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書上冊世界的人口
『壹』 初一地理(世界的人口)
(1)B、C
(2)白色,英語,基督教,教堂,黃色,漢語,佛教
(3) 南美,拉丁語,熱帶雨林,稀少,非洲,白色,黑色
(4)中低,平原,雨水充足,沙漠,熱帶雨林,高緯度,山地。
『貳』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裡【初一地理】
總人口: 64.77億 大陸1,306,313,812人(年7月) 台灣2272萬人(2005年6月) 香港 6,898,686(2005) 澳門 469,800(2005) 今年7月11日是第15個世界人口日。二戰後,世界人口進入了快速增長階段,這一快速增長的趨勢今天還在繼續。人口的爆炸式增長對地球的資源和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多年來,許多國家的政府為控制人口增長作出了艱巨努力。以下是摘自聯合國人口司報告中的一些世界人口最新數字。 世界人口70年增加了2倍:1930年全球人口大約為20億,1960年上升到30億,1974年達到40億,1987年突破50億,1999年達到60億。目前,世界人口約為64億。如計劃生育措施有效實施,世界人口在2050年將有望被控制在89億左右。 世界人口5大國:中國(13億),印度(10億),美國(2.97億),印度尼西亞(2.23億)和巴西(1.81億)。 世界人口目前年增長率為1.2%,其中最不發達國家年增長率最高,達2.4%。發達國家和欠發達國家人口年增長率分別為0.25%和1.46%。 世界人口目前每年凈增長7700萬,每秒增加2人到3人。對世界人口年增長「貢獻」最大的7國為:印度(21%),中國(13%),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印尼和美國(均為4%)。 世界各主要地區的人口排名依次為:亞洲(38.7億),非洲(8.69億),歐洲(7.26億),拉美和加勒比地區(5.5億),北美(3.29億),大洋州(3300萬)。其中,非洲人口增長最快,年增長率為2.3%。而歐洲人口在過去10年中一直在減少,每年平均負增長0.02%
『叄』 運用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的狀況。 我學的是人教版的七年級上冊的地理
當前世界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中國,印度 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國,俄羅斯,日本,墨西哥
共十一國,世界人口70年增加了2倍:1930年全球人口大約為20億,1960年上升到30億,1974年達到40億,1987年突破50億,1999年達到60億。目前,世界人口約為64億。如計劃生育措施有效實施,世界人口在2050年將有望被控制在89億左右。 世界人口5大國:中國(13億),印度(10億),美國(2.97億),印度尼西亞(2.23億)和巴西(1.81億)。
世界人口目前年增長率為1.2%,其中最不發達國家年增長率最高,達2.4%。發達國家和欠發達國家人口年增長率分別為0.25%和1.46%。
世界人口目前每年凈增長7700萬,每秒增加2人到3人。對世界人口年增長「貢獻」最大的7國為:印度(21%),中國(13%),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印尼和美國(均為4%)。
世界各主要地區的人口排名依次為:亞洲(38.7億),非洲(8.69億),歐洲(7.26億),拉美和加勒比地區(5.5億),北美(3.29億),大洋州(3300萬)。其中,非洲人口增長最快,年增長率為2.3%。而歐洲人口在過去10年中一直在減少,每年平均負增長0.02%
中國人口為世界人口的20%
『肆』 七年級上冊地理 (1)世界人口增長過多,數量過70億,帶來的問題有
主要有經濟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如經濟上就業困難,住房面積小,過度貧困;社會上交通擁堵,社會治安差;環境上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
『伍』 初一地理題,關於世界人口分布的!急啊!馬上要考試了!高手請進!
B地是西伯利亞地區,一個大平原,所以中存在地勢高的問題。選擇A,緯度高,終年嚴寒。
『陸』 世界人口稠密主要分布在哪(初一地理上冊)
有兩類地區人口的密度最大,一類是自然條件比較優越的地區,如沿海區、平內原區、氣候溫容暖濕潤區等(這些地區也常常是人類歷史上的農業發展歷史悠久區,如世界上的幾個重要的古文明發展區);另一類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
綜合以上論述,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幾個地區是:東亞、南亞、東南亞等屬於上述第一種類型;歐洲西部、北美五大湖沿岸地區屬於上述第二種類型。
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主要是當前世界上自然條件最惡劣的地區,即最熱、最冷、最干、最濕、海拔最高的地區,如非洲撒哈拉沙漠、極地附近、南美亞馬遜、北美加拿大地區等,包括我國的青藏高原。
『柒』 地理初一上冊世界之最
世界熱極:巴士拉(伊拉克)最高記錄63攝氏度
世界冷極:東方站(南極)最低記錄-94.5攝氏度
世界濕極:懷厄萊阿萊(太平洋上的一個島嶼) 每年平均有335天下雨,年降水量達12244毫米
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南美洲) 平均年降水量小於0.1毫米,1845年~1936年的91年間未曾下雨
世界雨極:乞拉朋齊(印度) 年降水量10842毫米,1861年年降水量達20447毫米
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
從結構體底部到頂部的最高峰:冒納凱亞火山(Mauna Kea,夏威夷島,海拔4,205米,海下5,998米,總高達10,203米)
地球上體積最大的山及火山:冒納羅亞火山(Mauna Loa,夏威夷島,海拔4,169米,火山體積達7萬5,000立方公里)
地球上最高的火山及死火山:阿空加瓜山(海拔6,960米,是西、南半球的最高峰)
地球上最高的活火山:奧霍斯德爾薩拉多山(Ojos del Salado,海拔6,893米)
最高的島上山峰:查亞峰(Puncak Jaya,新幾內亞島,海拔4,884米)
太陽系內已知的最高、體積最大的山及火山:奧林帕斯火山(火星,高達約27公里)
最長的陸上山系:安第斯山系(長達7,500公里)
最長的海底山脈:中洋脊(Mid-ocean ridge,長達80,000公里)
最低的火山:笠山(笠山,日本,標高112米)
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最大的火山口:阿蘇山(周長100多千米,日本)
噴發次數最多的火山:埃特納火山(已達210次,義大利)
湖泊
最大的湖泊及鹹水湖:裏海(面積達371,000平方公里)
面積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北美洲)
最大的淡水水體:北美洲五大湖(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最大的人工湖及水庫:沃爾特水庫(迦納,面積達8,502平方公里)
最大的湖中島中湖:馬尼圖湖(休倫湖,面積達104平方公里)
最深的湖泊及淡水湖:貝加爾湖(最深處水深達1,640米)
最深的鹹水湖:死海(水深達330米)
最高的湖泊及鹹水湖:納木錯(湖面海拔4,718米)
最高的淡水湖:瑪法木錯湖(湖面海拔4,585米)
海拔最低的湖泊:死海(湖面海拔負392米,是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
海拔最高有航線的湖泊及淡水湖:的的喀喀湖(湖面海拔3,812米)
最鹹的湖泊:死海(湖水鹽度達300‰,為一般海水的8.6倍)
最古老的湖泊:貝加爾湖 (已經在地球上存在超過2,500萬年)
蓄水量最多的湖泊、內陸湖及鹹水湖:裏海 (體積達78,200立方公里)
蓄水量最多的淡水湖:貝加爾湖(體積達23,600立方公里)
蓄水量最多的人工湖:布拉茨克水庫(俄羅斯,體積達169立方公里)
蓄瀝青量最多的瀝青湖:彼奇湖(特立里達和多巴哥,面積0.4平方公里,瀝青量達1200萬噸。)
面積最大的淡水湖群:北美洲五大湖 (總面積達24.5萬平方千米)
水類型最奇怪的湖泊:巴爾喀什湖(一半淡水,一般鹹水)
最大的洋:太平洋(面積1億7968萬7千平方公里,南北長度約15900千米,東西最大長度約19900千米)
最深的洋:太平洋(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的挑戰者號深淵深達11034米)
最小的洋:北冰洋(面積1,405萬6千平方公里)
最大的海:珊瑚海(面積479萬1千平方公里)
最深的海:新赫布裏海溝(最深處深達9,175米)
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面積11,350平方公里)
最淺的海:亞速海(平均深度只有13米,最深處僅15.3米)
最鹹的海:紅海(北部鹽度有42‰,比起世界海水準均鹽度35‰高得多)
最淡的海:波羅的海(海水鹽度只有7~8‰,各個海灣鹽度更低,只有2%)
島嶼最多的海:波羅的海(約有6500多個大小島嶼)
最古老的海:地中海
生存生物最少的海:黑海
沿岸國家最多的海:加勒比海(20個)
最清澈的海:馬尾藻海(目視可達72米,也是唯一沒有海岸線的海)
最溫暖的海:紅海
島嶼、海灣、海溝和火山分布最多的大洋:太平洋
最年輕的海:紅海(4000萬年)
高原
面積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面積約500萬平方公里)
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
面積最大的風積高原:黃土高原
峽谷
地球上最大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亞洲雅魯藏布江,長達496.3公里)
地球上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度5382米)
太陽系已知的最大峽谷:水手號峽谷(Valles Marineris,火星,長達4,500公里,闊200公里,深11公里)
最長的大峽谷:怒江大峽谷 (全長600多千米)
最大的裂谷帶:東非大裂谷 (最深處達2000米,總長度超過6400千米,相當於地球周長的1/6,被人們稱為「地球上的最大傷疤」)
海峽
最窄的海峽:土淵海峽(土渕海峽,日本,相距只有9.93米)
最寬的海峽:德雷克海峽(Drake Passage,寬達965公里)
最長的海峽:莫三比克海峽(位於非洲東南部國家莫三比克與馬達加斯加之間,全長1670公里)
最窄的可航行海峽:位於艾浦亞島和歐洲大陸之間,希臘,40米。
最曲折的海峽:麥哲倫海峽
船隻通過最多的海峽:英吉利海峽
石油運輸最繁忙的海峽:霍爾木茲海峽
瀑布
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爾瀑布(落差達979.6米)
最寬的瀑布:伊瓜蘇瀑布(總寬度長達4公里)
最著名的瀑布:尼亞加拉瀑布 (位於加拿大和美國交界的尼亞加拉河中段,號稱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與南美的伊瓜蘇瀑布及非洲的維多利亞瀑布合稱世界三大瀑布)
最長的瀑布:基桑加尼瀑布 ,位於非洲剛果(金)
最大的人造瀑布:灕江「九天銀河」人造瀑布
最潔凈的瀑布:九寨溝瀑布
聲音最大的瀑布:維多利亞瀑布 (位於南部非洲尚比亞和辛巴威接壤的地方,在贊比西河上游和中游交界處)
沙漠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積約有960多萬平方千米)
最高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一般海拔高度為1200~1500米之間)
平原
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560多萬平方千米)
最寒冷的平原:西伯利亞平原(平均氣溫-45度,最低達-71度)
盆地
面積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
最低的盆地:吐魯番盆地
洞穴
最大的溶洞:騰龍洞 (總面積156平方千米)
最長的洞穴:猛獁洞 (總長度超過240千米)
最深的山洞:貝爾納洞 (深入地表1500多米)
沼澤
最大的高原沼澤:若爾蓋沼澤(總面積約6180平方千米)
石頭
世界上已知體積最大的獨立岩石:艾爾斯巨石(高348米,底沿周長約9400米,佔地面積約1200公頃)
世界上最堅硬的石頭:金剛石
熱帶雨林
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孫熱帶雨林
草原
最優質的草原:中國呼倫貝爾草原
最大的陸上油田:加沃油田 (最大的採油量為820億桶,約合115億噸)
最重的石油鑽井平台:潘波鑽井平台 (重2.4萬噸)
最大的天然氣田:烏連戈伊冷凝天然氣田 (總儲量為80000億立方米)
最大的天然鑽石產地:澳大利亞 (鑽石產量為0.374億克拉,佔世界鑽石總產量的34%)
最致命的煙霧:1952年12月4日的倫敦煙霧(共有3500~4000人死於大霧引起的急性支氣管炎)
最大規模的森林砍伐:是巴西在1990~2000年間的森林砍伐(幾乎等於薩爾瓦多的國土面積)
最大的油田:加瓦爾油田最大的油港:臘斯塔努拉油港
最厚的地區:南美洲厄瓜多的欽博拉索山處。
已發現最高的火山:奧林匹斯火山(火星)(面積相當與整個愛爾蘭,高度超過3個珠穆朗瑪峰)
第一座空間站:「禮炮」一號(前蘇聯與1971年4月成功發射)
迄今最大的空間站:「和平」號
第一個人造衛星:人造地球衛星一號(前蘇聯與1957年10月4日發射)
最強大的火箭:「土星」5號
最著名的天文望遠鏡:哈勃太空望遠鏡(1990年4月24日由美國發射)
首個穿越小行星帶的人造探測器:先驅者11號
島嶼
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面積達2,166,086平方公里)
最大的河中島:巴納納爾島(Bananal Island,巴西托坎廷斯,面積達20,000平方公里)
最大的湖中島:馬尼圖林島(Manitoulin Island,休倫湖,面積達2,766平方公里)
最大的淡水湖中島:馬尼吐島。
最大的島中湖中島:沙摩西島(Samosir,蘇門答臘島多巴湖(Lake Toba),面積達520平方公里)
最大的隕石坑類湖中島:連尼尼華撤拉島(René-Levasseur Island,加拿大魁北克省,面積達2,020平方公里)
最大的沙質島:芬瑟島(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面積達1,630平方公里)
最大的完全被淡水包圍的島:馬拉若島(巴西亞馬孫河口,面積達40,100平方公里)
最大的河口沖積島和最大的沙島:崇明島(面積達1200多平方千米)
地勢最高的島嶼:新幾內亞島(島上的查亞峰海拔4,884米)
人口最多的島嶼:爪哇島(人口達12,400萬)
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鴨脷洲(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68,200人)
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由印度尼西亞的13,000多個島嶼及菲律賓的7,000多個島嶼組成)
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 (面積約有322萬平方千米)
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
唯一分屬三國的島嶼:加里曼丹島) (印度尼西亞、汶萊、馬來西亞)
河流
最長的河流:尼羅河(全長6,671公里)
最長的內流河:伏爾加河(歐洲,全長3,690公里)
最長的外流河:尼羅河(以卡蓋拉河為源,非洲,6671千米)
最短的河流:美國蒙大拿州羅伊河(Roe River,全長僅61米)(有爭議)
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亞馬遜河(面積達7050000平方公里)
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流量達每秒222,440立方米,佔世界河流流量的20%)
含沙最多的河流:黃河(1977年錄得最高含沙量達每立方米920千克沙)
流經最多國家的河流:多瑙河 (流經西歐至東歐共18個國家)
最長的運河:京杭大運河(全長1,747公里)
最早的運河:古蘇伊士運河(建於公元前19世紀,完成於前500年,8世紀被毀棄,19世紀重建。)
海拔最高的長河:雅魯藏布江(河床海拔平均在3000米以上)
『捌』 地理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勻的,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①亞版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權以及北美洲東部等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是人口稠密地區。
這四個地區都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近海地帶,同時,又都在平原地區,自然條件都比較優越。另外,亞洲的東部和南部地區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人類在這里聚居的歷史悠久,農業發展較早,歷史上就養育了眾多的人口。歐洲和北美洲東部這兩個地區都是工業發展較早的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稠密。
②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是人口稀疏地區。這些地區的自然條件惡劣,不能為人類的生存提供必備的條件,不適合於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所以人口稀少。
『玖』 七年級上學期地理(星球地圖出版社):經緯度,海陸變遷,海陸分布,世界人口,世界的人種、語言很宗教,
這幾句話說不清,上面內容總體包括自然地理簡單部分和部分人文地理,其專實地理是人類為了屬更加科學的探索和了解、利用我們的自然環境,才誕生了這門研究自然地理環境變化和發展規律而為人類而服務的學科。上面的經緯度是簡單而言為了區別方向的,海洋和大陸是地球表面基本概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