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七年級下冊地理看圖

七年級下冊地理看圖

發布時間: 2021-01-22 12:27:00

Ⅰ 地理怎麼看圖

高考對圖像知識的考查,有三種要求:
1、一般性讀圖 目視感知,獲得直接信息.
(1)讀圖要求:識別符號表示何種地理事物或現象.
(2)讀圖步驟:一是先看圖例注記:二是區分要素單項,說明符號代表的地理事物或現象;三是總覽全圖,先單項後綜合,先左後右,最後加以整體記敘:該填寫的填寫,該計算的計算,該說明的說明,一一加以回答.
2、分析解釋圖像 目視分析,獲取間接信息.
(1)目視分析要求:通過感覺、知覺、記憶力、思維力共同參與活動.
(2)目視分析程序:
第一步,憑視覺、感覺、知覺獲取直接信息;
第二步,從記憶倉庫中提取與直接信息相關的一些知識;第三步,運用分析、綜合、比較、推理、判斷等思維方法,進行知識加工整理.
(3)答題:按照題目要求,先答出圖像中顯示著哪些地理事項(直接信息),再答出分析解釋後的結論,這就是獲取的間接信息.
3、動手畫圖補繪散點圖、繪制柱狀圖、補繪洋流與等溫線、補繪等高線等等.

幾種常考地理圖像的復習方法
(一)、區域分布圖的判讀
普遍以政區圖為基礎的包括地形、河流、礦產、城市、鐵路等要素的綜合地圖,其他還有氣候類型分布圖、水系分布圖、資源分布圖、洋流分布圖、工農業分布圖、交通圖等.地理分布圖的判讀需要以下幾個方面:
1、確定地理位置,初步提取有效信息
首先,通過經緯度位置確定國家、地區.掌握世界上主要的經緯線穿過的區域,如赤道、南北回歸線、0°經線、120°E經線穿過的國家、地區、大洲、大的地形區等.

次,用知名的國家、島嶼、湖泊、河流及地形等地理事物確定相對地理位置.即通過某地理事物與周圍相關知名地理事物在方向、距離上的比較,明確它的位置.如
果沒有給出地理事物的名字,可以用其輪廓、形狀去判定,因為每個大洲、國家和我國省區輪廓都有其特殊性,注意觀察、比較和總結.如梯形狀的埃及、昂首雄雞
狀的中國、跪俑狀的陝西省、肥鵝狀的的黑龍江省等.
2、熟悉並充分利用圖例和注記充分提取有效信息
3、整合信息,歸位驗證
歸位驗證就是把綜合的信息再帶到具體的區域,結合題干要求,進行「回頭看」,可確保准確無誤.
各類型區域圖考查要求
1、區域分布型圖像題 該題型往往以重大熱點問題為背景切入,側重於中國與世界區域地理知識.
2、 區域路徑型圖像題 要求重點了解不同區域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人類活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等方面)的空間結構聯系和發展變化過程.並在此基礎上考查學生的地圖空間概念、心理地圖的構建、圖文轉化以及知識遷移等方面的能力.
3、區域分析說明型圖像題 要求熟悉地理主幹知識的基本概念,理解掌握地理基本原理,並能將概念原理的含義在知識的運用中真正得到體現.這類題的形式較多,一般包括剖面圖、原理(成因)示意圖、景觀圖、系統聯系圖和統計圖等.
區域常考知識鏈接
1.
區域分布型的重點內容有:①重要的地理界線(如洲界、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外流區與內流區、三級階梯分界、氣候及人口界線等等);②重要區域的范圍(如中西
歐及北歐的主要國家、東亞的國家、西亞的非阿拉伯國家等);③重要的國際或區域性組織的范圍及其變化(如歐佩克組織成員國、東盟、上海經合組織等).
2.
區域路徑型的重點內容有:①移動路徑(如台風移動路徑、鋒面移動路徑、風向等);②交通線路選擇與設計(如海運、鐵路線、旅遊線等);③物產運輸路線(如
世界石油、鐵礦、煤炭、木材、小麥等的運輸路線);④人口遷移;⑤我國重大工程建設的路線等(如青藏鐵路、西氣東輸、南水北調、西電東輸工程等);⑥科學
考察路線等.
3.區域分析說明型的重點內容包括以下各類圖表的繪制或判讀:①剖面圖;②氣候資料統計圖(降水、氣溫);③各種比例圖及統計曲線;④區域差異比較圖表(工業、農業等的分布)等.
(二)、地形圖的判讀(含地形剖面圖)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應掌握等高線圖的基本特性.
①數量上的特性,
②形態上的特性,
2、要掌握等高線的基本知識(詳見等高線圖) ,這是識別等高線圖的關鍵.
3、熟練判斷等高線圖上的基本地貌類型;學會識別一些特殊的地貌類型.如:新月型沙丘、火山、梯田等.
4、學會等值線圖的綜合判讀與應用.(詳見等高線圖)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與繪制】
1、判讀方法和步驟是:
①看清楚剖面線是沿什麼方向作的;
②根據圖上曲線彎折狀況和高度表(即垂直比例尺高度)讀出沿線地形特徵和地勢起伏情況;
③判讀沿線地形特徵或判斷地形區
2、繪制方法和步驟是:
①根據要求選剖面線,確定縱橫坐標比例尺,畫好坐標.
②尋找地圖上剖面線與高線的交點,並逐一記錄它們的高程和高差,
③將它們一一對應到剖面圖的坐標上,
④將這些坐標點連接成平滑的曲線,即完成剖面圖.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曲線出現轉勢的時候,附近兩個點之間的連線形狀,需要參考平面地形圖的局部形狀而定.
(三)、等值線圖的判讀

值線圖是常見的專題地圖,一般有等高線圖、等壓線圖、等溫線圖、等降水量線圖、等太陽輻射量線圖、等人口密度線圖、等太陽高度角線圖、等鹽度線圖、等PH
值線圖、等潛水位線圖、等震線圖、等時線圖等.近年來的試題又出現了幾種等值線相結合的形式,如一圖多用,更能考查能力.判讀等值線圖應注意以下幾個方
面:
1、看等值線的數值大小,確定地理要素遞變規律和方向.這一步最為關鍵,它會影響後面一系列問題的判斷.
2、看等值線的彎曲形狀變化,確定地理要素的分布特點.
3、看等值線的疏密程度,確定地理要素變化的緩急和幅度大小.
4、看等值線的閉合曲線,確定地理要素的局部高值或低值中心.
【等溫線圖】
1、氣溫最高月與最低月的分布狀況及變化,特別要注意一些重要的等溫線,如最高月20°等溫線、最低月0°等溫線等,
2、等溫線的疏密與溫差.
3、等溫線走向與緯線、海岸方向和地形的關系.
4、等溫線的彎曲.等溫線的彎曲與海陸分布、洋流、地形等諸多因素相關.
5、等溫線的閉合.等溫線成閉合曲線的地區,大多是受地形影響,而形成曖熱或寒冷中心.
【等壓線圖】
1、海平面氣壓場的基本形式:
2、風力大小及風向的判讀.
3、天氣變化.
①氣團天氣圖的判讀
②氣旋、反氣旋天氣圖的判讀
③鋒面天氣圖的判讀
【等高線圖】
1 .根據等高線地形圖的數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斷地形類型.
①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一般為平原.
②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對高度小於 100 米為丘陵.
③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對高度在 100 米以上為山地.
④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部分十分密集,而頂部稀疏為高原.
2 .當等高線是封閉的曲線時,凡內高外低的為山頂,如圖一中 A 處,凡外高內低的為窪地.
3 .凡等高線重合,並用鋸齒狀表示的為陡崖.懸崖的相對高度可用公式計算:(n-1)d≤H

初中地理看圖技巧

初中的地理知識相對比較簡單,關於地圖的知識通過形象的記憶就可以了,比如說行政區劃,主要的山脈,主要的河流,主要的地形,主要的氣候。這些基本上都是分區域背誦記憶就好了。

Ⅲ 人教版7、8年級生物地理復習資料。要全面一點。地理要有看圖指導。(點出要記地理書上的哪些圖)

初一上學期的復習資料我沒有!
初一下學期:
七年級地理[下]復習提綱

第1章 認識大洲
1、亞細亞:東方日出之地 歐羅巴:西方日落之地
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連為一體,合成亞歐大陸。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歐洲北、西、南三面瀕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東與亞洲相連,南與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為主的亞洲地形:三大特徵:1. 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3.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異:
亞洲 歐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對高度 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側

復雜多樣的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特徵顯著;季風最強盛,最典型,影響范圍也最廣。

大河眾多的亞洲: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內流區面積廣大

亞洲的人口與國家: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總人口達36.7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大多數在亞洲

2、非洲

國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陽光灼熱」。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與亞洲之間隔著狹長的紅海,並以蘇伊士運河為陸上分界。非洲有54個獨立國家,是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國家。非洲大陸高原面積廣大,被稱為「高原大陸」。

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
炎熱的氣候:非洲是世界上乾旱區面積最大的一個洲。
非洲熱帶草原的面積在各大洲中最大。

氣候特點:氣溫高;乾旱地區廣;氣候類型成南北對稱分布。
豐饒的資源:非洲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多樣,被譽為「富饒大陸」。
金剛石、黃金、鉻鐵礦、磷酸鹽等的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前列。
3、美洲: 「新大陸」:美洲是「亞美利加洲」的簡稱。
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第二章 了解地區
1、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與馬來群島。
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馬來群島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2萬多個大小島嶼的總稱。馬來群島的大多數島嶼地勢崎嶇,山嶺河多,平原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被稱為「火山國」。日本被稱為「地震國」

地區 地形特徵 河流特徵
中南半島 山河相間 由北向南
馬來群島 地勢崎嶇 短小湍急。

馬六甲海峽:東南亞處在亞洲與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運輸和航空運輸的重要樞紐。

富饒的礦產:世界上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地。泰國天然橡膠和棕欖油的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賓是世界上出產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的石油,馬來西亞的錫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華人的最大聚居地:東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區和島嶼的熱帶雨林地區則人口稀少。

2、南亞
南亞次大陸:南亞指位於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與印度洋之間的廣大的地區。它東瀕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總面積約430萬平方千米。
三大地區:喜馬拉雅山↓恆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為3-5月為熱季;6-10月為雨季;11至次年2月為涼季

宗教: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蘭教。
人口與經濟:南亞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區之一,人口約13億,佔世界人口的1/5強。

3、西亞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裏海;紅海;阿拉伯海。亞洲;非洲;歐洲。
這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絲綢之路「。
乾旱環境中的農牧業:農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國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國家:宗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發源地
世界石油寶庫:佔世界總產量的25%。通過波斯灣運出。

4、歐洲西部

位置與范圍: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包括30多個國家。從經濟發展水平看,大多數屬於發達國家。

5、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冰雪世界:北極地區指北極圈以北的區域,包括北冰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及一些島嶼。北極圈內的陸地面積約800萬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積約1310萬平方千米。 南極地區包括南極大陸及其海島嶼和陸緣冰,還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極地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

在北極圈內,長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萬。當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紐特人和拉普人。南極洲則沒有國家和定居人口。 極地科學考察:中國的長城站(6213′S;5858′W)中國的中山站(6925′S;7610′E)

第三章 走進國家
1、日本(Japan):東亞島國:日本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3900多個島嶼組成。首都東京。通用語言:日語。

多山的地形: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國土的3/4為山地丘陵。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名,為日本最高峰。

濕潤的氣候:日本主要屬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東西融合的文化: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國影響。在近代,歐美文化廣泛影響到日本。日本人的衣服:和服;日本人最喜愛的傳統食品:壽司

發達的經濟:二戰後,日本發揮自身的人力資源和海上運輸優勢,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科技,努力開拓國際市場,從而使本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目前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也居世界前列。日本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加工製作業、高科技產業、國際貿易、金融業和信息產業都位居世界先進行列。主要工作部門有電子、家用電器、汽車、造船、鋼鐵、化學、紡織、精密機械等。日本耕地面積狹小,農業勞動力不足,但農業生產水平提高。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漁業生產大國。日本的交通運輸也相當發達。主要城市:東京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達1200多萬。

3、俄羅斯(Russia):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幅員遼闊,領土1708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唯一地跨兩個大洲和東西半球的國家。

平原廣大:俄羅斯地勢東高西低,大河和山脈呈偉大的地形區的重要界線。俄羅斯領土中,有70%是曠闊的平原。

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涼爽。

豐富的資源: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俄羅斯的石油開采量居世界第三位。黃金產量居世界第2位。

改革中的經濟:俄羅斯是重要的工業大國,能源、鋼鐵、機械、化學、航空航天等部門地位突出。俄羅斯主要的農產品有穀物、馬鈴薯、亞麻和乳肉製品。東歐平原的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是主要的農業區。俄羅斯在1991年由蘇聯解體為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位於東歐平原。

5、美國(United States):美國的領土:組成:阿拉斯加州、「本土」、夏威夷州。國旗:星條旗。
高度發達地經濟:美國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二戰後,他的工業總產量一直居世界首位。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美國自然資源豐富,交通運輸發達,科技力量雄厚,發展工業具有許多優勢。美國是世界上的工業大國。在對外貿易方面,美國既是輸出工農業產品最多、出口貿易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進口小汽車、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

人口與城市:人口在2000年為2.82億;人種絕大多數為歐洲遷移的白種人,也有美國原來的少部分黑人。美國人口分布不均。美國人口稠密地區是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美國首都華盛頓,位於哥倫比亞特區。紐約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洛杉磯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聖弗朗西斯科由名舊金山、三藩市,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貿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

6、巴西(Brazil):亞馬遜(孫)平原與亞馬孫(遜)河: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國家,國土面積854.7萬平方千米。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亞馬遜平原部分約佔全境的1/3,其餘部分基本上屬巴西高原。這里森林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有「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林中幽暗濕潤,人煙稀少,通行苦難。亞馬遜河支流眾多、水流平緩,航運便利。河口為喇叭形海灣,寬達300多千米,洪水季節一片汪洋,號稱「河海」。

發展迅速的經濟:巴西是南美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巴西擁有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發展水平比較高。巴西農業機械化程序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巴西的鐵礦儲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鐵礦。巴西水力資源豐富,水電在國內供電量中的比重逐漸提高。

人口與城市: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總人口達1.70億人。巴西的最大城市聖保羅城市。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亞。

7、澳大利亞(Australia):擁有一個大陸:澳大利亞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西北面與亞洲相鄰,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南與南極大陸遙遙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整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領土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等周圍島嶼,面積約774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澳大利亞首都是堪培拉。通用語言是英語。

低平的地形: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近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西部是寬廣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區面積約佔大陸總面積的25%;東部山地北起的約克角半島。

發達的農牧業和工礦業: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和適宜發展農牧業。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許多礦產儲量居世界前列。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美譽。

初二上學期: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l.分析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徵,首先考慮的兩個主要因素是( )
A.氣溫、氣壓 B.氣溫、降水 C.降水、風向 D.風向、氣壓
2.下列關於秦嶺一淮河以南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水量豐富,汛期長,含沙量大,無結冰期 B.水量豐富,汛期長,含沙量小,無結冰期
C.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多,有結冰期
D.水量小,水位季節變化小,含沙量小,可能有結冰期
3.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其根本原因是( )
A.緯度位置不同 B.地勢高低不同 C.海陸位置不同 D.晝夜長短不同
4.有人說:「今年的降水量比往年多」,這種說法是指( )
A.降水的季節分配 B.降水的年際變化 C.降水的季節變化 D.降水的周期性
5.我國干濕地區劃分的依據是( )
A.降水量的多少 B.蒸發量的多少 C.徑流量的多少 D.蒸發量與降水量的多少
5.黃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積狹小的原因是( )
A.氣候乾旱 B.地上河 C.地勢低平 D.工農業用水多
7.長江和黃河上游的共同的水文特點是( )
A.含沙量大 B.流量小 C.水能豐富 D.落差小
8.關於各地農作物耕作制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珠江三角洲一年一熟 B.三江平原一年兩熟
C.江漢平原為兩年三熟 D.海南島一年三熟
9.一天中,陸地上氣溫最高的時間應該是( )
A.12時 B.14時 C.10時 D.16時
10.下列不屬於季風區的地形區是( )
A.四川盆地 B.黃土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三江平原
11.當我國北方地區出現洪澇時,說明該年份( )
A.夏季風強 B.夏季風弱 C.冬季風強 D.冬季風弱
12.我國棉花、水稻等作物的種植界線比世界同緯度其他地區明顯偏北,主要原因是( )
A.氣候復雜多樣 B.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
C.地形多種多樣 D.夏季普遍高溫,雨熱同期
13.長江最上源稱( )
A.通天河 B.沱沱河 C.卡日曲 D.金沙江
14.關於我國盆地地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四川盆地四周都有高原環繞 B.我國地勢最低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C.沙漠面積最廣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D.在第二級階梯上盆地面積分布最廣,比高原面積還大
15.下列關於平原地形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東北平原地勢低平,河湖密布,海拔在50米以下
B.華北平原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有面積廣布的黑土分布區
C.華北平原西到賀蘭山,東到海濱,北到長城,南到淮河附近
D.長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國三大平原中地勢最低的平原,河湖密布
16.下列山脈中屬於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的一組是( )
A.岡底斯山和陰山 B.秦嶺和太行山 C.大興安嶺和巫山 D.巫山和雪峰山
17.我國水旱災害頻繁的根本原因是( )
A.冬季風勢力太強 B.由於我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C.每年夏季風強弱不同和進退時間的早晚 D.西高東低的地勢
18.太行山東西兩側的地形區分別是( )
A.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 B.汾渭平原和海河平原
C.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
19.下面四個盆地中,夏季平均氣溫最高的是( )
A.四川盆地 B.准噶爾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柴達木盆地
20.下列關於我國外流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冬季,北方河流水位下降,南方河流普遍形成枯水期,有些中小河流斷流
B.我國外流河的汛期,由東南向西北逐漸推遲
C.淮河冬季一般不結冰
D.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河流在9、10月間普遍進入汛期
下面是一人工裁彎取直工程示意圖」,讀後完成21、22題。

圖1 人工裁彎取直工程示意圖
21.此工程位於下列四省中的哪個( )
22.人工裁彎取直工程主要是為了解決( )
A.河道特別彎曲,妨礙航運 B.水流太急,易成水災
C.泥沙淤塞河床,水流不暢,造成水災,妨礙航運 D.開墾兩岸沙洲,發展農業生產
23.治理黃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上游修建水電站 B.裁彎取直疏通河道
C.下游修築大堤 D.加強中游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
24.長江洪水對長江流域危害最嚴重的地區是( )
A.上游峽谷地區 B.上、中游的水電站 C.四川盆地 D.中、下游的平原地區
25.下列河流中注入太平洋的是( )
A.黑龍江、長江、雅魯藏布江 B.遼河、黃河、額爾齊斯河
C.海河、珠江、怒江 D.淮河、珠江、遼河
二、連線題(8分)
26.將下列各地與其對應的氣候特點相連。
A.吐魯番 a.四季長冬
B.哈爾濱 b.氣候濕潤終年皆夏
C.海南島 c.冬季寒冷漫長
D.青藏高原大部分 d.氣候乾燥,冬冷夏熱
三、綜合題(42分)
27.讀「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10分)

(1)A、B兩處中,位於非季風區的是___________。
(2)影響我國的夏季風,主要有C__________季風和D___________季風。
(3)根據我國降水和氣溫的分布規律,圖中數碼 ①②③④中,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處,冬季氣溫最低的是_________處。
28.讀「沿我國北緯36。緯線所作的剖面圖」,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圖中A、B、C表示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其中A為第_____級階梯,C為第_____級階梯。
(2)圖中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 河的河谷地帶,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_________。
(3)這種地勢特徵對我國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表現為( )
A.有利於海洋上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豐沛的降水
B.使我國許多大河自東向西注入海洋,溝通了東部與西部之間的交通
C.在階梯內部,由於降水豐富,水能資源巨大
D.在階梯的過渡地帶.由於有巨大的落差而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
29.讀「我國四個城市降水柱狀圖」,回答下列各題。(12分)

(1)四個城市各月柱狀圖表明,我國東部地區的降水量由__________向______逐漸減少。
(2))四個城市降水的季節分配都_________,降水集中在__________季.
(3)南方雨季開始___________,結束_________;北方雨季開始____________,結束____________。南方雨季比北方雨季___________(長 短)。
(4)我國東部地區,雨季開始和結束的遲早主要是由___________季風的進退決定的。
30.讀「長江水系示意圖」,回答問題。(10分)

(1)寫出序號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城市①______________,正在建設的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 ②_______________。
(2)長江發源於A________高原_________山脈,注入__________海,並將A字母填人圖中相應的位置。
(3)長江的水能資源_________河段豐富,宜賓以下航運便利,被譽為「__________」。

初二下學期我沒有
你可以多做點練習,效果會更好!加油

高中地理怎麼看圖啊。

當然能判斷了。

N表示北極點,自轉方向是從左下角到右上角。還有180°經線,就判斷出來了。如圖

Ⅳ 地理看圖填空題

山脈:復A__烏拉爾山__ C___大高加索制山__
河流:B__烏拉爾河__ D__伏爾加河___ E__葉尼塞河__ F__勒拿河__ G___鄂畢河__
湖泊:H__貝加爾湖__
2、E、F、G三條大河注入北冰洋,地勢南高北低

Ⅵ 地理 看圖讀經緯度

A(45°E,30°S)
B(180°,60°S)
C(90°W,30°S)
D(0°,0°)
根據地球自轉方向為順時針判斷該圖中心為南極,版再根據「順著地權球自轉方向東經度向東增大,西經度向東減小」可推知該圖上半部分為東經度,下半部分為西經度。

Ⅶ 地理:到底怎麼看圖分辨是什麼指向型啊

這位同學陷入了一個很容易陷入的陷阱。
在經濟地理學中,原料指向型和回市場指向型是這樣區答分的。

原料指向顯著的企業,原料的運費在最終產品價格中的比例肯定是最高的,或者,原料運費的投入在產品生產總投入中的比例是最高的。

而市場指向型,則是產品的運費在最終產品價格中的比例是最高的,或者,產品運費在產品生產總投入中的比例是最高的。

由此,兩者區別是原料運費和產品運費的區別。

你所遇到的問題,要回歸圖表,計算一下原料的運費在產品總價中的百分數,就會得出。

Ⅷ 地理看圖

1.太平 北冰 波羅的 黑海和亞速海
2.歐 烏拉爾山脈 烏拉爾河
3.莫斯科內 伏爾加河 東歐平原 鄂畢河 西西伯利亞容平原 中西伯利亞高原 葉尼塞河 東西伯利亞山地
(๑•ั็ω•็ั๑)求採納

Ⅸ 如何學好地理,怎樣看圖

學習地理主要是學會讀圖,俗話說,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所以每天內堅持多畫圖,多容看圖,多讀圖,一定會學好地理的。
學習准備用具:
各年級地理圖冊
各年級教材
學習筆記
首先,看懂世界地圖,找出世界上的地形,大洲,大洋,海灣,河流和湖泊:

再看中國地圖,找出中國的地形單元,河流,湖泊,鄰國,海域,
從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上,找出所有的國家,所有的省級行政區。
再看每一個國家的地圖,中國各省級行政區的圖片。

Ⅹ 地理看圖的方法....

對地理的地圖記憶深有感觸。你可以借鑒我們這里的高中生的做法:把地圖當枕頭用。買大地圖掛在床的對面,睡前瞄兩眼。另外買小地圖冊帶在身邊,隨時可以看。我們高中生,特別是我們這一屆——08屆考生,取得了我校歷史上的新輝煌,這與我們的拚命是分不開的。多看是法寶!!!!
對於地圖這玩意兒,沒有速記的好方法,實際上最慢的 最笨的 ,恰恰是最好的,重復記憶才會在腦海里紮根。短效突擊沒有用!!!!學地理,千萬不能圖省事,地理這門學科太特殊,沒有捷徑可尋!

在白紙上勾畫,多練習。再跟地圖比較,看哪裡不足,直到大體准確為止。
中學生要想在地理學中游刃有餘,特別是高三和高一的學生要想在高考和會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就必須走出地理學習的誤區,走進地理學。進入高中,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努力向更加順應學生認識規律和時代要求的方向發展。那麼,學生能否適應教師的這一轉變,他們對知識的把握、運用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方面怎樣提高?也談幾點認識。
一、走進地理課許多學生在地理課上感到困惑。為什麼課堂上老師講的我都明白,可是一到做題就不知所措了?這與如何上好一堂地理課有直接關系。「課堂三刻值千金」,45分鍾的含金量不容小覷。為了上好地理課,必須努力做到三個方面。首先是預習:預習非常重要,預習只需快速瀏覽一下,獲得一個大致的印象即可。必要的預習不僅可以使我們對新課的內容有所熟悉,以便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而且還能了解自己知識薄弱點。上課時有重點地聽,聚精會神地聽,非常重要。常有這種情況,稍不注意,便發現自己從斯里蘭卡跑到了瓜地馬拉。其次是記筆記:上課時能適當有重點地記筆記也很重要,俗話說得好:「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記老師強調的內容。記自己不能立刻吃透的內容;記筆記時最好能空出五分之一的空間,便於在復習時做注釋和補充。盲目濫記、為求隻字不漏、圖文並茂,其實也是誤區。因為記多了影響聽講,會舍本求末的,所記內容也不知其所以然。第三是要課後及時復習,當天鞏固,效果更佳。
二、走進地理書進入高中,隨著課程的增多,要讀的書那麼多怎麼辦?我看重在理解。沒有必要花很多心血去背誦,其實也是無用功。書中的語句和例子最終要給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方法。例如:現今的地理書做了許多藍色標志,大家習慣把有籃點標志後的句子背下來,邊背邊叫苦,最後在考試時空有滿腹經文卻無從下筆。難道這不是一大誤區嗎?現行課本不僅有帶籃點標志的是重點,而且,圖和圖下的小字同等重要。這一點往往被忽視。地理老師建議將書「由厚變薄」「再薄變厚」。何謂由厚變薄:概括出原理,建立知識體系,將每一知識點歸納為知識樹上的一片樹葉,那麼幾本書的內容也不過是幾張薄薄的提綱。有了整體上的把握再去記憶,你會發現,很多知識點有極強的內在聯系。很輕松就可以做到舉一反三。還有什麼樣考題不能對付呢?那麼何謂由厚變薄?就是將每個知識點的詳細資料補充到知識體系中,每個知識點力求全面,這樣你的知識大樹才會枝茂葉盛、根系發達,不必擔心書比以前厚。因為這些超厚的書都在我們腦子里存檔了。
三、走進地圖冊地圖是人類文明的一大創舉。是學好地理學的工具。看圖說話並不是地理學的全部,但是識圖能力差確是學生的共性。打開地理考題不難發現地圖的重要性,有50%以上的試題是讀圖題。有的圖側重考察我們分析能力,根據圖上的信息尋找答案;有的圖是一個背景,圍繞該區域可以組成一系列問題;有的圖故布疑陣,設立陷阱,等我們心甘情願地往裡跳;有的圖羞羞答答,含含糊糊的暗示讓我們絞盡腦汁尋找它的廬山真面目;還有的無圖考圖,需要做到心中有圖。由於多數學生不重視地圖,也就多次為自己的不重視而付出了代價。尤其是經緯網圖,稍有變形就目瞪口呆。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只有一個——多看圖。邊看邊聯想,盡可能把所學知識點與地圖相聯系,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以一圖而溫習全書。看圖首先要看清圖名、圖例、注記;其次是根據題目要求尋找相關信息。當然,看圖是不能只,動腦子才是最重要的,魏格納只所以創立了聞名於世的大陸漂移學說也說明了這一道理;要學會圖圖轉換,多角度去看圖。以經緯線為線索,以線帶面聯想式看圖,可以使你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走進地理熱點不可不關注,也不可過分關注。尤其是不可過分拘泥於自己做過的關於該熱點的習題。關鍵還是了解,理解熱點的背景和來龍去脈。養成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去分析熱點問題習慣這才是目的。也就是說把它作為分析問題提高思維能力的「工具」就可以了。但切不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也不可誤認為熱點等於「能力」。
五、靈活運用地理試題越來越活,每一題都是新面孔,尤其是高考。出題的角度和方式別具一格。盲目的、瘋狂的、大量的做題也是一個誤區,效果也不理想。只做不想,會的永遠是這一題,做題切忌就題論題,要一題多變、多聯想、找異同,熟練以後還可以順著這個思路和角度自己出題,挺有成就感的。對考試時的分析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對地理還存在困惑的同學,希望你能學習和探索中喜歡上地理學,走出地理學習的誤區,走進地理學。開發你的潛能,張揚你的個性。把自己培養成為21世紀需要的有用人才。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