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北京課改地理八年級

北京課改地理八年級

發布時間: 2021-02-23 22:36:05

㈠ 在哪兒能買到初中八年級上地理課本

在新華書店有吧
新華書店分為很多類,有的專賣教科書,有的像一般的書店一樣,兼賣各種書和文具,後者一般不賣教科書。

㈡ 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研課題有哪些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研究內容提要:高中回地理課堂教學是學答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人才的重要渠道。在教學實踐中,由於受升學考試的壓力和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目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還普遍較低。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研課題有哪些

㈢ 初一地理下有北京課改版練習冊嗎

初一地理。像北京課改版練習冊去。書店。可以找到

㈣ 急問'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新課改教材'初二初三的數學和初二物理的目錄'也就是我想知道有哪些知識點''謝謝

一、測量
⒈長度L:主單位:米;測量工具:刻度尺;測量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單位是長度單位。
⒉時間t:主單位:秒;測量工具:鍾表;實驗室中用停表。1時=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質量m: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主單位:千克; 測量工具:秤;實驗室用托盤天平。
二、機械運動
⒈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發生變化的運動。
參照物:判斷一個物體運動必須選取另一個物體作標准,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⒉勻速直線運動:
①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a 比較在相等時間里通過的路程。b 比較通過相等路程所需的時間。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時。
三、力
⒈力F: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
力的單位:牛頓(N)。測量力的儀器:測力器;實驗室使用彈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或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是指物體的速度大小或運動方向改變。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圖示,要作標度;力的示意圖,不作標度。
⒊重力G:由於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方向:豎直向下。
重力和質量關系:G=mg m=G/g
g=9.8牛/千克。讀法:9.8牛每千克,表示質量為1千克物體所受重力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規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兩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線上。
物體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靜止,也可以作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的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
⒌同一直線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與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與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
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接觸面材料性質和粗糙程度有關。【滑動摩擦、滾動摩擦、靜摩擦】
7.牛頓第一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慣性:物體具有保持原來的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公式: m=ρV 國際單位:千克/米3 ,常用單位:克/厘米3,
關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讀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質量為103千克。
⒉密度測定:用托盤天平測質量,量筒測固體或液體的體積。
面積單位換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壓強
⒈壓強P: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壓力F: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單位:牛(N)。
壓力產生的效果用壓強大小表示,跟壓力大小、受力面積大小有關。
壓強單位:牛/米2;專門名稱: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積,兩物體接觸的公共部分;單位:米2。】
改變壓強大小方法:①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②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
⒉液體內部壓強:【測量液體內部壓強:使用液體壓強計(U型管壓強計)。】
產生原因:由於液體有重力,對容器底產生壓強;由於液體流動性,對器壁產生壓強。
規律:①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上壓強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壓強也越大③不同液體同一深度處,液體密度大的,壓強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體某點的豎直高度。]
公式:P=ρgh h:單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氣壓強:大氣受到重力作用產生壓強,證明大氣壓存在且很大的是馬德堡半球實驗,測定大氣壓強數值的是托里拆利(義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管傾斜後,水銀柱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1個標准大氣壓=76厘米水銀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氣壓計(水銀氣壓計、盒式氣壓計)。
大氣壓強隨高度變化規律:海拔越高,氣壓越小,即隨高度增加而減小,沸點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產生原因: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豎直向上;原因:液體對物體的上、下壓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於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3.浮力計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壓力差
4.當物體漂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懸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上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下沉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七、簡單機械
⒈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通過調節杠桿兩端螺母使杠桿處於水位置的目的:便於直接測定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長度。
定滑輪:相當於等臂杠桿,不能省力,但能改變用力的方向。
動滑輪:相當於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⒉功:兩個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力方向上通過距離。W=FS 功的單位:焦耳
3.功率:物體在單位時間里所做的功。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體做功快。
W=Pt P的單位:瓦特; W的單位:焦耳; t的單位:秒。
八、光
⒈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側三等大。【入射光線和法線間的夾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線和法線間夾角是反射角。】
平面鏡成像特點:虛像,等大,等距離,與鏡面對稱。物體在水中倒影是虛像屬光的反射現象。
⒊光的折射現象和規律: 看到水中筷子、魚的虛像是光的折射現象。
凸透鏡對光有會聚光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光線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側三隨大四空大。
⒋凸透鏡成像規律:[U=f時不成像 U=2f時 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質 光路圖 應用
u>2f f<v<2f 倒縮小實 照相機
f<u<2f v>2f 倒放大實 幻燈機
u<f 放大正虛 放大鏡
⒌凸透鏡成像實驗: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燭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個高度上。
九、熱學:
⒈溫度t: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是一個狀態量。】
常用溫度計原理:根據液體熱脹冷縮性質。
溫度計與體溫計的不同點: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彎曲細管,④使用方法。
⒉熱傳遞條件:有溫度差。熱量:在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是過程量】
熱傳遞的方式:傳導(熱沿著物體傳遞)、對流(靠液體或氣體的流動實現熱傳遞)和輻射(高溫物體直接向外發射出熱)三種。
⒊汽化: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現象。方式:蒸發和沸騰,汽化要吸熱。
影響蒸發快慢因素:①液體溫度,②液體表面積,③液體表面空氣流動。蒸發有致冷作用。
⒋比熱容C: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之一,單位:焦/(千克℃) 常見物質中水的比熱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 讀法:4.2×103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物理含義:表示質量為1千克水溫度升高1℃吸收熱量為4.2×103焦。
⒌熱量計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與c、m、⊿t成正比,c、m、⊿t之間成反比。⊿t=Q/cm
6.內能:物體內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一切物體都有內能。內能單位:焦耳
物體的內能與物體的溫度有關。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溫度降低內能減小。
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做功和熱傳遞(對改變物體內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轉化和守恆定律:能量即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它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十、電路
⒈電路由電源、電鍵、用電器、導線等元件組成。要使電路中有持續電流,電路中必須有電源,且電路應閉合的。 電路有通路、斷路(開路)、電源和用電器短路等現象。
⒉容易導電的物質叫導體。如金屬、酸、鹼、鹽的水溶液。不容易導電的物質叫絕緣體。如木頭、玻璃等。
絕緣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導體。
⒊串、並聯電路的識別:串聯:電流不分叉,並聯:電流有分叉。
【把非標准電路圖轉化為標準的電路圖的方法:採用電流流徑法。】
十一、電流定律
⒈電量Q:電荷的多少叫電量,單位:庫侖。
電流I:1秒鍾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叫做電流強度。 Q=It
電流單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方向。
測量電流用電流表,串聯在電路中,並考慮量程適合。不允許把電流表直接接在電源兩端。
⒉電壓U:使電路中的自由電荷作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電壓單位:伏特(V)。
測量電壓用電壓表(伏特表),並聯在電路(用電器、電源)兩端,並考慮量程適合。
⒊電阻R:導電物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符號:R,單位:歐姆、千歐、兆歐。
電阻大小跟導線長度成正比,橫截面積成反比,還與材料有關。【 】
導體電阻不同,串聯在電路中時,電流相同(1∶1)。 導體電阻不同,並聯在電路中時,電壓相同(1:1)
⒋歐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導體中的電流強度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導體電阻R=U/I。對一確定的導體若電壓變化、電流也發生變化,但電阻值不變。
⒌串聯電路特點: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電阻不同的兩導體串聯後,電阻較大的兩端電壓較大,兩端電壓較小的導體電阻較小。
例題:一隻標有「6V、3W」電燈,接到標有8伏電路中,如何聯接一個多大電阻,才能使小燈泡正常發光?
解:由於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於總電壓8伏大於電燈額定電壓6伏,應串聯一隻電阻R2 如右圖,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歐。答:(略)
⒍並聯電路特點: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電阻不同的兩導體並聯:電阻較大的通過的電流較小,通過電流較大的導體電阻小。
例:如圖R2=6歐,K斷開時安培表的示數為0.4安,K閉合時,A表示數為1.2安。求:①R1阻值 ②電源電壓 ③總電阻
已知:I=1.2安 I1=0.4安 R2=6歐
求:R1;U;R
解:∵R1、R2並聯
∴I2=I-I1=1.2安-0.4安=0.8安
根據歐姆定律U2=I2R2=0.8安×6歐=4.8伏
又∵R1、R2並聯 ∴U=U1=U2=4.8伏
∴R1=U1/I1=4.8伏/0.4安=12歐
∴R=U/I=4.8伏/1.2安=4歐 (或利用公式 計算總電阻) 答:(略)
十二、電能
⒈電功W: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電流作功過程就是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W=UQ W=UIt=U2t/R=I2Rt W=Pt 單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庫 P瓦特
⒉電功率P: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作的電功,表示電流作功的快慢。【電功率大的用電器電流作功快。】
公式:P=W/t P=UI (P=U2/R P=I2R) 單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庫 P瓦特
⒊電能表(瓦時計):測量用電器消耗電能的儀表。1度電=1千瓦時=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例:1度電可使二隻「220V、40W」電燈工作幾小時?
解 t=W/P=1千瓦時/(2×40瓦)=1000瓦時/80瓦=12.5小時
十三、磁
1.磁體、磁極【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物體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質叫磁體。磁體的磁極總是成對出現的。
2.磁場:磁體周圍空間存在著一個對其它磁體發生作用的區域。
磁場的基本性質是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磁場方向:小磁針靜止時N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磁體周圍磁場用磁感線來表示。
地磁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
3.電流的磁場:奧斯特實驗表明電流周圍存在磁場。
通電螺線管對外相當於一個條形磁鐵。
通電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與螺線管兩端極性的關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則來判定。
還有一些要背的數據
質量 m 千克 m=ρv
溫度 t 攝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v=s/t
密度 ρ千克/立方米; kg/ m3 ;; ρ=m/v
力(重力) F 牛頓(牛) G=mg =ρvg
壓強 P 帕斯卡(帕) P=F/S
功 W 焦耳(焦) W=Fs ;W=Gh
功率 P 瓦特(瓦) P=W/t
電流 I 安培(安) I=U/R
電壓 U 伏特(伏) U=IR
電阻 R 歐姆(歐) R=U/I
電功 W 焦耳(焦) W=UIt
電功率 P 瓦特(瓦) P=W/t=UI;P=Fv;P=UIt
熱量 Q 焦耳(焦) Q=cmΔt(Δt=t高-t低[溫度高的減去溫度低的])
比熱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的8次方米/秒 三億米或三十萬千米/秒
g= 9.8牛頓/千克
15°C空氣中聲速 340米/秒
安全電壓 不高於36伏

㈤ 跪求:北京課改版八上歷史、地理、生物的期末復習知識點總結(北京市門頭溝區使的教材) 大家幫幫忙啊、

八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人教)

1、從世界看中國
一、遼闊的疆域
1、我國的地理位置:位於東半球、北半球,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①從緯度位置看,南北跨緯度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有少數地區屬熱帶,無寒帶;
②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2、國土遼闊:陸地領土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①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鄰國15個(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錫、不,南部緬、老、越。)
②我國領土四至:最北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交匯處,最南是曾母暗沙(南北緯度相差49度,距離相離5500千米,因而生生了季節差異);最東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最西是帕米爾高原(東西經度相差60度,距離相距5000千米,因而產生了晨昏差異);
③臨海(從北到南):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海域及內水面積37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300萬平方千米;
④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主要島嶼有台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和南海諸島,有六個海上鄰國(自南向北分別是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3、34個少級行政區:我國的行政區域分為三級:省(包括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包括自治縣、自治洲、市)鄉(民族鄉、鎮)我國共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我國的首都是北京。
本節重點:熟記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位置分布與大概輪廓

二、眾多的人口
1、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人口12.95億,佔世界人口1\5以上,我國人口增長較快,兩次人口增長高峰(1858年和1949年)。我國的人口政策是: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①我國人口的國情是: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人口東多西少。決定了我國人口政策是計劃生育。
②會計算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該地區的總人口數(人)/該地區的總面積(平方千米))
2、人口東多西少:我國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500-600人每平方千米),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10人每平方千米),面積57%,人口僅佔6%,東西人口分界線:從黑龍江省的黑河市至雲南省的騰沖縣。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
1、 民族構成:我國共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占總人口數的92%,其它55個民族占總人口的8%,所以稱為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有1500多萬人,人口400萬以上的民族有: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
2、 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為集中,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
3、 民族政策:平等、團結、互助、民族區域自治。(我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豐富多彩的文化和傳統的體育活動,大多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很多民族還有自己的文字(如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壯文)

2、中國的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
一、了解我國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徵
我國地形的特徵:地形復雜多樣和高原、地面積廣大
我國地勢的基本特徵:地勢西高東低並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三級階梯界線的山脈: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和橫斷山脈;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構成各級階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階梯主要由青藏高原構成;第二階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等;第三階梯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等。
地勢對我國的影響:
① 氣候: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於海上濕潤氣流向我國內陸推進,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了較為豐富的降水;
② 河流: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必然造成了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入海洋。古詩雲「一江春水向東流」「大江東去」;
③ 交通: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系;另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不同的地形特徵對人們生產生活的不同影響:
五種基本類型都有,但以山地33%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區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嶇高原部分佔三分之二。
意義:①有利影響:地形多種多樣,為我國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如平原具有發展種植業的優勢,高原具有發展畜牧業的良好條件,山區在發展林業、副業、旅遊業和采礦業等方面具有優勢。(我國山區面積廣大,森林、礦產、水力、旅遊資源豐富,所以在山區應大力發展林業,采礦業及旅遊業。)
②不利影響:山區多,平原少,也給大規模商品化生產、生產管理帶來了困難;同時,山區由於地形崎嶇,交通閉塞,經濟文化常常相對落後,並造成耕地資源不足。
總結:不同的地形區有不同的自然條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濕潤半濕潤的平原適宜發展耕作業;山區適宜發展林業、畜牧業和旅遊業;乾旱、半乾旱的平原、高原則適宜發展畜牧業;乾旱、半乾旱區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綠洲區、平原區才可發展種植業。
我國的主要山脈:(落實到地圖上)
⑴東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間-列是長白山-武夷山;最東列是台灣山脈,其主峰玉山是我國東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東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陰山;中間-列是昆侖山-秦嶺;最南列是南嶺。
〔注意〕秦嶺是劃分我國南方與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線。秦嶺南北的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差異。
⑶西北-東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等。多在我國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為世界最高山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交界處。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賀蘭山、橫斷山脈等。
〔注意〕橫斷山脈是由許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脈組成。它們由北向南地勢逐漸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間,極大地阻礙了東西交通。
我國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我國的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我國的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㈥ 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課題有哪些

地理是中學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在素質教育中承擔著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作回用。 然而,多答年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普遍對地理學科不夠重視,他們認為地理不是主 科,學生只要考試及格就可以了,致使地理教學質量無法令人滿意。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新 教材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地理學科的地位。作為地理教師,必須積極轉變教育觀念, 提高地理學科的教學效率。

八年級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2014-2015學年八年級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指導思想、目標任務
以地圖為依託和載體,教會學生讀圖、用圖,並從圖中獲取信息的技能,適當的時候還要教學生畫圖;其次,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並培養學生基本的地理素養,養成邊看書邊讀圖的學習習慣平時要加強地理知識的鞏固與復習,充分利用好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們備課組工作以夯實常規教學為基礎,以堅持內涵發展為途徑,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重點,優質高效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並使八年級地理組的各項工作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新的成績。
1、深度挖掘教材
八年級地理新教材和老教材相比,在知識的處理上,有許多不同的地方,這就需要我們整個備課組,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度挖掘教材,鑽研教材,深刻領會新課改的精髓,以便能更好的適應教學的靈活多變性。
2、認真、全面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面對日益靈活的地理內容,備課是一定要深度挖掘教材,全面吃透教材,靈活傳授教材,對課堂上的每一分鍾都要精打細算,認真設計好課堂的每一個環節。備好教材的同時,還一定要備好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備課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這個時期學生的心理,充分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
3、狠抓課堂效率,注重知識的落實
八年級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兩極分化嚴重,這就要求上課時保證課堂效率,當堂的知識爭取當堂掌握。通過對經驗的學習,我們力爭:講課內容少而精,線索簡單而清晰,課堂給同學一定的時間當堂消化本節課的知識
4、利用上課前幾分鍾,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初中生對於知識多數是死記硬背,不求甚解,這就更要求我們要不斷的在他們面前提醒、重復,也就是說我們要加大檢查力度,使學生的腦子里始終都裝著地理。
5、加強與同一班級其他任課教師的聯系

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格式 工作計劃寫作 周工作計劃 月工作計劃 季度工作計劃

我們應和其他任課教師聯系,時刻掌握著每個學生的狀況,並且及時的對症下葯,爭取不落掉任何一個學生
、主要工作安排
第一,認真履行工作計劃表所安排的教學工作;
第二,積極聽取其他老師的常態課,從中取長補短,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第三,積極參加本學科的課題研究活動。
第四,上好公開課

㈧ 請問北京的初中用什麼教材(所有科目)

這里的一個上教學用書;一個是實驗教學用書
一。北京市普通中小學 教學用書目錄
初中教科書
序號 年 級 書 名 版 別 版 次 備 注
068 初一 *初中語文一 開 明 2001年版
069 初二 *初中語文三 開 明 2001年版
070 初二 初中語文三 人教(京) 2001年3月第1版
071 初二 初中代數二 人教(京) 2001年3月第1版 用一學年
072 初二 初中幾何二 人教(京) 2001年3月第1版 用一學年
073 初二 初中思想政治二上 人教(京) 2003年6月第3版
074 初二 初中地理三 人教(京) 2001年12月第1版
075 初二 初中地理地圖冊二 地 圖 2002年6月第3版 配人教版教材
076 初二 初中地理三填充圖冊 人教(京) 2002年6月第3版 配人教版教材
077 初二 中國歷史三 人教(京) 2001年12月第1版
078 初二 中國歷史地圖冊三 地 圖 2002年6月第3版
079 初二 中國歷史填充圖冊三 人教(京) 2002年6月第4版
080 初二 初中物理一 人教(京) 2001年3月第1版 用一學年
081 初二 初二物理實驗報告冊 知 識 1996年10月第1版 用一學年
082 初二 初中物理(初二分冊) 首師大 2002年版 用一學年
083 初二 初中生物二 人教(京) 2001年10月第1版 用一學年
084 初二 初中生物實驗報告冊二 知 識 1996年10月第1版 用一學年
085 初二 初中英語二上 人教(京) 2001年12月第1版 配磁帶4盒
086 初二 初中英語二上 (朗聽)3盒 人 教 2003年製作
087 初二 初中英語二上 (閱讀訓練)1盒 人 教 2003年製作
088 初二 中學美術三 人 美 2001年版
<br>089 初二 初中體育與健康二 人教(京) 2001年11月第1版 用一學年
090 初二 中學音樂三 (簡譜) 人 音 2001年版
091 初二 中學音樂三 (線譜) 人 音 2001年版
092 初三 初中語文五 開 明 2001年版
093 初三 初中語文五 人教(京) 2001年12月第1版
094 初三 初中代數三 人教(京) 2001年12月第1版 用一學年
095 初三 初中幾何三 人教(京) 2001年12月第1版 用一學年
096 初三 初中思想政治三(全) 人教(京) 2003年6月第3版 用一學年
097 初三 世界歷史一 人教(京) 2001年12月第1版
098 初三 世界歷史地圖冊一 地 圖 2002年6月第4版
099 初三 世界歷史填充圖冊一 人教(京) 2002年6月第4版
100 初三 初中物理二 人教(京) 2001年12月第1版 用一學年
101 初三 初三物理實驗報告冊 知 識 1996年10月第1版
102 初三 初中物理(初三分冊) 首 師 大 2002年版 用一學年
103 初三 初中化學(全) 人教(京) 2001年3月第1版 用一學年
104 初三 初中化學實驗報告冊 知 識 1996年10月第1版
105 初三 初中化學(全) 北 京 2000年版 海淀區教委、
基教研中心
106 初三 初中化學(全)實驗報告冊 北 京 2000年新版
107 初三 初中英語三(全) 人教(京) 2002年12月第1版 配磁帶6盒
108 初三 初中英語三(朗讀 )3盒 人 教 2003年製作
109 初三 初中英語三(閱讀)2盒 人 教 2003年製作
110 初三 初中英語三(聽力)1盒 人 教 2003年製作
111 初三 中學美術五 人 美 2001年版
112 初三 初中體育與健康三 人教(京) 2001年11月第1版 用一學年
113 初三 中學音樂五(簡譜) 人 音 2001年版
114 初三 中學音樂五(線譜) 人 音 2001年版
二。北京市普通中小學 實驗教學用書目錄
二、初中實驗教科書
序 號 使用年級 書 名 編寫單位 備 注
中 1 七年級 語文第十三冊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 2 七年級 數學第十三冊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 3 七年級 英語第十一冊 北京教科院、北師大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 4 七年級 *英語第十一冊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 5 七年級 思想品德第一冊 北京教科院、首師大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 6 七年級 *歷史第一冊(修訂版)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北師大出版社 按《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稿)》修訂,課改實驗區用
中 7 七年級 地理第一冊 北京教科院、中國地圖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 8 七年級 美術第十三冊 北京教科院、人民美術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 9 七年級 音樂第十三冊 北京教科院、人民音樂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10 七年級 科學第九冊 北京教科院、首師大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11 七年級 生物第一冊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12 七至九年級 信息技術第四冊(配光碟)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13 七至九年級 信息技術第五冊(配光碟)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14 七至九年級 信息技術第六冊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15 七至九年級 勞動技術 木工設計與製作(中級本)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16 七至九年級 勞動技術 金工設計與製作(中級本)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17 七至九年級 勞動技術 陶工設計與製作(中級本)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18 七至九年級 勞動技術 種植技術(中級本)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19 七至九年級 勞動技術 電子技術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20 七至九年級 勞動技術 數碼影像製作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21 初二 代數(實驗本)三 北京市九年義務教育初級中學教科書編寫組 全一冊 暫用
中22 初二 幾何(實驗本)二 北京市九年義務教育初級中學教科書編寫組 全一冊 暫用
中23 八年級 *語文第十五冊(修訂版)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 按《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稿)》修訂,課改實驗區用
中24 八年級 *數學第十五冊(修訂版)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 按《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稿)》修訂,課改實驗區用
中25 八年級 *英語第十三冊(修訂版) 北京教科院、北師大出版社 按《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稿)》修訂,課改實驗區用
中26 八年級 *物理第一冊(修訂版) 北京教科院、北師大出版社 按《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稿)》修訂,課改實驗區用(全一冊)
中27 八年級 科學第十一冊 北京教科院、首師大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28 八年級 *思想品德第三冊 北京教科院、首師大出版社 按《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稿)》編寫,課改實驗區用
中29 八年級 *歷史第三冊(修訂版)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北師大出版社 按《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稿)》修訂,課改實驗區用
中30 八年級 *地理第三冊(修訂版) 北京教科院、中國地圖出版社 按《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稿)》修訂,課改實驗區用
中31 八年級 美術第十五冊 北京教科院、人民美術出版社 按《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稿)》編寫,課改實驗區用
中32 八年級 音樂第十五冊 北京教科院、人民音樂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33 八年級 *生物第三冊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 按《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稿)》編寫,課改實驗區用
中34 初三 代數(實驗本)四 北京市九年義務教育初級中學教科書編寫組 全一冊 暫用
中35 初三 幾何(實驗本)三 北京市九年義務教育初級中學教科書編寫組 全一冊 暫用
中36 九年級 語文第十七冊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37 九年級 *數學第十七冊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38 九年級 *英語第十五冊 北京教科院、北師大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全一冊
中39 九年級 化學全一冊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全一冊
中40 九年級 *物理第二冊(修訂版) 北京教科院、北師大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全一冊
中41 九年級 歷史第五冊 北京教科院、北京出版社、北師大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42 九年級 美術第十七冊 北京教科院、人民美術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43 九年級 音樂第十七冊 北京教科院、人民音樂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中44 九年級 科學第十三冊 北京教科院、首師大出版社 課改實驗區用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