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地質大學高層建築施工

地質大學高層建築施工

發布時間: 2021-01-24 12:42:50

A. 我想報考東南大學的成教院的土木工程專業,不知道今年什麼時候可以報名

土木工程專業
概述:
本專業學習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岩土力學和市政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主要培養從事鐵路、公路、機場等工程和房屋、橋梁、隧道、地下工程的規劃、勘測、設計、施工、養護等技術工作和研究工作的高層次工程人才。畢業生可在高校、設計部門和科研單位教學、設計、研究工作,也可以在管理、運營、施工、房地產開發等部門從事技術工作。
一、專業綜合介紹
土木工程十分特殊而又具有系統性。因為幾乎所有的土木工程師設計和建造的構築物都是獨一無二的,絕不可能出現兩個完全相同的建築物。有些建築物雖然看似相同,但是建築的場地條件(地基、風荷載、地震荷載等)都是不同的。像水壩、橋梁或隧道這樣的大型建築物每一個都完全不同。因此,土木工程師隨時要准備應付新的復雜情況。同時工程要考慮的相關影響因素非常多,任何設計上的忽略都將導致一個失敗的工程。另一方面,土木工程建設中的計算工作,隨著計算機技術發展完善,變得越來越方便和快捷。所以,任何對工程感興趣的理科類同學報考土木工程都沒有問題,尤其適合那些考慮問題全面系統的同學,選擇學習土木工程是能夠發揮個人才乾的。從市場的需求來說,目前中國的基礎建設正在興起,大跨結構、超高層的項目紛紛立項建設,在未來幾十年內這種局面不會有太大變化。這就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建設人才參與其中。同時我國目前的建設管理水平非常落伍,當前急需一批能夠提高建設管理水平的人才。
以房地產為例,當前房地產極為火熱,但專業的人才培養才剛剛起步,這方面的高級人才還是市場的稀有人才。出國方面,與電子、計算機等相比還有距離。其實,當前國內建設事業的發展前途光明,考慮留在國內從事本行業還是相當不錯、非常實際的選擇。
土木工程專業代碼:080703。
二、專業教育發展狀況
土木工程屬於基礎學科。建國初期在許多學校就已開設了土木工程專業。那時,最有影響力的是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建國後許多其他高校也相繼開設了土木工程專業,開辦的較好且較有影響力的學校還包括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
國家對土木工程專業一直很重視,1996年國家教委把建築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地下工程等合並成為一個大的專業,合稱為土木工程。每年高考,土木工程專業大幅度增加招生人數。
土木工程是一種工程分科,研究石材、磚、砂漿、水泥、混凝土、鋼材、鋼筋混凝土、木材、建築塑料,鋁合金等建築材料修建房屋、鐵路、道路、橋梁、隧道、港口等工程的生產活動和工程技術。這些生產活動和工程技術,包括對上述各類工程的勘測、設計、施工、保養、維修等活動以及它們所需要的相應工程技術。
土木工程也是一種學科,稱為土木工程學。它是指運用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知識、力學,材料等技術科學知識以及土木工程方面的工程技術知識來研究、設計,修建各種建築物和構築物的一門學科。這里建築物是指供人們生產、生活或其他活動的房屋或場所,如工業建築、民用建築、農業建築等,而構築物則是指人們一般不直接在內進行生產、生活活動的建築物,如水塔、煙囪、堤壩等。由此可見,土木工程是與人們衣食住行密切相關的工科,人們進行生產活動、生活、各種研究活動都離不開建造各種建築物、構築物和修建各種工程設施,因此,土木工程具有民用性。
建造各類土木工程的物質基礎是土地,材料及各種施工機具,利用這些物質條件,滿足人們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的需要和審美要求,做到各類土木工程既能完全地承受各種作用力,又能經濟而迅速地完成其建造任務,是土木工程學科的出發點和歸宿。
土木工程包括建築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道路與公路工程、岩土工程等。土木工程的發展歷程經歷了古代、近代、現代三個歷史時期。
目前國內許多高校開設有土木工程專業,其中一些學校沒有土木工程專業的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國內此專業有許多知名學者師資力量雄厚,如清華大學的袁駟教授、張躍博士,同濟大學的呂西林教授、哈爾濱建築大學(2000年並入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歐進萍教授等。土木工程專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雄厚的師資力量,是一個很有發展前途的專業。
我國正處在經濟騰飛時期,城市化使建設出現了高潮,這會持續到21世紀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這一階段對土木工程領域十分有利,是我國土木工程發展的大好時機。
由於人口還在不斷地向城市集中,使得城市建設迅速發展,就我國目前情況而言,在未來幾十年內,各種高層建築出現聲速發展,地下工程也會得到較大發展,有的地區會出現地下建築群,城市輕軌、地鐵會大量涌現,這些都需要各種專業的基本建設人才。因此,在未來幾十年內,土木工程會有良好的發展趨勢。國外許多企業進入中國,其中會有包括基本建設方面的公司,這必然對中國的土木工程行業產生沖擊,由於國外土木工程專業技術水平先進,在這個領域內有很強競爭力,因此這需要我國土木工程技術人員要有先進水平,要更快發展土木工程專業。
三、專業院校分布(部分)
西南科技大學 西華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西安礦業學院 陝西理工學院 蘭州理工大學 青海大學 寧夏大學 新疆農業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方工業大學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 首鋼工學院 河北工程學院 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理工學院 河北建築工程學院 燕山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科技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工學院 沈陽大學 大連大學 延邊大學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 北華大學 黑龍江科技大學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哈爾濱商業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大學 江蘇大學 鹽城工學院 揚州大學 淮海工學院 浙江工業大學 寧波大學 淮南工業學院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 福州大學 福建農林大學 南昌科技大學 南昌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山東大學 山東建築工程學院 萊陽農學院 煙台大學 鄭州大學 河南科技大學 河南大學 信陽師范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 湘潭大學 汕頭大學 深圳大學 五邑大學廣東工業大學 廣西大學 廣西工學院 海南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大連水產學院 華南農業大學 石河子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中南林學院 東北電力學院 武漢大學 河海大學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 沈陽建築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吉林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中南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蘭州交通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重慶交通學院 長安大學 華僑大學 武漢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大慶石油學院 石油大學 湖北科技大學 西南工業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西安工業學院 西北工業大學 株洲工學院 清華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天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東南大學 浙江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重慶大學 四川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武漢工業學院 廈門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B. 土木水利專業考研學校排名

共有94所開設土木工程學科的大學排名情況,比較好的學校有同濟大學、東南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以下是具體榜單。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247 同濟大學 A+
2 10286 東南大學 A+
3 10003 清華大學 A
4 10005 北京工業大學 A
5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6 10335 浙江大學 A
7 10056 天津大學 A-
8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A-
9 10294 河海大學 A-
10 10532 湖南大學 A-
11 10533 中南大學 A-
1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A-
13 90006 解放軍理工大學 A-
14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B+
15 10107 石家莊鐵道大學 B+
16 10153 沈陽建築大學 B+
1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B+
18 10290 中國礦業大學 B+
19 10422 山東大學 B+
20 10486 武漢大學 B+
21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B+
22 10536 長沙理工大學 B+
23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B+
24 10611 重慶大學 B+
25 10703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B+
26 11078 廣州大學 B+
27 10008 北京科技大學 B
28 10016 北京建築大學 B
29 10291 南京工業大學 B
30 10359 合肥工業大學 B
31 10386 福州大學 B
32 10429 青島理工大學 B
33 10459 鄭州大學 B
34 10491 中國地質大學 B
35 10497 武漢理工大學 B
36 10610 四川大學 B
37 10618 重慶交通大學 B
38 10710 長安大學 B
39 10731 蘭州理工大學 B
40 10732 蘭州交通大學 B
41 10112 太原理工大學 B-
42 10145 東北大學 B-
43 10280 上海大學 B-
44 10332 蘇州科技大學 B-
45 10361 安徽理工大學 B-
46 10385 華僑大學 B-
47 10424 山東科技大學 B-
48 10430 山東建築大學 B-
49 10593 廣西大學 B-
50 10616 成都理工大學 B-
5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學 B-
52 10704 西安科技大學 B-
53 11075 三峽大學 B-
54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C+
55 10080 河北工業大學 C+
56 10147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C+
57 10255 東華大學 C+
58 10337 浙江工業大學 C+
59 10404 華東交通大學 C+
60 10500 湖北工業大學 C+
61 10534 湖南科技大學 C+
62 10590 深圳大學 C+
63 10674 昆明理工大學 C+
6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C+
65 10792 天津城建大學 C+
66 10878 安徽建築大學 C+
67 11845 廣東工業大學 C+
68 10009 北方工業大學 C
69 10078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C
70 10183 吉林大學 C
71 10191 吉林建築大學 C
72 10217 哈爾濱工程大學 C
73 10252 上海理工大學 C
7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C
75 10298 南京林業大學 C
76 10384 廈門大學 C
77 10538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C
78 10560 汕頭大學 C
79 10596 桂林理工大學 C
80 10657 貴州大學 C
81 11646 寧波大學 C
82 10019 中國農業大學 C-
83 10128 內蒙古工業大學 C-
84 10188 東北電力大學 C-
85 10216 燕山大學 C-
8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學 C-
87 10423 中國海洋大學 C-
88 10427 濟南大學 C-
89 10460 河南理工大學 C-
90 10488 武漢科技大學 C-
91 10555 南華大學 C-
92 10699 西北工業大學 C-
93 11066 煙台大學 C-
94 11117 揚州大學 C-

土木工程專業相關介紹

土木工程專業,是大學的一種工程學科。專門培養掌握各類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房屋建築、地下建築、道路、隧道、橋梁建築、水電站、港口及近海結構與設施工作的人員。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程力學、岩土工程、結構工程、市政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和水利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受到工程制圖、工程測量、計算機應用、專業實驗、結構設計及施工實踐等方面的基本訓練,以及具備從事建築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港口工程、海岸工程和給水排水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及相關研究工作的能力。

主幹學科:力學、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價

主要課程:高層建築設計、建築結構抗震設計、房屋建築學、建築制圖、結構力學、混凝土結構設計、鋼結構設計、建築工程CAD、材料力學、施工組織與管理、工程項目管理、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工程造價與計價原理、建築設備、水力學

C. 保衛與武裝工作

一、保衛工作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保衛部(處)是在學校黨委、行政的領導下,承擔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職能部門。其主要職責是負責校園政治安全、學校國家安全工作、校園治安和安全穩定、人民防空、安全生產、消防、交通、校園綜合治理、集體戶籍管理等工作。

保衛部(處)現有專職保衛幹部9人,校衛隊員61人。下設「四科(室)一隊」,分別是辦公室、戶籍室、治安交通科、安全防火科、校衛隊。

(一)校園維穩工作

1.強化宣傳學習教育,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實處。緊緊圍繞迎接黨的十八大、建校60周年等中心工作,利用大型電子顯示屏、宣傳欄、橫幅、展板、發放宣傳材料及校園網提示等多種形式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全校師生的安全意識,減少了校園安全隱患,完善了校園安全防範長效機制。

2.著力抓好政保工作。本著「穩定壓倒一切」的原則,「尊重民意,積極疏導,防止激化」的工作思路,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認真貫徹落實上級的工作部署,針對「釣魚島」、「六四」、「7·5」等敏感時期,及時啟動《處置突發性群體事件工作預案》進行全方位的跟蹤和研判,確保校園安全穩定。

堅持依法辦事,加強政保基礎工作。對校內學生社團進行摸底調查,嚴防外部不法分子對學生社團組織的滲透和利用,梳理和排查重點人、安全隱患、矛盾糾紛隱患,重點解決重大矛盾糾紛與突出的安全隱患、周邊環境秩序問題,完成了《首都高校重點人員情況匯總表》等台賬的編報工作。

加強情報信息工作,及時、准確地掌握各類相關信息。2012年,為公安、安全等部門上報信息30餘條,為維護學校及社會政治穩定提供了信息保證。

3.認真開展校園綜合整治。全年出動保衛幹部及保安員30多人次,清理無照流動商販60餘人次、違章建築一處,查處校園內違規張貼及散發小廣告人員50餘人次,收繳各類違法小廣告及宣傳品6000餘份,專項整治快遞公司校園內隨意擺攤,清理校內的無主自行車200餘輛,加強禁止教學區遛犬管理的工作,發放宣傳材料800份,提示牌6塊,張貼禁止遛犬通告16張。通過多措並舉校園秩序明顯改善。

4.打防並舉,凈化校園治安環境。「兩會」、「上級檢查」、「重要節假日」、「敏感時期」、「畢業學生離校」、「畢業學生就業雙選會」等重要活動期間,共安排安保力量500人次加班加勤,圓滿完成了工作任務。加強學校的門衛檢查與重點部位的巡邏力度和密度,充分發揮科技創安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地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全年共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多名,其中被海淀公安分局刑事拘留3人,為失主挽回經濟損失共計2萬余元。

5.規范校內交通管理。在學校支持下交通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增加1名幹部,專職負責校園交通工作;增配8名保安員,專職負責教學區主要路口路段交通秩序的維護。學校投入50餘萬元,對校園主幹道路交通設施進行了改造和完善,加強對校內停車場管理,啟用科研樓地庫增加停車位近180餘個,全年更換和辦理車輛出入通行卡近1300餘張。

6.切實做好校內消防安全、人防工作。2012年度與學校各二級部門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51份。切實做好校內消防器材、消防設施及學校6棟高層建築消防報警系統的維保工作。加強學12樓、學13樓安全管理工作,對樓內雜物進行清理;增配4個消防箱,64個滅火器具;配置專職消防安全巡邏保安人員,及時消除隱患,積極配合海淀消防支隊對學校消防安全工作的檢查指導。按照上級人防辦的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切實做好了人防工作。

7.深入推進科技創安工作。保衛部(處)通過前期考察、製作方案、招標、日常施工管理、協調、調試、竣工驗收等一系列工作,完成學校安全技術防範三期工程、學生宿舍樓門禁系統工程建設工作。技防日常管理工作注重加強工作人員的管理和培訓,注重設備的保養和維護,確保設備設施正常運行。技防中心通過主動發現、錄像查詢等方式,破案20餘起,成為學校安全防範的重要手段。

(二)重大活動安保工作

1.扎實推進校慶安保10項摺子工程建設工作。嚴格按照安保實施工作方案確定的工作原則、任務分工及工作進度圓滿完成了摺子工程工作。

2.認真做好校慶慶典系列活動的安全保衛工作。加強研判和預警,及時堵塞工作中的漏洞,有效防止各類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全力做好了60周年校慶慶典大會、文藝晚會、地學人才培養論壇、校友捐贈等活動的安保工作。

3.切實做好黨的十八大安保工作。根據黨的十八大安保工作要求,細化工作措施,借鑒校慶安保成功經驗,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圓滿完成黨的十八大安全保衛工作。

(三)構建和諧校園

1.認真做好黨建及上級檢查指導工作。保衛部(處)黨支部注重加強支部建設,認真組織黨員進行理論學習,積極開展各項支部活動。

2.強化窗口意識,轉變服務理念,全心全意為師生員工服務。完成2011級新生2419人次身份證更換工作,借還戶籍卡4938人次,補辦身份證283張。完成3519人次的戶籍遷出工作。變更戶口信息項目194人,補辦遷移證及常住人口登記卡10人。整理和報批2012級新生入學戶籍3087人,完成了2012年學生戶籍檔案建立工作及文件存檔工作。開具各類證明642份,提供戶籍咨詢服務10865人次。

(四)年度重要工作

2012年6月,保衛部(處)張凡處長參加由中國高教保衛協會組織,在美國召開的國際校園執法者第54屆年會,這是學校保衛部(處)領導首次參加國際性保衛工作會議。

2012年9月1日、9月22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正式啟用中北門、西北門車輛自動識別系統,該系統的啟用對學校校園車輛有效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持。

2012年9月6日,為加強學校安全防火工作,根據工作需要,經研究決定,調整學校防火安全委員會組成人員,新一屆學校防火安全委員會成員如下:

主任:鄧軍

副主任:謝學文

成員:張凡 段翔 王傑 劉悅平 關進平 金勝 沙淑清 趙躍民 王懷民 張春林 熊宏願 趙慶祝

防火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設在保衛處,日常工作由保衛處安全防火科負責。

2012年9月,經學校研究決定,由校長委託主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長與各有關單位、部門負責人簽訂《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安全工作責任書》(以下簡稱《責任書》),日常工作由黨委保衛部(處)負責監督執行,《責任書》簽訂後,各單位、各部門認真履行《責任書》要求,切實貫徹「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確保學校教學、科研和生活的正常秩序。

2012年10月,學校建校60周年系列活動在校園內舉行,為確保校慶期間各項重大活動安全有序,保衛部(處)先後制定《中國地質大學六十周年校慶慶典活動安全保衛工作方案》、《中國地質大學建校六十年慶祝大會安全保衛工作方案》、《中國地質大學校慶六十周年文藝晚會安全保衛工作方案》、《中國地質大學建校六十年慶祝大會應急疏散工作方案》、《中國地質大學建校六十年慶祝大會交通安全應急工作方案》、《中國地質大學建校六十年慶祝大會消防安全應急工作方案》等工作方案,發放倡議書1000份,製作宣傳板10塊,調用消防車1輛;製作了貴賓臨時通行證、車輛行車路線圖、交通導視標志,確定校外臨時停車區域等多項措施和1000餘安保人員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各項活動安保工作。

2012年11月1日,以北京化工大學副校長李顯揚為組長的北京市高校校園安全檢查組一行10人蒞臨學校檢查校園安全工作。劉志方主持校園安全工作匯報會,謝學文做學校安全穩定工作匯報。匯報會結束後,檢查組對學生宿舍、食堂、中控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工地等校園安全重點區域進行了走訪檢查,並對照評價表,從學生公寓工作、校園治安、消防和交通等方面進行評價,肯定了學校在校園安全工作方面做出的良好成績,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希望能夠以查促建,更細致地開展落實各項工作,為廣大學生和教職工服務。

2012年11月10日,在學校國際會議中心進行了學18樓、學19樓、探工樓、綜合教學樓、逸夫樓、綜合科研樓6棟高層建築消防監控系統維護保養招標工作。根據評標委員會提出的書面評標報告和推薦的中標候選人情況,以及招標文件中規定的定標原則和方法,確定北京費爾消防技術工程有限公司為采購項目的中標人,承擔學校6棟高層建築消防監控系統維護保養工作。

2012年11月14日由北京華科鴻泰智能系統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施工的學校安全技術防範系統三期工程,11月15日北京冠林盈科智能系統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施工的學校學生宿舍樓門禁系統工程,12月18日由北京華科鴻泰智能系統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施工建設的中國地質大學秦皇島實習基地安防系統工程,順利通過學校驗收。

2012年12月2日,學校交通安全委員組織大學生交通志願者到清華大學參加「12.2」全國交通安全日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並在學校校園開展「遵守交通信號,安全文明出行」校園交通安全宣傳。

2012年12月28日,學校保衛部(處)、校團委組織學生辯論隊參加由北京市海淀區交通安全委員會、海淀區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和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海淀交通支隊主辦的海淀區第二屆大學生交通安全辯論賽,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2011級研究生張翔獲得最佳辯手榮譽稱號。

二、武裝工作

(一)軍訓工作

1.軍事技能訓練。2011級技能訓練按教學計劃在2012年5月2日~13日進行。地點在大興區高校學生軍訓基地,參訓學生總數為2086人。各學院組織和動員工作各有特色,派出的帶隊教師能力較強,學校黨委和分管領導高度重視,與承訓部隊和軍訓基地密切合作。訓練的主要任務和科目均能較好地完成,在訓練科目上有所創新,管理工作更加嚴格、規范。安全方面未出任何問題。

2.軍事理論教學。授課教師為學校軍事理論教研室兼職教師,教學組長由空軍指揮學院軍事理論教研室主任李國強大校擔任。採用視頻同步直播的教學方式,分別在16個教室集中進行。

3.軍訓工作的特點。結合行業特色,先後在技能訓練中增加了定向越野、戶外搭建帳篷和宿營,拓展訓練中的信任背摔、同心協力等。不僅有明顯特色,而且適合在軍訓中開展,也深受同學們歡迎。在軍事技能訓練中,學校的專業特色、行業特色越來越鮮明。

引入「快樂軍訓」的理念。因為專業特色的要求,學校多年來軍事技能訓練相對強度較大,幾年來通過在行軍途中增加多項演練科目,調動同學興奮點,參加的同學都在愉快的心情中完成了任務。逐步使同學們從「要我訓」變成「我要訓」。

結合軍訓開展的校風、校訓、校歌、培養目標、學校光榮傳統教育已成為軍訓貫穿始終的主題。軍訓歌詠比賽校歌是必選歌曲,把校訓、校風、培養目標編入隊列訓練口號已成為慣例。利用晚上開展以營(學院)為單位的各種活動更是增強了各營(學院)的凝聚力。軍訓過程處處滲透著「特色加精品」的辦學理念,處處注意把軍訓和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有機地結合起來。

節約能源,愛護環境,珍惜和不浪費糧食。軍營內看不到白天亮燈,看不到不關的水龍頭。集體活動後的地方沒有垃圾。訓練場,宿舍區每天有值日同學打掃,尤其是在食堂節約糧食、杜絕浪費已成習慣。

(二)徵兵和接轉退伍兵

經過宣傳、動員、報名共有29名同學,後經初審、體檢、政審等程序,最終經徵兵辦批准17名同學光榮入伍。2012年12月10日,在學校冬季長跑啟動儀式大會前,學校領導參加了歡送會,並給他們贈送了禮品,並與全體入伍同學合影留念。

全年有1名同學退伍回到學校繼續學習,該同學在部隊表現優秀,榮獲三等功及優秀士兵稱號,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學校武裝部被評為北京市海淀區先進人民武裝部,張揚青同志被評為徵兵工作先進個人。

(三)日常工作

武裝部承擔著學校的國防教育任務。一年來,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國防教育,在2012年9月「國防教育日」前後,組織開展了大型國防教育圖片展,師生反映強烈。武裝部通過組織學生社團參加市教委開展的網上國防知識競賽,國防知識論文徵集等活動。9月初學校國旗班在市教委等單位組織的北京高校第三屆國旗儀仗隊評比中獲得三等獎,國防生南天浩同學在「國旗在我心中」演講比賽中獲得二等獎。2012年春節前,由學校統一安排,武裝部對全校軍烈屬、革命傷殘、退伍軍人進行慰問,他們對學校的關心均表示感謝。

D. 中國地質大學土木工程怎麼樣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國家211工程院校,是我們敬愛的溫總理的母校,首先學校是不用說的,根據我在地大的經驗,地大的土木工程學院是個很強的專業——東風吹,戰鼓雷,我是工程我拍誰。是不是能聽見工程的強悍呢?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總稱,涉及採用工程材料如土、石、磚、木、混凝土、塑料和各種金屬等修建房屋、道路、鐵路、橋涵、隧洞、河道、港口、特種結構和市政衛生工程等的生產活動和工程技術。土木工程專業主要包括房屋建築工程、橋梁工程、道路與鐵路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與礦山建設工程等方向。我校土木工程專業包括工程地質與地下工程、房屋建築工程兩個方向,在工程地質、地下建築工程與岩土工程的設計、施工、研究方面特色明顯。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既具有較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又具有較寬的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從業的適應面廣。

本專業培養掌握工程力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岩土力學、工程地質和建築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從事土木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研發、施工及管理能力,能在房屋建築、地下建築、隧道、道路、橋梁、礦井、水利等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開發、投資等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主幹課: 綜合地質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質土力學、岩體力學、流體力學、建築制圖、建築材料、房屋建築學、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土木工程施工、地下建築施工、地下建築結構、多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工程測量、基礎工程、工程地質、岩土工程勘察、地下水科學基礎等。
專業主幹課: 綜合地質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質土力學、岩體力學、流體力學、建築制圖、建築材料、房屋建築學、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土木工程施工、地下建築施工、地下建築結構、多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工程測量、基礎工程、工程地質、岩土工程勘察、地下水科學基礎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土木工程認識實習、地質實習,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土木工程施工課程設計,岩土工程勘察課程設計,基礎工程課程設計,測量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

畢業去向:畢業生可從事城建、市政、公路、鐵路、水利、港口、礦業等相關行業的勘察、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資、開發等工作

E. 武漢地大建築設計有限公司(信息科技大廈) 怎麼樣

實際員工30人不到,公司實力有限,院長你直接搜邵界立就知道了。工作環境惡劣,在武漢夏天居然不開空調,只有電扇,而且不是雙休,十分坑了。人員流動性很大。

F. 中國地質大學 高層建築施工 基坑土方開挖應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 50202-2002
7.1.3 土方開挖的順序、方法必須與設計工況相一致,並遵循"開槽支撐,先撐後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

G. 粵港澳跨海大橋海域工程地質特徵

馬勝中1,2陳炎標1陳太浩1

(1.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廣州 510760;2.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 100083)

第一作者簡介:馬勝中,男,1968年生,高級工程師,在職工程碩士,主要從事地震資料解釋、環境工程地質、海洋地質及綜合研究工作。

摘要 根據地球物理探測、海底取樣、鑽探及現場測試等實測資料詳細分析,發現粵港澳跨海大橋海域具有獨特的自然條件以及復雜的海洋工程地質特徵。海底地形地貌較為復雜,存在含淺層氣區、活動性斷層、沙波、地震活動、不規則基岩、埋藏古河道、沖刷槽溝和水下淺灘等潛在災害地質因素,尤其粵港澳跨海大橋是特大型建築,它經過的海域分布著多種潛在的地質災害,應引起重視。

關鍵詞 工程地質 災害地質因素 粵港澳跨海大橋

1 前言

粵港澳跨海大橋是連接廣東深圳、珠海和香港、澳門的特大型橋梁,橋址海域處於珠江口伶仃洋,伶仃洋是北江、西江、東江三大水系匯集的入海口,呈向南展開的巨型喇叭狀,是一條通達五洲四海的黃金水道。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珠江東、西兩岸的經濟發展呈現很不平衡的態勢。因此,加強珠江兩岸的經濟聯系,已經是刻不容緩,勢在必行。同時,橫跨兩岸唯一的大橋——虎門大橋,預測5~8年後達到飽和狀態。早在1992年,珠海市政府提出了粵港澳跨海大橋的工程方案。跨海大橋工程規模巨大,工程條件異常復雜,工程地質工作顯得特別重要。

眾所周知,為保障這些海上工程及作業安全,必須了解海底的工程地質條件,查清潛在災害地質因素。為此,本文根據大量地球物理探測、海底取樣、鑽探及現場測試等實測資料,結合周邊區域資料,對粵港澳跨海大橋區海域的海底地形地貌、淺地層、底質及災害地質因素進行分析,為粵港澳大橋區選擇和架橋提供基礎地質資料和科學參考。

2 海底地形地貌

伶仃洋三面靠陸,南向南海,為珠江三角洲斷陷盆地的泄水窪地,其為帶狀河口灣和潮汐通道,由於河流和海水潮汐、波浪的共同作用,灣內岸淺曲折,灣汊眾多,岬角奇突,階地、沙灘依岸,島嶼、沙壩分列,淇澳島、內伶仃島東西扼守,珠江口外群島星羅。珠江口-伶仃洋既是通航要道,又是天然良港,萬噸輪自由舶駛,海水終年無封凍。

伶仃洋海底地形總體上呈三灘兩槽分布,從西向東依次為:西灘、伶仃水道、中灘(礬石淺灘)、礬石水道、東灘。水下地形走勢受其影響,東西向地形變化較大,起伏相間。等深線大致沿水道呈NNW—NW方向分布。主航道基本在河床中央一線,由天然沖刷和人工疏浚的伶仃水道、礬石水道組成,水深一般6~10m,在香港爛角嘴以西礬石水道最深,超過22m。向東西兩岸河水變淺至0.2~2.0m。在番禺新墾以東,兩水道匯合,與北面的龍穴水道相接。主航道在部分河段有東向偏移的現象。

伶仃洋為喇叭形河口灣,灣內較大的地貌單元為三灘兩槽,其上發育有許多小地貌類型。伶仃洋海底地貌類型主要包括:槽溝、沙波、窪地和淺灘等。主要的槽溝為三灘兩槽中的兩槽,西槽——伶仃水道和東槽——礬石水道,兩水道上溯至蕉門口附近匯合,形成一條大槽溝,連通龍穴水道和川鼻水道,直抵虎門。槽溝內地形起伏較大,凹凸不平,大小不等的窪地居於其中,以及發育NE向的小型沙波。西槽——伶仃水道受蕉門來沙和西灘迫淤的影響,水道嚴重淤淺萎縮。槽溝屬於自然和人工相互作用的地貌類型。河流和潮流的沖淤作用,在口門處形成水道,由於人類的需要(通航或泄洪等),在原有的槽溝上或周圍,進行了挖沙清淤或圍墾造地活動,既改變了槽溝的面貌,也改變了周圍的水動力環境。

在伶仃洋的西岸,承泄了虎門、蕉門、洪奇門、橫門等眾多水道的來水和攜沙,受水流分異作用和泄載沖積,水道口外多有淺灘、沙壩堆積或槽溝發育。臨岸港灣則多見軟泥淤填,有圍墾造田,水產養殖之便,伶仃洋出口有淇澳島和內伶仃島。

3 淺層地球物理特徵及層序

根據3.5 kHz淺層剖面和單道地震剖面,依據反射波的特徵劃分出三個反射層序A、B、C(圖1)。

層A:為水平層,反射能量較弱,連續性好,為平行整一的披蓋式反射結構。

該層厚度變化較大,為0~26.4m,總體上近岸和近島厚度小,離岸和河道範圍內厚度變大的趨勢。內伶仃洋北部厚度最大,東部的大鏟島附近該層缺失。

層B:為一套中低頻、中振幅、中低連續的反射層組,雜亂式充填、河谷充填型,基本平行、亞平行反射結構。層B全區廣泛分布,與層A呈不整合接觸,層B頂面經嚴重削蝕,底面為起伏的基岩,與下伏地層呈上超關系。

層B內部有些反射較為紊亂、無層次,反射能量時強時弱,地層有起伏,具有河谷充填型的陸相沉積特徵,可能是一個沖刷剝蝕、沉積較活躍的異常地區,局部可見小范圍的河道侵蝕特徵。

層C:為一套中低頻、中振幅、低連續的弱反射層組,雜亂反射結構,為基岩面。

根據層C內部的反射特徵,結合鑽探、陸地和附近島嶼地層的分布情況,認為層C主要為基岩風化物和基岩。深圳香港-珠海澳門海域的基岩有三種類型:一是花崗岩,主要為燕山三期(

)、四期(

)的花崗岩類;二是第三系沉積岩,多為第三系沉積砂岩、白堊系含礫粗砂岩和硅化角礫岩;三是變質岩,震旦系和前古生代花崗片麻岩等。

基岩埋深變化較大,為0~-64.1m,總體上近岸邊和近島變淺,離岸和河道內變深的趨勢。

圖1 單道地震剖面顯示的層序和斷層、埋藏古河道

Fig.1 Sea-floor buried ancient-river channels and Fault

鑽孔揭露層A的沉積物主要為粘土質砂和砂-粉砂-粉砂質粘土。據淺層剖面反射特徵,結合區域地質資料、海底取樣和鑽孔資料分析,層A地質時代為全新世冰後期海侵以來逐漸堆積而成的沉積物,層A反射層序主要為全新世淺海相沉積,但局部受河流影響,有河道沉積。岩性主要為粘土質砂和粉砂質粘土,含貝殼等生物碎屑。

鑽探揭示層B為一套粘土質粉砂、細砂-粗砂(含礫)、粉砂質粘土—粘土,以陸相沉積和剝蝕為主,局部為海陸交互相沉積。從其頂界R1界面起伏不平被侵蝕的特點,對比伶仃洋段大橋鑽探的地層資料,據14C測年,層B取得的樣品測年年齡均大於15000 a(B.P.),結合區域岩性和古生物資料,可以認為是層B沉積後期受到侵蝕所造成的,推斷層B的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它以凹谷充填在前第四系基底的河谷低地。

4 工程地質特徵

表層沉積土類型共有四類,即:流泥、淤泥、淤泥質土、淤泥混砂或砂混淤泥。

海底表層土微型貫入承載力為15.5~52.1kPa,平均值為30.6kPa。扭力十字板不排水剪切強度為2.8~11.6kPa,平均值為6.7kPa。

海底表層土凝聚力(三軸抗剪)為0.3~18.6kPa,平均值為8.8kPa。在淇澳島至內伶仃島、內伶仃島至大鏟島一帶變化較大,為1.6~10.0kPa。

海底表層土摩擦角(三軸抗剪)為2.31°~14.9°,平均值為4.88°。在淇澳島至內伶仃島、內伶仃島至大鏟島一帶變化較大,為3.7°~10.2°。

海底表層土天然含水率為27.6%~111%,平均值為76.7%。在內伶仃島以北至大鏟島、淇澳島以北區域變化較大,為43%~95%,總體變化趨勢為由岸邊至江心逐漸減小。

海底表層土天然孔隙比為0.701~2.861,平均值為2.016。在內伶仃島以北至大鏟島區域、淇澳島附近以北區域變化稍大,為1.0~2.2、1.6~2.5,總體變化趨勢為由岸邊至中心逐漸減小。

海底表層土壓縮系數為0.44~3.380MPa-1,平均值為1.55MPa-1。在淇澳島以北區域變化較大,為1.0~2.2MPa-1

綜上所述,海底表層土的凝聚力、摩擦角、天然含水率、天然孔隙比和壓縮系數在淇澳島-內伶仃島-大鏟島一帶變化較大,在其餘區域變化較為平緩;天然含水率和天然孔隙比的總體變化趨勢還有一個特點,即由岸邊至江心逐漸減小。

自海底而下工程地質層有:

(1)覆蓋層

a.全新世海相淤泥,灰-黑灰色,流塑,飽和,富含有機質,厚度6.0~25.0m。

b.粘土,褐黃、橘紅、灰白等雜色,不規則花斑狀構造,可塑為主,為沉積間斷時期的風化產物。僅見於東、西部,厚1.5~5.6m。

c.淤泥質土,全新世海相沉積,暗灰、灰黑,流塑-軟塑,全區廣布,厚度平均10.0m。

d.砂層,發育於晚更新世晚期,有粉、細砂、中、粗砂和礫砂、圓礫、卵石,分選差,相互交錯過渡,常呈透鏡狀,厚薄不等,楔狀產出,具有上細下粗的層序結構。砂層多為中密-密實,上部稍密-中密,向兩岸厚度在10~15m,且變薄尖滅,中間地段最大厚度在24.0~37.0m。

(2)基岩

由燕山期花崗岩、古生代花崗片麻岩、震旦紀花崗片麻岩、白堊紀含礫粗砂岩和硅化角礫岩、碎裂花崗岩組成,岩性復雜多變,明顯受區內構造斷層影響,岩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25.0~106.0MPa。基岩面在東西兩端高差起伏很大,埋深0~45.0m之下,中部埋深多在55.0~60.0m。

5 主要地質災害因素

海底地質災害因素是指海底及以下地層中,對於海上構築物的建設和安全具有某種直接或潛在危險的地質因素(馮志強等,1995)。分析結果表明,區內主要地質災害因素有淺層氣、活動性斷層、沙波、地震活動、不規則基岩、埋藏古河道、沖刷槽溝和水下淺灘(圖2)。它們對海上構築物均有直接或潛在危險性。

5.1 淺層氣(反射模糊區)

海底淺層氣主要分布於河口與陸架海區的淺沉積層中,既是一種常見的地質現象,也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海洋災害地質因素。據調查,在我國東南沿海及長江流域的沖積平原區,如江蘇、浙江、安徽、上海、福建、廣東、湖北、湖南等地都有淺層氣分布(葉銀燦等,2003;陳少平等,2004)。

圖2 深圳香港—珠海澳門海域潛在地質災害因素分布示意圖

Fig.2 Distribution map of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 factors in LingdingYang area

珠江口淺層氣以生物成因為主,主要成分為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氫、氮氣、氨氣等。受上覆水層、土層、岩層壓力作用,淺層氣多沿斷層或裂隙向上運移。淺層氣以沉積物中氣的形式存在時,沉積物中的氣體改變了沉積層土質的力學性質,使其強度降低,結構變松,破壞了土質原始穩定性,減小了基底支撐力,在外載荷重下,含氣沉積物會發生蠕變,可能導致下陷,側向或旋轉滑動,導致其上的建築物最終失去平衡,發生傾斜壓塌。層狀儲集的淺層氣層,其含氣量大,有一定的壓力,一旦平台樁腿插於其上,輕則造成設備受損,重則造成鑽井過程中的「井噴」事故,危害巨大。在美國墨西哥灣、英國北海、印度尼西亞爪哇海、阿拉斯加海、波斯灣、加勒比海等水域進行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時,由於對淺層氣調查和認識不足,都曾造成一定的災害損失(馮志強等,1995)。

珠江口沉積物厚度較大,以富含有機質的陸源碎屑沉積物為主,尤其在泥質沉積層中以腐殖型為主的有機質豐度頗高,在生物降解作用下,有利於生物氣(沼氣)等生成,這類氣體無需經長距離運移,就可能被陸架水下河道沙體、三角洲沙體等類型的儲集層近源捕獲而聚集,亦可呈游離狀分散在區域層間,形成大范圍的含氣沉積物。

淺層剖面和單道地震記錄顯示,含氣沉積物層間反射雜亂,連續性較好的反射波突然中斷,同相軸時隱時現,或完全消失,或反射模糊,伴有空白帶,呈柱狀、囊狀、條帶狀或不規則狀(圖3),在不同水深,都發現了這種沉積層的含氣特徵。這是由於地層含氣量增加,使地震傳播速度降低,反射波能量快速衰減造成剖面上形成聲學空白帶,即淺層氣在剖面上表現為「反射模糊區」(馮志強等,1995)。在淺層氣大量溢出的地方常引起海底地形的凹凸不平,聲吶記錄上多為麻坑狀顯示。

淺層氣與古河道關系密切,古河道常出現異常地震反射,即聲波被吸收或嚴重屏蔽,產生反射空白帶、區,為含氣沉積物。古河道的沉積物、充填物,以陸源碎屑為主,含有比較豐富的有機質,河流的快速搬運堆積,將其迅速掩埋,隨著河流體系、岩相古地理條件的改變,有機質在一定熱變質或生物作用下,可能演化成甲烷、沼氣,這些氣體呈分散狀滲透在河道沉積物的層間,或者聚集在河流沙體中產生氣囊,成為含氣地層。

圖3 淺層剖面顯示的反射模糊區

Fig.3 Soil layer with gas

珠江口近岸共發現一處大的淺層氣區和多處小范圍的淺層氣區,淺層氣區總面積大約420km2,其中以伶仃洋西側海域淺層氣分布范圍最廣,淺層氣區位於伶仃洋水道西側,從東四門沿水道下行,至桂山島南側,但埋藏深度不甚清楚,含氣地層厚度不明。總體說來淺層氣分布主要沿珠江的八大門下行,在河流下切形成的入海古河道、分支河道、河漫灘等分布較廣,主要貯存於第四紀沉積物中,淤泥層為蓋層。

5.2 活動性斷層

在海洋工程上一般將其定義為晚更新世以來仍有活動的斷層。其形成原因是由於地殼活動和沉積作用引起地層的錯動,造成兩盤沉積物厚度不同。

斷層引起的地面錯動及其伴生的地面變形,往往會損害跨斷層修建或建於附近的建築物,同時斷層還會導致海底產生過大的差異沉降,對海洋工程危害巨大。

區內中部發現一條第四紀以來有過活動的淺正斷層(圖1),位於114°45′00″~114°50′00″E,22°25′30″~22°29′00″N之間,內伶仃島以北1.5km。呈北西向延伸,長7km,斷層距海底25m以內,基岩被切割,其上第四系部分錯移,斷距7~25m,從西北往東南斷距變大,傾角50°~80°,鑽探也揭示該斷層的存在。

根據鑽探和區域地質構造資料,NEE向五華-深圳斷裂帶潛入伶仃洋後,可分為九尾嶺斷裂和橫崗-羅湖斷裂,並切穿橋址基岩。

a.九尾嶺斷裂:該斷裂東起深圳橫崗,呈NEE斷續延伸,過蛇口,出赤灣,在內伶仃島西北處斜切橋軸線,直插珠海唐家灣,其走向為NE45°~60°,斷面傾向東南,傾角70°以上。

b.橫崗-羅湖斷裂:該斷裂東起橫崗,NEE延伸達羅湖,基本平行深圳灣的南岸,在香港爛角咀外斜切橋軸線,貫穿伶仃洋,過橫琴島北側,繼而西延,以及NW走向的龍頭山斷裂、白泥-沙灣斷裂、淇澳-桂山島斷裂切過橋址。

區內是珠江三角洲斷陷盆地區,多組斷裂在此交會,活動斷裂的交會地帶是發生強烈差異運動的場所,經常伴生地震,引發次生地質災害。

5.3 沙波

沙波是砂質海底在水動力作用下所形成的。當水動力條件改變時,特別是在風暴潮的作用下,沙波的形態和分布都會發生變化,並產生移動。當地震活動發生時,振動可能引起沙體液化。沙波的遷移、活動和改造,不但直接影響錨泊,而且對其上的工程設施會造成極大的危害。沙波的遷移對其移動前方的工程設施,亦有掩埋、沖擊、拖曳等嚴重威脅,因此對活動沙波的移動方向和速率的研究極為重要。

在物探剖面上,海底沙波表現為海底反射呈連續鋸齒起伏,強振幅,海底二次反射波較強,在淺層剖面上砂質結構的海底對其下形成反射屏蔽;通過對旁側聲吶圖像分析,表現為有規律的黑白深淺相間的反射。

區內發現有多處海底沙波,沙波主要沿槽溝分布。波高一般小於1m,波峰走向以NE向為主,與水流方向近正交。它們的存在指示海底泥沙運動較強,海底穩定性差,當台風或颶風發生引起風暴潮時,沙波的形態及分布均可能發生變化和位移。

5.4 不規則淺埋基岩

不規則淺埋基岩在物探剖面上主要表現為其界面反射多為圓錐狀或尖峰狀強反射,而其內部反射模糊,無層次,反射形態為隨機的高低起伏,部分可見繞射波。

對於工程建設,基岩是很好的承力層,但若基岩面起伏不平,高低差異較大,由於其與圍岩岩性的不均一,就會產生承載力的差異。

區內不規則淺埋基岩廣泛分布,不規則基岩面埋深為-14.4~-67.3m,起伏變化較大,東部大鏟島周圍,西南部淇澳島東面,內伶仃島北面,埋深較小,變化大,局部地方,出露海底成為暗礁。

5.5 埋藏古河道

在單道地震剖面上,埋藏古河道(圖1)的底界呈連續波狀起伏的強反射,內部的雜亂相為辮狀河道沉積。有的底界面反射波下凹,內部反射有些雜亂,為砂礫充填物;有些為弱反射,為泥質充填所形成。淺層剖面上可看到河道底界面下凹、連續強反射特徵,內部充填物結構清晰,還可見到側向加積、頂部加積、充填物的旋迴性及斜層理等特徵。埋藏古河道的內部沉積與其圍岩岩性有較大的差異,承載力明顯不均勻,對海洋工程設施有不可忽視的潛在性危害。

古河道的沉積物、充填物以粗碎屑砂礫石為主,孔隙度較大,層間水循環快,具有較強的滲透性,在地層中經長期的侵蝕、沖刷,上覆荷載下容易引起局部塌陷,破壞地層的原始結構,造成基底的不穩定。

古河道縱向切割深度不同,橫向沉積相變迅速,在近距離范圍以內存在完全不同的力學支撐,諸如河床沙體和河漫灘泥質沉積物,顯然具有不同的抗剪強度,軟的粘土沉積在不均勻壓實或受重力和地震力的作用下,極易產生蠕變,引起滑坡,導致地質災害。

古河道的沉積物、充填物,以陸源碎屑為主,含有比較豐富的有機質,河流的快速搬運堆積,將其迅速掩埋,在一定熱變質或生物作用下,可能演化成甲烷、沼氣,這些氣體呈分散狀滲透在河道沉積物的層間,或者聚集在河流沙體中產生氣囊,成為含淺層氣地層,形成地質災害。

區內埋藏古河道發育,層A、層B均有古河道存在。這兩層的河道有的自成體系,更多的是互相疊置長期發育,河床多次遷移,形成很大的河道沉積物體系,難於劃分出具體的河道,其規模及走向無法詳細描述。有的河道直接暴露於海底,往往與海底淺槽共存,說明水動力作用較強。這種河道會直接給工程帶來麻煩。

5.6 槽溝

槽溝是海底表層沉積物遭受侵蝕沖刷而成的。主要分布在兩側島嶼狹束,潮流或水流較急的區域,是海洋工程應當避讓或必須處理的不利條件。它在各種物探調查資料上表現為海底反射波的波形發生明顯扭曲,反射界面突然斷開或下陷,兩側對稱,與周圍地形差異較大。

珠江口內伶仃洋段沖刷槽溝的發育受控於地形,槽溝是較大型的沖刷槽,伶仃洋槽溝發育。槽溝人工開挖痕跡明顯,槽溝的高度和坡度變化較大,陡峭的沖刷槽形成陡坎可能伴生滑坡。島嶼附近易發育水下沖刷槽,水下沖刷槽多與不規則基岩相伴生。槽溝可以說是較大型的沖刷槽,槽溝可以形成航道,但對海上工程則具有明顯的制約作用。

5.7 水下淺灘

水下淺灘的形成是在近岸泥沙供應較為豐富,水動力條件較弱的環境下形成的,是一種水下堆積物。當水動力條件改變時,特別是在風暴潮的作用下,淺灘的形態和分布都會發生變化,並產生移動。淺灘的遷移、活動和改造,不但直接影響錨泊,而且對其上的海洋工程設施會造成極大的危害,並對其移動前方的工程空間,亦有掩埋、沖擊、拖曳等嚴重威脅。橋區內存在許多淺灘,與周圍地形高差1~3m。

6 討論

粵港澳跨海大橋海域具有獨特的自然條件以及復雜的海洋工程地質特徵。海底地形地貌呈三灘兩槽分布,地貌類型主要包括:槽溝、沙波、窪地和淺灘等;表層沉積土類型有流泥、淤泥、淤泥質土、淤泥混砂或砂混淤泥四類;海底以下為淤泥、粘土、淤泥質土、砂層和基岩;存在淺層氣、活動性斷層、沙波、地震活動、不規則淺埋基岩、埋藏古河道、沖刷槽溝和水下淺灘等潛在災害地質因素,這些地質災害是潛在的威脅;當然,這些潛在的地質災害並非一觸即發,在有斷層活動、地震或較大的災害性天氣影響下可能誘發。

橋址區厚層狀、流塑、高壓縮性淤泥質軟土層,具有低強度、高壓縮性、靈敏度較高特性,在震動作用下則可能會產生觸變現象,其工程性質極差,不利於工程築構;粉砂、細砂層存在地震液化問題;岩石殘積土、全-強風化岩遇水具崩解性。

基岩風化深槽的巨大差異,新鮮基岩的岩面埋深變化,不利於工程構築基礎的選型,不利於持力層的選擇,尤其對荷載較大的跨海大橋,從其持久耐用、安全牢靠,不得不到較深部基岩中去選擇持力層時,增加了基礎工程的難度。

伶仃洋面臨南海,是台風和熱帶風暴登陸點之一,台風和熱帶風暴也是區內最嚴重自然災害之一。特別是,極端的風荷載不利於高層建築或長距離、大跨度懸空構築。

對付地質災害主要以預防為主,首先查明各種地質災害的成因、分布和發育規律,並對一些具有較大潛在危險的地質災害進行必要的監測、預報以便防避,或制訂抑制災害形成和發育的有效措施,對於漸發性的地質災害則要加強災害成生規律的研究。

1)各種地質災害因素,如大型活動斷層等。由於無法控制這些地質災害因素,工程必須謹慎而行。

2)對於較小的、不具活動能力的限制性地質條件,可以採取措施予以清除,如用爆破的方式清除底部出露或淺埋基岩。

3)對一些規模小、處於能量積累過程中的地質災害因素,可以採取人工方法,誘使其提前發生,減小能量,增強穩定性。

4)對一些小規模的地質災害因素,在施工期較短的情況下可採用加固的方法,使工程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陳少平,孫家振,沈傳波,等.2004.杭州灣地區淺層氣成藏條件分析.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4(2):85~88

馮志強,馮文科,薛萬俊,等.1996.南海北部地質災害及海底工程地質條件評價.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5~123

葉銀燦,陳俊仁,潘國富,等.2003.海底淺層氣的成因、賦存特徵及其對工程的危害.東海海洋,21(1):27~36

Engineering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Bridge of Guangdong And Hong Kong And Macao

Ma Shengzhong1,2Chen Yanbiao1Chen Taihao1

(1.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2.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

Abstract:Based on geophysical prospectings,acoustic survey,core sampling and geotechnical test,the offshore of Hong Kong is found to has special natural conditions but complex topograph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sea floor features.There are many geological hazard factors such as seismic,landslide collapses,buried river channels,faults,sand wave,shallow gas and possible liquefaction of sand,which will bring potential dangers to this area.Especially at the edge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and slope of the study area,the deep slope may cause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dangerous factors.

Key Words:engineering geology geological hazard factors the bridge of Guangdong and Hong Kong and Macao

H. 中國地質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怎麼樣多少分

不知道樓主說的是武漢的還是北京的,反正呢,這個專業在兩個校區都不是很好。該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很菜
,在該校屬於2流專業。這個大學的分數線一般大於重本20分左右。給你個資料參考下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採納!
開設土木工程專業院校畢業生能力用人單位評價:
本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A+等級的學校有:
清華大學
浙江大學
同濟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重慶大學
湖南大學
東南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河海大學
本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A等級的學校有:
西安交通大學
山東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天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中南大學
東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福州大學
新疆大學
貴州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南昌大學
西南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鄭州大學
廣西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國礦業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華僑大學
河南大學
石家莊鐵道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石河子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河南理工大學
河南工業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沈陽建築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汕頭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
深圳大學
長安大學
蘭州交通大學
廣州大學
山東建築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
浙江科技學院
河北工程大學
重慶交通大學
蘇州科技學院
天津城市建設學院
長春工程學院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
廣西工學院
青島理工大學
河北建築工程學院
本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B+等級的學校有:
武漢大學
吉林大學
四川大學
中山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廈門大學
蘭州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暨南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燕山大學
內蒙古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海南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浙江工業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黑龍江大學
河北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成都理工大學
濟南大學
江蘇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北大學
湘潭大學
內蒙古科技大學
寧夏大學
上海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江南大學
揚州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河南科技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寧波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西安科技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
內蒙古農業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浙江理工大學
東北電力大學
中國民航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河北理工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青海大學
遼寧科技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南昌航空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西南石油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集美大學
西華大學
煙台大學
遼寧工業大學
平頂山工學院
長江大學
福建工程學院
四川理工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
南華大學
湖南工業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湖北工業大學
山東交通學院
桂林理工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大連海洋大學
西安工業大學
西安石油大學
陝西理工學院
江西理工大學
三峽大學
新疆農業大學
大連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南京工程學院
攀枝花學院
北方工業大學
大連民族學院
武漢工程大學
湖南理工學院
黑龍江科技學院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
寧波工程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
安徽工程科技學院
鹽城工學院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黑龍江工程學院
華北科技學院
黃石理工學院
魯東大學
長沙學院
寧波諾丁漢大學
襄樊學院
常州工學院
合肥學院
本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B
等級的學校有:
中國農業大學
延邊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雲南農業大學
貴州師范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哈爾濱商業大學
北華大學
溫州大學
西藏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沈陽農業大學
西北民族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
江西農業大學
大慶石油學院
東華理工大學
貴州民族學院
福建農林大學
甘肅農業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中原工學院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廈門理工學院
信陽師范學院
安陽師范學院
安陽工學院
黃淮學院
南陽理工學院
許昌學院
五邑大學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佳木斯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
東莞理工學院
天水師范學院
成都大學
嘉應學院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榆林學院
江蘇科技大學
延安大學
沈陽大學
湖南工程學院
石家莊經濟學院
西南林學院
常州大學
南通大學
昆明學院
青海民族大學
重慶科技學院
湖南工學院
浙江農林大學
武漢工業學院
井岡山大學
孝感學院
聊城大學
重慶三峽學院
塔里木大學
遼東學院
淮海工學院
皖西學院
淮陰工學院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湖南科技學院
西昌學院
青島農業大學
防災科技學院
湖南城市學院
邵陽學院
濰坊學院
白城師范學院
泰山學院
惠州學院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
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北京城市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茂名學院
唐山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實驗學院
福州大學至誠學院
天津大學仁愛學院
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
哈爾濱學院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本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C+等級的學校有:
南陽師范學院
商丘師范學院
莆田學院
隴東學院
三明學院
南昌工程學院
台州學院
嘉興學院
廊坊師范學院
黃山學院
金陵科技學院
洛陽理工學院
宜春學院
九江學院
新鄉學院
臨沂師范學院
山西大同大學
遼寧科技學院
西安思源學院
大慶石油學院華瑞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
江西藍天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德應用技術學院
湘潭大學興湘學院
麗水學院
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河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
湖南科技大學瀟湘學院
浙江樹人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
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
華北電力大學科技學院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新疆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新疆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銅陵學院
南昌理工學院
石家莊鐵道學院四方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
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
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
浙江海洋學院東海科學技術學院
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
燕山大學里仁學院
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學院
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
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
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
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城市建設學院
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呼倫貝爾學院
江蘇科技大學南徐學院
貴州大學明德學院
福州大學陽光學院
東南大學成賢學院
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
沈陽建築大學城市建設學院
河南大學民生學院
江南大學太湖學院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裝飾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城建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
蘇州科技學院天平學院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華清學院
黑龍江東方學院
三峽大學科技學院
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
西安工業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
本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C等級的學校有:
黃河科技學院
西安歐亞學院
西京學院
青島濱海學院
安徽新華學院
湖南工程學院應用技術學院
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
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
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順華能源學院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理工學院
河北大學工商學院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
河北農業大學現代科技學院
青島農業大學海都學院
青海大學昆侖學院
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
寧夏理工學院
河北工程大學科信學院
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三江學院
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
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
江蘇工業學院懷德學院
武漢工業學院工商學院
南通大學杏林學院
湖北工業大學商貿學院
江蘇大學京江學院
湖南文理學院芙蓉學院
浙江林學院天目學院
湖南理工學院南湖學院
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
湖南工業大學科技學院
溫州大學甌江學院
南華大學船山學院
本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D+等級的學校有:
沈陽大學科技工程學院
嘉興學院南湖學院
信陽師范學院華銳學院
廣東白雲學院
本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D等級的學校有:
孝感學院新技術學院

I. 地質工程專業本科主要專業課

我是成都理工大學地質工程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地質工程專業每個學校的側重點不太一樣,專業名稱叫法也不盡相同。從實力來講是中國地質大學和成都理工大學最強,兩個學校地質工程都是國家重點學科,地大那邊是岩土鑽掘工程方向最強,成都理工這邊是工程地質方向最強。成都理工這邊本科階段叫的是勘查技術與工程,下面分工程地質、岩土鑽掘工程和物探三個方向,前兩個方向在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後一個方向在地球物理學院。中國地大北京那邊地質工程沒武漢這邊強,北京那邊學的比較雜,以基坑處理方面為主,武漢這邊工程學院有個地質工程的實驗班,不過理工這邊今年開始在一本招生也要組建實驗班了。
先將成都理工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的專業介紹貼出來,供你參考。
成都理工這邊

勘查技術與工程(工程地質)(理科)
●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以力學、地質學理論為基礎,培養系統掌握工程地質方面的基本理論,具備工程地質勘察、設計和施工組織管理的基本技能,能從事工程地質勘察、地質災害防治、岩土工程設計與施工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為學生發展成為工程地質領域的高級技術和管理專家奠定基礎。
● 主要課程:地質學基礎、礦物岩石學、工程岩土學、土力學、岩體力學、構造地質學、工程地質勘察、地貌與第四紀地質學、工程地質分析原理、工程地質數值法、岩土錨固和支擋工程、基礎工程、地基處理與測試、岩土工程施工技術、工程地質新進展等。
●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可在國土、市政、建築、公路、鐵路、機場、水利、水電、礦山、港口、環保等領域從事工程地質勘察、岩土工程設計和施工等技術工作。
● 深造方向:學生畢業後可繼續攻讀本校或其他科研院所地質工程、岩土工程等相關專業的碩士、博士學位。
本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
●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勘查技術與工程(岩土鑽掘工程)(理科)
●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力學理論、機械設計為基礎,培養系統掌握岩土鑽掘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適應21世紀工程建設發展需要,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具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素質,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與健康個性相統一的,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鑽掘工程專門人才。學生在學習數理化、外語、計算機等專業公共課的基礎上,主要學習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鑽探工藝學、掘進工程、石油鑽探、岩土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培養具有資源勘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設計與施工的基本能力,以及相關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和開發的初步能力。
● 主要課程:岩土鑽掘工程學、岩土鑽進設備、鑽井液工藝原理、岩土工程施工技術、掘進工程、岩土工程設計、石油鑽探、特種鑽進技術等。
專業教學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校內外擁有多處教學實踐實訓基地及實驗室,實踐學分佔全部學分的近30%。其中,學生在校期間,每年安排校外實習一次。
●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可在資源開發(化石燃料開發、水力資源和水資源開發、固體礦產開發等):工程建設(道路、機場、橋隧、高層建築等)、地下礦產資源勘探、能源勘察、工程地質勘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岩土工程施工等單位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畢業生就業主要為中核、中建、中鐵建、中鐵工、中國水電等集團公司、中國地質科學院各研究所、公路設計院、各省地礦局及下屬地勘設計單位、油田等單位。
● 深造方向:勘查技術與工程(岩土鑽掘工程方向)的一級學科為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專業為國家重點學科地質工程(碩士階段)。因而勘查技術與工程(岩土鑽掘工程方向)學生可對口完成地質工程(碩士、博士)、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深造。
本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
●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勘查技術與工程(物探)(理科)
●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應用地球物理(含化探、遙感)方法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基本理論、一般方法和現代化技術,具有油氣藏、礦產資源勘查、工程勘察等設計與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及其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和開發的初步能力,在水電、鐵路、交通、建築、國土資源、環保和軍工等部門從事資源勘查與評價、環境保護、工程勘察與研究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 主要課程:地質學基礎、計算機語言程序設計、工程數學、場論、彈性波動力學、數字信號處理基礎、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測量學、電法勘探、重磁勘探、物探測井、計算方法、地震勘探資料處理及解釋、3S技術原理及應用、油氣勘查新方法、油氣物探軟體技術、工程與環境物探、工程地質、地球物理層析成像等。
●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後可在勘查設計、油氣勘探、環境保護、水利水電、航天、海洋、煤炭、能源、建築、交通、國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部門從事科研、教學、勘探及管理工作。
● 深造方向:學生畢業後可繼續在本校攻讀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應用地球物理、固體地球物理學、空間物理學碩士、博士學位,地質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在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從事研究工作。
本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
● 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中國地質大學

080106 地質工程試驗班
地質工程試驗班以國家級重點學科地質工程為依託,旨在培養培養地質工程專業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是我校地質工科基礎科學研究和創新人才培養基地之一,重點培養地質工程領域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學校對「試驗班」提供了優良的育人環境與新穎的人才培養模式,如「產學研、學研產」、本碩統籌、享有研究生同等標準的圖書閱覽等待遇。其課程體系包括自然科學、地球科學、人文科學三大部分,重視培養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和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實驗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於創新型、研究型,將有80%左右的畢業生進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攻讀碩士學位。試驗班實行末位淘汰、分流—補進的動態優秀人才培養機制,在全院范圍內擇優選拔補進。

080104 勘查技術與工程(註:岩土鑽掘工程)
本專業學生在學習數學、物理化學、外語、計算機知識的基礎上,主要學習基礎地質學、岩土鑽掘、應用地球物理等方面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資源勘查及工程勘察的設計、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勘查新技術、新方法研究和開發的初步能力。本專業可以在資源勘查、工程勘察和基礎工程方向上有所側重。
辦學特色:以地質工程國家級重點學科為依託,從機械電子、岩土鑽掘技術與工程地質等多方面給學生打下寬厚的基礎,注重實踐環節,使培養的學生具備研究和解決地質工程與石油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就業領域:地質勘察、油氣鑽井、交通、水利、能源等領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