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上冊地理繪圖
❶ 初中地理一些重要的圖
經緯線圖、公轉圖、五帶分布圖
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圖
大洲分界線圖版、六大板塊分布圖
世界氣候權分布圖
各種氣候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去地理地圖冊上找)
亞洲地形圖、氣候分布圖
日本地圖、日本工業區分布圖
東南亞農作物分布圖、中南半島河流分布圖
俄羅斯地圖、河流分布圖、礦產、城市和鐵路線分布圖
中東石油產地及輸出路線圖
歐洲西部地形和氣候地圖
歐洲旅遊地圖
歐洲各國分布圖
澳大利亞養羊帶分布圖,澳大利亞礦產分布圖
美國農業分布圖,美國地形河湖分布圖
巴西地形地圖、巴西礦產城市分布圖
❷ 怎麼寫初一地理,還有畫圖,在紙上大概地畫下來,全部,求地理學霸
第一題、紅色實線標記的。
第二題、2500米(5*50000/100)
第三題、河流自西北向東南流動(內藍色箭頭容);理由:按照等高線所示西北高,東南低,所以河流自西北向東南流動。
第五題、AB(根據氣候類型圖可知該地區氣候變化明顯,年氣溫均差在30°左右,降雨量隨季節變化明顯,因此CD是錯誤的)
❸ 初中地理地圖圖
(1)北半球復制 南半球
(2)東經170度(或170°E) 西經170度(或170°W)
(3)如圖:經度是西經(W),緯度是南緯(S)
(4)西北方向
(5)正西 東北 正南
❹ 初中地理繪制平面地圖的正確步驟
1真實城市地圖製作
鄙人長期從事真實城市模擬製作,當然需要真實城市1:1比例的地圖,一下是寡人的製作過程
1.製作工具photoshop
2.找你想建的城市帶有比例尺的地圖
鄙人用武漢地圖做一個製作介紹
步驟一:
打開你所選好的地圖,用矩形選取工具框定比例尺
按ctrl+c(復制快鍵)
按ctrl+n(新建快鍵),此時彈出新建提示框,新建提示框確定圖象比例尺和圖象像素間關系,即圖中顯示所選取6km距離為60像素(具體根據你所選的地圖比例尺)
這樣我們就可以計算地圖大小:100m/像素
確定全圖大小,1000x610像素,即100x61km
這樣就可以根據SC4里的地圖確定config圖的大小,一般config圖是有SC4里的區塊拼成的,所以config的大小決定於區塊大小。
做真實地圖關鍵是確定灰度圖和config圖的大小
在SC4里最大的一塊地為256x256(即游戲里一格,灰度里就一像素),按照國際標准16米/格計算,256格的區塊大小為邊長4096米≈4km(96米忽略不計,方便計算,高中物理「忽略不計」原則在次得到運用 )
由此可以算出該地圖應該用25x15個256區塊拼成
這樣,config大小也自然算出:100x60像素 (256格城區在config里為4x4像素)
為了使該圖適應25x15個256地塊,100x61km需要在PS里裁掉高1km的范圍,根據剛才算出 0.1km/像素 的比例關系
打開 畫布大小 提示框,將高度610像素改為600,PS會自動裁剪多餘的圖象,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適合SC4網格大小的地圖。
我們還要進一步計算灰度的大小,25x15個256區塊,根據1格/像素的游戲原理,整張地圖的大小應改為6400x3840像素,做好導入前還要長寬各加1像素,即6401x3841(這個也是游戲里的神奇規定)
這樣,我們就可以進入灰度的繪制了,至於灰度怎麼畫,純粹是個人的PS技術問題,MS論壇里已經有帖子,在此不再贅述
❺ 初中地理畫圖
❻ 初中生學習地理怎樣學習畫圖
初中生學習地理首先要把地圖冊弄清楚,地理是一門很模糊的學科,既有文科性質,也有理科性質。只有你把地圖冊爛記在心,在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至於畫圖也要先學習課本,在學習地圖冊。
❼ 初一地理畫圖題~麻煩大家幫幫忙
這種題還是找身邊的人問吧 你說的太麻煩了 還數碼相機照了傳上來,人們不是閑的沒事乾的
❽ 地理,如何畫中國地圖,我才讀初中,怎麼畫,,急!
你可以把你的練習本放在地理書上印著畫😂😂😂
❾ 求好的八上物理作圖題附答案以及地理八年級復習資料
給我個郵箱我發給你[email protected] 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的課件
地理八年級上冊復習提綱
第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
第一節 遼闊的疆域
1、 中國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緯度位置:4°N——53°N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
2、 中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3、 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
4、 課本p6的活動:A、我國領土東西端晨昏差異的原因:我國東西經度跨度大。B、我國領土南北部季節差異的原因:我國南北緯度跨度大。
5、 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兩個特別行政區。
6、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單位,在我國的西北部,簡稱市新,黑龍江是我國最北的省級行政單位,簡稱黑,廣東省簡稱粵,北回歸線穿過,首都北京,簡稱京,我們所在江蘇省,簡稱蘇。
7、 與我國相鄰和隔海相望的重點掌握韓國、日本和馬來西亞。
第二節 眾多的人口
1、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人口為12.95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2、我國的人口特點是:
人口增長速度慢。但人口基數大,每年新增人口多。
3、為了使人口的增長同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我國政府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4、我國人口分布以黑河和騰沖為界,東多西少。
5、人口數量過多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交通擁擠、住房緊張、人均教育經費減少、就業困難、資源短缺等
第三節 多民族的大家庭
1、我國共有56個民族,其中55個少數民族,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2、P17課本活動2: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摔跤、朝鮮族的長鼓舞……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復習
知識樹使用說明:1、從整體把握知識結構
2、幫助查漏補缺
第一節 地勢和地形
圖1: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I——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平均4000米
II——第二級階梯 1000~2000米
III——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
階梯分界:第一級與第二級分界為:1—昆侖山;2—祁連山;3—橫斷山脈
第二級與第三級分界為:A—大興安嶺;B—太行山;C—巫山;D—雪峰山
圖2:主要地形區
A東北平原;B華北平原;C長江中下游平原;D四川盆地;E青藏高原;
F內蒙古高原;G黃土高原;H塔里木盆地
第二節 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
1、一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
2、冬季我國南北氣溫差別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區外,大部分地區普遍高溫。
3、活動積溫是劃分溫度帶的主要指標。
4、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5、800毫米等年降水量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
6、圖5:除青藏高原地區以外,以A大興安嶺—B陰山—C賀蘭山為界,把我國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很明顯,降水豐富,主要集中在夏季;非季風區受海陸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約,夏季風很難到達,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較乾旱。
7、夏初,長江中下游地區進入梅雨季節,陰雨連綿達一個月之久。
7、8月份,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伏旱天氣,晴朗乾旱。
8、冬季風活動強烈會爆發寒潮,影響地區會出現短時間大幅度降溫。
夏季風活動不穩定,帶來的降水時間分配不均,會導致水旱災害的發生。
台風是一種發源於熱帶洋面的大氣渦旋,常帶來狂風和特大暴雨。夏季及秋季常影響我國東南沿海。
第三節 河流和湖泊
1、內流河是最終沒有流入海洋的河流。
外流河是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
2、內流湖基本是鹹水湖;
外流湖是淡水湖。
3、我國的河流大多分布在東南部外流區內。外流河以降水補給為主,在夏季形成汛期。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南河流無結冰期,以北河流有結冰期。
4、京杭運河是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
5、河口—孟津,黃河中游地區,流經黃土高原,1支流較多,2黃土高原土層疏鬆,3夏季多暴雨(——自然原因);植被破壞嚴重(——人為原因),所以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大量泥沙匯入黃河,使黃河成為世界含沙量第一的河流。
6、黃河下游進入華北平原,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河水流速減慢,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使下游隨時隨處都有決口的危險。
7、治理黃河的根本在黃土高原,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恢復植被。
8、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東海,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有「黃金水道」和「水能寶庫」之稱。
9、長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遊河段(源頭—宜昌)
10、長江流域洪澇災害頻繁,重災區在中下游平原地區。洪災頻繁的原因有:
流域內降水量大且集中在夏秋季
自然原因 支流多,流域廣,且各支流及源頭同時入汛。
河道彎曲,使泄洪不暢
上游破壞植被 水土流失 中下游泥沙淤積,河床抬高
人為原因
圍湖造田 湖泊減小 分洪蓄洪能力下降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一節 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
1、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2、可再生資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對於可再生資源,要合理利用,並且注意保護和培育,才能實現永續利用。
3、非可再生資源:礦產資源。對於非可再生資源,應該十分珍惜和節約使用。
4、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第二節 土地資源
1、 我國國土遼闊,土地資源總量豐富,利用類型齊全,但是人均土地資源佔有量小,各類土地所佔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後備土地資源不足,特別是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2、 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
3、「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我國一項基本國策。
4、6月25日為「全國土地日」
5、課本P73活動1:A、小鳥的悲哀:由於人類亂砍濫伐,林地越來越少,小鳥失去了自己的家園。B、小草的哀求:過度放牧,草地越來越少。C、飛來的山峰:隨著人口的增加,一些耕地變為建設用地。
第三節 水資源
1、目前人們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僅佔全球淡水資源的0.3%,海洋水佔97%。
2、水資源在時空分布上不均。
特點 解決辦法
空間分布 南豐北缺,特別華北和西北地區 跨流域調水
如南水北調工程
時間分布 夏季降水集中,冬春降水少 興建水庫
如三峽工程
4、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解決我國缺水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5、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是3月22日至28日。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
第一節 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1、交通----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2、我國的交通運輸網分布格局:東密西疏
3、在各種交通運輸線中,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
4、P97 活動: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
第二節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1、 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
2、 我國農業的地區分布,主要表現為東西部和南北方的差異。西部地區以畜牧業為主,有我國的四大牧區。(種植業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綠洲)種植業、林業、漁業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種植業:東部濕潤半濕潤的平原地區;林業:東北、西南、東南;漁業: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地區。)
3、表格
地區 耕地類型 熟制 主要農作物
秦嶺-淮河以北 旱地 一年一熟、兩年三熟、一年兩熟 小麥、甜菜、大豆、花生、棉花、玉米
秦嶺-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兩熟、一年三熟 水稻、甘蔗、油菜、棉花
4、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填充圖冊P32第五題
5、我國農業面臨的問題:人口增加、耕地不斷減少、水土流失、自然災害、環境污染等。
6、P107基塘生產的好處:整個過程沒有廢物,對環境沒有危害。
第三節 工業的分布與發展
1、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2、 重工業以提供生產資料為主,輕工業以提供生活資料為主。能夠例舉並判斷。
3、 黃河流域是能源開發的重要工業帶。(上游——水能資源,中游——煤炭資源,下游——石油資源)
4、 填充圖冊P33 第一題1、2。沿海地區集中了長江三角洲、遼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區。1
5、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試驗區。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多依附於大城市,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
❿ 初中所有地理書上有的圖片
重要圖片很來多,有:地球公轉示意圖源、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線形態示意圖、六大板塊與主要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圖 ! 、世界氣候分布圖!、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中國溫度帶的劃分圖、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黃河流域水系圖!、長江流域水系圖!片、中國鐵路干線的分布圖 ! 、我國四大工業區圖、亞洲地形圖!、亞洲的氣候類型圖!、日本'東南亞'印度'俄羅斯'中東'西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亞'美國'巴西地形圖!、南北極圖、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港澳地形圖、台灣地形圖、新疆地形圖、珠江三角洲圖、西雙版納圖、黃土高原位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