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河南地質局直屬學校

河南地質局直屬學校

發布時間: 2021-01-24 23:09:54

⑴ 怎樣才能進河南地礦局

近的話步行、遠的話駕車,到地礦局門口,有門衛的話簽字,沒門衛的話直接進。。。。。。

⑵ 河南省有哪些地質學校

鄭州抄地校 現在叫鄭州經襲貿職業學院 初中起點5年大專文憑!我以前同事好多都是這個學校出來的,不過現在都是高科技找礦,不是正規本科專科畢業生基本沒前途,進不去事業單位,只能在小民營公司混混,真真的不如去山東藍翔踏踏實實學點技術,月薪過萬迎娶女神都不是夢!
PS:我是搞地質的,現在改行了。

⑶ 河南省國土資源廳直屬二級單位有那個

​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機關服務中心·河南省國土資源廳信息中心·河南省國土回資源科學答研究院·河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河南省土地勘測規劃院·河南省土地整理中心·河南省征地儲備中心·河南省地質醫院·中國國土資源報河南記者站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機關服務中心
· 河南省國土資源廳信息中心
· 河南省國土資源科學研究院
· 河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
· 河南省土地勘測規劃院
· 河南省土地整理中心
· 河南省征地儲備中心
· 河南省地質醫院
· 中國國土資源報河南記者站 ​

⑷ 河南省屬院校有哪些

院校名稱 所在地 院校隸屬 學歷層次 辦學類型 院校類型 招生專業(全國)
河南中醫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醫葯 18
新鄉醫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 學院 醫葯 17
河南大學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大學 綜合 81
河南師范大學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大學 師范 60
信陽師范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師范 60
周口師范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師范 55
安陽師范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師范 56
許昌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工科 51
南陽師范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師范 55
洛陽師范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師范 55
商丘師范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師范 71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大學 財經 57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財經 57
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42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48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44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48
黃淮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師范 51
平頂山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師范 45
中州大學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短期職業大學 工科 58
開封大學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短期職業大學 工科 46
洛陽理工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短期職業大學 綜合 51
新鄉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短期職業大學 工科 65
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專科學校 農業 46
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專科學校 工科 45
安陽工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工科 52
河南工程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高等專科學校 工科 68
焦作大學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短期職業大學 工科 52
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專科學校 財經 41
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專科學校 財經 35
南陽理工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工科 51
河南城建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工科 50
濮陽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43
河南警察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政法 14
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專科學校 工科 24
黃河科技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工科 84
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專科學校 師范 32
鄭州師范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師范 53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60
許昌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53
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 公安部 高職(專科) 高等專科學校 政法 6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財經 53
鄭州科技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工科 49
鄭州華信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工科 54
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40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34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34
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政法 14
鶴壁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40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41
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專科學校 醫葯 9
鄭州經貿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財經 34
鄭州交通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35
河南檢察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政法 9
商丘工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學院 工科 35
河南大學民生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 獨立學院 財經 36
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 獨立學院 師范 28
信陽師范學院華銳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獨立學院 師范 35
安陽師范學院人文管理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獨立學院 師范 23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獨立學院 醫葯 17
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 獨立學院 工科 22
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獨立學院 工科 40
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獨立學院 財經 30
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26
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23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專科學校 醫葯 10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專科學校 醫葯 15
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專科學校 醫葯 9
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30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師范 44
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體育 19
鄭州工業安全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15
永城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31
河南經貿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財經 36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31
河南農業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農業 40
鄭州旅遊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財經 18
鄭州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29
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財經 29
商丘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獨立學院 綜合 40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成功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高職(專科) 獨立學院 政法 29
鄭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23
周口科技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20
河南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27
漯河食品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綜合 11
鄭州城市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14
安陽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綜合 16
新鄉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綜合 17
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9
焦作工貿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未知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6
許昌陶瓷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10
鄭州理工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9
鄭州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未知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9
長垣烹飪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10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藝術 6
河南化工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15
河南藝術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未知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藝術 7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本科 學院 財經 29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專科學校 醫葯 5
許昌電氣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專科學校 工科 6
信陽涉外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專科學校 工科 5
鶴壁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專科學校 工科 6
南陽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工科 5
鄭州商貿旅遊職業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財經 6
第一拖拉機製造廠拖拉機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成人高等學校 工科 6
河南教育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成人高等學校 師范 35
開封教育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成人高等學校 師范 9
平頂山教育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成人高等學校 師范 10
河南職工醫學院 河南 河南省教育廳 高職(專科) 成人高等學校 醫葯 7
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河南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 本科 大學 軍事 0
防空兵指揮學院 河南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 本科 學院 軍事 0
空軍第一航空學院 河南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 本科 學院 軍事 0
武警指揮學院鄭州分院 河南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 本科 高等學校分校 軍事 0

⑸ 鄭州市人社局直屬學校有哪些

鄭州市人社局直屬學校如下:
鄭州測繪學校

鄭州工業貿易學校

河南省工業學校

河南省輕工業職工大學

⑹ 在河南省有哪些學校有地質工程專業

最好的河南理工大學(本科);其次是河南工程學院(原來是專科,今年回開始招本科答了),還有個華北水利,三本;鄭州工業安全職業學校(重點在煤礦行業),最次的就是鄭州工貿(原來的鄭州地校,這么多年還是中專),不過裡面有大專的專業。簡易本科上河南理工大學,專科上河南工程學院,再次一點的還是選鄭州工貿吧

⑺ 河南省部屬院校有哪些

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公安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中國版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權
防空兵指揮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
空軍第一航空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
武警指揮學院鄭州分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

河南只有這些部屬院校

⑻ 河南省地礦局下屬哪個單位待遇最好

你要進的是哪個單位,偶也是這個系統地
難道你想進那個單位就進的了啊?

有海外項目的單位效益好
呆在國內大家都拿差不多的待遇的

最好是不會改制的單位

⑼ 河南省地質勘查行業改革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一、地質勘查隊伍基本情況

(一)基本情況

(1)地質勘查單位數量:2006年我省所屬勘查單位70個,分布在我省15個省轄市。其中國有地勘單位39個,其他地勘單位33個。

(2)從業人員:2006年末在職職工人數為16789人,其中地質勘查從業人員9210人,工程勘察與施工從業人員4668人,礦產開發從業人員548人,其他人員2472人。

(3)職稱結構、技術水平:2006年具有技術人員6765人,占職工總數40.3%,高級技術人員1205人,約占技術人員17.8%;中級技術人員2785人,約佔地質勘查從業人員41.2%;其中地學專業4326人,約占技術人員的63.9%。

(4)收入狀況:2006年勞動者報酬52066.92萬元,人均3.10萬元。

(5)離退休人員及經費:2006年末離退休人員14442人,離退休人員經費23360.27萬元,人均1.62萬元。

(二)地質勘查資質情況

截至2006年底,具有甲級地質勘查資質的單位有35個,乙級的單位有11個,丙級24個。目前全省共有地質勘查資質205個,其中甲級66個,乙級58個,丙級81個。

地質勘查資質專業主要分布於:區域地質調查、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液體礦產勘查、氣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遙感地質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選冶加工試驗等11個領域。

(三)與上年度對比情況

2006年職工人數為16789人,較上年度的15881人增加5.7%。其中地勘從業人員9210人,較上年度的8839人增加4.2%,工程勘察與施工從業人員4668人,較上年度4281人增加9.0%,礦業開發從業人員548人,較上年度542人增加6人。技術人員6765人,較上年度6320人增加7.0%。

2006年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1205人,較上年度的1209人減少4人,中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2785人,較上年度的2633人增加5.8%。

2006年從業人員勞動者報酬52066.92萬元。較上年度的43747.54萬元增加19.0%。

2006年離退休人員14442人,較上年度的14165人增加2.0%。離退休人員經費23360.27萬元,較上年度的19036.2萬元增加22.7%。

二、國有地質勘查單位經濟發展狀況

(一)基本情況

截至2006年底,全省國有地質勘查單位37個,具有地質勘查資質最高甲級的單位有30個,乙級6個,丙級1個。共有地質勘查資質154個,其中甲級55個,乙級47個,丙級52個。地質勘查資質專業主要分布於:區域地質調查、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液體礦產勘查、氣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遙感地質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選冶加工試驗等11個領域。

從業人員:2006年末職工人數為13027人,其中地質勘查從業人員8559人,工程勘察施工從業人員2486人,礦產開發從業人員475人,其他人員1616人。

職稱結構、技術水平:2006年具有技術人員5524人,占職工總數42.4%,高級技術人員892人,約占技術人員16.1%;中級技術人員2224人,約佔地質勘查從業人員40.3%;其中地學專業3446人,約占技術人員的62.4%。

收入狀況:2006年勞動者報酬28206.26萬元,人均2.17萬元。

離退休人員及經費:2006年離退休人員13573人,離退休人員經費22160萬元,人均1.63萬元。

與上年度對比情況:2006年職工人數為13027人,較上年度的12823人增加1.6%。其中地勘從業人員8559人,較上年度的8286人增加3.3%,工程勘察與施工從業人員2486人,較上年度2509人減少23人,礦業開發從業人員475人,較上年度476人減少1人。技術人員5524人,較上年度5180人增加6.6%。

2006年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892人,較上年度的937人減少45人,中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2290人,較上年度的2130人增加7.5%。

2006年從業人員勞動者報酬28206.26萬元,較上年度的23142.77萬元增加21.9%。

2006年離退休人員13573人,較上年度的13450人增加123人。離退休人員經費22160萬元,較上年度的18176萬元增加21.9%。

(二)經濟發展狀況

總資產:2006年總資產445653.31萬元,較上年度的361627.55萬元增加23.2%。其中:生產性資產128985.8萬元,較上年度的110215.45萬元增加17.0%,專用儀器設備39588.96萬元,較上年度的34958.20萬元增加13.2%;總負債:2006年總負債257629.69萬元,較上年度的206687.21萬元,增加24.6%;總收入(產值):2006年總收入為214152.10 萬元,較上年度的159522.23 萬元增加34.2%;總支出:2006年總支出219698.90萬元,較上年度的158359.45萬元增加38.7%。

其中國有地勘單位2006年總資產222654.20萬元,較上年度的172456.53萬元增加29.1%。其中:生產性資產58849.42萬元,較上年度的50728.78萬元增加16.0%,專用儀器設備26368.28萬元,較上年度的23238.05萬元增加13.5%;總負債:2006年總負債134283.19萬元,較上年度的94533.02萬元,增加42.0%;總收入(產值):2006年總收入為184097.08 萬元,較上年度的137098.45 萬元增加34.3%;總支出:2006年總支出176741.81萬元,較上年度的124078.32萬元增加42.4%。

上述統計數據中均不含中央直屬地勘單位數據。

(三)從事公益性地質工作的基本情況

2006年財政地勘項目204個,由37個地勘事業單位承擔,項目總費用49497萬元,其中國家財政項目21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項目5個、資源補償費項目7個、中央基金項目9個,項目經費5886萬元。省財政項目183個,項目經費43611萬元,其中勘查類110個,項目經費28131萬元,公益性地質項目73個,項目經費15480萬元。

2006年公益性地質工作主要由地勘局、有色局、國土資源廳所屬的20個地勘單位承擔。共完成省內、省外公益性地質工作項目73項,項目總經費15480萬元。基礎地質8項,資金3189萬元;地質科研17項,資金2150萬元;地質遺跡12項,資金3360萬元;礦山環境治理36項,資金6780萬元。

上述統計數據中均不含中央直屬地勘單位數據。

(四)從事商業性礦產勘查工作的基本情況

2006年,各地勘單位自籌項目14個,社會地勘項目291個。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安徽,陝北、內蒙古、新疆,雲南等地,國外地質勘查項目6個。完成主要實物工作量:地質填圖598平方千米、鑽探697207米,槽探47839立方米、二維地震165197點,電法物理點39075個,在煤礦、鋁土礦、鐵礦及多金屬地質找礦方面均取得了新的進展,商業性礦產勘查項目費用31027.76萬元。

(五)礦產開發基本情況

截至2006年底,全省地勘隊伍礦業開發總收入15850萬元。其中國有地勘隊伍建成礦山6個(其中金礦4個,煤礦1個,鉛鋅礦1個),各礦山生產基本正常,實現收入4500萬元。

我省對國外礦產開發工作比較重視,2006年省財政對2個國外礦產資源風險勘查項目安排資金460萬元,並出資多次支持地勘單位出國進行實地考察,並與阿爾及利亞能源礦產部、智力、越南、辛巴威等達成了框架協議,目前正在進行投資前的各項准備工作。

(六)工程地質基本情況

截至2006年底,全省地勘隊伍工程勘察施工總收入179393.61萬元。其中國有地勘隊伍工程勘察施工收入49417.94萬元。

上述統計數據中均不含中央直屬地勘單位數據。

三、地質勘查行業改革取得的主要經驗

1999年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河南省煤田地質局、河南省核工業地質局實行了屬地化管理。經過幾年的努力探索,以改革促發展,全面提升了地勘單位的綜合實力,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改革發展模式: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採取「以隊為基礎,一隊(院)一公司」的改革發展模式,以隊為基礎,保留事業單位編制,以隊為依託,組建礦業公司,走市場化道路。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採取以隊為基礎,抓住礦權這一新經營觀念,在礦權經營、礦業開發上走在前列。河南省煤田地質局則是以隊為單位的改革發展模式,以隊為單位進行重組,強化地勘主業,改造多種經營,實行項目經理制,增加競爭力。核工業局堅持「以局為主,多企業並存」、「同身份,多機制,分配放開,統籌統一」和「產權多元化,模擬股份制」的原則,發展主業,保留輔業。近年來地勘行業改革取得的主要經驗如下。

(一)堅持「兩個符合」

一是符合國家和省政府關於事業單位改革的總體精神,建立起基本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統一、協調、有序、高效的地勘工作新體制,各主管單位認真履行對地質勘查單位的事業管理職能;地勘單位內部實行事企分體運行。二是符合國辦發〔1999〕37號、國辦發〔2003〕76號以及國土資發〔2003〕358號等文件精神,按照國務院關於地勘隊伍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和統一部署,推進地勘隊伍體制改革。

(二)以地質找礦為中心,堅持「四個結合」

堅持公益性與商業性地質工作分體運行與良性互動相結合;堅持地質勘查隊伍改革和國家事業單位改革相結合;堅持企業產權制度改革與轉變經營機制相結合;堅持地質勘查隊伍發展同地質找礦成果與發展地質勘查經濟相結合。

(三)處理好「三個關系」

改革要堅持有利於加強地質工作,有利於地質勘查隊伍穩定發展的要求,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確保地勘隊伍穩定。

一是處理好速度、質量與地質找礦成果的關系,切實加強地質工作管理,努力提升地勘工作的科技水平,力爭為國家多找礦、找好礦、找大礦;二是處理好國家、集體、職工利益三者之間的關系,實現國有資產要保值,集體利益要體現,職工利益要確保;三是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在保持隊伍基本穩定的基礎上,不斷推進改革和發展。

四、國有地質勘查單位「十一五」改革發展的設想

「十一五」期間,河南省國有地勘單位將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出台的文件要求,繼續堅持事企分開的原則,抓住機遇積極穩妥地推進地勘單位的改革與發展。

(一)明確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發展全局,深入貫徹《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強化地質勘查主業地位,為中原崛起提供資源環境保障,為政府決策和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服務;大力發展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全面增強地勘單位綜合實力;堅持以人為本,把不斷提高職工生活水平作為根本出發點;積極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努力構建平安和諧地礦隊伍。

(二)注重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發展

堅持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市場競爭、技術交流與合作。在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上下功夫,推動科技創新,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從實際出發,制定經濟發展目標,並採取得力措施,為地勘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三)做好產業結構調整

一是做精地質勘查事業,努力破解資源瓶頸約束,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二是通過實施勘查開發一體化戰略,調整開發結構,做好礦產開發業,形成持續發展的穩定的產業基礎。三是通過實施規模經營和大公司戰略,變生產經營型為經營管理型,做優工勘施工業,提高產業的鮮活力。四是通過品牌發展戰略,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延伸產業鏈條,促進新興產業發展,並盡快轉化為後續發展的支柱產業。

(四)改革發展的基本設想

(1)事業單位改革主要設想:一是鞏固和建強一支精乾的高素質的地質勘查工作隊伍,完善專業機構設置,充實服務手段,增強地質勘查和科研能力,努力破解資源環境約束。二是依照地質勘查隊伍所承擔的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的現狀,根據產業關聯和專業化分工的要求,對地質勘查隊伍進行重組。三是繼續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地勘單位實行全員聘任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所需人員,重點加強科研和野外一線工作力量;全面推行崗位管理制度改革。

(2)企業化改革的主要設想:繼續分離地勘單位所辦企業(實體),完成產權制度改革任務;加快組建資源型公司或地質勘查公司,培育商業性地質工作市場主體。

(3)繼續分離國有地質勘查單位辦社會職能。積極創造條件,把地勘單位所辦職工醫院、子弟學校等社會職能剝離出來,交社會有關部門管理。

五、改革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河南省屬地質勘查單位由於歷史原因和行業的特殊性,仍然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

(一)離退休職工和下崗人員較多,隊伍負擔較重

因年老體弱,部分職工不能再從事野外地質勘查工作,但又無合適崗位安排,處於待崗狀態和隱性下崗狀態。離退休人員社會養老、下崗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是地勘費的一筆不小支出。

(二)基地建設欠賬較多,設備嚴重老化

地勘單位現有的基地設施大多年久失修,水電設施老化、道路殘破,職工生產生活設施不配套,環境較差。因缺少資金更新儀器設備,大多數老設備仍在超期服役,無法滿足現代地質找礦的工作需要。

(三)有些優惠政策和待遇沒落實到位

過去國務院和相關部委下發的文件明確地勘隊伍的優惠政策和待遇的個別內容,由於種種原因還沒有很好落實。

(四)個別地方地質工作外部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

由於各地對地質工作認識不一,或者宥於自身利益考慮,個別地方阻撓項目實施的事情時有發生,還有個別地方擅自截留國家資補費項目資金,致使地質工作順利開展不夠。

六、對策建議

(一)全面落實國務院有關政策

要全面貫徹國辦發〔1999〕37號、〔2001〕2號、〔2003〕76號、國發〔2006〕4號文的有關政策,建議國土資源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建設部和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聯合發文,確保國務院有關政策的落實。

(二)按照事企分開的原則,繼續積極穩妥推進改革

地勘隊伍的改革繼續根據事企分開的原則,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分步實施。本著缺啥補啥的要求,重點在抓落實、抓配套、抓完善上下功夫。

(三)加強地勘隊伍改革的具體指導

根據地勘隊伍改革的實踐,應加強地勘隊伍改革模式、建設現代地勘企業制度、公益性與商業性地質工作分開運行和良性互動的機制、支持商業性地質工作經濟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國土資源部應統一指導地勘隊伍改革,認真做好地勘行業調控和指導工作,加強地勘行業協調與服務,確定市場准入與退出機制,指導國有地勘隊伍改革與管理。

(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地勘處)

⑽ 河南有什麼地質類的專科學院嗎

有挺多的,你可以到招生信息港上面去找。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