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2013年秋季地理七年級上冊

2013年秋季地理七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 2021-02-23 21:15:55

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

七年級地理上冊復習要點
1、地圖的種類包括: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
2、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3、在地圖上確定方向: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採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圖時,應手持地圖,面朝北,背朝南;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4、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一般來說,所畫范圍大,內容簡單,選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畫范圍小,內容詳細,選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個分數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6、麥哲倫環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7、赤道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是最長的緯線。緯度自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N和S表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E和W表示。
8、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
9、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
10、緯度范圍:0° 30°為低緯度;30° 60°為中緯度;60° 90°為高緯度。
11、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29%,海洋面積佔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12、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名稱 形 狀 長 度 指示方向
經線 半圓(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緯線 都是圓(極點除外) 有長有短 東西方向
13、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於亞洲。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14、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15、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6、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通常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
17、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對高度,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8、非洲的剛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
19、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
平原:海拔較低,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盪,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
20、海底地形:大陸架、大陸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溝、洋盆和大洋中脊組成。
21、地球表面形態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22、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
23、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有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生火山和地震。
24、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沿岸山脈帶和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上。
25、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的部位是山脊。
26、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超過60億。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7、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發達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28、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區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如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原因是這些地區處在中低緯度地區、氣候溫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臨海地帶。
29、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每平方千米居住的人口)。
30、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31、城市問題: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工業污染、雜訊干擾、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32、世界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黃色人種分布在:亞洲東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也屬黃色人種。白色人種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種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33、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均為黃色人種。
34、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
35、巴西通用葡萄牙語,西亞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語。
36、基督教:產生於公元1世紀,經典為《聖經》,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築為教堂。伊斯蘭教:產生於公元7世紀,經典為《古蘭經》,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和東南部、非洲北部。典型建築為清真寺。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典型建築為寺廟。道教是源於中國本土的宗教。
37、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38、天氣和氣候概念和區別:
概念 特點
天氣 某個地方短時間內發生的陰、晴、冷熱等變化 多變、不穩定
氣候 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相對穩定
39、在衛星雲圖上,白色通常表示雲雨區,藍色表示陸地,綠色表示海洋。
40、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
41、在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7月,最冷月出現在1月;南半球相反。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點(14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42、世界氣溫分布的規律:由低緯度(赤道)地區向高緯度(兩極)地區逐漸降低。
43、非洲是最炎熱的大陸,南極洲是最寒冷的大陸。
44、降水形成條件:1.空氣中含有足夠的水汽和凝結核;2.空氣溫度下降到水汽能夠凝結出來的程度。
45、科學家依據降水形成過程中空氣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種主要類型: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對流雨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6、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47、世界降水分布規律:1.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2.中緯度地區大陸的沿海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3.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48、氣溫年較差=最熱月平均氣溫—最冷月平均氣溫
49、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狀、地球的運動、海陸分布、地形地勢、人類活動、緯度位置。
50、緯度越高太陽輻射越小。
51、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天,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現象。
52、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年,公轉產生四季更替現象;地球公轉時地軸總與公轉軌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夾角不變。
53、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夏至日(6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春分日(3月21日前後)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
54、熱帶(23.5°N~23.5°S)有陽光直射現象,氣候終年炎熱;寒帶(緯度66.5°~90°)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溫帶(緯度23.5°~66.5°)既沒有陽光直射也沒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的四季變化明顯。
55、目前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
56、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國家劃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57、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幹涉內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58、國際間的矛盾與沖突的主要原因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59、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
60、世界規模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全球性國際組織是聯合國(UN)。
61、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聯合國安理會的主要職能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62、中國與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63、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總部設在瑞士洛桑。
64、紅十字會的宗旨是堅持人道主義。
重點地圖讀圖指導:
1、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讀方位。(小河、村莊圖)
2、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讀出某的經緯度位置及判斷半球位置(東西半球,南北半球)、所屬的高、中、低緯度,兩點間的相對位置。
3、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陸分布圖,識記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位置,七大洲輪廓,三條重要的洲界線。
4、判讀:大陸、海峽、半島、大洋、群島、島嶼。
5、等高線地形圖:識別陡坡和緩坡,山頂、山谷、山脊,海拔和相對高度。
6、海底地形圖:三部分,五種地形,大陸架的深度不超過200米。
7、六大板塊示意圖:板塊名稱。
8、常用圖例識別。
9、世界人口分布圖:四大人口分布稠密區。
10、城市和鄉村的景觀差異。
11、常用天氣符號圖識別。
12、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判讀,氣候類型的判斷。
13、地形雨示意圖。
14、五帶的劃分圖。
15、地區公轉示意圖。
16、面積居前六位的國家輪廓圖。

有什麼困難,我會鼎力幫助的

② 七年級地理上冊復習資料

8年級地理第8章復習指導 第一章 地球與地圖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8、地球是個回球體 證據例答舉:站... 8、經緯網:准確描述一個地點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北緯81度,東經888度 注意:除南北極點外,任何其他...

③ 七年級上冊地理所有答案

地理七年級上半學期復習資料
第一章
1、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
天圓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盤 麥哲倫的環球旅行 衛星圖片
2、地球大小: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平均直徑:6371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
3、緯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呈圓形;長度不等,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成為一點。
赤道以北稱北緯,「N」表示;赤道以南稱南緯,「S」表示。
4、經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圓狀;長度都相等。
0度經線以西稱西經,「W」表示;0度經線以東稱東經,「E」表示。
5、地軸:地球自轉軸。
6、北極:地軸北段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7、南極:地軸南段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8、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9、東西半球分界:160度E 20度W
10、地球的自轉:方向:自西向東 周期:24小時
11、地球的公轉:方向:自西向東 周期:一年
12、地球公轉與季節的關系:
氣節 日期 北半球季節 太陽直射點位置 晝夜長短
春分 3月21日前後 北半球春季 赤道 全球晝夜等長
夏至 6月22日前後 北半球夏季 北回歸線 晝長夜短
秋分 9月23日前後 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晝夜等長
冬至 12月22日前後 北半球冬季 南回歸線 晝短夜長
13、與地球自轉和公轉相關的地理現象:
自轉 晝夜更替
地球運動 不同地方時間差
公轉 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變化
一年中晝夜長短變化 四季更替
14、五帶的劃分:北寒帶位於北緯66.5度,南寒帶位於南緯66.5度,這里陽光斜射得厲害,甚至有一段時間太陽總在地平線以下,產生了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北溫帶位於北緯66.5度與23.5度之間,南溫帶位於南緯66.5度與23.5度之間,這里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比熱帶少,比寒帶多,四季變化比較明顯;熱帶位於北緯23.5度與南緯23.5度之間,在很長的一段日子裡,這里正午的太陽總是照在頭頂上,氣候終年炎熱。
15、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16、等高線:把各個地點的海拔標注在地圖上,再把海拔相同的點連成線。
特點:1、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 2、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17、地圖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 2、方向 3、圖例
第二章
1、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南極洲
亞洲面積最大,為4400萬平方米;大洋州面積最小,為900萬平方米。
2、四大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北冰洋面積最小)
3、大洲的分布:
北半球 亞洲、非洲、北美洲、歐洲 跨南北半球 非洲、南美洲
南半球 南極洲、大洋州 東半球 亞洲、非洲、南極洲、歐洲、大洋州
西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
4、各大洲之間的分界線
北美洲與亞洲 白令海峽 南美洲與北美洲 巴拿馬運河
亞洲與非洲 蘇伊士運河 亞洲與歐洲 山脈、河流、海峽
歐洲與非洲 直布羅陀海峽 歐洲與北美洲 丹麥海峽
5、海峽: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6、半島:半島是綠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
7、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以及人類活動,如填海造陸。
5、六大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版塊、非洲板塊。
7、海陸分布特點: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8、紅海處於板塊的開展邊界,地中海處於板塊的碰撞擠壓邊界。
9、大西洋是由地殼板塊張裂運動造成的,喜馬拉雅山是由碰撞擠壓運動造成的。
10、跨洲國家: 埃及:非洲、亞洲 俄羅斯:歐洲、亞洲 土耳其:歐洲、亞洲
第三章
1、 天氣的特點:
①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的時間里的天氣狀況,它是經常變化的,有時候在幾分鍾之內,可以由陽光燦爛變為烏雲密布。
②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氣溫分布規律:
①赤道及其附近地區氣溫最高,由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②年平均氣溫高於20度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低於-10度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北極圈之內。
③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氣溫降低約0.6度。
④南半球的等溫線較平直,北半球較彎曲,同緯度地區,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3、降水分布規律:
①赤道附近各地降水多,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②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③由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④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年降水量比大陸西岸多。
⑤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年降水量不沿海地區少。
4、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5、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1、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海洋上2月最高,大陸上8月最低。
2、 等溫線的特點: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3、 影響降水量多少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
4、 各個地方的氣候特點:
①赤道地區,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多雨,這種氣候叫做熱帶雨林氣候。
②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的氣候類型是熱帶沙漠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少雨。
③我國東部南方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5、 各類氣候主要分布地區:
①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非洲赤道地區,亞洲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亞馬遜流域。
②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印度半島。
③溫帶地區,大陸西岸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大陸中部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陸東岸是溫帶季風氣候。
6、 衛星雲圖:白色表示雲區,雲的顏色越白,表示雲層越厚;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
7、 氣候概念: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個地方的氣候具有一定的特徵。
第四章
1、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 聯合國工作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3、 人口稠密地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
4、 人口稀疏地區:沙漠、雨林、高原、山區、高緯度地區。
5、 鄉村與城市的形態:
差別 交通 人口分布 建築 生產方式
鄉村 不發達 稀疏 分散、低層建築 農業產業
城市 便利 密集 樓房層次高、排列密集 非農生產
6、建築與環境地理的關系:
地區 環境 建築分布
東南亞 濕熱 雲南傣族、低緯度地區
北非 乾旱、炎熱、風沙大 西亞、黃土陝西高原、內陸
極地 嚴寒、大風 冰屋
註:還包括自然、社會、經濟條件。
各大洲的分界線:南美洲與北美洲:巴拿馬運河

南極洲與南美洲:德雷克海峽

北美洲與亞洲:白令海峽

歐洲與亞洲:烏拉爾山 烏拉爾河 大高加索山

歐洲與非洲:直布羅陀海峽 地中海

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紅海 曼德海峽

④ 2013年七年級上冊寒假生活指導地理P34、P35環球掠影答案

二、1.(2)澳大利亞人既有西方人的爽朗,又有東方人的矜持。他們興內趣廣泛,喜歡體育運動,容如沖浪、帆板、賽馬、釣魚、地滾球、澳式足球(Australian
rules
football)、橄欖球(Rugby)及游泳等都有眾多的熱衷者

2.
1)西雙版納地區
2)威尼斯
3)中國北方黃土高原的窯洞
4)西亞地區
5)北極地區
三、1.主要分布在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主要分布在美國的聖弗朗西斯科、紐約州、紐約州、夏威夷州、麻薩諸塞州、伊利諾斯州。
2.
1)韓國人也貼春聯,但一般是在立春那天帖,用白紙寫上黑字,很像中國花圈的輓聯。
2)全家人吃年糕湯,湯里不僅有年糕,還有「饅頭」(其實是餃子),誰吃到餃子裡面有硬幣誰就有福氣。(和中國稍有不同)
3)大年初一不能掃地,說是會把福氣掃掉(中國是說會把錢掃掉)

⑤ 2013年初一上冊 地理期末試卷及答案

1、關於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敘述,正確的是
A、轉動中心相同
B、轉動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東
C、自轉產生晝夜長短的變化,公轉產生晝夜交替的變化
D、自轉和公轉分開單獨進行
2、有關等高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山脊,等高線向高處凸出
B、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出
C、陡坡,等高線稀疏
D、緩坡,等高線密集
3、下列有關世界降水量分布的正確敘述是
A、赤道地區終年高溫,氣流上升冷卻,易成雲致雨,故降水多
B、回歸線附近,大陸西部降水多於東部
C、兩極地區降水較多
D、中緯度地區,內陸降水多於沿海
4、地球上最炎熱的大陸是
A、亞歐大陸 B、南美大陸 C、非洲大陸 D、澳大利亞大陸
5、青藏高原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低地區的主要原因是
A、位於低緯度 B、位於高緯度 C、海撥高 D、降水豐富
6、「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主要原因是
A、緯度因素 B、地形 C、海陸因素 D、洋流因素
7、熱帶沙漠氣候分布最廣的地區是
A、歐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8、一個地區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用下列哪一項表示
A、人口數量 B、人口增長數量 C、人口密度 D、人口自然增長率 9、某地區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當中,出生並成活20個嬰兒,死亡10人,那麼這個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A、10‰ B、20‰ C、5‰ D、30‰
10、下列不屬於人口密集地區的是
A、亞洲東部 B、歐洲西部 C、北美洲北部 D、北美洲東南部

11、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會產生
A、就業機會增加
B、醫療衛生條件改善
C、住房、交通緊張
D、受教育機會增加
12、下列語言在聯合國會議上可以正式使用的是
A、葡萄牙語 B、德語 C、日語 D、漢語
13、下列居民大多信仰伊斯蘭教的是
A、南美洲西部 B、亞洲東部 C、非洲北部 D、歐州東部
14、在我國南方水資源豐富的地方,許多村落都沿河分布,主要原因是
A、沿河地帶土壤肥沃
B、沿河地帶地形平坦
C、沿河地帶漁業資源豐富
D、沿河地帶交通便利
15、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的大洲是 A、大洋洲 B、南極洲 C、南美洲 D、非洲
16、下列國家中,屬於發達國家的是
A、日本 B、蒙古 C、中國 D、埃及
17、目前,聯合國關注的重點問題是
A、解決發達國家的困難
B、弘揚奧林匹克精神
C、反對國際恐怖主義活動
D、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和福利進步
18、當今世界矛盾與沖突突出的根本原因是
A、領土爭端
B、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C、民族爭端
D、國際恐怖主義猖獗,能源危機嚴重
19、某山山腳下的溫度為22℃,山頂的溫度為10℃,那麼這座山的海拔高度是
A、600米 B、3666米 C、200米 D、2000米
20、世界人口稠密地區往往分布於
A、中高緯度臨海地帶
B、中低緯度臨海地帶
C、中低緯度內陸地帶
D、低緯度熱帶地區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全球的兩大火山地震帶是 和 。。。。
2、一天中陸地氣溫的最高值出現在 ,最低值出現在 。
3、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 、 和地形等。
4、一個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由 和 決定。
5、根據人類 的不同,世界居民可分為 、 和 三大人種。
6、世界三大宗教是指 、 、 。
7、 和 是兩種基本的聚落類型
8、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 ,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是 。
答案答案答案答案
一、1——5 BBACC
6——10 BBCAC
11——15 CDCDB
16——20 ADBDB 二、
1、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2、14時(午後2點) 日出前後
3、緯度位置 海陸位置
4、出生率 死亡率
5、體質特徵 白色人種 黃色人種 黑色人種
6、基督教 伊斯蘭教 佛教
7、城市 鄉村
8、漢語 英語
9、聯合國
9、世界上影響最廣泛的全球性國際組織是 。

⑥ 七年級上冊地理

地球的自轉: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轉。地球轉動的方向是自西向東,且轉動一周的時間約是(地球自轉的時間將將不夠一天)一天。
地球的自轉產生的現象:1.日半球(被太陽照到的半球)與夜半球(未被太陽照到的半球)的交替你應該知道吧?我國與美國的時間相反,我們是白天,他們是黑夜。這種現象就是地球自傳所產生的。2.太陽的東升西落。
地球的公轉:地球在自傳的同時,還在不停地繞太陽轉,如果地球不轉,那麼,地球就會滅亡。地球公轉的方向跟自轉一樣,也是自西向東。地球公轉的周期約是一年。
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
1.春、夏、秋、東四季的交替
2.地球五帶的劃分。地球分為熱帶、北溫帶、北寒帶、南溫帶、南寒帶。我們國家在北溫帶,四季交替明顯,其熱帶終年炎熱,寒帶終年寒冷。
3.南北半球季節相反。
4.寒帶的極晝、極夜現象。當太陽照射在北回歸線時,北寒帶產生極晝現象,南寒帶產生極夜現象。當太陽照射在南回歸線時,北寒帶產生極夜現象,南寒帶產生極晝現象。
一些基本知識:3月21日時,太陽照射在赤道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春分日。6月22日時,太陽照射在北回歸線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夏至日。9月23日時,太陽又一次照射在赤道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秋分日。12月22日,太陽照在南回歸線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冬至日極晝和極夜是極圈內特有的自然現象,極晝和極夜這種特殊的自然現象,是地球沿著傾斜的地軸自轉所造成的結果。也就是說,地球自轉時地軸與垂線成一個約23.5度的傾斜角,因而地球在圍繞著太陽公轉的軌道上,有6個月的時間,南極和北極的其中一個極總是朝向太陽,另一個極總是背向太陽;如果南極朝向太陽,南極點在半年之內全是白天,沒有黑夜;這時,北極則見不到太陽,北極點在半年之內全是黑夜,沒有白天。到了下一個半年,則正好相反,北極朝向太陽,北極點全是白天;而南極這時則見不到太陽,南極點全是黑夜。在極圈內的地區,根據緯度的不同,極晝和極夜的長度也不同。

極晝:在南極地區,當地時間24小時內太陽永不沒入地平線的現象,叫做極晝。在南極點,一年中有半年為極晝;如若考慮折射作用,應略比半年稍多幾天。南極點的極晝出現在南半球的夏半年。

極夜:與極晝相反,在南極地區,當地時間24小時內太陽永遠在地平線以下的現象,叫做極夜。在南極點,一年中應有半年為極夜;若考慮折射作用,應稍不足半年。南極點出現極夜的時間與極晝正好相反,在南半球的冬季。

在南極地區,隨著緯度降低,極晝和極夜出現的時間均變短,在極圈上,極晝與極夜均只出現一天。

如果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那個半球的極地附近就會出現極晝現象。
極晝的范圍與太陽直射點緯度有關,其邊界與極點的緯度差就是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所以,春分過後,北極附近就會出現極晝,此後極晝范圍越來越大;至夏至日達到最大,邊界到達北極圈;夏至日過後,北極附近極晝范圍逐漸縮小,至秋分日縮至0;秋分過後,南極附近出現極晝,此後南極附近的極晝范圍越來越大;至冬至日達到最大,邊界到達南極圈;冬至日過後,南極附近極晝范圍逐漸縮小,至春分日縮至0。
如此周而復始,其周期為一個回歸年。
眾所周知,每年南、北兩極,「極晝」、「極夜」交替出現。一年內大致連續六個月是白晝(稱極晝),六個月是黑夜(稱極夜)。「極晝」時,每天二十四小時始終是白天,要是碰上晴天,即使是午夜時刻也是陽光燦爛,就像大白天一樣的明朗。而「極夜」來臨時,太陽始終不會從地平線升上來,星星一直在黑洞洞的天空閃爍著。
極晝只會出現在南極圈和北極圈,當南極出現極晝的時候,北極就出現極夜,反之一樣。因為地球轉動是傾斜的,所以在夏,冬季的時候,地球轉動時,北極朝向太陽,盡管地球怎樣轉,也總是朝向太陽,所以就出現極晝了,反之一樣。而南極圈和北極圈是對立的,所以北極出現極晝時,南極就出現極晝了,反之也一樣。極晝和極夜只會出現在夏季和冬季.
北極圈極晝、南極圈極夜出現在夏季
北極圈極夜、南極圈極晝出現在冬季。

極夜 又稱永夜,是在地球的兩極地區,一日之內,太陽都在地平線以下的現象,即夜長超過24小時。北極和南極都有極晝和極夜之分,一年內大致連續六個月是極晝,六個月是極夜。 在一個月的極夜時期里,有15天可見月亮(圓、缺),另外15天見不到月亮。 「北極晝」的景色是十分奇妙的。它每天二十四小時始終是白天,要是碰上晴天,即使是午夜時刻也是陽光燦爛,就像大白天一樣的明朗。在「北極晝」的日子裡,街上的路燈都是通夜不亮的,汽車前的照明燈也暫失去了作用。家家戶戶的窗戶上都低垂著深色的窗帷,這是人們用來遮擋光線的。 可是,當「北極夜」到來的時候,那裡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在漫漫長夜中,除中午略有光亮外,白天也要開著電燈哩!因為在「北極夜」里,太陽始終不會升上地平線來,星星也一直在黑洞洞的天空閃爍。一年中有半個月的時間,可以看見或圓或缺的月亮整天在天際四周旋轉。另外半個月的時間,則連月亮也看不見。這種奇特的景象,在北極中央地帶要從九月中旬到第二年三月中旬,持續半年的時間。
如果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另個一個半球的極地附近就會出現極夜現象。
極晝的范圍與太陽直射點緯度有關,其邊界與極點的緯度差就是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所以:春分過後,南極附近就會出現極夜,此後極夜范圍越來越大;至夏至日達到最大,邊界到達南極圈;夏至日過後,南極附近極夜范圍逐漸縮小,至秋分日縮至0;秋分過後,北極附近出現極夜,此後北極附近的極夜范圍越來越大;至冬至日達到最大,邊界到達北極圈;冬至日過後,北極附近極夜范圍逐漸縮小,至春分日縮至0。
如此周而復始,其周期為一個回歸年。節氣 直射緯度 時間春分 赤道 3月21日夏至 北緯23度26分 6月22日秋分 赤道 9月23日冬至 南緯23度26分 12月22日

⑦ 初一地理上冊

七年級地理上學期期中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請將選擇題正確答案的選項字母代號填在第2頁答題卡內,共30分。)

1、我國陸地面積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 ( )

A俄羅斯、美國 B加拿大、美國 C俄羅斯、加拿大 D美國、巴西

2、「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對以下哪個少數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觀的描述( )

A、蒙古族 B、藏族 C、壯族 D、維吾爾族

3、下列省(區)與簡稱、人民政府駐地的連線,正確的是( )

A、青海—青—蘭州 B、湖北—湘—武漢

C、福建—閩—廈門 D、貴州—黔—貴陽

4、圖(1)屬於以下哪個地區的民居景觀( )

A、黃土高原 B、東北平原 C、華北平原 D、內蒙古高原

圖1

5、下列山脈的走向大體一致的是( )

= 1 \* GB3 ①天山 = 2 \* GB3 ②大興安嶺 = 3 \* GB3 ③太行山 = 4 \* GB3 ④昆侖山 = 5 \* GB3 ⑤秦嶺 = 6 \* GB3 ⑥巫山

A、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4 \* GB3 ④ B、 = 1 \* GB3 ① = 3 \* GB3 ③ = 5 \* GB3 ⑤ C、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6 \* GB3 ⑥ D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 5 \* GB3 ⑤

6、黃河、長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徵有( )

A、含沙量大 B、流速緩 C、結冰期長 D、水能資源豐富

7、造成長江中上游地區水土流失加劇的根本原因是( )

A、氣候變遷,森林減少 B、流域內土質疏鬆

C、濫伐森林,陡坡開荒 D、降水豐沛,多暴雨

8、「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的主要原因是( )

A、支流多 B、流域廣 C、無湖泊調節洪水 D、河道非凡彎曲

9、我國最大的湖泊是( )

A、鄱陽湖 B、洞庭湖 C、太湖 D、青海湖

10、南安所處的溫度帶是( )

A、熱帶 B、亞熱帶 C、中溫帶 D、暖溫帶

11、「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春風」指的是( )

A、冬季風 B、東北風 C、夏季風 D、台風

12、春節期間,哈爾濱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而廣州卻暖和如春,

這里是花的海洋。造成這兩種景觀差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因素 D、季風影響

13、下列水果盛產於泉州的是( )

A、龍眼、柑橘和香蕉 B、蘋果、梨和荔枝

C、龍眼、梨和荔枝 D、蘋果、柑橘和香蕉

14、與我國秦嶺—淮河一線大致一致的是:( )

A.我國一月份10ºC等溫線 B.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線

C.我國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D.我國種植業和畜牧業的分界線

15、潑水節是以下哪個少數民族的節日( )

A、苗族 B、白族 C、壯族 D、傣族

33、小明乘火車呼和浩特出發到烏魯木齊去旅遊,他在旅途中能見到的自然景觀依次是( )

A、草原、荒漠、森林 B、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森林

17、下列對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正確的是( )

A、在陡坡上開墾梯田 B、洞庭湖大面積圍湖造田

C、為了提高草場利用率,盡可能增加放牲畜數量

D、農村新住宅,盡可能選擇荒坡地

18、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 )

A、從南向北逐漸減少 B、從東部沿海向西部地區遞減

C、從東向西逐漸減少 D、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19、我國人口的基本國策是( )

A、實行計劃生育 B、保持人口數量

C、合理人口分布 D、減少人口數量

20、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數量最多的是:
A、藏族 B、壯族 C、維吾爾族 D、回族

21、造成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最主要原因的是( )

A、海陸位置 B、緯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季風影響

22、關於黃河各段特點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黃河豐富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中游

B、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主要來自中游

C、黃河的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D、治理黃河的要害是在上游修建水庫

23、聞名的「地上河」位於黃河的:
A、源頭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24、下列省區輪廓與其對應的簡稱錯誤的是

25、泉州的農作物熟制是( )

A. 一年一熟 B. 一年二熟 C. 一年三熟 D. 二年三熟

二、填讀圖題(50分)

1、下圖為「長江幹流剖面圖」,讀上圖完成下列各題:(8分)

(1) 長江是我國最大的河流,從源頭至入海口,長江的落差約

米。

(2)從源頭至宜賓,長江河段長約 千米,落差約

米,長江豐富的水能資源大部分分布在這一河段。

(3)長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是 ,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是 。

(4)目前正在建設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位於長江的 游,該工程全部建設完成後,將發揮 作用。

2、讀「泥沙幹流沿途變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填出圖中數碼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黃河發源地: 山;注入海洋: 海;位於黃河中遊河段主要支流有 , 。

(2)黃河流經 河段後,產生的泥沙最多,請用圖中數據說明這一結論 ,而這一河段,黃河流經了 高原,這說明該地區的 環境問題非常嚴重,造成這一問題的人為原因有 。針對這一問題當地應該採取的解決措施是 。

(3)在利津河段泥沙量出現 變化趨勢,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 ,而這種變化輕易使黃河下游成為世界聞名的 。

3、讀上圖我國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13)

(1)我國地勢特徵 。第一、二階梯的分界線是

。第二、三階梯的分界線是

(2)我國1月 ℃等溫線大致通過我國的 山脈 河流一線地區。

班級 姓名 號數

(3)長江發源於 高原,注入 海,流經三級階梯和季風區,有「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之稱。「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波自天邊」,黃河含沙量的90%來自黃河的 高原。

(4)我國季風區范圍廣大,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復雜 D、人為因素

(5)位於閩贛交界處的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是

(5)海南島的主要耕地類型為 ,主要糧食作物是 。

4、讀「北京、武漢、廣州和哈爾濱四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並完成以下填空(10分)

(1)根據最高月氣溫,最低月氣暖和氣溫年較差;降水量的多少和各月的分配情況,分析判定四城市分別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

(2)根據氣溫曲線分析,我國氣溫分布特點是:

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各城市降水量的情況分析,降水多集中在________季。

(4) 我國南北方的雨季長短不同,一般來說,南方雨季開始________,結束________,雨季________;北方正相反。

5、在我國政區圖上,按要求填出下列省級行政單位,在空格內填出其名稱或簡稱(7分)

(1)緯度最高的省(區)d (名稱)

(2)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b (名稱)

(3)與福建省隔海相望的省(區)f g (簡稱)

(4)與我國相臨的國家e

(5)我國最南的省區g (簡稱)

(6)海洋:a 海

2004年秋季地理期中考答案

一、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5、CADAC 6-10、DCDDB 11-15、CAABD 16-20、BDDAB 21-25、BDDCB

二、讀圖題

1、(1)6500-6700(2)3400-3600,6200-6300(3)宜昌,湖口(4)上游,防洪、澆灌、航運、養殖水產、旅遊、改善自然環境等。(第四小題每對一個得1分,共2分)

2、(1)、巴顏喀拉山、渤海、汾河、渭河(汾河和渭河可對調)(2)中、河口到龍門年平均含沙量由6.67kg/m3增加到33.3 kg/m3或河口到陝縣年平均含沙量由6.6 kg/m37增加到37.7 kg/m3、黃土、生態、濫砍濫伐森林或破壞植被或毀林開荒、保持沙土,植樹造林、(3)減少、進入下遊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流速減慢,泥沙沉積、地上河。

3、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一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0、秦嶺、淮河 (3)青藏高原、東、黃土(4)C(5)武夷山 (6)水田、水稻

4、(1)A、哈爾濱B、北京C、武漢D、廣州(2)、冬季南熱北冷,南北溫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溫,南北溫差不大(3)夏(4)早、晚、長

5、(1)黑龍江省(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3)台灣、台或瓊(4)蒙苦(5)瓊(6)渤

參考資料: http://www.1-123.com/Ecation/Geography/SeventhGradeLast/TestPaper/66222.html

⑧ 2013 七年級上冊地理 作業精編 希望出版社 答案 急

建議你去找出版社的,早過了學生的年齡,就算做過也忘啦,直接找出版社去

⑨ 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資料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地球是個球體
證據例舉:站得高看得遠(登高望遠);海上看帆船;月食現象; 北極星高度的變化;麥哲倫環球航行;衛星照片
2、地球大小:平均半徑:6371千米(劉三起義);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陸地1.49佔29%,海洋3.61佔71%)
二、地球儀
緯線(緯度) 經線(經度)
形狀 圓 半圓,兩條相對應經線組成一個圓
長度 1. 赤道最長,極點最短為0,度數越大,緯線越短;
2. 同緯度的緯線等長 等長約為2萬千米
指示方向 東西方向(橫向) 南北方向(縱向)
0度線 赤道 本初子午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數范圍 0~90(南北緯) 0~180(東西經)
度數分布規律 北緯(N):向北越來越大
南緯(S):向南越來越大
判定:緯度向北越大的是北緯N,
向南變大的是南緯S 東經(E):向東越來越大
西經(W):向西越來越大
判定:經度往東變大的是東經E,向西變大的是西經W
特殊線 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 本初子午線、西經20度經線、東經160度線、180度經線
劃分界線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N
赤道以南為南半球S
0——30度為低緯度
30-60度為中緯度
60-90度為高緯度
回歸線和極圈是五帶的分界線 西經20度以東,東經160度以西為東半球,西經20度以西,東經160度以東為西半球(大大為西,小小為東——經度大於160的都在西半球,小於20的都在東半球,其餘東經E在東半球,西經W在西半球)
1、經緯網:准確描述一個地點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北緯40度,東經116度
注意:除南北極點外,任何其他地點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經一緯組成,且要註明東西經南北緯(0度緯線、經線、180度經線不需要代號)
2、地球運動
地球自轉 地球 公轉[/td]
方向 自西向東
北極上空看:逆時針方向
南極上空看:順時針方向 自西向東(俯視逆時針方向)
周期 一天(約24小時) 一年(約365天)
旋轉特點 繞地軸不停地自轉 地軸始終傾斜66.5度繞太陽不停地公轉。
引起現象 晝夜交替(周期24小時)
判斷晨昏的辦法:面對晝半球,西晨東昏
時間差異(東邊比西邊早) 季節變化(正午太陽高度和白晝時間長短不同)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南半球與北半球季節相反
五帶劃分:各地一年中獲得太陽熱量不同,自北向南為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南溫帶、南寒帶。

四、地圖
(1)地圖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圖例
1、比例尺:比例尺是個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同樣大小的地圖,比例尺越大,能表示的范圍越小,表示的內容越具體(詳細)
讀比例尺技巧:記住:1千米=10萬厘米=100000厘米(1後面5個0)
2、方向:地圖上判定方向有3種依據:指向標、經緯網、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3、圖例和注記
圖例=符號 文字=文字和數字
(2)地形圖
1、等高線地形圖:用等高線(海拔相等的線)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圖;
山體不同形態等高線是不一樣的:

山體形態 山頂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文字描述 閉合曲線的中心(點) 等高線向山腳突出 (線) 等高線向山頂突出 (線) 兩個山頂之間(點) 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線)
提示:這里山脊和山谷都是上山的路線,山脊一般通向山頂,是登山路線,也是分水嶺;山谷一般通向鞍部,是翻山路線,是匯水區域,通常是小溪源頭和河流源地。
2、分層設色地形圖(一目瞭然看地形)
不同地形等高線的特徵看圖,文字表述如下:
地形類型 平原 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td]
海拔 一般低與200米 超過500米 超過500米 低於500米 不一定
起伏狀況 平坦 起伏大:坡度陡(山高谷深) 主體平坦,邊緣部分陡峭 起伏小,坡度和緩 中間低四周高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