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星球版八年級地理上冊讀圖試題

星球版八年級地理上冊讀圖試題

發布時間: 2021-02-23 12:33:09

㈠ 八年級上冊地理同步學習答案 星球地圖出版社

你可以去課後答案網找找

㈡ 八年級上冊地理識圖題

干欄式木樓在我國南方地區都有分布,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民居建築模式,它並不是版哪個民族所特權有的民居,很多民族的建築都採取干欄式結構,如壯族、傣族、布依族等,甚至湖北的土家族也有這種建築形式。這種建築形式是居民為了適應本地特有的自然地理環境而發展起來的民居形式。
在雲南的撫仙湖湖底發現一個沉沒的古城,也是採取了干欄式的建築形式。
在中國崎嶇的山林中、大小壩子上,有一種傍山臨溪、用竹木材建造的住宅,它下部落空,隨地勢自然錯落,通常稱之為"干欄"。
干欄,是貴州、廣西等地的傣族、布依族、侗族、黎族等民族的主要居住建築。

㈢ 求星球地圖版八年級地理上冊期末復習試題。

八年級地理下冊總復習資料
一、填空:
1. 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有__________ 和雲南的_____________。我國長江沿江地帶的地勢總的看起來_________,以_________和_________為主。
2. 我國秦嶺---淮河一線大致與_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線和一月________℃等溫線一致。又是我國干濕地區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分界線,溫度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分界線。
3. 我國南方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是_______、________;北方地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傳統民居特點是南方__________________,北方__________________。
4. 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動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西雙版納著名的熱帶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 長江被稱為「________」 和 「________」我國的長江沿江地帶東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_,東西綿延_________多千米,是一個典型的「_________」區域。
6. 我國西北地區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為主。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7. 我國被稱為「熱帶動物王國」的地方是_______省的 _____________。傣族盛大的傳統節日是_________。西雙版納的支柱產業是____________。
8. 西雙版納被稱為「北回歸線」上的綠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我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是_______________,收回的時間是__________。
10. 我國的黃土地是指__________地區,黃土地是我國主要農作物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主要產區。黃土高原生態建設中面臨的重要問題是_______________。
11. 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____地區是我國跨經度最廣的地區。青藏地區的自然特徵是________和________。被稱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________。
12. 西北地區的最突出的自然特徵是_________。當地的河流稀少,多為_______河。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_______________。
13. 我國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 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_________。治黃的關鍵是____________ 治黃的根本是_________________。
14. 西北地區的農業屬於________農業,青藏地區的農業屬於________農業。新疆的農業屬於________農業。
15. 北京的城市職能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6. 我國被稱為「日光城」的地方是________。「聚寶盆」是指______________。青藏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
17. 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高的山,我國的四大高原中,面積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__。
18. 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是__________。
19. 我國的四大高原中,地形呈「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高原是__________。
長江、黃河共同流經的省區是__________。
20. 三北」防護林的「三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國南方地區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是_________,北方地區的土地利用類型是_________。
21. 北方地區的主要氣候類型屬於________________。南方地區的主要氣候類型屬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國牧區與農耕區的分界線是______mm年等降水量線 。
22. 西藏牧區的主要畜種是 ________。內蒙古牧區的主要畜種是________。新疆牧區的主要畜種是________。寧夏的是________。
23. 我國江南「魚米之鄉」未形成荒漠,主要受惠於 ____________。我國西北地區的地面植被由東向西大致為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24. 我國最大的島嶼是________。
25. 青藏地區的兩個農業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達慕大會是我國的一種少數民族的盛大傳統節日,該少數民族是____________。
26. 世人矚目的「西氣東送」工程的起點在________,終點在________。從我國氣候條件和農業生產的差異來看,南北方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 _____________。
27. 我國目前的正實施大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建的青藏鐵路位於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在建設過程中最不利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
28. 台灣的物產中,產量居世界首位的是________。
29. 長絨棉主要產地在我國的_______。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是_______________。
30. 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我國南方地區的最主要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北方地區的最主要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這種分布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2. 香港位於祖國________海,________江口的東側,與________省________市相鄰,澳門則位於________江口西側,與該省________市相鄰。
33. 香港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組成,澳門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組成。
34. 香港和澳門是我國的兩個__________區,實行____________制度。港澳擴大土地面積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35. 台灣的地形以_______為主,其中最高峰是________,最大的湖泊是 ________。
36. 台灣位於我國________,隔________與我國________省相望,由________、________、等許多小島組成。台灣森林資源豐富,有「___________」的美譽,________是最著名的樹種, 產量佔世界第一。
37. 台灣被稱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除了這個美稱之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台灣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型經濟。台灣工業的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
39. 我國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__,位於_______盆地。
40. 新疆的地形可以用_______________來概括,其中新疆的_____山將新疆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為___________盆地,南部為_____________盆地。
41. 新疆位於我國______________,是我國_______最大的省區,簡稱是_____。最突出的自然特徵是________,該省的省會城市是________,位於__________盆地。
42. 新疆的農業特色是________農業,盛產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特色農產品。新疆_____資源豐富,儲量約佔全國陸地總儲量的____,所以成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
43. 新疆有一種古老的水利設施是_________,主要畜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西氣東輸工程實施的意義:一方面對西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對東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外向型經濟,地理位置優越(緊鄰________和________地區);________交通運輸便利;很多地方是著名的「________」,便於吸引大量________、先進________和________
46. 港澳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合作以「前店後廠」為基本模式,其中________地區扮演「店」的角色,________地區扮演「廠」的角色,________在前,________在後,彼此緊密合作,因而被形象地稱為「前店後廠」。
47. 黃土高原東起______、西至______、南至______、北低________。
48. 黃土高原黃土物質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黃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_______、______、______。長江流域及附近酸雨污染嚴重的地區有______、______、______。
49. 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為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黃土高原大部分屬於_____________氣候,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節。長江沿江地帶地勢_________,以_________和________為主。
51.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帶走了____________,使農作物產量下降,使______增多、擴大、加深。從而導致________減少;還向________輸送大量泥沙
52. 長江沿江地帶屬於___________氣候,夏季_________,冬季________,四季分明;________,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中國在今後長時間內,_______仍是第一位的。
53. 我國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也是我國最大的港口。長江沿江地帶的的特大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以_______為軸線的沿江地帶與貫穿南北的_______,以及_______,構成了英文字母「______」的格局。
55. 沿江地帶的工業:以上海、南京、杭州為中心的工業帶_______基地;以_______、_______為中心的工業帶是鋼鐵、輕紡工業基地;以宜昌、重慶為中心的_______、_______工業基地;以_______、_______為中心的鋼鐵、煤炭工業基地。
二、綜合題
西部地區土地類型構成表
草地 38.23%
林地 17.7%
耕地 7.1%
其它 36.97%

1.西部開發是我國為振興中西部地區經濟而實施的宏大的系統工程。讀有關圖表回答:
(1)內蒙古自治區從西向東干濕地區的變化依次是乾旱區、 區和半濕潤區,這表明該地區的年降水量自西向東逐漸 。
(2)西部地區各土地類型中,佔比重最大的是 。該土地類型有利於發展 。(A、畜牧業 B、林業 C、漁業 D、種植業)
(3)西部地區分布著眾多的少數民族,右面郵票所示的少數民族集中分布在 自治區。
2.讀南方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與長江幹流航線相交的鐵路線自西向東是:
① ,② ,
③ ,④ ,
⑤ ;
(2)圖中字母代表的經濟特區是:A ,B ,C ,D 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
(3)該地區缺少煤炭資源,但水資源豐富,其中位於幹流上的F 水電站正在建設中,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水電站。
3.讀「西氣東輸」主幹線路走向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1)「西氣東輸」採用 運輸方式。
(2)「西氣東輸」主幹線西起 油氣田,它位於圖中A所表示的 自治區,東到B所表示的 市,這一線路走向設計所考慮的最主要的人文因素是 (填字母)。
A地形類型 B農業發展水平
C城市分布 D交通便利程度
(3)C處的 盆地、D處的柴達木盆地、E處的 盆地與陝甘寧等地的天然氣田,為「西氣東輸」提供了豐富的氣源。
4、根據台灣省圖回答下列問題:
海峽:A 海峽,B (海洋),
島嶼:C (群島),D 島,
河流:E ,山峰:F 。
城市:① 是台灣省的省會和人口最多的城市。
② 是台灣最大的海港和重要工業中心城市。
③ 是距②最近的海港。
台灣省森林資源豐富, 產量居世界首位;該省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

㈣ 商務與星球版地理教材7上54頁讀圖題

粘貼給你,圖就看不清了,你留個郵箱,我傳WORD給你

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單元 我們所在的大洲—亞洲檢測試卷商務星球版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鍾。

第I卷(選擇題 共5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50分)
1.「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是說亞洲河流眾多,奔流不息,下列關於亞洲河流的敘述
正確的是 ( )
A.大河都發源於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B.中南半島河流自西向東流,說明地勢西高東低
C.鄂畢河、葉尼塞河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
D.印度河主要流經印度,注入孟加拉灣
2.亞洲地形、地勢的特點是 ( )
A.平原丘陵為主,東高西低 B.山地高原為主,中部高四周低
C.平原丘陵為主,中部高四周低 D.山地高原為主,西高東低
讀右圖「世界部分地區簡圖」,完成3、4題。
3.與亞洲在陸地上接壤的大洲是 ( )
A.歐洲、非洲
B.非洲、北美洲
C.歐洲、北美洲
D.歐洲、大洋州
4.亞洲與其他大洲的分界線,不包括( )
A.蘇伊士運河
B.土耳其海峽
C.馬六甲海峽
D.白令海峽
5.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 )
A.熱帶雨林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地中海氣候
6.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 ( )
A.裏海 B.貝加爾湖 C.蘇必利爾湖 D.鹹海
7.在一幅比例尺為1∶100000000的亞洲地圖上量得亞洲最東端到最西端的圖上距離約為10厘米,則它們的實地距離約為 ( )
A.100千米 B.1000千米 C.10000千米 D.5000千米
8.亞洲所在的緯度向北超過北緯80°,向南超過南緯10°,則亞洲所跨的緯度是( )
A.70多度 B.90多度 C.180多度 D.120多度
9.世界上各種氣候類型中,在亞洲沒有分布的是: ( )
A.溫帶季風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熱帶雨林氣候
10.下列各組氣候類型,在歐洲西部分布最典型的是:
A.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
11.在亞洲北回歸線穿過的地區,主要氣候類型有 ( )
A.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B.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
D.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12.亞洲東部、南部是典型的季風氣候,其對下列各項影響最大的是 ( )
A.農業 B.工業 C.商業 D.交通
13.亞洲最大的平原是 ( )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印度河平原 D.西西伯利亞平原
讀右側亞洲部分地區地形略圖,回答14~16題。
14.亞洲大部分地區所屬的溫度帶是( )
A.熱帶 B.亞熱帶
C.溫帶 D.寒帶
15.圖中字母與地形區名稱對應正確的是 ( )
A.H處為伊朗高原 B.D處為青藏高原
C.E處為天山山脈 D.G處為蒙古高原
16.圖中河流的流向特徵是 ( )
A.河流呈放射狀向周邊流入海洋 B.河流呈自北向南流入海洋
C.河流呈自四周向中心流動 D.河流呈自西向東流入海洋與湖泊
17.關於亞洲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洲 B.地形以平原、盆地為主
C.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顯著 D.河流從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狀分布
18. 造成世界特別是亞洲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口過多 B.資源短缺 C.經濟落後 D.生態平衡破壞
19. 亞歐大陸東部形成典型的季風氣候,其主要原因是 ( )
A.受緯度位置的影響 B.受海陸差異的影響 C.受地形的影響 D.受洋流的影響
20.下列世界文明發祥地不屬於亞洲的是 ( )
A.兩河流域 B.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 C.尼羅河三角洲 D.印度河流域
21.位於亞洲的發達國家是 ( )
A.印度 B.韓國 C.日本 D.中國
22. 亞洲各國中,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數目是 ( )
A.4個 B.5個 C.6個 D.7個
23. 亞洲的第一長河是 ( )
A.長江 B.印度河 C.葉尼塞河 D.鄂畢河
24. 下列地方,位於亞洲、北美洲分界線上的是 ( )
A.蘇伊士運河 B.白令海峽 C.巴拿馬運河 D.直布羅陀海峽
25.下列對亞洲氣候特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B.季風氣候顯著
C.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面積最廣 D.受海洋影響明顯

第Ⅱ卷(非選擇題 50分)

二、非選擇題 (每空1分, 共50分。)
26. 讀「亞洲圖」,完成下列問題:12分
(1)寫出圖中代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
海洋:① 海② 灣
③ 洋
河流:b
c
湖泊:d
山脈:A B
半島:甲 乙 丙
(2)屬亞洲與歐洲分界線的是______(填代碼)
27. 讀右圖,完成下列問題:16分
⑴A地區地形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將A地區順時針旋轉900,其地形特點將
同美國、中國、巴西和澳大利亞中的哪一國地
形相似?__________。
⑵B半島的地形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
半島上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_______;半島上的
大城市多分布在__________附近。
(3)B半島的氣候與下面氣候圖中的______(填代號)吻合。

(4)C地區號稱「_______ 」,該地區夏季氣溫較低,其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
(5)E地區面臨的環境問題主要是_____ ____。
(6)A國與C國交界地區高大的山脈是_______,該山脈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D地區某公司去A國進口一批黃麻,通過海運運回,走最近的路線,必經的海峽是
________________。
(8)A國水旱災害頻繁,每當西南季風來得晚,退得早,就會產生________災;A國是
世界第二軟體大國,____________(城市)是其軟體工業中心。
(9)F國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生產國和_______出口國。

28. 讀亞洲部分地區地形略圖(右圖),完成下列各題:13分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半島和高原名稱:
半島A. B. C.
高原D. F.
(2)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山脈名稱:
G. H. I.
(3)亞洲地形以 為主,地勢特點為 。
(4)全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約有11種,僅亞洲就有9種,
這說明 。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亞洲東部、南部是世界上季風最強盛、最典型的地區,主要影響因素是 。
29.讀亞洲圖, 完成下列各題(9分)
⑴亞歐兩洲的分界線:①________山②________河③________山
⑵圖中 F島附近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明通過讀圖,判斷亞洲地勢特點是:
中部高,四周低。他判斷的依據可能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⑷圖中A、B、C、D、E五條河流中, ②
不會出現凌汛的是________河。 ③
⑸2009年2月10日至17日,中國國家
主席胡錦濤對沙烏地阿拉伯、馬里、塞內
加爾、坦尚尼亞、模里西斯等亞非五國
進行國事訪問,並進行了友好合作。上
述五國中,位於H島上的是_______。
全世界許多地方因缺水而引發沖突,其
中H島就是典型的地區之一;新加坡
的年降水量不算少, 但也成為世界上缺水的國家,它們缺水的原因有何不同?
① H 半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新加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務星球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單元檢測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50分)
1.C 2.B 3.A 4.C 5.C 6.B 7.C 8.B 9.B 10.A 11.A 12.A 13.D 14.C 15.B 16.A
17.B 18.A 19.B 20.C 21.C 22.C 23.A 24.B 25.D
二、非選擇題(50分)
26.(12分)(1)阿拉伯 孟加拉 太平 葉尼塞河 長江 裏海 烏拉爾山 大高加索山 阿拉伯半島 印度半島 中南半島 (2)A B
27.(16分)⑴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澳大利亞 ⑵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水稻 河流入海口 (或河口三角洲) ⑶ C(4)世界屋脊 海拔高(地勢高)(5)水土流失嚴重 (6)喜馬拉雅山脈 由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 (7)馬六甲海峽 ⑻旱 班加羅爾 (9)蕉麻 椰子
28.(13分) (1) 阿拉伯半島 B. 印度半島 C.中南半島D. 青藏高原F. 伊朗高原 (2) 喜馬拉雅山 昆侖山 天山 (3)高原山地 中部高,四周低 (4)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溫帶大陸性氣候 海陸差異顯著
29.(9分)(1)烏拉爾 烏拉爾 大高加索(2)位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 (3)河流多發源於中部,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4)E (5)沙烏地阿拉伯 ① H 半島屬熱帶沙漠氣候, 降水稀少;② 新加坡是面積很小的島國, 境內缺少大河, 經濟發達, 生活生產用水多

㈤ 八年級地理識圖題與生物識圖題 有答案 急需

這些東西都是找不到的,自己找同學對對答案吧

㈥ 八年級上冊期末地理復習提綱(星球出版社)

商務星球版八年級地理上冊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國土與居民
第1課中國的疆域
1、地理位置:①海陸位置:我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②緯度位置:我國大部分位於北溫帶,沒有寒帶,南部小部分位於熱帶;③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2、疆域:①疆域遼闊:南北跨緯度近50 度,長約5500千米;東西跨經度60多度,長約5200千米;②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陸上疆界22000多千米。
3、瀕臨海洋:①四海一洋:從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台灣島東岸直接瀕臨太平洋。②內海:渤海、瓊州海峽。③海岸線及島嶼:海岸線長約18000多千米,我國第一大島是台灣島,第二大島是海南島。
4、領土四至: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
5、鄰國:陸上臨國共有14個:為朝鮮、俄羅斯、蒙古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越南。隔海相望的國家6個:為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4、位置的優越性:①我國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南部一小部分位於熱帶,沒有寒帶。南北跨緯度很廣,氣候差異大、類型多,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②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東部沿海多優良海港,便於發展海洋事業和國際貿易。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便於與眾多臨國發展邊境貿易。
第2課行政區劃
1、三級行政區劃:基本劃分為省、縣、鄉三級。
2、省級行政區:共34個,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3、北回歸線自東向西穿過的省是台灣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
4、記住各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及行政中心:(見書9頁的表)
5、記住各省級行政區地圖的輪廓特徵及位置。
第3課眾多的人口
1、我國人口總數12、95億。佔世界人口的1/5以上。
2、我國人口的特點: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
3、人口的基本國策:實行計劃生育;人口政策的基本內容: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人口政策的具體要求: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4、人口過多帶來的問題:交通擁擠、住房困難、資源短缺、失業嚴重、環境惡化等
5、人口分布特點:東部多,西部少。人口地理界線:黑龍江省的黑河到雲南省的騰沖一線。原因:東部地區多平原和丘陵,氣候濕潤多雨,交通便利,所以人口稠密。西部地區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乾旱少雨,交通不便,生產力低,所以人口稀少。
第4課和睦的民族大家庭
1、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漢族人口最多,佔92﹪。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
2、我國民族的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西南。
3、民族政策:各民族無論大小,一律平等。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第二單元 自然環境
第1課地形地勢特徵
1、地形類型: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2、我國地形特徵:地形復雜多樣,高原山地面積廣大。(山地比重最大)
3、我國的地勢特徵: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地勢第一、二階梯分界線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三階梯分界線是: 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一線。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於海洋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帶來豐沛的降水,同時使許多大河自西向東流入太平洋,溝通了中國東部和西部地區,方便了沿海與內地的聯系。在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宜建大型水電站。但在階梯交界處也給東西交通帶來不便。
第2課地形分布
1、 山脈是地形的骨架。主要山脈:東西走向: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東北—西南走向:台灣山脈、長白山—武夷山、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小興安嶺。南北走向:賀蘭山、橫斷山。
2、四大高原及各自特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地表千溝萬壑)、內蒙古高原(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無際的原野)、青藏高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雲貴高原( 地表崎嶇不平,其中山間小盆地(或稱壩子)是當地主要農耕區)。
3、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4、 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5、 主要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6、 我國地形分布:東部以平原丘陵為主,中西部以高原盆地為主。
7、山脈兩側的地形區(29頁活動1),三級階梯內的主要地形區(29頁活動2)。
第3課氣溫和降水
1、氣溫分布:①冬季分布特點:總體上氣溫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溫差很大。②夏季分布特點:除青藏高原外,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溫差不大。③溫度帶:根據積溫的多少,劃分為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和高原氣候區。④1月等溫線大致通過秦嶺-淮河-青藏高原東南邊緣。
2、降水分布:①空間分布:東部多於西部,南方多於北方,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②時間分布:受季風影響,我國降水的季節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夏秋季節,南方雨季長,北方雨季短;降水年際變化大。③干濕地區:劃分依據: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四類: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第4課氣候的基本特徵
1、季風氣候顯著:兩類季風:冬、夏季風(36頁讀圖填表),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為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一線。季風區降水多,非風季風區降水少。季風氣候主要自然災害:旱澇災害和寒潮。
2、大陸性氣候顯著:與世界上同緯度地區相比,全國大部分地區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較大,降水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
3、氣候復雜多樣:①東部主要是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西北部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地區形成高原山地氣候。
第5課長江
1、概況:發源地唐古拉山脈,流經省區有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共11個省市。流經地形區為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長江中下游平原。上中下游劃分地點:宜昌和湖口。注入海洋東海、長度6300千米。它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記住主要支流及位置)
2、①水能寶庫:水能集中在上遊河段,著名水電站有葛洲壩、三峽、二灘。②黃金水道:幹流橫貫東西,宜賓以下四季通航。 ③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以防洪為首要目標,兼有發電、航行、灌溉等多種功能。
3、防洪是綜合治理長江的首要任務。「九曲回腸」的荊江河段的治理措施主要是裁彎取直。
4、開發利用長江:①航運,②發電,③灌溉,④淡水養殖。
第6課黃河
1、概況:①發源地巴顏喀拉山脈,流經九個省區: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流經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四大地形區。注入渤海。上中下游分界點:河口、舊孟津。②知道主要支流:汾河、渭河、涇河。知道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具體位置。③我國第二長河(流量先天不足)。
2、黃河的治理:
②中游:(河口—舊孟津)憂患:大量泥沙入河,含沙量大增。成因:水土流失嚴重。治理措施:退耕還林還草,保持水土。
③下游:(舊孟津—入海口)憂患:地上河,易決堤出現洪災,斷流。成因:大量泥沙沉積,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治理措施:加固大堤,修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3、治黃的關鍵是治沙,治黃的根本是搞好中游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4、「塞上江南」——寧夏平原、河套平原。
第三單元 自然資源
第1課自然資源
1、 自然資源:自然界中對人類具有利用價值的物質和能量。
2、 分類: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3、 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徵: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佔有量少,空間分布不均衡。
第2課土地資源
1、 土地資源類型:①農業用地:耕地、林地、草地;②非農業用地(建設用地)。
2、 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①類型齊全,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比重最大。②土地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佔有量小,而且各類土地資源地區分布不均。
3、 土地資源的主要利用類型及分布:①耕地主要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耕地類型:秦嶺—淮河以北是旱地,以南是水田。②草地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MM的非季風區西北內陸高原、山地。③林地主要分布在東北和西南邊遠山區。
4、 土地資源利用中的主要問題:水土流失,亂佔耕地,土地荒漠化等。(59頁閱讀)
5、 利用和保護土地的基本國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第3課水資源
1、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佔全球總淡水的0.3%。
2、我國水資源的分布:①空間上東多西少,南多北少;(東南沿海最多,西北內陸最少)。我國缺水的地區:華北和西北地區。我國水、土資源的配合不合理,進一步加劇了北方的缺水狀況。(華北地區:地多水少)。②時間上夏秋多、冬春少。
3、解決水資源不足的途徑:問題一:如何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解決方案:跨流域調水(如:南水北調工程,66頁閱讀);問題二:如何解決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解決方案:修建水庫;問題三:如何解決浪費和污染嚴重?解決方案: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
第四單元 經濟與文化
第1課農業的分布
1、 農業概況: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為界,把我國分為東部農耕區和西部牧業區。農業的四大部門: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重要性: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2、 種植業分布:在東部濕潤和半濕潤的平原地區。南方:耕地類型:水田。糧食作物:水稻。經濟作物:油菜、甘蔗。耕作制度:一年兩熟或三熟。北方:耕地類型:旱地。糧食作物——小麥。經濟作物——花生、大豆、甜菜。耕作制度:一年一熟,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3、林業的分布:三大林區:東北林區(最大)、東南林區、西南林區。
4、牧業的分布:①類型:牧區畜牧業,農耕區畜牧業。②四大牧區:新疆牧區、內蒙古牧區、青海牧區、西藏牧區。③著名畜種分別是:內蒙古三河馬、三河牛,寧夏灘羊,西藏氂牛、藏山羊、藏綿羊,新疆細毛羊。
5、漁業的分布: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地區。四大海洋漁場:黃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部沿海漁場、北部灣漁場。我國最大漁場是位於東海的舟山漁場。
第2課農業的發展
1、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條件的優勢,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是我國農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2、建設農業基地:①九大商品糧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江淮地區、成都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②商品棉基地:華北平原、淮北、新疆(南部)。農產品出口生產基地: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
3、走現代農業之路:運用現代農業技術,發展高效農業。同時發展生態農業、節水農業等。
第3課工業的分布
1、 地位: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2、 重工業是以生產生產資料為主的工業;輕工業是以生產生活資料為主的工業。
3、 我國工業分布呈現出沿海、沿江河、沿鐵路線分布的特點。基本形成了東部沿海和長江沿岸兩大工業地帶。四大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基地(重工業為主)、京津唐工業基地(北方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工業城市)、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輕工業為主)。
4、82頁活動圖4.8和圖4.9。
第4課工業的發展
高新技術產業:①特點:1.從業人員中科研人員所佔的比重大;2.成本中用與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所佔比例大;3.產品科技含量高,更新換代快。4、此外能源、原材料消耗少,對環境污染小,產品附加值高。②分布:依附於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③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試驗區。
第5課交通運輸網
1、 鐵路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鐵路樞紐有:北京、鄭州、蘭州、株洲、徐州。鐵路干線:東西干線有:京包—包蘭線、隴海—蘭新線、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南北干線:京哈—京滬線、京九線、京廣線、焦柳線、寶成—成昆線。
2、 現代交通運輸方式: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運、航空運輸、管道運輸。
3、分布:東部鐵路公路網密度大,西部鐵路公路網密度小;高速公路主要:東部沿海地區。
4、水上運輸:包括內河航運和海洋運輸;內河航運:長江、珠江、松花江、京杭運河地位重要;內河幹流航線多沿東西方向延伸,支流航線多沿南北方向延伸;南方的內河通航能力比北方大。海洋運輸:沿海航線有北方航線(上海、大連為中心)、南方航線(廣州、香港為中心)。
5、航空運輸:主要國際航空港:北京、上海、廣州、香港。
第6課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
現代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貴重或急需的貨物而數量不大的用航空運輸(飛機);容易死亡、變質的活物、鮮貨短程用公路運輸(汽車)、遠程用鐵路運輸(火車);大宗笨重的貨物遠距離運輸用鐵路運輸(火車)或水運(船舶)。
第7課豐富多彩的文化
1、 地理環境對文化的影響:①傳統民居與地理環境:北方民居:院落開闊(地形平坦),坐北朝南(便於採光),牆厚窗小(冬季低溫,保溫)。南方民居:院落較小(地形復雜),牆薄窗大(夏季高溫,散熱),屋頂坡度大(降水多,便於雨水流瀉)。傣家竹樓:下層架空,上層住人(炎熱,潮濕)。陝北窯洞:(氣候乾燥,冬季低溫)。②飲食文化與地理環境:北方吃麵食(種小麥);南方吃米飯(種水稻);新疆等地以肉奶為主(牧區);北方飲暖性的紅茶和花茶(低溫);南方飲綠茶(炎熱)。
2、 地方文化與旅遊業的發展:民俗旅遊:黎族—竹竿舞;傣族—潑水節;漢族—趕廟會、扭秧歌、舞獅子、賽龍舟。中國的世界自然、文化遺產:長城、北京故宮、蘇州古典園林、麗江古城、承德避暑山莊、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皖南古村落、黃山、泰山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