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下冊例題
1. 八年級下冊人教版地理單元習題
地理試題
一、選擇題:(24分)
1、下列屬於自然區域的是()
A、天津市B、珠江三角洲C、珠海經濟特區D、湖北省
2、與秦嶺一淮河一線大體一致的是()
①1月份0℃等溫線②400mm年等降水量線③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④亞熱帶與溫帶的界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3、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天然分界線是()
A、大興安嶺-陰山B、秦嶺-淮河C、昆侖山-秦嶺D、祁連山-橫斷山脈
4、下列分界線經過昆侖山和祁連山的是()
①我國地勢第二、三階梯分界線②我國地勢第一、二階梯分界線③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分界線④南北地區分界線⑤季風和非季風區分界線
A、①④③B、②③C、②③⑤D、③④⑤
5、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准北則為積,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這句話反映了農業生產()A、地域性,主要是淮河南北氣候差異B、季節性和淮河南北的地形差異
C、周期性及淮河南北人們生活習慣的差異D、季節性周期性及南北耕作制度的差異
6、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人」下列自然景觀和人文活動與我國北方地區相符的是()A、民居屋頂坡度大,牆體高B、多水田,以種植水稻油菜為主
C、水運是人們常用的一種交通方式D、當地的一些劇種如椰子、秦腔、喝腔高亢
7、小剛說他家每天早晨吃玉米稀飯、饅頭、包子等,中、晚餐則以面條、餃子為主,則他家可能住在()A、廣東B、黑龍江C、湖南D、江西
8、下列不屬於西北地區優良特畜的是()
A、氂牛B、三河馬C、灘羊D、細毛羊
9、西北地區氣候乾旱的主要原因是()
A、受冬季風的影響B、受夏季風影響C、深居內陸距海遙遠D、地表缺少植被
10、在我國的土魯番盆地,有「早穿皮襖午穿紗」的說法,這說明當地氣溫的特點是()A、日平均溫高B、氣溫年較差大C、氣溫日較差大D、年平均氣溫低
11、我國民居建築北方多平頂房,南方多尖頂房,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B、氣溫C、降水D、人口
12、關於我國西北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西氣東輸工程的起點位於淮噶爾盆地
B、地表植被由西向東的草原-蓅漠草原-荒漠
C、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位於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
D、乾旱是本區的主要特牲
二、根據你的理解把下列內容按照因果關系聯結起來(西北區,青藏區)(4分)
①降水稀少,氣候乾旱山脈對濕潤氣流的阻隔
②高寒牧場深居為際距海遙遠
③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寧夏灘羊
④來自海洋的濕潤冬流難以到達灌溉農業
三、填表: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的自然地理狀況(6分)
四、08年5月8日上午9時,北京奧運「祥雲」火炬成功登頂珠峰,首次實現了奧運聖火在世界之巔的傳遞。讀下列圖,回答問題
⑴「聖火」登上珠峰是山脈的主峰。圖中①是是 自治區。
⑵圖中鐵路線是鐵路,主要經過的地形區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高原。
⑶圖示區域顯著的自然特徵是,農業生產以(畜牧業或種植業)為主。
五、讀下列中國地理區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⑴①②兩區以、為分界線,該線大致與我國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相吻合,此線以北的耕地以為主,以南的耕地以為主。
⑵從農業生產類型來看,①②兩區主要從事生產,③④兩區主要從事生產。
⑶夏季氣溫最低的是區,其成因是。
⑷下列關於自然景觀的敘述,屬於③區的是()
A、雪山連綿,冰川廣布B、降水稀少,沙漠眾多
C、河網密布,水運發達D、地勢坦盪,土壤肥沃
這個還行?
2. 八年級下冊地理復習題答案
作業最好是自來己做哦,源這樣對學習中的學生來說才能提高成績。如果手機是安卓手機,就請在各應用市場更新最新版本作業幫,在拍照搜題頁面上方點擊「作業答案」,即可進行掃碼搜索
我目前有辦法給你的是,第一,加班上群里找同學的抄(當然並不建議你這么做;第二,就是自己好好做,提高自己。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自己做,對成績有好處。
作業怎麼能發到網上來問答案呢,這樣對你學習成績沒什麼用。多問問老師才對學習成績能提高,多思考一下,一般的練習題並不難的。
3. 八年級下冊地理復習題
八下都抄結業了,全給你襲吧
7上
東西南北半球分界線
本初子午線是什麼,在那
地球運動方向,自西向東,還有公轉
四大節氣,如夏至日那天,太陽直射緯度,晝夜長短
要會判斷地圖
哪幾大洲
亞歐分界
亞非分界
六大板塊分布及哪邊穩定
3大教,哪幾教,區分
7下
世界第一大洲
亞洲氣候分布
日本由那幾個大島組成,順序,背!
以及主要工業區,背!
東南亞,圖,背!
印度可背
俄羅斯地圖的地形,背!
歐盟了解
西歐理解
南非的沙哈拉大沙漠
美國圖和活動題的圖,一定要背
巴西亞馬孫平原
南極
初二(上)地理
中國三大階梯分界山
氣溫分布
季風氣候
水資源多,人均少
我國鐵路分布
沒多少,至於我國省級那個,背不背無所謂
八年級下冊
亞洲與歐洲與非洲分界線,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亞洲氣候與沒有的氣候
亞洲三個人類文明發祥地
日本地圖 哪個個島 主要工業區
俄羅斯地圖 重要鐵路
中東看看
歐盟氣候與地圖
美國地圖重點與畜牧區什麼的背
巴西亞馬孫平原
4.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期中測試題 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下列地理區域分類,正確的是 ( A )
A、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經濟區域
B、經濟特區、工業基地是行政區域
C、我國有5個溫度帶、4類干濕地區,都是自然區域
D、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既不是經濟區域,也不是行政區域
2、我國南方與北方自然環境差異大,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D )
A、北方是亞熱帶落葉闊葉林,南方是溫帶常綠闊葉林
B、北方的黃河水量大於南方的長江
C、北方以平原、高原為主,南方高原、盆地、平原、丘陵都很廣
D、北方降水少,但各月氣溫都在0℃以上,南方降水多,但各月氣溫都在0℃以下
3、北方與南方人文差異大,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 )
A、北方民居屋頂坡度大於南方
B、北方鐵路、公路運輸為主,南方水路運輸量大於北方
C、耕作制度上,北方一年一熟,南方兩年三熟
D、主要糧食作物方面,呈現南麥北稻的結構
4、「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下列理解正確的選項是 ( C )
A淮河以北更適合橘樹生長,枳是橘的優良品種
B淮河以南一月均溫小於0℃,適合橘樹生長
C淮河以北一月均溫小於0℃,不適合橘樹生長
D橘樹在淮河以南生長,與降水有關,與氣溫無關
5、西北地區主要地形類型是 ( A )
A、大草原、大荒漠 B、大高原、大盆地
C、大山脈、大平原 D、丘陵、山地
6、寫列描述語言,符合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特徵的是 ( B )
A、河流很少,且多為外流河
B、西部盆地以草原、荒漠景觀為主
C、盆地邊緣、高山山麓地帶有綠洲分布
D、內蒙古高原上肯定見不到遼闊的草原
7、塔里木盆地的綠洲上,灌溉水源主要來自 ( C )
A、黃河河水 C、高山冰雪融水
C、淡水湖泊水 D、大氣降水
8、青藏高原與西北地區的地理界線是 ( D )
A、大興安嶺—太行山 C、陰山—賀蘭山
C、秦嶺—淮河 D、昆侖山—祁連山
9、甘肅灌溉農業最發達的地區是 ( D)
A、河套平原 B、湟水谷地
C、河西走廊 D、寧夏平原
10、寧夏平原的灌溉水源主要來自於 ( C)
A、長江江水 B、黃河河水
C、塔里木河河水 D、小潢河河水
11、北京最早是稱為「薊」的城市,形成的朝代是 ( D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12、港澳與內地保持密切的經濟聯系,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D )
A、內地勞動力資源豐富,但自然資源匱乏
B、港澳資金、技術、人才豐富,但缺乏管理經驗
C、內地80%以上的工業已轉移到港澳地區
D、香港80%以上的生產、生活資料來自內地
13、台灣是富饒的寶島,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C )
A、盛產熱帶、亞熱帶水果,樟樹種植特別少
問題補充:B、風景名勝不勝枚舉,明清故宮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C、盛產甘蔗,大量出口蔗糖,有「東方甜島」的美譽
D、全島1/2被森林覆蓋,動物繁多,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
14、對「形成新疆瓜果特別甜的原因」的理解,正確的是 ( D )
A、是新疆人民多年培育的結果,與氣候無關
B、大力興建坎兒井工程,有穩定的灌溉水源
C、「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是上天對他們的恩賜
D、夏季氣溫高,光照足,晝夜溫差大
15、北京舊樓改造中,應注意保護 ( A )
A、四合院 B、窯洞 C、竹樓 D、蒙古包
16、台灣新竹科學園區號稱「台灣矽谷」,其工業部門主要是
( C )
A、石油化學工業 C、鋼鐵工業
C、電子工業 D、造船工業
17、隨著「穩定東部,大力發展西部」的能源戰略決策的逐步實施,新疆將成為 ( C )
A、煤炭開發基地 B、水能開發基地
C、石油及天然氣工業基地 D、太陽能及風能開發基地
5. 八年級下冊地理題!
這道題首先要了解幾個知識點:
1水田農業需要滿足熱量和降水兩個條件;
2我國回水田農業主要分答布在南方濕潤地區;
3濕潤地區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即大致為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地區。
800毫米以下地區水量不足,難以滿足灌溉需要。
6. 八年級地理下冊知識點
初二地理下學期復習提綱
第五章:
1、地理區域有許多不同的類型,有的是自然區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經濟區域,如工業區;有的是行政區域,如西藏自治區。同一個地理區域,可能同時兼有多重「身份」。
2、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
3、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差異比較:
比較項目 秦嶺—淮河以北地區 秦嶺—淮河以南地區
1月平均氣溫(高於0°/低於0°) 低於0° 高於0°
年降水量 少 多
主要地形 平原與高原為主 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
植被類型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河流流量 小 大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一年兩熟或三熟
耕地類型 旱地 水田
糧食作物 小麥 水稻
傳統交通工具 馬車 船
傳統體育項目 滑雪、溜冰 賽龍舟、游泳
4、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以草原、荒漠景觀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邊緣出現稀少的綠洲。這一切說明西北地區是一個以乾旱為主要自然特徵的地區。
5、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自然特徵是「寒」。
6、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都是我國主要的牧區。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場;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場。內蒙古的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的細毛羊,青藏的氂牛、藏綿羊和寧夏的灘羊都是著名的畜種。
7、除了畜牧業外,在西北地區人們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發展灌溉農業。
第六章:
1、 北京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國際交往中心。人民大會堂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所在地,中南海是黨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
2、 北京皇宮的城市格局是「凸」字形的,這樣的城市格局是我國歷代都城規劃和建設的代表作。
3、 北京有著無數名勝古跡,長城、頤和園、天壇、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其中北京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4、 為了增強國際競爭力和服務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規劃和建設包括中央商務區、國際傳媒大道等在內的重點功能區,以及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建設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城市環境。
5、 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澳門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港澳地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6、 香港和澳門是我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我國政府制定了「一國兩制」政策,祖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7、 香港人多地少,「上天」——建設高層建築,「下海」——填海造地,成為香港擴展城市建設用地的兩種重要方式。
8、 港澳地區第三產業很發達,香港是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旅遊中心。博彩旅遊業是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9、 長期以來,港澳與祖國內地一直保持著密切的經濟聯系,其中以香港表現得最為明顯。祖國內地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且低廉,而香港則擁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香港和祖國內地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10、轉口貿易是指從一國購進商品後,不在本地銷售,而直接賣到其他國家的貿易形式,祖國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轉口貿易夥伴。
11、台灣省包括台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台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它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12、台灣島是個富饒的寶島,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島上約一半以上的土地覆蓋著茂密的森林,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樟樹是台灣最著名的樹種,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
13、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台灣經濟以農業和農產品為主,出口蔗糖、菠蘿、稻米、樟腦等。從60年代開始,台灣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
1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新疆境內高山與盆地相間分布,形成「三山夾兩盆」的地形特點。雄偉的天山山脈橫亘這些新疆中部,南北兩側分別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
15、新疆有大小數千個綠洲,是最主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小麥、玉米、高粱等是這里的主要農作物,棉花、甜菜和多種瓜果成為新疆綠洲的特色農產品。坎兒井是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長期為新疆的綠洲居民所利用。
16、新疆預測石油、天然氣儲量約佔全國陸地總儲量的1/3,隨著國家「穩定東部,大力發展西部」的能源戰略決策的逐步實施,新疆有望成為中國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氣工業基地。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將可以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並能夠緩解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
第七章:
1、 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
珠江三角洲地區形成了一個包括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沿海開放城市(廣州)、經濟開放區(整個珠江三角洲)在內的多層次的開放體系。
2、 利用這里的優越條件,珠江三角洲吸引了大量海外華人的投資(珠江三角洲外資的主要來源地是港澳地區),成為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
3、 20世紀8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緊鄰港澳的優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產業擴散,引進了大量的外資,同時也引進了先進技術設備、經營管理方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創辦了一大批加工製造企業,發展外向型的經濟。
4、 珠江三角洲生產的產品,主要是通過港澳貿易渠道,出口至東南亞、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區,賺取了大量的外匯。至20世紀末,這里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和日用消費品生產出口基地之一。
5、 港澳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合作以「前店後廠」為基本模式。香港利用海外貿易窗口優勢,進行市場推廣和對外銷售,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區則利用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優勢,進行產品的加工、製造和裝配,扮演「廠」的角色。
6、 珠江三角洲地區加工製造業的發展,促進了餐飲、娛樂、運輸等服務業的發展,這些非農產業為當地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且還吸納了數百萬外地勞動力。
7、 隨著非農產業的發展和人口的遷入,珠江三角洲有越來越多的農業用地被改變為工業、交通和城市建設用地,這些非農用地與尚存的農業用地相鄰,形成了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基礎設施用地和農業用地交錯分布的獨特土地利用景觀。
8、 西雙版納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最為完整的地方。高大挺拔的望天樹、巨大的板塊根、殘忍的絞殺植物、氣勢磅礴「獨木成林」等都是雨林特有的景觀。
9、 西雙版納生活著上千種動物,其中有亞洲象、綠孔雀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人們形象地把這里稱為「熱帶動物王國」。
10、西雙版納還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以傣族為主體的多樣性民族風情為西雙版納增添了無窮魅力。
11、長期以來,西雙版納地區以農業生產為主,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國家和雲南省有關政策的鼓勵下,西雙版納憑借得天獨厚的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使旅遊業迅速崛起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
第八章:
1、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是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2、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農作物產量下降;使溝谷增多、擴大、加深,從而導致耕地面積減少;還向黃河下游輸送大量泥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難。
3、黃土高原地形破碎,氣候較為乾旱,不僅水土流失嚴重,而且多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旱澇災害是黃土高原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災害,所以說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4、在黃土高原要想使社會、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生態建設,改善環境,一方面,採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
5、長江沿江地帶是一個較為典型的「帶狀」區域,不僅地理位置優越,而且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為本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區是全國經濟發展的重心地區。
6、長江沿江地帶溝通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與西部資源富集地區,構成了一個英文字母「H」的格局,是承東啟西的紐帶。
7、長江沿江地帶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而且工業基礎雄厚,目前已發展成為我國最具活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之一。通過眾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幹道,這些經濟技術優勢可向南北輻射,使我國南北經濟成為一體。
8、長江沿江地帶擁有很多城市,中下游地區城鎮密集,上游地區城市較少,其中,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四個特大城市,是區域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在這四個特大城市的基礎上,分別形成了以它們為中心的四個城市群。
9、長江沿岸是我國高度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地帶。目前,自東向西已經形成了四大工業基地。鋼鐵、石油化工、汽車、輕紡等工業基地沿江分布,構成了我國東西綿延的「工業走廊」的雛形。
10、在長江沿江地帶大規模的開發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如水土流失、洪澇災害(長江中下游地區是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水污染和酸雨。
11、酸雨可導致水體、土壤酸化,對植物、建築物造成腐蝕性危害,華中酸雨區是全國酸雨污染范圍最大、中心強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區,西南酸雨區是第二嚴重的酸雨區,華東酸雨區的污染強度低於華中、西南酸雨區。
第九章:
1、國土遼闊、區域差異大是我國的一個基本國情。一個區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同時還要加強區域之間的聯系。
2、人口眾多,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低是我國的又一基本國情。21世紀的世界,是一個經濟走向全球化的世界,我國要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在世界中求發展。
7. 八年級下冊地理問答題總結
1.簡述北京的位置和職能
答: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部邊緣,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職能: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
2.簡要說明長江沿江地帶的作用。
答:長江沿江地帶在溝通沿海地區和西部地區起著承東啟西的紐帶作用,對南北兩岸的經濟起著輻射和帶動作用。
3.西北地區的灌溉農業和青藏地區的河谷農業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
答:西北地區的灌溉農業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青藏地區的河谷農業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藏南谷地。
4.治理黃河的關鍵是什麼?根本是什麼?治理黃河應分別在上、中、下游採取什麼措施? 答: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根本是加強中游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保持工作。 措施:在上游修建水庫,中游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植樹造林),下游加固黃河大堤。 5.加強黃土高原的生態建設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加強黃土高原的生態建設表現(1)採取生物措施(植樹種草)和工程措施(修建水庫),治理水土流失,(2)合理安排生產,退耕還林還草,合理放牧。 6.北京主要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答:北京主要的名勝古跡有長城、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等 7.台灣省的美稱有哪些?
答:台灣省的美稱有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亞洲天然植物園、海上米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東南鹽庫等。
8. 長江沿江地帶存在哪些生態環境問題? 答:(1)由於長江上游地區毀林開荒,陡坡墾殖,造成森林面積不斷減少,水土流失日益嚴重;(2)長江中下游地區洪澇災害頻繁;(3)長江沿岸環境污染日益嚴重。 9.西雙版納發展旅遊業的優勢分別是什麼?
答:西雙版納發展旅遊業的優勢是得天獨厚的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 10.西氣東輸將為東部地區帶來哪些好處? 答:(1)能夠緩解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
(2)天然氣是清潔能源,對於東部地區的環境改善十分有益。 11.西氣東輸將為西部地區帶來哪些好處? 答:(1)能夠是本地的天然氣資源得到大規模開發;(2)可是天然氣產品大量運輸到東部市場;
(3)可以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4)可以帶動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12.簡述珠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有利因素? 答:(1)區位因素:毗陵港澳,與東南亞隔海相望,海路交通便利; (2)人文因素:具有對外開放的歷史傳統,很多地方是著名的僑鄉;
(3)政策因素:實行對外開政策,形成了包括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經濟開放區在內的多層次開放體系。
這是簡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