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大學性
① 河北科技學院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哪個好
高校招生是按分數錄取的,我們必須科學評判自己的高考實力,合理而充分地用好分數。高考志願是考生對未來職業生涯的第一步規劃,這就需要我們去研究和選擇適合自己的高校和專業。因此,填報高考志願既要考慮「分數」因素,也要考慮「非分數」因素。我認為以下五個問題至關重要。
第一個問題:如何選擇大學
1.分類了解全國大學概況
北京大學孫東東教授將全國大學分為以下五種類別,對於幫助學生和家長在填報志願時從總體上把握和認識高校是很有實際意義的。
綜合性大學:以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廈門大學等為代表。這些大學歷史悠久、理工文醫學科門類齊全、文理滲透,文化底蘊較為深厚。
工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 :以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為代表。這些大學工科專業實力很強,但理科基礎和人文社會科學相對稍弱。
准綜合大學:如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這類大學以為各類工業、農林牧水產業、地礦、財經、政法、語言等行業培養專業人才為目的,主體專業實力很強,行業特點明顯,與行業有天然聯系,又都在逐漸向綜合性大學發展。
師范類院校:以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和陝西師范大學為代表。屬綜合類大學,其教學水平、科研實力往往超過同批次的准綜合大學。這類院校都陸續開設了非師范專業。
專業院校:如醫學、藝術、體育、軍事、警察等。這類院校專業性很強,培養目標明確。報考此類大學應充分考慮考生的天賦、特長和興趣。
上述五類大學,各自的發展歷程不同,辦學實力和特點各異,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也有差別。這都是填報志願時需要認真分析和考慮的,希望大家不要忽視。
②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通信工程的相關問題 (不是知識性地)
Q1 通訊工程難不?這個問題和專業沒有多大的關系,主要是你自己的興趣和努力程度。任何一個專業都有學習難度,不然就不是高等教育了。難不難學其實可以分解成兩個問題,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大學教育是普適教育,就專業知識而言得高分並不難,學透徹很難。因為理論知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看的見摸的著的很少,也沒有理解運用的機會,所以學透難。就專業技能而言,地大通訊工程專業的實驗條件很優厚,有很多動手的機會。專業技能的培養不是三兩天就能學習好的,如果以後想從事通訊類電子產品的研發,那建議你有空就多在實驗室呆著。任何一個專業要學好,要成為真正的專業人才,都需要汗水而不是簡單的智商。
Q2 就業情況有些波動,05年以前和好,06-09一般,10-現在有向好趨勢。這和市場的需求有關。如果有一堆西瓜,今年天氣熱,西瓜賣的好。天氣陰涼就賣的少了。但對於你個人只有賣出去了和每賣出去兩種可能。希望在大學期間早點給之際作出定位和規劃,多汲取點營養,又大又添的西瓜總是會先賣出去的。
Q3通訊工程的女生宿舍條件還行,其實宿舍的環境主要是人際關系,大家相處的形同姐妹,少一些不必要的猜忌和口角,住在哪都舒服。住宿費1200-1000.
Q4地大的特色?有很多吧,看你關注哪些。學風較為純朴,考試較為嚴格,早上要做早操,有師生交流大會(可以直接向校領導反映問題),過年不回去會有紅包和集體年夜飯,文體活動和社團活動較多,女生比較少,夜生活的地方相對較少,學生大體上較為節約簡朴,領導對學生生活和學習比較關心,大四畢業生會擺攤賣掉帶不走的各種雜物(男生書籍、女生衣服)。特色是比較出來的,大一有空可以到武漢其它高校多看看,說不定你就慢慢喜歡地大了。至於忌諱到不多,只要不違反校紀校規,一般也沒什麼,建議吃完飯最好自己收一下盤子,自習完了帶走自己的課本,不要在眾人面前過於親密(地大相對保守),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開放性物理實驗
應該能在最後的績點上加一個等級的吧,一般好像都做了2~3個的
④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哪些不錯的地標建築
當初是被地大的隧道吸引過來的!不過呆了快一年,也發現了越來越多超美的地方~
逸夫博物館
我國首個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的大學
地大學子持學生卡免費參觀喲,裡面很多化石、礦物、標本,超級美的石頭!我們在新生剛入學的時候,一起來參觀過這里,之後也有帶小夥伴們來這里參觀,真的算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啦
地大的好看的建築還遠不止這些呢~只有來了這里慢慢發現啦!
⑤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創新性學分每年都在什麼時候加
這個建議去問院里的教學秘書,他肯定知道,具體什麼時候加各院情況不大一樣啊。
⑥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怎麼樣
1952年7月14日,成立了北京地質學院籌備委員會,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主任李四光任籌委會主任。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夾道舉行了北京地質學院首屆開學典禮。學校決定每年的11月7日為北京地質學院的「校慶日」。12月24日,政務院任命紅軍老幹部劉型為北京地質學院首任院長,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地質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尹贊勛教授任副院長。
1954年後陸續遷入北京西北郊學院路新校址。1960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重點院校。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時間中,學校停止招生。1970年遷出北京,在湖北辦學。1975年遷址武漢,暫時更名為為武漢地質學院。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設立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原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2月,學校由國土資源部劃歸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學總部撤銷,武漢、北京兩地獨立辦學。2006年10月,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2010年4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0年9月,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2011年9月,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2017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⑦ 求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最近幾年線性代數C的考試卷子。
直接去地大西區三食堂下面的那個列印室買啊,他是專業賣這些東西的。貌似不貴,回5元吧!還有答,線代C期末考得挺簡單的。像我們班當年基本都考了90+。
至於復習嘛,就把書看一遍,把平時的練習作業也再看一遍,最後再做幾套題估計就能高分過了.
預祝你取得好成績哦! 求給財富⑧ 中國地質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築
作為地大16級研究生,我來說說這個問題。
其實地大有很多地標性建築,在你看來習以為常,然而你在別的學校卻會發現沒有,至於這其中是否隱藏著別的含義?那就要等你來學校親自去探索了!相信他們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首先就是地質工作者的石刻雕像,他們少部分你能夠在學校明顯的地方發現,但大部分都在隱藏的角落才能發現!身穿工作服,肩背地質包,腰跨羅盤,頭頂藍天,足登巉岩,眼光深邃,一屆又一屆的畢業生從他面前出發走向祖國各地,他是學校最具標志性的風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那裡已經站立了近30年。走進他,你會想要知道,他是誰?又經歷過怎樣的歷史變遷?而這個雕像的原型到底是誰呢?想要知道嗎?那就加入我們地大這個大家庭,自己探索獲得答案不是更加有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