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地質大學李晶

地質大學李晶

發布時間: 2021-03-15 02:39:01

① 低孔低滲砂岩儲層裂縫預測及雙孔雙滲地質建模研究——以大北氣田為例

肖香姣1,2 姜漢橋1 王海應2 魏 聰2 趙力彬2 程 華2

(1.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市昌平區 102249; 2.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庫爾勒 841000)

作者簡介:肖香姣,女,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高壓氣藏、凝析氣藏開發研究。E-mail:xiaoxitlm@petrochina.com.cn。

摘 要:裂縫發育程度決定著低孔低滲儲層的滲流和產出能力,但由於裂縫發育機制的復雜性,故裂縫 的描述及預測一直是裂縫性油氣藏開發中的重點和難點。目前,裂縫的預測方法很多,但在實際應用中都存 在其局限性。構造應力場分析法既嚴格考慮了裂縫的成因機制,又能較好地與油氣生產實際和應用相結合,是裂縫定量預測的一種有效方法。本文針對大北氣田儲層構造裂縫發育的實際情況,以單井裂縫描述及分布 特徵研究為基礎,從構造應力場數值模擬出發,通過模型轉換建立了與儲層地質模型網格完全對應的有限元 分析模型。然後,結合區域古構造活動與岩石力學實驗的研究成果,通過連續介質三維有限元數值模擬對儲 層構造應力場進行了預測與分析。通過優選岩石破裂准則和建立應力場數據與裂縫參數的計算模型,對大北 氣田的儲層裂縫進行了定量預測。在此基礎之上,利用構造應力場分析法的裂縫預測結果作為約束條件,通 過隨機模擬方法建立了符合該氣田氣藏地質特徵的雙孔雙滲三維精細地質模型,為該類氣田的開發方案設計 等研究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低孔低滲;裂縫預測;構造應力場;雙孔雙滲;地質建模

Research on Fracture Prediction and Dual-permeability Geological Modeling of Low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s—Taking Dabei Gasfield as An Example

Xiao Xiangjiao1,2,Jiang Hanqiao1,Wang Haiying2,Wei Cong2,Zhao Libin2,Cheng Hua2

(1.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Ministry of Ec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Changping,Beijing,102249;2.Tarim Oilfield Company,PetroChina,Kora,Xinjiang,841000)

Abstract:The degree of fracture development determine the ability of fluid seepage and proction in low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ty formation.Because of the complexities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fracture,the fracture reservoir are the keystone and difficulty of development.At present,there are many methods for fracture prediction,which also have many limitations in application.The method of fracture prediction by analysing tectonic stress field,in which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fracture is considered strictly,as well as the proction practice of the oil-gas field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is well combined,is a effective way to forecast fracture quantitatively in the reservoir.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that the fractures are well developed in the reservoir rocks of Dabei Gasfield,a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alysis model consistent with the geologic model grid of the reservoir is built by model conversion methods,starting from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ectonic stress field,based on the single well fracture description and the study on fractur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And then,the reservior tectonic stress field is forecasted and analysed by 3D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continuum model,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erritorial paleostructure and rock mechanics experiment.According to the classical rock-craking principle and the calculation model between the tectonic stress field data and fracture parameters,the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structural fracture in reservoir rocks of Dabei Gasfield is concted.On this base,a fine 3D al-permeability geologic model suitable for the geologic features of this gas field is built through stochastic modeling controlled by the results of fracture prediction with the methods of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alysis,and they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n gasfield development design of this kind of gas field.

Key words:low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ity;fracture prediction;tectonic stress field;al-permeability; geological modeling

裂縫型儲層油氣藏在我國占相當突出的比例,其產量占整個油氣產量的一半以上,在我國油氣生產 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進行裂縫特徵和分布規律預測研究,對增加儲量的動用程度、改善開發 效果、提高我國裂縫型油氣藏勘探開發的整體水平均具有重要的現實及長遠的戰略意義。

低孔低滲儲層中裂縫的發育不僅為油氣的儲集提供空間,而且有助於連通不同類型的儲集孔隙,是 控制油氣富集和產能的主要因素。在含油氣盆地勘探過程中,隨著勘探深度不斷深入,低滲透裂縫性油 氣藏的比例也會隨之增加。如何有效地描述和預測裂縫分布,建立合理的雙孔雙滲地質模型,對提高我 國裂縫型油氣田勘探開發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以大北氣田為例,在單井裂縫描述的基礎上,開展 了低孔低滲砂岩儲層裂縫預測及雙孔雙滲地質建模研究,為該氣田開發方案的設計等研究提供了 依據[1]。

1 研究區概況

大北氣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拜城縣,東距拜城縣縣城28km,南距拜城-阿克蘇公 路16km,南部與大宛齊油田相距7km。該氣田位於克拉蘇構造帶的大北-吐北段,東鄰克拉1-克拉2 段的克拉-克深區塊,西為博孜段,由北至南橫跨克深區帶、克深南區帶、拜城北區帶。東西長約 60km,南北寬25~35km,面積約1500km2,呈向南凸起的微弧形背斜構造(圖1)。

圖1 大北氣田地理位置及井區構造位置圖

大北氣田儲層為白堊系巴什基奇克組辮狀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砂岩,埋深大,基質孔隙度<6%、 滲透率<0.1×10-3μm2,屬特低孔低滲儲層。在勘探評價階段,僅有11口探井和評價井,井距2~ 5km,地震資料品質較差,儲層裂縫發育。

2 單井裂縫描述及分布特徵[2]

2.1 裂縫產狀

大北氣田產層巴什基奇克組為低孔低滲砂岩儲層,裂縫發育。岩心觀察統計結果表明,大北氣田裂 縫以高角度斜交縫和垂直裂縫為主,其中大北1井高角度斜交縫約佔60%,低角度斜交縫和垂直縫其 次;大北101井、大北102井和大北202井主要以高角度斜交縫和垂直縫為主,佔全部裂縫的75%左 右;大北104井約70%的裂縫為垂直縫,25%為高角度斜交縫。

成像測井解釋結果表明,大北氣田巴什基奇克組主要發育NW-SE走向和EW走向的有效裂縫,其次為NE-SW走向裂縫,從西向東裂縫走向具有逐漸從NE-SW向近EW向偏移的趨勢。基於成像 測井資料識別出的高導縫其傾角多分布在50°~90℃范圍內,其峰值為60°~80°,即裂縫以高角度斜交 縫為主,垂直縫次之,低角度斜交縫和水平縫不發育,與岩心識別裂縫結果一致。

2.2 裂縫發育規模

按發育規模可將大北氣田裂縫分為宏觀裂縫和微觀裂縫。岩心宏觀裂縫約佔20%,大北202井裂 縫開度最大,平均值為1.16mm。大北102井和大北1井次之,平均值為0.63mm。大北101井和大北 104井裂縫開度最小,平均值為0.53mm。微觀裂縫約佔80%。整體上看,大北1井和大北2井微觀裂 縫開度較大,平均值分別為0.1761mm和0.1736mm;大北101井和大北102井微觀裂縫開度較小,平 均值分別為0.0514mm和0.0591mm。各井微觀裂縫開度相對大小關系與宏觀裂縫基本一致。

大北氣田巴什基奇克組6口取心井中,觀測岩心長度共45.91m,裂縫共232條,平均裂縫線密度 為5.05條/m,平均面密度為6.8m/m2。利用7口井的成像測井資料在巴什基奇克組共識別出597條天 然開啟裂縫,井段總長度共1228.3m,平均裂縫線密度為0.49條/m。總體來看,岩心識別的裂縫線密 度遠大於成像測井(前者的解析度高於後者)。大北104井取心段裂縫最為發育,平均裂縫線密度高達 16.7條/m,大北202井次之,平均裂縫線密度為8.91條/m,大北1井、大北101井和大北102井裂縫 密度較低。成像測井解釋結果表明,大北103井裂縫最為發育,裂縫線密度為1.06條/m,其次是大北 101井、大北202井、大北201井、大北104井、大北3井,裂縫線密度范圍為0.2~0.8條/m,大北 102井中裂縫不發育,裂縫線密度小於0.1條/m。

3 儲層裂縫分布預測

3.1 裂縫成因及期次

通過野外露頭調查、岩心觀察和測井解釋資料,確定大北氣田儲層裂縫以構造縫為主[3]。結合薄 片,裂縫包裹體、熱史-埋藏史研究結果,通過對裂縫產狀、充填特徵和交切關系進行分析,可以推斷 大北氣田大致發育4期構造裂縫。第1期是同沉積(同生-准同生)裂縫;第2期為高角度裂縫;第3 期為具有 「二元」 或「三元」 充填結構的高角度(或網狀)裂縫;第4期為與第2期裂縫走向近於正 交的高角度開啟裂縫。其中,第3期和第4期為有效裂縫。第4期裂縫是最重要的有效裂縫,形成於喜 山運動中晚期構造擠壓,是裂縫定量預測的對象[4,5]

3.2 應力場預測裂縫思路[6~10]

利用研究區已有的地質、地震、測井、鑽井等資料,建立研究區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並確定相應的 邊界條件、反演標准;結合對研究區構造應力場演化的研究及岩石力學三軸實驗結果,確定模型的力學 性質、載入方式、約束條件及岩石力學參數;利用有限元力學分析軟體Ansys對儲層構造應力場的大小 分布進行數值模擬計算。在此基礎上,根據岩石破裂准則,開展裂縫分布定量預測研究。

3.3 預測模型的建立

目前,三維有限元結構模型大多數是根據研究區儲層的構造頂底面數據,通過網格自動剖分來 建立。由於該法所建模型與地質構造模型中的網格非一一對應,不利於數據的前後處理,計算結果 不能直接用於儲層裂縫建模。為此,通過解剖Ansys有限元分析軟體[11]和Petrel地質建模軟體的網 格組成系統,編制了相應的模型轉換程序,實現了大北氣田儲層地質構造模型向三維有限元結構模 型的精確轉換,如圖2、圖3所示。綜合岩石力學實驗和測井解釋結果[12,13],確定構造應力場數值模 擬所用的力學參數。在此基礎之上,對有限元力學模型進行約束和載入,便可得到儲層構造應力場的分 布規律。

圖2 地質構造模型—有限元結構模型節點轉化示意圖

圖3 大北氣田101斷塊儲層地質構造模型和有限元結構模型

3.4 預測結果

根據模擬結果,結合經典破裂准則[14],建立應力應變與裂縫孔隙度滲透率之間的定量關系,實現 裂縫形成初期的定量預測[15~18]。結果顯示,大北101斷塊裂縫集中分布在南部邊界斷層附近的構造高 點上(圖4和圖5)。

現今應力場下雖然不會形成新的裂縫,但是對早期存在的裂縫會有改造和演化變遷作用[21]。因 此,需要對古地應力場下形成的裂縫孔隙度和滲透率進行修正。最後,根據岩心觀察統計和測井資料解 釋結果,對各層各井的裂縫各項參數的計算結果進行驗證,如有矛盾,需檢查修改應力場模擬的邊界條 件或應力-裂縫參數定量關系,直至裂縫預測結果與實際統計結果吻合。

圖4 大北101古裂縫孔隙度分布圖

圖5 大北101古裂縫東西向滲透率分布圖

4 雙孔雙滲地質建模

4.1 建模技術流程

通過三維地震解釋、野外露頭和單井岩心、薄片、測井資料等綜合分析大北地區的構造、沉積和儲 層發育特徵,利用Petrel軟體建立儲層三維構造模型和沉積相模型。在此基礎之上,結合地質認識,通 過隨機模擬方法建立儲層的屬性(基質和裂縫)模型[20,21]。由於地震資料品質較差,儲層基質模型主 要考慮了露頭、岩心和測井等資料,然後利用沉積相控隨機模擬方法實現。儲層裂縫模型,主要是將構 造裂縫的預測結果(Ansys),通過模型轉換導入地質模型作為裂縫約束模型(Petrel),再利用隨機模 擬方法實現。

4.2 儲層屬性建模

4.2.1 基質屬性建模

儲層物性的空間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控於沉積相的空間分布。因此,在沉積相分析的基礎上,根據 野外露頭、岩心和測井資料,統計分析不同相類型的儲層物性參數特徵和分布規律,最後分相進行隨機 模擬,建立各相儲層基質屬性參數分布模型[22]。根據以上原則,採用序貫高斯方法模擬基質孔隙度分 布。在對滲透率進行模擬時,首先對其進行對數轉換,使其接近正態分布,然後以孔隙度作為約束,采 用序貫高斯方法進行模擬。圖6為建立的基質孔隙度和滲透率模型。

圖6 大北氣田儲層基質屬性參數模型

4.2.2 裂縫屬性建模

裂縫屬性參數建模主要以大北7口成像測井拾取的裂縫孔隙度、滲透率參數為基礎,結合露頭區裂 縫的發育特徵,利用儲層有限元構造裂縫的預測結果作為平面約束,採用序貫高斯方法對裂縫孔隙度、 滲透率進行模擬。圖7為建立的裂縫孔隙度和滲透率模型。

圖7 大北氣田儲層裂縫屬性參數模型

4.3 模型可靠性評價

4.3.1 儲量檢驗

根據有效儲層下限標准,取孔隙度大於3.5%,滲透率大於0.055×10-3μm2的網格為有效網格,並參與儲量計算,採用容積法分斷塊計算模型儲量。斷塊儲量互有增減,但差別均不大,整體誤差小 於1%。

4.3.2 屬性參數檢驗

對模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對比輸入參數的分布特徵,分析模型是否能較好地反映原始輸入參數的分 布特徵。將基質和裂縫屬性參數的模擬結果與原始數據分布直方圖進行對比,發現孔隙度和滲透率的分 布形態與輸入數據基本一致,模型可行度高,符合氣藏的地質特徵,已應用到大北氣藏試采方案研究。

5 結論

(1)由於低孔低滲緻密性儲集層以構造裂縫為主,採用地質力學原理和方法,通過應力場數值模 擬來定量表徵裂縫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2)通過應力場模擬與儲層地質建模網格單元的對應性研究,實現了不同軟體間的模型轉換,使 得有限元構造裂縫的預測結果可直接應用到地質建模中,實現了基質網格和裂縫網格的無縫對接。

(3)綜合岩心、成像測井和有限元構造裂縫的預測成果,建立了大北氣田稀井網條件下符合地質 特點的雙孔雙滲地質建模,為開發方案設計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衛麗,王秀娟,程洪亮,等.三維裂縫預測與滲透率建模研究[J].世界地質,2008,27(3):270~274.

[2]汪功懷,楊希翡,王樂之,等.戶部寨構造低滲緻密砂岩氣藏裂縫描述與預測研究[J].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3,25(3):117~120.

[3]張明利,譚成軒,湯良傑,等.塔里木盆地庫車坳陷中新生代構造應力場分析[J].地球學報,2004,25(6): 615~619.

[4]曾聯波,漆家福,王永秀.低滲透儲層構造裂縫的成因類型及其形成地質條件[J].石油學報,2007,28(4): 52~56

[5]劉洪濤,曾聯波.喜馬拉雅運動在塔里木盆地庫車坳陷的表現[J].地質通報,2004,23(7):13~15.

[6]Xinmin Song,et al.Integrated Characterization of Natural Fractures.Paper 64776 Presented at the 2000 SPE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2000,9:3~6

[7]周新桂,鄧宏文,操成傑,等.儲層構造裂縫定量預測研究及評價方法[J].地球學報,2003,24(2):175~180.

[8]李淑恩,張紹輝,岳奎,等.構造應力場數值模擬分析技術及其應用.油氣地質與採收率,2001,8(6):38~40.

[9]唐湘蓉,李晶.構造應力場有限元數值模擬在裂縫預測中的應用[J].特種油氣藏,2005,12(2):25~28.

[10]沈國華.有限元數值模擬方法在構造裂縫預測中的應用[J].油氣地質與採收率,2008,15(4):24~26.

[11]ANSYS Theory Manual[G].ANSYS Help System,Release 10.0.2005.

[12]丁原辰.聲發射法古應力測量問題討論.地質力學學報,2000,6(2):45~52.

[13]丁原辰,邵兆剛.測定岩石經歷的最高古應力狀態試驗研究.地球科學,2001,26(1):99~104.

[14]戴俊生,汪必峰,馬占榮.脆性低滲透砂岩破裂准則研究[J].新疆石油地質,2007,28(4):393~395.

[15]鄧攀,魏國齊,楊泳.儲層構造裂縫定量預測中地質數學模型的建立與應用研究[J].天然氣地球科學,2006,17(4):480~481.

[16]王瑞飛,陳明強,孫衛.特低滲透砂岩儲層微裂縫特徵及微裂縫參數的定量研究[J].礦物學報,2008,28(2): 215~220.

[17]季宗鎮,戴俊生,汪必峰,等.構造裂縫多參數定量計算模型[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4(1):24~28.

[18]季宗鎮,戴俊生,汪必峰.地應力與構造裂縫參數間的定量關系[J].石油學報,2010,30(1):68~72.

[19]黃繼新,彭仕宓,王小軍,等.成像測井資料在裂縫和地應力研究中的應用[J].石油學報,2006,27(6):65~ 69.

[20]陳燁,蔡冬梅,范子菲,等.哈薩克鹽下油藏雙重介質三維地質建模[J].石油勘探與開發,2008,35(4): 492~498.

[21]霍春亮,古莉,趙春明,等.基於地震、測井和地質綜合一體化的儲層精細建模[J].石油學報,2007,28(6): 66~71.

[22]於興河,陳建陽,張志傑,等.油氣儲層相控隨機建模技術的約束方法[J].地學前緣,2005,12(3): 237~244

② 冰川的資料要和李四光有關聯

試論第四紀冰期與環境的關系
摘要:第四紀是地質發展史中最新的一章,自然界在此時發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四紀冰期的出現。第四紀冰期的出現,明顯地改變了地球的自然面貌,無論大陸和海洋,都發生了一系列巨大的變化,即冰川還對陸地表面進行塑造,引起全球海平面的升降以及海陸輪廓的變化。同時,對生物界影響最大的,表現為喜冷生物群的發展的分布區的擴大。第四紀冰期與間冰期的交替,直接影響地球的氣候變冷與冷暖波動。
關鍵詞:第四紀冰期 生物界 海面升降 氣候

1冰期與間冰期的特徵
冰期 ice age 具有強烈冰川作用的地史時期。又稱冰川期。冰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冰期又稱大冰期,狹義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層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氣候寒冷,極地冰蓋增厚、廣布,中、低緯度地區有時也有強烈冰川作用的地質時期。大冰期中氣候較寒冷的時期稱冰期,較溫暖的時期稱間冰期。大冰期、冰期和間冰期都是依據氣候劃分的地質時間單位。大冰期的持續時間相當地質年代單位的世或大於世,兩個大冰期之間的時間間隔可以是幾個紀,有人根據統計資料認為,大冰期的出現有 1.5 億年的周期。冰期、間冰期的持續時間相當於地質年代單位的期。 在地質史的幾十億年中 ,全球至少出現過 3 次大冰期,公認的有前寒武紀晚期大冰期、石炭紀-二疊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冰川活動過的地區,所遺留下來的冰磧物是冰川研究的主要對象。第四紀冰期冰磧層保存最完整,分布最廣,研究也最詳盡。在第四紀內,依冰川覆蓋面積的變化,可劃分為幾個冰期和間冰期,冰蓋地區約分別占陸地表面積的30%和10%。但各大陸冰期的冰川發育程度有很大差別,如歐洲大陸冰蓋曾達北緯48°,而亞洲只達到北緯60°。
2第四紀大冰期總體印象
2.1第四紀大冰期冰川分布
根據地質記錄,大約在晚第三紀即距今1400~1100萬年前冰期即已開始,但到第四紀才出現冰期和間冰期交替的現象。在冰期最寒冷時期,北半球高緯地區形成大陸冰蓋,格陵蘭冰蓋把格陵蘭和冰島全都覆蓋了;勞倫大冰蓋覆蓋了整個加拿大,並向南延伸到紐約和辛辛那提一帶;斯堪的那維亞冰蓋達到北緯48°,幾乎把歐洲的一半都掩埋住,冰蓋最大厚度約達3000m;西伯利亞冰蓋占據了西伯利亞北部,大約達到北緯60°;許多高山地區,如阿爾卑斯山、高加索山、喜馬拉雅山等都出現了較大規模的山地冰川。在南半球,南美南端、澳大利亞東南部、紐西蘭等地也都發現第四紀冰川的遺跡。這些冰川曾經發生過多次進退,並且每次活動都遺留下具有特色的冰川堆積物。第四紀冰川活動歷史就是根據冰磧物的研究結果而恢復的。
2.2第四紀冰期劃分與對比
歐洲阿爾卑斯山區是研究第四紀冰川的典型地區。1909年,德國A.彭克和E.布呂克納根據阿爾卑斯山冰川沉積物研究結果,劃分為恭茲、民德、里斯、玉木4個冰期和3個間冰期(表1)。其後,世界各地根據當地冰川沉積物研究的結果都劃分出相應的冰期,並與阿爾卑斯山冰期對比(表1)。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過對歐洲阿爾卑斯山冰川沉積的研究,認為典型的4次冰期是距今70—80萬年以來發生的冰期,在這4次冰期之前又劃分出多瑙和比伯兩次冰期。 在30年代,李四光根據對廬山冰川遺跡的研究,把中國第四紀冰川劃分為鄱陽、大姑、廬山3個冰期。近年對中國西部新疆、祁連山、西藏、雲南等地高山冰川進行了深入研究,在3000m以上的高山地帶發現距今約1萬年的冰川遺跡,如遺留在高山頂上的冰川湖,稱這次冰期為大理冰期。第四紀冰川是客觀存在,氣候曾經出現多次寒暖交替也是事實。但對中國東部是否普遍存在過第四紀山地冰川,當前還存在著爭論。
表1 北半球第四紀冰期對比
地質時代 中國東部 西馬拉雅山地區 阿爾卑斯 北歐 美國
全新世Q4 冰後期 冰後期 冰後期 冰後期 冰後期
晚更新世Q3 大理冰期
廬山-大理間冰期廬山冰期 珠穆朗馬冰期 玉木冰期
里斯-玉木間冰期里斯冰期 威契色爾冰期
埃姆間冰期
薩勒冰期 威斯康辛冰期
桑加蒙間冰期
伊利瑙冰期
中更新世Q2 大姑-廬山間冰期大姑冰期 加布拉間冰期
聶聶雄拉冰期 民德-里斯間冰期民德冰期 霍爾斯廷間冰期
埃爾斯廷間冰期 雅茅斯間冰期
堪薩期冰期
早更新世Q1 翻陽-大姑間冰期翻陽冰期 帕里間冰期
希夏邦馬冰期 貢茲-民德間冰期
貢茲冰期
多瑙-貢茲間冰期
多瑙冰期
比伯冰期 瑪諾間冰期
埃爾伯冰期 阿夫東間冰期
內布拉斯加冰期

3第四記古氣候概述
3.1 第四紀古氣候
第四紀氣候以全球變冷為最突出特徵,表現為冰川作用的盛衰和氣候的移動,即冰期和間冰期的更替。地四紀冰期鼎盛時,全球大陸有20%~30%的面積為冰川覆蓋,據R.F.弗林特估計,總面積達44.38×10 平方公里,而現在僅有10%的面積被冰川覆蓋。第四紀古氣候變遷的主要因素是溫度的降低,但氣溫的下降值與維度和海拔高度有關。冰期時,高緯地區溫度降低最大,中緯度地帶的氣溫比現在平均低8 ~12 ℃,低緯地區降低最小。在相同緯度地區,大陸氣候區,氣溫下降值大,海洋氣候區,下降值小。第四紀全球溫度並非直線下降,而是波動式的周期性變化,因此,表現為冰期與間冰期的周期性交替。
冰期時各大陸的氣候條件及冰川規模並不相同。位於海洋性氣候區的歐洲和北美,溫度低,濕度大,有利於冰川的形成和發展;在大陸氣候控制下的亞洲大陸北部,氣溫雖然非常低,但濕度小,屬與干寒氣候,不利與冰川的形成和發展。中緯度大陸內部,冰期時因反氣旋強盛,濕度小,降水稀少,風力作用占優勢,因而形成的是大面積的沙漠和黃土,即現代中緯的沙漠黃土帶,冰川不發育。
冰期發展的各個階段,氣候條件也有所不同。初期溫度開始下降,相對濕度增高,出現濕冷氣候,冰川急速發育。當冰川發展到最盛時期,地面被冰雪覆蓋,反射加強,蒸發減弱,溫度繼續下降,濕度相應下降,降水量也隨減少,於是出現典型的乾冷冰期氣候。冰期末期,溫度逐漸升高,冰川開始消融,相對濕度仍然很低,出現干涼或干溫氣候。冰期時氣候帶向低緯方向移動,在山嶽區向山麓依動。
3.2 中國東部的第四紀古氣候
我國東部的氣候雖然長期處在東亞季風控制下,但在第四記期間由於受全球性冰期與間冰期的影響,冬夏季風的極峰位置發生周期性南北移動,多次出現冷暖干濕交替現象.冰期,亞洲內陸冷高壓勢力增強,冬季風加劇,極鋒南界移至西南太平洋和南海一帶.此時我國東部正處於冷高壓的前鋒地帶,溫度低,濕度小,缺少足夠的水分,難以形成冰川,廣大地區植被稀疏,地面裸露,在盛行的西北風作用下,有利於風塵的搬運和堆積,形成大面積的黃土.有些地方冰緣現象發育,如河北陽原虎頭梁頂黃土期的融凍褶皺,九屬於晚耕新世晚期的冰緣現象.東北地區濕度略高,冰緣凍土十分發育,猛獁象,披毛犀喜冷動物群廣泛分布.
間冰期,亞洲內陸變為低壓中心,西伯利亞的冷高壓勢力減弱,極峰位置北移,一年之中夏季風占優勢,太平洋暖濕氣流長屈直入到大陸內部,控制了東亞大陸的氣候變化.氣候溫暖濕潤,有利於河湖發育,植物繁茂,繁殖了喜暖的犀牛,象等動物群.這個時期南北之間的氣候差異減弱.
綜上所述,我國東部在特定的季風環境中,第四紀期間的氣候是嚴寒與乾燥同時出現,潮濕與溫暖同時存在,但在冰期和間冰期的最盛期更增強了他們的大陸性和海洋性,使氣候環境或更加嚴酷或更為適宜,
3.3中國西部的第四紀古氣候
我國西部深居亞洲大陸內部,大陸性乾旱氣候占統治地位,又因地勢起伏劇烈,氣候垂直分帶明顯.第四紀以來高山地區被山嶽冰川覆蓋,至今高山上仍有山地冰川.青藏高原高寒地區發育了永久凍土層.喜馬拉雅山南坡,降水豐富,海洋性冰川發育,冰川到達山麓地帶.各大盆地發展成乾燥沙漠氣候,形成鹽湖和沙漠.
西部高山冰川作用的特徵有以下幾點:
(1) 古冰川分布只限於山嶽地區,並被大型的沙漠盆地所隔開;
(2) 由於冰川所在緯度及隆起高度不同,接受的降水量不同,冰川發育規模也有差異;
(3) 古冰川類型與現今的高山冰川大體相同,主要是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和覆蓋冰川,但古冰川規模遠比現在大;
(4) 高山冰川在第四紀期間從未全部消融,只有規模大小之。
西部冰期與間冰期劃分及其氣候特徵
(1)希夏邦馬冰期:發生在早更新世,其雪線的現代高程位於6200~7000米。
(2)帕里間冰期:在海拔4000米高度分布有湖相沉積,代表涼爽到溫暖濕潤氣候。
(3)聶聶雄拉冰期:發生在中更新世,冰川規模最大。
(4)加布拉間冰期:發生在中更新世晚期,主要有湖相沉積,據孢粉分析,植被變化為針葉混交林—松櫟林—松,木蘭混交林。推測當時年平均溫為5~7℃,降水量1000~1500毫米。湖盆周圍有殘留的紅土風化殼。屬於溫暖濕潤氣候。
(5)珠穆朗瑪冰期:發生在晚更新世,冰川遺跡保存完整,又兩次大規模發展階段。
(6)冰後期:早期教溫和,晚期教冷,並有小冰期發生。現年的年平均氣溫為0℃。
4 第四紀海面變遷
4.1第四紀海面變遷及其原因
許多地質跡象表明,第四紀期間大洋面的位置並非永恆不變,它時而升高,時而降低,從而引起了多次滄海桑田的變遷。海面升降改變著海陸間的輪廓,世界上許多大陸架時隱實現,有時升出水面成為陸地,有時隱沒在海底為廣闊的淺海,這種變遷在地質歷史上層出不窮,溝通亞洲與北美大陸的白令海峽,在第四紀期間就曾多次出露水面成為兩大洲之間的陸橋,成為新舊大陸生物群交往重要通道。
引起海面變遷的主要原因,一是構造運動,一是氣候波動,這兩種因素對海面變遷的影響並不完全相同,但有時互相交叉又互不易區分。
冰期,大洋中的部分海水以冰川形式固結在陸地上,不能隨正常的大氣循環及地表徑流回到海洋,因此水體減少,水層減薄,導致洋面下降.間冰期,氣候轉暖,冰川消融,大量融水回到海洋,海水體積增加,水層加厚,導致海面上升.這種海面升降變化是全球性的,而非局部性的,而且具有同時性的特點,海面升降的幅度也相近似.但因各地區構造運動的干擾,同一時期海面升降的標志高度相差懸殊.就目前的研究,第四紀晚期海面下降的最低點比現今海面約低130米,海面上升達的最高點比現今海面大約高10米左右。
4.2 中國海域的海面變遷
中國東部各海域自更新世以來曾發生過多次海面升降,特別是晚更新世初以來,沿海平原普遍發生過三次明顯的較大規模的海浸和海退.這些滄海桑田的變化,無論在大陸上或海底都留下了一系列遺跡。東部平原的海相層主要分布在各大河流下游及三角洲地區,如華北平原,蘇北平原及長江下游平原,都有若干海相沉積埋藏在平原深處,其分布范圍可從現在海岸向內陸延伸近百公里,甚至沿河谷上塑數百公里。從微體化石分析,東部地區大體平行於海岸線排列的白洋淀—微山湖—洪澤湖—太湖等湖泊,第四紀期間都曾程度不同地經受海浸影響,我國東部諸海域的海底廣泛地遺存著陸相或濱岸相沉積層及相關的生物化石,表明這里曾經歷了數次海退而出露在海面以上成為陸地。
4.2.1 渤海海面的變遷
渤海周圍既有構造上升區,也有大范圍的下沉區,河北平原就是新生代以來的主要沉降區,組成平原的第四系有陸相沉積層和海洋沉積層,晚更新世以來渤海發生至少發生過三次較大規模的海拔浸和兩次海退,其中以距今15,000年前的海退規模最大,海面下降的幅度可達-130米左右,三次海退的命名是根據海浸所達到的最遠而定的。
滄州海浸:發生在晚更新世早期的一次海浸,海岸線可達滄州附近,北段可達白洋淀以東地區.自西向東誰深逐漸加大,在黃驊以東的高灣至南排河一帶水深達10~20米。山東萊洲灣西岸水深達40米。
獻縣海浸:這次海浸范圍較大,海相層分布廣泛,向西可達河北獻縣一帶。海相層厚度達20餘米,黃驊縣的歧口至鹽山縣城為主要沉積區,向西逐漸變薄,至獻縣附近尖滅。在山東萊洲灣一帶的博興,恆台,該海相層也廣泛分布。
黃驊海浸:此次海浸發生在全新世,海浸范圍,在遼東灣北岸達到盤山地區,渤海灣西岸可達寶堤,天津,文安,黃驊地區,萊洲灣西岸到達廣饒地區。當時的海面比現今的海面高2~4米左右。
4.2.2 黃海海面的變遷
第四紀期間黃海海面變化的形式各地不一,在隆起的基岩海岸有高出海面的階地,在沉降海岸平原深處埋藏有海相層,在廣闊的淺海底上有淹沒的陸相沉積及於其相關的生物化石。晚更新世,黃海同渤海一樣,經歷了若干次海面升降過程。全新世的海浸,海水向陸地伸入100~200公里,南黃海的岸線可能位於洪澤湖~高郵湖一線,水深達30~40米。
4.2.3 東海海面的變遷
杭州灣以南的東海沿岸地區,第四紀以來為褶皺隆起帶,更新世海浸不明顯,全新世海浸規模擴大。更新世晚期,東海發生大規模海退,當時的海面下降到-150至-160米,大陸架變成陸地,一些大型的哺乳動物曾群居於此。
5第四紀冰期時的生物界
5.1第四紀冰期時生物的演變
在第四紀時期,主要受氣候波動即冰期與間冰期多次更替的影響。有些哺乳動物隨著氣候條件的改變而發生遷徙,並為適應新的環境而發生變異;有些則不能適應氣候條件的變化以及自身的演化而絕滅;同時在新的環境中,也有新屬,新種的出現。在各大陸之間,陸生哺乳動物區系因氣候變化發生交流,最明顯的是第四紀冰期所引起的海退,各大洲之間出現陸橋,從而成為動物遷移的通道。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之間的白令陸橋是動物群交流的重要通途,使東西兩大陸的動物群存在著很多相似性,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近代。例如。馬類起源於北美,通過陸橋移到了歐亞大陸,而象類則通過陸橋從歐亞大陸遷到了北美大陸。
第四紀冰期氣候的出現,加速了植物群的分化和演變。草本植物高度繁榮,它們多由木本植物演化而來,生態類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一年一枯一榮,利用種子或根部延續生命。第四紀植物逃避惡劣氣候的另一途經,就是大規模遷徙,即隨著冰期與間冰期的更替,植物群發生頻繁的遷徙。植被帶的遷徙有三個方向:一是受緯度方向控制,沿著南北方向遷移,這是全球性的移動;第二是受經度方向的控制,沿東西方向的遷移;第三是受地形高度的控制,在山嶽地區植物群做垂直方向運動。在北半球第四紀冰川鼎盛時期,大陸冰蓋和永久凍土區的范圍擴大,植物帶發生顯著移動,北方耐干寒的植物向南遷移,喜濕熱的植物帶向低緯方向壓縮。間冰期氣候轉暖,植被帶又向高緯方向移動。全球各個地區由於自然地理環境的不同,植物遷移的距離和方向並非完全一致,遷移過程中也並非所有的屬種皆能回到原來的分布區。
5.2我國第四紀冰期植物群的特點
總的來說,第四紀冰期我國的植物群主要是由雲杉、冷杉、松等組成的寒溫帶針葉林,這種針葉林在第四紀各次冰期中所達到的南界各有不同,南北各地造林樹種也不一樣。但是這種森林不是生長在冰盛時期,而是出現在盛冰期以前和以後,即在冰期來臨和結束時期。盛冰期中很多地區為乾草原或不毛之地,間冰期中,則以亞熱帶,暖溫帶闊葉林為主,但各次間冰期中,造林樹種也不相同,北方各地孢粉組合中溫帶樹種偏高,南方的則以亞熱帶樹種為主。不論寒溫帶針葉林或是亞熱帶闊葉林,其南北界線各冰期間冰期都有差異。總之,我國第四紀冰期植物群,隨地勢,氣候和地區不同,各有其不同的發展過程和階段,決不是全國統一的,更不是第四紀以來都於現代差不多。
6.結論
總結以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第四記冰期的出現對環境起了一系列的影響。首先冰期出現導致氣候變冷,又因間冰期的交替出現,使氣候出現冷暖波動。由於冰期和間冰期的更替,導致生物遷移和海平面變化。植物隨冰期和間冰期大陸冰蓋的進退,發生周期性南北遷徙現象,植被移動范圍最大可達緯度30°。冰期來臨時,地球表面大量水分以冰的形式積累在大陸冰蓋和山地冰川中;間冰期時冰蓋和冰川融化,大量的水回歸海洋。而生物的遷移也因海域變遷發生連鎖效應。因為在冰期內,許多淺海灘露出海面,甚至使原來為海水隔絕的大陸或島嶼有部分相連,為生物遷徙提供了條件。
本論文在張志沛、姚改煥老師的指導、幫助下完成,特此感謝!
參考文獻;
[1].曹家欣.第四紀地質[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年.136~184
[2].中國地理學會冰川凍土分會.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中國第四紀冰川冰緣學術討論文集[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年.90~109
[3].劉鴻雁 第四紀生態學與全球變化[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2年.64~87
[4].李四光.第四紀冰川[M].科學出版社.1975年
[5].景才瑞,劉會平.論中國的第四紀冰期與間冰期[J].成都理工學院學報1999年.
[6].張京生,李向海.中國第四紀冰川研究的里程碑—《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J].2006年.
[7].劉時銀,永建,李晶,上官冬輝,張勇.中國西部冰川對近期氣候變暖的響應[J].2006年
---------------------------------------------------------------------

李四光

李四光,原名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大地構造學家、第四紀冰川學家、地質學家。蒙古族。湖北黃岡人。1919年和1927年分別獲英國伯明翰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曾留學日本和英國。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曾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1949年10月19日,尚是漂泊國外之時,他已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歸國後,他長期擔任著政府地質部部長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李四光歷任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世界科學工作者協會副主席。
他是中國地質學的先驅之一,創立了地質力學,並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用力學觀點研究地殼運動及其與礦產分布的規律,建立了新的邊緣學科「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概念。畢生倡導以力學觀點研究地質構造的發生、發展及組合的規律,認為各種構造形跡是地應力活動的結果,建立了「構造體系」的概念,創建了地質力學學派。提出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有廣闊找油遠景的認識並為大慶、勝利等油田的發現所證實。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晚年發表的「天文、地質、古生物資料」對我國學科大交叉的倡導產生深刻影響。對中國地質教育、地質科學和地質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著有《地球表面形象變遷的主因》、《中國北訓之科》、《中國地質學》、《冰期之廬山》、《地質力學概論》及文集《天文、地質、古生物》等。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歲。
李四光,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回龍鎮下張家灣村的一個鄉村教師家庭。童年隨父親入村塾讀「四書」、「五經」,學寫詩文。他勤奮好學,愛好勞動。由於常聽父親講甲午中日海戰,中國慘敗,清政府腐朽無能、喪權辱國的故事,他從小就萌懷著滿腔的愛國熱情。他暗下決心,長大後一定要為中國爭氣,學會造船,打敗帝國主義的侵略。1902年,兩湖開辦新學堂,李四光離開家園,到了省城武昌,考入西路高等小學堂。由於他每次考試成績都名列前茅,因此學習未滿兩年,沒有畢業就被湖北省選派官費留日深造。1904年7月,到達東京,入宏文書院習日語。
1905年8月,由孫中山先生親自主盟加入中國同盟會,成為第一批會員中年齡最小的會員。孫中山見其年輕,勉勵他要「努力向學,蔚為國用」。從此李四光更加堅定了刻苦學習,報效中華的決心。1907年7月,考入大阪高等工業學校舶用機關科,學習造船機械。初步實現了他為祖國學習造船的心願。1910年7月,畢業歸國,任武昌湖北中等工業學堂教師兼工場場長。第二年秋夏之交,參加清廷舉行的留學生回國第六次廷試,成績優等,獲「工科進士」稱號。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推翻了清政府,武昌成立了鄂軍都督府,李四光先任都督府理財部參事,後被選為湖北省實業部部長,1912年改為實業司司長。不久,袁世凱竊權,篡奪了革命果實,辛亥革命失敗。李四光懷著郁悶的心情,憤然辭去了實業司司長的職務。計算自己年齡還不太大,不如再讀書10年,准備一份力量。1913年7月,獲臨時稽勛局通知,官費保送留英學習,入伯明翰大學。考慮到為祖國造船,不能沒有鋼鐵,要鋼鐵就得先搞冶煉,因此先學了采礦一年,又感到采礦離不開地質,再又決定轉到理科地質系,開始專攻地質學。走上了「科學救國」的道路。
李四光在英學習期間,在導師W.S.包爾頓(Boulton)教授的指導下,他一面博覽群書,一面實地調查,不僅在學術上造詣日深,而且在文字語言上提高也很快。英、日、德、法各國文字,均可運用。他視野遼闊,信息敏捷,基礎知識深廣。1918年6月,在伯明翰大學通過了畢業論文《中國之地質》的答辯,獲自然科學碩士學位。
畢業後,他婉謝了國外的高薪聘請,1919年考察歐陸地質後,接受了國立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的聘書,於1920年5月,回到了北京,出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他一面為祖國精心培育人才,一面積極參與北京大學一些重要的校務活動。在不少重要的科學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創造性的成就。他聲譽日著,很快成為當時北京大學的名教授之一。1927年冬,應蔡元培邀請,南下到上海,參加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的籌建工作。1928年1月,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成立,李四光任所長,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為止。抗日戰爭爆發前,仍兼任北京大學地質系主任和教授。
1934—1936年,根據中英兩國交換教授講學的協議,應邀赴英講學,在倫敦、劍橋、牛津、都柏林、伯明翰等8所大學,講授中國地質學。講稿整理後在倫敦正式出版《中國地質學》,此書除英文版外,還有俄文譯本和摘要漢譯本。學術界給予很高的評價。英國李約瑟(JosephNeebham)博士稱作者為「最卓越的地質學家之一」。1936年回國途中過美國,在他的學生朱森協助下,對美國地質做了一次由東到西的實地考察。回國後住在廬山做第四紀冰川研究工作。第二年「七七」事變,全國燃起了抗日烽火。李四光率領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同仁,輾轉內遷。
1938—1944年夏,基本上以桂林良豐為基地,依靠廣西地方當局的支持,開展了廣西地質的調查研究,填制了廣西地質圖。並多次長途跋涉考察南嶺東段地質,考察川東、鄂西、湘西、桂北和貴州高原等地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撰寫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其間還創辦了桂林科學實驗館,親任館長,為戰時研製必要的科研實驗器材和儀器。1944年11月,日軍入侵,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再度搬遷重慶。由於旅途過度疲勞,李四光病倒在沙坪壩,幸醫療及時,愈後健康顯著減弱。1945年4、5月間,應重慶大學、中央大學聯合邀請,向兩校地質系師生作《地質力學之基礎與方法》的學術報告。這是他20多年來研究地質力學的第一次總結。1945年8月15日,日軍宣布投降,全國人民無不歡欣鼓舞。但是,不久出現了內戰陰霾,李四光為此憂心忡仲,焦慮不安。
1946年秋,離開重慶東下直抵上海養病,未去南京,此時他有祖國雖大,似乎難覓容身之地的感觸。待到1948年2月,借出席在倫敦召開的第18屆國際地質學會,偕夫人許淑彬乘船再度赴英,並經挪威接受奧斯陸大學授予的哲學博士學位。1949年10月1日,李四光在英倫海峽之濱得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喜訊,特別興奮。立即准備起程回國,為了擺脫國民黨駐英大使館的阻撓,獨自化名先行,經巴黎至巴塞爾,等候夫人一道至義大利登輪,在海上漂泊數月,1950年4月6日經葉劍英派人接應,由香港到達廣州,終於回到了祖國。5月6日到北京,及時地會見了中央領導周恩來、董必武等同志,作了長時間的交談。
李四光回到新中國後,除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外,還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在中華全國第一次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主席。9月,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成立,李四光任主任委員。1952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成立,李四光任部長,直到1970年地質部改為計委地質局時才離職。1958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成立,李四光被選為主席。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4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1970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黨的核心小組第一副組長和國務院科教組組長。1971年4月29日逝世,享年82歲。

③ 中國礦業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礦大北京有很多比較知名的教授,但是身為管理學院的研究生,當然還是介紹一下我們管院的教授,比如丁日佳教授、安景文教授、李百吉教授、徐向陽教授、童磊教授等。但是我還是想著重介紹一下李百吉教授

除了李百吉老師還有其他很多很優秀的教授,今後有時間再給大家一一介紹啦,感興趣的同學們快去蹭李老師的課吧~希望大家可以喜歡上李老師哦!

④ 相聲演員李菁的師傅是誰

相聲演員李菁的師父是梁厚民。

梁厚民(1940年—2017年),男,1940年出生,河北玉田人,著名快板書演員,從小喜歡文藝,曾演過笛子及簫獨奏、民族舞蹈、評劇、京劇、話劇、山東快書、相聲、快板、快板書等。

1963年畢業於北京礦業學院地質系。先後在北京農村文化工作隊、北京文工團任演員。1969年在北京曲藝團任快板書演員。1985年拜師高鳳山。1963年以快板書為主要擅長曲種。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北京曲協理事、崇文政協常委、北京大學中文系兼職教師、北京對外友協理事。


(4)地質大學李晶擴展閱讀

梁厚民榮譽成就:曾獲全國優秀短篇曲藝創作獎、中青年優秀表演獎、第二屆中國曲藝節牡丹獎、北京市文藝調演榮譽獎、北京市新編曲藝調演獲獎並獲北京市委表彰名冊等。

梁厚民主要作品:主演主創的主要節目有《大鬧葯王廟》、《炒電車》、《奇襲白虎團》、《犟姑娘》、《爭奪》、《百年大計》、《西安事變》、《倔閨女》、《幸福屬於誰》、《人間真情》等快板書40餘段,均在電台錄音、電視台錄像,錄制唱盤。

⑤ 東北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是統考還學校自己命題啊

計算機專業考研都是全國統考,指定四本教材:《數據結構》(C語言版)回 嚴蔚敏 吳偉民 編著 清華答大學出版社 《計算機操作系統》湯子瀛等主編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計算機網路(第五版)》 謝希仁 編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 《計算機組成原理(第2版)》 唐朔飛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你可以在網上下一份2011年的大綱看一下,重點考查考生掌握相關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除了這四本教材,建議你看一下C語言的教材,否則數據結構復習起來會有點困難。
沒有基礎不怕,那就早點做准備。
考研重在堅持,祝你成功!

⑥ 08年那一屆蘭州一中北大入取名單

2008年蘭州一中高考錄取情況

姓名
錄取學校

張智星
清華大學

何怡鷗
清華大學

劉雪凌
清華大學

戚翔
清華大學

王美雁
清華大學

項頂
清華大學

曾仁沁
清華大學

趙熹
清華大學

毛雅寧
清華大學

馬若雲
北京大學

李丹
北京大學

崔曉銳
北京大學

張愷惟
北京大學

陳忻蔚
中國人民大學

陳坤
中國人民大學

劉冰
中國人民大學

劉宏劍
中國人民大學

朱國超
中國人民大學

單 珊
中國人民大學

邵鉑涵
復旦大學

張亮
復旦大學

張子穎
復旦大學

潘瀅浩
南開大學

李婧
南開大學

劉蒙先
南開大學

李蛟
廈門大學

張月
廈門大學

高 俊
廈門大學

王亞菲
廈門大學

馬 琳
廈門大學

姜雪婷
廈門大學

李玉潔
廈門大學

周家驥
廈門大學

米 婧
浙江大學

馬昱欣
浙江大學

賈麟
浙江大學

劉翼帆
上海交通大學

王曉晨
上海交通大學

李奕霖
上海交通大學

吳娜
上海交通大學

劉 釗
同濟大學

陳瑞燾
同濟大學

劉宇星
同濟大學

楊 洋
同濟大學

周家儀
同濟大學

高源
南京大學

馬傑
南京大學

閆張航
南京大學

李海濤
南京大學

李丹
中山大學

徐勇
中山大學

張曦蒙
中山大學

張露尹
中山大學

舒華章
中山大學

李建潼
天津大學

熊吉征
天津大學

王澤田
重慶大學

楊沛東
重慶大學

李興
中國科技大學

張碩
中央財經大學

劉昱君
中央財經大學

趙文芳
中央財經大學

施 越
中央財經大學

李晶
中央財經大學

李奕珊
德國漢堡音樂學院

汪子敬
中央音樂學院

張鶴昀
中央音樂學院

任燊
中央民族大學

高凡丁
中央民族大學

吳霄航
中央民族大學

陳彥君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汪思泓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趙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張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李 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歐陽瑞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董玉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劉益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王勵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馬 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張 鶴
北京交通大學

胡柳昀
北京交通大學

王昊
北京交通大學

孫夏旭
北京交通大學

朱珺瑤
北京交通大學

高瑩
北京交通大學

楊博欣
北京郵電大學

趙羿博
北京郵電大學

楊舒君
北京郵電大學

姜媛媛
北京郵電大學

李澤遠
北京郵電大學

顧茹雅
北京郵電大學

高 欣
北京郵電大學

凈山
北京郵電大學

郭存然
北京郵電大學

高暘
中國農業大學

劉淦
中國農業大學

孟慶午
中國農業大學

丁瑞
中國農業大學

賀鈺曦
中國農業大學

姚萌超
中國農業大學

張 倩
中國農業大學

范 虹
中國農業大學

王鏡淞
中國農業大學

黃馨瑩
中國農業大學

韓 雪
北京理工大學

安琪
北京理工大學

張葛仡男
北京理工大學

毛穎軒
北京理工大學

肖晶
北京化工大學

趙 津
北京化工大學

劉山
北京科技大學

徐呈亮
北京科技大學

賀涓
北京科技大學

宦凌雲
北京林業大學

李 黎
北京林業大學

晁 石
北京體育大學

郭煜坤
北京外國語大學

馬笑曦
北京外國語大學

陳園豆
北京印刷學院

任典
北京印刷學院

朱家彤
中國傳媒大學

薛蔚琦
中國海洋大學

周子然
中國海洋大學

王麗麗
中國海洋大學

金文博
中國礦業大學

錢 宇
中國礦業大學

李堃
中國礦業大學

王晨琛
中國民航大學

馬源濤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

張峻溢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張岳鵬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朱 堯
中國葯科大學

肖雄
中國政法大學

賈 芃
中國政法大學

池忱
中國政法大學

張 好
中國政法大學

王 青
國防科技大學

姚博
國防科技大學

蘆露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康斯琦
湖南大學

陳 爽
湖南大學

王戎斐
東南大學

張塬
東南大學

陳雪瑞
東南大學

王金暉
東南大學

李 睿
中南大學

史漢寧
中南大學

趙江濤
中南大學

林 浩
中南大學

劉闊
中南大學

武斌
中南大學

朱 迪
長安大學

鄭 茜
長安大學

魏瀟
長安大學

王 婧
長安大學

蘇 欣
長安大學

張文君
長安大學

單 雙
上海財經大學

王鈺
上海財經大學

王詩玥
上海大學

尹占偉
上海大學

魯曉楠
上海大學

康 博
上海大學

萬江園
哈爾濱工業大學

劉亦然
哈爾濱工業大學

李澗青
哈爾濱工業大學

龔 旻
哈爾濱工業大學

馬琳娜
哈爾濱商業大學

屈煜贇
哈爾濱商業大學

趙亞楠
哈爾濱商業大學

王佳星
華東理工大學

梅 園
華東理工大學

王 玎
華東理工大學

嚴春
華東理工大學

朱昌明
華東理工大學

陳柯宇
華東師范大學

劉倩佼
華東政法大學

趙元欣
華東政法大學

馬謙
華東政法大學

張琛晨
華東政法大學

代 旻
華南理工大學

李 瓊
華南理工大學

宋波
華南理工大學

苗 碩
華南理工大學

黃悅新
華南理工大學

楊澤星
華南理工大學

王 青
華南理工大學

姚 瑤
華南理工大學

宋 倩
華南理工大學

劉穎
華南師范大學

鄧博文
華中科技大學

曹詩洋
華中科技大學

丁國輝
華中科技大學

談存鋒
華中科技大學

魏鄞舟
華中農業大學

馬融
華中師范大學

喬海柱
吉林大學

閆立東
吉林大學

陳柏言
吉林大學

石皓偉
武漢大學

郝聖
武漢大學

許洪瑋
武漢大學

梁亞雄
武漢大學

王田
武漢大學

侯宗琪
山東大學

康婉愉
山東大學

王 璐
山東大學

李彤玥
四川大學

趙 鴻
四川大學

王潤詞
四川大學

何小龍
四川大學

宋波
四川大學

劉幾嬴
四川大學

郭雲霏
四川大學

鄭子斐
四川大學

朱旭雯
四川大學

王柑琪
四川大學

魏奕
四川大學

郭 鋒
西北工業大學

盧婧
西安交通大學

鄭吉陽
西安交通大學

王 超
西安交通大學

高倬婧
西安交通大學

索菲婭娜
西安科技大學

裴 鈺
西安音樂學院

李海萍
西安音樂學院

何東陽
西南交通大學

楊 徉
西南交通大學

寧冠宇
西南交通大學

魏文琦
西南交通大學

曾俊岳
西南交通大學

康 健
西南交通大學

陳安琪
西南交通大學

蘆子惠
西安音樂學院

王彤
西安音樂學院

孫少剛
西安郵電大學

陳潔鈺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馬怡山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周 正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李敖
西北政法大學

唐 瀟
西北政法大學

何嬌穎
西北政法大學

樊文博
西南財經大學

吳釗
西南財經大學

劉若雲
西南財經大學

郭業朋
南京財經大學

郝思靜
南京師范大學

王昊鵬
南京郵電大學

徐汕
南京政治學院

俞竣川
第四軍醫大學

白 帆
第四軍醫大學

習 羽
電子科技大學

蘇柏錏
電子科技大學

許嘉穎
東北財經大學

劉 毅
東北財經大學

韓相宜
東北財政大學

高浩森
東北大學

周小琨
東北大學

喬世俊
東北大學

倪翔
武漢理工大學

王 力
東北林業大學

張欣
東北林業大學

楊一楠
東北林業大學

羅 茜
東北林業大學

任俁丞
東北農業大學

趙冉
東北師范大學

宋嘉勝
東方航空大學

韓冰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王若屹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張靄彤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強大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錢曉蓉
四川師范大學

辛 源
四川外國語學院

劉冀釗
蘭州大學

孫嘉銳
蘭州大學

蔣澗橋
蘭州大學

梁可
蘭州大學

韓博宇
蘭州大學

王一茹
蘭州大學

陳子玫
蘭州大學

趙爽
蘭州大學

梁 霄
蘭州大學

胡 妍
蘭州大學

王 葉
蘭州大學

胡田田
蘭州大學

趙陽
蘭州大學

賈東於
蘭州大學

王鴻宇
蘭州大學

高 悅
蘭州大學

王一傑
蘭州大學

康鈞超
蘭州大學

王少桐
蘭州大學

馮小童
蘭州大學

張 悅
蘭州大學

徐永騰
蘭州大學

塗培君
蘭州大學

徐士茗
蘭州大學

任 壬
蘭州大學

李皓
蘭州大學

張繼文
蘭州大學

汪澤皓
蘭州大學

張帆
蘭州大學

趙琛
蘭州大學

趙曉暉
蘭州大學

戚玉
蘭州大學

王安倫
蘭州大學

王燦
蘭州大學

高健斐
大連工業大學

張穎
大連海事大學

馬士雄
大連水產學院

李垠潔
大連外國語大學

張愛迪
大連醫科大學

趙雯璐
上海電力學院

張鍾元
上海電力學院

顧逸飛
上海東華大學

欒蓉
上海東華大學

劉瀟
上海東華大學

萬 瑄
上海東華大學

劉 霖
上海對外貿易大學

李怡婕
上海對外貿易大學

彭欣逸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張馨予
河海大學

馮照陽
河海大學

安 冬
河海大學

師江凱
集美大學

胡 菲
集美大學

王劼媛
江蘇科技大學

李書心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康曉歡
上海海事大學

鄭海嬌
上海海事大學

費文思
上海海事大學

李 斐
上海海事大學

李亞倫
上海海事大學

丁 珊
上海海洋大學

王亦冰
上海海洋大學

陳星弛
上海海洋大學

康亦青
上海海洋大學

張靜原
上海金融學院

李媛
上海理工大學

邢 菲
上海理工大學

席堃
上海理工大學

楊卓圓
上海理工大學

萬曉峰
上海理工大學

鄭雲天
上海外國語學院

張一鳳
上海音樂學院

張兆龍
上海音樂學院

劉倩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劉向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宋悅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李美珍
煙台大學

蘇 磊
煙台大學

張卓君
浙江工商大學

夏瑗
浙江工商大學

王 穎
浙江工商大學

顏維君
浙江工商大學

陳 昕
浙江海洋大學

劉亞鑫
浙江理工大學

夏 彬
浙江師范大學

李昀珊
浙江師范大學

魯彥岐
浙江師范大學

吳安琪
寧波大學

王 璇
寧波諾丁漢大學

吳思琪
寧波諾丁漢大學

廉奇睿
古巴哈瓦那大學

張郁馨
深圳大學

李月良帆
深圳大學

李佳瑋
深圳大學

張愷悅
天津財經大學

陳翰石
天津科技大學

周韋名
天津科技大學

何昆霖
天津科技大學

蔣超平
天津科技大學

田蘊娜
天津商業大學

齊家媛
天津商業大學

朱欣婭
天津商業大學

王懷慶
天津商業大學

高 潔
天津商業大學

劉益彤
天津商業大學

孫榕蔓
天津商業大學

楊 蕤
天津商業大學

丁瀚
天津商業大學

曹媛
天津師范大學

劉 晨
天津師范大學

龔詩淼
天津師范大學

巴凱先
天津理工大學

鄧夢潔
合肥工業大學

田穎斐
合肥工業大學

田 園
天津城市建設學院

柴垠潔
天津工程師范學院

楊 彬
天津工程師范學院

譚瀟
天津工業大學

張 睿
天津工業大學

沈瑞翔
天津軍事交通學院

劉志鴻
天津軍事交通學院

孫 艦
天津軍事交通學院

徐 垚
天津軍事交通學院

畢家瑋
天津外國語大學

劉 斐
天津外國語大學

程海強
天津外國語大學

拓瑞
天津外國語大學

張晗
天津農學院

田雪
天津農學院

顧鵬
長春大學

馬瑞
海口經濟學院

羅 超
河北工業大學

張曉芃
河北科技大學

趙煜
河北師范大學

雷 乾
河北醫科大學

陳建宇
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

孫億
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

陳一桐
解放軍理工大學

郭鵬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倫澤華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吳明軒
長春理工大學

賁 歡
湖北工業大學

張晶
湖北經濟學院

葉入源
湖南師范大學

孫升輝
華北電力大學

張雅卿
華北電力大學

石 潤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范路珂
重慶工商大學

白 晶
重慶工業大學

胡筱昕
重慶海聯大學

王慧婷
重慶師范大學

杜琿
重慶師范大學

史文芮
重慶師范大學

陳思同
重慶醫科大學

張群立
天津醫科大學

許如清
蘇州大學

江楠
華僑大學

周雯惠
華僑大學

王珂煜
華僑大學

侯然
華僑大學

韓 笑
廣州大學

潘霄
安徽大學

王曉宇
哈爾濱大學

劉盈妤
空軍航空航天大學

鄭璐婷
山東財政學院

毛曉彤
山東工商學院

劉 彤
山東經濟學院

楊莉
山東科技大學

王亞婷
山東科技大學

武魯強
山東理工大學

楊 靜
山東林業大學

王文婷
山東師范大學

劉超
昆明理工大學

徐倩雯
西北師范大學

張力文
西北師范大學

郝 楠
西北師范大學

王星礫
西北師范大學

李文琪
西北師范大學

劉 紅
西北師范大學

陳詩陽
西北師范大學

張 軍
西北師范大學

汪 茜
西北師范大學

李 皎
西北師范大學

蔣宗言
西北師范大學

王志成
蘭州交通大學

田 疆
蘭州交通大學

朱晶晶
蘭州交通大學

宋瑤
蘭州交通大學

趙健喬
蘭州交通大學

令宜凡
蘭州交通大學

鄒中翔
蘭州交通大學

宋 陽
蘭州交通大學

關世澤
蘭州交通大學

王婧婷
蘭州交通大學

黃韻迪
蘭州交通大學

侯郁心
蘭州交通大學

張曉通
蘭州交通大學

程 晨
蘭州交通大學

司瓊琳
蘭州交通大學

王尚榮
蘭州交通大學

楊廣智
蘭州交通大學

吳 燕
蘭州交通大學

鳳 凰
蘭州交通大學

成 洋
蘭州交通大學

曹佳寧
蘭州交通大學

沙凌霞
蘭州交通大學

吳自奮
蘭州理工大學

王彬
蘭州理工大學

杜津昊
蘭州理工大學

馬陽
蘭州理工大學

李霄
蘭州理工大學

席少輝
蘭州理工大學

劉路遙
蘭州理工大學

達曉偉
蘭州理工大學

錢 隆
蘭州理工大學

李歡
蘭州理工大學

張 宇
蘭州理工大學

萬騰
蘭州理工大學

李宇航
蘭州理工大學

張 晨
蘭州理工大學

孟虹如
蘭州理工大學

吳 邯
蘭州理工大學

張一珺
蘭州理工大學

李琳
甘肅農業大學

買雅雯
甘肅農業大學

賈瀟雅
甘肅農業大學

王 晶
甘肅農業大學

陶 更
甘肅農業大學

楊雅心
甘肅政法大學

趙晗曉
甘肅政法學院

楊 莉
甘肅政法學院

胡瀟
甘肅政法學院

李雪蓉
甘肅政法學院

黃百慶
甘肅政法學院

魏文婷
甘肅中醫學院

張文晗
蘭州商學院

林柏羅
蘭州商學院

楊木
蘭州商學院

衛鈺婷
蘭州商學院

徐以楠
蘭州商學院

鄭 婷
蘭州商學院

甘雪薇
蘭州商學院

董 瑤
蘭州商學院

劉怡蘭
蘭州商學院

杜林俊
蘭州商學院

侯希
蘭州商學院

陳靜遠
蘭州商學院

王琰琳
蘭州商學院

許莉驊
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

段琨
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

馬 凱
華中農業大學楚天學院

伊夢祺
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

火陽
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

史憶文
蘭州商學院長青學院

楊 瑩
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

王玉蘊
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

高思宇
甘肅電大

陳 軍
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水淼
常熟理工學院

李清浣
常熟理工學院

李 翔
成都大學成都學院

梁興盛
成都體育學院

楊 騏
濱州學院

張繼勻
廣東嘉應學院

嚴浚夫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周 陽
廣東肇慶學院

郝珈立
安徽財經大學

馬靜
聊城大學

韓 茹
臨沂師范大學

何嬋
洛陽軍事學院

方媛
洛陽師范學院

賈懿劼
南方科技大學

穆文婕
南方醫科大學

陳大偉
南通大學

謝明明
青島理工大學

呂 晟
青島農業大學

馬繼生
青海民族學院

王婧禕
陝西中央學院

鄭煒豪
沈陽大學

姚 芮
沈陽航空工業學院

張文丁
沈陽建築學院

李培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潘 越
首都經貿華僑學院

董姍姍
四川西南航空專修學院

武靈雨
太原科技大學

王 鍇
濰坊醫學院

楊千惠
溫州醫學院

王捷
武漢工程大學

王 芫
武漢軍事經濟學院

賀鑫璽
武漢科技學院

湯鑫
西北民族學院

王家傑
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

陳 琛
西南林學院

蘇沐青
西南民族大學

謝理哲
徐州空軍學院

王俊達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

張 鐸
北京財經專修學院

徐秋晨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

李彥達
嘉興學院

張 馨
嘉興學院

王欣然
嘉應學院

吳昊
台州學院

王暢
江漢藝術學院

胡天奇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魏曉珺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霍晉雲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曹睿實
雲南林學院

王 朔
棗庄學院

邊小莉
浙江金華學院

張文婷
黃岡師范學院

張 皓
蘭州城市學院

楊杜斌
蘭州城市學院

常峻哲
蘭州城市學院

杜伊欣
蘭州城市學院

閆龍
蘭州城市學院

何宏勝
蘭州城市學院

王瑞軒
蘭州城市學院

李潔
河西學院

劉有慶
隴東學院

鄒昊軒
天水師范學院

楊洋
張掖醫學專科學校

曹原
定西師專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