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年級地理 » 地理七年級上冊氣候類型特點

地理七年級上冊氣候類型特點

發布時間: 2021-02-23 03:37:47

『壹』 七年級上冊地理各氣候的特點

(一)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濕度大。年平均氣溫在26℃左右,氣溫年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過2000毫米,分配比較均勻。

(二)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氣溫高,年平均氣溫超過20℃,雨旱兩季分明。

(三)熱帶草原氣候
全年氣溫高,年平均氣溫約25℃,有明顯乾季和濕季、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

(四)熱帶沙漠氣候
全年高溫乾旱。

(五)亞熱帶季風氣候
冬季氣溫偏低,降水少;夏季高溫多雨,降水季節分配不均。

(六)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夏季炎熱少雨;冬季溫暖多雨。

(七)溫帶季風氣候 主要分布在溫帶亞洲大陸東部,
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暖熱多雨。年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不均,相對集中在夏季。

(八)溫帶海洋性氣候
夏季溫度不高,冬季溫度不低,年較差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分配比較均勻。

(九)溫帶大陸性氣候
夏熱冬冷,氣溫年較差、日較差都大,降水稀少,氣候乾旱。

(十)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冬季漫長嚴寒,暖季溫涼短促;降水量少,相對集中在夏季,蒸發弱。

(十一)極地苔原氣候
終年嚴寒。最熱月平均氣溫1—5℃,降水少,蒸發弱,雲量較高。

(十二)極地冰原氣候
全年非常嚴寒,各月平均氣溫都在0℃以下。南極大陸年平均氣溫-29℃—35℃,北極地區-22℃以下,全年多暴風雪。

(十三)高山高原氣候
氣溫隨高度增高而降低,氣候垂直變化顯著,在一定高度內,濕度大、多雲霧、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風力愈強。我國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但輻射強,日照豐富,降水少,冬半年風力強勁。氣溫的年較差小,日較差大。

『貳』 初一地理氣候特點

1熱帶雨復林氣候 全年高溫制多雨
2熱帶草原氣候 常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兩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時悶熱多雨,受信風帶控制時,乾旱少雨.
3熱帶沙漠氣候 常年高溫少雨,乾旱
4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高溫,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氣候 夏季乾旱炎熱.冬季溫和濕潤
6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濕潤氣候 雨熱同期,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7溫帶海洋性氣候 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降水均勻.冬季稍多,氣溫年變化小.
8溫帶大陸性氣候 乾旱少雨,冬季嚴寒,夏季炎熱,氣溫年變化大
9溫帶季風氣候 雨熱同期,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氣溫年變化大
10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溫暖短促,降水較少集中在夏季.
11極地氣候 全年皆冬,嚴寒少雨
12高原山地氣候 氣溫要低於通緯度地區,氣候垂直變化顯著

『叄』 七年級上冊地理 氣候類型

沒圖只能抄這么答了

分布地區襲氣候類型

熱帶30°S-0°-30°N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溫帶30°N-60°N;30°S-60°S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溫帶海洋氣候

寒帶60°N-90°N;60°S-90°S溫帶大陸性氣候,寒帶氣候

分布地區氣候類型

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氣候(或者溫帶季風氣候沒圖啊,不好判斷)

大陸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西岸溫帶海洋性氣候

『肆』 初一地理書上的氣候類型及特徵

特點、成因及分布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常年受赤道低壓帶影響
赤道附近,南北緯10度之間

熱帶草原氣候-分干濕兩季
受赤道低壓帶和副熱帶高壓交替控制
南北緯10-20度,大陸西岸

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乾燥
常年受副高影響
南北緯20-30度,大陸西岸

地中海氣候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受西風帶和副熱帶高壓交替控制
南北緯30-40度,大陸西岸

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
常年受西風帶影響(暖流的增溫增濕作用)
南北緯40-60度,大陸西岸

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高溫少雨,分雨旱兩季
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南亞熱帶季風,成因加上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
南北緯15-25度,大陸東岸

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南北緯25-35度,大陸東岸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我國西南的季風,加上地形的影響)
南北緯35-55度,大陸東岸

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溫和少雨,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大陸內部,遠離海洋

極地氣候-全年低溫,降水少
分苔原帶和冰原帶。苔原帶主要在在北冰洋沿岸;冰原帶在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島

山地氣候-隨海拔升高,氣溫降低,降水發生變化

判斷方法
以溫定帶,以水定型。
步驟:
1.判斷南北半球
看最高氣溫所在月份……這個應該不用說了,若全年溫差不說明是赤道附近的氣候類型。
2.以溫定帶 (主要看最低氣溫)
0、15度作界限,
全年最低氣溫高於15度,為熱帶;
全年最低氣溫在0-15度之間,為亞熱帶;
全年最低氣溫低於0度,為溫帶;
全年 最高 氣溫在0度左右,為寒帶。
3.以水定型(看降水的全年分布情況)
按降水類型劃分,有四類
夏雨型:所有的季風氣候(熱帶、亞熱帶、溫帶)和熱帶草原
冬雨型:地中海氣候
年雨型:熱帶雨林、溫帶海洋
少雨型: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
常用氣候類型也就這十種,步驟2和步驟3取個交集,就能確定。
另外有兩點需要注意:
1.熱帶季風和熱帶草原——溫度帶上,同屬熱帶氣候,降水又同屬夏雨型,區分的方法是,熱帶季風的降水更加集中。有降水的柱狀統計圖作比較會很明顯。再有,熱帶季風是分雨旱兩季,而熱帶草原是干濕兩季。
2.溫帶海洋氣候——雖是溫帶的氣候類型,全年的最低氣溫卻高於0度,但從降水上要和熱帶雨林相區分應該還是不難的。
我想這個方法不用去記降水量熱量,氣溫也只是0、15兩個界線,做題時應該更實用一些。
希望能幫到你

『伍』 初一的地理氣候類型和特點有哪些

1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
2熱帶草原氣候 常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兩季,受赤專道低氣壓帶控制時悶熱多雨屬,受信風帶控制時,乾旱少雨.
3熱帶沙漠氣候 常年高溫少雨,乾旱
4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高溫,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氣候 夏季乾旱炎熱.冬季溫和濕潤
6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濕潤氣候 雨熱同期,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7溫帶海洋性氣候 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降水均勻.冬季稍多,氣溫年變化小.
8溫帶大陸性氣候 乾旱少雨,冬季嚴寒,夏季炎熱,氣溫年變化大
9溫帶季風氣候 雨熱同期,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氣溫年變化大
10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溫暖短促,降水較少集中在夏季.
11極地氣候 全年皆冬,嚴寒少雨
12高原山地氣候 氣溫要低於通緯度地區,氣候垂直變化顯著

『陸』 七年級上冊地理氣候分布特點

氣候名稱、特點、成因及分布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常年受赤道低壓帶影響
赤道附近,南北緯10度之間

熱帶草原氣候-分干濕兩季
受赤道低壓帶和副熱帶高壓交替控制
南北緯10-20度,大陸西岸

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乾燥
常年受副高影響
南北緯20-30度,大陸西岸

地中海氣候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受西風帶和副熱帶高壓交替控制
南北緯30-40度,大陸西岸

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
常年受西風帶影響(暖流的增溫增濕作用)
南北緯40-60度,大陸西岸

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高溫少雨,分雨旱兩季
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南亞熱帶季風,成因加上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
南北緯15-25度,大陸東岸

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南北緯25-35度,大陸東岸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我國西南的季風,加上地形的影響)
南北緯35-55度,大陸東岸

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溫和少雨,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大陸內部,遠離海洋

極地氣候-全年低溫,降水少
分苔原帶和冰原帶。苔原帶主要在在北冰洋沿岸;冰原帶在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島

山地氣候-隨海拔升高,氣溫降低,降水發生變化

『柒』 七年級上地理13種氣候總結

(一)熱帶雨林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之間,以南美亞馬孫平原、非洲剛果盆地、亞洲大、小巽他群島等為典型。全年在赤道氣團控制下,高溫、多雨、濕度大。年平均氣溫在26℃左右,氣溫年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過2000毫米,分配比較均勻。

(二)熱帶季風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以亞洲的中南半島、印度半島等地受西南季風影響地區為典型。我國雲南大部、西藏東南角等地也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溫較高,年平均氣溫超過20℃。盛行風向的季節轉換顯著。夏半年受赤道氣團控制,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氣候特徵與熱帶雨林氣候相似;冬半年,有些地方在熱帶大陸氣團控制下,降水明顯減少,形成乾季。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總量的80—90%以上,干濕兩季分明。

(三)熱帶草原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亞大陸北部和東部為典型。本類型分布區處於赤道低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區。全年氣溫高,年平均氣溫約25℃。當赤道低壓帶控制時期,赤道氣團盛行,降水集中;信風帶控制時期,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乾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顯而長的乾季。

(四)熱帶沙漠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回歸高壓帶控制下的大陸內部和西岸,以非洲北部、亞洲阿拉伯半島和澳大利亞沙漠區為典型。在副熱帶高壓帶或信風帶控制下,全年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乾旱少雨,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只有數十毫米或更少,日照豐富,氣溫很高,最熱月平均氣溫可達30℃左右。

(五)亞熱帶季風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大陸東岸,以亞洲大陸東部,如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北美大陸東南部,南美大陸東部和澳大利亞東南部為典型。盛行風向季節變化顯著。冬季受極地大陸氣團影響,氣溫偏低,降水少;夏季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高溫多雨,水分季節分配不均。

(六)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大陸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緯度30°—40°的大陸西岸,澳大利亞大陸和非洲大陸西南角等地,以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積最廣、最典型。以北半球為例,夏季副熱帶高壓帶北移,為高壓控制,這里受熱帶大陸氣團影響,天氣晴朗乾燥、炎熱少雨;冬季副熱帶高壓帶南移,受西風帶(地中海鋒帶)影響,溫暖多雨。

(七)溫帶季風氣候 主要分布在溫帶亞洲大陸東部,
如我國華北、東北與蘇聯遠東地區。冬夏盛行風向明顯交替。冬季風,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寒冷乾燥;夏季風,主要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暖熱多雨。年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不均,相對集中在夏季,具有大陸性特徵

(八)溫帶海洋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溫帶大陸西岸,如西歐、北美和南美西岸狹長地帶,以西歐為典型。這里常年受盛行西風影響,海洋氣流吹向大陸,海洋調節作用顯著。氣候特徵是:夏季溫度不高,冬季溫度不低,年較差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分配比較均勻。

(九)溫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陸地區。這里距海洋遠,或有高山屏障,水分循環不活躍,主要受大陸氣團控制,降水稀少,氣候乾旱;夏季炎熱,冬季相當寒冷,氣溫年較差、日較差都大。

(十)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北部,北美大陸北部。全年受極地大陸氣團和極地海洋氣團影響,冬季還受到冰洋氣團影響。冬季漫長嚴寒,暖季溫涼短促;降水量少,相對集中在夏季,蒸發弱,為濕潤地區。

(十一)極地苔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北冰洋沿岸。常受冰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影響,終年嚴寒。最熱月平均氣溫1—5℃,降水少,蒸發弱,雲量較高。

(十二)極地冰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島內部。全年非常嚴寒,各月平均氣溫都在0℃以下,為全球氣溫最低地區。南極大陸年平均氣溫-29℃—35℃,北極地區-22℃以下,全年多暴風雪。

(十三)高山高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和大高原地區,如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等。高大山地,氣溫隨高度增高而降低,氣候垂直變化顯著,在一定高度內,濕度大、多雲霧、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風力愈強。我國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但輻射強,日照豐富,降水少,冬半年風力強勁。氣溫的年較差小,日較差大。

『捌』 七年級上地理13各氣候類型和特徵(湘教版).急求!!!!

主要氣候類型

熱帶氣候

(一)赤道(熱帶)雨林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之間,以南美亞馬孫平原、非洲剛果盆地、亞洲大、小巽他群島等為典型。全年在赤道氣團控制下,高溫、多雨、濕度大。年平均氣溫在26℃左右,氣溫年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過2000毫米,分配比較均勻。自然植被為熱帶雨林。
(二)熱帶季風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以亞洲的中南半島、印度半島等地受西南季風影響地區為典型。我國雲南大部、西藏東南角等地也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溫較高,年平均氣溫超過20℃。盛行風向的季節轉換顯著。夏半年受赤道氣團控制,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氣候特徵與熱帶雨林氣候相似;冬半年,有些地方在熱帶大陸氣團控制下,降水明顯減少,形成乾季。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總量的80—90%以上,干濕兩季分明。自然植被為熱帶季雨林。
(三)熱帶草原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亞大陸北部和東部為典型。本類型分布區處於赤道低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區。全年氣溫高,年平均氣溫約25℃。當赤道低壓帶控制時期,赤道氣團盛行,降水集中;信風帶控制時期,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乾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顯而長的乾季。自然植被為熱帶稀樹草原。
(四)熱帶沙漠(乾燥)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回歸高壓帶控制下的大陸內部和西岸,以非洲北部、亞洲阿拉伯半島和澳大利亞沙漠區為典型。在副熱帶高壓帶或信風帶控制下,全年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乾旱少雨,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只有數十毫米或更少,日照豐富,氣溫很高,最熱月平均氣溫可達30℃左右。熱量與水分矛盾突出。世界大沙漠的分布與形成,與熱帶乾燥氣候密切相關。自然植被是荒漠。

亞熱帶氣候

(五)亞熱帶季風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大陸東岸,以亞洲大陸東部,如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北美大陸東南部,南美大陸東部和澳大利亞東南部為典型。盛行風向季節變化顯著。冬季受極地大陸氣團影響,氣溫偏低,降水少;夏季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高溫多雨,水分季節分配不均。自然植被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六)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大陸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緯度30°—40°的大陸西岸,澳大利亞大陸和非洲大陸西南角等地,以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積最廣、最典型。以北半球為例,夏季副熱帶高壓帶北移,為高壓控制,這里受熱帶大陸氣團影響,天氣晴朗乾燥、炎熱少雨;冬季副熱帶高壓帶南移,受西風帶(地中海鋒帶)影響,溫暖多雨。自然植被是常綠硬葉闊葉林和常綠灌木林。

溫帶氣候

(七)溫帶季風氣候 主要分布在溫帶亞洲大陸東部,
如我國華北、東北與蘇聯遠東地區。冬夏盛行風向明顯交替。冬季風,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寒冷乾燥;夏季風,主要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暖熱多雨。年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不均,相對集中在夏季,具有大陸性特徵。自然植被是落葉闊葉林或針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
(八)溫帶海洋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溫帶大陸西岸,如西歐、北美和南美西岸狹長地帶,以西歐為典型。這里常年受盛行西風影響,海洋氣流吹向大陸,海洋調節作用顯著。氣候特徵是:夏季溫度不高,冬季溫度不低,年較差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分配比較均勻。自然植被是溫帶落葉闊葉林。
(九)溫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陸地區。這里距海洋遠,或有高山屏障,水分循環不活躍,主要受大陸氣團控制,降水稀少,氣候乾旱;夏季炎熱,冬季相當寒冷,氣溫年較差、日較差都大。自然植被是荒漠或荒漠草原或草原。

寒帶亞寒帶氣候

(十)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北部,北美大陸北部。全年受極地大陸氣團和極地海洋氣團影響,冬季還受到冰洋氣團影響。冬季漫長嚴寒,暖季溫涼短促;降水量少,相對集中在夏季,蒸發弱,為濕潤地區。自然植被為針葉林。
(十一)極地苔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北冰洋沿岸。常受冰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影響,終年嚴寒。最熱月平均氣溫1—5℃,降水少,蒸發弱,雲量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蘚、地衣類)。
(十二)極地冰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島內部。全年非常嚴寒,各月平均氣溫都在0℃以下,為全球氣溫最低地區。南極大陸年平均氣溫-29℃—35℃,北極地區-22℃以下,全年多暴風雪。

高原氣候

(十三)高山高原氣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和大高原地區,如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等。高大山地,氣溫隨高度增高而降低,氣候垂直變化顯著,在一定高度內,濕度大、多雲霧、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風力愈強。我國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但輻射強,日照豐富,降水少,冬半年風力強勁。氣溫的年較差小,日較差大。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