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書八年級上冊人教版45頁
❶ 八年級上冊地理練習冊45到48頁咋個做
發圖哇··········
❷ 這是初二上冊的地理書第四頁的題目,如果你有書就看你的書吧看的更清楚,拜託各位學霸了
東西62度 南北50 度
❸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課本
你好,由於制圖做表比較麻煩,我直接給答案了。
26頁表2.1:第一空填青藏高原,第二內空填長江中下游容平原,第三空填黃土高原,第四空填東北平原,第五空填塔里木盆地,第六空填塔里木盆地。
28頁圖2.10,::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自西向東,自北向南):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自北向南)依次填: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28頁表2.2: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第二級階梯——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
第三級階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
29頁:(1)答案:我國大型水電絕大多數位於第一、二級或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附近
(2)答案:原因階梯交界處附近,山高谷深,海拔高差懸殊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資源豐富。
望採納!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❹ 初二地理上冊1—50頁是哪些內容/
1~20頁是第一單元《國土與國民》
1~6頁是第一課《遼闊的疆域》,它分兩部分,第一部分講的是我國優越的地理位置,不管是緯度位置還是海陸位置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都具有優越性。第二部分講的是我國遼闊的國土,它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交匯處,最西端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帕米爾高原上,最南端是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7~11頁是第二課《行政區劃》,它也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講的行政區的劃分,第二部分講的是省級行政區域,第9頁有一張表格,「我國省級行政區劃單位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
12~17頁是第三課《眾多的人口》,它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講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第二部分講的是關於計劃生育,第三部分是講我國人口分布不均衡。
18~20頁是第四課《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講眾多的民族,我國有56個民族,第二部分講的是我國民族的分布情況。
21~50頁是第二單元《自然環境》
21~25頁是第一課《地形地勢特徵》,它分兩部分,第一部分講的是我國地形復雜多樣,高原山地面積廣大,第二部分講的是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成三級階梯分布,第一級階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級階梯是1000米~2000米的高原和盆地,第三級階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26~29頁是第二課《地形分布》,它又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講的是我國的山脈,有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長白山—武夷山……第二部分講的是我國的地形。
30~35頁是第三課《氣溫和降水》,還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講的是我國的氣溫分布,第二部分講的是我國降水的時空變化,從時間上看,我國大多數地方降水季節分配不均。
36~39頁是第四課《氣候的基本特徵》,它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講我國季風氣候顯著,第二部分講我國大陸性氣候強,第三部分講我國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40~44頁是第五課《長江》,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講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第二部分講長江是個黃金水道,第三部分講的是關於長江的開發與治理。
45~50頁是第六課《黃河》,也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講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第二部分講它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第三部分講的是關於黃河的治理和開發。
❺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目錄
八年來級地理上冊教材:
第一章自從世界看中國(第一節、遼闊的疆域,第二節、眾多的人口,第三節、多民族的大家庭。)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第一節、地勢和地形,第二節、氣候多樣季風顯著,第三節、河流與湖泊。)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第一節、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第二節、土地資源,第三節、水資源。)
第四章中國的經濟發展(第一節、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第二節、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第三節、工業的分布與發展。)
❻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課本的主要內容以及插圖是什麼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課本的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1、遼闊的疆域:
我國的地理位置:位於東半球、北半球,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匯合處;最西端:帕米爾高原。
四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海峽:台灣海峽(屬於東海)、瓊州海峽;
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雷州半島;
島嶼:台灣島、海南島 。
2、中國的行政區劃:
我國現行的行政區劃基本上劃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縣級市)、鎮(鄉)三級。國家根據需要設立特別行政區。我國共有34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簡稱用本省的河湖或山名:皖(安徽的皖山)、湘(湖南的湘江)、贛(江西贛江);簡稱用本身的歷史名稱:晉(山西)、冀(河北)、魯(山東)、豫(河南)、蜀(四川)、黔(貴州)、鄂(湖北)、粵(廣東);一省有兩個簡稱:川或蜀(四川)、雲或滇(雲南)、甘或隴(甘肅)、貴或黔(貴州)、陝或秦(陝西)。
3、中國的人口:
2008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我國總人口為13.40億,約佔世界人口總數21.2%,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人口增長速度較快的原因: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出生率明顯上升;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以人口地理分布界線黑河—騰沖為界,東部多西部少;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的數量,提高人口的質量,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東部人口密集的原因分析:東部地形較平坦,以平原和丘陵為主,氣候濕潤,河湖眾多,經濟方面東部歷史悠久,經濟發展水平高,交通便利。
4、中國的民族:
我國共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人口400萬以上的民族有: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政策:平等、團結、互助、民族區域自治。分布特點為大雜居,小聚居,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為集中,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
5、中國的地形:
地勢西高東低並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地形復雜多樣高原、山地面積廣大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縱橫交錯的山脈和復雜多樣的地形,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又使祖國各地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6、中國的氣候:
國氣溫的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很大(約50℃)原因:南北緯度位置高低不同(緯度因素),南北受冬季風影響大小不同;夏季南北溫差不大(僅12℃)原因:太陽光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晝時間較長,接受太陽光不比南方少多少。我國降水空間分布的特點:東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間(地區)分布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7、中國的河流:
流域區域、分界線、佔全國總面積、主要大河外流區域;北段大致沿著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祁連山(東端)一線;南段沿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與季風區非季風區的界線大體相近) 2/3 流入太平洋: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海河、遼河、瀾滄江(境外稱湄公河)。
8、自然資源概況:
主要的油田:黑龍江大慶油田、山東勝利油田。
主要的煤礦:山西是我國出產煤炭最多的省區。
我國南方多有色金屬:江西大余的鎢礦,湖南冷水江的銻礦,湖南冷水口山的鉛鋅礦,江西德興的銅礦。
9、中國的土地資源:
土地資源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資源,我國面積居世界第三,「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各類土地資源齊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種土地類型,這有利於因地制宜。我國是一個少林地的國家。
北方平原廣闊,耕地多,但熱量較低,降水較少,以旱地為主。
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熱量高,降水豐沛,以水田為主。
西北內陸光照充足,熱量較為豐富,但乾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為主。
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熱量不足,土地生產力較低。
10、中國的水資源:
我國是世界上缺水嚴重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造成我國水資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總量不足,而是水資源時空分布的不均衡。從空間分布看,我國水資源南多北少,東多西少。
若將「水資源」與人口、耕地面積結合起來看,我國水土資源配合欠佳,缺水最嚴重的華北地區,耕地佔全國的40%,水資源僅佔全國的6%,這里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河流徑流量小,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耕地廣大,工農業生產用水量大。從時間變化看,我國水資源季節變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❼ 初二地理書人教版37,38.40.41.43頁怎麼寫
1.降水量的多少與人們生產生活關系密切。
【1】甘肅年降水量較少,蒸發量大於降水量,房屋修建成平頂,可以用來晾曬糧食或其他農作物。
【2】吐魯番年降水量很少,蒸發量很大,晾房通分效果較好,它可以加速水分的蒸發,有利於水果的晾曬。
【3】紹興年降水量較大,斜頂房有利於排水。
【4】黃土高原年降水較少,氣候較為乾旱,人們利用黃土的直立性修建窯洞,窯洞冬寒夏涼。
2
【1】影響水果的分布,水分大的水果集中在濕潤區,如菠蘿
【2】影響經濟作物的分布。棉花,甜菜生長在北方,甘蔗生長在南方
【3】交通工具的差異,北方以車為主,南方以船為主
【4】服飾,風俗也各不相同。
1【1】季風區降水量較多的月份自南向北逐漸減少。
廣州降水量較多的月份是4—10月,上海降水量較多的月份是4—9月。北京降水量較多的月份是7—8月。
廣州,上海,北京三個城市氣溫最高的月份都是7月
【2】降水量最多的時候,也是氣溫最高的時候,這時也正是農作物的生長時期,雨熱同期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
2.我國東部長江中下游地區位於季風區內,受夏季影響,降水豐沛,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且雨熱同期,物產豐富,號稱『魚米之鄉』。而同緯度的阿拉伯半島受海陸位置影響,東側有廣闊的大陸,夏季風不可能到達,終年乾旱少雨,沙漠廣布,屬典型的熱帶沙漠氣候。
3.如果冬季風的勢力特別強大,形成的鋒面移動速度很快,冷空氣迅速南下,就會造成大風降溫天氣,嚴重時會爆發寒潮。夏季,鋒面雨帶登陸時間的早晚或推移速度的快慢,會造成各地降水時間分配不均,嚴重時會導致水旱災害的發生。特別是來源於熱帶洋面的台風造成的災害更大。對待這些災害我們要提早預防,收聽天氣預報和台風警報,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努力把災害降到最低限度。
❽ 在哪裡有地理書答案 八年級上學期 人教版
第一章:從世界看中國
第一節 遼闊的疆域
活動題P3
1、 俄羅斯和加拿大的北部有北極圈穿過,地跨北溫帶和北寒帶,緯度高,氣候寒冷。
巴西:有赤道和南回歸線穿過,大部分地區處於熱帶,緯度較低,氣候濕熱。
中國:我國南部有北回歸線穿過,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小部分位於熱帶,沒有寒帶。
我國緯度位置的優越性:
(1)緯度適中,氣候溫和,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的生存
(2)南北跨緯度廣,氣候差異大,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2、 蒙古:是一個內陸國。日本是一個島國,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我國海陸位置的優越性:
(1) 降水:東部是太平洋,東部降水豐富,西部降水較少,氣候多樣,有利於多種農業部門的發展。
(2) 交通: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東部是太平洋,海陸交通便利,利於發展對外交往與合作。
(3) 海洋事業:海域遼闊,有利於發展海洋事業。
3、評價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活動1 發展農業生產 我國南北跨緯度廣,氣候差異大,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活動2 對外交往與合作 海上:東部是太平洋,多優良港灣,便於海上運輸。陸上: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便於同中亞、西亞、歐洲陸上往來。海陸兼備,交通便利,利於發展對外交往與合作。
發展海洋事業 海岸線長,海域廣闊,海洋生物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有著廣大開發利用的空間,便於加強同海外各國交往。
其他 (1)、緯度適中,氣候溫和,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的生存
(2)、東部是太平洋,受夏季風濕潤氣流影響顯著,降水豐富,西部降水較少,氣候多樣,有利於多種農業部門的發展。
--------------------------------------------------------------------------------------------------------------------P5:
1、15個鄰國:略。
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由南向北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汶萊,菲律賓,日本,韓國。
2、東西距離約5000千米。南北距離約5500千米。
3、圖1.5帕米爾高原位於我國最西部,烏蘇里江位於我國最東部,當帕米爾高原進入滿天星斗的黑夜時,烏蘇里江已經撒滿了陽光。
原因:因為我國東西跨經度廣,時間差異大,導致各地晨昏差異很大。
圖1.6海南島位於我國南部,黑龍江位於我國北部,當海南島進入春耕時,黑龍江還是一片冰天雪地。
原因:因為我國南北跨緯度廣,氣候差異大,導致南北季節差異大。
4、(1)、南北跨緯度廣,氣候差異大,為發展多種農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2)、海岸線長,海域遼闊,有利於發展海洋事業。
(3)、面積大,地域差異大,形成不同的景觀和民族文化。
還可以從生活習俗、語言、文字等方面回答
P8:略
--------------------------------------------------------------------------------------------------------------------
第二節 眾多的人口
P11:
1、 資源人均佔有量少,資源消費量大,對環境壓力大。就業困難,阻礙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還可以從這幾方面舉例:⑴社會問題: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飢餓貧困、醫療衛生資源短缺 ⑵環境問題: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 ⑶資源問題:土地資源嚴重不足,耕地林地草地破壞嚴重,礦產資源人均嚴重不足。
2、 晚婚五年,100年可少生一代人,人口增長的速度減慢,降低了人口自然增長率,這是控制人口增長的一種有效方法。
--------------------------------------------------------------------------------------------------------------------
P13
1、 計算結果略。
省區 江蘇 山東 新疆 西藏
面積/萬平方千米 10 15 160 120
人口/萬人 7400 9100 1900 260
人口密度 740 606.6 11.9 2.1
江蘇人口密度740人,山東人口密度606.6人,該兩省位於東部沿海,新疆人口密度11.9人,西藏人口密度約2人,該兩省位於西部內陸,說明我國人口分布東多西少。
可從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分析:
自然原因:東部地區地形平坦,多平原和丘陵,耕地多,氣候好,生產糧食多;西部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氣候乾旱,糧食產量低。 人文原因:東部交通運輸便利,工商業發達,城鎮多,人口集中;西部交通不便,工商業欠發達,城鎮少,城鎮人口也少。
2、 提示:人口強制性的向西部遷移不可取,原為西部自然條件惡劣,環境的承載能力有限。移民應重質不重量,應發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質。
--------------------------------------------------------------------------------------------------------------------
第三節 多民族的大家庭
P16:
1、 美國:移民國家,民族多而復雜。
日本:以單一民族為主。(大和)
我國:我國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的大家庭。
2、 集體舞:藏族。 潑水節:傣族。 長鼓舞:朝鮮族。 摔跤:蒙古族。 干欄式木樓:我國南方少數民族較為普遍,如傣族、苗族、侗族、壯族、布衣族等。
補充:回族:開齋節。蒙古族:那達慕大會。傣族:竹筒飯,孔雀舞
3、 見第二題,補充:傣族的竹筒飯、孔雀舞;維吾爾族的手鼓舞;朝鮮族的跳板。
4、 略
--------------------------------------------------------------------------------------------------------------------
P20:
1、 雲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湖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其中雲南省分布的少數民族數量最多。
2、 略
3、 (1)、便於各民族文化交流與融合。
(2)、有利於安定團結,國家局勢穩定。
(3)、有利於各民族經濟共同發展。
(4)、有利於保持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勢和地形
P23
2. 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於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地,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了較為豐沛的降水。
對河流流向的影響:使我國許多大江大河自西向東奔流入海。
3. 落差:變大。
價值:落差變大,流速加快,蘊藏著大量的水能資源。
4.一方面溝通了東西方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地的經濟聯系;另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
P26 略
--------------------------------------------------------------------------------------------------------------------
P29
1.特點:我國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地形類型 百分比 對應的圓心角
山地 33 119
高原 26 94
盆地 19 68
平原 12 43
丘陵 10 36
2.在開發和利用山地時,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預防和避免山區災害和水土流失等環境問題的發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區優勢,最終實現社會、經濟、生態的協調發展。
3.⑴原因可能有:a.地處山區,交通不便,運輸困難。b.耕地少,降水少,農業生產落後。c.思想和技術落後,信息不暢,經濟閉塞。
(2)建議:a.為貧困地區提供信息和技術指導。 b. 提供資金,發展水利和多種經營。
c.建設公路和鐵路,適應山區經濟發展的需要等等。
--------------------------------------------------------------------------------------------------------------------
第二節 氣候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P33:
1、從我國氣溫冬夏分布特點的形成看,氣溫分布與地勢的關系很明顯,因為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攝氏度)從1月和7月等溫線圖上可看出,青藏高原地區總是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和四川盆地的氣溫低,特別是7月。
2、不同的溫度帶,植被不同,例如:暖溫帶是溫帶落葉闊葉林,亞熱帶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不同的溫度帶,農作物不同;不同的溫度帶,人們的運動方式不同,北方人喜歡滑冰,南方人喜歡賽龍舟、潑水等。
--------------------------------------------------------------------------------------------------------------------
P37:
1、甘肅:年降水量較少,蒸發大於降水,房屋修建成平頂,可以用來晾曬糧食或其他農作物,節約材料,土牆平頂不易被風損壞;吐魯番:年降水量很少,蒸發很大,晾房通風效果較好,通風可以加速水分的蒸發,利於水果的晾曬;紹興:年降水量較大,斜頂房利於排水;黃土高原:年降水量較少,氣候較為乾旱,人們利用黃土的直立性修建窯洞,窯洞冬暖夏涼,較為乾燥。
2、干濕狀況聯想到與水果的關系,與經濟作物的關系,與房屋建築、交通、體育活動的關系等等。(房屋建築:竹樓、窯洞;交通:船、車馬;體育活動:賽龍舟、滑冰、旱船。)
--------------------------------------------------------------------------------------------------------------------
P40:
1、(1)5-9;5-9;(2)這種降雨與熱量的配合特點是降水量最多的時候,也是氣溫最高的時候,雨熱同期,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都十分有利。
2、造成兩個地區氣候差異的主導因素是海陸位置的差異。我國東部長江中下游地區位於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地處季風氣候區,受夏季風影響,夏季降水較豐沛;而同緯度的阿拉伯半島位於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所處海陸位置與我國截然不同,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的控制,降水稀少,屬於沙漠氣候區。
3、寒潮:每年秋末、冬季和初春,常有強冷空氣從西伯利亞、蒙古一帶侵入我國,冬季風實力特別強大,形成的鋒面移動速度很快,就會造成大風降溫天氣,嚴重時爆發寒潮。西藏、雲貴影響較小。寒潮帶來的嚴寒、大風、霜凍、雨雪等天氣,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產生危害。預防寒潮措施是提前發布准確的寒潮消息或警報,做好防寒防凍准備。
洪澇:夏季,鋒面雨帶登陸時間的早晚或推移速度的快慢,會造成各地降水時間分配不均,嚴重時會導致水旱災害的發生。洪澇災害往往給國民經濟以及人民財產帶來嚴重損失。預防洪澇的有效措施是加強暴雨的監測和預報能力;同時修築堤壩、整治河道、修建水庫、修建分洪區、植樹造林等。
--------------------------------------------------------------------------------------------------------------------
P43:
1、我國海南、廣東和廣西等地氣溫較高,農作物生長期較長,可以種植各種果菜,成為我國重要的果菜生產基地;而北方地區冬季不適宜果菜的生長,過去冬季蔬菜品種非常單調,隨著鐵路運輸的發展,南方地區果菜可以運到北方,豐富了北方地區冬季的「菜籃子」,使人們生活得以改善。
2、氣候對動植物資源及農作物的影響,可以列舉不同氣候條件下的動植物和農作物種類。不同氣候條件下形成的旅遊資源,例如黃山的雲海、冬季松花江沿岸的霧凇、哈爾濱的冰雕等。不同的氣候條件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例如房屋的建築朝向與採光問題,人們的服裝與當地的氣候關系等。
--------------------------------------------------------------------------------------------------------------------
第三節 河流和湖泊
P46頁
1. 略(松花江注入鄂霍次克海)
2. ⑴見地圖冊P5
河流 河源地和流經的省市區 注入的海洋
長江 發源地:唐古拉山;流經青海、四川、西藏、雲南、重慶市、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市11個省、市、自治區。 東海
黃河 發源地: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甘肅、四川、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 渤海
松花江 發源地:長白山的白頭山天池;流經吉林、內蒙古、黑龍江3個省區。 鄂霍次克海
⑵我國地形西高東低,導致河流流向多為自西向東。我國氣候南方多雨而北方乾旱,導致我國河流南多北少。
3. ⑴ 南方汛期開始早,結束晚;汛期南長北短
⑵ 不同:黃河水量年際變化大,汛期短;西江水量年際變化小,汛期長。
影響:從農田灌溉、內河航運、發電量、洪澇災害等方面分析。
--------------------------------------------------------------------------------------------------------------------
P50
1、⑴自然因素:氣候乾燥,緯度位置偏北,冬季氣溫偏低。可能產生的影響:黃河斷流,初春形成凌汛。
人為因素:過度開墾、放牧。可能產生的影響:水土流失嚴重,使黃河的泥沙量增多,形成地上河,暴雨季節,易發生水災。
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初春凌汛嚴重; 中游:黃土高原土層疏鬆,植被破壞嚴重,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嚴重; 下游:地處平原,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河水流速減慢,泥沙淤積旺盛,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易產生洪澇災害;初春易發生凌汛;近年來斷流現象嚴重,影響流域人民的生產和生活。
⑵上游:植樹造林,保持水土,興修水利設施; 中游:在黃土高原地區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 下游:加固黃河大堤。
2. 自然原因:氣候乾旱,降水季節變化大。 人為原因:兩岸地區無計劃用水,過量引用黃河水。
對策:修建水庫,可以有效的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植樹造林,含蓄水源;節約用水;防止水污染;政府在黃河流域實施水量統一調度,實現全年不斷流,協調好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的關系。
--------------------------------------------------------------------------------------------------------------------
P55
1. 略
2. 自然原因:長江流經地區降水豐沛,暴雨時各支流往往同時漲水。
社會原因:由於圍湖造田,上中游湖泊面積縮小,湖泊調蓄能力減弱;由於上中游不合理開發,導致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相對重要性:社會原因更為重要。(可參考八年級下冊P86長江沿江地帶)
--------------------------------------------------------------------------------------------------------------------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一節 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
還有很多,這里列不開了,我發給你
❾ 八年級上地理寒假作業答案義務教育的45頁的宗和平台
把題告訴我們呀,或許還能幫你回答
❿ 八年級教材45頁2b英語翻譯
八年級教材45頁2b英語翻譯
77頁Zb翻譯
1人回答
tailuowang
2014-12-23
知道合夥人教育行家
關注謝謝你的關注
A. 這些與更好地提升自己有關。
B. 例如,學生可能得找出更多的時間學習。
C. 對此有一些好理由。
D. 一年的開頭經常是下決心的時候。
1. 你知道決心是什麼嗎?它是一種承諾。大多數時候,我們向他人承諾。(「媽媽,我保證我從學校回來時整理我的房間。」)可是,你對自己許下的承諾就叫做決心,而且最普通的一種是新年時下的決心。一年的開頭經常是下決心的時候。我們在一年的開頭下決心時,我們希望會改善我們的生活。一些人寫下來年的決心和計劃。這會幫助他們記住他們的決心。其他人把有關他們的願望和計劃告訴他們的家人和朋友。
2. 決心有不同的類型。一些是有關身體健康的。例如,一些人保證自己將啟動一個鍛煉項目或少吃快餐。許多決心與自我提高有關。例如,學生可能得找出更多的時間學習。一些人可能說他們要培養一種愛好,比如畫畫或照相,或學習彈吉他。一些決心是關於制定更好的計劃的,比先如為學校作業制訂周計劃。這些與更好地提升自己有關。
3. 雖然有不同之處,但是多數決心有一個共同之處。人們幾乎不能將它們堅持下去!對此有一些好理由。有時是決心太難執行。有時只是人們將它們忘了。鑒於這個原因,一些人說最好的決心是沒有下贊決心!你呢——你將為明年做一些承諾嗎?
八年級教材45頁
就這⊙ω⊙奧利給
年輕人不講武德
多點贊,嘻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