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八年級地理世界的氣溫和降水知識點

八年級地理世界的氣溫和降水知識點

發布時間: 2021-02-24 22:43:43

高中地理,氣溫和降水的圖,看不懂

考地理(人教)一輪復習(檢測)專題一 世界的氣溫和降水_圖文
專題一 課後鞏固提升 授課提版示:對應學生用書第 297 頁] 一、選擇權題(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要求,請選出正確答案) (2015· 四川文綜,7~8)下圖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溫線分布圖。讀圖回答 1~2 題。 1.該城市可能位於( ) A.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 B.40° N 附近大陸西岸 C.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 D.40° N 附近大陸東岸 2.市中心與郊區的氣溫差異導致市中心( ) A.降水的可能性較郊區大

Ⅱ 世界的主要氣候類型的氣溫和降水特點是什麼

1、世界有哪些氣候類型,看看圖片:11種,其中極地氣候又叫寒帶氣候!這是初中地理的氣候劃分方法,比較簡單,也好掌握。

2、主要氣候類型的氣溫和降水特點即氣候特點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草原氣候:干濕季分明,乾季高溫少雨,濕季高溫多雨

熱帶季風氣候:雨季高溫多雨,旱季高溫少雨

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

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濕潤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溫帶海洋氣候:全年溫和濕潤

溫帶大陸氣候:夏季高溫,冬季寒冷,全年少雨

極地氣候:夏季短暫且陰冷,冬季漫長而嚴寒,年溫差大,降水。稀少

下面這篇文章對你可能有幫助

如何描述或分析一個區域的氣候特徵

一般來說,基本上從氣溫和降水兩大要素來考慮

第一分析氣溫:根據月均溫具體數值或相關資料,描述或比較氣溫特徵的主要點是:整體的高低;氣溫的年較差是大還是小(是終年高溫、還是終年嚴寒、還是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具體是哪月氣溫高(夏)、哪月氣溫低(冬)。

描述氣溫時,常用高溫、溫和、寒冷等詞語,一般月平均氣溫在15攝氏度以上,稱為高溫;0-15攝氏度之間稱為溫和;0攝氏度以下稱為寒冷。

熱帶氣候的最低月均溫在15℃以上,一般用「高溫」來形容,由於熱帶全年皆夏,故也說成「全年高溫」。

亞熱帶氣候(如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的最低月均溫均在0℃~15℃之間,但最高氣溫月溫度都很高(稍低於熱帶),所以都用「炎熱」來形容,如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感覺上,「炎熱」比「高溫」溫度略低。

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最低月均溫在0℃以下,但由於深入內陸,氣溫較差大,夏季很熱(特別是中亞和我國西北地區),冬季很冷,故描述成「冬冷夏熱」,這里的「冷」即「寒冷」、「熱」即「炎熱」。

溫帶海洋性氣候的最低月均溫均在0℃~15℃之間,但由於終年受西風(大西洋方向的海風)影響,所以,冬不冷、夏不熱,即「冬暖夏涼」,這里的「暖」即「溫暖」、「涼」即「涼爽」。

而極地氣候終年寒冷,所以用「終年低溫」或「全年寒冷」來形容。

故「高溫、炎熱、溫和、涼爽、寒冷」五詞的區分主要在於人的一種感受,沒有嚴格上的氣溫度數界線。掌握一些描述氣候特徵的習慣用詞,可以使我們的答題更加規范和科學

第二分析降水:根據月降水量具體數值或相關資料,描述或比較降水特徵主要點在於: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變化是大還是小;以及降水和氣溫的組合情況(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還是夏雨型、冬雨型);

描述降水時,常用多雨、少雨、濕潤、乾旱等詞語,具體數字上並沒有絕對標准,主要看日常的習慣積累。注意月降水量大於100mm就說明一個地方進入雨季。

第三綜合上述兩方面總結出氣候特點

Ⅲ 簡述氣溫和降水的分布規律以及影響的因素是什麼

一、分布規律

1、天氣系統的發展,暖而濕的空氣與冷空氣交匯,促使暖濕空氣被冷空氣強迫抬升,或由暖濕空氣沿鋒面斜坡爬升。

2、夏日的地方性熱力對流,使暖濕空氣隨強對流上升形成小型積雨雲和雷陣雨。

3、地形的起伏,使其迎風坡產生強迫抬升,但這是一個比較次要的因素。多數情況下,它和前兩種過程結合影響降水量的地理分布。

二、影響降水的因素

1、海陸位置。

2、地形。

3、大氣環流。

(3)八年級地理世界的氣溫和降水知識點擴展閱讀:

一、降雨形成原因

水汽在上升過程中,因周圍氣壓逐漸降低,體積膨脹,溫度降低而逐漸變為細小的水滴或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雲。當雲滴增大到能克服空氣的阻力和上升氣流的頂托,且在降落時不被蒸發掉才能形成降水。

水汽分子在雲滴表面上的凝聚,大小雲滴在不斷運動中的合並,使雲滴不斷凝結(或凝華)而增大。雲滴增大為雨滴、雪花或其他降水物,最後降至地面。人工降雨是根據降水形成的原理,人為的向雲中播撒催化劑促使雲滴迅速凝結、合並增大,形成降水。

二、分布

全年多雨區——赤道附近地帶,降水多,如新加坡

全年少雨區——乾旱的沙漠地區,兩極地區,如開羅

夏季多雨區——南、北緯30°~40°附近的大陸東岸,夏季多雨,如北京

冬季多雨區——南、北緯30°~40°附近的大陸西岸,冬季多雨,如羅馬

常年濕潤區——南、北緯40°~60°附近的大陸西岸,常年濕潤,如倫敦

Ⅳ 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分布有什麼影響八年級地理題 急急急急急 滿意了加懸賞

應該來是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這是自800毫米降水等量線,也是氣溫的0度線,秦淮以南年降水量大於800毫米,氣候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秦淮以北,年降水量小於800毫米,氣候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八年級地理《天氣,氣候及氣溫降水》復習案

呃呃呃呃呃呃呃

Ⅵ 地理:請幫我總結各氣候的降水和氣溫的特點.

世界陸地主要氣候類型有十三種,特點歸納如下

(一)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濕度大。年平均氣溫在26℃左右,氣溫年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過2000毫米,分配比較均勻。

(二)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氣溫高,年平均氣溫超過20℃,雨旱兩季分明。

(三)熱帶草原氣候
全年氣溫高,年平均氣溫約25℃,有明顯乾季和濕季、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

(四)熱帶沙漠氣候
全年高溫乾旱。

(五)亞熱帶季風氣候
冬季氣溫偏低,降水少;夏季高溫多雨,降水季節分配不均。

(六)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夏季炎熱少雨;冬季溫暖多雨。

(七)溫帶季風氣候 主要分布在溫帶亞洲大陸東部,
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暖熱多雨。年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不均,相對集中在夏季。

(八)溫帶海洋性氣候
夏季溫度不高,冬季溫度不低,年較差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分配比較均勻。

(九)溫帶大陸性氣候
夏熱冬冷,氣溫年較差、日較差都大,降水稀少,氣候乾旱。

(十)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冬季漫長嚴寒,暖季溫涼短促;降水量少,相對集中在夏季,蒸發弱。

(十一)極地苔原氣候
終年嚴寒。最熱月平均氣溫1—5℃,降水少,蒸發弱,雲量較高。

(十二)極地冰原氣候
全年非常嚴寒,各月平均氣溫都在0℃以下。南極大陸年平均氣溫-29℃—35℃,北極地區-22℃以下,全年多暴風雪。

(十三)高山高原氣候
氣溫隨高度增高而降低,氣候垂直變化顯著,在一定高度內,濕度大、多雲霧、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風力愈強。我國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但輻射強,日照豐富,降水少,冬半年風力強勁。氣溫的年較差小,日較差大。

Ⅶ 初一地理從《降水與降水的分布》至全書完的知識點。

第三章 天氣與氣候
14、衛星雲圖: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雲區。常見天氣符號:(P46)空氣質量的高低,與空氣中所含污染物的數量有關,可以用污染指數來表示。
15、氣溫的變化:一天中,陸地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北半球相反。
16、氣溫分布規律:①世界氣溫從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②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③在山地,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度。
17、降水的分布規律:①從赤道向兩極降水量遞減;②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③溫帶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④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世界「雨極」是乞拉朋齊,世界」干極」是阿塔卡馬沙漠。
18、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因素等。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最大。
19、氣候變暖:自然原因是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具有保溫作用,使大氣升溫:人為原因是一方面燃燒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大量砍伐森林,使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氣溫隨之升高。產生的影響是:世界上的人口和城市多數分布在溫帶沿海地區,氣溫上升,會使極地地區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不斷上升,沿海低地可能會被淹沒。
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20、世界人口的增長:2006年3月,世界人口達65億。人口增長的速度就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七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歐洲;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快,發達國家人口增長慢。
21、世界人口分布: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是世界上的四大人口稠密地區。
22、人口問題:①增長過快產生的問題: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飢餓貧困、資源短缺、污染嚴重、治安混亂等。②增長過慢(或不斷減少)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合理增長: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23、不同的人種:劃分依據:體質特徵。人種的分布特點:白種人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黃種人:分布在亞洲東部和東南部、美洲地區(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黑種人: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美國、印度南部等地。
24、主要語言:漢語: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
25、三大宗教:
宗 教 發源地 分布地區 代表建築 主要經典
基 督 教 亞洲西部 歐、美、大洋洲 教 堂 《聖經》
伊斯蘭教 阿拉伯半島 西亞、北非 清真寺 《古蘭經》
佛 教 古印度 東亞、東南亞 廟 宇 《佛經》
基督教是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在我國,多數人不信教,少數民族中,維吾爾族、回族多信仰伊斯蘭教,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
26、聚落: 分為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一般來說,先有鄉村後有城市。目前,全世界大約有一般以上的人住在城市。聚落分布: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聚落分布較密集。聚落形成與發展因素:①水源充足;②土壤肥沃、適宜耕作;③地形平坦;④交通便利;⑤自然資源豐富等。
27、特色民居與自然環境:
民 居 當地自然特點 民居建築特點
東 南 亞
高 架 屋 氣候終年炎熱多雨,
植物生長茂盛。 多為木樓或竹樓,上層住人通風散熱,避免潮濕和野獸襲擊,下層堆放雜物飼養牲畜。
西 亞
村 庄 熱帶沙漠地區,白天炎熱,晝夜溫差大。 牆厚窗小。厚牆可以減少白天通過牆壁傳導進入的熱量,屋小可以減少白天從沙漠吹來的熱風。
因紐特人
冰 屋 極地地區終年寒冷,
多暴風雪。 就地取材,利用冰塊堆砌而成,房屋較低,下凹成洞,防風避寒。
黃土高原
窯 洞 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 冬暖夏涼適宜居住,充分利用黃土的特點和當地乾旱氣候的特點。
西雙版納
傣族竹樓 氣候終年炎熱多雨,
植物生長茂盛。 多為木樓或竹樓,上層住人通風散熱,避免潮濕和野獸襲擊,下層堆放雜物飼養牲畜。
28、目前我國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傳統民居有山西省的平遙古城、雲南省的麗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和澳門歷史城區等。
第五章 發展與合作
29、國家和地區:(1)不同國家差別很大①面積大小不同;②人口多少不同;③政治制度不同: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④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30、地跨兩大洲的國家:俄羅斯、埃及、土耳其
國 家 所 跨 的 大 洲 首 都
埃 及 亞 洲 和 非 洲 開 羅
土 耳 其 亞 洲 和 歐 洲 安 卡 拉
俄 羅 斯 亞 洲 和 歐 洲 莫 斯 科
31、國界和領土:國界是地圖上一國與領國或公海之間的分界線,國界的劃分依據主要有:①依據山脈、湖泊、海洋、經緯線劃分;②依據民族、語言、宗教劃分。國界線以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統稱領土。
3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通常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主要有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歐洲的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和亞洲的日本。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目前,中國屬於發展中國家。(南南合作、南北對話的含義)
33、國際合作的意義:(課文P91)
34、重要的國際組織與其倡導的精神:
①聯合國——維護世界和平;②世界貿易組織——促進經濟發展;
③國際奧委會——更高更快更強;④紅十字會——發揚人道主義。

Ⅷ 地理:請幫我總結各氣候的降水和氣溫的特點

世界陸地主要氣候類型有十三種,我把分布、成因和特點分別列出,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一)熱帶雨林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之間,以南美亞馬孫平原、非洲剛果盆地、亞洲大、小巽他群島等為典型。全年在赤道氣團控制下,高溫、多雨、濕度大。年平均氣溫在26℃左右,氣溫年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過2000毫米,分配比較均勻。

(二)熱帶季風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以亞洲的中南半島、印度半島等地受西南季風影響地區為典型。我國雲南大部、西藏東南角等地也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溫較高,年平均氣溫超過20℃。盛行風向的季節轉換顯著。夏半年受赤道氣團控制,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氣候特徵與熱帶雨林氣候相似;冬半年,有些地方在熱帶大陸氣團控制下,降水明顯減少,形成乾季。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總量的80—90%以上,干濕兩季分明。

(三)熱帶草原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亞大陸北部和東部為典型。本類型分布區處於赤道低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區。全年氣溫高,年平均氣溫約25℃。當赤道低壓帶控制時期,赤道氣團盛行,降水集中;信風帶控制時期,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乾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顯而長的乾季。

(四)熱帶沙漠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回歸高壓帶控制下的大陸內部和西岸,以非洲北部、亞洲阿拉伯半島和澳大利亞沙漠區為典型。在副熱帶高壓帶或信風帶控制下,全年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乾旱少雨,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只有數十毫米或更少,日照豐富,氣溫很高,最熱月平均氣溫可達30℃左右。

(五)亞熱帶季風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大陸東岸,以亞洲大陸東部,如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北美大陸東南部,南美大陸東部和澳大利亞東南部為典型。盛行風向季節變化顯著。冬季受極地大陸氣團影響,氣溫偏低,降水少;夏季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高溫多雨,水分季節分配不均。

(六)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大陸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緯度30°—40°的大陸西岸,澳大利亞大陸和非洲大陸西南角等地,以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積最廣、最典型。以北半球為例,夏季副熱帶高壓帶北移,為高壓控制,這里受熱帶大陸氣團影響,天氣晴朗乾燥、炎熱少雨;冬季副熱帶高壓帶南移,受西風帶(地中海鋒帶)影響,溫暖多雨。

(七)溫帶季風氣候 主要分布在溫帶亞洲大陸東部,
如我國華北、東北與蘇聯遠東地區。冬夏盛行風向明顯交替。冬季風,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寒冷乾燥;夏季風,主要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暖熱多雨。年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不均,相對集中在夏季,具有大陸性特徵

(八)溫帶海洋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溫帶大陸西岸,如西歐、北美和南美西岸狹長地帶,以西歐為典型。這里常年受盛行西風影響,海洋氣流吹向大陸,海洋調節作用顯著。氣候特徵是:夏季溫度不高,冬季溫度不低,年較差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分配比較均勻。

(九)溫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陸地區。這里距海洋遠,或有高山屏障,水分循環不活躍,主要受大陸氣團控制,降水稀少,氣候乾旱;夏季炎熱,冬季相當寒冷,氣溫年較差、日較差都大。

(十)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北部,北美大陸北部。全年受極地大陸氣團和極地海洋氣團影響,冬季還受到冰洋氣團影響。冬季漫長嚴寒,暖季溫涼短促;降水量少,相對集中在夏季,蒸發弱,為濕潤地區。

(十一)極地苔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北冰洋沿岸。常受冰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影響,終年嚴寒。最熱月平均氣溫1—5℃,降水少,蒸發弱,雲量較高。

(十二)極地冰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島內部。全年非常嚴寒,各月平均氣溫都在0℃以下,為全球氣溫最低地區。南極大陸年平均氣溫-29℃—35℃,北極地區-22℃以下,全年多暴風雪。

(十三)高山高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和大高原地區,如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等。高大山地,氣溫隨高度增高而降低,氣候垂直變化顯著,在一定高度內,濕度大、多雲霧、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風力愈強。我國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但輻射強,日照豐富,降水少,冬半年風力強勁。氣溫的年較差小,日較差大。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