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地理書行政區圖
Ⅰ 八年級地理上冊的所有重要的圖
八年級地理上冊重要的圖主要是:
在書本的7面中國政區圖.
書本24面的內 圖2.4 我國地形容分布大勢 (中國地形圖)
書本26面 圖2.6 中國陸上主要山脈
書本33面的 圖2.15 我國溫度帶的劃分
書本48面的 圖2.32中黃河
書本53面的 圖2.36中的長江
書本91面的 圖4.6 我國鐵路干線的分布
書本110面的 圖4.25 我國工業的分布
(主要的是以上的.其中中國政區圖、我國地形分布大勢 (中國地形圖)最重要的,可以說是每一次考試都要考的).
以上主要是人教版的.
(其實我也是今年讀八年級)
Ⅱ 八年級上冊地理行政區地圖怎麼背
可以把他們分解成六大行政區:
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華東地區、中南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
每個地區所包含的省份都比較少,方便記憶。希望對你有幫助!
Ⅲ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課本的主要內容以及插圖是什麼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課本的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1、遼闊的疆域:
我國的地理位置:位於東半球、北半球,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匯合處;最西端:帕米爾高原。
四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海峽:台灣海峽(屬於東海)、瓊州海峽;
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雷州半島;
島嶼:台灣島、海南島 。
2、中國的行政區劃:
我國現行的行政區劃基本上劃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縣級市)、鎮(鄉)三級。國家根據需要設立特別行政區。我國共有34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簡稱用本省的河湖或山名:皖(安徽的皖山)、湘(湖南的湘江)、贛(江西贛江);簡稱用本身的歷史名稱:晉(山西)、冀(河北)、魯(山東)、豫(河南)、蜀(四川)、黔(貴州)、鄂(湖北)、粵(廣東);一省有兩個簡稱:川或蜀(四川)、雲或滇(雲南)、甘或隴(甘肅)、貴或黔(貴州)、陝或秦(陝西)。
3、中國的人口:
2008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我國總人口為13.40億,約佔世界人口總數21.2%,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人口增長速度較快的原因: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顯上升;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以人口地理分布界線黑河—騰沖為界,東部多西部少;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的數量,提高人口的質量,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東部人口密集的原因分析:東部地形較平坦,以平原和丘陵為主,氣候濕潤,河湖眾多,經濟方面東部歷史悠久,經濟發展水平高,交通便利。
4、中國的民族:
我國共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人口400萬以上的民族有: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政策:平等、團結、互助、民族區域自治。分布特點為大雜居,小聚居,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為集中,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
5、中國的地形:
地勢西高東低並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地形復雜多樣高原、山地面積廣大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縱橫交錯的山脈和復雜多樣的地形,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又使祖國各地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6、中國的氣候:
國氣溫的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很大(約50℃)原因:南北緯度位置高低不同(緯度因素),南北受冬季風影響大小不同;夏季南北溫差不大(僅12℃)原因:太陽光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晝時間較長,接受太陽光不比南方少多少。我國降水空間分布的特點:東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間(地區)分布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7、中國的河流:
流域區域、分界線、佔全國總面積、主要大河外流區域;北段大致沿著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祁連山(東端)一線;南段沿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與季風區非季風區的界線大體相近) 2/3 流入太平洋: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海河、遼河、瀾滄江(境外稱湄公河)。
8、自然資源概況:
主要的油田:黑龍江大慶油田、山東勝利油田。
主要的煤礦:山西是我國出產煤炭最多的省區。
我國南方多有色金屬:江西大余的鎢礦,湖南冷水江的銻礦,湖南冷水口山的鉛鋅礦,江西德興的銅礦。
9、中國的土地資源:
土地資源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資源,我國面積居世界第三,「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各類土地資源齊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種土地類型,這有利於因地制宜。我國是一個少林地的國家。
北方平原廣闊,耕地多,但熱量較低,降水較少,以旱地為主。
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熱量高,降水豐沛,以水田為主。
西北內陸光照充足,熱量較為豐富,但乾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為主。
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熱量不足,土地生產力較低。
10、中國的水資源:
我國是世界上缺水嚴重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造成我國水資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總量不足,而是水資源時空分布的不均衡。從空間分布看,我國水資源南多北少,東多西少。
若將「水資源」與人口、耕地面積結合起來看,我國水土資源配合欠佳,缺水最嚴重的華北地區,耕地佔全國的40%,水資源僅佔全國的6%,這里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河流徑流量小,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耕地廣大,工農業生產用水量大。從時間變化看,我國水資源季節變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Ⅳ 八年級地理行政區巧記方法,最好有圖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
華東專:上海、江蘇、浙屬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
中南: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
西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西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
Ⅳ 八年級上冊地理行政區劃
這個填上吧
Ⅵ 八年級上冊地理書上的城市的簡稱還有行政中心有哪些
北京市,京,北京。 天津市,津,天津。 河北省,冀,石家莊。
山西省,晉,太原。 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呼和浩特。 遼寧省,遼,沈陽。
吉林省,吉,長春。 黑龍江省,黑,哈爾濱。 上海市,瀘,上海。
江蘇省,蘇,南京。 浙江省,浙,杭州。 安徽省,皖,合肥。
福建省,閩(min),福州。 江西省,贛(gan),南昌。 山東省,魯,濟南。
河南省,豫,鄭州。 湖北省,鄂,武漢。 湖南省,湘,長沙。
廣東省,粵(yue),廣州。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南寧。 海南省,瓊(qiong),海口。
重慶市,渝,重慶。 四川省,川或蜀,成都。 貴州省,貴或黔(qian),貴陽。
雲南省,雲或滇(dian),昆明。 西藏自治區,藏,拉薩。 陝西省,陝或秦,西安。
甘肅省,甘或隴(long),蘭州。 青海省,青,西寧。 寧夏回族自治區,寧,銀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烏魯木齊。 香港特別行政區,港,香港。
澳門特別行政區,澳,澳門。 台灣省,台,台北。
Ⅶ 地理八年級上冊圖1—5找出由北向南,領海省級行政區單位(寫出名稱、簡稱、行政中心)
按照你的要抄求先寫省份,然後是簡稱和行政中心
由北向南:遼寧,遼,沈陽;河北,冀,石家莊;天津,津,天津;山東,魯,濟南;江蘇,蘇,南京;上海,滬,上海;浙江,浙,杭州;福建,閩,福州;廣東,粵,廣州;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廣西,桂,南寧;
天津和上海是直轄市
Ⅷ 急求8年級上冊地理34個省市行政區與簡稱的表!
省份簡稱,指中國一級行政區(省級行政區)的簡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回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答使主權為止,劃分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共計34個一級行政區,之後數量一直穩定不變。表如下圖:
(8)八年級上冊地理書行政區圖擴展閱讀:
簡稱來源
1、北京市;簡稱:京
由來:以省、市、區名稱的第二個字為簡稱的北京有據可查的第一個名稱為「薊」,是春秋戰國時燕國的都城。遼金是將北京作為陪都,稱為燕京。金滅遼後,遷都於此,稱中都。元代改稱大都。明成祖朱棣從南京遷都於此,改稱「北京」。中華民國時期稱為北平,後復稱北京。1949年設為直轄市。
取全稱中的「京」字作為簡稱。
2、天津市;簡稱:津
由來:以省、市、區名稱的第二個字為簡稱的唐宋以前,天津稱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稱「直沽寨」。元代設津海鎮,這是天津建城的開始。明永樂2年(1404年)築城設衛,始稱天津衛,取「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1949年設為直轄市,1965年與河北省合並,1967年,天津恢復設為直轄市。
取全稱中的「津」字作為簡稱。
Ⅸ 八年級上冊地理中國行政區劃
魯是山東晉山西,河南河北稱豫冀。
安徽皖稱雲南滇,湖南湖北稱湘鄂。
閩為回福建贛江西,蜀為答四川黔貴州。
粵桂廣東與廣西。青海稱青甘肅隴。
西北陝西簡稱陝,東北三省黑吉遼。
蘇浙海南在沿海,寶島台灣簡稱台。
北京天津為京津,渝是重慶滬上海。
新西內寧自治區,地理位置聽我述。
雪域明珠為西藏,天山腳下是新疆。
北部沙漠內蒙古,河西走廊有寧夏。
一國兩制是創舉。香港澳門設特區。
經常查看政區圖,省份簡稱記得住。
Ⅹ 地理:八年級上冊鐵路路線圖和政區圖的結合的圖!
有不清楚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