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流浪地球被地質局聲討

流浪地球被地質局聲討

發布時間: 2021-03-14 22:21:11

❶ 流浪地球的結局是什麼樣的

《流浪地球》在電影結尾,吳京所扮演的劉培強中校駕駛飛船沖進離子束引爆木星的一幕,感動了很多人。
但是之前的故事背景曾介紹劉培強所在的領航者號空間站上,載有地球物種基因庫、植物種子、文明數據等等無價之寶,用這些「文明最後的火種」去挽救瀕臨崩潰邊緣的地球,真的值得嗎?
其實除了基因庫和數據,領航者上最重要的,其實是一批全球嚴苛選拔的宇航員。電影里的細節不知你可否注意到,領航者空間站整潔高效,來自不同國家的宇航員和諧共處相互配合協作,工作井井有條。
而反觀地球上的地下城,臟亂差的生活環境、市儈的小民情結、嚴苛薄弱的生存境地,我們可以大膽進行揣測,影片中的地球,其實遠征計劃開始,就已經人為走向了滅亡。
如果用整個地球和地質年代的眼光來看,人類不管做什麼事情其實都無關緊要,都要隨著地球的消失而被遺忘——只除了一點:太空航行。
所有的成就和所有的破壞在幾十億年之後都將毫無意義,但大規模飛出太陽系卻可能堅持到宇宙滅亡之日,甚至更久。而且,這似乎是一項唯有智慧生命才能達成的壯舉。如果說人類對地球有什麼價值的話,大概就是這一條了。
而把整個地球都帶走,大概是太空航行的一種登峰造極的形式了吧……
所以,在劉慈欣的小說《流浪地球》中,當地球文明因為太陽氦閃而面臨滅亡的時候,人類不但決心徹底拋棄太陽,還要給地球掛上強力發動機、推著它一起遠行,直到兩千五百年後抵達四光年以外的南門二(半人馬α),一切再重新開始。

❷ 電影《流浪地球》中存在哪些在物理學上說不通的地方

如果是硬科幻的,最好不要違反物理原理。工程法則可以放棄。

❸ 用通俗的語言解釋《流浪地球》中推動地球的可能性應該怎麼說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地球內部的構造。在短時間尺度上(比如說人類時間尺度),地球內部除了外核是液態,其餘都是固態,這也是為什麼地震波中S波不能在外核里傳播,但是能在地球其餘部分傳播的原因。在長時間尺度上(百萬年時間尺度),地幔物質可以通過蠕動的方式進行流動,是非常非常粘的流體,目前通過冰川回彈測出來的地球內部粘度在10^21 Pa*s這個數量級(水在常溫下的粘度大約在10^-4 Pa*s)。

首先考慮一下怎麼估算。考慮到流浪地球計劃整個計劃在2500年這個時間尺度上,建造、啟動行星發動機在30-40年的時間尺度上,這個時間尺度遠遠小於地幔對流的時間尺度,因此不用考慮地幔對流,那可以把這個地球抽象成一個分層的固體球,並且處於靜岩壓力狀態。

❹ 關於流浪地球,改變地球軌道推力的發動機,地球地殼板塊不會受影響嗎,畢竟地球不是一個完整的鋼結構體

這個問題,其實已經有專門的地質專家計算過了。答案是按照電影的設定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地殼還是撐得住這種推力的。
真正的問題是按照電影的設定,發動機的推力太小了,並不足以以電影設定的加速度推動地球。電影中說要用500年的時間達到光速的千分之五,那麼需要的加速度大約是萬分之一米/秒^2。地球的重量有60萬億億噸,需要的推力大約6億億噸,而發動機總推力150萬億噸,差了400倍。
如果發動機推力增加400倍,地球還能不能撐住就不好說了。
剛才看了一下另一位叫「鋼鐵俠」的朋友的回答,照這樣的計算的話,即使發動機推力增加400倍,對基礎的壓強也不過124MPa而已,地殼仍然是能夠撐住的。所以行星發動機在工程上完全可行!!反而是挑刺的各路「專家」們信口開河了。
哪怕是一個雞蛋,用針尖推著走也不是一定會扎破的,只要你不是推得太快。

❺ 如何用通俗的語言解釋《流浪地球》中推動地球的可能性

用通俗的語言解釋《流浪地球》中推動地球的可能性,基本所有計算模型當中都忽略了月球,這意味著不帶月球流浪,那麼,要先在月球上建立行星發動機,把月球推離地球軌道,放飛月球。考慮到工程難度,還是帶著月球流浪比較合適,那麼就要在計算當中把月球的質量算進去,也就是說,要推動的質量是地球的質量加月球的質量。

我個人認為,只有當電影本身足夠好的時候,我們才會去思考電影背後的科學有沒有問題,不然我們肯定先吐槽特效做的不好、演員演得不行什麼的。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在我看來是目前國內最好的科幻電影,甩開第二名大概幾個行星發動機。人們看完這部電影以後願意去探討背後的科學問題,本身也是這部科幻電影成功的地方。如果未來能夠有更多這樣的科幻片,相信我們的科技行業肯定會更加欣欣向榮。觀點粗糙,歡迎評論、互動。

❻ 流浪地球中太陽體積極度膨脹最先受到影響的是水星還是地球

太陽體積膨脹的話,對所有的都是同時影響的,因為萬有引力,是對每一個他附近的球體都會有影響

❼ 現在的汽車要做到在《流浪地球》中地錶行駛,需要克服哪些技術難點

流浪地球》運載車的操縱採用"方向球"是基於哪些考慮?

首先:談一個細思但是不恐的環節

:2020年就已經具備的無人駕駛在逃逸時代為什麼用不上?

【1】 無人駕駛技術的第一個技術支撐點衛星定位,無法實現!

逃逸時代的上萬個發動機的噴射的粒子流高度都是萬公里級的,而GPS的衛星高度和北斗的衛星的高度也是萬公里級,不管是偶爾發射但是高度是幾萬公里級別的赤道專項發動機,還是萬公里邊緣的推動發動機,對於衛星的軌道設計都有非常精細的要求,適合的軌道比較少,對衛星的能源要求變軌技術成本要求也比較高。所以,難以實現。


因為車輪是全向轉動,流浪地球的超時空礦車可以實現黃金時代坦克也無法實現的75度以上爬坡,所以方向球比方向盤更加合適。

最細思極恐的是:方向球的5年才能學會的復雜性是為了沒有條件訓練司機准備奪車的反抗軍准備的

為什麼老人也可以駕駛?因為方向球太復雜,反抗軍即使奪車,也無法控制車輛,所以可以派在地下城拖家帶口反抗成本高昂的老人而不是寶貴但是叛亂可能性高的青壯年去駕駛順便看守車輛

❽ 為什麼官媒都在稱贊《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國內票房已經破了44億人民幣,難得的是在海外的票房也是1億美元的級別了,美國流媒體巨頭Netflix也將把《流浪地球》翻譯成28種語言,面向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播映。中國電影在國內國際上都票房口碑雙贏,罕見地來了一次文化大輸出,媒體怎麼能不大肆宣傳一下呢?官媒雖然素來穩重,不會太渲染,但表揚一下也是不必可少的。

《流浪地球》確實很好看,也很有中國特色,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對「流浪」與「回家」這一組關系的理解,都充滿了中國式的情感。但就像人民日報的「人民時評」說的,要既看到長處也看到短板,既不棒殺也不捧殺。《流浪地球》並非是完美的,例如它的科普工作做得不到位,物理、地理和地質的硬傷沒有很好的解決;例如人物臉譜化,情緒轉變缺乏鋪墊,屈楚蕭等人的表演也有瑕疵;例如所謂特效也沒有達到好萊塢頂尖標准,只是和國產電影橫向比較算是出色的。

不可否認,《流浪地球》有許多缺陷需要改進,但仍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成了現象級的電影,因為它代表著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次嘗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❾ 《流浪地球》登上焦點訪談,官媒為什麼會如此稱贊

看似與春節不搭調的《流浪地球》卻摘得了頭魁,也是因為這部電影是真的很優秀了,官媒稱贊是在情理之中的,票房取得最高也是在意料之中的,憑實力說話的作品,科幻布境勾勒的很完整。

吳京也再次征服了自己,故事很有看點,「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在影片中出現了許多次的安全提醒,卻不會令人感到重復多餘,被迫居住在地下城的無奈,一切都是為了生命,活著最重要,「過去有一種叫錢的東西」,聽起來還有點辛酸。

《流浪地球》的特效製作很好,中國國產科幻片向來不盡如人意,而這部作品完全提升了新高度,也是很為國產科幻片爭光了,而且結局也沒有中國式的大團圓美好的結局,而且依舊在流浪,尋找著新家園,一代一代人的堅持。總之,《流浪地球》能夠壟斷票房,口碑反響都很好,是有據可循的,優秀的作品值得觀看。


❿ 以現在的科技來說,《流浪地球》如果真的實行,地球能夠承受嗎

有網友對此進行了計算。
1、要超過第三宇宙速度(太陽逃逸速度)才能離開太陽系。第三宇宙速度為617.7公里/秒。
2、火箭發動機的原理,其實質是噴出高速度燃料(由於燃燒帶來的速度)給予的相反作用力推動。

綜上所述理論上地球實現流浪還是有一點點的可能。然而其中要解決的技術難題非常的多。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