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測試

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章測試

發布時間: 2021-01-22 14:02:45

⑴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基礎訓練第一章測試題答案大全

如果練習冊本身不帶答案也沒辦法 另外現在似乎不是03年版了 每個學校訂買的練習冊也不同

⑵ 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單元思維導圖是什麼

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單元思維導圖:

⑶ 人教版七年級(上)第一章的地理試題

1、甲乙兩地實地距離為240千米,在六百萬分之一的地圖上,圖上的距離是:( )
A、 3cm B 、 8cm C 、 6cm D、 4cm
2、圖幅相同的四幅地圖,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 世界地圖 B、中國地圖 C、長沙市地圖 D、湖南省地圖
3、甲地的經緯度是東經20°,北緯35°,乙地的經緯度是東經35°,北緯25°,乙地位於甲地的:( )
A、西北 B、東北 C、西南 D、東南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緯度越高,緯線越長 B、經度數越大,經線越短
C、0°經線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D、0°緯線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5、A地的地理坐標是120°W,10°S,B地的地理坐標是120°W,15°S。A、B兩地與赤道距離正確的說法是( )
A.相等 B.A地距赤道近
C.B地距赤道近 D.A地距赤道遠
6、下列地點中,其位置符合東半球、北半球、低緯度三個條件的是( )
A.165°E,20°N B.21°W,5°N
C.15°W,25°S D.15°W,25°N
7、某地往西是西半球,往東是東半球,往北是高緯度,往南是中緯度,該地位於( )
A.160°W,23.5°S B.20°W,60°S
C.20°W,60°N D.160°E,30°N
8、關於經緯度的變化規律正確說法是( )
A.以0°經線為界,東經和西經的度數分別向西、向東愈來愈大
B.以180°經線為界,東經和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向西愈來愈大
C.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向南愈來愈大,到北極點和南極點時,緯度為180°
D.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向南愈來愈大,到北極點和南極點時,緯度為90°
讀右圖「世界地圖」,回答9—14題。
9、地球上海洋與陸地的面積比大約是( )
A.2:8 B.7:3 C.4:6 D.5:5
10、圖中位於北半球的地點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地點①所在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12、找出圖中經緯度為(南緯66.5º,東經60º)的地點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地點④位於( )
A、熱帶 東半球 B、北溫帶 西半球
C、熱帶 西半球 D、南溫帶 東半球
14、2004年12月26日,地點⑤所在海區地殼發生強烈地震引發巨大海嘯,該次地震是哪兩個板塊擠壓碰撞引起的( )
A、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 B、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
C、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 D、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
15、大陸漂移學說的提出者是( )
A、布魯納 B、魏格納 C、哥白尼 D、哥倫布
16、下列是由填海造陸引起的海陸變化的是( )
A、台灣海峽的形成 B、荷蘭圍海大壩的形成
C、青藏高原的形成 D、蘇伊士運河的形成
17、地殼板塊發生張裂運動時,地表會發生的現象是( )
①斷裂陷落 ②地表隆起 ③形成高大山脈 ④ 形成新的海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關於地球上大洲、大洋的一些敘述,正確的是( )
A.七大洲中,亞洲面積最大,歐洲面積最小
B.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積最大,它的面積近於其他三大洋面積的總和
C.四大洋是彼此相通的水體,七大洲是彼此不相連的陸地
D.赤道穿過的大洲自東向西依次有亞洲、歐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19、被北美洲、亞洲、歐洲圍繞的大洋是:( )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20、位置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的大洋是:( )
A印度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太平洋
21、大西洋溝通太平洋的捷徑是:( )
A蘇伊士運河B馬六甲海峽C台灣海峽D巴拿馬運河
22、下列大洲中,全部位置西半球的是:( )
A亞洲B非洲C歐洲D南美洲
23、關於世界各洲分界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麥哲倫海峽
B.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直布羅陀海峽、蘇伊士運河
C.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土耳其海峽
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
24、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那一天的節氣是:( )
A、冬至 B、春分 C、秋分 D、夏至
25、當66.5°N的地方出現極晝時,我國處於:(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二、綜合題(50分)
26.讀等高線地形圖,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稱:(7分)
(1)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
(2)在這幅圖中,最高點的海拔至少在_______米以上。
(3)圖中A處位於B處的___________方向。
(4)如果要從A、B兩處爬山,則選擇從_____處爬山要容易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
27、讀下圖,完成有關要求。(11分)
⑴A點的經度是____,緯度是____。
⑵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於西半球的是____地,位於東半球的是____地,有陽光直射的是____地,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____地。
⑶按照地球上五帶的劃分,①地屬於____帶,②地屬於___帶。
⑷ 判斷:③地在④地的____方向,②地在④地的___方向,①地在④地的___方向。
28.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

(l)A~D四個半球中,為東半球的是________,為西半球的是________,為南半球的是________,為北半球的是________。
(2)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________,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________,赤道與本初子午線的交點位於 半球。
(3)東西半球中,陸地面積大的是________,南北半球中,海洋面積大的是________。
(4)地球表面陸地與海洋的比例是________。 全部在東半球的大洋是 。
(5)北極地區與南極地區海陸分布有所不同,南極地區以________為主,最能反映出南極洲大陸輪廓圖像的是________,北極地區以________為主,
29、讀亞非歐分界線圖,完成下列內容(10分)
(1)將圖中字母表示的大洲名稱寫出:
A 、B 、C
(2)圖中數字表示的海域名稱是:
① ②
(3)寫出歐洲與亞洲的分界線名稱:
a 山b 河c 山
20°C
(4)寫出非洲與亞洲的分界線:d 運河。
(5)赤道和北極圈都穿過的大洲有
30.閱讀下段材料回答。 (8分)
珠穆朗瑪峰又長高了
美國科學家通過精密的衛星系統獲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度:8849.868米。科學家說珠穆朗瑪峰還在增高。
(1)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的最高峰,喜馬拉雅山與阿爾卑斯山同屬__ ______山系。
(2)喜馬拉雅山位於________(大洲),阿爾卑斯山位於________(大洲)。
(3)喜馬拉雅山位於__ ______板塊與_____ ___板塊的交接處。
(4)現在測定的8849.868米是珠穆朗瑪峰的________(海拔/相對)高度。
(5)我國科學工作者在喜馬拉雅山的岩石中,發現含有魚、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這說明該地區幾千萬年前是________,後受到強大的________力的作用,才形成今天雄偉高峻的山脈。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10 DCDDB DCDBC 11——20 BBCCB BDBDD 21——25 DDDDB
二、綜合題
26、(1)鞍部 山谷 陡崖 (2)400 (3) 西南(4)B,等高線稀疏,坡度和緩
27、(1)90ºE, 60ºN ⑵①,②、③、④, ④ (3)北寒帶 北溫帶 ⑷正北 西北 東北
28.(1)A C D B (2)赤道, 160°E 20°W ,A(3)東半球 南半球 (4)29:71 印度洋(5)陸地 D
海洋
29、(1)歐洲 亞洲 非洲(2)地中海 黑海(3)烏拉爾山 烏拉爾河 大高加索山(4)蘇伊士(5)亞洲
30.(1)阿爾卑斯—喜馬拉雅 (2)亞洲 歐洲 (3)亞歐 印度洋 (4)海拔 (5)海洋 擠壓(內力)
對不起啊
這是第一二章的
好好復習
祝考個好成績
望採納

⑷ 同步精練地理粵人民版七年級上冊試卷第一章測試與評價 答案

‍‍

問非所答

⑸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第一章第一節試卷加標准答案

地理試卷
命題教師:王秀芳
考生注意:試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兩部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答在試卷上一律無效。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鍾。
第Ⅰ卷 選擇題
一、選擇題(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
1、經過測算,地球的平均半徑為( )
A、6357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
2、地球上最長的一條緯線是( )
A北極圈B、北回歸線C、本初子午線、D、赤道
3、地球上的經線,正確敘述是( )
A、半徑不等的半圓 B、長度不等 C、半徑相等的圓 D、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4、下列地點中,位於「北半球」「中緯度」「西半球」的是( )
A、30°W, 40°N B、15°W, 40°N C、30°W ,29 °N D、170°W, 40°S
5、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是( )
A、季節變化 B 、晝夜交替 C 、太陽東升西落 D 、晝夜現象
6、建水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7、熱帶與北溫帶的分界線是( )
A 、赤道 B 、南回歸線 C 、南極圈 D 、北回歸線
8、地球上0°經線是( )
A、北極圈B、北回歸線C、本初子午線、D、赤道
9、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千米 B 、1:100000000
C、一千萬分之一 D、1:1000
10、在五帶中,既無太陽直射又無極晝極夜的是( )
A、熱帶 B 、北溫帶 C、北寒帶 D 、南寒帶
11、下列地圖屬於社會經濟地圖的是( )
A、水文圖 B、地形圖 C、人口圖 D、氣候圖
12、周圍高,中間低的地表形態是( )
A、平原 B、丘陵 C、山谷 D 、盆地
13、跨經度最多的大洲是( )
A、亞洲 B、北美洲 C 、大洋洲 D 、南極洲
14、四大洋中,面積最小的是(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15、星期天,我們要去昆明動物園看動物,不知如何乘車,應選擇( )
A、雲南政區圖 B 、昆明市交通圖 C、雲南地形圖 D 、昆明市
第Ⅱ卷非選擇題
一、選擇題(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題(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
1、地球表面積是 億平方千米。
2、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 ;坡緩的地方,等高線 。
3地圖的基本要素是 、 和 。
4、地球繞太陽不停的旋轉,這叫做地球的 ,地球公轉方向為 ,公轉一周的時間為 。
5、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 ,某個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叫 。
6、經線的形狀是 ,指示 方向;緯線的形狀是 指示,
方向。
7、夏至日的日期為 左右,太陽直射在 ,北半球晝夜長短狀況為 。
三、連線題(6分)
將地球上的五帶、氣候特徵和地理現象用直線連接起來。

熱帶 四季變化顯著 有太陽直射現象
南、北溫帶 終年炎熱 有極晝、極夜現象
南、北寒帶 終年寒冷 既無極晝、極夜也無太陽直射現象
四、讀圖題(30分)
1、讀「世界大洲和大陸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

七大洲為: 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F是 G是

四大洋為:① ② ③

2、用箭頭分別在下列各圖中標出地球的自轉方向,並填圖。

地球運動
繞什麼轉 運動方向
運動周期
地理現象
面對赤道 面對北極 面對南極
自轉

3讀經緯網圖回答。

(1) 寫出下列地點的經緯度。
A( 、 )

B( 、 )

C( 、 )

(2) A地位於東西半球的
半球,南北半球的 半球。

C地位於東西半球的 半球,
南北半球的 半球。
(3)A地位於B地的 方向。

五、簡答題(16分)
1、 經緯網有什麼用途?(4分)
答:



2、主要位於東半球的大洲有?(4分)
答:



3、寫出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5分)
答:



4、生活中哪些自然現象能夠說明地球是球形的?(3分)
答:



建水一中2006屆初一年級期中考試答案

一、選擇題(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D A A B D C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D D C B
二、填空題(共15空,每空1分,共18分)
1、 5.1 。
2、 密集 ; 稀疏 。
3、 比例尺 、 方向 和 圖例 。
4、 公轉 , 自西向東 , 一年 。
5、 海拔 , 相對高度 。
6、 半圓 , 南北 ; 圓圈 ,
東西 。
7、6月22日,北回歸線(23.5°N), 晝長夜短 。

三、連線題(6分)
將地球上的五帶、氣候特徵和地理現象用直線連接起來。

熱帶 四季變化顯著 有太陽直射現象
南、北溫帶 終年炎熱 有極晝、極夜現象
南、北寒帶 終年寒冷 既無極晝、極夜也無太陽直射現象
四、讀圖題(30分)
1
七大洲為: A是 亞洲 B是 南美洲 C是 大洋洲
D是 歐洲 E是 非洲 F是 南極洲
G是 北美洲
四大洋為:① 太平洋 ② 大西洋 ③ 印度洋
2

地球運動
繞什麼轉 運動方向
運動周期
地理現象
面對赤道 面對北極 面對南極

自轉
地軸
逆時針
逆時針
順時針 一天
24小時 晝夜交替
地方時
3讀經緯網圖回答。

(3) 寫出下列地點的經緯度。
A( 150°E 、 10°S )

B( 180° 、 0° )

C( 150°W 、 30°S )
(2) 東半球 , 南半球 。 西半球 , 南半球 。
(3) 西南 。

五、簡答題(16分)
1、
答: 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上某一地點的位置。因此,在軍事、航海、航空、通訊、氣象觀測等方面有廣泛的用途。
2
答: 主要位於東半球的大洲有: 亞洲、 歐洲、 非洲和大洋洲 。
3、
答: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
4、
答: (1)在海邊看到有帆船從遠方駛來,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
(2)月食時地球的影子。
(3) 登高望遠

⑹ 七年級上冊的地理第一章是什麼意思怎樣辨別經度和緯度

緯度——圍繞,圍繞地球一圈,是緯度.經度——經過兩級

⑺ 七年級上冊地理所有答案

地理七年級上半學期復習資料
第一章
1、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
天圓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盤 麥哲倫的環球旅行 衛星圖片
2、地球大小: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平均直徑:6371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
3、緯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呈圓形;長度不等,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成為一點。
赤道以北稱北緯,「N」表示;赤道以南稱南緯,「S」表示。
4、經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圓狀;長度都相等。
0度經線以西稱西經,「W」表示;0度經線以東稱東經,「E」表示。
5、地軸:地球自轉軸。
6、北極:地軸北段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7、南極:地軸南段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8、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9、東西半球分界:160度E 20度W
10、地球的自轉:方向:自西向東 周期:24小時
11、地球的公轉:方向:自西向東 周期:一年
12、地球公轉與季節的關系:
氣節 日期 北半球季節 太陽直射點位置 晝夜長短
春分 3月21日前後 北半球春季 赤道 全球晝夜等長
夏至 6月22日前後 北半球夏季 北回歸線 晝長夜短
秋分 9月23日前後 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晝夜等長
冬至 12月22日前後 北半球冬季 南回歸線 晝短夜長
13、與地球自轉和公轉相關的地理現象:
自轉 晝夜更替
地球運動 不同地方時間差
公轉 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變化
一年中晝夜長短變化 四季更替
14、五帶的劃分:北寒帶位於北緯66.5度,南寒帶位於南緯66.5度,這里陽光斜射得厲害,甚至有一段時間太陽總在地平線以下,產生了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北溫帶位於北緯66.5度與23.5度之間,南溫帶位於南緯66.5度與23.5度之間,這里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比熱帶少,比寒帶多,四季變化比較明顯;熱帶位於北緯23.5度與南緯23.5度之間,在很長的一段日子裡,這里正午的太陽總是照在頭頂上,氣候終年炎熱。
15、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16、等高線:把各個地點的海拔標注在地圖上,再把海拔相同的點連成線。
特點:1、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 2、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17、地圖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 2、方向 3、圖例
第二章
1、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南極洲
亞洲面積最大,為4400萬平方米;大洋州面積最小,為900萬平方米。
2、四大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北冰洋面積最小)
3、大洲的分布:
北半球 亞洲、非洲、北美洲、歐洲 跨南北半球 非洲、南美洲
南半球 南極洲、大洋州 東半球 亞洲、非洲、南極洲、歐洲、大洋州
西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
4、各大洲之間的分界線
北美洲與亞洲 白令海峽 南美洲與北美洲 巴拿馬運河
亞洲與非洲 蘇伊士運河 亞洲與歐洲 山脈、河流、海峽
歐洲與非洲 直布羅陀海峽 歐洲與北美洲 丹麥海峽
5、海峽: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6、半島:半島是綠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
7、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以及人類活動,如填海造陸。
5、六大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版塊、非洲板塊。
7、海陸分布特點: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8、紅海處於板塊的開展邊界,地中海處於板塊的碰撞擠壓邊界。
9、大西洋是由地殼板塊張裂運動造成的,喜馬拉雅山是由碰撞擠壓運動造成的。
10、跨洲國家: 埃及:非洲、亞洲 俄羅斯:歐洲、亞洲 土耳其:歐洲、亞洲
第三章
1、 天氣的特點:
①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的時間里的天氣狀況,它是經常變化的,有時候在幾分鍾之內,可以由陽光燦爛變為烏雲密布。
②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氣溫分布規律:
①赤道及其附近地區氣溫最高,由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②年平均氣溫高於20度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低於-10度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極圈之內。
③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氣溫降低約0.6度。
④南半球的等溫線較平直,北半球較彎曲,同緯度地區,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3、降水分布規律:
①赤道附近各地降水多,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②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③由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④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年降水量比大陸西岸多。
⑤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年降水量不沿海地區少。
4、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5、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1、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海洋上2月最高,大陸上8月最低。
2、 等溫線的特點: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3、 影響降水量多少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
4、 各個地方的氣候特點:
①赤道地區,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多雨,這種氣候叫做熱帶雨林氣候。
②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的氣候類型是熱帶沙漠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少雨。
③我國東部南方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5、 各類氣候主要分布地區:
①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非洲赤道地區,亞洲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亞馬遜流域。
②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印度半島。
③溫帶地區,大陸西岸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大陸中部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陸東岸是溫帶季風氣候。
6、 衛星雲圖:白色表示雲區,雲的顏色越白,表示雲層越厚;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
7、 氣候概念: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個地方的氣候具有一定的特徵。
第四章
1、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 聯合國工作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3、 人口稠密地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4、 人口稀疏地區:沙漠、雨林、高原、山區、高緯度地區。
5、 鄉村與城市的形態:
差別 交通 人口分布 建築 生產方式
鄉村 不發達 稀疏 分散、低層建築 農業產業
城市 便利 密集 樓房層次高、排列密集 非農生產
6、建築與環境地理的關系:
地區 環境 建築分布
東南亞 濕熱 雲南傣族、低緯度地區
北非 乾旱、炎熱、風沙大 西亞、黃土陝西高原、內陸
極地 嚴寒、大風 冰屋
註:還包括自然、社會、經濟條件。
各大洲的分界線:南美洲與北美洲:巴拿馬運河

南極洲與南美洲:德雷克海峽

北美洲與亞洲:白令海峽

歐洲與亞洲:烏拉爾山 烏拉爾河 大高加索山

歐洲與非洲:直布羅陀海峽 地中海

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紅海 曼德海峽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