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洋流圖
1. 地理必修一 洋流怎麼記啊要記得住
呵呵,這個問題我可以給你分享一些方法,只要你按照我的辦法去操作,一個星期之後,洋流分布的知識方可高枕無憂。
首先,你要畫出一個洋流模式圖。圖的畫法如下:
(1)假如第一幅圖表示的是太平洋的洋流分布,那麼請看一下其各個序號應分別是哪個洋流呢?
(2)假如第一幅圖表示的是大西洋的洋流分布,那麼請看一下其各個序號應分別是哪個洋流呢?
(3)印度洋當然得特殊對待一下,因為北印度洋是一股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的季風洋流,這可以按照「夏順冬逆」的口訣去記憶;南印度洋依然可以用以上模式圖記憶
最後,每個大洋花「兩天」的時間專門來記憶。具體記的辦法就是參照上面建議,然後翻開地圖冊,找到為什麼那支洋流叫那個名字,然後結合當地地理事物一起記憶。當然,不用大驚小怪,記一遍的確只需10分鍾左右,甚至更少,但你卻要在兩天內,每隔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就反復操作一遍。如此反復記憶,兩天如果都還搞不定一個大洋的洋流,我只有暈倒了。倘若認真踏實的堅持了一個星期都沒有一點效果,我只有建議閣下乾脆直接放棄好了,因為沒救了。
呵呵,希望我的建議能給閣下的學業提供很大的幫助。祝學業有成,天天向上!
2. 請問 高一地理必修一那個洋流 風帶有什麼記憶方法
記住幾個典型的,典型的肯定要考的。
日本暖流,赤道逆流,加利福尼亞寒流,千島寒流這幾內個構成容一個O型
南太平洋的,秘魯寒流和其他幾個構成一個O型。這樣太平洋上就構成一個8字。
大西洋你自己總結總結,就記住幾個典型的就可以。
3. 高一地理必修一洋流怎麼記 重點是哪些
重點是什麼我沒法說,因為我覺得都是重點,跟你說說怎麼記吧,首先,你得知專道是寒屬流還是暖流,水平的除了西風漂流是寒流,其他都是暖流,垂直的要是從低緯流向高緯就是暖流,從高緯流向低緯就是寒流,赤道那北半球受東北信風帶,南半球受東南信風帶影響,洋流自東向西流,是暖流。
然後再記名稱,你看著haozi1984828提供的圖,先從太平洋來說,名稱不好記的是千島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這些名稱都是有原因的千島寒流因為它經過了千島群島,阿拉斯加暖流因為它在美國的阿拉斯加州附近,加利福尼亞寒流同樣因為經過在加利福尼亞附近,太平洋北半球記住了吧。南半球東澳大利亞暖流,和秘魯寒流同理,暖流在澳大利亞東部所以叫東澳大利亞暖流,寒流在秘魯附近所以叫秘魯寒流。
大西洋的南北赤道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風漂流不用說吧,這些洋流主要在西半球,墨西哥暖流,拉布拉多寒流,巴西暖流都是因為在墨西哥、拉布拉多高原,巴西附近而命名,剩下加那利寒流和本格拉寒流,在非洲西北岸有個加那利群島,本格拉是安哥拉中西部的一個省份,這倆你可以在地圖冊上查查,幫助你加深記憶。
弄明白名稱的由來是不是好記多了吧?
4. 求 高一地理試卷(必修一洋流以前佔40%,必修一洋流後和必修二第三章前佔60%)
2010 地球小博士試題(高中組)
一、 單項選擇題
1. 關於大氣的主要成分(按體積比構成),說法正確的是:
A. 二氧化碳佔21%左右 B. 二氧化碳在大氣中不足1%
C. 二氧化碳佔78%左右 D. 氧氣和二氧化碳是大氣中最主要的成分
就整個地球大氣來說,受熱能量的根本來源是太陽輻射,太陽輻射能被大氣接收和轉化的過程十分復雜,其加熱大氣的過程大致可以用圖1表示。讀圖完成2-6題。
2. 每平方米面積每秒可接收到的①輻射能大約為:
A. 1354焦耳 B. 1534焦耳 C. 3154焦耳 D. 5431焦耳
3. 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 ①——以長波輻射為主
B. ②——大約為①輻射量的19%
C. ③——是加熱大氣的主要直接熱源
D. ④——多雲的夜晚輻射能力減弱
4. 人們通常稱之為大氣的「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主要是和哪個過程相關?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5. 低層大氣的主要組成中,吸收③輻射的主要是:
A. 水汽和氧氣 B. 氮氣和水汽
C. 二氧化碳和水汽 D. 氧氣和氮氣
6. 多雲的天氣晝夜溫差較小,主要是因為
A. ②增強,③減弱 B. ②減弱,③增強
C. ③增強,④減弱 D. ②減弱,④增強
圖2為「全球碳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7-11題。
7. 根據圖2所示,下列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中,與全球碳循環密切相關的是
①維持著地表溫度
②經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積累下來,成為礦物燃料
③為植物生長發育提供光熱
④地球上水、大氣運動的動力來源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 如圖2所示,碳循環中,碳的生物循環(不包括形成化石燃料)周期大約:
A.20年 B.200年 C. 2000年 D. 200萬年
9. 如圖2所示,地球中的「碳」主要儲存在:
A.綠色植物中 B.大氣中 C. 岩石圈中 D. 海洋水體中
10. 「碳匯」一般是指從空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機制。結合圖2,目前的「碳匯」主要是指:
A.綠色植物 B.化石燃料 C.海洋 D. 碳酸岩
11. 目前人類對碳循環的影響最主要的是
A.大量砍伐森林, 減少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
B.大量的燃燒化石燃料,使地殼中的碳快速的排放到大氣中
C.破壞海洋環境,影響了碳循環過程
D.破壞地表環境,使碳酸岩被大量溶解侵蝕
讀圖3,夏威夷蒙娜洛阿(Mauna Loa)氣象台觀測的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1958-2010年),回答11-12題。
12. 關於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季節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二氧化碳含量的季節變化是因為人類燃燒化石燃料的季節差異
B.二氧化碳含量的季節變化反映了冬季和夏季光合作用和植物呼吸作用的差異
C. 在北半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夏季多於冬季
D. 二氧化碳含量的季節變化與生物活動無關
13.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目前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已經接近400PPM
B.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呈逐年增加的趨勢
C. 空氣中二氧化碳增加被認為主要來自於人類活動,尤其化石燃料的使用
D. 從數據可以估算,目前二氧化碳的增加速度為10PPM/yr
14.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公布的1880年-2009年全球平均氣溫變化(以1901年-2000年的多年平均氣溫為參照,圖4)表明:
①1880年~2009年全球平均氣溫持續上升
②1980年以後全球平均氣溫持續高於多年平均氣溫
③最近20年全球各地的氣溫均高於多年平均氣溫
④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越來越大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5. 下列事實能夠證明地球氣候變化的是
A.青藏高原的隆起 B.亞歐大陸北部針葉林呈帶狀分布
C.非洲赤道附近有古冰川分布的痕跡 D.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鴨嘴獸
16. 下列現象可能與全球變暖有關的有:
①研究發現,美國阿拉斯加北部凍土近100年來溫度升高了3—7攝氏度,20世紀80年代以來,升高了2-3攝氏度
②加拿大自然資源部9月2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近50年來,加拿大近北極地區及西部山區的冰川顯著減少
③南太平洋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島嶼卡特瑞島,目下島上主要道路水深及腰,農地也全變成爛泥巴地
④生活在東非高地居民長期以來不受瘧疾(致病細菌在低溫下無法生存)滋擾,但在1998年,因為沒有接受任何防疫措施而遭受該疾病襲擊。
A.① B.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7.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模擬了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加倍(約2070年左右)對中國氣候變化影響,給出了未來中國區域年平均氣溫的變化(圖5),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中國未來年平均氣溫將普遍升高B.位於西南地區的雲南、廣西和貴州等地的氣溫升高較少C. 溫度的增加趨向大致為南方低、北方高的南北向分布形勢
D.青藏高原地區將成為中國最熱的地區
在眾多制約農業布局的因素中,氣候因素是最終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全球氣候變化必將對農業產生廣泛的影響,回答18-19題。
18.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模擬了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加倍(約2070年左右)對中國氣候變化影響,給出了未來中國區域年平均降水的變化(圖6),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年平均降水的變化基本以增加為主
B.我國西部降水百分率增加較多
C.東北南部至華北北部將成為中國降水最少的區域
D. 長江中下游沿岸大部分的降水變化不大,少數地區略有減少
19. 氣候變暖對水資源的影響是:
A.全球的降水量會增加,水資源缺乏的問題可以得到緩解
B.全球蒸發將會加劇,各地的水資源形勢都進一步惡化
C.水資源的供需狀況將出現變化
D.旱澇災害出現的頻率將減少
在眾多制約農業布局的因素中,氣候因素是最終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全球氣候變化必將對農業產生廣泛的影響,回答18-19題。
20. 全球氣候變化會對糧食生產產生較大影響.其主要原因是
A.作物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 B.旱澇災害增多
C.某些物種滅絕 D.土壤肥力下降
21. 全球氣候變化改變了生態環境的狀況。為了保證種植業的高產穩產,人們及時、正確、有力地採取行動是必不可少的。這就需要大量投資。由於氣候變化而引起的額外投資,我們把它視為全球氣候變化的間接影響。這種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①因為地表徑流和降水量變化而增加水利工程建設投資
②為改善農產品的銷售而增加的交通設施建設的投資
③因為病蟲害發生率增加,增加了農葯化肥的投資
④為防治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地生產力建設投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2. 199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3次締約方大會通過的《京都議定書》,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其生效的時間是:
A.2006年2月16日 B.2005年2月16日
C. 1997年2月16日 D. 2008年2月16日
23. 《京都議定書》為各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規定了標准:在2008年至2012年間,全球主要工業國家的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
A.5.2% B.2.5% C. 2% D. 52%
24. 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 )大溫室氣體排放國。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5. 中國政府把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在「十一五」期間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行動,其中不包括:
A.降低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的目標
B.發展可再生能源
C.增加森林面積
D. 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26. 下列項目有利於中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有:
①甘肅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全面啟動
②我國第一座露井聯采大型煤礦山西平朔安家嶺煤礦正式投產
③到2008年底,我國森林面積1.95億公頃,森林覆蓋率20.36%,提前兩年實現了「十一五」規劃中的增長目標
④中哈原油管道正式對我國輸油
A.①③ B.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低碳世博」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重要目標之一,並使之成為低碳發展的典範,並充分發揮世博會的示範帶動效應,加快推動生產、生活方式轉變,促進城市低碳發展轉型。完成27-28題
27. 下列與2010年上海世博會低碳行動無關的是:
A. 世界最大的生態綠牆 B. 世界最大單體面積太陽能屋面
C. 廢舊光碟製成外牆 D. 低碳空調"G計劃"
28. 下列項目中,可以平衡2010年上海世博會部分碳排放有:
①在甘肅省種植適合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多種樹種
②在中心城區全面推進屋頂和垂直立體綠化
③加快並提前實施公交優先方案
④世博園區投用大量清潔能源汽車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圖5是上海世博會上「零碳館」的照片,據圖回答29-31題
29. 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的英國倫敦「零碳館」的敘述錯誤的是:
A.通透的玻璃陽光房,增加自然採光的同時還能保存從陽光中吸收的熱量
B.坡屋頂上大面積的太陽能板,提供館內運營所需採暖製冷、太陽能熱水
C.通過漫射太陽光培育綠色屋頂植被,可以起到「碳中和」。
D.場館從建造到運行,沒有產生二氧化碳
30. 圖5是上海世博會上「零碳館」的照片,據圖判斷拍攝者位於「零碳館」的:
A. 東北 B. 西南
C. 東南 D. 西北
31. 上海世博會上倫敦「零碳館」案例原型取自世界上第一個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社區倫敦的貝丁頓(BedZED)零碳社區,關於兩地的差異說法正確的是:
①上海的夏季比倫敦熱,因此增加了「空調」裝置,調節室內溫度
② 在緯度位置上,上海位於倫敦的南邊,但是上海冬季的溫度比倫敦低,
③兩地的主要建築材料都是磚和木頭,是最環保的建築材料
④兩地建築都採用河流的天然水資源作為空調冷卻水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所謂「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把生活作息時間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完成32-37題
32. 綠色建築的基本要素包括:節地與室外環境、( )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室內環境質量和運營管理六類指標組成。
A.節電與電能 B.光與光能 C.節能與能源 D.核與核能
33. 在大城市提倡的營造「綠色屋頂」和「綠色陽台」,其改善環境的主要作用是
A.減少城市的噪音和光污染 B.減輕熱島效應和美化環境
C.減輕光化學煙霧污染 D.降低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數量
34. 下列做法不符合民用建築節能設計的:
A.建築物朝向宜採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間宜避開冬季主導風向
B.窗戶(包括陽台門上部透明部分)面積不宜過大,其中北側窗戶比例應該最大
C.在北方地區宜使用雙層玻璃
D.採暖居住建築的樓梯間和外廊應該設置門窗
35. 低碳生活主要包括那三個環節?
A.節電、節氣、回收 B.節水、節電、回收
C. 節水、節電、節氣 D.節氣、節水、回收
36. 飲食也可低碳,下列行為不符合「低碳飲食」:
A. 購買本地產的食品 B.吃多少,做多少,盡量不剩
C. 盡量購買有機農產品 D.多吃肉,少吃菜
37. 下列屬於低碳穿衣
A.購買以化纖為主的衣服 B.購買以棉麻為主的衣服
C.購買價格比較高的衣服 D.緊隨潮流更換購買服裝
38. 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軌道交通可比乘汽車減少大約( )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A.1700 B.700 C.1000 D.7000
39. 電視機在待機狀態下耗電量一般為其開機功率的( )左右。
A.10% B.不耗電 C.50% D.1%
40. 關於節能常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如果熱水用得多,不妨讓熱水器始終通電保溫,因為保溫一天所用的電,比一箱涼水燒到相同溫度還要低
B.關掉不用的電腦程序,減少硬碟工作量,既省電也維護你的電腦
C. 冰箱內存放物品的量越多越省電
D.定期清洗空調,不僅為了健康,還可以省不少電
5. 高一地理必修一世界洋流分布圖怎麼看
看箭頭。和全球空氣流動圖和風向圖一起合著看,有助於理解。
6. 高中地理洋流,求各位了給我說說吧。。上節課發燒了沒認真聽地理課。求高中地理必修一洋流一課需要掌握
先回答第一個,南抄北赤道襲暖流是因常年受信風控制而形成,北半球是東北信風故水流常年向西流動及形成北赤道暖流,南半球東南信風控制,而這倆條暖流在遇到大陸後緩沖迴流就形成赤道逆流。
7. 高一地理必修一的洋流怎麼快速記憶
考的最多的是環太平洋洋流。低緯度逆時針,高緯度順時針,這是一般規律。由高緯流向低緯的是寒流,反之則暖流。或者,你試著去畫一下各洋流的分布圖,這樣有助於記憶!!!
8. 高一地理必修一那個洋流 風帶有什麼記憶方法
一,風帶和洋流聯系記憶:信風帶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都是向西流回。西風形成南答北半球的西風漂流,都是向東流。
二,其他洋流補償風海流。中低緯度海區,北半球順時針,南半球逆時針。中高緯度海區北半球逆時針。
三,盡量結合地名記憶洋流名稱。
9. 地理必修一洋流的等溫線分布情況如何判斷洋流
這個得結合圖片才容易說明,你去看看這個網址,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總結的判斷規律,挺全面的。網址不知道發不發得了,要是不行我hi你吧。
希望採納。