。
3)物探手段探測能力和精度仍需提高,多方法綜合分析成為主要勘查技術手段。隨著煤礦生產機械化、集中化水平的提高,生產能力與規模的不斷擴大,礦井生產對地質條件的查明程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無論是深部資源勘查還是淺部生產礦井補充勘探,精細查明影響礦井生產的主要地質因素是解決採掘方式與地質條件之間彼此適應問題的關鍵。要完成這一重任,傳統的方法顯得無能為力,人們將目光聚焦到物探手段上。實際上,礦井開采地質條件具有隱蔽性、多變性和隨機性特點,每種物探技術都有自己的適用條件和解決問題能力。高解析度三維地震勘探效果除受地震地質條件影響外,在目的層反射波能量和高頻成分衰減快的情況下,如何增大信噪比和解析度,在信號接收排列長度大造成反射點離散距和第一菲涅爾帶半徑過大情況下,如何增強橫向解析度;在鑽探和測井資料較少的情況下,如何提高反射波時間場轉變成目的層深度場的精度等技術難題,影響了地震勘探結果的准確性和可靠性。因此,物探技術與其他技術結合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4)資源勘查、礦井建設、煤層氣安全開采一體化和環境保護等進程緩慢。煤炭勘查要求煤炭資源能夠合理有效的利用,既要考慮資源量,又要考慮礦井建設以及多種能源利用情況和對於環境影響力,實際上是一個四位一體的綜合模式。現今由於歷史和經營管理體制等原因,目前從事煤層氣勘探開發主要是一些石油公司或風險投資者,以資源-安全-環保為經營理念,以獲取煤層氣開發商業利益最大化為出發點,以實現原煤商業利益最大化為目的。因此,採煤與采氣在行業上是分開的,在礦權上是分割的,在地域和利益上也是獨立的,以致各自為政,各行其是,影響了四位一體化進程。
此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還存在以下問題:
1)投資主體發生變化。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煤炭資源的地質勘查與開發是分離的兩個過程,探礦權和采礦權同屬一個主體———國家,即煤炭資源的地質勘查工作是由煤炭行業地質主管部門,按照國家制定的中長期勘探計劃,由國家投資地質部門實施,在確定的區域依據相關規范開展工作,其工作成果提交給國家,而後由國家交由煤炭建設、生產部門開始建設,其中的基本建設投資由國家出資,煤炭資源的銷售價格由國家定價。在這一模式下,煤炭勘查部門與煤炭生產單位來自同一個出資方———國家,二者之間的關系表現在地質部門提交勘查成果給國家、生產部門使用地質成果;同樣,在這一模式下,歷經地質找煤、普查、詳查、精查等4個階段後,地質部門的資料經過國家儲量管理委員會的認定與批復,才能作為煤礦設計、建井的依據等。因此,一個煤田從最初的勘查到最後的開發,往往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一個大中型煤礦的建成一般需要投資幾十億元的投資。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後,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煤炭資源勘查與開發的國家標准、行業規范與政策規定等,都相應做出了新的、更嚴密的規定。如探礦權與采礦權的取得,不再是由國家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情況做出配置,而是要通過招標、拍賣或掛牌等方式有償取得,依法取得探礦權證的探礦權人成為煤炭資源勘查的主體。
2)投資思路發生變化。眾所周知,企業是以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為核心,煤炭企業概莫能外。以往在國家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一些勘查規范,如現行的1986年頒發的《煤炭資源地質勘探規范》,更多地強調了勘查工作的階段性、漸進性等技術層面的內容。盡管對於煤炭資源後期開發也進行了概略性研究評價、預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但這些經濟評價的主要目的是說明後續勘查工作的必要性和繼續投入的合理性,為後續地質勘查工作提供技術經濟意義層面上的決策依據。真正意義上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則是在詳查和勘探報告提交後,由煤礦建設單位或設計部門來完成。在目前形勢下,煤炭企業作為投資的主體,無論是以探礦權人或采礦權人的身份出現,無一例外地從投資初期都非常關心投入/產出比、資金回收率等事關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這一過程甚至從深部煤炭資源預查階段就開始了。近年來,不少業主在煤炭資源勘查上,希望早投入、多投入,以期實現科學決策,縮短投資回收期,力求經濟效益最大化。這種觀點與做法,實質上是從勘查、開發一體化的角度做出的正確抉擇。
『拾』 山西省煤炭地質局怎麼樣
簡介:山西省煤炭地質局是山西省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成立於1954年。主要從事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煤炭地質勘查工作及其延伸產業勘查、規劃、科研、施工,為區域和地方經濟的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