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地理概念總結
Ⅰ 物理九年級上冊的概念,謝謝大家
這是北師大版的
一、溫度
1、 定義: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 單位:
① 國際單位制中採用熱力學溫度。
② 常用單位是攝氏度(℃) 規定: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沸水的溫度為100度,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攝氏度 某地氣溫-3℃讀做:零下3攝氏度或負3攝氏度
③ 換算關系T=t + 273K
3、 測量——溫度計(常用液體溫度計)
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進行工作。
分類及比較:
分類 實驗用溫度計 寒暑表 體溫計
用途 測物體溫度 測室溫 測體溫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 用液 體 水 銀煤油(紅) 酒精(紅) 水銀
特殊構造 玻璃泡上方有縮口
使用方法 使用時不能甩,測物體時不能離開物體讀數 使用前甩可離開人體讀數
常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觀察它的量程,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並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准確讀數。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後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態變化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及吸熱放熱情況: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義: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
晶體物質: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體物質: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
食鹽、明礬、奈、各種金屬
熔化圖象:
② 凝固 :
定義 :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 叫凝固。
凝固圖象:
2、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義: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
定義: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並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叫蒸發。
影響因素:⑴液體的溫度;⑵液體的表面積 ⑶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
作用:蒸發 吸 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製冷作用。
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沸 點: 液體沸騰時的溫度。
沸騰條件:⑴達到沸點。⑵繼續吸熱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② 液化:定義: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 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溫度;⑵ 壓縮體積。
3、升華和凝華:
①升華 定義: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吸 熱,易升華的物質有:碘、冰、乾冰、樟腦、鎢。
②凝華 定義: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放 熱
1 23下一頁
一、電流
1、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方向的規定: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3、獲得持續電流的條件:
電路中有電源 電路為通路
4、電流的三種效應。
(1) 、電流的熱效應。(2)、電流的磁效應。(3)、電流的化學效應。
5、單位:(1)、國際單位: A (2)、常用單位:mA 、μA
(3)、換算關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測量:
(1)、儀器:電流表,
(2)、方法:
① 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② 電流要從電流表的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否則指針反偏。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
④ 絕對不允許不經用電器直接把電流表連到電源兩極上,原因電流表相當於一根導線。
三、導體和絕緣體:
1、導體: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 鹼 鹽溶液
導電原因:導體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動的電荷
2、絕緣體:定義:不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導電的原因: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3、導體和絕緣體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一定條件下,絕緣體也可變為導體。
四、電路
1、 組成:
①電源②用電器 ③開關④導線
2、三種電路:
①通路:接通的電路。
②開路:斷開的電路。
③短路:電源兩端或用電器兩端直接用導線連接起來。
3、電路圖: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做電路圖。
4、連接方式:
串聯 並聯
定義 把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 把元件並列的連接起來的電路
特徵 電路中只有一條電流路徑,一處段開所有用電器都停止工作。 電路中的電流路徑至少有兩條,各支路中的元件獨立工作,互不影響。
開關
作用 控制整個電路 幹路中的開關控制整個電路。支路中的開關控制該支路。
電路圖
實例 裝飾小彩燈、開關和用電器 家庭中各用電器、各路燈
初三物理上冊知識點:第七章 《電功率》復習提綱
一、電功:
1、定義:電流通過某段電路所做的功叫電功。
2、實質:電流做功的過程,實際就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電能)的過程。
3、規定:電流在某段電路上所做的功,等於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電路中的電流和通電時間的乘積。
4、計算公式:W=UIt =Pt(適用於所有電路)
對於純電阻電路可推導出:W= I2Rt= U2t/R
5、單位:國際單位是焦耳(J)常用單位:度(kwh) 1度=1千瓦時=1 kwh=3.6×106J
6、測量電功:
⑴電能表:是測量用戶用電器在某一段時間內所做電功(某一段時間內消耗電能)的儀器。
⑵ 電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樣,分別表示:電電能表額定電壓220V;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5A;每消耗一度電電能表轉盤轉3000轉。
⑶讀數:電能表前後兩次讀數之差,就是這段時間內用電的度數。
二、電功率:
1、定義: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
2、物理意義: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燈泡的亮度取決於燈泡的實際功率大小。
3、電功率計算公式:P=UI=W/t(適用於所有電路)
對於純電阻電路可推導出:P= I2R= U2/R
4、單位:國際單位 瓦特(W) 常用單位:千瓦(kw)
5、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⑴ 額定電壓: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
額定功率: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P額=U額I額=U2額/R
⑵ 「1度」的規定:1kw的用電器工作1h消耗的電能。
P=W/ t 可使用兩套單位:「W、J、s」、「kw、 kwh、h」
6、測量:伏安法測燈泡的額定功率:①原理:P=UI ②電路圖:
三 電熱
1、實驗:目的:研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那些因素有關。
2、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
3、計算公式:Q=I2Rt (適用於所有電路)對於純電阻電路可推導出:Q =UIt= U2t/R=W=Pt
4、應用——電熱器
四 生活用電
(一)、家庭電路:
1、家庭電路的組成部分:低壓供電線(火線零線)、電能表、閘刀開關、保險絲、用電器、插座、燈座、開關。
2、家庭電路的連接:各種用電器是並聯接入電路的,插座與燈座是並聯的,控制各用電器工作的開關與電器是串聯的。
3、家庭電路的各部分:
⑴ 低壓供電線:
⑵ 電能表:
⑶ 閘刀(空氣開關):
⑷ 保險盒:
⑸ 插座:
⑹ 用電器(電燈)、開關:
(二)、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
原因:發生短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三)、安全用電:
安全用電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 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一、電壓
(一)、電壓的作用
1、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電壓使電路中的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了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電路中獲得持續電流的條件①電路中有電源(或電路兩端有電壓)②電路是連通的。
(二)、電壓的單位
1、國際單位: V 常用單位:kV mV 、μV
換算關系:1Kv=1000V 1V=1000 mV 1 mV=1000μV
2、記住一些電壓值: 一節干電池1.5V 一節蓄電池 2V 家庭電壓220V 安全電壓不高於36V
(三)、電壓測量:
1、儀器:電壓表 ,符號:
2、讀數時,看清接線柱上標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電壓值
3、使用規則:①電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從電壓表的「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否則指針會反偏。
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最大量程。
二、電阻
(一)定義及符號:
1、定義: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
2、符號:R。
(二)單位:
1、國際單位:歐姆。規定:如果導體兩端的電壓是1V,通過導體的電流是1A,這段導體的電阻是1Ω。
2、常用單位:千歐、兆歐。
3、換算:1MΩ=1000KΩ 1 KΩ=1000Ω
4、了解一些電阻值:手電筒的小燈泡,燈絲的電阻為幾歐到十幾歐。日常用的白熾燈,燈絲的電阻為幾百歐到幾千歐。實驗室用的銅線,電阻小於百分之幾歐。電流表的內阻為零點幾歐。電壓表的內阻為幾千歐左右。
(三)影響因素:
結論: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於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還與溫度有關。
(四)分類
1、定值電阻:電路符號: 。
2、可變電阻(變阻器):電路符號 。
⑴滑動變阻器:
構造:瓷筒、線圈、滑片、金屬棒、接線柱
結構示意圖:
變阻原理: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
作用:①通過改變電路中的電阻,逐漸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②保護電路
⑵電阻箱。
三、歐姆定律。
1、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結論: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歐姆定律的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3、數學表達式 I=U/R
四、伏安法測電阻
1、定義: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分別測出電路中某一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就可以根據歐姆定律算出這個導體的電阻,這種用電壓表電流表測電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電路圖: (右圖)
五、串聯電路的特點:
1、電流:文字:串聯電路中各處電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
2、電壓:文字: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電壓之和。
字母:U=U1+U2+U3+……Un
3、電阻:文字: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於各部分電路電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
六、並聯電路的特點:
1、電流:文字:並聯電路中總電流等於各支路中電流之和。
字母: I=I1+I2+I3+……In
2、電壓:文字:並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都相等。
字母:U=U1=U2=U3=……Un
3、電阻:文字:並聯電路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支路電阻倒數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
初三物理上冊知識點: 第八章 《電與磁》復習提綱
一、磁現象:
1、磁性:磁鐵能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吸鐵性)
2、磁體: 定義:具有磁性的物質
分類:永磁體分為 天然磁體、人造磁體
3、磁極:定義: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磁體兩端最強中間最弱)
種類:水平面自由轉動的磁體,指南的磁極叫南極(S),指北的磁極叫北極(N)
作用規律: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4、磁化: ① 定義: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
②鋼和軟鐵的磁化:軟鐵被磁化後,磁性容易消失,稱為軟磁材料。鋼被磁化後,磁性能長期保持,稱為硬磁性材料。
二、磁場:
1、定義:磁體周圍存在著的物質,它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殊物質。
2、基本性質:磁場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力的作用。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而發生的。
3、方向規定:在磁場中的某一點,小磁針北極靜止時所指的方向(小磁針北極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該點磁場的方向。
4、磁感應線:
①定義:在磁場中畫一些有方向的曲線。任何一點的曲線方向都跟放在該點的磁針北極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體周圍的磁感線都是從磁體的北極出來,回到磁體的南極。
5、磁極受力:在磁場中的某點,北極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該點的磁場方向一致,南極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該點的磁場方向相反。
6、分類:
Ι、地磁場:
① 定義:在地球周圍的空間里存在的磁場,磁針指南北是因為受到地磁場的作用。
② 磁極:地磁場的北極在地理的南極附近,地磁場的南極在地理的北極附近。
③ 磁偏角:首先由我國宋代的沈括發現。
Ⅱ、電流的磁場:
① 奧斯特實驗:通電導線的周圍存在磁場,稱為電流的磁效應。該現象在1820年被丹麥的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該現象說明:通電導線的周圍存在磁場,且磁場與電流的方向有關。
② 通電螺線管的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和條形磁鐵的磁場一樣。其兩端的極性跟電流方向有關,電流方向與磁極間的關系可由安培定則來判斷。
③應用:電磁鐵
三、電磁感應:
1、學史: 英 國物理學家 法拉第 發現。
2、感應電流:
導體中感應電流的方向,跟 運動方向和 磁場方向 有關。
4、應用——交流發電機
5、交流電和直流電:
四、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1、通電導體在磁場里受力的方向,跟 電流方向 和 磁場方向 有關。
2、應用——直流電動機
初三物理上冊知識點: 第十章《多彩的物質世界》復習提綱
一、宇宙和微觀世界
1、宇宙由物質組成:
2、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3、固態、液態、氣態的微觀模型:
4、原子結構
5、納米科學技術
Ⅱ 初三《地理》會考復習提綱及知識點、重點、考點
第一章 中國的主要產業
§1.1 農業——讓「土地奉獻」的產業:
我國農業的發展(重點):我國農業生產條件日益改善。農田灌溉面積已佔到農田總面積的40%,農田防護林建設有了很大發展。但是,農業的生態環境條件還比較差,基礎設施仍較薄弱。我國農業生產的地區分布趨於合理。
主要糧食作物的分布: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成都平原。主要經濟作物的分布:有纖維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飲料作物、葯用作物等。
農產品出口基地:我國沿海的山東半島、太湖平原、閩南、珠江三角洲等地,近年來,這些地區的農產品出口不斷增加,成為我國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基地。
畜牧業分布:我國的四大牧區分別為: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青海牧區、西藏牧區,這里的許多地方水草肥美,氣候適宜,具有悠久的畜牧業生產歷史。
我國東部、南部農耕區的畜牧業,以畜禽飼養為主。
§1.2 工業——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我國工業的發展:我國煤炭、鋼鐵、棉布、電視機、電冰箱等產量居世界首位。
能源工業分布:能源供應不足與浪費並存,必須貫徹開發與節約並舉的方針。
煤炭是我國第一大能源,占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總量的70%以上。石油是我國第二大能源,在我國能與生產和消費總量中僅次於煤炭。水力是我國的重要能源資源。
鋼鐵工業分布:我國豐富的鐵礦資源和焦煤資源。為發展鋼鐵工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機械工業分布:機械工業是我國主要製造工業部門之一。 紡織工業分布:
§1.3 高技術產業
高技術產業的發展;中國進入了世界十大高技術出口國之列。從產業結構上看,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格局呈現出多元化趨勢。高技術製造業持續高速增長。高技術農業蓬勃興起。中國的行動電話用戶數現已躍居世界第一位。
高技術產業的分布:形成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等高技術產業帶。
§1.4 交通運輸業
交通運輸業的作用:交通運輸業是指利用各種運輸工具。
交通方式:計程車、地鐵、城市軌道交通、纜車、公共汽車。
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我國東部地區地勢相對平緩,有利於發展鐵路運輸。
公路運輸:短途運輸的主要方式。 國道編號(八年級下冊第22頁)
鐵路運輸:鐵路運輸速度較快,運載量較大,運價減低,可以把旅客或貨物送到全國鐵路網中的各個車站,是一種適宜於長距離運送客、貨的現代化運輸方式
海洋運輸:運費最低。我國海洋運輸航線分沿航線和遠洋航線兩大部分。
北方沿海航線以大連和上海為中心;南方沿海航線以廣州和香港中心。
管道運輸:管道是適宜於運輸液體和氣體等物資的一種現代化運輸方式。它的優點是運量大、運費低、損耗小、安全可靠、連續性強、管理方便。
航空運輸:航空運輸具有其他運輸方式不可比擬的優點:速度快、舒適、安全。
第二章 沿海萬里行
§2.1 「祖國心臟」——北京(精學)位置:北京市位於太行山、燕山和華北平原的結合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科研、教育、對外交往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化大都市。文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人口: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北京的環境問題***
§2.2 「華北門戶」——天津市:位於北京市的東南,是首都的門戶。
§2.3 「燕趙沃野」——河北省:懷抱北京、天津兩市。它的中南部屬於華北平原。
§2.4 「遼海重地」——遼寧省:位於我國東北南部,南抱渤海,東瀕黃海,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遼中南地區,是全國四大工業基地之一。
§2.5 「齊魯大地」——山東省。簡稱「魯」,又稱「齊魯」。對蝦、扇貝、鮑魚等海珍品的產量和出口量皆居全國第一位。城市:「泉城」濟南:全市「七十二名泉」中,以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等久負盛名。「黃海明珠」青島:又稱「東方瑞士」。旅遊景點:牡丹之鄉;大明湖;三孔;水泊梁山;青島海濱;嶗山;蓬萊閣;長島自然保護區;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天盡頭等。
§2.6 「富饒水鄉」——江蘇省:位於我國東部,長江穿過省境南部注入東海。
§2.7 「東方明珠」——上海市:地處長江三角洲前言、我國大陸南北海岸線的重點,除西南部有少量的地哀求另外,全境地形坦盪,平均海拔高度只有4米左右。
§2.8 「錢塘江畔」——浙江省: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北部為水網密布的杭嘉湖平原,西南和南部為丘陵、山地。浙江省海岸線曲折,全國島嶼最多的省區。
§2.9 「東南僑鄉」——福建省: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
§2.10 「祖國寶島」——台灣省(精學)概述:台灣省位於我國東南海域,主體是台灣島。此外,還有周圍的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蘭嶼、綠島等。種族以漢族為主,主要少數民族為高山族。釣魚島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而不是日本領土台灣省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領土,中國現在出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國家分裂法》來制止「台獨」行為。地形:台灣島是我國第一大島,南北長394千米,東西最大寬度144千米,面積35808平方千米。島內約1/3為平原,2/3為山地。玉山是台灣最高的山;濁水溪是台灣最長的河。氣候與自然資源:台灣省大部分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區屬於熱帶氣候。台灣省平均氣溫為22℃。台灣森林覆蓋率為55%。礦產資源主要為煤、金、銅、石油、硫磺等。經濟:主要城市:
台灣省的台北市是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台灣最大的城市。高雄是台灣第二大城市也是最大港口。台南市台灣省最早的城市。
§2.11 「嶺南熱土」——廣東省
§2.12 「繁華都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精學)地理位置:香港地處南海之濱,珠江口東側,北與廣東省深圳市相連。地勢地形:香港境內多低山丘陵。香港島面積80平方千米。平原僅佔香港土地總面積的1/6。國際經濟貿易中心:香港是著名的自由港,對外貿易一向是香港的主導產業。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現有銀行180餘家,已形成比較完整的金融市場體系。發達的交通運輸:香港是亞太地區重要的交通運輸中心,有許多航線通往世界各地。香港與內地的聯系相當便利,有京九與廣深鐵路和內地相連。境內有多條高速公路、跨海大橋和海地隧道,日常交通非常便利。旅遊、信息和教育:香港是享譽全球的國際性會議和展覽中心。
§2.13 「海上花園」——澳門特別行政區(精學)位於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由澳門半島、氹子島和路環島組成。回歸:1999年12月20日。經濟:澳門的主要經濟支柱有博彩、旅遊、工業、建築業等。代表建築:大三巴牌坊
§2.14 「錦綉壯鄉」——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河流眾多,水力資源豐富。
§2.15 「天涯海角」——海南省:海南是我國第二大島,是我國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以高溫多雨為主要特徵。
第三章 路疆萬里行(泛學)
§3.1 「雪原林海」——吉林省:位於我國東北地區的中部,東與朝鮮、俄羅斯交界。從地形來看,東南部是著名的長白山地,西北部是連闊的松遼平原。
§3.2 「北國糧倉」——黑龍江:南與吉林省山水相連,其地表結構成山環水繞、平原居中的特點。
§3.3 「草原氈鄉」——內蒙古自治區:東部邊緣的大興安嶺山地,降水較多,森林茂盛。中部的多數地方水草豐茂。
§3.4 「天山南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晝夜氣溫相差達,地形為「三山夾兩盆」,三山指: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兩盆指:准格爾盆地;塔里木盆地。
§3.5 「雪域高原」——西藏自治區:分布在青藏高原。首府拉薩稱為「日光城」。
§3.6 「彩雲南國」——雲南省:位於我國的西南邊疆。這里地形復雜,地勢高低懸殊,氣候的垂直差異尤為顯著。
第四章 黃河萬里行(泛學)
§4.1 「江河之源」——青海省:是我國兩條大河的發源地。這里有我國最大的湖泊、最大的鹹水湖—青海湖。
§4.2 「絲路咽喉」——甘肅省:南依青藏高原,北連內蒙古高原,東部是起伏較大的黃土高原,西部烏鞘嶺以西、祁連山與龍首山、合黎山之間為著名的河西走廊。
§4.3 「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賀蘭山縱觀西北,六盤山綿延南部。這里以伊斯蘭教。
§4.4 「古樸秦川」——陝西省:南部是高聳險峻的秦嶺山脈和寬窄不一的漢江谷地,而中部,則是被稱為「關中」的渭河平原。
§4.5 「烏金之鄉」——山西省:位於華北平原西側、黃河中游以東的黃土高原上,因地處太行上以西而得名。這里最著名的礦產就是「烏金」煤礦。
§4.6 「中原之州」——河南省:地處中原,號稱「天下之中」。黃河注入渤海。
第五章 長江萬里行(泛學)
§5.1 「天府之國」——四川省:人口眾多。
§5.2 「西南山城」——重慶市:主城區是一座古老的山城。
§5.3 「壯美高原」——貴州省:地處雲南高原東部,氣候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陰雨天多,四季不甚分明。
§5.4 「九省通衢」——湖北省:因地處洞庭湖以北而得名。
§5.5 「芙蓉國度」——湖南省:因地處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省三面環山,湘、資、沅、澧四水匯聚於洞庭湖。
§5.6 「物華天寶」——江西省:位於長江中下游平原。省境東、南、西三面環山,呈向北開口的盆狀地形。
§5.7 「江淮之濱」——安徽省:位於我國東部,地處長江下游,淮河自西向東穿越省境北部。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
基本國情: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人口眾多的國家。我國人口總數約佔世界總人口的21%。自然資源豐富,許多自然資源總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資源卻比較少。我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區域差異:地區差異顯著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之一。我國東瀕太平洋,是一個重要的海洋國家。我國陸地疆界漫長,有14個鄰國接壤。
中國走向世界:2000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第6位,進出口貿易額居世界第8位,外匯儲備居世界第2位。其中谷類、肉類、棉花、水果、鋼鐵、煤炭、水泥、電視機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課外學習:世界之最
1.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2.世界最大的州——亞洲3.世界最小的洲——大洋洲4.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5.世界最小的洋——北冰洋6.世界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7.世界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8.世界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9.世界最多居民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10.世界使用語言人數最多——漢語11.世界使用語言最為廣泛——英語12.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基督教13.世界上最炎熱的大洲——非洲14.世界上最冷的大洲——南極洲15.世界降水最多的地方——乞拉朋齊16.世界熱帶草原分布最大的洲——非洲17.世界熱帶季風氣候最大的洲——亞洲南亞18.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19.世界上溫帶海洋性氣候最大的洲——歐洲20.世界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21.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俄羅斯22.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23.世界上最大的組織——聯合國
24.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25.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26.世界陸地最低點——死海27.世界國家最多的州——非洲28.世界最長的裂谷帶——東非大裂谷29.世界最長的河——非洲尼羅河30.世界最濕潤的大洲——南美洲31.世界火山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32.世界上牛最多的國家——印度33.世界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34.世界石油儲存最多——西亞35.世界地震最多的國家——日本36.世界長絨棉出口最多國家——埃及37.世界唯一地跨兩大洲和東西半球的國家——俄羅斯38.世界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39.世界淡水最多的湖泊——貝加爾湖40.世界接待外國遊客最多的國家——法國41.世界唯一跨三個熱量帶的國家——美國42.世界最發達的國家——美國43.世界輸出工農業最多的國家——美國44.世界流域面積最大的河——亞馬遜河45.世界河口平均流量最快的河——亞馬遜河46.世界唯一一個擁有一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47.世界最大的獨塊岩體——艾爾斯巨石48.世界羊最多的國家——澳大利亞49.世界含黃土最多的高原——黃土高原50.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中國之最
1.中國省級單位鄰鄰國最多——新疆2.中國最大的省級單位——新疆3.中國跨緯度最廣的省級單位——內蒙古4.中國最大的島——台灣島5.中國最大的沙島——崇明島6.中國東部最高的山——台灣玉山7. 中國最長的河——長江8.中國含黃土最多的河——黃河9.中國含黃土最多的高原——黃土高原10.中國最大的湖——青海湖11.中國最大的鹹水湖——青海湖12.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
13.中國煤炭含量最多的省——山西省14.中國海岸線最長的省級單位——山東省
15.中國最冷的省級單位——黑龍江16.中國最大的海——南海17.中國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18.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19.中國最大的市——重慶市20.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重慶市21.中國最年輕的省級行政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22.中國沿海最高峰——嶗山23.中國長絨棉最多的省級單位——新疆24.中國民族最多的省級單位——雲南省25.中國最大的牧區——新疆26.中國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27.中國人口密度最多的省級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
28.中國少數民族人數最多的族——壯族29.中國雨極——火燒寮30.中國最廣的氣候災害——乾旱31.中國最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
Ⅲ 九年級地理復習資料
http://www.isud.com.cn/soft/sort044/sort069/down-10843.html
九年級地理模考試卷(一)
姓名: 班級: 學號: 成績:
一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 地球的平均半徑是( )
A 6378千米 B 6371千米 C 6357千米 D 6375千米
2. 通過精確測量發現,地球是一個( )
A 正圓球 B 紡錘形球體
C梨形球體 D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3. 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
A 0°--180° B 20°E--160°W C 20°W--160°E D 赤道
4. 世界氣溫分布的規律是( )
A 從極地向低偉度地區遞減 B 從沿海向內陸遞減
C 從低偉度地區向高偉度地區遞減 D 從內陸向沿海遞減
5. 地球自轉產生了( )
A 四季的變化 B 晝夜更替
C 太陽正午高度的變化 D 晝夜長短的變化
6. 我國絕大部分領土位於( )
A 熱帶 B 北溫帶 C 南溫帶 D 北寒帶
7. 「北京時間」是指( )
A 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時 B 北京所在地的東八區的區時
C北京所在地的東九區的區時 D 北京地區單獨使用的時間
8. 關於我國地形的正確敘述是( )......
Ⅳ 九年級地理提綱
http://wenku..com/view/9985b705cc1755270722087f.html 直接去網路文庫,不就好回了答
Ⅳ 地理九年級上復習提綱(人教版)
當我們深入到《春》的藝術境界中時,我們會為那美麗的春光所陶醉,會為那洋溢的詩情所感染,會為那盎然的生機所激勵。春,會在我們的心靈中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
《春》所描繪的景物充盈著躍動的活力與生命的靈氣。「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當人在觀照外物的時候,他的情感就會投射到外物中去,使外物也好像有了人的感情。美學家朱光潛先生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宇宙的人情化」,他說:「移情的現象可以稱之為『宇宙的人情化』,因為有移情作用,然後本來只有物理的東西可具人情,本來無生氣的東西可有生氣。」你看,在朱自清先生的筆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太陽的臉也紅起來了;「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作者用心靈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其中,通過比喻、擬人等藝術手法,使景物變得鮮活生動,形象逼真。朱自清先生曾經說過:「『逼真』等於俗語所說的『活脫』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而且活像是真的。」可以說,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達到了這樣的藝術境界。
《春》描寫細膩,富於情致。盼春,是文章的開端。作者寫道:「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連用兩個「盼望著」,可見期待春天來臨的心情是多麼殷切。東風來了,報告了春天的消息,你聽,那春天的腳步聲近了。短短的十幾個字,就將作者殷切而又喜悅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作者細致地觀察了初春的山、水和太陽。「山朗潤起來了」,寫積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綠,顯得格外清爽和滋潤。「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將太陽擬人化,既表現了春天太陽的溫暖,抓住了春陽的特徵,更表現了春天太陽的內在神韻。寫初春的山、水和太陽,是從大處落筆,勾勒出一個總的輪廓,為下文細致的描繪張本。在下面的文字中,作者就從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裡的人們等幾個方面來描繪春天的景象。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鑽」字用得何等傳神;「嫩嫩的,綠綠的」,「草軟綿綿的」,又是何等簡潔而富有質感地寫出了初春草的特點。
春天裡的花更美。那花兒開得多麼熱烈:「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那花兒的色彩多麼美麗:「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那花兒的味道多麼怡人:「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還有野花呢,「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古木陰中系短蓬,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當春天的陽光照臨大地,楊柳吐出了新綠,微風輕拂,吹到人們的臉上,是那樣溫暖柔和,已經感覺不到一絲的寒意了。作者以「吹面不寒楊柳風」引起對春風的描寫,接著擷取了一個生活化的令人倍感親切的比喻「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寫盡了春風的氣韻神情。然後,作者又以極細膩的筆觸,寫春風的味道:「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最後是寫春風中的樂音——鳥兒的宛轉的曲子和牛背上牧童的短笛。「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作者通過細膩的感受,運用生動的筆墨,將難以狀寫的春風寫得神韻透徹。
作者寫春雨,先寫春雨的特點:「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然後寫雨中的景緻,描繪出一幅寧靜優美的水墨春雨圖。
春景如此,春天裡的人們是怎樣的呢?春天來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寫出「蟄伏」了一冬的人們迎來風和日暖的喜悅。人們充滿了希望,因為「『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的最後,作者用三個比喻總寫春天。春天是新的,春天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是美的,是活潑生動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是健壯有力的:「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從剛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文章描寫的順序也耐人尋味,寫出了不同時段的不同景象。
《春》的結構嚴謹精美,作者先總寫春天,繼而又分幾個方面細描細繪,最後又總寫,以收束全文,畫龍點睛。文章以「腳步近了」始,以「領著我們上前去」終,起於擬人,結於擬人,其構思布局、修辭潤色,頗具匠心。至於語言的秀雅清新、朴實雋永,則更能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極正而且醇厚」的情致。
賞析2 春的贊歌 讀朱自清的散文《春》 (吳周文)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朱自清以他的新詩踏上了文學道路,後又努力從事散文創作,為建立嶄新的白話散文作出過很大貢獻,成為現代文學史上獨樹一幟的散文作家。郁達夫在《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引》中說過:「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滿貯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春》,就是這樣滿貯詩意的一個名篇。
這篇散文以詩的筆調,描繪了花卉爭榮、生機勃勃的春天的圖畫,贊美、抒唱春的創造力和帶給人們以無限希望,從而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勞作、奮然向前。這篇作品可以說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是一曲春的贊歌。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這個起筆,抒寫了盼春的熱切心情,為全文定下了活潑、輕快的抒情旋律和詩的氛圍。接著,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徵,粗略地勾勒了春天的輪廓畫:「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由於抓住春天的特徵來點染,給這幅輪廓畫抹上了一種迷離的色彩,創造了一個動人的意境,引起讀者對春的熱烈嚮往:春天,該是怎樣的美妙啊!
然後,作者從容不迫地「推」出五幅「特寫」,細致描寫春天的動人景象。先寫草,「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突出草的「嫩綠」,描寫春天綠草如茵的情景。次寫花,「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突出花的「爭相鬥妍」,畫出春天百花盛開的繁榮景象。第三幅畫寫春風,著力刻畫春風的「溫馨」「鳴唱」,描繪出春風送暖的勝境。第四幅畫面寫春雨,渲染春雨「輕柔」「濕潤」,畫出夜雨和郊外的美麗畫面。最後,畫出了一幅迎春圖: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這里筆墨不多,但寫出「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迎春的一片歡樂景象。人們像趕趟兒似的都出來了,舒活筋骨,抖擻精神,在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幾幅風景畫交相輝映的綺麗春色中,「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充滿了無限的活力和希望。如果說前四幅畫是側重寫自然界的「春」(其中也有穿插寫人的活動的),那麼第五幅畫是集中筆墨寫人勤春早的「春」。
最後,作者禁不住對春天引吭高歌了: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這個結尾奇崛,頗俏。作者在完美地製作了春天的畫卷之後,縱情地對春天予以贊美,進一步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創造力和無限美好的希望。三個形象化的比喻,漸次排比,氣勢迭起,戛然有力地歸結全文。
《春》在藝術表現上具有鮮明的特色。
一是詩情與畫意的結合,和諧地創造情景交融的境界。作者對春天深沉贊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地「直說」,而是通過含情的畫筆,描繪春天的各種風景畫來抒寫的,賦予各種景物以鮮明的感情色彩。如對花的描寫,既繪形繪色地描繪了各種果樹的花,又這樣描繪盛開的野花:「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作者賞花的欣喜之情,傾注在字里行間,一切「景語」都是「情語」。由於感情的傾注,這些小野花兒都彷彿變成了富於感情的活靈靈的小動物了,內在的詩情與外在的景物和諧地交融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畫面的境界也因之抹上了一層濃郁的抒情色調。
二是結構嚴密,層次井然中見跌宕變化。作品根據揭示主題和抒情的需要,一共製作了五幅畫面。畫面之間連接自然、緊湊,並以前四幅畫面作為第五幅畫面的鋪墊、烘托,從而開拓意境,揭示題旨。在揭題後,最後奇峰突起。文章層次清楚,脈絡分明,而又有變化。
三是語言朴實、雋永。朱自清善於提煉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口語。他的散文語言具有清新朴實的特點。如寫草「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如寫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這些短句淺語都是從口語中來。從達意說,平易好懂,從修辭說,經過作者的藝術加工之後,節奏明快,不平淡,有濃厚的抒情味。作者還善於運用奇妙的比喻,增強語言的情味。如寫春風拂面,說「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如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等,這些比喻新穎、貼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現力,蘊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實清新中有雋永的意味。
《春》,沒有作者創作初期詩文的那種淡淡的哀怨的色調,而是鮮明地表現出格調的新鮮和情緒的歡快,是一篇有風格演變痕跡的散文。本文大致寫於1928年到1937年期間。這個時期,正是作者彷徨苦悶而埋頭於古典文學研究的階段,因此,對於春天只能作田園牧歌式的抒唱,不可能在作品中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精神。至於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廣大人民群眾心靈深處的「春天」」,當時作者也就無從揭示與歌唱了。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幼年在私塾讀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學,1916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2月寫的《睡罷,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詩處女作。他是五四愛國運動的參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響走上文學道路。
1 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在江蘇、浙江一帶教中學,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創辦《詩》月刊,是新詩誕生時期最早的詩刊。他是早期文學研究會會員。1923年發表的長詩《毀滅》,這時還寫過《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優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華大學任教,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創作則以散文為主。1927年寫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燴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學英國,漫遊歐洲,回國後寫成《歐游雜記》。1932年9月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隨校南遷至昆明,任西南聯大教授,講授《宋詩》、《文辭研究》等課程。這一時期曾寫過散文《語義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
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辭世。
著作書目:
《雪朝》(詩集)1922,商務
《蹤跡》(詩與散文)1924,亞東圖書館
《背影》(散文集)1928,開明
《歐游雜記》(散文集)1934,開明
《你我》(散文集)1936,商務
《倫敦雜記》(散文集)1943,開明
《國文教學》(論文集)1945,開明
《經典常談》(論文集)1946,文光
《詩言志辨》(詩論) 1947,開明
《新詩雜話》(詩論)1947,作家書屋
《標准與尺度》(雜文集)1948,文光
《語文拾零》(論文集)1948,名山書屋
《論雅俗共賞》(雜文集)1948,觀察社
《朱自清文集》(1—4卷)1953,開明
《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上下冊)1981,古籍
《朱自清序跋書評集》(論文集)1983,三聯
《朱自清散文選集》1986,百花
《朱自清全集》(1-3卷)1988,江蘇教育(未出齊) ----
在1937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新編初中國文課本》第四冊中,即選錄了《春》這篇散文。這大約是目前所見到的本文最早的出處。朱自清1928年曾在《那裡走》一文中表示自己要走一條逃避現實的道路,在那一時期前後的其他作品中,也確是反映了這種消極思想傾向。但《春》這篇文章的基調是積極進取的。所以,估計這篇作品的寫作時間,是在1930年到1937年之間。
Ⅵ 九年級(初三)上冊物理總結
初 三 物 理 知 識 點 1、 如果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它具有能量,但具有能量的物體不一定正在做功。 2、 動能和勢能統稱機械能,或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勢能有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3、 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物體運動的速度,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靜止的物體動能為零,勻速運動的物體(不論勻速上升,勻速下降,勻速前進,勻速後退,只要是勻速)動能不變,加速運動的物體動能增大,減速運動的物體動能減小,物體是否具有動能的標志是:它是否運動。 4、 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被舉高度,水平地面上的物體重力勢能為零。位置升高的物體(不論勻速升高,還是加速升高,或減速升高,只要是升高)重力勢能在增大,位置降底的物體(不論勻速升高,還是加速升高,或減速升高,只要是降底)重力勢能在減小,高度不變的物體重力勢能不變。物體具有重力勢能的標志:相對水平地面,物體是否被舉高。 5、 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影響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是彈性形變的大小(對同一個彈性體而言),對同一彈簧或同一橡皮來講(在一定彈性范圍內)形變越大,彈性勢能越大。物體是否具有彈性勢能的標志:是否發生彈性形變。 6、 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沿橢圓軌道非勻速運行,當衛星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行時(相當於上升運動)動能減小(速度減小)勢能增大(距地球中心的高度增加),這一過程衛星的動能轉化為勢能,當衛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行時(相當於下落運動)動能增大(速度增大)勢能減小(距地球中心的高度減小)這一過程中衛星的勢能轉化為動能。在近地點上,衛星運行速度最大,動能最大,距地球最近,勢能最小。在遠地點上,衛星運行速度最小,動能最小,距地球最遠,勢能最大。 7、 分析下列事例中能的轉化: 1水平面靜止的物體: 動能 重力勢能 機械能 。 2加速升空的火箭或氣球: 動能 重力勢能 機械能 。 3下坡時剎車的汽車: 動能 重力勢能 機械能 。 4勻速上升的電梯: 動能 重力勢能 機械能 。 5勻速下落的跳傘運動員: 動能 重力勢能 機械能 。 6水平地面上剎車的汽車: 動能 重力勢能 機械能 。 7出站的列車: 動能 重力勢能 機械能 。 8光滑斜面上滾下的鋼球: 動能 重力勢能 機械能 。 9不計阻力時上拋的石塊: 動能 重力勢能 機械能 。 8、 當物體中空中自由運動時,若物體上升,則把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若物體下降,則把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若在轉化的過程中無阻力,則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當物體在外力作用下運動時,若物體勻速上升,則動能不變,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這時,不時動能轉化為勢能,而是外力對物體做功,使物體機械能增加,若物體勻速下降,則動能不變,勢能減小,減小的勢能沒有轉化為動能,而是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 9、 皮球彈跳過程可分為四個過程:上升過程(皮球從高處下落到剛好要著地)是把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皮球剛要著地的瞬間動能最大);壓縮過程(皮球與地面間發生相互作用,到皮球形變最大)是把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當皮球形變最大時,彈性勢能最大);恢復原狀過程(皮球恢復原來形狀到剛要離開地面)是把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在剛要離開地面的瞬間,它的速度最大,動能最大);上升過程(從離開地面到上升至最高處)是把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然後又要下落,重復以上過程。 10、 自然界中可供人類利用的機械能源有水能和風能,大型水電站通過修築攔河壩來提高水位,從而增大水的重力勢能,以便在發電時把更多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11、 分子動理論的內容包括: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2組成物質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的運動3分子之間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2、 分子的直徑是用10-10m來量度的(或百億分之幾米)分子用肉眼無法直接看到。 13、 不同物質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擴散現象主要說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的運動,其此還說明分子之間存在著間距(間隙),擴散現象可以發生在氣體之間、液體之間、固體之間,擴散現象之所以能發生,主要原因是分子無規則的運動,能說明無規則運動的事例有:1氣體很容易被壓縮(另一原因是分子間作用力很小)2水和酒精相混合總體積減小。3裝有油的鋼筒在高壓下外壁滲出了油 14、 物體難以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存在著斥力,物體難以被拉長是因為分子間存在引力,氣體分子可以到處漂移,是因為氣體分子間距離很大,分子引力非常小,往往可以忽略不計。 15、 1當分子間實際距離大於平衡間距時,分子引力大於分子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2當分子間實際距離小於平衡間距時,分子引力小於分子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 3當分子間實際距離等於平衡間距時,分子引力等於分子斥力,合力為零。 4當分子間實際距離為平衡間距10倍時,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近似為零,分子力可忽略不計。 5當分子間距離增大時(r> r0),分子引力和斥力都減小,但斥力減小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現為引力. 6當分子間距離減小時(r<r0)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但斥力增大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現為斥力 16、 由於分子無規則運動,使分子具有分子動能,由於分子間相互作用力使分子具有分子勢能. 17、 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物體的內能.物體的內能跟物體的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物體內能越大. 18、 溫度跟物體內部分子無規則 運動的(速度)劇烈程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分子運動速度越大)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無規則運動叫熱運動,內能常叫熱能,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 19、 機械能與整個物體的機械運動情況有關,內能與物體內部分子的熱運動及分子間相互作用情況有關,機械能是動能與勢能之和,內能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 20、 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會增大,物體對外做功,本身內能會減小,能量的單位是焦耳. 21、 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功和熱量都可以量度物體內能改變,利用內能的兩種方法是:利用內能來加熱和利用內能來做功,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但實質不同,做功是能的轉化過程,熱傳遞是能的轉移過程。注意: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不一定增加(如把一物體舉高是做的功使機械能增加) 22、 物體間存在溫度差時,將會發生熱傳遞,熱傳遞過程中能量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當物體間溫度相同時,熱傳遞將停止,在無熱損失的情況下,高溫物體放出的熱量等於低溫物體吸收的熱量既Q放=Q吸,在有熱損失的情況下,高溫物體放出熱量部分被吸收而另一部分被損耗,所以Q放=Q吸+Q損 23、 做功與內能的關系: 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會增大,也可能不變,因為對物體所做的功不一定都增加為物體的內能,還可能增加為物體其它形式的能:如把物體舉高,對物體所做的功增加為物體的機械能,而不是增加為內能.故以下說法是錯誤的 1做功一定能改變物體的內能.2做功只能使物體內能增加. 24、 熱傳遞與物體內能的改變:物體吸熱後內能會增大,物體放熱後內能會減小. 25、 溫度與內能:1對一個固定的物體來講,溫度越高,內能增大,溫度降低,內能減小2不同物體的內能不能僅僅由溫度的高低來決定它的大小3當物體溫度不變時,物體內能可能不變,也可能改變,如:1對0℃的冰加熱時,其溫度在冰未熔化之前保持不變,但它的內能在增大(因為冰吸收的熱量沒有增加為分子動能,而是增加為分子勢能)2當0℃的水結冰時,對外放出熱量,水的內能減小,但其溫度且保持不變4內能改變時,物體的內能可能改變,可能不變(如上1,2) 26、 內陸地區的溫差比沿海地區的溫差大,是因為水的比熱容比干泥土的大,用水做取曖劑和冷卻劑是因為水的比熱容比其它液體的大。 28、能量守恆定律的內容是: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常見能的轉化有:電熱器(電爐,電烙鐵,電熨斗)通電時把電能轉化為內能。 電動機通電是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燃料燃燒是把化學能轉化為內能。植物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 干電池(蓄電池)供電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摩擦生熱是把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氣體膨脹做功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29、1Kg的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熱值的單位是J/Kg 計算公式為Q放=m q 其中m表示燃料的質量,單位選擇Kg , q表示熱值。燃料的熱值是由燃料本身決定的。它與燃料的質量,體積,是否完全燃燒等因素無關。 30、利用內能的兩種方式是利用內能來加熱和利用內能來做功 31、重要實驗:給封閉在試管內的水加熱,當水沸騰時水蒸氣將木塞沖開,酒精燃燒時把化學能轉化為內能,水蒸氣將木塞沖開,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32、內燃機工作時有兩個沖程有能的轉化,壓縮沖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做功沖程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33、兩鉛塊緊壓後吊上重物未能拉開說明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物體難以被壓縮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著斥力;物體難以被拉伸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氣體分子可以到處漂移是因為分子間的作用力很小;水和酒精混合後總體積減小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隙 34、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內能跟物體的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大,但內能增大時物體的溫度不一定升高(如冰熔化),同理內能減小時物體的溫度不一定降低(如水結冰)。 35、溫度與物體內部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 36、熱傳遞時能量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切記:不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傳向內能大的物體傳向內能小的物體,兩物體間發生熱傳遞的條件是具有不同的溫度,兩物體接觸後不發生熱傳遞是因為它們具有相同的溫度。 37、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0C所吸收的熱量叫這種物質的比熱容,水的比熱容是4.2×103 J/(Kg.0C),它表示質量為1Kg的水溫度升高10C所吸收的熱量是4.2×103 J,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它與物質的質量,溫度的高低,吸熱或放熱的多少無關。Q=C m(t - t0)表明物體吸的熱跟物體的比熱容,質量,溫度的改變有關。 初三物理第二部分知識點 1、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絲綢和玻璃棒摩擦時,玻璃棒失去電子帶正電荷,絲綢得電子帶負電荷,(絲綢)帶負電的物體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束縛能力比(玻璃棒)帶正電的物體的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束縛能力強,毛皮和橡膠棒摩擦時,毛皮失去電子帶正電,橡膠棒得到等量電子帶負電荷。 2、任何一個物體內部都有大量的正電荷(原子核中的質子)和負電荷(核外電子),當一個物體內部正確同電荷數量相等時,物體呈中性;不帶電當物體內部正電荷數量大於負電荷數量時(常常是此物體失去電子)物體帶正電;當物體中負電荷數量大於正電荷數量時(常常是此物體得到電子)物體負電荷,一般情況下物體中移動的電荷是負電荷(即自由電子)特別是固體物質導電(或帶電)時都是如此,正電荷不移動;但酸、鹼、鹽的水溶液(或氣體導電)時正負離子沿相反方向同時移動。 3、電荷的多少叫電量,符號是Q ,電量的單位是「庫侖」,符號是「C」。 4、原先中性的兩物體,因摩擦帶電時,將會帶上等量異種電荷,兩物體因接觸帶電時,將會帶上同種電荷,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接觸帶電時,將帶等量同種電荷,放在一起的等量異種電荷完全抵消的現象叫中和。 5、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帶電體可以吸引輕小物體,一物體靠近另一物體時互相吸引,則這兩物體可能都帶電,且為異種電荷(因為異種電荷互相吸引),還有可能一物體帶電,而另一物體不帶電是輕小物體(因為帶電體可以吸引輕小物體)。物體由於帶電互相排斥時,一定帶同種電荷(因為同種電荷互相排斥)。 6、絲綢和玻璃棒摩擦後,絲綢帶負電(因為它得到了電子)玻璃棒帶正電(因為它失去了電子)摩擦過程中電子從玻璃棒上轉移到絲綢上。 7、毛皮和橡膠棒摩擦後,帶正電是毛皮,因為它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弱,所以它的電子在摩擦過程中,被原子核束縛電子本領強的橡膠棒吸引過去了,所以橡膠棒因多餘電子而帶等量的負電荷。 8、固體物質摩擦帶電時,發生移動的電荷都是負電荷,也就是自由電子,正電荷不動 9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方向,金屬導電時發生移動的電荷是自由電子,它移動的方向跟電流方向相反,導體導電靠自由電荷,酸、鹼、鹽的水溶液導電靠正負離子 10、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常見的導體有金屬、石墨、大地、人體、以及酸、鹼、鹽的水溶液,導體容易導電是因為導體中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 11、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常見的絕緣體有陶瓷、橡膠、玻璃、塑料、油等,絕緣體不容易導電是因為絕緣體中幾乎沒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 12、用導線把電源兩極直接連起來,電路中電流很大,這種情況叫短路。短路可能把電源燒壞,是絕對不允許的。 13、電流等於1S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積的電荷量,它的計算公式是I=Q/t 其中電荷量Q的單位應選擇庫侖,時間t的單位應選擇秒,這時電流I的單位是安培,也就是1A=1C/1S 表示如果在1S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積的電荷量是1C 導體中電流就是1A。 14、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使自由電荷發生定向移動,一節干電池的電壓是1.5V對人體來講安全電壓是不高於36V,家庭電路電壓是220V,每個鉛蓄電池電壓是2V. 15、在串聯電路中,電流路徑只有一條,各用電器相互影響,電流到處相等,兩端電壓等於各部分兩端電壓之和,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於各串聯電阻之和。 16、在並聯電路中,電流路徑至少有兩條,各支路上的用電器互不影響,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幹路上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的和,並聯電路總電阻的倒數等於所並電阻倒數之和。 17、在串聯電路中,除電流處處相等以外,其餘各物理量之間均成正比即:(在相同時間內) R1:R2=U1:U2=P1:P2=W1:W2=Q1:Q2 18、在並聯電路中,除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以外,電阻和其它物理量之間均成反比(在相同時間內), R1:R2=I2:I1=P2:P1=W2:W1=Q2:Q1 除電阻和電壓以外,其它物理量之間又成正比I1:I2=P1:P2=W1:W2=Q1:Q2 19、電流表和用電器相並聯,則該用電器相當於被短接,無電流而不工作,若電壓表被串聯在電路中,則電路中的用電器將不工作,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示數近似等於電源電壓,電流表在電路中相當於導線,電壓表在電路中相當於開路。 20、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若接反了,則指針將向無刻度一側發生偏轉。 21、在未知電路中電流、電壓大小的情況下,應採用大量程進行測量,但能用小量程時不能用大量程,因為小量程測量讀數准確,誤差較小。 22、在物理學中,電阻用來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導體電阻的大小是由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及溫度共同決定的,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外形完全相同的錳銅線和鎳鉻合金線,錳銅線的電阻較小,絕大多數的導體溫度升高,電阻增大。如果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是1V,通過的電流是1A則這段導體的電阻是1歐。 23、滑動變阻器上的電阻線是由電阻率較大的合金線製成,滑動變阻器之所以能改變電路中的電阻是因為當滑片移動時它在不斷的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滑動變阻器上標有電阻值和電流值,如「20歐 1A」,則它表示該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值是20歐,允許經過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流是1安培。滑動變阻器一般應串聯在電路中,在接入電路時金屬桿上選一接線柱,線圈兩端選一接線柱。 24、電阻箱的讀數方法:各旋盤對應的指示點的示數乘以面板上標記的倍數,然後加在一起,就是接入電路的阻值。課本中五個旋盤電阻箱可得到0~9999.9歐之間的任意阻值。 25、電阻R1>R2,若把它們串聯在電路中,則它們兩端的電壓U1 U2,通過它們的電流I1 I2;若把它們並聯在電路中,它們兩端的電壓U1 U2,通過它們的電流I1 I2, 26、歐姆定律的內容是: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注意:在敘述該定律時,「導體中的電流」必須放在前面。 27、在常溫下用伏安法測小燈泡的電阻若測得值為R1,在小燈泡正常發光時測它的電阻若測得值為R2,發現R2 的阻值大約是R1 的10倍,這是因為燈絲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在電壓一定的情況下,在開燈瞬間經過燈絲的電流是燈炮正常發光時電流的10倍。故燈絲燒斷往往在開燈或關燈的瞬間。 28、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是R=U/I ;需要的器材有電源、開關、電流表、電壓表、待測電阻、滑動變阻器、及若干導線;實驗電路圖如右,在實驗時需測量的兩個物理量是待測電阻兩端電壓和通過待測電阻的電流;在連接實物圖時開關應斷開,滑片應放在阻值最大位置上(圖中的b端);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是改變電路中電流,以便多次測量,得到多組對應的電流、電壓值,求出多個待測電阻值,再求平均值以減小實驗誤差。 29、電阻相串聯相當於增加了導體的長度,使總電阻大於任何一個所串電阻,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於各串聯電阻之和。電阻相並聯相當於增大了導體的橫截面積,使總電阻小於任何一個所並電阻,並聯電路的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長工電阻的倒數之和 30、在家庭電路中每多開一盞燈,電路總電阻將減小,幹路總電流將增大,電路中的總功率將增大。 31、電流在某段電路上所做的功,等於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電路中的電流和通電時間的乘積。W=UIt 電流做功的過程實際上是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能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電能表是測量電功的儀表。 32、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率。電功率是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電功率P=W/t =UI 。電功率等於電壓與電流的乘積。 33、電功的單位有焦,度、千瓦時;電功率的單位有瓦、千瓦。1KWh=3.6*106J 34、用電器上一般標有電流值和電壓值如「220V 60W」,220V表示額定電壓(正常工作時兩端所加的電壓),60W表示用電器的額定功率(正常工作時的功率) 35、測定小燈炮功率實驗的原理是P=UI ,電源電壓應高於小燈炮的額定電壓,電流表量程應略高於小燈炮的額定電流,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是改變電路中電流以便測出小燈炮在不同電壓下的實際功率。 36、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這個規律叫做焦耳定律。Q=I2Rt,電流通過導體時,如果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而沒有同時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也就是電流所做的功全部用來產生熱量,此時電流所做的功W等於產生的熱量Q 。 37、重要例題: * 一燈炮上標有「6V 3W」 則 a 、燈絲電阻為R=U額2/P額=(6V)2/3W=12歐 b、 該燈正常發光時通過燈絲的電流是I=P額/U額=3W/6V=0.5A c、 若在該燈兩端加上4V電壓時它的實際功率為I實= U實/R=4V/12歐 =1/3A P實 =U實I實=4V*1/3A=1.33W d、 若要將該燈接在9V的電源上,則應串聯一個多大電阻 ,R=UR/I=(U-UL)/I =(9V- 6V)/0.5A=6歐 e、 若將該燈和「6V 2W」的燈串聯在9V的電源上則兩燈的實際功率為 R1=U12/P1=36/3歐=12歐 R2=U22/P2=36/2歐=18歐 I=U/(R1+R2)=9V/(12歐+18歐)=0.3A U1`=I*R1=0.3A*12歐=3.6V U2`=I*R2=0.3A*18歐=5.4V P1`=U1`*I=3.6V*0.3A=1.08W P2`=U2`*I=5.4V*0.3A=1.62W 38、電能表上所標的電壓值和電流值的乘積表示能接入該 電能表用電器的最大功率, 39、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是短路和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40、高壓觸電的兩種方式是高壓電弧觸電和跨步電壓觸電。 41、安全用電的原則:不 第三部分 電和磁 1、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質獲得磁性的過程叫磁化,軟鐵磁化後磁性很容易消失,稱軟磁性材料,電磁鐵的鐵芯應用軟鐵,鋼磁化後磁性可以長期保存,稱為硬磁性材料,鋼是製造永磁體的好材料,磁鐵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質。 2、磁體周圍空間存在著磁場,磁體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發生的,磁感線是為了形象的描述磁體周圍磁場的分布而假想的曲線,磁體周圍磁感線都是從磁體北極出來,回到磁體南極。 3、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跟放在該點的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方向一致,跟放在該點的小磁針靜止時北極受力方向一致,跟經過該點的磁感線的曲線方向一致。 4、地磁場的磁感線從地磁北極(或地理南極附近)發出到地磁南極(地理北極附近) 小磁針指南北是由於受地磁場的作用,地理兩極和地磁兩極並不重合。 5、奧斯特實驗(通電直導線使小磁針發生偏轉)表明:通電導線和磁體一樣,周圍存在著磁場,即電流的磁場,正是電流的磁場使小磁針發生偏轉,這種現象叫做電流的磁效應,該實驗還表明:電流方向改變了,磁針的偏轉方向也相反。這說明電流的磁場方向跟電流方向有關。奧斯特是第一個發現電和磁之間聯系的人。 6、能電螺線管的極性跟電流方向的關系,可以用安培定則來判斷: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 7、電磁鐵通電時有磁性,斷電時無磁性。電磁鐵的極性可以通過改變電流方向來改變 電磁性磁性的強弱可以通過改變電流的大小來改變,還可以在電流一定,外形相同的情況下改變線圈的匝數來改變電磁鐵磁性的強弱。 8、電磁感應現象是英國物理學家法拉弟發現的: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生感應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導體中感應電流的方向,跟導體運動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9、通電導體在磁場中要受到力的作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跟電流的方向和磁感線的方向有關,它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電磁感應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10、利用電磁感應現象製成了發電機,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的原理製成了電動機。 11、直流電動機之所以能夠連續轉動,是因為有換向器,它的作用是每當線圈剛轉過平衡位置,換向器就能自動改變線圈中電流的方向。 12、兩個重要例題 1)5歐和10歐兩電阻串聯在6V電源上,求電路中的電流和每個電阻 所分的電壓? 2)有一隻小燈炮,它正常發光時燈絲電阻是8.3歐,正常工作時電壓是2.5V。如果只有電壓 為6V的電源,要使小燈炮正常工作,需要串聯一個多大電阻?
Ⅶ 數學九年級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1二次根式:形如式子為二次根式;
性質:是一個非負數;
2二次根式的乘除:
3二次根式的加減:二次根式加減時,先將二次根式華為最簡二次根式,再將被開方數相同的二次根式進行合並。
4海倫-秦九韶公式: ,S是三角形的面積,p為 。
1一元二次方程:等號兩邊都是整式,且只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最高次是2的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配方法:將方程的一邊配成完全平方式,然後兩邊開方;
因式分解法:左邊是兩個因式的乘積,右邊為零。
3一元二次方程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4韋達定理:設是方程的兩個根,那麼有
1:一個圖形繞某一點轉動一個角度的圖形變換
性質: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對應點與旋轉中心所連的線段的夾角等於旋轉角
旋轉前後的圖形全等。
2中心對稱:一個圖形繞一個點旋轉180度,和另一個圖形重合,則兩個圖形關於這個點中心對稱;
中心對稱圖形:一個圖形繞某一點旋轉180度後得到的圖形能夠和原來的圖形重合,則說這個圖形是中心對稱圖形;
3關於原點對稱的點的坐標
1圓、圓心、半徑、直徑、圓弧、弦、半圓的定義
2垂直於弦的直徑
圓是軸對稱圖形,任何一條直徑所在的直線都是它的對稱軸;
垂直於弦的直徑平分弦,並且平方弦所對的兩條弧;
平分弦的直徑垂直弦,並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3弧、弦、圓心角
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也相等。
4圓周角
在同圓或等圓中,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都等於這條弧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
半圓(或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90度的圓周角所對的弦是直徑。
5點和圓的位置關系
點在圓外d>r
點在圓上d=r
點在圓內d<r
定理: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確定一個圓。
6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
相交d<r
相切d=r
相離d>r
切線的性質定理:圓的切線垂直於過切點的半徑;
切線的判定定理:經過圓的外端並且垂直於這條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
切線長定理: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它們的切線長相等,這一點和圓心的連線平分兩條切線的夾角。
三角形的內切圓:和三角形各邊都相切的圓為它的內切圓,圓心是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的交點,為三角形的內心。
7圓和圓的位置關系
外離d>R+r
外切d=R+r
相交R-r<d<R+r
內切d=R-r
內含d<R-r
8正多邊形和圓
正多邊形的中心:外接圓的圓心
正多邊形的半徑:外接圓的半徑
正多邊形的中心角:沒邊所對的圓心角
正多邊形的邊心距:中心到一邊的距離
9弧長和扇形面積
弧長:
扇形面積:
10圓錐的側面積和全面積
側面積:
全面積:
11相交弦定理、切割線定理
1概率意義:在大量重復試驗中,事件A發生的頻率 穩定在某個常數p附近,則常數p叫做事
件A的概率。
2用列舉法求概率
一般的,在一次試驗中,有n中可能的結果,並且它們發生的概率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中結果,那麼事件A發生的概率就是p(A)=
3用頻率去估計概率
1二次函數 =
a>0,開口向上;a<0,開口向下;
對稱軸: ;
頂點坐標: ;
圖像的平移可以參照頂點的平移。
2用函數觀點看一元二次方程
3二次函數與實際問題
1圖形的相似
相似多邊形的對應邊的比值相等,對應角相等;
兩個多邊形的對應角相等,對應邊的比值也相等,那麼這兩個多邊形相似;
相似比:相似多邊形對應邊的比值。
2相似三角形
判定:
平行於三角形一邊的直線和其它兩邊相交,所構成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如果兩個三角形的兩組對應邊的比相等,並且相應的夾角相等,那麼兩個三角形相似;
如果一個三角形的兩個角與另一個三角形的兩個角對應相等,那麼兩個三角形相似。
3相似三角形的周長和面積
相似三角形(多邊形)的周長的比等於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多邊形)的面積的比等於相似比的平方。
4位似
位似圖形:兩個多邊形相似,而且對應頂點的連線相交於一點,對應邊互相平行,這樣的兩個圖形叫位似圖形,相交的點叫位似中心。
1銳角三角函數:正弦、餘弦、正切;
2解直角三角形
1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
2三視圖:俯視圖、主視圖、左視圖。
3三視圖的畫法
1本單元教學的主要內容.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一元二次方程應用題.
2本單元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等基礎之上學習的,它也是一種數學建模的方法.學好一元二次方程是學好二次函數不可或缺的,是學好高中數學的奠基工程.應該說,一元二次方程是本書的重點內容.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關概念;掌握通過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依據實際問題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數學模型的方法;應用熟練掌握以上知識解決問題.
通過豐富的實例,讓學生合作探討,老師點評分析,建立數學模型.根據數學模型恰如其分地給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結合八冊上整式中的有關概念介紹一元二次方程的派生概念,如二次項等.通過掌握缺一次項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開方法,導入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又通過大量的練習鞏固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條件:b2-4ac>0,b2-4ac=0,b2-4ac<0.通過復習八年級上冊《整式》的第5節因式分解進行知識遷移,解決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並用練習鞏固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數學模型,並用該模型解決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經歷由事實問題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等有關概念的過程,使同學們體會到通過一元二次方程也是刻畫現實世界中的數量關系的一個有效數學模型;經
歷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過程,使同學們體會到轉化等數學思想;經歷設置豐富的問題情景,使學生體會到建立數學模型解決
實際問題的過程,從而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意義和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它有關的概念.
2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3用實際問題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數學模型,並解決這個問題.
1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題.
2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時的討論.
3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實際問題的數學模型;方程解與實際問題解的區別.
1分析實際問題如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數學模型.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驟.
3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的推導.
本單元教學時間約需16課時,具體分配如下:
221一元二次方程2課時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7課時
223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5課時
發現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2課時
1二次根式
式子叫做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必須滿足:含有二次根號「」;被開方數a必須是非負數。
2最簡二次根式
若二次根式滿足:被開方數的因數是整數,因式是整式;被開方數中不含能開得盡方的因數或因式,這樣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簡二次根式。
化二次根式為最簡二次根式的方法和步驟:
如果被開方數是分數(包括小數)或分式,先利用商的算數平方根的性質把它寫成分式的形式,然後利用分母有理化進行化簡。如果被開方數是整數或整式,先將他們分解因數或因式,然後把能開得盡方的因數或因式開出來。
3同類二次根式
幾個二次根式化成最簡二次根式以後,如果被開方數相同,這幾個二次根式叫做同類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質
5二次根式混合運算
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與實數中的運算順序一樣,先乘方,再乘除,最後加減,有括弧的先算括弧里的(或先去括弧)。
1一元二次方程
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它的特徵是:等式左邊十一個關於未知數x的二次多項式,等式右邊是零,其中叫做二次項,a叫做二次項系數;bx叫做一次項,b叫做一次項系數;c叫做常數項。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開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義直接開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開平方法。直接開平方法適用於解形如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據平方根的定義可知,是b的平方根,當時,,,當b<0時,方程沒有實數根。
2配方法
配方法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方法,它不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應用,而且在數學的其他領域也有著廣泛的應用。配方法的理論根據是完全平方公式,把公式中的a看做未知數x,並用x代替,則有。
3公式法
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4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這種方法簡單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
根的判別式
一元二次方程中,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別式,通常用「」來表示,即
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
如果方程的兩個實數根是,那麼,。也就是說,對於任何一個有實數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兩根之和等於方程的一次項系數除以二次項系數所得的商的相反數;兩根之積等於常數項除以二次項系數所得的商。
1定義
把一個圖形繞某一點O轉動一個角度的圖形變換叫做旋轉,其中O叫做旋轉中心,轉動的角叫做旋轉角。
2性質
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對應點與旋轉中心所連線段的夾角等於旋轉角。
1定義
把一個圖形繞著某一個點旋轉180°,如果旋轉後的圖形能夠和原來的圖形互相重合,那麼這個圖形叫做中心對稱圖形,這個點就是它的對稱中心。
2性質
關於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關於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對稱點連線都經過對稱中心,並且被對稱中心平分。關於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對應線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
3判定
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都經過某一點,並且被這一點平分,那麼這兩個圖形關於這一點對稱。
4中心對稱圖形
把一個圖形繞某一個點旋轉180°,如果旋轉後的圖形能夠和原來的圖形互相重合,那麼這個圖形叫做中心對稱圖形,這個店就是它的對稱中心。
考點五、坐標系中對稱點的特徵(3分)
1關於原點對稱的點的特徵
兩個點關於原點對稱時,它們的坐標的符號相反,即點P(x,y)關於原點的對稱點為P』(-x,-y)
2關於x軸對稱的點的特徵
兩個點關於x軸對稱時,它們的坐標中,x相等,y的符號相反,即點P(x,y)關於x軸的對稱點為P』(x,-y)
3關於y軸對稱的點的特徵
兩個點關於y軸對稱時,它們的坐標中,y相等,x的符號相反,即點P(x,y)關於y軸的對稱點為P』(-x,y)
1圓的定義
在一個個平面內,線段OA繞它固定的一個端點O旋轉一周,另一個端點A隨之旋轉所形成的圖形叫做圓,固定的端點O叫做圓心,線段OA叫做半徑。
2圓的幾何表示
以點O為圓心的圓記作「⊙O」,讀作「圓O」
弦、弧等與圓有關的定義
(1)弦
連接圓上任意兩點的線段叫做弦。(如圖中的AB)
(2)直徑
經過圓心的弦叫做直徑。(如途中的CD)
直徑等於半徑的2倍。
(3)半圓
圓的任意一條直徑的兩個端點分圓成兩條弧,每一條弧都叫做半圓。
(4)弧、優弧、劣弧
圓上任意兩點間的部分叫做圓弧,簡稱弧。
弧用符號「⌒」表示,以A,B為端點的弧記作「」,讀作「圓弧AB」或「弧AB」。
大於半圓的弧叫做優弧(多用三個字母表示);小於半圓的弧叫做劣弧(多用兩個字母表示)
垂徑定理及其推論
垂徑定理:垂直於弦的直徑平分這條弦,並且平分弦所對的弧。
推論1:平分弦(不是直徑)的直徑垂直於弦,並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弦的垂直平分線經過圓心,並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平分弦所對的一條弧的直徑垂直平分弦,並且平分弦所對的另一條弧。
推論2:圓的兩條平行弦所夾的弧相等。
垂徑定理及其推論可概括為:
過圓心
垂直於弦
直徑平分弦知二推三,平分弦所對的優弧,平分弦所對的劣弧.
1圓的軸對稱性
圓是軸對稱圖形,經過圓心的每一條直線都是它的對稱軸。
2圓的中心對稱性
圓是以圓心為對稱中心的中心對稱圖形。
弧、弦、弦心距、圓心角之間的關系定理
1圓心角
頂點在圓心的角叫做圓心角。
2弦心距
從圓心到弦的距離叫做弦心距。
3弧、弦、弦心距、圓心角之間的關系定理
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想等,所對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推論: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兩個圓的圓心角、兩條弧、兩條弦或兩條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組量相等,那麼它們所對應的其餘各組量都分別相等。
圓周角定理及其推論
1圓周角
頂點在圓上,並且兩邊都和圓相交的角叫做圓周角。
2圓周角定理
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於它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
推論1: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周角所對的弧也相等。
推論2:半圓(或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90°的圓周角所對的弦是直徑。
推論3:如果三角形一邊上的中線等於這邊的一半,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點和圓的位置關系
設⊙O的半徑是r,點P到圓心O的距離為d,則有:
d<r點P在⊙O內;
d=r點P在⊙O上;
d>r點P在⊙O外。
1過三點的圓
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個點確定一個圓。
2三角形的外接圓
經過三角形的三個頂點的圓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圓。
3三角形的外心
三角形的外接圓的圓心是三角形三條邊的垂直平分線的交點,它叫做這個三角形的外心。
4圓內接四邊形性質(四點共圓的判定條件)
圓內接四邊形對角互補。
先假設命題中的結論不成立,然後由此經過推理,引出矛盾,判定所做的假設不正確,從而得到原命題成立,這種證明方法叫做反證法。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直線和圓有三種位置關系,具體如下:
相交:直線和圓有兩個公共點時,叫做直線和圓相交,這時直線叫做圓的割線,公共點叫做交點;相切:直線和圓有唯一公共點時,叫做直線和圓相切,這時直線叫做圓的切線,相離:直線和圓沒有公共點時,叫做直線和圓相離。
如果⊙O的半徑為r,圓心O到直線l的距離為d,那麼:
直線l與⊙O相交d<r;
直線l與⊙O相切d=r;
直線l與⊙O相離d>r;
1切線的判定定理
經過半徑的外端並且垂直於這條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
2切線的性質定理
圓的切線垂直於經過切點的半徑。
1切線長
在經過圓外一點的圓的切線上,這點和切點之間的線段的長叫做這點到圓的切線長。
2切線長定理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它們的切線長相等,圓心和這一點的連線平分兩條切線的夾角。
三角形的內切圓
1三角形的內切圓
與三角形的各邊都相切的圓叫做三角形的內切圓。
2三角形的內心
三角形的內切圓的圓心是三角形的三條內角平分線的交點,它叫做三角形的內心。
1圓和圓的位置關系
如果兩個圓沒有公共點,那麼就說這兩個圓相離,相離分為外離和內含兩種。
如果兩個圓只有一個公共點,那麼就說這兩個圓相切,相切分為外切和內切兩種。
如果兩個圓有兩個公共點,那麼就說這兩個圓相交。
2圓心距
兩圓圓心的距離叫做兩圓的圓心距。
3圓和圓位置關系的性質與判定
設兩圓的半徑分別為R和r,圓心距為d,那麼
兩圓外離d>R+r
兩圓外切d=R+r
兩圓相交R-r<d<R+r(R≥r)
兩圓內切 d=R-r(R>r)
兩圓內含d<R-r(R>r)
4兩圓相切、相交的重要性質
如果兩圓相切,那麼切點一定在連心線上,它們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是兩圓的連心線;相交的兩個圓的連心線垂直平分兩圓的公共弦。
1正多邊形的定義
各邊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邊形叫做正多邊形。
2正多邊形和圓的關系
只要把一個圓分成相等的一些弧,就可以做出這個圓的內接正多邊形,這個圓就是這個正多邊形的外接圓。
1正多邊形的中心
正多邊形的外接圓的圓心叫做這個正多邊形的中心。
2正多邊形的半徑
正多邊形的外接圓的半徑叫做這個正多邊形的半徑。
3正多邊形的邊心距
正多邊形的中心到正多邊形一邊的距離叫做這個正多邊形的邊心距。
4中心角
正邊形的每一邊所對的外接圓的圓心角叫做這個正多邊形的中心角。
1正多邊形的軸對稱性
正多邊形都是軸對稱圖形。一個正n邊形共有n條對稱軸,每條對稱軸都通過正n邊形的中心。
2正多邊形的中心對稱性
邊數為偶數的正多邊形是中心對稱圖形,它的對稱中心是正多邊形的中心。
3正多邊形的畫法
先用量角器或尺規等分圓,再做正多邊形。
1弧長公式
n°的圓心角所對的弧長l的計算公式為
2扇形面積公式
其中n是扇形的圓心角度數,R是扇形的半徑,l是扇形的弧長。
3圓錐的側面積
其中l是圓錐的母線長,r是圓錐的地面半徑。
補充:(此處為大綱要求外的知識,但對開發學生智力,改善學生數學思維模式有很大幫助)
1相交弦定理
⊙O中,弦AB與弦CD相交與點E,則AEBE=CEDE
2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圓的切線與經過切點的弦所夾的角,叫做弦切角。
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於弦與切線夾的弧所對的圓周角。
即:∠BAC=∠ADC
3切割線定理PL:PA為⊙O切線,PBC為⊙O割線,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