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地理必修一氣旋反氣旋

地理必修一氣旋反氣旋

發布時間: 2021-01-22 06:57:31

Ⅰ 關於高一地理氣旋與反氣旋和風向的問題

風向簡單,北半球氣旋風向(東南西北風,向後推一風。即氣旋東部偏南,南部偏西。北半球反氣旋和氣旋相反,南半球和北半球相反)。如果是鋒面氣旋就復雜點,記著北半球氣旋東部是暖鋒,風由較低緯吹向較高維。

Ⅱ 高一地理,關於氣旋和反氣旋的相關知識點.

(1)氣旋伴隨低壓形成,空氣水平旋轉方向:北逆南順;垂直方向:中心氣流上升(出現雲雨);如我內國夏秋季的台風(2)反氣容旋伴隨高壓形成,空氣水平旋轉方向:北順南逆;垂直方向:中心氣流下沉(出現晴朗乾旱);如我國夏季江南的伏旱天氣及秋季秋高氣爽天氣等

高中地理氣旋反氣旋一道題!

此題中 A 地形成的冷鋒鋒面,不是由於反氣旋而形成,而是亞歐大陸北部受強冷高壓回控制,受高壓的影答響,空氣要由高壓流向低壓,在冷空氣南下的過程中,冷空氣前方肯定是暖性氣團,冷空氣前行遇到暖氣團而形成冷鋒。注意:鋒面氣旋只與氣旋有關,在反氣旋中是不會出現鋒面的。你可以用一幅簡圖畫出來,在氣旋的低壓槽附近會出現冷暖氣團相遇而形成鋒面,但在反氣旋的高壓脊附近是不會出現冷暖氣團相遇這種現象的,所以不會形成鋒面。

Ⅳ 地理裡面的氣旋和反氣旋是怎麼回事

低壓或氣旋,高壓或反氣旋,分別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不同描述。氣旋、反氣旋是對天氣系統氣流狀況的描述;低壓、高壓是對天氣系統氣壓狀態的描述。由於氣旋和反氣旋的氣壓和氣流狀況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其控制地區的天氣狀況也就不同。

氣旋

北(南)半球,大氣中水平氣流呈逆(順)時針旋轉的大型渦旋,由四周向中心輻射,北半球逆時針,南半球順時針。在同高度上,氣旋中心的氣壓比四周低,又稱低壓。氣旋近似於圓形或橢圓形,大小懸殊。小氣旋的水平尺度為幾百千米,大的可達三、四千千米。氣旋的垂直氣流是上升的,多陰雨天氣。夏秋季影響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台風就是氣旋的一種。氣旋中,天氣常發生劇烈的變化,是人們最關心和最早研究的天氣系統。通常按氣旋形成和活動的主要地區或熱力結構進行分類。按地區可分為溫帶氣旋、熱帶氣旋和極地氣旋性渦旋等;按熱力結構可分為冷性氣旋和熱低壓等。當某地被低氣壓控制時,常常出現陰雨天氣;當某地被高氣壓控制時,常常出現晴朗天氣。

反氣旋

反氣旋是佔有三維空間的大尺度的空氣渦旋。在北半球,反氣旋區氣流自中心向外作順時針方向旋轉,南半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天氣圖中,反氣旋是等壓線呈閉合、氣壓值自中心向外遞減的高壓區,故又稱高壓。反氣旋的范圍在地面天氣圖中,以最外一條閉合等壓線代表。它的水平范圍比氣旋大得多,發展強盛時,常常可與整個大陸或海洋相比擬,小的反氣旋只有數百公里。反氣旋的強度用中心氣壓值來表示。中心氣壓值愈高,則反氣旋的勢力愈強。地面反氣旋中心氣壓值,一般為1020~1030百帕,最強的反氣旋中心氣壓值可達1080百帕。反氣旋的強度隨時間不斷地變化。當反氣旋中心氣壓值隨時間逐漸升高時,稱反氣旋「加強」;當反氣旋中心氣壓值隨時間降低時,稱反氣旋「減弱」。反氣旋按熱力狀況分為冷性反氣旋和暖性反氣旋;按其地理位置分為溫帶反氣旋和副熱帶反氣旋。

反氣旋的近地面氣流在水平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輻射,垂直方向的空氣自下而上補充。空氣在下沉過程中溫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結,所以反氣旋控制的地區,多為晴朗天氣。我國北方廣大地區,在秋季經常出現的「秋高氣爽」天氣,就是在反氣旋系統控制下形成的。

天氣特徵

氣旋過境,低壓控制,天氣陰雨,台風災害;狂風暴雨,熱帶氣旋。

反氣旋過境,高壓控制,天氣晴朗,秋高氣爽,冬季寒潮 夏季伏旱。

Ⅳ 地理氣旋反氣旋圖示 求解

氣旋:

1.形成:

(1)低氣壓

(2)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等壓線,由四周指向中心。

(3)地轉偏向力:物體一開始運動就受此力的影響,北半球右偏。若不考慮摩擦力,風平行於等壓線,北半球為逆時針方向流動。(同自轉方向)

(4)摩擦力:在近地面因受摩擦力的影響,北半球為逆時針且自四周向中心方向流動,這種流動很象江河中的旋渦,所以叫氣旋。

2.氣流特點:

(1)水平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流動,北半球逆時針,南

半球順時針。不同部位的氣流:北半球東部偏南風,西

部偏北風。南半球東部偏北風,西部偏南風。

(2)垂直方向:輻合上升

3.對天氣的影響:

氣旋過境時,中心地區雲量增多,常見陰雨天氣。北

半球氣旋東部刮偏南風,因來自低緯氣溫高,水氣含量多,

所以多雲雨。西部刮偏北風,空氣來自高緯,降水少,常

出現大風降溫天氣。

4.影響我國的氣旋:

溫帶氣旋,我國全年都受溫帶氣旋的影響;熱帶氣旋,

夏秋季節我國沿海常見的台風,是熱帶氣旋強烈發展的一

種特殊形式。

反氣旋:

1.形成:

(1)高氣壓

(2)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等壓線,由中心指向四周。

(3)地轉偏向力:物體一開始運動就受此力的影響,北半

球右偏。若不考慮摩擦力,風平行於等壓線,北半球

為順時針方向流動。(同自轉方向)

(4)摩擦力:在近地面因受摩擦力的影響,北半球為順時

針且自中心向四周方向流動,這種流動與氣旋相反,

所以叫反氣旋。

2.氣流特點:

(1)水平方向:由中心向四周流動,北半球順時針,南半

球逆時針。不同部位的氣流:北半球東部偏北風,西

部偏南風。南半球東部偏南風,西部偏北風。

(2)垂直方向:輻散下沉

3.對天氣的影響:

中心地區以下沉氣流為主,不利於雲雨形成,多天氣

晴朗,在北半球,反氣旋東部以偏北氣流為主,因來源

於較高緯度,氣溫較低,水汽含量少,降溫風沙天氣;

西部以偏難氣流為主,氣溫較高,水汽含量大,可出現

升溫和雲雨天氣。

4.影響我國的反氣旋:

發生在熱帶海洋上的太平洋暖性反氣旋,造成我國夏

季炎熱乾燥如長江流域的伏旱;在溫帶大陸上的蒙古冷

性反氣旋,造成我國冬季寒冷乾燥,如我國位於蒙古高

原形成的反氣旋東側,冬季多寒冷乾燥的偏北風。

反氣旋范圍廣又經常穩定少動,所以籠罩下的廣大地區

經常持續乾旱,重則成災。

Ⅵ 高一地理 南北半球的氣旋和反氣旋分別是什麼

北半球抄的氣旋中心為低壓,風向向右偏,北半球的反氣旋為高壓系統,風向向右偏。

根據天氣現象來判斷。當氣旋經過時,陰雨天會急劇增多,有些地方甚至會出現台風暴雨,當反氣旋經過時,陰雨天會大幅減少,但是冬季容易出現寒潮天氣,夏季容易出現乾旱的天氣。根據氣流方向來判斷。一般近地面氣流由四周向中心輻射的是氣旋,近地面氣流由中心向四周輻射的是反氣旋。

(6)地理必修一氣旋反氣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氣旋、反氣旋的強度一般用其中心氣壓值來表示。氣旋中心氣壓越低,氣旋越強,反之越弱;反氣旋中心氣壓越高,反氣旋越強。

地面氣旋的中心氣壓值一般在970~1010hPa之間。地面反氣旋氣壓一般在1020~1030hPa之間。就平均情況而言,溫帶氣旋與反氣旋的強度隨季節有所變化,一般冬季比夏季強。海上溫帶氣旋比陸地強,反氣旋則陸地比海上強,這與海陸的熱力作用不同有關。

Ⅶ 高一地理,快來啊 。為什麼只有氣旋能產生冷鋒與暖鋒而反氣旋不能

是不是題目錯了???氣旋只能產生台風,龍卷風等氣象,是低壓的,一般在夏季多專發;而反氣旋是高壓,一般在屬秋末冬季多發,易形成寒冷天氣,就是冷鋒!樓主試試通過畫氣旋圖就可以知道了!高壓(反氣旋)氣流向四周流出,空氣由高緯度地區流向低緯度地區(內陸的乾冷氣流→沿海地區),這樣就會產生冷鋒!低壓(氣旋)氣流從四周流入,空氣有低緯度地區流向高緯度地區(海洋的暖濕氣流→內陸),這樣就會產生暖鋒!這是我的個人見解,認為你的題目錯了!!

Ⅷ 高中地理選修。氣旋與反氣旋冷暖鋒部分不懂。。。

氣旋就是箭頭抄朝向裡面的。比如襲說台風。就是強烈的熱帶氣旋。氣流向上。形成雨天。反氣旋相反。乾燥。晴朗。冷鋒過境前。氣溫較高、天氣晴朗、氣壓較低。。過境時。氣壓升高。氣溫下降。過境後天氣晴朗暖鋒過境前氣溫低,氣壓高,低溫晴朗。過境時。可能會降雨。。過境後,氣溫升高,氣壓降低,天氣轉晴還有一種准靜止鋒。舉個例子。華南准靜止鋒。江淮准靜止鋒。形成的是梅雨天氣。冷鋒和暖鋒的過境狀況。。這個學地理的一定要懂的。也就考這些了。氣旋很簡單。知道反氣旋乾燥。。氣旋濕潤就可以了。氣旋的拓展知識就是台風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Ⅸ 關於高中地理上氣旋和反氣旋的知識

氣旋的中心是低壓中心,風都是往裡吹的,氣旋控制下往往是陰雨天氣;反氣旋的中心是高壓中心,風是往外吹的,反氣旋控制下一般是晴朗天氣

Ⅹ 氣旋與反氣旋風力那個大

風力大小與氣旋(低壓)、反氣旋(無關),關鍵是水平氣壓梯度。簡單說,無論是氣旋還是反氣旋,誰的水平方向上的單位氣壓差大,誰的風力就大。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