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填充圖冊
① 談談如何發揮《地理填充圖冊》在教學中的
地理填充圖冊》
就顯得很重要。
填充圖亦稱空白圖或暗射圖。它只繪有簡略的地理輪廓(經緯網格、境界線等)和一些主要的地理事物(水系、地形、城市等)的符號,而沒有地名注記,
通常要求學生不直接依賴地圖填繪內容,而是在熟悉地圖基本內容的基礎上默填,因此,又叫暗射圖。
利用填充圖可以使學生鞏固所學的地理知識,幫助學生對地名及位置的記憶,熟悉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有助於理解地理事物間的相互聯系,培養學生填繪地圖的能力。它是將地理知識通過教學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能力和
地理填充圖冊》
談談自己的看法:1、教學生明確填繪的目的。填充圖練習要求學生在熟悉地圖基本內容的基礎上默填,故教師應首先指導學生看圖例、明確地理事物的地圖表示;再結合《地圖冊》和課本插圖復習有關課文,熟悉填繪對象的名稱、位置、范圍和分布特點;然後獨立完成填圖作業,防止盲目亂填,或不假思索地機械抄圖,力求所填內正確、位置准確,把填圖練習真正作為學生鞏固所學地理知識、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的有效手段。2、注重規范化訓練。規范化的填圖練習是培養學生繪圖技能的好辦法,一開始就要嚴格要求,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繪圖方法:注記的寫法要求字體端正、大小勻稱、排列整齊,用大小不同的字體反映地理事物的級別、主次,使全圖注記層次分明、易讀易記。地理要素符號的描繪要規范統一,以課本圖例為依據。此外,安排填圖時內容要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簡單的填空、填圖到復雜的繪圖、析圖都是如此,且還要求能夠利用圖來說明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徵及其相互聯系,使學生循序漸進,逐步掌握繪圖的方法,養成正確的填圖習慣,提高填繪地圖的能力。3、從美觀的觀點出發,力求整潔、美觀。在學生做填圖練習時,要求以《地圖冊》和課本插圖為範例,填出的符號和注記清晰、工整,主次分明;渲染的色彩明快、淡雅,對比性強,能反映地理事物的聯系和變化。整個圖面要協調、美觀、爽目。4、認真批改、分析、講評。對每次填圖作業,教師都應及時批改,按作業要求批出具體得分或等級,並進行分析講評,肯定成績和優點。對好的作業進行傳閱,對填得好的同學予以表揚,鼓勵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以此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對普遍存在的問題加以指正,以免加深錯誤印象;對個別不認真的同學予以批評,以端正學風。另外,通過對作業的認真分析,還可以檢查教與學的效果,使教師深入分析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優缺點,揚長避短,優選教法,並結合學生實際,指導學生改進學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② 地理高中必修三填充圖冊答案。。。。幫幫忙吧。。。。。實在愁死我了、、、、、、、
第三章第一節 一、 1. 石油 煤炭 2.98 70 24 媒 3. 煤炭生產相對成本較低; 中國煤炭資源儲量極其版豐富 污染環境權、交通壓力 4. 山西省是我國煤炭資源儲量最豐富的省份 近期內我國以煤炭為主導的能源消耗結構不會改變 從世界能源消費構成的趨勢看,煤炭消費呈下降趨勢 二、1.神府煤礦 平朔煤礦 大同煤礦 陽泉煤礦 平頂山煤礦 2. 秦皇島 黃驊港
③ 地理填充圖冊必修三答案星球出版社
木有答案,不會的發題過來吧
④ 七年級上冊《地理填充圖冊》3、4、5頁的答案
1、赤道
2、北緯90°
3、南緯90°
4、23°26『S,23°26』N
5、南緯66.5度,北緯66.5度
6、從0度經線開始分別向東和向西各劃分180度,0度以東為東經,0度以西為西經
7、20°W160°E
8、經緯網是指在地球儀上或地圖上,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就構成經緯網。它的作用是:利用它上面標注的經度和緯度,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上各地點、各地區和各種地理現象的地理位置。它在軍事、航空、航海等方面很有用處。例如,輪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飛機在廣闊天空中飛翔,無論到了什麼地方,人們都可以使用儀器精確地測定出它的經緯度,從而確定其位置。
希望你能採納!
⑤ 高二地理必修三人教版填充圖冊第一節
我們都長不起這個
⑥ 高中地理 填充圖冊
課本配套的填充圖冊去新華書店。如果是資料(如區域地理填充圖冊)一般書店都有。
⑦ 區域地理填充圖冊最新版的答案
對不起,沒有
⑧ 求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地理填充圖冊答案
那啥,我們用的就是人教版的。我們發的是《地理地圖冊》,前半本都是專圖,後半本是題(目錄上屬寫的是填充地圖冊,不知道是不是你用的那個。還有就是我現在高二,必修一的那本我放學校了,現在只有必修二的。如果是你需要的,我能幫你去借一下。我們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星球出版社合編的,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
⑨ 高二地理必修三填充圖冊第七頁第五題和總結提升的答案。
第一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
§1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1、區域是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徵,以及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區域界線有的是明確的,有的具有過渡性質。區域既是上一級區域的組成部分,又可進一步劃分為下一級區域。
2、區域特徵:層次性;差異性;整體性;可變性。
3、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異同:(1)同:都是平原地區,並都位於我國的東部季風區。(2)異:①位置差異:長江三角洲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中部,長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位於我國東北地區的中部。②氣候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松嫩平原在溫帶季風氣候區,也是雨熱同期,但大陸性稍強,降水較少,溫暖季節短,生長期較短,水熱條件的組合不如長江三角洲。③土地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以水稻土為主,耕地多為水田,較為分散,人均耕地面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廣泛,耕地多為旱地、集中連片,人均耕地面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④礦產資源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礦產資源貧乏,松嫩平原有較豐富的石油等礦產。
4、長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熱條件基礎上,發展水田耕作業,主要種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兩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熱條件的限制,發展旱地耕作業,主要種植玉米、春小麥、大豆等,一年一熟。
5、長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較廣,水產業較為發達;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較少,草原分布較廣,適宜發展畜牧業。
6、長江三角洲位於我國沿海航線的中樞,長江入海的門戶,對內對外聯系方便,商業貿易發達,依託當地發達的農業基礎發展輕工業,從國內外運入礦產資源發展重工業,成為我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松嫩平原利用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周圍地區的煤、鐵等資源發展重化工業,成為我國的重化工業基地。
7、區域不同發展階段中地理環境的影響:(以長江三角洲為例)
(1)早期:河流、湖泊和沼澤分布較廣,地勢平坦,土質黏重。受地理環境的限制,耕作農業發展緩慢。
(2)農業社會:①船作為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稠密的水系為擴大交通聯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隨著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生產技術的改良,多水而質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為耕作業的限制條件,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的發展。③隨著我國歷史上人口從北方至南方幾次大規模的遷移,人口越來越稠密。④優越的氣候條件還使得長江三角洲成為我國主要的桑蠶和棉花生產基地。
(3)農業社會後期:①工商業的發展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積減小。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於機械化的推廣,糧食商品率低。③今天作為全國「糧倉」的地位已逐漸讓位於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在全國棉花生產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華北平原。
§2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1、地理信息技術指獲取、管理、分析和應用地理空間信息的現代技術的總稱,主要包括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等。
2、遙感:(RS)對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的感知。
物體輻射和反射電磁波→收集→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專業圖件統計數字
目標物→感測器(關鍵裝置)→遙感地面系統→成果
特點和優點:可以首先從面上的區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後有重點地選擇若干點、線進行野外驗證和檢查。不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質量,而且節省人力和財力,提高效率。
3、全球定位系統:(GPS)在全球范圍內實時進行導航和定位的系統。
(1)三大部分:空間部分—GPS衛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用戶設備部分—GPS信號接收機。(2)特點:為各類用戶提供精密的三維坐標、速度和時間;具有全能性(陸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實時性。
4、地理信息系統:(GIS)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用於所有用到地圖或需要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領域。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應用。
信息源→數據處理→資料庫→空間分析→表達
優點: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強大;③動態監測(GIS與RS相結合)
5、遙感、全球定位系統與地理信息系統即互為獨立又相互促進。遙感主要用於地理信息數據的獲取,全球定位系統主要用於地理信息的空間定位,地理信息系統主要用於對地理信息進行管理、查詢、更新、空間分析和應用評價。
6、數字地球是指數字化的地球,即把整個地球信息進行數字化後,由計算機網路來管理的技術系統。將各種地理信息按地理坐標,從區域到全球進行整合,並進行的立體、動態的顯示。
第二章區域生態環境建設
§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
1、荒漠化指發生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及一些半濕潤地區的土地退化。荒漠化主要表現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