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中國的地理區劃
A. 八年級上地理(注意是中國的疆域和人口,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中國的區域差異那一版本的
教 材
課 程 標 准
第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
第一節 遼闊的疆域
位置優越
國土遼闊
34個省級行政區
第二節 眾多的人口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人口東多西少
第三節 多民族的大家庭
56個民族
民族的分布
1.疆域與行政區劃
·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
·在我國政區圖上准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
2.人口與民族
·說出我國的人口總數,運用有關數據說明我國人口增長趨勢,說出我國的人口國策
·運用人口分布圖說出我國人口分布概況
·運用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特徵
(2)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
教 材
課 程 標 准
一、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勢和地形
地勢呈階梯狀分布
地形復雜多樣
山區面積廣大
第二節 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
南北氣溫的差異
東西干濕的差異
季風氣候顯著
氣候復雜多樣
第三節 河流和湖泊
眾多的河湖
黃河的治理
長江的開發
二、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一節 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
自然資源與我們
資源豐富 人均不足
第二節 土地資源
土地資源的利用
土地資源分布不均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第三節 水資源
水是寶貴的資源
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
節約用水 保護水資源
1.自然環境
·運用中國地形圖,說出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徵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影響因素
·在地圖上找出我國的主要河流,說出長江、黃河概況
2.自然資源
·說出什麼是自然資源,它有哪些主要類型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以及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運用實例,說出我國為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而建設的大型工程
(3)經濟與文化
教 材
課 程 標 准
一、中國的經濟發展
第一節 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線
轉換靈活的交通運輸樞紐
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
第二節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農業與我們
農業的地區分布
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
我國農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第三節 工業的分布與發展
工業與我們
工業的空間分布
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經濟發展
·比較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運用地圖說出我國交通運輸網路的大致分布格局
·運用資料並聯系實際,說出我國農業分布概況,並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工業的地理分布。用事例說明高新技術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文化特色的內容採用分散的辦法,滲透性整個八年級教材中。例如,地形與民俗,降水對建築、飲食的影響,雲南西雙版納傣族風情與旅遊業的發展等。
2.文化特色
·知道我國民居、服飾、飲食的地方特色,並舉例說明自然環境對文化的影響
·結合有關資料,說明我國地力文化特色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
B. 八年級上冊地理中國行政區劃
魯是山東晉山西,河南河北稱豫冀。
安徽皖稱雲南滇,湖南湖北稱湘鄂。
閩為回福建贛江西,蜀為答四川黔貴州。
粵桂廣東與廣西。青海稱青甘肅隴。
西北陝西簡稱陝,東北三省黑吉遼。
蘇浙海南在沿海,寶島台灣簡稱台。
北京天津為京津,渝是重慶滬上海。
新西內寧自治區,地理位置聽我述。
雪域明珠為西藏,天山腳下是新疆。
北部沙漠內蒙古,河西走廊有寧夏。
一國兩制是創舉。香港澳門設特區。
經常查看政區圖,省份簡稱記得住。
C. 怎樣背初二地理中國地圖
1、行政區劃來圖:
a.可以照著地圖源冊描一遍,根據記憶往裡填自己記得的省份,對於沒記住的重點記憶。
b.也可劃區記憶,東三省 (黑吉遼)、華北、西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或者東部、中部、西部、劃出分界線范圍內記憶。
c.特殊點:比如:黃河西側陝西、東側陝西。
2、地形圖:
a.我國地勢西高東低 三大階梯 ( 第一階梯: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第二階梯: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塔里木盆地、准格爾盆地;
第三階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 以山脈為分界線。
b.山脈:南北走向、東西走向 、西北東南、東北西南。
c.河流 湖泊:搭出山脈的框架後往裡填河流、湖泊,比如三山夾兩盆,還有典型特徵 黃河幾字型,長江w型。
d.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 、青藏高原;盆地: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吐魯番盆地 、塔里木盆地、准格爾盆地;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e.秦嶺淮河一線:南北方分界線 ,一月份0度等溫線,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分界線。
D. 初二中國地理
我國是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如果把山地、丘陵連內同比較崎嶇的高原合稱為容山區,我國山區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3。
①有利於發展多種經營
②不利於大規模商品化生產
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山區面積廣大
我國雨極__火燒寮___,我國降水最少的地方___吐魯番___。
非季風區——受___季風__影響不明顯的地區。
冬季風、夏季風的特點、性質:___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____
我國南方地區,雨季開始__早__,結束__晚__,雨季___長_;
我國北方地區,雨季開始__晚__,結束_早___,雨季_短___。
E. 八年級下地理復習提綱(中國地圖版)
oh 買高的 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 找個也要BAIDU
F. 八年級上冊地理地區的名稱,簡稱表格
【解答】
每個省份的教學不一樣,當然教本也有區別,不知道是不是要省份簡稱表格
G. 八年級上冊地理行政區地圖怎麼背
可以把他們分解成六大行政區:
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華東地區、中南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
每個地區所包含的省份都比較少,方便記憶。希望對你有幫助!
H. 八年級上冊中國各省、市、區的位置,輪廓,簡稱以及行政中心。
1、北京市 初稱薊,春秋戰國時為燕都,遼時為陪都,稱燕京,金、元、明、清至民國初期為都城。先後有中都、大都、北平、北京等稱呼,1928年設市,簡稱京。
2、天津市 金、元時代稱直沽,後設海津鎮,明初取天子津渡之間稱天津並設衛,清為天津府治,1928年設市,簡稱津。
3、河北省 因位於黃河以北而得省名。漢、晉時設冀、,幽二州,唐屬河北道,元屬中書省,清為直隸,1928年始稱河北省,簡稱冀。
4、山西省 位於太行山以西,春秋時為晉國,元屬中書省山西道,清為山西省,簡稱晉。
5、內蒙古自治區 清為內蒙古地區,其版圖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民國年間曾分屬遼、吉、黑、寧等省區及已不復存在的熱河、察哈爾和綏遠三省。1947年成立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
6、遼寧省 因境內有遼河而得名,元為遼陽行省,清初為盛京,後改奉天省,1929年改遼寧省,簡稱遼。
7、吉林省 因境內吉林城得省名,唐為渤海地,明為女真地,清末置吉林省,簡稱吉。
8、黑龍江省 因邊境大河黑龍江得省名,清初為黑龍江將軍轄區,清末置黑龍江省,簡稱黑。
9、上海市 相傳吳淞江近海一段古稱滬瀆,戰國時為楚國春申君封邑,宋設鎮,始稱上海,1920年設市,簡稱滬或申。
10、江蘇省 清初屬江南省,後取江寧(南京)和蘇州各一字置江蘇省,簡稱蘇。
11、浙江省 因境內有大河錢塘江(舊稱浙江)得省名,唐置浙江東西兩道,始稱浙江,元屬江浙行省,明置浙江布政使司,清為浙江省,簡稱浙。
12、安徽省 西周時皖山(今桂山)附近為皖伯封地,清初取安慶和徽州各一字置安徽省,簡稱皖。
13、福建省 唐取福州和建州(建甌)各一字,設置福建觀察使,南宋福建路置1府5州2軍,故有八閩之稱,元初為江浙行省福建道,後改設省,因境內的大河閩江,故簡稱閩。
14、江西省 唐屬江南西道,宋屬江南東西兩路,元置江西行省,清為江西省,因其境內有大河贛江,故簡稱贛。
15、山東省 古稱太行山以東的地區為山東,春秋戰國時為齊、魯等國地,金為山東東西兩路,明字置山東布政使司,清為山東省,簡稱魯。
16、河南省 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古屬豫州,元代置河南省,簡稱豫。
17、湖北省 位居長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漢時屬荊州,宋為荊湖北路,元屬河南北行省,清置湖北省,古代部分地區屬鄂州,故簡稱鄂。
18、湖南省 大部分在洞庭湖之南,唐置湖南觀察使,元屬湖廣行省,清置湖南省,因境內有大河湘江,故簡稱湘。
19、廣東省 春秋戰國時為百越(粵)地,宋為廣南東路,明清為廣東省,簡稱粵。
20、廣西壯族自治區 秦置桂林郡,宋為廣南西路,清為廣西省,1958年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
21、海南省 三國時始稱海南,明設瓊州府,清為瓊崖道,1988年由廣東省析置海南省,簡稱瓊。
22、四川省 春秋戰國時為蜀國地,北宋置川峽四路,元置四川行省,明清起為四川省,簡稱川或蜀。
23、重慶市 隋唐屬渝州,1997年從四川省析出後,設中央直轄市,簡稱渝。
24、貴州省 秦置黔中郡,唐置黔中道,明置貴州布政使司,清為貴州省,簡稱貴或黔。
25、雲南省 舊以雲嶺以南得省名,戰國楚時為滇國地,元代置省,簡稱雲或滇。
26、西藏自治區 唐宋為吐蕃地,元為宣政院轄地,清分前藏、後藏、喀木、阿里四部,總稱西藏,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區,簡稱藏。
27、陝西省 古時在陝原(今河南省陝縣)以西,周初稱陝西,春秋戰國時為秦國地,宋初置陝西路,元設陝西行省,清為陝西省,簡稱陝或秦。
28、甘肅省 秦置隴西郡,元取甘州(張掖)、肅州(酒泉)兩地首字設甘肅行省,清置甘肅省,簡稱甘或隴。
29、青海省 因境內有青海湖得省名,隋置西海,河源等郡,1928年建青海省,簡稱青。
30、寧夏回族自治區 宋為西夏和秦鳳路地,元置寧夏路,明清置寧夏府,1928年置寧夏省,1958年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
3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漢屬西域都護府,唐設安西和北庭都護府,1884年(清光緒十年)置新疆省,1955年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
32、台灣省 南宋時澎湖屬福建路,元明設巡檢司,清初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置台灣省,簡稱台。
33、香港 舊以運送莞香得地名,清代屬廣東省新安縣(今深圳市)。1842年後被英國佔領,1997年7月1日歸還中國,並設香港特別行政區,簡稱港。
34、澳門 舊屬廣東省香山縣(今珠海市),16世紀被葡萄牙佔領,於1999年12月20日歸還中國,並設澳門特別行政區,簡稱澳。
I. 八年級地理人教版 《 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 》的習題!謝謝啦!!!
1、從東、西半球看我國位於 半球,從南北半球看我國位於 半球;從大洋大洲位置看我國位於 洲 部, 洋 部。
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南北跨度很廣,大部分位於 緯度地區,南部少數地區位於 線以南的 帶,沒有 帶。
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最大大陸—— 大陸的 部,東部瀕臨世界最大大洋——洋,是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2、我國陸地面積 平方千米,與整個 洲的面積差不多,陸地面積僅小於、 (國家),居世界第 位。
3、我國陸上相鄰的國家有 個,分別是 、 、 、 、 、 、 、 、 、 、 、 、 、
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 個,分別是 、 、 、 、 、 (要求在圖中指出以上各國)
4、我國領土最北端在 省 市以北的 (河)主航道的中心線上
我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的
我國領土最東端在 與 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
我國領土最西端在 (省級行政區劃)的 上
(在圖中指出此四點的位置)
5、我國東部的臨海從北到南依次是、、、,海洋資源豐富。其中海有我國最大的漁場—— 漁場;台灣海峽屬於 海; 海 深入大陸內部是我國的內海,還有 海峽也是我國的內海。(在圖中相應位置指出各個海洋)
6、我國 跨度大,地方時差大,當烏蘇里江面已是早上灑滿陽光,帕米爾高原上還是
我國 跨度大,氣候差異大,當海南島進入春耕季節時,黑龍江還是 。
7、記住我國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 個省 個自治區 個直轄市 個特別行政區)8、下列我國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J. 八年級上冊地理行政區劃
這個填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