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版地理八年級下冊第五章
1. 初中地理(商務星球版)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二課南北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異的成語「南()北()」有哪些
南橘北枳
2. 八年級下冊地理第五章亞洲的自然環境知識點
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
第一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1、地理區域根據不同的需要,可以劃專分為多種類型,如屬自然區域、經濟區域、行政區域等,同一地理區域可能同時兼有多重「身份」。(圖5.1 p2)
2、同一類型的區域可以劃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的區域,如我國的行政區域基本上劃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我國的溫度帶可分為熱帶、亞熱帶和溫帶,而溫帶有可進一步劃分為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活動p3)
3、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的差異,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圖5.4 p4)
4、通過第5頁活動,分析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與下列因素的聯系:(1)季風區和非季風區、高山氣候區;(2)氣溫和降水;(3)地形。
5、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劃分的主導因素是夏季風影響程度,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劃分的主導因素是氣溫和降水,青藏地區和其他地區劃分的主導因素是地形。
第二節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區別(圖5.9-5.13 p7-9,閱讀材料 p10)
3. 八年級下冊地理第五章知識框架圖
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
一、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⑴秦嶺淮河一線特殊地理意義:
①1月份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
②年降水量800㎜等降水量線;
③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
④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分界線;
⑤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分界線;
⑥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⑵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特殊地理意義:
①年降水量400㎜等降水量線;
②半乾旱地區與半濕潤地區分界線;
③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④西北地區與北方地區分界線;
⑤內流區域外流區分界線。
二、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氣候類型 溫帶季風氣候 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
植被類型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農作物 糧食作物 小麥 水稻
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
油料作物 花生、大豆 油菜
主要水果 蘋果 柑橘
三、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⒈乾旱的西北地區
位置:大興安嶺以西;
氣候:由風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
地面景觀:有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自東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
⒉高寒的青藏地區
地形特徵: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⒊以牧業為主的地區
西北地區 灌溉農業(冰雪融水) 內蒙古牧區 溫帶草原牧場 三河馬、三河牛
新疆牧區 山地牧場 新疆細毛羊
青藏地區 河谷農業
(海拔較低) 青海牧區 高寒
牧場 氂牛、
藏綿羊
西藏牧區
(一)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1、四大區域劃分: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地理特點。
2、界線:(1)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2)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秦嶺-淮河一線
(3)青藏地區: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
3、秦嶺 ——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①它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②大致相當於我國冬季0℃等溫線;③是我國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通過的地主;④是我國半濕潤地區和濕潤地區的分界線;⑤是我國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一)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北方地區:
1、位置范圍
以東渤海、黃海,以南秦嶺、淮河,以西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北,內蒙古高原以南
2、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判別:濕潤、半濕潤。
3農業
主要農產品糧食作物:小麥;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
經濟作物:棉花、穀子、大豆等;
植被和果樹:東北天然森林、溫帶水果;礦產資源:鐵;主要能源:煤炭、石油;
主要水果:蘋果、葡萄、梨、桃、杏、柿;
4、風俗習慣
人民主食:麵食(東北,華北:盛產小麥,以麵食為主;黃土高原:則以小米為主);
傳統民居特點:注意防寒保溫(東北,華北:土坯壘牆,磚瓦房(火炕);黃土高原:窯洞);
交通工具:傳統:騾馬作役蓄馬車;現代:鐵路、公路
運動項目:溜冰
5、生態環境及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6、主要城市
北京、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石家莊、太原、西安
南方地區:
1、位置范圍
以東 東海,以南 南海,以西 青藏高原,以北 秦嶺、淮河
2、氣候類型: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判別:最高氣溫28℃~30℃,最低0℃以上;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
3、農業發展及問題
主要農產品糧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經濟作物:棉花;
植被和果樹:亞熱帶、熱帶經濟作物和林果
主要水果:甘蔗;香蕉、荔枝、龍眼、菠蘿、柑橘、桂圓、椰子;
礦產資源:有色金屬;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豐富;
4、風俗習慣
人民主食:大米
傳統民居特點:注意通風散熱,以南北朝向為主,瓦房屋面較陡
交通工具:傳統:船舶;現代:船舶
運動項目:游泳、龍舟竟賽
5、生態環境及治理:紅壤和水土流失。
7、主要城市
上海
(二)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西北地區:
位置范圍
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內蒙古自治區,新疆,寧夏,甘肅北部1、地表景觀
⑴高原,盆地為主,風蝕作用顯著,多沙漠,戈壁;
⑵由東向西,植被變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全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
3、灌溉農業為主。
4、主要分布地區
① 內蒙古河套平原 ②寧夏平原 ③河西走廊 ④新疆綠洲
5、地下寶藏:煤,石油,稀土的儲量大。
6、西北地區人民的生活食:牛羊肉和乳製品。
住:用羊毛氈搭成的易於拆卸的氈房
行:馬、駱駝、小毛驢。
體育項目:舞蹈、摔跤、馬術。
青藏地區:
1、位置范圍
橫斷山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四川省西部(面積25%,人口不足1%藏族的主要居住區,青海省東部漢族人數較多。
主要河湖有:長江、黃河、支流湟水、雅魯藏布江、青海湖(多鹹水湖,乾旱,蒸發量大,冰雪補給,含鹽,冰川縱橫,猶如固體水庫)
2、自然環境特點:高寒
3、 高原農牧業: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主要農作物:青稞,小麥,豌豆。 主要牲畜:氂牛、藏綿羊、藏山羊
4豐富的能源與礦產資源:太陽能,地熱,柴達木盆地礦產
5、青藏地區人民的生活
食:青稞面作的糌粑,焦烤或煮熟的牛羊肉。
住:牧區一般居住在可以自由移動的、厚重的氂牛氈搭成的帳篷中;非牧區大多數在用石頭和土坯砌成的牆體厚實的房屋中。
行:氂牛
體育項目:舞蹈,馬術
6、保護三江源:長江,黃河,瀾滄江。
4. 練闖考八年級地理下第五章
八年級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
1、寫出下列區域的名稱
Ⅰ Ⅱ
Ⅲ Ⅳ
2、四大地理區域中,位於季風區的是: 和
,南京位於 ,北京位於 (填序號)。
3、界線A確定的主導因素: 。
4、界線B大致以 山脈--- 山脈---
山脈為界,確定的主導因素: 。
5、界線C大致以 山脈--- 河為界,確定的主導因素: ,此線也是我國1月 ℃等溫線和年降水量 mm等降水量線的分界線。
6、比較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差異: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1月平均氣溫(高於0℃/低於0℃)
年降水量(大於/小於800毫米)
主要地形區
河流流量(大/小)
典型植被類型
農耕制度 耕地類型
主要糧食作物
主要糖料作物
主要油料作物
作物熟制
傳統運輸方式
傳統民居特點
人們主食
傳統體育項目
7、西北地區最顯著的自然特徵是 ,地形以 和 為主。該地區的自然景觀自東向西依次 - - ;青藏地區最顯著的自然特徵是「 」,原因是 ,有「 」之稱,青藏地區具有豐富的 資源。
8、將下列字母按照因果順序填入方框中。
A、降水稀少,氣候乾旱 B、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
C、山脈對濕潤氣流的阻隔 D、深居內陸,距海遙遠
9、下圖是西北地區的自然景觀,按自東向西的順序將圖片的數字代號填入下列刮號中。
1 2 3
( ) ( ) ( )
10、將地區和牧場類型及主要畜種連接起來。
內蒙古自治區 高寒牧場 細毛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溫帶草原牧場 氂牛、藏綿羊
青藏地區 山地牧場 三河馬、三河牛
5. 八年級下地理各章知識要點及思維導圖
知識要點及思維導圖:
1、長城、明清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明十三陵等先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北京城中體現歷史文化傳統的四合院、胡同、牌樓等也令人流連忘返。
2、北京故宮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現為故宮博物院。
3、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4、南鑼鼓巷是我國唯一完整地保存著元大都里坊風貌的傳統民居區。
5、前門大街是老北京城最繁華的商業街,有許多中華老字型大小。
6、南方地區的位置:南方地區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面和南面分別瀕臨東海和南海。
7、地形特點:南方地區地形復雜多樣,東西差異明顯。西部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有交錯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積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8、南方地區的主要地形區有:四川盆地、雲貴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9、南方地區降水豐富,屬於濕潤的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是本區氣候的主要特徵。
10、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區。
11、南方地區盛產茶、竹、甘蔗、橡膠,以及柑橘、香蕉、菠蘿等熱帶、亞熱帶水果。
12、成為「魚米之鄉」的原因:這里以平原為主,是我國重要的稻米產區。這里河湖眾多,是我國重要的淡水魚產區。
13、長江三角洲地區位於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和東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
14、河流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河流為長江三角洲地區提供灌溉水源,有利於農業的發展。河流為長江三角洲地區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於其對外聯系③河流為長江三角洲地區提供工業用水,淡水產品。
15、我國最大的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地區。這里有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還有蘇州、揚州等眾多的歷史文化名城。南京的中華門是明朝初期都城的正南門,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堡。
16、上海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國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國最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城市。上海不僅對長江三角洲地區,而且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都有輻射帶動作用。
17、長江三角洲地區有許多著名的旅遊景點,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蘇州古典園林和杭州西湖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18、江蘇的周庄、同里,浙江的烏鎮、西塘等,傳統的戲曲文化、茶文化、絲綢文化和飲食文化等。
19、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是首都北京的符號,故宮、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號,「鳥巢」「水立方」是現代北京的符號。
20、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
21、北京的位置: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22、北京的城市職能: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
23、南方地區被稱為「紅土地」,四川盆地被稱為「紫色盆地」,雲貴高原是喀斯特地形形成。南方地區主要種植水稻,也種植小麥、棉花、油菜等。
6. 八年級下冊地理復習提綱(星球地圖出版社) 補充一下:第五章:我國的地理差異.............
第一課 四大地理區域
西北地區:氣候乾旱,沙漠廣布 青藏地區:高寒,日照強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西北地區與青藏地區分界線:昆侖山 西北地區與北方地區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
秦淮一線:1 一月零度等溫線 2 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分界線 3 八百毫米等降水量線
4 濕潤半濕潤分界線 5 亞熱帶暖溫帶分界線 6 南北方分界線
四大地理區域,主要是依據氣候和地形的差異,同時兼顧自然景觀和土地利用的不同來劃分的
學習區域地理地方:1綜合法 2比較法
第二課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面積 地形 氣候 土壤 河流
北方 百分之二十 平原為主 溫帶季風氣候 黃土地黑土地 較少
南方 百分之二十五 丘陵為主 亞熱帶季風氣候 紅壤,水稻土 較多,河湖密布
北方主要是落葉闊葉林、針葉林 南方主要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
農業:南方水田 北方旱地
工業 :北方:煤炭,石油 南方:有色金屬,水能
主要農作物:北方:玉米,大豆,高粱,小麥,棉花 南方:水稻,油菜,甘蔗
主要水果:北方:水稻,油菜,甘蔗 南方:柑橘,椰子,香蕉,荔枝,菠蘿
由於自然環境、生產和生活及民族分布等差異的影響,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我國南北方地區在傳統服飾、飲食習慣、居民風格、歌舞娛樂、民俗風情等方面也存在這明顯差異,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
第三課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西北地區:面積:百分之三十。人口:百分之四。范圍:大興安嶺—長城—祁連山—阿爾金山—昆侖山。 地形:高原盆地為主。氣候:溫帶大陸氣候 河流:內流河(塔里木河) 植被:自東向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民族:維吾爾族、回族、蒙古族、哈薩克族、漢族
坎兒井由豎井、暗渠及蓄水池等組成。豎井由於開掘和維護時出土和通風,暗渠由於輸水,蓄水池用於儲水。 解決西北地區乾旱缺水問題:南水北調、多修蓄水工程
世界屋脊:面積,百分之二十五 人口:百分之一,地形:高原為主,海拔四千米以上 氣候:高原山地為主 拉薩:日光城 河流:許多江河的發源地 民族:藏族 宗教;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