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必修一地理大題

必修一地理大題

發布時間: 2021-02-24 23:39:15

❶ 高一必修一地理題綱

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節 地球的宇宙環境 認識過程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可見宇宙:半徑 140億 光年 天體系統的形成:萬有引力和天體的永恆運動 多層次的天體系統 太陽系: 銀河系 中心天體( 太陽 ):質量占 99.86% 地月系: 八大行星: 水星 、 金星、地球 、 火星 組成 地球 和月球 木星、 土星 、 天王星 、海王星 總星系 恆星世界 河外星系 普通性: 外觀和所處的位置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 自身條件 適宜的溫度、合適的大氣,充足的水分 外部條件 穩定的太陽光照,安全的空間運行軌道 第二節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概念: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間發射的能量 太陽輻射 波長范圍: 0.4~0.75為可見光波段 太陽輻射與地球 太陽常數: 8.24焦/平方厘米·分 太陽輻射→能源 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輻射→大氣運動、水循環 概念: 太陽釋放能量的不穩定性所導致的一些明顯現象 太陽活動 黑子→出現於 光球 層 類型 耀斑和日珥→出現於色球層 太陽活動與地球 太陽風→出現於 日冕 層 黑子與氣候變化有一定的相關性(周期 11 年) 對地球的影響 耀斑→磁暴→影響短波通信 太陽風→極光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自轉) 概況 方向 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 逆 時針方向,從南極上空看呈 順 時針方向 周期 恆星日,長23小時56分4秒,而1太陽日是地球自轉360°59』所需的時間。 速度 角速度為 15°/時。地球表面除 南北兩極點外都相等 線速度從 低緯向 高緯遞減,南北緯60°處的線速度約為赤道處的 一半 。 ①導致 晝夜交替現象,由此,各地溫度發生晝夜變化,生物形成晝夜節律。 地理意義 ②水平運動的物體產生偏向,北半球向 右偏,南半球向左 偏。 ③地方時:以一個地方太陽升到最高的時間為正午 12 時, 經度 位置相同的地方, 地方時相同。東經數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時的值越 大 。西經反之。經度每相差1°,地方時相差 4 分鍾。 時區和區時:為了便於使用。國際上規定將全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佔有 15 個經度,以該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整個時區的統一時間,叫作 區時 ,又稱 標准時 。 區時的計算:所求地的區時=已知地的區時±時區差×1小時 時區差的求法:在0時區兩側相加,同側相減 加減號的確定:所求地在已知地 東取加號,反之取減號 國際日期變更線:一條大體沿 180°經線穿行的 折線,它是為了消除因為地球球形而導致的 日期換算中的不同結果而設定的,同時為了保持180°經線上同一行政歸屬的地方日期相同。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公轉) 概況 軌道:是一個 橢圓 ,太陽位於其中的一個 焦點上,每年1 月初位於近日點, 7 月初位於遠日點。 方向:自西 向 東 角速度約為每天59』 ,近日點時較 快 ,遠日點時較 慢 周期為 1年 ,約為 365 日 6 時 9 分 1 a 2 3 b 黃赤交角及其影響:地球自轉的軌道面叫做 赤道 面,地球公轉的軌道面叫 黃道 面。地球的赤道面與黃道面之間的夾角,叫 黃赤交角,約為 23.5°。也可以說,地軸與黃道面之間約成 66.5°的夾角。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引起各地正午太陽高度 的變化, 晝夜長短的變化以及四季 的更替、五帶 的劃分等一系列地理現象。 名稱 熱帶、 北溫 帶、 南溫 帶、 北寒帶、 南寒 帶 五帶 劃分界線: 南北回歸線 、 南北極圈 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對應點選填右圖) 原因: 黃赤交角 存在,地球的 公轉 (自轉或公轉)運動。 節氣 時間(前後) 直射點位置 移動方向 對應點 春分 3月 21日 赤道 向北 B 夏至 6月22 日 北回歸線 向南 A 秋分 9 月 23 日 赤道 向南 D 冬至 12 月 22 日 南回歸線 向北 C A C B D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太陽高度角的概念:太陽相對於 地平面 的高度角 地理意義 各地太陽高度在地方時 12時時最大,稱為正午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在 太陽光直射 的緯線最大,向南、 北 兩側逐漸降低。 晝夜長短的變化:太陽直射在哪一個半球,哪個半球的白晝就長 ,而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 ,在極圈以內的地區還可能出現 極晝 現象。另一個半球的情況相反,赤道上 各地的晝夜長短,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 四季的更替: 中緯度地區明顯。四季更替表現為一年中 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夏季是一年中 白晝較長, 太陽高度 較大的季節,冬季反之。春秋兩季是過渡。 第四節 地球的結構 一、地球外部圈層 劃分依據:地震波 縱波(P波):能在 固體、液體 中傳播,速度較 快 橫波(S波):只能在 固體 中傳播,速度較 慢 劃分界面 莫霍面:距離地表平均約 17 千米,縱波和橫波傳播速度都明顯 增加 古登堡面:距離地表約 2900千米,縱波傳播速度明顯 下降 ,橫波則突然消失 位置:莫霍面以上 厚度:平均約 17千米,變化規律:大陸較 厚 ,約 33 千米,海洋較 薄 ,約 6 千米地殼。 海拔越高,厚度 越大 。 組成:含量最多的3種元素是O、Si、Al ; 硅酸鹽類 礦物在地殼中分布最廣 結構: 上層為 硅鋁 層,相對密度較 小,分布不連續。 下層為 硅鎂 層,相對密度較 大 ,分布連續。 位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間 結構: 上地幔 具有 固態 特徵,主要由 含鐵、鎂的硅酸鹽類 組成。 地幔 下地幔 岩石圈: 地殼 和 上地幔頂部 (軟流層以上)合在一起組成。 軟流層:位於上層地幔中,一般認為可能是 岩漿 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位置:古登堡面以下 地核 組成:可能是極高溫度和高壓狀態下的 鐵和鎳 結構: 外核 呈 液態 或 熔融 狀態 內核 呈 固態 態 二、地球外部圈層 大氣圈 大氣密度隨高度增加而 減少。一般把 2000~3000 千米這個高度作為大氣圈的上界。 水 圈 由 液態 水、 固態 水和 氣態 水組成。按照存在位置可分為 海洋 水、 陸地 水、 大氣 水和 生物 水,其中 陸地 水與人類社會的關系最為密切。 生物圈 生物是地球生態系統中的主體和最活躍的因素。 第二章 第一節 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 一、地殼的物質組成 (一)礦物 概念:礦物是具有確定化學成分、物理屬性的 單質 或 化合物 礦產: 有用礦物 在自然界富集到有開采價值時,就稱為礦產。 氣態 如 天然氣 礦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種 液態 如 石油、天然汞 固態 如 石英 ,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礦物。 礦物的分類:金屬礦 常見的有 赤鐵礦、磁鐵礦 等。 非金屬礦 常見的有 石英、長石、雲母、方解石 等,其中,以 能源類 礦物和 寶石 礦物最為重要。 (二)岩石 概念:岩石是岩石圈(地殼)中體積較大的 固態礦物集合體,由一種或多種礦物 組成。 岩漿岩:岩漿冷凝而成,可分為 侵入岩,如 花崗岩 ;噴出岩,如 流紋岩 、 安山岩 、 玄武岩 。 分類: 沉積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經過 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岩作用 而形成。如 礫岩 、 白岩 、 石灰岩 、 砂岩 。 沉積岩有兩個突出的特徵:具有層理構造 、 有化石 。 變質岩:由於岩石存在的條件,如 溫度 、 壓力 等產生變化,導致岩石原先的 結構 、 礦物成分 等發生變化而形成。 如花崗岩→ 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 石英岩、頁岩→ 板岩 二、地殼物質的循環 (一)地質循環 概念:是指 岩石圈 和其下的 軟流層 之間的大規模物質循環。 能量來源: 推動地質循環的能量,主要來自 地球內部放射性物質衰變 產生的熱能。 產生影響:在地質循環過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斷地 誕生 ,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 則 逐漸地消失 。與之相伴的是 大地的滄桑 以及 地殼物質形態 的持續轉化。 (二)岩石的轉化 岩漿→岩漿岩:在岩漿活動過程中伴隨 侵入作用和 噴出作用,岩漿 冷卻凝固 而形成;已經形成的岩石→沉積岩:在地表外力的 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岩 作用下形成;已經形成的岩石→變質岩:經變質 作用形成; 已經形成的岩石→岩漿:在地殼深處或地殼以下(地幔深處)被 高溫熔化 成為新的岩漿。 沉積岩存器 岩漿岩 變質岩 岩漿 外力作用 變質作用 (冷凝) (熔化) 第二節 地球的表面形態 一、不斷變化的地表形態 作用形式 能量來源 表現形式 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內力作用 地球內部 地殼運動、 岩漿活動 、地震 、 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 外力作用 太陽能 風化、侵蝕、 搬運 、堆積 、 使地表趨向平坦 二、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一)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 (1)岩石圈由 6大板塊的組成,板塊處在 運動 (運動或靜止)當中, (2) 板塊相向運動,就會 張裂 (碰撞或張裂)形成 裂谷 。 板塊相對運動,就會 碰撞(碰撞或張裂)形成 山脈、島弧、海溝 。 (3)我國成為世界多火山地震國家的原因: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 (二)地質構造與地表形態 (1) 褶皺 :岩層的一系列波狀彎曲。形成的原因: 地殼運動、 內力 作用。 岩層上凸的稱為 背斜 、岩層下凹的稱為 向斜 。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理: 內力 作用。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外力 作用。 原因 背斜成谷:背斜頂部受到了張力,岩層破碎,容易被侵蝕成各地 向斜成山: 向斜底部受到擠壓,岩石堅硬,抗侵蝕能力強 (2) 斷層:岩層斷裂後發生明顯位移,形成的原因: 地殼 運動, 壓力、張力作用。 上升一側往往形成 地壘 ,如我國的 華山 、 廬山 、泰山 。 下降一側往往形成 地塹 ,如我國的 渭河谷地、 吐魯番盆地 。 斷層處往往形成溝谷、河流,原因 斷層處岩石破碎,易受侵蝕作用 。 (3)現實指導意義: 背斜 儲油、向斜 儲水; 背斜下方建隧道,原因 背斜處岩層向上拱起,符合力學原理,較為堅固,不易積水 (三)火山、地震活動和地表形態 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態 流水的侵蝕地貌: 喀斯特地貌 ,黃土高原的 千溝萬壑 地貌。 流水的堆積地貌:河口附近 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凸(凹、凸)岸形成 沖積平原, 山口 沖積扇 。 風力的侵蝕地貌: 風蝕溝谷 、 風蝕蘑菇 。 風力的堆積地貌: 沙丘 、 黃土高原 的形成。 第三節 大氣環境(一)——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 大氣的垂直分層依據: 溫度、密度和大氣運動狀況的垂直差異 對流層 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而 降低 ,原因是 對流層大氣的熱量 。雲雨雪等天氣現象都發生在這一層,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 平流層 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而 升高 ,原因是 該層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 。 適合於高空飛機飛行。 高層大氣 高層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先是降低,一定高度後又上升很快。 一、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選擇性 性。平流層 臭氧 吸收紫外線;對流層 水汽、CO 2 吸收紅外線; 反射: 無選擇 性。 散射: 有選擇 性,波長較短藍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太陽輻射 地面輻射 大氣輻射 削弱作用用 大氣逆輻射 太陽→ →地面→ →大氣→ →宇宙空間 影響地面輻射的主要因素有: 緯度因素 、 下墊面因素 、 氣象因素 。 第三節 大氣環境(二) ——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 二、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 (一)熱力環流形成的原理 原理:太陽輻射在地表的差異分布,造成不同地區 氣溫 不同,導致水平方向上的氣壓 差 異,引起大氣運動 受熱上升 形成:地面冷熱不均 垂直運動→同一水平面的 氣壓 差異→水平運動 冷卻下沉 形成熱力環流 (二)大氣的水平運動 水平氣壓梯度力:原動力(垂直於等壓線,高壓指向低壓)風向與等 地轉偏向力:(垂直於風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壓線平行 風向和等壓線 斜交 摩擦力:(近地面、方向與風向 相反 ) (三)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 形成因素: 熱力 因素,如 赤道 低氣壓帶和 極地 高氣壓帶 動力 因素,如 副極地 低氣壓帶和 副熱帶 高氣壓帶 低緯環流和信風帶(0°~30°)中緯環流和西風帶(30°~60°) 高緯環流和極地東風帶(60°~90°) 地面表現 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 以赤道低壓為軸南北對稱,高、低壓相間分布,氣壓帶之間為風帶 (四)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 移動原因: 太陽直射點 隨季節而變化的南北移動 移動規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 北移,冬季 南移。南半球則相反

❷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經典題目

一、 單項選擇題
1、 地球的形狀是( )
A:圓形 B:橢圓形 C:球體 D:正球體
2、 在下列個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1:40000 B:1:10000 C:1:4000 D:1:1000
6、 關於緯線敘述錯誤的是( )
A:地球儀上有無數條緯線 B:緯線是半圓形的
C:緯線長度不相同 D:0度緯線是最長的
7、 關於本初子午線敘述正確的是( )
A: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B:亞洲歐洲分界線
C:緯度起始線 D:經度起始線
8、 在畫有指向標的地圖中,確定方向的辦法是( )
A:「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B:不論什麼樣的地圖,都用經緯線確定方向
C:根據指向標來確定方向 D: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9、 某地東側是西半球,西側是東半球,南側是南半球,北側是北半球,該地的經緯度是( )
A:0?b,0?b B:0?b,180?b C:0?b,20?bW D:0?b ,160?bE
10.劃分東西半球的界線是( )
A:赤道 B:0?b 和180?b C:20?bW 和160?bE D:20?bE和160?bW
11.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表示( ) A:平原 B :高原 C:丘陵 D:盆地
12.關於經線敘述正確的是( )
A:經線是圓形的 B: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C:0度經線又叫赤道 D:所有經線是不等長的
13.地理的英語單詞是( ) A:earth B:geography C:globe D:map
14.當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時,這一天的節氣是( )A:春分 B:秋分 C:冬至 D:夏至
1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地球自轉與公轉方向不相同 B:地球自轉產生四季變化
C:地球公轉產生五帶的劃分 D:地球公轉產生晝夜更替
16.周末我們全家去廣州玩,應選擇( )
A:廣州地形圖 B:廣州氣象圖
C:廣州交通旅遊圖 D:廣州政區圖
看右圖,回答17-19題
17.B點的坐標是( )
A:(20?bN,30?bE) B:(20?bN,30?bW)
C:(20?bS,30?bE)D:(20?bS,30?bW)
18.C點在哪一半球?( )
A(北半球,東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東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19.B點在A點的什麼方向?( )
A:西南 B:東北 C:西北 D:東南

1. 溫帶地區的大陸內部和沿海相比,沿海的降水多,造成這種分布的原因是
A.緯度因素 B. 海陸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2. 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是4500m,則和平原地區(海拔以200m計算)的氣溫相比,降低了
A. 23.8 ℃ B. 24.8 ℃ C. 25.8 ℃ D. 26.8 ℃
3. 在地球的自轉運動中,地球運動一周所用的時間是
A. 24小時 B. 一年 C. 365天 D. 366天
4. 南半球的冬季是指
A. 3、4、5月 B. 6、7、8月 C. 9、10、11月 D. 12、1、2月
5. 下列溫度帶中,地面得到太陽光熱最少的是
A. 熱帶 B. 北溫帶 C. 南溫帶 D. 北寒帶
6. 如果在地球上選一個地點,要求四面朝北,應是
A. 赤道 B. 北回歸線 C. 南極的極點 D. 北極的極點
7. 地球上最大的島嶼是
A. 台灣島 B. 馬達加斯加島 C. 海南島 D. 格陵蘭島
8. 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
9. 關於天氣的敘述「當天空布滿雲時」,這樣的天氣是
A. 陰天 B. 晴轉多雲 C. 晴轉陰 D. 晴天
11.甲地位於300E與200N的交點,乙地位於300W與200S的交點,下列正確的是
A. 甲地位於乙地的西北方向 B.甲地位於乙地的東北方向
C.甲地位於乙地的西南方向 D.甲地位於乙地 的 東南方向
12.某地1月平均氣溫為25℃,7月平均氣溫是-10℃,則此地氣溫年較差是
A. 33 ℃ B. 35 ℃ C. 20℃ D. -13℃
14. 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是
A . 終年高溫多雨 B. 終年炎熱乾燥 C. 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D . 終年嚴寒,降水稀少
15.溫帶和熱帶的分界限是
A . 回歸線 B . 極圈 C . 赤道 D . 本初子午線
17. 下列關於經線和緯線的敘述,錯誤的是
A. 所有經線都一樣長 B.所有緯線都一樣長 C. 00 經線以東是東經D. 23.50 N是北回歸線
18. 下面的語句中說明是氣候的是
A . 明天大風降溫 B .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C . 極地地區全年嚴寒 D .東邊日出西邊雨
19. 黑種人的故鄉是
A. 西亞 B. 大洋州 C.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D. 歐洲
24. 地球的赤道周長的長度是
A. 2萬km B. 3萬km C. 4 萬km D. 5萬km
26. 下列大洲中只瀕臨兩個大洋的是
A . 亞洲 B . 歐洲 C . 北美洲 D . 南極洲
27. 關於等溫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B . 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溫差大
C . 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的氣溫相同 D . 等溫線上的各點的氣溫不相同
28. 下列不屬於地圖的基本要素的是
A. 比例尺 B. 指向標 C. 圖例 D. 圖幅的大小
29. 與我國相鄰,而且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
A. 蒙古 B. 哈薩克 C. 俄羅斯 D. 巴基斯坦
30.古詩「會當凌絕頂,一覽重山小」說的是我國著名山
A. 泰山 B. 黃山 C. 廬山 D. 華山
31. 下列地形區屬於「黑土地」的是
A. 黃土高原 B. 雲貴高原 C. 長江中下游平原 D. 東北平原
32. 材料:2001年2月28日,法國東南部突然降大雪,在通向聖馬克西曼的A8號公路上,滯留了約4 000輛機動車。是說明了
A. 天氣與生活的關系B.天氣與交通的關系 C. 天氣與軍事的關系 D.天氣與旅遊業的關系
33. 海拔每降低100m,氣溫升高____℃。
A. 0.4 B. 0.5 C. 0.6 D. 0.7
34. 在地球的運動中,地球自轉的結果是
A. 地球表面季節的變化 B. 地球表面晝夜變化
C. 繞地軸自轉 D. 地球表面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
37. 地形共有五中形態,其中「中間低四周高」的地形是
A. 山地 B. 丘陵 C. 平原 D. 盆地 E. 高原
39. 關於天氣的敘述「當天空無雲或少雲時」,這樣的天氣是
A. 陰天 B. 晴轉多雲 C. 晴轉陰 D. 晴天
43.亞洲 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A. 溫帶大陸性氣候 B. 熱帶季風氣候 C. 熱帶沙漠氣候 D.地中海氣候
44. 下列海峽或運河中,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是
A. 直布羅陀海峽 B. 蘇伊士運河 C. 巴拿馬運河 D.馬六甲海峽
45.按照板塊構造學說,澳大利亞位於
A. 太平洋板塊 B. 印度洋板塊 C. 南極洲板塊 D.非洲板塊
46.下列高原中,以高山氣候為主的是
A. 伊朗高原 B. 蒙古高原 C. 德干高原 D.青藏高原
47. 在氣溫的日變化中,最高氣溫出現在
A. 中午12點 B. 凌晨2點 C. 午後14點 D.日出前後
48. 1995年~2000年世界人口平均自然增長率是1.3%,亞洲是1.4%,2000年世界總人口是60.55億,亞洲的總人口是36.8億。如果2001年世界增加100人,則亞洲增加的人口數量是
A. 63人 B.64人 C. 65人 D.66人
49.西亞和北非分布的主要人種是
A. 白色人種 B.黃色人種 C. 黑色人種 D.全不是
51.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其中印第安人屬於
A. 白色人種 B.黃色人種 C. 黑色人種 D.全不是
52.被人們叫做「大自然總調度室」的是
A. 礦產 B. 森林 C.氣候 D. 土地
53. 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
A. 英語 B. 漢語 C. 西班牙語 D. 阿拉伯語
54.劃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根據是
A. 面積大小 B. 人口多少 C. 工業產值多少 D. 經濟發展水平
55.下列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
A. 大洋州 B.非洲 C. 亞洲 D. 拉丁美洲
56. 裏海是:
A.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B.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C.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 D.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地方
57.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某處呈現封閉等高線,其四周的等高線數值大於中間的數值,可以判定此處是 A. 盆地 B. 山頂 C. 山谷 D. 山脊
58.當太陽直射23.5N緯線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北半球為冬至日 B. 海南島旗桿正午的影子朝北
C. 南極圈內出現極晝 D. 北京比上海白晝時間長
60.下列各大洲中,地形以平原為主的是
A. 亞洲 B. 北美洲 C. 歐洲 D. 大洋州
61.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
A. 亞洲 B. 南極洲 C. 非洲 D. 南極洲
63. 5cm 代表實際距離100km的地圖比例尺是
A. 圖上用1cm代表實際距離20km B. 圖上用1cm代表實際距離20m
C. 圖上用1cm代表實際距離200km D. 圖上用1cm代表實際距離10km
64. 有「冰雪高原」之稱的大洲是
A. 非洲 B. 南美洲 C. 南極洲 D. 北美洲
65.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
A. 塔爾沙漠 B. 塔克拉瑪干沙漠 C. 撒哈拉沙漠 D. 卡拉庫姆沙漠
67.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
A. 東歐平原 B. 密西西比河平原 C. 亞馬孫平原 D.西西伯利亞平原
68.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是
A. 剛果河流域 B. 密西西比河流域 C. 亞馬孫河流域 D. 尼羅河流域
69.世界最小的大洲是
A. 南極洲 B. 北美洲 C. 非洲 D. 大洋州
73.我國雲南西雙版納傣族人民的民居特點是
A.住的冰屋 B. 住的窯洞 C. 住的竹樓 D. 住的樓房
74.下列條件不可能被選擇為人們生產和生活的聚落地

❸ 高一必修一地理題

B點時間乃是正午12:00,北京時間需要經度信息才能確定,圖上並沒有其他相關提示,所以能否拍題目全圖來看看

❹ 高一地理必修一 趣味試題

一定要是高一地理必修一?我這有些地理謎語:
一、猜中國省區、城市:

1、 船出長江口————上海

2、 銀河渡口 ———— 天津

3、 風平浪靜 ———— 寧波

4、 久雨初晴 ———— 貴陽

5、 千里戈壁 ———— 長沙

6、 拆信 —————— 開封

7、 雙喜臨門 ———— 重慶

8、 誇誇其談 ———— 海口

9、 白日依山盡——— 洛陽

10、圓規畫蛋———— 太原

11、白浪滔滔大江流-—-銀川

12、四季溫暖 ————長春

13、快樂之地 ————福州

14、八月飄香 ————桂林

15、一路平安 ————旅順

16、海中綠洲 ————青島

17、金銀銅鐵 ————無錫

18、覺醒之地 ————蘇州

19、大力士————— 武漢

20、年年豐收 ————常熟

21、泰山之南 ————岳陽

22、瑩火當燈 ————昆明

23、東西北三面堵塞 —南通

24、腦袋纏綳帶 —— 包頭

25、雨 ————— 天水

26、清水河 —————湛江

27、不冷不熱 ————溫州

28、和平城市 ————寧都

29、長空逞威 ————高雄

30、空中碼頭 ————連雲港

31、大樓入口 ————廈門

32、兩個胖子———— 合肥

33、全民煉鋼 ————大冶

34、珍珠港 —————蚌埠

35、烽哨 ——————煙台

36、翼王故里————石家莊

37、長江、珠江、黃河、淮河—四川

38、寶地 ——————貴州

39、大家都笑你 —— 齊齊哈爾

40、百萬雄師過大江— 濟南

41、中華崛起———— 興國

二、猜外國國名、城市:

1、零存整取———— 加拿大

2、初見成效———— 剛果

3、蜀 ————— 古巴

4、雙花之園———— 荷蘭

5、明天再見———— 約旦

6、光譜 ————— 以色列

7、灰塵吹來———— 埃及

8、百廢俱興———— 萬隆

9、精裝辭書———— 雅典

10、舉頭望明月—— 仰光

11、長鼻盛會————萬象

12、故宮——————名古屋

13、到了關口————達卡

14、耙地————— 平壤

15、天宮——————神戶

16、華麗之邦————美國

17、賽跑到終點—— 沖繩

18、紅麵粉—————丹麥

19、蘇美英法————四國

20、絆馬索—————馬來半島

21、懸崖勒馬————瓜地馬拉

22、開卷有益————智利

❺ 高一地理必修一經典題型。。。。。

必修一基本上自然地理
1.
時間計算。和經緯線聯系
有的時候還要考慮下什麼版晨昏線,季節,很多權起算點都是根據赤道永遠6點日出18點日落來得到一些基準的
2.
氣候。
一些基本的氣候分類,區位,成因。經典的是地中海氣候,還有就是中國這邊的季風氣候,會和氣壓有聯系。
3.
大氣運動。經典的三圈環流,海洋陸地或者是山谷山頂的晝夜的風向
4.
岩石。這個基本是背背概念,不過要大概了解不同的地質適合什麼工程,什麼樣的地質會產什麼礦產。
5.
洋流
這個就背一背
但是一定要會從等值線來辨認寒暖流,然後就是幾個著名漁場,位置,產生原因,秘魯漁場是經典

❻ 必修一地理 題目見圖

選擇a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