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大學 » 廣東地質大學

廣東地質大學

發布時間: 2021-01-23 07:26:47

⑴ 廣東有那些好的地理專業大學

最好的當然是中山大學
師范類學校的地理學一般都不錯:比如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大學應該也不錯

地質大學出過什麼傑出人士或名人

楊遵儀教授(1908.10— ),男,廣東揭陽人,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1939年任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著名的古生物學家。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地學系,1939年獲美國耶魯大學理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地質學特別是地層學和古生物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執教於中山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地質學院。歷任中山大學地質系主任兼兩廣地質調查所所長,北京地質學院副總務長,專修科主任,水文系、石油系、地質測量及找礦系、地質系主任;中國古生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古生物學報》的編委,《地質學報》、《地層古生物論文集》的副主編和《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of China》 的主編;九三學社中央顧問;美洲地質學會終身榮譽會員,美國耶魯大學Sigmay Xi榮譽會員;國際地科聯地層委員會岡瓦納地層分會委員。

主編了《古生物學教程》、《古生物學》和《古生物地史學》教材。其中1980年與郝詒純教授合作再次主編的《古生物學教程》獲國家教委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與程裕淇、王鴻禎教授合著的《The Geology of China》由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外學者四人合編的《Permo——Triassic Events in the Eastern Tethys》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環太平洋事件及其全球對比》(英文)先後由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還著有《貴州中部中、上三疊統腕足類》;合著《南祁連山三疊系》(1983)、《華南二疊—三疊系界線地層及生物群》(1987)、《桃李滿天下》(1993)等9部專著和60餘篇論文。

80年代初與殷鴻福、張克信、吳順寶等合作研究《全球二疊-三疊系界限層型(GSSP)浙江省眉山剖面》去年被定為國際「金錘子」獲2001年國內科技十大新聞。

參加編著的《中國地層概論》獲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一等獎,主持的《南祁連山的三疊系》獲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二等獎,《華南二疊—三疊系界線地層及生物群》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991年起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獲第五屆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同年還獲得何梁何力科技進步獎。被錄入《中國科學家傳記大詞典》和《中國科技名人錄》。
王鴻禎教授(1916.11— ),男,山東蒼山人,中共黨員,1950年2月任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著名的地質學家和地質教育家。193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地質系,1947年獲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兼秘書長、北京地質學院副院長、武漢地質學院院長;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長,國際地科聯地質科學史委員會副主席、第六屆全國人民政協委員、第七、八屆全國人民政協常務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參議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地質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地質學會及中國古生物學會名譽理事、中國民主促進會顧問。

研究領域包括古生物學、地層學、古地理學、前寒武紀地質學、大地構造學和地質學史。在地層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建立了四射珊瑚的系統分類和演化階段,將沉積相與構造背景相結合,區別不同的古地理格局與古構造框架,主編出版了《中國古地理圖集》;提出了層序地層的分類級別體系及其與天文周期之間的可能聯系,出版了《中國層序地層研究》;在大地構造方面,提出了構造名詞體系和中國及全球的構造單元和構造階段的劃分,提出了以泛大陸為準的大陸聚散周期,進行了全球古大陸再造研究,提出了地球演化中可能曾發生階段性有限膨脹的設想,由此形成了全球構造活動論和歷史發展階段論相結合的地球史觀。地質學史方面,提出以學科史和學科思想史為主要研究方向,主編出版了《中國地質科學五十年》。發表論文180餘篇,出版專著、文集、圖集和教材20餘種。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進步獎(1994),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特別獎(1996)。
趙鵬大教授(1931.5— ),男,滿族,遼寧清源人,中共黨員,1980年任教授,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國際高等學校科學院院士(1995),地質勘探學家、數學地質學家。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1958年在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研究生畢業並獲副博士學位。長期從事礦產普查與勘探、數學地質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現任中國地質大學校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名譽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及地質勘探、礦業、石油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地質教育研究分會會長、礦產勘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數學地質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九屇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國際定量地層委員會表決委員,IAMG雜志《不可再生資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編委及IAMG雜志《計算機與地學》(Computers and Geosciences)通訊編委,《中國地質大 學學報——地球科學》主編。曾任國際地質數據委員會亞洲地區代表、國際數學地質協會專門委員。

⑶ 廣東文科生想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地理和地質勘探不復是一回事情制的,這個要分清楚,差別是很大的。地大現在新生在大一大二都是一起上基礎課,不分文理,大三選擇你喜歡的專業。而且中間你還可以選擇換專業,當然前提是你的成績足夠的好。
地大的招生線一般比重點高出10-15,建議你參見下地大歷年在廣東的招生線就可以估算出來,每年的出入不會很大的。但是你要去的地質勘探專業可以是地大的拳頭專業,全國第一,要進這個專業,分數可能要得高一些。即便你的分數不夠高,沒有關系,第一步先來地大,然後努力學習,通過成績可以選擇專業的,到時候直接選擇去你喜歡的專業。
在地大待了5年,情況基本都清楚。

⑷ 中國地質大學2015年廣東省錄取分數線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15年在全國各地錄取分數線統計如下表,其中廣東省文科最低分585分,理科最低分596分。

⑸ 我是廣東省的考生 想考地質大學的珠寶設計 它的色彩是考靜物還是風景素描和速寫都是考平時的還是考設計

設計素描一半是考美院的設計專業的 其他一般學校和美院的其他專業一般是頭像 色彩一般是默寫景物 比較簡單

⑹ 本人讀高三,在廣東,想讀地質學,可是好像廣東沒什麼地質學專業,中國地質大學好不好,學地質好不好,是

地質學是研究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內演變歷容史的知識體系。國內地質學排名第一的是南京大學,之後依次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西北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吉林大學、浙江大學。上哪個學校還要量力而行。另外地質學是很有趣的一門學科,要和你今後的就業聯系起來,如果是礦產能源方面還是很有發展前景和就業空間的。

⑺ 中國地質大學好不好

具體專業你沒說啊,像采礦地質之類的肯定就高一些,分數一般在本省一本線往上40--60左右吧

⑻ 中國地質大學在廣東好不好考

只要你的分數線過了它的錄取線,基本就可以過了。我當時就是在武漢讀大學,也去過地質大學,可以告訴你一般你分數夠了就能上。

⑼ 廣東有哪些主要是以地理為主的大學

廣東省沒有像中國地質大學那樣的以地理地質為主的大學。地理科學專業的話,廣東省內最好的大學是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

⑽ 廣東地質大學將來在什麼單位工作,工作類別。

現在哪裡還有工作分配的,地質隊,勘探工程隊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