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初中七年級上冊地理地形圖的判斷

初中七年級上冊地理地形圖的判斷

發布時間: 2021-02-24 19:11:50

① 地理七年級上如何判斷是什麼地形

面對地圖看, 上北下是南,左西右為東,地圖方位已辨明 .
地圖符號顏色識別:
綠為林地藍為水, 地貌、公路棕色繪,其它符號都用黑.
等高線顯示地貌特點:
等高閉合是規律,彎曲形狀象現地; 線多山高線少低, 坡陡線密坡緩稀.
等高線顯示地貌原理:
由底到頂,高度相等;水平切開,垂直投影.
地貌識別:
山頂凹地小環圈, 區別要看示坡線; 山頂短線向外指, 凹地短線向里邊;
山背曲線向外凸, 山谷曲線向里彎; 山背凸棱分水線, 山谷凹底合水線;
兩山相連叫鞍部, 高低兩組等高線; 群山相連最高處, 棱線稱為山脊線.
地形起伏判定:
總觀地貌形態, 辨明各處高低; 區分上坡下坡, 沿線編號注記.
四種地形地物分布規律:
山成群,形似脈, 小山多在大山內; 先抓大山做骨幹, 記了這脈記那脈.
上游窄,下游寬, 多條小河匯大川; 河名順著河邊寫, 流向流速看注記;
等高線上的數字是指海拔的高度.數字越大,海拔越高.
當這數字向越來越大的方向,如果最終處是一個大概圓形的,那就是山峰;如果最終處是一個大概長條形的,那就是山脊.
如果是這數字越來越小的,如果最終處是一個大概圓形的,那是低窪地;如果最終處是一個大概長條形的,那就是山谷.

② 初一地理如何分辨地形圖(最好有表格)

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③ 初一地理地形圖的判讀

山頂:閉合曲線,外低內高,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線畫在等高線外側,坡度向外側版降低 盆地:閉合曲線,外高內權低,四周高,中間低,示坡線畫在等高線內側,坡度向內側降低 山脊:等高線凸向低處,從山頂到山麓凸起的高聳部分,等高線凸向低處連線叫山脊線,也叫分水線 山谷:等高線凸向高處,山脊之間低窪部分,等高線凸向高處連線叫山谷線,也叫集水線 鞍部:相鄰山頂中間處,相鄰兩個山頂之間,呈馬鞍形,鞍部是山谷線最高處,相鄰兩山頂間山脊線最低處 陡崖:多條等高線會合重疊在一處,近於垂直的山坡,稱峭壁。峭壁上部突出處,稱懸崖 平原:等高線稀疏,值小,海拔一般低於200米,平坦,與高原相似,以數值進行區分 丘陵 :類似山地,值小,海拔在500米以下,起伏小,與山地類似,以數值進行區分

④ 初一上冊地理地形圖怎麼判斷鞍部和山谷。請給張圖給我謝謝。並用圈圈 圈出山谷和鞍部,最好能根本的了解。

等高線地形圖中,判斷遵循「凸低為高,凸高為低」的原則。鞍部是兩側高,中間低;山谷所在地等高線向高數值凸;山脊所在地等高線向低數值凸。

⑤ 初一地理怎麼判讀地圖呢

判斷地圖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了。至於南北回歸線,給你個網址,自己看吧回,呵呵答 北回歸線 http://ke..com/view/93931.html?wtp=tt南回歸線 http://ke..com/view/94021.html?wtp=tt

⑥ 初一上冊地理地形圖怎麼判斷鞍部和山谷.請給張圖給我

①山頂: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 ②盆地或窪地:等高版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權向四周逐漸升高 (如果沒有數值注記,可根據示坡線來判斷:(示坡線——為垂直於等高線的短線) ③山脊: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低處.等高線從高往低凸,就是山脊(如圖中MN處). ④山谷: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高處.等高線從低往高凸,就是山谷(如圖中HI處). ⑤鞍部:正對的兩山脊或山谷等高線之間的空白部分(如圖中D處). ⑥緩坡與陡坡及陡崖:等高線重合處為懸崖(如圖中C處).等高線越密集處,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處,坡度越緩.

⑦ 初一地理怎麼判讀地圖

判讀地圖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如有特殊地圖的某個角會有方向指示,面對地圖豎線就是經線,如東經,橫著的線或狐是緯如北緯!

⑧ 初一地理怎麼看地形圖

看等高線的疏密程度,等高線也密集說明越陡峭,反之越平緩,其次看等高點,那就是相減得高差,相同高差,看兩點直線間距。間距越近越斗。反之越平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