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地理第二節自然環境的視頻
㈠ 七年級下冊地理課件
九章 西半球的國家檢測題
一、單項選擇題(27分)
1.拉丁美洲是指( )
A.美國以南的美洲 B.墨西哥以南的美洲
C. 南美洲和北美洲 D. 南美洲
2.美國的土著居民是( )
A.白人 B.黑人 C.華人 D.印地安人
3.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 )
A.裏海 B.貝加爾湖 C.蘇必利爾湖 D.密歇根湖
4.美國本土大部分位於五帶中的( )
A.熱帶 B.北溫帶 C.南溫帶 D.北寒帶
5.美國五十個州中,屬於大洋洲的是( )
A.阿拉斯加州 B.夏威夷州 C.加利福尼亞州 D.佛羅里達州
6.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位於
A.舊金山 B .芝加哥 C.紐約 D.休斯敦
7.素有美國「汽車城」之稱的城市是 A.休斯敦 B.華盛頓 C.底特律 D.洛杉磯
8.世界上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是( )
A.中國 B.俄羅斯 C.巴西 D.美國
9.混血人種所佔比例最高的大洲或地區是( )
A.亞洲 B. 歐洲 C.大洋州 D.拉丁美洲
10.兼有世界最大平原和最大高原的國家是( )
A.美國 B .中國 C.巴西 D.俄羅斯
11.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在( )
A.剛果盆地 B.馬來群島 C.巴西高原 D.亞馬孫平原
12.巴西產量居世界首位的農產品是( )
A.咖啡、甘蔗、柑橘 B.大豆、玉米、小麥
C.咖啡、油棕、香蕉 D.甘蔗、棉花、大豆
13.全世界希望巴西著重保護的自然環境是( )
A.熱帶草原 B.熱帶雨林 C.野生動物 D.亞馬孫河
14.有關巴西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熱帶面積廣大
B.混血人種佔多數
C.現代工業發展迅速
D.城市人口比例大
15.巴西和澳大利亞具有的共同特點是( )
A.大部分處在溫帶
B.地形以平原為主
C.人口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
D.都屬於發達國家
16.有關美國的敘述,正確的是
A.西臨大西洋,東臨太平洋,北與加拿大接壤
B.農業現代化水平高,是世界上輸出農產品最多的國家
C.美國農業發達,所以全國大多數人從事農業
D.美國的高新技術產業主要集中分布在舊金山
17.美國城市中,華人華僑最多的是
A.紐約和華盛頓
B.芝加哥和底特律
C.紐約和西雅圖
D.舊金山和洛杉磯
18.美國分布在墨西哥灣沿岸的農業帶是
A.乳畜帶 B.小麥帶
C.棉花帶 D.亞熱帶作物帶
19.有關美國工業敘述錯誤的是
A.美國擁有完整的工業部門體系,工業產品種類齊全
B.美國的經濟增長主要得益於高新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
C.美國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傳統的建築業和汽車製造業
D.美國的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份額的比重不斷上升
20.美國西部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是
A.加利福尼亞州 B.內華達州
C.亞利桑那州 D.華盛頓州
21.美國布希政府拒絕執行《京都議定書》中規定削減7%的二氧化碳廢氣排放量的行為表明
A.美國經濟對能源消耗的依賴性小
B.美國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可以不接受國際社會協商文件的制約
C.保護環境將損壞美國的國家利益
D.美國工業界的立場及民眾的消費觀念制約著美國政府的立場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於09年10月2日傍晚6時30分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宣布贏得2016年夏季奧運會主辦權的城市。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成了當晚最令人矚目的「幸運兒」,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的經濟中心,素有「狂歡節之都」的美稱。
結合上述材料,完成22-25題
22.巴西和整個拉丁美洲一樣,其開發歷史
A.具有濃厚的殖民色彩
B.沒有開發亞馬孫河
C.具有濃厚的種族偏見
D.各民族文化互不相融
23.巴西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
A.西部地區B.內陸地區C.東部沿海地區D.亞馬孫河流域
24.巴西是多種文化交融的地區,其中著名的狂歡節來源於
A.歐洲B.亞洲C.非洲D.美洲
25.巴西的農產品中,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的是
A.橘汁 B.可可 C.咖啡 D.甘蔗
1989年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1992年,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貿易區;1993年歐共體12國宣告歐洲聯盟誕生。
26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 資源都比較豐富。( )
A.煤炭 B.石油 C.鉑礦 D.稀土礦
27今後連接北美洲、亞洲和歐洲的最佳、最短航空線是 ( )
A.北美洲——夏威夷——亞洲、歐洲
B.北美洲——大西洋——沿北緯40°直飛歐洲、亞洲
C.北美洲——北冰洋上空——亞洲或歐洲
D.歐洲——印度洋——亞洲——夏威夷——北美洲
二、填空題(26分)
1.北美地區的國家通用的主要語言是______,拉丁美洲地區國家通用的主要語言是______。
2.美國的舊金山、紐約和洛杉磯等城市有_______聚居的,富有民族特色的_______街。
3.美國共有______個州,本土上有______個州。與本土不相連的州是______州和______州。
4.美國的首都是________,所在的地區是________。
5.五大淡水湖中,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湖,全部在美國境內的是________湖。
6.美國的人口居世界第________位,居________、________之後。
7.美國的地形呈_______分布,_______面積占國土的一半以上。
8.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________長河,它流經美國,注入________灣。
9.美國國土瀕臨三個大洋,北臨________洋,東臨_________洋,西臨_______洋。
10.巴西的國土面積居世界第5位,僅次於俄羅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後。
11.巴西的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世界第6位。
12.巴西絕大部分國土位於________緯度和________緯度之間,是世界上佔有________帶(溫度帶)面積最大的國家。
13.巴西人熱衷的民間娛樂活動是跳________舞,該舞源於________(國家)。
14.二戰前,巴西的經濟特點是______,國內的資源、資金絕大部分被______奪走。
15.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大河是________河,該河發源於________山,注入________洋。
16.巴西境內1/3為_______平原,該平原以_______氣候為主。2/3為_______高原,該高原以_______氣候為主。
17.巴西東部瀕臨的大洋是_______,最西端相鄰的陸上鄰國是_______。
18.南美洲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國家是_______。
19.現代拉丁美洲的_______、_______是受殖民統治影響的結果。
20. 亞馬孫河流域覆蓋著地球上面積最大 ,其中 %在巴西境內,它具有巨大的環境效益,由於保護不當,其面積已縮小了 ,造成了眾多的環境問題。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 召開,通過了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 》。
三、綜合題
1.讀「一些國家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較圖」回答問題:(3分)
(1)圖中A、B、C、D、E、F等國家中,表示美國的是________,表示中國的是__________。
(2)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國和_________國。
(3)這個比較土反映了什麼問題「(1分)
㈡ 人教版初一七年級下冊地理輔導資料,最好是視頻講解
八年級地理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
一、選擇題
1.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主要依據是 ( )
A.氣候和地形 B.地形和河流 C.氣候和河流 D.土壤和植被
2.下列關於北方地區居民生活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房屋建築特別注意排水功能 B.喜食米粉、年糕等食物
C.農村傳統的交通工具是馬車 D.夏季人們喜好游泳
3.新疆生產的棉花纖維長、瓜果特別甜的主要原因是 ( )
A.澆灌水源充足 B.棉花和瓜果的品種優良 C.日照充足、日溫差大 D.土壤肥沃
4.下列四個地理區域中,以地形為劃分依據的是 ( )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
5.北京的氣候屬於 ( )
A.溫帶海洋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
6.北京被稱為「祖國的心臟」,是因為北京是全國的 ( )
A.政治文化中心 B.教育科技中心 C.商業貿易中心 D.水陸交通中心
7.距北京最近的出海港口是 ( )
A.上海港 B.天津港 C.重慶港 D.大連港
8.北京傳統的民居是 ( )
A.窯洞 B.竹樓 C.四合院 D.碉樓
9.北京目前面臨的問題有 ( )
①城市人口迅猛增長 ②沙塵暴天氣加劇 ③水資源匱乏
④交通擁擠 ⑤住房緊張⑥環境污染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10.北京工業發展的方向是 ( )
A.擴大工業建設規模 B.利用科技力量發展重工業
C.發展耗能多,污染少的工業 D.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11.黨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在 ( )
A.故宮 B.頤和園 C.北海 D.中南海
12.黃土高原位於我國的 ( )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
13.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徵主要為 ( )
A.相對平坦 B.崎嶇不平 C.千溝萬壑 D.盆地面積廣
14.黃土高原形成的原因是 ( )
A.風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主要 D.地殼運動
15.下列地形區中蘊藏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是全國能源基地的是 ( )
A.長江中下游平原 B.黃土高原 C.珠江三角洲 B.塔里木盆地
16.治理黃河的根本措施是 ( )
A.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B.加固黃河大堤
C.在上游修建水庫 D.多挖幾條入海河道
17.在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建設中,不正確的措施是 ( )
A.植樹種草、綠化荒山 B.修建梯田、修擋土壩
C.退耕還林發展生態農業 D.發展畜牧業,擴大草場載畜量
18.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有很多,人為的原因有 ( )
①亂墾濫伐和過度放牧破壞了地表植被
②修路、采礦等工程建設對地表的破壞
③人多地少、生產方式落後
④人們亂搭亂建,住房太多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黃河中下游水土流失十分嚴重的原因是 ( )
①大面積分布著疏鬆的黃土 ②降水集中 ③地表支離破碎、溝壑縱橫
④多暴雨 ⑤黃土高原植被覆蓋率低
A. 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20.下列名勝位於黃土高原的是 ( )
A.龍門石窟 B.麥積山石窟 C.大足石刻 D.樂山大佛
二、綜合題
1.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圖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示意圖」,據此按因果關系,將下列各選項前的字母填在圖中相應的圓圈內。
A.人均耕地減少 B.破壞植被 C.過度開墾荒地 D.人口增加過快
2. 讀圖回答問題:
(1)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區域的名稱:A ,
C ,D 。
(2)寫出下列地形區的名稱:a b
d e f 。
(3)圖中A和D的分界線是Ⅰ Ⅱ 一線,這一線是一月 0C等溫線通過的地方,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 與 帶的分界線,干濕地區中 與 地區的分界線。
(4)B區最主要的自然特徵是 ,發展經濟的主要制約性因素是 ,地表景觀從①——②——③依次為 —— —— ;本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形特點是 獨具特色的輸水工程是 。
(5)C區最主要的自然特徵是 其農業主要分布在 地區,本區有世界上的最高峰 。
㈢ 七年級下冊地理有哪些章目
第六章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一節位置和范圍
第二節自然環境
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
第一節日本
第二節東南亞
第三節印度
第四節俄羅斯
第八章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
第一節中東
第二節歐洲西部
第三節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四節澳大利亞
第九章西半球的國家
第一節美國
第二節巴西
第十章極地地區
附錄一:本書主要地理詞彙中英文對照表
附錄二:本書常用地圖圖例
㈣ 七年級下冊地理第一節自然環境復習資料
七年級下冊(湘教版)
第一章 認識大洲 第一節 亞洲及歐洲
課標要求:運用地圖說明某一大洲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亞洲政區圖、地形圖、氣候圖)
1、 半球位置:亞洲、歐洲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
2、 緯度位置:亞洲北部深入北極圈內,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溫熱三帶,大部分在北溫帶。 歐洲大部分在北溫帶,沒有熱帶。
3、海陸位置:亞洲北臨北冰洋,南面瀕臨印度洋,東面瀕臨太平洋,西連歐洲,西南以蘇伊士運河為界與非洲相連,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歐洲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
課標要求:運用地圖和有關資料歸納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氣候、河流特點及其相互關系。
(一)亞洲:
1、地形特點:
① 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② 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2、氣候特點:
① 氣候復雜多樣② 氣候的大陸性特徵顯著③ 季風氣候典型。
3、河流特徵:亞洲河流特點:(1)大河眾多(2)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3)內流區面積廣大
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向四周呈放射狀注入海洋。(與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有關)
(二)歐洲:
1、 歐洲地形特點:
(1)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
(2)歐洲地勢低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洲
(3)歐洲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側
(4)歐洲地形深受冰川作用影響
2、歐洲氣候特點:
(1)歐洲以溫帶氣候為主
(2)歐洲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在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最為典型
(3)歐洲氣候海洋性特徵顯著
3、歐洲的河流:
(1)歐洲河網稠密,水流平緩(原因:以平原為主的地形,地勢低平)
(2)河流短小,水量豐富(原因:歐洲輪廓破碎,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
(3)河流的航運價值高
第二節 非洲
1、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大洲――位置特點:
(1)緯度位置:南北回歸線穿過南北,赤道穿過中部,大部分在熱帶。(被稱為「熱帶大陸」)
(2)海陸位置: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臨地中海
(3)相對位置:位於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2、高原為主的地形――地形特點:
(1)地形以高原為主(被稱為「高原大陸」)
(2)地勢東南高、西北低(「非洲屋脊」――衣索比亞高原,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
乞力馬扎羅山被稱為「赤道雪峰」的原因:海拔高
(3)極具特色的地形區有:剛果盆地(最大)、東非大裂谷帶(最長)、撒哈拉沙漠(最大)
3、炎熱氣候――氣候特點:
(1)以熱帶氣候為主(3/4,20℃以上)
(2)世界上乾旱區面積最大的一個洲
(3)熱帶草原面積廣闊(在各大洲中面積最大)
(4)氣候類型大致呈南北對稱分布
4、河流: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
5、豐饒的資源――「富饒大陸」
(1)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金剛石、黃金、鉻鐵礦、磷酸鹽)
(2)動植物資源豐富(熱帶經濟作物、森林資源、草場資源)
(3)野生動物種類多、數量多
課標要求:運用有關資料說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環境、發展等問題。
6、亟待發展的經濟
(1)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世界上其他大洲
(2)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一個洲
(3)農業是最重要的部門:
玉米種植面積最大,是主食;小麥、水稻要進口;出口熱帶經濟作物。
7、明確邏輯關系:
(1)人口問題――人口多――糧食需求量大――開墾荒地、過度放牧――破壞環境――糧食減產――人口問題更加凸顯
(2)非洲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一個洲的原因:一是長期的殖民統治,造成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結構畸形。二是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世界上其他大洲,經濟發展負重大。
第三節 美洲
1、新大陸:
(1)美洲大陸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分為北美洲和南美洲。
(2)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稱為拉丁美洲。
(3)美國、加拿大通行英語,為發達國家;拉丁美洲通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巴西)。
2、南北各異的自然環境:
項目 北美洲 南美洲
五帶中的位置 大部分在北溫帶 大部分在熱帶
最長的山脈 落基山脈 安第斯山脈
最長的河流 密西西比河 亞馬孫河
主要的氣候類型 以溫帶大陸性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為主 以熱帶雨林氣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