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美國地質局黃石新數據

美國地質局黃石新數據

發布時間: 2021-01-24 22:04:59

❶ 美國黃石公園火山的近況,今年是否會爆發

美國黃石公園是美國、也是全球第一座國家公園,位於美國西部懷俄明、愛達荷、蒙大拿三州交界處,坐落在北落基山之間的熔岩高原上,平均海拔達2438米。佔地約8956平方公里。其面積主要分布在懷俄明州,佔96%,向西北方向延伸到蒙大拿和愛達荷州。
美國黃石公園在火山爆發中形成,大約每隔60萬年周期性噴發,現已進入噴發周期。
黃石公園是整個「大黃石生態系」的核心地區,而「大黃石生態系」是地球上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溫帶生態系。6000萬年以來,黃石地區在地質年代裡多次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大的火山爆發發生過三次,有的說最後一次爆發大約在兩百萬年前,有的說在60萬年前。不管怎麼說,一次次巨大的火山爆發,尤其是最後一次火山爆發,從火山口中噴發出來的物質將這里大約近9000平方公里的區域全部覆蓋,厚度超過1500米,形成大片的玄武岩,安山岩﹑流紋岩等,形成現在海拔2000多米的熔岩高原。
英國專家預測,美國黃石公園地底下的超級火山大約每隔60萬年噴發一次,而自上一次噴發至今已有64萬年。
美國黃石公園地下是一座「超級火山」,潛藏著超級能量,其噴發的岩漿能夠埋沒半個美國。
「超級火山」的噴發可能達到8級以上,噴出的火山規模可達3億立方米。地球上最後一次「超級火山」爆發大約是在7.4萬年前,發生在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的托巴地區,如今那裡仍留有一個104公里長的巨洞。據估計,那次「超級火山」爆發時,噴出了大約2334立方公里的火山灰。由此形成的硫酸煙霧遮蔽整個地球達好幾年時間。科學家估計,那場「超級火山」爆發後,地球上只有幾千名倖存者。
據專家稱,只要地球少數幾座「超級火山」中的一個噴發,就將會給世界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屆時,天空將變暗,黑色的酸雨將殺死地球上的大部分植物,地球將會進入一個類似核冬天的可怕境遇。一旦黃石公園超級火山噴發,其岩漿能夠埋沒半個美國,其火山灰最遠可飄至丹佛市。
黃石公園黃石公園地底熱能出現異常現象,這座「超級火山」已經顯現爆發的先兆。
黃石公園這座超級火山在人類歷史上還沒有爆發過,但其爆發的腳步聲似乎漸行漸近。
去年7月23日以來,黃石公園關閉了園內部分地區。官方的解釋是,黃石公園地底熱能出現異常現象,擔心溢出灼傷遊人。8月7日,美國地質勘探局內部報告稱,美國科學家將在公園內安裝臨時地震檢測網路、全球定位系統接收儀和高靈敏測熱液溫度器等。3天後,《丹佛郵報》稱,美地質勘探局地質學家利茲發現黃石湖的湖床底部隆起了一個高30多米、長600多米的「大包」。8月24日,美國猶他州大學地震站測到公園南門東南15公里處的地底,發生了4.4級的地震,這次地震「非同尋常」,震源離地面僅0.834公里!為此,美、英地質專家發出警告,黃石公園地底熱能出現異常現象,很可能正是該處「超級火山」即將蘇醒的先兆!

❷ 地級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框架初步研究—以黃石市為例

劉忠明1徐波1姚燕1倪宇飛2徐旭東2趙婷2

(1.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所;2.黃石市國土資源局)

摘 要地級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是實現地質資料管理由省級向地市級延伸的基礎。數據中心建設可成立地級市

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小組,下設中心建設籌備小組、中心基建小組和技術應用小組,各司其職,開展相關工作。中

心建設技術路線是:中心建設方案制訂→中心基礎設施和軟硬體建設→中心地質資料管理→信息共享與服務。建立黃

石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充分挖掘地質資料及其信息的潛在經濟價值,對於創新服務機制、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地級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

0 引言

2006年國務院在《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中明確要求:「建立健全地質資料信息共享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國家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和全球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投資環境信息服務系統。」2009年湖北省啟動了《黃石市城區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試點工作》項目,其中目的之一是探討和研究省級地質資料管理如何向地級市延伸。經過三年多的工作,項目組提交了《地級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指南》和《黃石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方案》。作者在這些成果的基礎上,探討了地級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的建設框架。黃石市是一個礦業城市[1-3],礦業發達,礦政管理任務繁重,礦山環境恢復與治理工作壓力巨大。如何實現黃石市地方經濟的成功轉型,保持礦產資源與城市環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建立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充分挖掘地質資料的潛在價值是必經之路。

1 建設目標、原則與中心職能

1.1 建設目標

中心建設總體目標是依託地級市地質資料管理服務系統,開展地質資料集群,實現地質資料信息的平台管理,建立、更新不同類型的資料庫,為城市建設、礦政管理和宏觀決策提供技術支撐,開發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產品,實現地質資料信息共享與服務,將地質資料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

1.2 建設原則

中心建設原則是在建設中心大樓和在進行系統的技術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各地級市城市地質資料檔案管理、地質資料基本特徵,結合各城市地質工作的社會化實際需要,採用資料庫建設、現代軟體工程等設計思想和設計方法,遵循實用性、可操作性、前瞻性、標准化、可視化、網路化、智能化、集群化、可維護性和開放性等原則。其中實用性要求中心大樓建設應考慮實用性,能儲存管理成果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和原始地質資料,滿足礦政的平台管理需要,軟硬體建設與地方電子政務系統相結合。資料庫和軟體系統平台設計必須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用戶對系統的需求,系統功能齊全、經濟實惠、操作簡單、快捷方便。

1.3 中心職能

地級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隸屬於市國土資源局,由市國土資源局和市政府辦公室雙重領導。

地級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具有管理、組織協調和服務職責。

管理職責: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資料登記、數據管理、系統管理與維護、設備管理、軟體管理、人員管理、人才培養計劃管理、涉密管理、合同管理、安全管理、產品管理、資金管理、技術管理、價格申報等。

組織協調職責:組織數據、數據更新,聘請專家,協調技術支撐單位工作。組織會議,組織社會化服務產品。與平級、上級和全國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加強聯系。

服務職責:研發或委託研發地質資料信息社會化服務產品。為政府和用戶提供地質資料信息社會化服務產品。

1.4 中心任務

地級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的主要任務是系統維護、項目研究、產品研發和產品服務。系統維護、項目研究是基礎,產品研發是關鍵,產品服務是目的。

系統維護:做好地質資料數據的匯交收集、登記、管理與借閱工作。不斷補充數據,完善系統功能。維護系統的穩定和安全。做好地質資料數據的保密安全工作。加強軟體系統的集群化和最優化組合試點。

項目研究:開展地質資料集群化產業化項目研究和相關專題研究。

產品研發:在地質資料集群化產業化項目研究同時或之後,研發地質資料信息社會化服務產品、服務形式,為產品服務提供產品庫。

產品服務:根據用戶需要,從產品庫中提取產品供用戶使用。做好產品宣傳(片)和需求調研工作。

2 總體框架

2.1 中心建設

由市政府出面,組織成立黃石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小組,下設中心建設籌備小組、中心基建小組和技術應用小組,各司其職,開展相關工作(圖1)。

圖1 黃石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構架

在地級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內部劃分相關工作室,分工協作。內部成立辦公室、項目研究室、產品研發室、財務室、產品服務室。負責地質資料的匯交、管理與服務工作,負責與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工作的事業單位和軟體公司之間的業務聯系。以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工作為抓手,完善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

2.2 管理服務系統建設

根據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目標和任務,設計、建設好地級市地質資料管理服務系統。地級市地質資料管理服務系統由功能系統、分類系統和支撐系統三部分組成。

2.2.1 功能系統

黃石市地質資料管理服務系統主要分為:資料服務、礦政服務、城市建設服務和系統維護四部分(圖2),體現出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的主要工作和職能,每個部分都具有數據組織、數據錄入、數據檢查、數據維護、信息查詢、統計分析、編輯等功能。

圖 2 黃石市地質資料管理服務系統構架

資料集群:一是對原始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和成果地質資料的集群,方法有匯交、收集、資料共享等;二是地質圖書資料、地質標准規范、地質工具書等的集群,方法有收集、購置、資料共享等;三是地質項目、地質成果的集群;四是其他資料庫、多媒體等的集成。

資料管理:建立地質資料目錄資料庫和原始地質資料資料庫,實現地質資料目錄查詢和地質資料電子瀏覽功能。完善地質資料平台借閱服務管理及其功能。

圖書管理:分為地質論文、專著、教材、專集、報刊、科普、其他等部分,分別建立地質圖書資料庫,便於查詢和瀏覽。

數據管理:主要分為基礎地理信息資料庫、地質專業資料庫、地質圖形庫管理三部分。建立、完善這些資料庫,實現數據統計分析、自動生成、自動成圖等功能。

礦政管理:主要涉及規劃管理、地礦單位資質管理、地質項目管理、地質資料管理、礦產管理、地質環境管理、礦業權管理、地質信息管理等。完善一張圖管礦專題資料庫,實現礦政管理的可視化。

信息共享與服務:提供原始資料庫、成果資料庫和模型庫等地質產品服務。其中成果資料庫主要有項目庫、專項庫、圖形庫、專業資料庫等。黃石市板岩山危岩體治理工程項目資料庫是一個項目庫,黃石市礦業權規劃資料庫、黃石市一張圖管礦是專項庫。

2.2.2 分類系統

主要對地質資料、地質數據、地質圖、地質信息化服務產品進行分類管理。黃石市地質資料分為11大類、100 多個數據類型。

2.2.3 支撐系統

主要有:集群體系、數據中心、專家系統、涉密管理、程序管理、協議管理、合同管理、資金管理、法律法規、標准規范等。通過行政、技術等服務工作,為管理系統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2.3 資料庫建設

資料庫建設流程是:地質數據需求調查→地質數據要素全面清理→資料庫設計→試點數據錄入建庫與調試→數據錄入建庫→數據更新、維護。

資料庫設計,要求反映的地質要素要全,由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組成,結構合理,操作性強。待資料庫建設方法成熟後,進行大規模數據錄入,正式建立資料庫。

2.4 地市級地質資料匯交機制的研究

如何將全國地質資料館和各省(市、區)地質資料館的地質資料匯交與收集的規章制度、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延伸到市縣級地質資料館,需要進行探索和實踐,最終建立一套完整的匯交機制,進而建立地市級地質資料數據中心。

第一,成立地級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立並完善機構設置,起草並實施《黃石市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

第二,建立以匯交為主的地質資料集群機制。

第三,建立地級市地質資料匯交網路系統。

第四,加強地質資料匯交驗收力度。

3 中心建設方法

中心建設技術路線是:中心建設方案制訂→中心基礎設施和軟硬體建設→中心地質資料管理→信息共享與服務。

中心建設方案制訂的基本方法:以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項目為支點,根據地級市地質資料中心建設指南,起草中心建設方案。在此基礎上,進行問卷設計及調查,參觀考察,徵求意見,數易其稿,經過評審認證,最終形成方案報批稿。

中心基礎設施和軟硬體建設:包括地質資料庫建設(原始、實物、成果地質資料)、硬體建設、軟體建設、系統建設、資料庫建設、網路通訊建設和電子政務建設。

中心地質資料管理:加強地質資料保管員的責任意識和保密意識,提高業務水平。根據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和實施細則,建立並完善地級市地質資料管理辦法。

中心地質資料信息共享與服務:研究和實施地質資料集群機制,實現地質資料信息共享,擴寬地質資料信息社會化服務產品領域,提升產品質量。

4 中心建設意義

長期以來,黃石市地質資料分散、綜合研究程度不夠、數字化信息化程度不高,嚴重製約了地質資料服務水平、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益。建立黃石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充分挖掘地質資料及其信息的潛在經濟價值,對於創新服務機制、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於減少建設項目重復投資,避免、減少投資風險,實現礦產資源物盡其用,礦山環境恢復與治理,也具有現實意義。

在黃石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的統一框架下,不斷完善湖北省黃石市地質資料管理服務系統。依據工作方案,落實黃石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機構、人員編制、經費來源。起草技術規范、標准、指南、管理制度、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等,力爭成為礦業城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的領頭羊,為培訓和普及全國地市級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和管理經驗。

目前,全國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和部分省(市、區)地質資料數據中心正在建設之中,實現地質資料管理向地級市延伸是必然趨勢。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試點工作項目組也在積極探索建立地級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的方式和方法。通過地方行政主管部門、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項目組等的共同努力,一定會建設好地級市地質資料數據中心,為城市建設和城市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參 考 文 獻

[1] 劉忠明等 . 湖北省黃石市礦業發展史研究 [J]. 華南地質與礦產,2008,93(1):65 ~ 69.

[2] 劉忠明等 . 黃石市礦業遺跡基本類型、特徵及其開發利用建議 [J]. 華南地質與礦產,2009,97(1):72 ~ 81.

[3] 韓培光等 . 黃石市現代典型礦業遺跡基本特徵及開發建議 [J]. 資源環境與工程,2008,22(3):377 ~ 386.

❸ 美國黃石的火山爆發是真的么

綜合外國媒體1月25日報道,最新的研究表明,自2004年至今黃石公園內巨大休眠火山的高度一直在以驚人的速度向上抬升,特別是最近三年以來,該火山口底部的海拔高度平均每年上升7.62厘米,創下了自1923年以來的最快紀錄。
美國猶他州大學研究黃石公園火山活動的專家鮑勃·史密斯表示,由於其覆蓋面積巨大而且上升幅度很高,這種現象的確非常引人關注。科學家們在研究後認為,黃石公園內火山高度的增加很可能是因為地下7至10公里處有一些不斷膨脹的岩漿導致的。
史密斯說,幸運的是,這種隆起似乎並不是災難即將發生的前兆。「最初,我們也曾擔心地面隆起會導致火山噴發。但在發現岩漿位於地下10公里後,我們消除了這種擔憂。如果其深度在地下2至3公里,我們將陷入極大的擔憂之中。」
黃石公園是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公園,它建成於1872年並在1978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其佔地面積達7988平方公里。
超級火山進入活躍期
據科學家分析,黃石公園所在地區過去曾發生過多次地震和火山爆發,其中規模巨大的火山爆發共發生過三次。一些零散的勘探資料表明,最近一次爆發所噴發出來的物質覆蓋了約9000平方公里的區域,厚度達到了驚人的1500米,最終形成了黃石公園現在所處的這片海拔超過2000米的熔岩高原。
科學家們預測說,隱藏在黃石公園地下的世界上最大規模「超級火山」的噴發間隔約為60萬年,而它的最近一次爆發很可能就發生在距今約64萬年前。換言之,這座超級火山目前或許已經進入了噴發活躍期。
影響將是毀滅性的
英國科學家曾用計算機進行了模擬演示,一旦黃石公園內的超級火山爆發,在三四天內大量的火山灰就會抵達歐洲大陸,而美國3/4的國土可能將「面目全非」。火山爆發周圍1000公里內90%的人都將無法倖免,其中大部分人都會因為吸入的火山灰在肺部固化而死亡。飄盪在天空中的火山灰將會使地球的年平均氣溫下降10℃,地球北極則會下降12℃,這樣的寒冷氣候至少會持續6至10年之久。
更可怕的是,對於超級火山的爆發目前人類尚未掌握真正有效的應對方法,這一點可以從一年前冰島火山爆發所帶來的全球性影響中看出來。
2010年4月,冰島亞菲亞德拉冰蓋上的一座規模算不上「壯觀」的火山噴發,噴發出的火山灰致使歐洲地區的空中交通癱瘓了數日,許多相關的行業遭受了重創,嚴重影響了歐洲地區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正常運轉。
異常現象早已發生
其實,黃石公園內的異常情況早在數年之前就已經有所表現。2009年7月23日,美國政府突然宣布關閉黃石公園內一部分區域,當時給出的解釋是地底的熱能出現了異常現象,由於擔心可能發生不可預知的溢出物對遊客造成傷害,所以對一些地區進行了關閉。
後來,美國媒體曝光的一份美國地質勘探局內部報告稱,研究人員已經在黃石公園內安裝了地震監測網路、全球定位系統接收儀和高靈敏測熱液溫度器等儀器,全然一副高度戒備的場面。再後來,美國《丹佛郵報》爆料稱,美國地質學家利茲在黃石湖的湖床底部發現了一個高約30米,直徑600多米的巨型隆起。
值得一提的是,冰島亞菲亞德拉冰蓋火山2010年噴發後,日本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發表研究報告稱,冰島火山在噴發前曾出現過一些「徵兆」:火山口周邊地區的地表在噴發前隆起了約20厘米,而該火山口東北地區更大規模的隆起約為70厘米,這一現象與《丹佛郵報》披露的黃石公園內的異常情況驚人相似。柳洪傑(中國日報)
電影《2012》劇情
「2012年12月21日黑暗降臨後,12月22日的黎明永遠不會到來。」
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日期,能如2012年12月21日這樣對人類產生巨大影響。瑪雅文明預言它是世界末日,而各個文化、種族,全球的科學家、政府,都無法預知這一天到底會發生什麼。《2012》是一部關於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它講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來時,主人公如何掙扎求生。
傑克遜·柯蒂斯帶著孩子去黃石公園度假,卻發現曾有美好回憶的湖泊已經乾涸,而這個地區也成為了禁區。
充滿疑惑的他在黃石附近的營地偶然認識了查理。查理告訴他由於自然環境和資源長期被人類掠奪性破壞,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統已經面臨崩潰,人類即將面臨空前的自然災害。查理說有些國家已經在聯合秘密研製並建造可以躲避這個災難的方舟。傑克遜以為他是個瘋子,就一笑而過走開了。
然而第二天,災難就發生了。強烈的地震、巨大的火山爆發讓眼前熟悉的家園變成了人間煉獄……

❹ 在網上看到一片文章說美國黃石火山今年要全面噴發

獨家調查

美黃石公園火山將爆發?媒體扭曲誤導造成恐慌

新快報記者 侯鵬飛

新快報訊看過電影《2012》的朋友可能還記得,影片里的所有災難都是從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超級火山噴發開始的。英國《每日郵報》以「全球最大火山即將爆發,美國2/3國土將被掩埋?」的聳動標題發布最新消息說,黃石公園里的巨大休眠火山很可能已經進入活躍期。國內外媒體紛紛轉載這篇報道,網友們嚇得忙問:末日真的要來了嗎?

然而,新快報記者在對這篇報道追根溯源的過程中發現,上述信息純屬以訛傳訛,系一些媒體對美國《國家地理雜志》19日網路文章的曲解。

英媒聳動報道 媒體盲目轉載

據英國《每日郵報》25日報道,英國科學家曾用計算機進行了模擬演示,一旦黃石公園內的超級火山爆發:美國2/3的國土可能將「面目全非」,火山爆發周圍1000平方公里內90%的人都將無法倖免,在三到四天內大量的火山灰就會抵達歐洲大陸,飄盪在天空的火山灰將會使地球的年平均氣溫下降10℃,地球北極則會下降12℃,這樣的寒冷氣候至少會持續6至10年。

《每日郵報》稱,這一切並非空穴來風,最新的研究表明,從2004年到現在黃石公園內巨大的休眠火山的地表隆起高度一直在以驚人的速度上升,特別是最近三年以來,隆起高度平均每年上升7.62厘米,創下了自1923年以來的最快紀錄。分析認為,黃石公園內火山的地表隆起很可能是因為地下不斷膨脹的岩漿導致的。

《每日郵報》稱,黃石公園所在地區過去曾發生過多次地震和火山爆發,其中規模巨大的火山爆發共發生過三次。一些零散的勘探資料表明,最近一次爆發所噴發出來的物質覆蓋了約9000平方公里的區域,厚度達到了驚人的1500米,最終形成了黃石公園現在所處的這片海拔超過2000米的熔岩高原。

《每日郵報》稱,科學家們預測,隱藏在黃石公園地下的世界上最大規模「超級火山」的噴發間隔約為60萬年,而它的最近一次爆發很可能就發生在距今約64萬年前。換言之,這座超級火山目前或許已經進入了噴發活躍期。

數據打架

地表隆起速度實際在下降

《每日郵報》在報道中引用了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文章。

新快報記者找出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文章,發現《每日郵報》提及的關鍵數據卻與《國家地理雜志》的數據完全不符。《每日郵報》稱「從2004年到現在黃石公園內巨大的休眠火山的地表隆起高度一直在以驚人的速度上升,特別是最近三年以來,隆起高度平均每年上升7.62厘米,創下了自1923年以來的最快紀錄」。但《國家地理雜志》給出的數字是:從2004年開始到2006年期間,黃石公園超級火山的地表隆起的速度為每年高達7厘米;在2007年到2010年,隆起速度降至了每年1厘米或以下。

此外,《每日郵報》在報道中引述了《國家地理雜志》采訪美國猶他州大學研究黃石公園火山活動的專家羅伯特·史密斯的話。史密斯表示,火山地表隆起這種現象的確引人關注,但這還不是災難即將發生的前兆。他說,「最初,我們也擔心地面隆起會導致火山噴發。但在發現岩漿位於地下10公里後,我們消除了這種擔憂。如果岩漿深度在地下2到3公里,我們將陷入極大的擔憂之中。」

即使專家表示人們並不需要擔憂黃石公園火山會在短期內爆發,《每日郵報》依然打出聳人聽聞的標題,以達到吸引眼球的目的。而國內外一些媒體在轉載時盲目跟風,甚至加油添醋,在傳播過程中進一步扭曲事實,衍生出諸如「黃石公園火山將很快爆發」「美國大部分國土可能將『面目全非』」等說法,誤導讀者,造成恐慌。

辟謠聲明

美地質勘探局:並非火山爆發徵兆

監測黃石公園地質活動的美國地質勘探局注意到了上述情況,在官方網站上發表了一份辟謠聲明,稱有媒體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之後發表與黃石公園火山相關的文章,但其中一些文章屬於誤傳,因為過去5年大面積地面隆起和兩次讓人關注的地震頻發並非火山即將爆發的徵兆,更何況地表隆起的現象已在一年前左右就已經停止了。

不幸的是,對於上述聲明,鮮有媒體給予注意,各種不實報道依然泛濫。

專家澄清

「地表隆起屬於正常現象」

新快報記者聯繫到《每日郵報》和《國家地理雜志》中都提到的美國猶他州大學研究黃石公園火山活動的專家羅伯特·史密斯。史密斯表示,黃石公園火山口的地表隆起狀況是地表變形類型的一部分,屬於正常現象。

羅伯特·史密斯澄清道:「我們從未說黃石公園的火山可能噴發之類的話。在2010年發表的文章中,我們指出黃石公園火山口的地表隆起狀況是地表變形類型的一部分,這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屬於正常現象。雖然如此,但是沒有相關知識的人一般都會認為這是很危險地事情。」

另外,史密斯也建議記者看看美國地質勘探局發表的辟謠聲明

❺ 在美國黃石公園附近開有排有污染廢水(排到河裡)的工廠允許嗎

黃石公園黃石公園地底熱能出現異常現象,這座「超級火山」已經顯現爆發的先兆。
黃石公園這座超級火山在人類歷史上還沒有爆發過,但其爆發的腳步聲似乎漸行漸近。
今年7月23日以來,黃石公園關閉了園內部分地區。官方的解釋是,黃石公園地底熱能出現異常現象,擔心溢出灼傷遊人。8月7日,美國地質勘探局內部報告稱,美國科學家將在公園內安裝臨時地震檢測網路、全球定位系統接收儀和高靈敏測熱液溫度器等。3天後,《丹佛郵報》稱,美地質勘探局地質學家利茲發現黃石湖的湖床底部隆起了一個高30多米、長600多米的「大包」。8月24日,美國猶他州大學地震站測到公園南門東南15公里處的地底,發生了4.4級的地震,這次地震「非同尋常」,震源離地面僅0.834公里!為此,美、英地質專家發出警告,黃石公園地底熱能出現異常現象,很可能正是該處「超級火山」即將蘇醒的先兆!
由此看來,《2012世界末日》中所渲染的「世界末日」源於美國黃石公園火山爆發,以及其威力引發的山崩海嘯,絕對不是毫無根據的危言聳聽!

1.據英國媒體14日報道,自今年7月份以來,美國旅遊勝地黃石國家公園開始部分對遊客們關閉,官方的解釋是黃石國家公園地底下的間歇泉熱液出現異常現象。然而不為人知的是,在黃石國家公園的地底下,潛伏著一個地球上最具破壞力的「地下妖魔」——「超級火山」!類似的「超級火山」一旦噴發,足以毀滅地球上大部分生物。

2.黃石公園地底熱能異常

自今年7月23日以來,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內的部分地區已開始陸續關閉。黃石國家公園負責人蘇詹尼·路易斯對此的解釋是,黃石公園地底熱能出現異常現象,導致地表溫度升高。路易斯向記者證實:「黃石公園西邊諾里斯間歇泉盆地的一部分目前已經對遊客關閉。」今年8月7日,美國地質勘探局內部報告稱,美國科學家將在黃石國家公園內安裝臨時地震檢測網路、全球定位系統接受儀和高靈敏測熱液溫度器等,以監控可能發生的地底熱液噴發危機。8月10日,美國《丹佛郵報》報道稱,美國地質勘探局地質學家利茲·摩根發現黃石湖的湖床底部隆起了一個100英尺高的「大包」,這個「大包」有2000英尺長,隨時可能爆裂噴發。

8月24日,美國猶他州大學地震站報告稱,他們在黃石國家公園南門東南9英里處的地底,監測到了4.4級的地震。美國地質勘探局的專家們承認,這次地震是「非同尋常的」,因為它的震源離地面僅0.3英里!

3.死亡妖魔」開始蘇醒?

9月8日,美國地質勘探局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布魯斯·科耐特博士經過多日考察,終於證實了黃石國家公園地底下存在的「可怕危機」。科耐特博士警告說:「黃石公園地底下,氣壓顯然在加大,熱液和蒸汽正在試圖尋找更多噴泄出口,如果更多的噴氣口出現,地底岩漿室中的壓力將獲得釋放。岩漿室中的壓力降低到一個臨界點,岩漿內的過熱水便會形成威力巨大的爆發。然而不幸的是,當地表噴氣口再沒有熱氣噴出時,人們會認為危險已經過去,可事實遠非如此,這只是一個虛假的安全信號,它是另一場更大風暴來臨之前的短暫平靜!」 鎮江,時事,招聘,求職,社區,房產,裝修,美食,攝影, 汽車,攝影,運動,女性,徵婚,游戲,鎮江麻將,lC;E U;Xti
科耐特博士的警告並非毫無根據,因為在黃石國家公園的地底下沉睡著一個自然界中最大的「妖魔」——「超級火山」!多位地質科學家擔心,黃石國家公園地底的熱能異常現象很可能正是這位「死亡妖魔」即將蘇醒的信號!

4.據專家稱,盡管地球上只有少數幾個地方存在著「超級火山」,但只要其中一個噴發,將會給全世界帶來災難。

英國倫敦大學「本菲爾德·格雷格災難研究中心」教授比爾·麥格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地下的超級火山是世界上最大、也最危險的「超級火山」之一。比爾·麥格說:「黃石公園超級火山就像一條沉睡的巨龍,它的每一下呼吸都將使北懷俄明州和南蒙大拿州的地殼膨脹和收縮。」

比爾·麥格教授繼續解釋說:「許多超級火山都不是典型的山丘狀結構,它們往往藏身在巨大的、坍塌的盆地中,超級火山的熱液岩漿很難被監測出來。黃石國家公園地底下的超級火山是上世紀60年代才被探測到的,紅外線衛星圖顯示,黃石公園地表下裝滿岩漿的火山口有85公里長、45公里寬。科學家估計,黃石國家公園底下的超級火山每隔60萬年噴發一次,自上一次噴發到現在已有64萬年了。這下一場超級火山噴發顯然推遲好些時候了。」

5.據報道,美國火山學家對黃石國家公園地下的岩漿活動進行了數據跟蹤,研究發現,從1923年至今,黃石公園部分地區的地面已經上升了70厘米!該數據顯示黃石公園地底下正在進行著一場大規模的「膨脹活動」。

當記者問及黃石國家公園地底「超級火山」萬一真的噴發會造成什麼後果時,比爾·麥格教授說:「這場火山噴發造成的影響是難以估計的,地底岩漿將會沖到50公里高的大氣層中,1000公里范圍內的所有生命都會立即被落下的火山灰和岩漿殺死,估計將有1000立方公里的火山灰噴湧出來,足夠將整個美國淹沒在5英寸厚的灰塵里。這場火山噴發形成的爆炸也將成為75000年來人類聽到的最響亮的聲音。」

6.美國黃石公園「超級火山」已進入噴發周期!!!

2012」影片從美國黃石公園出現地熱異常現象開始描述,直至黃石公園伴隨著地震而噴發火山,引起山崩地裂、驚天海嘯,演繹了一場「世界末日」的慘烈景象。
導演羅蘭??艾默里奇將黃石公園的地熱異常現象及隨之而來的火山噴發作為「世界末日」的源頭,絕不是憑空想像的虛妄,而是有所根據的描述。
美國黃石公園是美國、也是全球第一座國家公園,位於美國西部懷俄明、愛達荷、蒙大拿三州交界處,坐落在北落基山之間的熔岩高原上,平均海拔達2438米。佔地約8956平方公里,比武漢市面積還要大。其面積主要分布在懷俄明州,佔96%,向西北方向延伸到蒙大拿和愛達荷州。
美國黃石公園在火山爆發中形成,大約每隔60萬年周期性噴發,現已進入噴發周期。

7.黃石公園是整個「大黃石生態系」的核心地區,而「大黃石生態系」是地球上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溫帶生態系。6000萬年以來,黃石地區在地質年代裡多次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大的火山爆發發生過三次,有的說最後一次爆發大約在兩百萬年前,有的說在60萬年前。不管怎麼說,一次次巨大的火山爆發,尤其是最後一次火山爆發,從火山口中噴發出來的物質將這里大約近9000平方公里的區域全部覆蓋,厚度超過1500米,形成大片的玄武岩,安山岩、流紋岩等,形成現在海拔2000多米的熔岩高原。

❻ 美國黃石公園火山爆發詳細資料

《2012》災難場景或成真?

據中國日報報道 電影《2012》中描繪的全球毀滅性災難始於美國懷俄明州的黃石公園出現的地熱異常現象,後來超大規模的火山與地震齊發,並進而引起了山崩地裂與驚天海嘯,致使人類遭遇滅頂之災。科學家們日前警告稱,類似的一幕很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真正發生。

火山隆起引發擔憂

綜合外國媒體1月25日報道,最新的研究表明,自2004年至今黃石公園內巨大休眠火山的高度一直在以驚人的速度向上抬升,特別是最近三年以來,該火山口底部的海拔高度平均每年上升7.62厘米,創下了自1923年以來的最快紀錄。

美國猶他州大學研究黃石公園火山活動的專家鮑勃·史密斯表示,由於其覆蓋面積巨大而且上升幅度很高,這種現象的確非常引人關注。科學家們在研究後認為,黃石公園內火山高度的增加很可能是因為地下7至10公里處有一些不斷膨脹的岩漿導致的。

黃石公園是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公園,它建成於1872年並在1978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該公園主要坐落於懷俄明州的西北角,它向西北方向一直延伸至愛達荷州和蒙大拿州,其佔地面積達7988平方公里。

超級火山或進入活躍期

據科學家分析,黃石公園所在地區在過去曾發生過多次地震和火山爆發,其中規模巨大的火山爆發共發生過三次。一些零散的勘探資料表明,最近一次爆發所噴發出來的物質覆蓋了約9000平方公里的區域,厚度達到了驚人的1500米,最終形成了黃石公園現在所處的這片海拔超過2000米的熔岩高原。

科學家們預測說,隱藏在黃石公園地下的世界上最大規模「超級火山」的噴發間隔約為60萬年,而它的最近一次爆發很可能就發生在距今約64萬年前。換言之,這座超級火山目前或許已經進入了噴發活躍期。

影響將是毀滅性的

英國科學家曾用計算機進行了模擬演示,一旦黃石公園內的超級火山爆發,在三四天內大量的火山灰就會抵達歐洲大陸,而美國3/4的國土可能將「面目全非」。火山爆發周圍1000公里內90%的人都將無法倖免於難,其中大部分人都會因為吸入的火山灰在肺部固化而死亡。飄盪在天空中的火山灰將會使地球的年平均氣溫下降10℃,地球北極則會下降12℃,這樣的寒冷氣候至少會持續6至10年之久。

更可怕的是,對於超級火山的爆發目前人類尚未掌握真正有效的應對方法,這一點可以從一年前冰島火山爆發所帶來的全球性影響中看出來。2010年4月,冰島亞菲亞德拉冰蓋上的一座規模算不上「壯觀」的火山噴發,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由於氣流和天氣等原因,噴發出的火山灰在天空四處飄盪,致使歐洲地區的空中交通癱瘓了數日,許多相關的行業遭受了重創,嚴重影響了歐洲地區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正常運轉。

異常現象早已發生

其實,黃石公園內的異常情況早在數年之前就已經有所表現。2009年7月23日,美國政府突然宣布關閉黃石公園內一部分區域,當時給出的解釋是地底的熱能出現了異常現象,由於擔心可能發生不可預知的溢出物對遊客造成傷害,所以對一些地區進行了關閉。

❼ 聽說美國黃石公園已經封了是嗎

黃石公園黃石公園地底熱能出現異常現象,這座「超級火山」已經顯現爆發的先兆。
黃石公園這座超級火山在人類歷史上還沒有爆發過,但其爆發的腳步聲似乎漸行漸近。
今年7月23日以來,黃石公園關閉了園內部分地區。官方的解釋是,黃石公園地底熱能出現異常現象,擔心溢出灼傷遊人。8月7日,美國地質勘探局內部報告稱,美國科學家將在公園內安裝臨時地震檢測網路、全球定位系統接收儀和高靈敏測熱液溫度器等。3天後,《丹佛郵報》稱,美地質勘探局地質學家利茲發現黃石湖的湖床底部隆起了一個高30多米、長600多米的「大包」。8月24日,美國猶他州大學地震站測到公園南門東南15公里處的地底,發生了4.4級的地震,這次地震「非同尋常」,震源離地面僅0.834公里!為此,美、英地質專家發出警告,黃石公園地底熱能出現異常現象,很可能正是該處「超級火山」即將蘇醒的先兆!
由此看來,《2012世界末日》中所渲染的「世界末日」源於美國黃石公園火山爆發,以及其威力引發的山崩海嘯,絕對不是毫無根據的危言聳聽!

1.據英國媒體14日報道,自今年7月份以來,美國旅遊勝地黃石國家公園開始部分對遊客們關閉,官方的解釋是黃石國家公園地底下的間歇泉熱液出現異常現象。然而不為人知的是,在黃石國家公園的地底下,潛伏著一個地球上最具破壞力的「地下妖魔」——「超級火山」!類似的「超級火山」一旦噴發,足以毀滅地球上大部分生物。

2.黃石公園地底熱能異常

自今年7月23日以來,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內的部分地區已開始陸續關閉。黃石國家公園負責人蘇詹尼·路易斯對此的解釋是,黃石公園地底熱能出現異常現象,導致地表溫度升高。路易斯向記者證實:「黃石公園西邊諾里斯間歇泉盆地的一部分目前已經對遊客關閉。」今年8月7日,美國地質勘探局內部報告稱,美國科學家將在黃石國家公園內安裝臨時地震檢測網路、全球定位系統接受儀和高靈敏測熱液溫度器等,以監控可能發生的地底熱液噴發危機。8月10日,美國《丹佛郵報》報道稱,美國地質勘探局地質學家利茲·摩根發現黃石湖的湖床底部隆起了一個100英尺高的「大包」,這個「大包」有2000英尺長,隨時可能爆裂噴發。

8月24日,美國猶他州大學地震站報告稱,他們在黃石國家公園南門東南9英里處的地底,監測到了4.4級的地震。美國地質勘探局的專家們承認,這次地震是「非同尋常的」,因為它的震源離地面僅0.3英里!

3.死亡妖魔」開始蘇醒?

9月8日,美國地質勘探局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布魯斯·科耐特博士經過多日考察,終於證實了黃石國家公園地底下存在的「可怕危機」。科耐特博士警告說:「黃石公園地底下,氣壓顯然在加大,熱液和蒸汽正在試圖尋找更多噴泄出口,如果更多的噴氣口出現,地底岩漿室中的壓力將獲得釋放。岩漿室中的壓力降低到一個臨界點,岩漿內的過熱水便會形成威力巨大的爆發。然而不幸的是,當地表噴氣口再沒有熱氣噴出時,人們會認為危險已經過去,可事實遠非如此,這只是一個虛假的安全信號,它是另一場更大風暴來臨之前的短暫平靜!」 鎮江,時事,招聘,求職,社區,房產,裝修,美食,攝影, 汽車,攝影,運動,女性,徵婚,游戲,鎮江麻將,lC;E U;Xti
科耐特博士的警告並非毫無根據,因為在黃石國家公園的地底下沉睡著一個自然界中最大的「妖魔」——「超級火山」!多位地質科學家擔心,黃石國家公園地底的熱能異常現象很可能正是這位「死亡妖魔」即將蘇醒的信號!

4.據專家稱,盡管地球上只有少數幾個地方存在著「超級火山」,但只要其中一個噴發,將會給全世界帶來災難。

英國倫敦大學「本菲爾德·格雷格災難研究中心」教授比爾·麥格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地下的超級火山是世界上最大、也最危險的「超級火山」之一。比爾·麥格說:「黃石公園超級火山就像一條沉睡的巨龍,它的每一下呼吸都將使北懷俄明州和南蒙大拿州的地殼膨脹和收縮。」

比爾·麥格教授繼續解釋說:「許多超級火山都不是典型的山丘狀結構,它們往往藏身在巨大的、坍塌的盆地中,超級火山的熱液岩漿很難被監測出來。黃石國家公園地底下的超級火山是上世紀60年代才被探測到的,紅外線衛星圖顯示,黃石公園地表下裝滿岩漿的火山口有85公里長、45公里寬。科學家估計,黃石國家公園底下的超級火山每隔60萬年噴發一次,自上一次噴發到現在已有64萬年了。這下一場超級火山噴發顯然推遲好些時候了。」

5.據報道,美國火山學家對黃石國家公園地下的岩漿活動進行了數據跟蹤,研究發現,從1923年至今,黃石公園部分地區的地面已經上升了70厘米!該數據顯示黃石公園地底下正在進行著一場大規模的「膨脹活動」。

當記者問及黃石國家公園地底「超級火山」萬一真的噴發會造成什麼後果時,比爾·麥格教授說:「這場火山噴發造成的影響是難以估計的,地底岩漿將會沖到50公里高的大氣層中,1000公里范圍內的所有生命都會立即被落下的火山灰和岩漿殺死,估計將有1000立方公里的火山灰噴湧出來,足夠將整個美國淹沒在5英寸厚的灰塵里。這場火山噴發形成的爆炸也將成為75000年來人類聽到的最響亮的聲音。」

6.美國黃石公園「超級火山」已進入噴發周期!!!

2012」影片從美國黃石公園出現地熱異常現象開始描述,直至黃石公園伴隨著地震而噴發火山,引起山崩地裂、驚天海嘯,演繹了一場「世界末日」的慘烈景象。
導演羅蘭

❽ 一個月內發生107次地震,黃石火山「蠢蠢欲動」,難道要蘇醒了

眾所周知,黃石公園上次大規模爆發是在64萬年前。雖然這座超級火山還沒有爆發,但美國國家公園周圍的地區剛剛經歷了緊張的十一月。美國地質調查局上月共追蹤了107次地震,這加劇了人們對火山爆發的擔憂。但是這些活動是否意味著超級火山已經從沉睡中恢復?

雖然我們已經觀察了很多年,但是至今沒有人把它歸因於岩漿運動的長期事件。當觀察到它們時,並不意味著黃石火山正准備爆發。

❾ 美國黃石的火山近幾年會爆發嗎

美國媒體曝光的一份美國地質勘探局內部報告稱,研究人員已經在黃石公園內安裝了地震版監測網路權、全球定位系統接收儀和高靈敏測熱液溫度器等儀器,全然一副高度戒備的場面。所以該火山不知道會在那個時候爆發,也許會是明天。所以近幾年爆發是一個未知數,只能夠說爆發的可能性很大。

❿ 如何在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下載tm數據

點DOWNLAOD 之後就能下了,至於在哪裡你自己找找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